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传》读后感_心得体会
关于作风问题(余秋里)
关于作风问题(余秋里)2012-03-30 10:03 阅读(109)评论(0)作风问题,是个大问题。
培养作风实际上就是培养队伍的战斗力。
这几年,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作风方面的一系列教导和中央的历次指示,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合石油工业的具体情况,树立“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
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对我们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个作风,我们要坚持下去,长年累月地抓下去。
从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最核心的问题,在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要在一切工作中抓得很严,抓得很细,抓得准,抓得狠。
否则,好作风就不能形成。
我们有不少毛病就是出在这个问题上。
严,就是我们讲的“四严”,就是在一切工作上,不马虎,不凑合,严格要求。
严,是现代化企业的客观要求。
一个企业有了严的作风,工作就会井井有条,产品质量就好,做事情就有个规格。
反之,生产秩序就会不好,产品质量就差,问题就多。
严,就是做事认真,干就干得漂亮,决不凑合应付。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什么事情认真去做,才能搞成,搞好。
大庆钻井取心少取一厘米,射孔误差一公分,资料差零点几都要重来,这样,工作就可靠,就信得过。
兰炼也是个严,在分析化验油品质量时,一点不合格都不轻易放过。
有了这样的好作风,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领导上不讲严字,那就会给工作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
严,就是对工作卡得非常紧,一点也不迁就,遇到问题毫不含糊,不让它滑过去。
毛主席曾经讲过,报纸上出一个错字,也要把它当作一件事情来认真对待,要开大会,讲上三次、五次,错误才能纠正。
我们搞工业,一个产品,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好的,但只差百分之零点几,就叫做全部不合格。
因此,更要一丝不苟。
在大庆,工程质量不好,就推倒重来;固井不好,套管就要拔出重来,而且要开上千人的大会,严肃地进行教育,这样狠抓,反复几次,事故就少了;有些事情搞不好,群众就不会让他通过。
长征的故事-断臂英雄秋里读书心得
长征的故事-断臂英雄秋里读书心得今天我写完作业看了一本书,又是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了,书里面有很多关于战争时的故事。
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断臂英雄余秋里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知道手臂断掉肯定特别疼,而且需要进行截肢对吧。
但是在长征那时候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因为需要拿枪,然而在战争中武器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这一位战士居然被机关枪了把骨头给打伤了,整整遭到了一个弹夹的巨大伤害,白森森的骨头直接露在外面,鲜血淋漓,令人特别感触。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因为他那时候已经忘记了疼痛,战争正处于激烈阶段,他不能因为这个小伤而耽误了大事情。
他使用他的右手打到了战争的尾端,战争尾端就不像刚开始这么激烈了,所以疼痛开始了也有队员注意到了他,医生把他拖到后方进行截肢。
这样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大庆油田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心得体会
大庆油田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心得体会坚持科学实践发展观,经过不懈努力,大庆油田已连续生产50年,而企业还要再产50年,这本身就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创造的奇迹,分享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庆油田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庆油田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心得体会篇11月6日,大庆油田领导王玉普一部数万言的报告《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硬道理》,成为指导油田科学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
3月27日,一位油田干部认真听取《关于科学发展观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的讲座后,感触颇深:“以前,我认为自己思想水平是很高的,现在看,还有理解偏差。
”春季,科学发展如春风化雨,成为大庆油田与时俱进的主旋律,指引着方向,催生着力量。
启动迅速,是油田学习实践活动前期的一个主要特点。
3月17日,油田公司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作出精心部署安排。
当天下午,由油田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立即开展工作,举办了学习实践活动培训班,油田所属各单位的100多名组织部长参加培训。
各单位也分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如此快的启动速度,源于油田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刻认识、精心筹备。
其实,大庆油田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科学发展史,大庆石油人从未停止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与实践。
立科学发展之志,谋科学发展之策,鼓科学发展之劲,求科学发展之效。
短短几天,油田各单位积极行动,结合各自实际,找准着力点,学习实践活动迅速地在油田上下全面展开。
真学习——让科学发展观入脑入心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庆油田坚持把“强化学习、解放思想、解决问题、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主线贯穿始终,采取原原本本学、专题辅导学、结合实际学,创新学习载体,强化学习效果,确保学习调研不搞形式、专题讨论不走过场。
油田公司邀请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为油田处级以上干部作专题讲座。
