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不足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词汇和句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进行适当的运用。
3.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草船借箭”、“曹操多疑”等。
2.难点: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了解,以及课文情节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式等。
2.历史资料:准备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人物介绍、历史背景等。
3.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草船借箭”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不气馁。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智慧和策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寓意。
–让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草船借箭”的智慧之处。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PPT、黑板、录音设备、课文教学卡片等。
3.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课文(20分钟)•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和寓意。
•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4.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智慧之处,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讨论的深入。
5.表演演练(20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草船借箭”的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演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草船借箭”所传达的智慧和启示。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展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对“草船借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如何?•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草船借箭”故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的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引领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第5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军队对峙,刘备军队缺乏箭矢,诸葛亮利用天气和曹操的性格特点,通过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获取箭矢的故事。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人生哲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战争策略,领略智谋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历史故事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对战争策略和智谋的认知程度不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思维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时,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学会生字词。
2.难点:分析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领略古代战争策略的魅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思维的多样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体现的人物品质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材: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掌握《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其意思。
3.理解故事中的英雄气概和智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决心,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懂得各尽其用,共同完成目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草船借箭》,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2.学习生僻字词,能够准确拼读并理解其意思。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激发学生对团队合作和智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草船借箭》课件或教材。
2.生僻字词的卡片。
3.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的任务卡。
4.课堂布置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与学生简单谈论箭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兴趣:简单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第二步:学习主体(30分钟)1.朗读课文:让学生轮流阅读课文《草船借箭》,学生注重语音语调。
2.阅读理解: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3.学习生词:讲解生僻字词,让学生自行拼读并解释其意思。
第三步:合作探究(25分钟)1.情景再现:小组合作,模拟《草船借箭》中的策略运用,展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课文研讨:讨论故事中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寓意。
第四步:展示分享(10分钟)1.学生展示: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合作的结果和心得。
2.教师点评: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的优秀品质。
五、课堂延伸1.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家里或课外阅读类似题材的故事,写读后感。
2.小组合作:其他小组挑选一些类似故事让学生模拟合作解决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草船借箭》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主要事件。
–理解草船借箭的典故内涵,启发学生思考智谋用兵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借鉴古代智慧的意识,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分析草船借箭的内涵和启示。
3.引导学生思考智谋用兵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谋解决现实问题。
2.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草船借箭》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任务(25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内涵和启示。
3.老师指导学生总结智谋用兵的重要性。
三、拓展(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项目作文《智谋用兵》。
第二课时一、学习回顾(10分钟)•学生展示并讨论作文内容,加深对于智谋用兵的理解。
二、学习任务(30分钟)1.老师讲解草船借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学生分组进行相关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小结(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智谋用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智谋用兵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帮助他们从古代智慧中汲取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此外,要多角度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 (2)
统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1. 教材分析1.1《草船借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而成。
故事以“借箭”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1.2在文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妒贤嫉能,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生性多疑等人物形象。
课文通过描写这些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魅力。
1.3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让学生在阅读经典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以及古人的智慧。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 学情分析2.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对于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2.2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时代与三国时期相距甚远,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军事斗争和人物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且,这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比较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来准确把握。
3. 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目标3.1.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3.1.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2过程与方法目标3.2.1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2.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1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智慧文化的热爱之情。
3.3.2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面对问题时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意识。
4. 教学重难点4.1教学重点4.1.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案设计:
1.教学内容:《草船借箭》
2.教学目标:
•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学习诗词《江神子》
•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诗词《江神子》的意境
4.教学方法:
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诗
词的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5.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用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草船借箭》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学习诗词《江神子》,分组探讨诗意
•第四步:总结课文,回顾故事内容,扩展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故事背后的
含义,也对诗词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是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契机,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路搭桥。
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6篇)
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生字,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在教学之前先布置预习作业。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掌握生字的音序,部首以及在新词中的解释;并给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2,思考课后作业。
3,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
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明白的词句。
第二部分:课堂导读(第一课时)一,解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
注意下列读音:擂应读léi 丞应读chěng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
(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儿"并连接起来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为什么诸葛亮要请鲁肃一起去"借箭"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相机进行解答。
二,深读课文(25`)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前面的阅读,大家知道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吗(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要陷害诸葛亮)周瑜是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把这个任务接下来的,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部分。
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05《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
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05《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2.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 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 情感目标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6.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能够自主解析文段。
•难点:理解军师诸葛亮的谋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中国古代的著名军事故事,引出《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第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解析关键词语。
2.第二部分:分组讨论,学生一起分析诸葛亮的谋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3. 活动安排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习任务。
2.朗读:学生自愿朗读课文,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3.辩论讨论:模拟诸葛亮的军事智慧,进行辩论讨论。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故事线索,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观点等。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尝试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写延续故事,培养创造力。
•了解其他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不仅要掌握故事情节,还要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品格塑造,增强情感认同,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为《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探索,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军队在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军缺箭,诸葛亮利用曹操军的心理,通过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获取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本文以历史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并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尊敬英雄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出课文《草船借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魅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需物资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卓越的智慧。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以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视频材料2.PPT课件3.课文翻译和解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材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吗?诸葛亮是如何借到箭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同时,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型,通过造句、表演等方式进行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巩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经典课文。
