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一、绪论医院是医疗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重点科室更是医院中的重中之重。
在重点科室中,医护人员经常接触到各种疾病患者,身体接触或呼吸道传播等多种途径会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同时也会增加交叉感染患者的风险。
因此,加强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遏制医院内感染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二、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重点科室是医院中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有助于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避免交叉感染患者,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2. 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重点科室中患者病情较严重,免疫力较弱,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遏制医院内感染传播,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提高医院防控水平: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制度,才能有效提高医院防控水平,降低感染传播风险。
三、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1. 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入科前接受卫生防护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消毒技术和操作方法。
(2)医护人员进入重点科室前,需进行手部消毒,穿戴好防护用品。
(3)医护人员不得患感染性疾病时进入重点科室工作。
2. 环境消毒(1)按照规定定期对重点科室进行终末消毒,保持空气清新、无污染。
(2)对医疗器械、仪器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清洁,杜绝交叉感染。
(3)对患者隔离病区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卫生清洁。
3. 患者管理(1)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在特定的隔离区内进行治疗,避免感染传播。
(2)严格控制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就诊人数,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3)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和症状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
4. 废物处理(1)医疗废物需按照规定分类、密闭包装和专门处理。
(2)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理区域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四、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过程1. 制定详细的消毒隔离制度,并由医院管理层负责监督执行。
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优秀3篇)

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优秀3篇)为了加强对于医院消毒隔离的有效管理,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3篇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消毒隔离制度的写作思路。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一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
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那么,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二、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
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作敷料。
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前方可放回原处。
三、但凡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用过的器械,应标注说明送消毒供给中心按【消毒供给中心管理标准】中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备用。
四、手术室对手术病人作好详细记录,按月上报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协同相关科室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五、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
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六、备用物品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翻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
七、手术中应随时保持手术台的清洁及枯燥,手术完毕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及时送消毒供给中心处理。
八、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那么,防止污染扩散。
九、各种内镜的使用、清洗、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标准】的要求执行。
十、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十一、无菌物品一经翻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日更换。
固定的器械或敷料定期检查、定期灭菌,过期物品或可疑物品应重新灭菌。
十二、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求在不同的洁净条件下进行,两台手术之间要进行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
手术结束后的污物应放置在污物存放处,以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接送病人的推车应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十四、应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消毒供给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二、送回供给室的医疗器械、器具等,按照清洗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枯燥、监测、打包、消毒或灭菌后备用。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本(4篇)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与安全,预防与控制传染疾病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病房、手术室、实验室、医疗设备和器械以及公共区域,严格执行。
3. 应急消毒3.1 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立即启动应急消毒措施。
3.2 应急消毒措施包括对病房、设备和器械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或使用消毒剂喷洒进行全面消毒。
3.3 医院应配备专业消毒人员,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4. 定期消毒4.1 根据医院的消毒计划,定期对医院内所有区域进行消毒。
4.2 根据具体区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对于高频接触的区域和设备,要加大消毒频率。
4.3 消毒工作由专业消毒人员负责执行,确保消毒质量和效果。
5. 消毒器械和设备的管理5.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器械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5.2 消毒器械和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5.3 消毒器械和设备的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消毒时间、人员和方法等信息。
6. 医院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6.1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
6.2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制度,包括勤洗手、佩戴口罩、穿戴无菌衣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6.3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必须立即洗手并更换清洁衣物,防止疾病传播。
7. 客户隔离管理7.1 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和患有特殊传染病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进行治疗。
7.2 隔离病房应具备相应的隔离条件,包括独立空调系统、负压排风设备和专业的消毒设备。
7.3 隔离病房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8. 垃圾处理8.1 医院应设立专用的垃圾分类区域,并配备相应的垃圾箱和垃圾袋。
8.2 对于感染性垃圾和医疗废弃物,应专门收集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混合其他垃圾。
8.3 垃圾处理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全院消毒制度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五、措施。
六、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
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七、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八、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
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防污染和失效.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
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七、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每日更换。
