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设计
4.12《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① 艺术性:在板书设计中,我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图形和线条,以展示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例如,用一个圆形代表电源,用直线代表导线,用一个灯泡形状的图形代表小灯泡等。这样的设计使得板书更具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 趣味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板书设计中加入了一些趣味元素。例如,在电路图中,我使用不同颜色标注电流的流动方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流的流动。同时,我还用一些有趣的符号和图标来表示电路中的各个部分,使得板书更加生动有趣。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巩固练习(5分钟)
布置实验: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小灯泡的亮灭现象。
解答疑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解答。
5. 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小灯泡亮灭的原因。
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电路安全。
3. 分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分析和推理实验结果。
4.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自主发现电路原理和小灯泡亮灭的原因。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共同解决电路连接方法和技巧上的问题。
6. 培养科学思维,能够运用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解释电路中的现象。
7. 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动力。
8. 提高科学素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注意电路安全。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查找更多关于电路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两篇).doc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b)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c)利用电来“点亮” 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d)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a)连接简单电路。
b)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c)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b)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c)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难点:分析“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最终认识“回路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为每组准备:1只小灯泡,一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老师准备: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
【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彩色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2提问:这些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节日夜晚的照片。
图案是由小灯泡组成的。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迅速进入主题。
新课:一、认识小灯泡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小灯泡,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的?要求:要有顺序的观察(按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看)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板图辅助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小电珠由玻璃泡和金属部分组成,玻璃泡里有一根灯丝连在两根金属柱上,金属部分有螺纹,下面有一个小圆点。
但是它的内部我们就看不见了,你想看得更清楚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解剖开的大灯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l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l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用多种方法建立起来。
l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探究目标l 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l 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l 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l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观察的乐趣。
l 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l 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 体会点亮小灯泡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点亮小灯泡,初步让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
难点:推测电在连接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V的干电池,1根导线,学案。
教师准备:课件、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聚焦通过鸡东夜景的视频导入本课学习,激活学生的原有认识。
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鸡东的夜景美么?是什么使夜景如此美丽呢?视频播方结束后提出问题:那如何让小灯泡发光呢?我们今天将继续学习第二单元电路第二课《点亮小灯泡》对于本节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找一名学生朗读)通过学习目标,我们已经明确了学习的内容,那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吧!二、探索探索1:小灯泡的结构课件出示小灯泡的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要点亮的小灯泡,请同学自主学习课本第24页探索一的内容,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学案探索一部分的内容。
请一名同学上台帮助老师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移动到相应的方框内!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哪一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教师台上和每个小组间巡回指导,对于早完成的小组可以让他们猜想一下各部分的作用)时间结束后,先看讲台上小组的答案正确。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案)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上里塬小学XXX2、点亮小灯泡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所接触,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认识小灯泡、电池的构造,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小组合作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实物图并做好记录。
师设计意图生总结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特点。
培养学生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建立学生对回路、短路、断路的科学概念。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研究拉开序幕。
最后,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热情。