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压境,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困境,采用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地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语言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是进行语言、思维、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有一定的崇拜,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
4.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
3.学生朗读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课文朗读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投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典故《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2.能够理解典故中的人物形象及背景。
3.能够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到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意义。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主题,并带领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相关知识。
2. 教学主体1.分段阅读《草船借箭》故事内容,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在故事中的表现和作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智慧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鼓励学生创作类似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理解能力等。
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适时开展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七、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背景,同时培养其分析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现智慧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案
5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重点)一、单元导读,明确要素1.请学生自学单元篇章页。
(1)读一读四句话,想一想:分别介绍了哪一部名著?何以见得?(2)每一句话都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名著的特点,让我们明白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名著之旅。
(3)找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回顾迁移:大家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阅读名著的经验和方法?(学生自由交流)二、谈三国,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或这部电视剧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指名回答学生自由交流)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圈出人物,根据故事,完成下面的人物关系图谱。
2.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请再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提示学生在说每一部分时,注意说清楚主要人物和事情。
(2)引导学生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3.提高练习。
诸葛亮在答应周瑜三日内赶造十万支箭的时候,就在脑海里计划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行动方案。
请你再次阅读课文,填写方案。
四、检查识字,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要求认读的词语,检查词语读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一篇经典的中国古代故事,选自《三国演义》。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智慧和胆识。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感受人物的魅力,同时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人物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不太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可能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课文的文学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草船借箭》(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草船借箭》(部编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草船借箭》的阅读与理解;重点词语的认读、理解与应用;句子分析与朗读技巧;课文主要情节的梳理与讨论;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体会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文阅读的兴趣整体上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我发现他们在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古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尽管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显得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词汇和句式运用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分析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了解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我应该在课前导入环节加强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中尝试采用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5.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寓意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历史与文化意识,具体包括:
1.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草船借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细读与精读的习惯。
2.语言运用: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让学生了解智慧与勇敢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草船借箭》中的主要情节;2.让学生能够利用书中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感情问候和回顾上节课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篇章(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合作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4. 拓展练习(10分钟)出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回忆。
2. 情感认识(15分钟)讨论文中人物的智慧和勇敢,引导学生思考勇气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书面表达(10分钟)通过问答和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
六、作业布置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2.写一篇关于勇气和智慧的小短文。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预期,但需要更多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
下节课需要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听、说、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并描绘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典故背景及寓意。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讨论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草船借箭故事情节。
•描绘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草船借箭的典故背景及寓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学生带上《草船借箭》课文,准备听读。
2. 热身•教师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课堂热身,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3. 新课导入•讲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 正式学习•学生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5.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草船借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学生课后任务:尝试以自己的话语描述草船借箭的寓意。
第二课时1. 回顾•通过游戏、小结等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继续学习•学生展示课后任务,互相讨论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达草船借箭的寓意。
3. 拓展延伸•教师讲解草船借箭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典故的文化内涵。
五、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描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思考:草船借箭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可以怎样运用其中的道理?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草船借箭》这一典故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从曹操手中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战争术语和战略思想,以及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的战争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5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热爱。
【教学重点】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在课前寻找相关资料并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
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
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调动知识积累。
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
边读边画边体会。
4.教学过程(形式:交流、对话)(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
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角色扮读。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
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如,第二自然段的“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4篇课文。
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草船借箭2 1.会认5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景阳冈 2 猴王出世 1 红楼春趣 1 口语交际 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
习作 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
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3.学会根据人物外貌描写猜测人名。
4.积累记背古诗《鸟鸣涧》。
快乐读书吧机动学会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四大名著。
5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léi,不能读成lèi;“丞”读chénɡ,不能读成cénɡ。
指导写字时,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
本课要求学生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可以将这些词语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军令状、水寨”;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妒忌、军事、委托”等。
要注意分类指导,对不常用的词语,只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即可。
对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并能积累运用。
2.课文朗读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
如开头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反映了两人的性格特点,被称为神来之笔。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理解。
边读边想,每次对话时人物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边议边读,读后评价。
评价后再读,边演边读。
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识人心的英雄形象。
把自己当成诸葛亮,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语言运用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哪四本书吗?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主人公: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水浒传》主人公: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西游记》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2.你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人有什么了解?谁来简单地说一说?3.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
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草船借箭)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预设:(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5.【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
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阅读课文,理清层次1.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周瑜妒忌都督幔子水寨擂鼓呐喊弓弩手丞相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交流汇报,提出并解决问题:①谁用草船向谁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②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③怎样借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2)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①周瑜借军情紧急,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②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4.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板块三细读课文,解读对话1.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定诸葛亮的罪)(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
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2.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3)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阴险、狡诈、公报私仇)3.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动入套。
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4.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
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
故事的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板书:知天文)4.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课件出示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