八、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九、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诊疗环境的安全,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所有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消毒隔离组织管理1. 成立消毒隔离管理组织,由院长或者副院长担任组长,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门、医务部门、后勤部门等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对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各部门应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并组织实施。
4. 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应接受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掌握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消毒隔离工作内容1. 环境消毒(1)保持医院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各科室应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对诊疗器械、物品、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
(3)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医院消毒供应工作。
2. 无菌操作(1)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应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3)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用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医疗用品管理(1)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2)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4. 传染病患者管理(1)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标识。
(2)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用过的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
(3)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应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5. 空气消毒(1)保持医院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2)对重点科室和区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
(3)对医院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每日一次。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版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全院及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以下为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总则1. 全院及各科室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 全院及各科室应设立专门的消毒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
3. 全院及各科室应制定详细的消毒隔离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4. 全院及各科室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消毒隔离培训,提高其消毒隔离意识和技能。
三、消毒隔离措施1. 医疗器械消毒隔离1.1 所有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确保其无菌状态。
1.2 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应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
1.3 消毒好的器械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尘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消毒效果。
2. 病区消毒隔离2.1 病房、床铺、用具等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病区环境的卫生。
2.2 病房内的空气应进行空气消毒处理,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洁净。
2.3 患者在出院后,病房应进行全面消毒,并经过专门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重新使用。
3. 医护人员消毒隔离3.1 医护人员应在进入工作区域前进行必要的手部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医护人员应根据工作职责的不同,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3.3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医疗工作的要求。
3.4 医护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四、消毒隔离记录1. 全院及各科室应建立详细的消毒隔离记录,包括消毒日期、消毒人员、消毒物品、消毒方法及效果等内容。
2. 医护人员应按规定的程序填写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给消毒管理部门或委员会。
3. 消毒管理部门或委员会应定期审核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中,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十分重要,它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介绍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一、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1.1 改善医院环境重点科室是医院中病情较重、传染性较强的科室,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消毒隔离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传播,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1.2 防止交叉感染在重点科室中,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接触,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增加患者治疗的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医院全体人员的健康安全。
1.3 保障医护人员健康医护人员是医院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与患者接触频繁,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可能会出现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情况,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
因此,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二、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具体措施2.1 定期消毒对重点科室内的设备、器具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包括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确保病原微生物得到有效杀灭,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2 分级隔离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的强弱,对患者进行分类隔离,采取单间隔离、负压隔离、正压隔离等不同隔离方式,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2.3 人员培训定期向重点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教育他们正确使用消毒设备、掌握消毒原则、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等,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2.4 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重点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和监督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消毒隔离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效果3.1 减少交叉感染通过建立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重点科室内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大大减少,提高了治疗成功率,降低了医疗风险。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包括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等。
一、消毒隔离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院的消毒隔离规定,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2. 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3.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4. 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5. 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6. 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确保达到有效消毒效果。
二、具体措施1. 门诊和急诊科室(1)预检分诊处应设立独立的隔离区,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挂号、缴费、取药等窗口应定期进行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每日至少两次。
(3)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应保持空气流通,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2. 住院部(1)病室应保持整洁,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2)病床、床旁桌、床旁椅等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3)患者卫生间应每日消毒,便器使用含氯制剂溶液浸泡消毒,地面用消毒液擦拭。