1.认识小灯泡,电池的构造,明白哪些地方可以连接。
教学目标2.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电路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实物图。
3.观察电在小灯泡內流动的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重点1.认识一个小灯泡,一个电池的构造。
2.了解电在小灯胆中流动的路线,认识回路、短路、断路。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电路毗连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准备课件,给每组学生准备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记录表。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幻灯出示美丽的夜景图片,图通过提出日中有五颜六色的灯光,是因为什么学生思考自己对这幅图常生活中出现一、引入让夜景如此漂亮,激发学生的思片的认识。
的现象作为思考。
考的问题,引出课题。
二、新课(一)、引出课题2、点亮小灯泡1、提问学生:你们人人想知道灯胆是怎样发光的呢?今天我们来研究《点亮小灯泡》。
2、板书课题《点亮小灯胆》。
提出问题:灯1、思考泡是怎样发光2、讨论的呢?激发学3、互相交流自己的认识生探究欲望。
1、你们有没有见过灯胆,有没有人了解灯泡是怎样构造呢?请把你见过的灯胆快速的画在记录纸上。
(教师巡视)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灯泡(实物大灯胆),然后仔细观察,老师本日带来的灯泡和你们画的小灯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出示幻灯片:认识小灯泡各部分的名称(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二)、认点、金属外壳)强调灯泡中有几个连识小灯泡、接点(两个)灯丝两端分别连到了两干电池。
小学科学12《点亮小灯泡》教案

小学科学12《点亮小灯泡》教案《点亮小灯泡》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点亮小灯泡是一项基础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探索电路的基本原理,并了解电流、电阻、电压等概念。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点亮小灯泡》的教案,帮助您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2.掌握电路中的电线、电池、开关、灯泡等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法;3.学会通过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灯泡、电线、电池、电池座、开关;2.教师准备:熟悉实验流程、理解电路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电流吗?电流有什么作用?- 你们家中的电灯是如何点亮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灯泡会点亮?步骤二:演示与观察1. 演示:教师将一根电线连接电池的正极与灯泡的一端,用另一根电线连接电池的负极与灯泡的另一端,通过演示点亮灯泡,向学生展示实验效果。
2. 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电路连接情况并回答以下问题:- 灯泡亮了吗?为什么?- 电池的哪一头连接了灯泡的哪一端?- 电流是从哪一端流入灯泡的?步骤三:实验操作1. 实验规划:将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套实验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2.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将电线的一端插入电池座中的正负极孔;- 将电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灯泡与电池座上;- 观察灯泡是否点亮。
步骤四:实验结果讨论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结果讨论:- 每组实验的结果是否一致?- 电线的连接方式对灯泡的点亮有影响吗?- 电池正负极与灯泡的哪一端连接有关系吗?步骤五:知识总结1.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以下知识点:- 电流是什么?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电池、电线、灯泡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有没有要求?- 电流从电池的哪一端流入灯泡?2. 学生总结: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上述知识,并将总结内容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点亮小灯泡》教案(精选4篇)

《点亮小灯泡》教案(精选 4 篇)第一篇:《点亮小灯泡》教案《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我们许多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夜景。
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把漆黑的夜装扮的如此美丽呢?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2.同学们都知道通电灯泡会亮,那你知道这个电路具体是怎样连接的吗?同学们不是很清楚,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简单电路,一起来探究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二、1.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路元件,有灯泡、电池、导线。
请小组长从器材区拿出小灯泡、电池、导线,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电路元件的结构,观察完毕把器材放回器材区。
2.学生汇报,介绍灯泡结构。
最外面圆形透明的是玻璃制成的,叫玻璃泡,不通电。
里面的金属丝做灯丝,下面是金属壳是螺纹形的,上面有个连接点,最下面有一个深色的锡点,也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通电。
灯泡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把灯泡剖开看一下。
3.介绍电池、导线结构。
功能:电池:两端是金属,有突起的一方是正极,平的一方是负极,分别用加减号标示,实验用的电池是安全电压在 1.5V,把电池剖开铜帽、碳棒(可以让电流通过)、锌筒。
导线:金属芯、绝缘外皮,我们实验用的两端加上了半月形的金属片,更容易连接。
三、1.我们认识了电路元件,接下来就动手让灯泡亮起来,不过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设计一下,怎样连接灯泡可以亮,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然后把最佳连接方案画在实验报告单一上。
(学生上台画)2.设计不一致,怎么办?实验逐一验证经过刚才的实验哪一种能亮?(第三种)我们看第三种连接方式,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这样灯泡就能亮起来了。
3.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大家想知道吗?电就像水一样会流动,一起看一下电流的流动,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两个连接点,经过灯泡的内部,然后回到了电池的负极,电流是循环流动的,叫电流的通路。
电流循环流动,就会是灯泡里的灯丝达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发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简单电路,我们仅仅用电池、灯泡、导线就可以连通一个简单的电路。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电流可以使灯泡发光,懂得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体会到电流的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用电安全知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水彩笔、剪刀(教师用)教学过程:一、观察材料,认识结构师:(出示一个小灯泡)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小灯泡(师板书:小灯泡)师:小灯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观察之后再告诉我。
(小灯泡装在桌上的信封里,大家可以打开它)生:小灯泡由金属架、灯丝、玻璃泡、连接点组成。
(课件出示小灯泡剖面图,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师: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生:这样,电流可以从一个连接点进去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
师: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你还需要什么材料?生:电源。
师出示一个干电池,问:这个可以吗?生:可以。
(师用小灯泡接触干电池的两端)问:小灯泡亮了吗?生:没有。
还需要电线。
师:(课件出示电池和导线图片)它们在构造上又有什么特点呢?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
