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三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宣化小学耿晓妮

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叫更羸,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只受过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就来自这一故事,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首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没有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了他是怎么知道只要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能掉下来的原因。更羸之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分析,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魏王怀疑、惊讶的语气和更羸自信的语气。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4、练习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说清楚更羸分析推理的过程。

5、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法及学法: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2、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好地突现本校语文组的教研课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请大家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写完后齐读课题)

2、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课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学生认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一只大雁射下来的事。)(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会更棒)。

二、细读理解课文:

1、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几段描写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经过。(1-4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描写大雁和更羸怎样射下大雁的句子,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体会。

3、汇报:好了,谁来读读描写大雁的句子: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平时我们也见过大雁,你发现这只大雁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大雁有什么不同吗?(单只、鸣、慢飞)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看来你们都仔细观察过。

(2)更羸又是怎样射下这只大雁的呢?读读你画的句子。

更羸是怎样做的,谁能表演一下。怎么样,像不像射箭能手呀?

思考:哪个字置大雁于死地?用笔圈出来。(“嘣”)指导朗读:强调“嘣”字的读音,这个“嘣”字要读重音,还要响亮。(指名读读这个句子。)大雁听到弦响,开始是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又直掉下来,句子中用了两个“直”,这两个“直”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学生理解)

(“直往上飞”是一个劲地、拼命地往上飞,飞得急;“直掉下来”是大雁一点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这个句子该怎么读呢?自己先练一练。(带上动作)

指名读: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3)这几个自然段中还有更羸和魏王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各是什么样的?

汇报:谁来说一说更羸是什么样的语气?(自信)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随机:老师听出来了,你有信心,但似乎信心不足)同学们想一想,更羸是和魏国的大王说话,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敢这么说吗?那谁能读出信心十足的语气?

魏王是什么语气?(怀疑)谁能读读?

更羸是怎么回答吗?仍然是信心十足。谁再读?

4、如果你就是魏王,看见更羸只拉了一下弓就射下了一只大雁,你什么感受?(惊讶)

是呀,魏王也大吃一惊,谁来读读第5自然段?

谁还能读出惊讶的语气?

5、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吗?你们怎么知道的?请你再来读一读。(带上表情读第六段)

6、啊,原来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他是用怎样的语气问更羸的?(惊奇)指名朗读第七段。

7、更羸是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课文的哪段告诉我们的?(第八段)请你读一读这段。

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想一想更羸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汇报:更羸首先仔细地观察了。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更羸看到了大雁飞得慢,听到了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接着汇报:接下来更羸就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他是怎么分析的?(出示课件)

8、文中是先说结果,再分析原因,这样说是先“果”后“因”,你能不能先“因”后“果”用“因为......所以……”这对关联词语把句子换一种说法?(出示课件)

大雁因为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的悲惨。

它一听到弦响,因为心里很害怕,所以拼命往高处飞。

因为它一使劲,所以伤口又裂开了。

因为它伤口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然感悟这种句式结构。)

三、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一起看看更羸的判断是怎么一步一步地作出来的。

更羸先是仔细地观察,然后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准确的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了大胆的判断。这样才有了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创举。

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最后让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这一段,回味更羸的分析推理的方法。

2、同学们喜欢这个小故事吗?想不想分角色演一演?朗读时要适当地加上自己的神态与动作。

四、拓展知识,理解寓意: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害怕弓箭的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