(4)病区走廊、楼梯扶手、门把手等应定期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 概述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环境的卫生,减少医院相关感染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制度详细规定了全院和各科室的消毒隔离措施,包括消毒频率、器械消毒、空气消毒以及消毒记录等方面。
2. 全院消毒隔离措施2.1 全院每日消毒2.1.1 首先,全院的公共区域应进行每日消毒,包括走廊、楼梯、电梯、洗手间等。
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和使用。
消毒剂的浓度应符合标准,以确保消毒效果。
2.1.2 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应在就诊时间之前或者之后进行,以避免对患者正常诊疗秩序的干扰。
2.1.3 消毒工作应由专门的清洁工人负责执行,并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定期监督和抽样检测来验证。
2.1.4 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每个消毒点的日期、时间和消毒人员的信息,以备查验。
2.2 患者隔离措施2.2.1 对于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患者,医院应设置专门的隔离病房,并根据隔离病房的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
2.2.2 隔离病房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应根据消毒制度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2.2.3 隔离病房内的常用物品如凳子、桌子、遥控器等应每日进行消毒,或者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消毒。
2.2.4 隔离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2.5 隔离病房的临床用具如注射器、透析机等应按照医院制定的程序进行消毒和清洗,确保使用安全。
3. 各科室消毒隔离措施3.1 门诊科室3.1.1 门诊科室每日晨间进行消毒,包括候诊区、医生办公室、治疗室等。
消毒剂应在不影响患者就诊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3.1.2 患者使用过的诊断工具如肺功能仪、血糖监测仪等应在每位患者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以保证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3.1.3 医生和护士应在接触每位患者后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洗手液,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医技科室3.2.1 医技科室如放射科、检验科等应设置特定的消毒和隔离区域,用于处理可能带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样本。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保障生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各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
第三章部门消毒设施1.各重点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消毒设施,包括消毒间、消毒柜等。
2.定期对消毒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转,保障消毒效果。
第四章消毒人员管理1.每个重点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消毒人员负责消毒工作,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效果。
2.消毒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消毒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章消毒操作规范1.消毒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2.对于不同类型的物品和设备,应当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后,应当及时清洁消毒设施,保持清洁卫生。
第六章隔离管理1.对于疑似患病或确诊病例的员工,应当及时隔离,确保病情不扩散。
2.隔离期间,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监测,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3.隔离结束后,应当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再合并工作。
第七章安全防护1.消毒人员应当着装整齐,佩戴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
2.在隔离期间,应当对隔离区域进行管控,确保其他员工不受感染。
第八章监督检查1.对各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对消毒设施、消毒人员、隔离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九章复工复产1.在疫情期间,对于复工复产的重点部门,应当加强隔离和消毒工作,确保员工安全。
2.对于复工的员工,应当进行健康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第十章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调整,应当经过相关部门评估和审批。
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板范文(二篇)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板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安全,维护医院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部门及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三、消毒隔离责任1. 医院行政部门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2. 各科室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指导科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定期检查科室的消毒设备和器具的使用情况。
3.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工作,正确使用消毒器具和消毒药品,保证消毒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消毒隔离措施1. 接诊室- 接诊室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接诊室内放置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 每位患者进入接诊室前,应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 接诊室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一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2. 门诊科室- 门诊科室医务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门诊科室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一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患者进入门诊科室前,应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3. 医疗科室- 医疗科室内放置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 医疗科室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两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每位患者进入医疗科室前,应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4. 手术室- 手术室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手术室内放置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 手术室进行定期消毒,每天至少两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手术室所有器械和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5. 住院部- 住院部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住院部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两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患者入住后,床位及院内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重点科室,如手术室、感染科、ICU等,对消毒隔离制度的要求更是严格。
消毒隔离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实施及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1. 制度的完善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完善制度文稿。
制度文稿应该包括消毒隔离的相关规定、操作程序、责任分工、考核评估等内容。
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科室的实际情况,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人员配备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充分的人员配备。
医院应该根据科室的规模和工作量合理配置消毒隔离人员,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避免差错发生。
3. 设备设施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例如消毒器械、防护用品、洗消剂等,这些都是保障消毒隔离工作顺利进行的必需条件。
二、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1. 标准化操作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该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
2. 定期检查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消毒记录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消毒记录制度。
所有消毒隔离工作都应该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操作、消毒剂使用量、消毒剂浓度等内容,以便于随时查阅。
三、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1. 内部监督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主要由医院内部的相关部门来进行。
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