生:一端是正极,有一个“+”号,另一端是负极,有一个“-”号。
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
二、大胆猜测,绘线路图师: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你们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出光来?生:能。
师:只要有了这些材料,不管怎么连都可以吗?生:要有一定的连接方法,连得不对就不能发光。
师:那该怎么连?(指名学生尝试说一说其中一种连接方法,教师用简图分别表示小灯泡、导线、电池,示范将学生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师:举手的同学还有很多,的确还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案

点亮小灯泡小灯泡通路——亮电池短路——不亮导线断路——不亮避免出现短路的现象,并注意用电安全。
3.指导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并把能点亮和不能点亮的方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在学生活动表格中。
(5分钟)(运用了“希沃”中的计时功能,提高课堂效率,规范学习秩序,使教与学更加高效。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我更关注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尊重学生意见,给予鼓励和引导,尽量使研究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
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点亮小灯泡。
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培养学生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的科学精神。
】四、研讨:得出实验结论(一)小组展示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果1.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展示实验结果。
(运用了“希沃”中的手机投屏功能,展示学生电路连接示意图。
)2.师生交流总结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特点: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灯丝,再流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路(称为“通路”)。
(板书:通路——亮)(运用了“希沃”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动态展示电流的流向,让学生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实验记录,建立学生对通路的科学概念,师生共同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特点,解决聚焦板块提出的问题。
】(二)观察、交流、讨论,引出短路、断路1.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小灯泡哪个会亮,哪个不亮,并说明理由。
2.认识短路现象:短路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板书:短路——不亮)3.认识断路现象: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
(板书:断路——不亮)(运用了“希沃”中的蒙层功能,展示通路、短路、断路现象)4. 播放视频,使学生加深对短路、断路的认识。
(插入视频播放,让学生明确短路、断路现象)【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常识。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些简洁的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动手做一个简洁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掌握小灯泡的亮和灭,体会开关具有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的作用。
4.认真观看手电筒的构造,了解它是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又是如何连接的,懂得在电路中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教学重点】1.制作一个简洁电路,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制作一个简洁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懂得开关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制作简洁电路和电路开关,体会什么是闭合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简洁电路的一些材料、开关、手电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诗。
摁下开关,灯就亮了;再摁下开关,灯就灭了。
开关里毕竟藏着什么,能让灯这样乖乖听话?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能让灯亮起来的东西毕竟是什么?是电。
3.出示一个手电简,展现手电筒的开和关,观看小灯泡的亮和灭。
4.教师引导:手电简里有什么,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又灭掉,灭掉又亮起来?猜一猜,手电简是怎么工作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手电筒的熟悉和了解。
5.从今日开头,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简洁电路》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熟悉电路,看看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6.板书课题:12.点亮小灯泡。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制作简洁电路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制作一个简洁的电路,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
2.制作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3.制作要求: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4.制作指导: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5.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及小灯泡发亮的原理。
6.教师引导:通过小灯泡剖面图,我们发觉,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尾巴的顶部,由于小灯泡尾巴顶部有导线直接连接上面的灯丝。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参赛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参赛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灯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电灯的构造,提出问题:“电灯是如何发光的?”分析电灯的工作原理,讲解灯丝发热发光的原理。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运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电灯的构造。
第二章:探究灯泡发光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灯泡发光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灯泡发光的原理。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章:点亮小灯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路元件,搭建简单的电路,点亮小灯泡。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内容介绍电路元件,如电源、导线、开关等。
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电路,点亮小灯泡。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电路搭建技巧。
运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第四章:创意灯泡设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灯泡造型。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灯泡,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动手制作灯泡,展示并进行评价。
4.3 教学方法采用创作法,让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灯泡造型。
运用展示评价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5.3 教学方法运用分享法,培养学生分享交流的能力。
第六章:安全用电教育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用电规则的良好习惯。
6.2 教学内容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隐患,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之后,这节课是真正开始深入探究电现象的一课。
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小灯泡的构造以及让小灯泡发光。
在此基础上,对回路、短路、短路进行了延伸,并且在最后部分进行了安全教育。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小灯泡构造,尝试点亮小灯泡,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电是怎样流动的,进而区分短路和断路,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情分析】电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闭合开关时,就有电流过灯泡,灯泡就会亮起来,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
至于电怎么流动,灯泡怎么连接、以及对于回路、断路、断路等概念,学生浑然不知。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
因此,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利用点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初步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不止用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学生年级:四年级实验器材:每组(小灯泡1个、电池1个、导线1根、实验记录单6份)教师准备:课件。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点亮小灯泡》

《1.2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善待相异构想,促进概念建构【设计理念】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
在开展科学新概念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全面地了解分析孩子相异构想的成因;其次结合“科学实践”搭建教学框架;最后在教学中对症下药,修正“相异构想”。
【教材分析】本课是《电》单元的第2课时,是基于《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为基础的学习,核心概念是电流在完整电路中形成回路点亮小灯泡。
同时,本课的核心概念将用来解释不同电路电流是如何流向、电路故障的本质原因及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
由于电荷流动是隐形的事实,孩子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将大部分的时间基于学生前概念研讨。
当孩子的思维能达到理解通路的本质时,该原理就能迁移到断路和短路。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期望能通过孩子们对完整电路的理解来解释前概念中的疑惑,来达到“科学为学,科技为用”的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凭借直观的感知和理解去认识生活现象,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往往会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会运用已有概念来类比推理另一概念,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由于对某些科学概念缺乏感知经验,导致可能会推断出错误的结论。
对此笔者对学生进行前概念调查。
调查问题:给你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你打算怎么连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
情况如下——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理由:“正极的灯泡方向和负极的电池连接可发光”“电荷有正负之分,灯泡、电池也应该连到正负极”。
想法来源:灯泡和电池一样都有两极,电池和灯泡凸出来的部位是正极,其他金属部位是负极。
猜测的依据是电池外包装纸上的“+,-”、灯泡与电池“+”一样有凸出、金属能导电。
断路连接方法理由:“电池能发电,灯泡能收电”“灯泡圆的那头朝下,线连上端”“凸出来的与凸出来相对应”。
想法来源:启发于家中的吊灯、路灯、壁灯及手电筒。
短路的连接方法理由:“电池压住导线连接灯泡就可以让灯泡点亮”、“正负电碰撞才能起电”、“正负极电荷跑到灯泡旁的金属上就能发亮”。
《点亮小灯泡》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电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点亮小灯泡》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点亮小灯泡》教案,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2.学习如何用导线、电池和灯泡组成简单电路;3.掌握电路的闭合与断开对灯泡亮灭的影响;4.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点亮小灯泡》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环节表现得十分活跃。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意识到在讲解电路基本概念时,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灯泡不亮的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电路知识的重要性。这样的导入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电路的闭合与断开、串联与并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电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点亮小灯泡。这个操作将演示电路的基本原理。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路》的第一课时《点亮小灯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会用导线、电池、小灯泡搭建最简单的电路,并观察小灯泡亮灭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路中灯泡的亮灭现象,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2.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器材搭建最简单的电路。
3. 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会搭建最简单的电路。
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解释灯泡亮灭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导线、电池、小灯泡、开关、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灯泡亮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讲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解释灯泡亮灭的原因。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如何连接导线、电池、小灯泡和开关。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电路,使其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开关控制多个灯泡等。
六、板书设计电路的基本组成:导线、电池、小灯泡、开关电流的流动规律:从正极出发,经过导线,流入灯泡,从灯泡的另一端回到负极灯泡亮灭的原因:有电流通过时,灯泡亮;没有电流通过时,灯泡灭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示的方式,描述电路的基本组成。
答案: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导线、电池、小灯泡和开关。
2. 请解释为什么电路中的灯泡会亮灭。
答案: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灯泡会亮;没有电流通过时,灯泡会灭。
3. 请思考如何改进电路,使其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作业内容【教学目标】科学学问: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熟悉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熟悉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一样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熟悉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洁电路。
2、能够观看、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试验现象。