2. 外部监督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还需要得到外部监督部门的监督。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3篇)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治疗配药室1、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清水拖地____次,遇有污迹应用消毒水拖地,配药前用消毒水抹台面一次,空气消毒一次并记录。
2、工作人员进室内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
3、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能放入治疗室内,治疗药一律在无菌室内抽吸。
4、室内相对无菌区、清洁区物品定位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柜内,每天治疗班清理,限____天有效,棉签开包后放在治疗盘内,限用____小时,过期需重新灭菌。
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无菌盘限用____小时更换,持物钳干筒限用____小时,____小时后钳、筒更换,并清洗灭菌晾干后待用。
6、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液体限用____小时,启封的溶液限用____小时,胰岛素开瓶后限用____天,无菌包一经打开,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包装顺序包好,并用一字包好,注明开包时间____小时后须重新灭菌。
7、清洁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输液瓶的抹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治疗配药时的药盒、安瓿、塑料袋等放入专用的袋内,及时倾倒垃圾桶,禁止放入治疗配药室内。
8、治疗时实行一人一药一针一管一压脉带。
三、其它:1、换药室、处置室、分清洁区、污染区,室内保持整洁,每天用清水拖地两次,遇有污渍随时用消毒小拖地,空气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换药、治疗时穿戴整齐,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前后洗1手,一切治疗用物操作后先进入处置室清洗处置放回原处。
3、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只限用一次,用后集中分类放置。
4、所有消毒液桶标志明显,消毒液配制准确要有量器,随时保持所需浓度,每日监测浓度均有记录。
5、换药时,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限用____小时,注明启用时间,过时重新消毒灭菌。
6、一切连续使用的物品。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消毒,干燥保存。
湿化液应用无菌水,每日更换,吸引器一用一消毒,管道用后更换作灭菌处理,其它各种导管按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备用。
医院和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

医院和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目录1.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2.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工作制度3.紫外线灯使用制度4.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6.手卫生制度某某医院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一、执行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定期组织学习院感知识、召开小组会议,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三区的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逆行。
三、对回收到消毒供应室的污染物品必须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洗包装,各类物品设有专用的浸泡容器,不得混用。
四、工作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及工作帽,及一次性隔离衣、鞋套。
按触污染物品的手未经消毒处理,严禁接触清洁物品。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用完后应用1000mg/L 有效氯溶液擦拭干净备用,避免无菌物品被第二次污染。
六、无菌物品存放室应严格管理,未经灭菌的物品一律不准放入无菌物品存放点,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去掉外包装后才能入无菌室存放。
七、严格执行各项监测制度,对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具必须进行热原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临床使用。
对消毒剂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工作环境、清洗、组装、灭菌等环境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监测措施。
八、对高压蒸气灭菌的按规定每包进行化学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九、保持室内清洁,每日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环保型消毒剂消毒,消毒后再进行清洁。
十、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某某医院 2021年1月26日某某医院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
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6篇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6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x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x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x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x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x作规程。
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1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注x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内感染控制和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重点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烧伤科、感染科等。
1.3 各科室应根据本科室特点,严格执行本制度,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的培训。
二、消毒隔离措施2.1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2.2 医务人员进入感染病人房间时,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2.3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2.4 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2.5 医疗器械、物品应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2.6 患者房间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
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
2.7 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2.8 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2.9 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2.10 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11 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2.12 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院消毒制度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五、措施。
六、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
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七、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八、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
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
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
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七、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每日更换。
八、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九、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
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十一、麻醉科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影像科使用一次性口杯,口腔科使用一次性治疗盘,检验科抽血实行一人一巾一带,采血针一人一针,不得重复使用。
十二、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应定期进行无菌物、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等细菌学监测。
十三、使用后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
对特殊感染(脘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的物品应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十四、所有一次性用品及检查、治疗、换药、手术等产生的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处置。
十五、出院病人按病种做好终末消毒。
病区消毒隔离制度一、保持治疗室、换药室整洁,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清楚。
医务人员衣帽整齐,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检查、治疗操作前后洗手。
二、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处置。