3、能够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四周事物进展有目的、细致地观看的乐趣和合作胜利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看与试验需要敢于依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想。
3、增加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看了解小灯泡构造的根底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初步熟悉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淌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课件;合格小电工奖牌、优秀电工小组奖牌若干;学生试验预备:1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试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熟悉了生活中的静电,今日我们连续熟悉电。
请同学们看这样几张照片(课件出示温州夜景),多么漂亮温州夜景,由于有了电点亮了彩灯才使我们的温州变得更加漂亮、美丽。
面对这么漂亮的夜景、这么颜色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进展梳理。
)预设1:学生能提出怎样才能让灯变亮或灯为什么会亮等问题时,教师顺势引导:你的问题很有科学价值,今日我们就利用教师为大家预备的材料来当一回小电工,亲自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板书:点亮小灯泡)。
预设2:假如学生不能提出与灯为什么会亮或怎样才能把灯点亮等问题时教师可这样引导:正是有了这么漂亮的彩灯,使我们的温州才会变得这么漂亮,那么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点亮那些美丽的彩灯灯泡吗?这节课我们就亲自探究一下灯点亮的缘由,亲自点亮们的小灯泡。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灯泡发光的原因,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灯泡发光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 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灯泡、导线、开关、电池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
2. 教学新课: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发光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 总结提升: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灯泡发光的原因,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
5.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亮的灯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自主发现电路的原理。
2. 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实验演示: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灯泡发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4. 实验探究: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发光的原因,并记录实验现象。
5.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灯泡发光的原因,解释电路的原理。
7.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亮的灯泡,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第一课《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池的外部结构和灯泡的内部结构。
2.用电池、导线、灯泡连接电路,实验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方法,知道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才能被点亮。
3.对照小灯泡内部结构和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能试着分析出电流路径。
4.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知道多种点亮小灯泡电路的共同点。
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
三、教学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小灯泡剖面图、实验记录单、电池和小灯泡贴纸、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图片导入:课件出示一些灯光展的图片。
(2)是什么点亮了美丽的夜晚?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小灯泡,你们想不想把它点亮?那我们先来看看小灯泡长什么样子?(板书:小灯泡)(二)新课学习1. 让小灯泡亮起来(1)观察小灯泡师:请小组长从材料盒中拿出小灯泡,大家一起观察一下小灯泡的外部结构。
(学生自主观察)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学生回答观察结果)介绍小灯泡的结构:玻璃泡、灯丝、连接点1(金属螺纹)、连接点2(锡点)。
思考:认识了小灯泡,我们点亮它还需要什么材料?(2)出示材料:电池、导线。
(3)观察电池:学生观察电池外部结构介绍电池: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有正极、负极之分,标有“+”号的一端称为正极,标有“-”号的一端称为负极。
实验所用的电池的电压是1.5伏,属于安全电压,所以科学课上用电池做电源是安全的。
但是家里或学校里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不能触碰也不能直接用来做实验,否则容易发生触电危险。
(4)介绍导线:可以导电;使用方法:两端分别与电池或小灯泡触碰即可。
(提醒学生:导线不能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避免短路,如果发生短路,电池和导线会立刻发烫,同时也会损坏电池。
)(5)明确任务:①尝试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能用图画记录自己的连接方式。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灯泡发光的原因,理解电流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灯泡发光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
2. 灯泡发光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灯泡、导线、开关和电池。
2. 教师准备一些额外的灯泡、导线、开关和电池,以备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发光的物品,如灯泡、屏幕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灯泡,为什么灯泡会发光。
2. 讲解: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的流动方向,以及灯泡发光的原理。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电路,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6. 拓展:教师提出一些与点亮小灯泡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如何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8. 反馈: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给予评价和反馈。
9. 复习: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或者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0. 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的进阶知识,如电路图的绘制,不同类型的电路元件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以及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观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3. 提问和回答:通过提问,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教学评估是否合理,能否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电工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 根导线、1 个电池、1 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说出判断的理由。
• 分别试着连一连。
•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1、 让小灯泡发光
2、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