三、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急性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上报病情,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四、特殊感染(脘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患者,按照“特殊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五、积极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
六、病房定期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每周一次。
床单位湿式打扫,一床一巾一换。
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柜、门窗、地面一次,一桌一布用后消毒。
七、病人洗漱用具、餐具专用,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八、各室保洁用具专用,标志明显,用后消毒。
九、病人被服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污染被服定点放置,不得在病室、走廊清点被服。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保持治疗室的清洁、整齐,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逗留;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严格洗手。
二、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消毒2次,注射器执行一人一针一管,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还采用小包装。
五、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区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六、弯盘、止血带、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浸泡物全部置于液面下,干燥保存备用。
七、每日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墙面、窗台、地面2次,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八、各种污物、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分类放置。
九、定期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保持换药室整洁,严格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确。
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帽、戴口罩。
二、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灭菌2次,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分开放置。
四、每次换药前后必须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如需添加敷料时,洗手后方可接触换药车。
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隔离伤口在床边进行,用过物品不得带回换药室;手术者术前不得给感染及隔离伤口换药。
敷料用后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
六、用后器械需保湿应供应室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七、每日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换药床,污染后随时擦拭,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每周大搞卫生一次。
八、定期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产房、母婴同室、婴儿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有关操作规程,特别要注意操作前后医护人员手的清洗,婴儿护理有关用品要专婴使用,并且一人一消毒。
(一)产房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各区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志。
2、使用专用工作服及拖鞋,外出时更换,并定期刷洗消毒。
3、定期通风换气,分娩室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4、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5、产妇产前应作HBV的有关化验检查,阳性者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二)母婴同室1、布局合理,每个婴儿应有独立床位。
2、严格探视制度。
3、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
4、产妇喂奶前要洗手,清洁乳头,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注意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三)婴儿处置室1、淋浴设施合理。
2、婴儿用的眼药水,粉扑、油膏均应消毒后单独使用,一婴一份,婴儿毛巾,一用一灭菌(高压蒸气)。
3、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定期消毒。
4、凡有皮肤化脓,定期体检,有肺结核、肝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调离本岗位。
二、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1、诊疗室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并保持整洁。
2、诊疗、护理工作前后应洗手,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无菌操作应遵照消毒规范进行。
3、镊子罐定期消毒更换,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期定期更换、浸泡液要求达器械的1/2--2/3。
4、所有消毒物品均要写明消毒日期,高压灭菌消毒日期不超过一周。
5、用浸泡法消毒器械要打开关节,并一定要把器械的血污洗净,擦干净后用戊二醛再行浸泡。
6、来院就诊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口腔盒、一次性口杯、一人一用。
7、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种发生感染,应严密隔离,用过的器械、口腔盒都要严格消毒处理。
8、治疗室、手术室、注射室均应严格消毒,做到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9、对一次性针管口腔盒等要消毒后毁形。
三、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布局合理,洁污区严格分开。
2、感染手术用品用后单独处理,进行双消毒。
3、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4、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间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范。
5、洗手刷一用一灭菌。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清洁卫生制度,坚持湿式打扫,每周有固定卫生日,正确执行无菌技术及有关操作规程。
7、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尽量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四、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设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
2、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3、内窥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窥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
4、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
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5、进行内窥镜诊治前需对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过筛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抗一HCV等过筛检查。
6、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7、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份后再进行消毒。
8、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消毒剂,如2%戍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
内窥镜、活检钳的灭菌用环氧乙烷或 2%戊H醛浸泡 10小时,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9、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10、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刷洗,酒精消毒。
11、消毒后的内窥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12、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防护镜和面罩,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13、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五、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应戴口罩。
2、严格区分有菌区、无菌区。
3、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的物品,定点放置,未经灭菌物品决不外发。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各种无菌物品包装完整,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并签全名。
5、无菌包及容器应清洁、干燥,包的体积符合要求,每包内外均有化学指示剂。
6、每月一次作空气培养、无菌物品、消毒液、物体表面抽样细菌培养并达标。
7、建立消毒锅测试登记册,每月用生物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
六、门诊、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1、急诊科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诊治室诊治。
2、儿科门诊应与普通内科门诊分开,并从科室位置及空间距离上与成人诊疗科室相对隔离。
3、预防交叉感染。
4、候诊室、诊室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并建立每日每周清洁消毒制度。
5、各科诊室要有专用洗手设备。
6、急诊抢救车及平车、诊察床等应定时消毒液试擦,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消毒处理。
7、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七、五官科消毒隔离制度一、保持室内整洁,严格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