油田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中心组集中学习与自学的方式,系统学习领会上级精神,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
读人物传记有感900字精选范例
读人物传记有感900字精选范例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物传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传记读后感1普坦汉姆说过:“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
”近代中国的国共内战便是这样的战争。
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内战的详情,我翻阅了<毛泽东传>读完<毛泽东传>,我第一感觉是深深的长叹:遥远的历史长河,滚滚的内战。
在<毛泽东传>中说到,因为内战,我国伤亡士兵将近几百万人,经济退回了抗战前的老样子。
同时,我通过内战,了解到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高超的战略战术。
令人最为关注的是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部队军主力,以出乎国民党军预料的突然行动,在山东西南150千米的战线上,一举突破黄河天线。
接着,刘邓大军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歼灭大量敌人后,迈开大步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薄弱的地区。
解放军只要能占据大别山区,就可以东慑国民党首都南京,西逼长江中游重镇武汉,南扼长江,控制整个中原地区,从而迫使蒋介石调动其他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部队回援。
毛泽东在此的战略用得真是妙极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时候,中央采取了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时机、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出其不意,冲出后追的重围,进入大别山区,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的胸膛。
而我在欣赏毛主席的智慧的同时,更被刘邓大军的坚决、勇敢,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十几万人渡过黄河,国民党统帅部一片震惊蒋介石根本摸不清解放军的战略意图。
直到刘邓大军越过陇海路,穿越宽达30多千米、遍地淤泥计税的黄泛区,渡过沙河后,蒋介石才如梦初醒,发现解放军的进军方向是大别山。
他急忙集动兵力,企图阻止刘邓大军度过汝河。
余秋里故居参观心得
余秋里故居参观心得我最近有幸参观了中国著名作家余秋里的故居,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故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建筑风格典雅,庭院宽敞,保留了余秋里当年居住的原貌,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一进入故居,我就被它的历史氛围所吸引。
整个故居分为前院和后院两个部分,前院是主要的居住区,后院则是书房和客厅。
在前院的正中央,有一座精致的花坛,种植着各种鲜花和绿植,给整个院子增添了生机。
院子的四周是高墙,使得整个空间显得安静而私密。
进入故居的主屋,我看到了余秋里的生活场景。
客厅宽敞明亮,摆放着一套古朴的家具,墙上挂着余秋里的肖像画。
书房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放着余秋里当年使用的文具。
在这个书房里,余秋里度过了大部分的创作时光,我不禁感叹他的才华和创作热情。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余秋里的生平事迹。
余秋里是中国现代作家的代表之一,他以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余秋里的故居里,我看到了他当年创作的手稿和一些出版物,这让我更加了解他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变迁。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故居里有一面挂钟,这是余秋里当年购买的,至今依然准确无误地走着。
这个细节让我感受到了余秋里的精细和追求完美的品质。
此外,故居里还有一些展示余秋里生平的图片和文物,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一生。
参观余秋里故居让我受益匪浅。
不仅仅是了解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余秋里的故居是一座历史遗迹,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繁荣和人们的思想风貌。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迁,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参观结束后,我离开了余秋里故居,心中充满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像余秋里一样,为文学事业做出贡献,让人们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8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8篇)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一“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
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
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二就个人而言,我一直对散文存在偏见,觉得它不如小说那样吸引人。
然而余秋雨的散文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全身心的融入,阅读速度很慢的我此时竟爱不释手,阅读起来毫无障碍。
但这本书所呈现给读者的,绝非如此快速、浅薄。
余秋雨的文字带我走过了他所走过的地方,启发我去思考他所思考的问题,对文物流失的痛恨,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反问、传承,读着读着情到深处,读着读着潸然泪下,每次总让人以满腔的民族厚重感和历史责任感收尾。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三算起来,这本《文化苦旅》在我家的时间已经算够长的了,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要妈妈为我买书,她就帮我择了本《文化苦旅》。
当时我并不知道余秋雨,也看不懂这本书,只是在写读后感时,还似懂非懂地谈些感想,其实跟这书,关系不大。
因为因为感觉内容不是很通俗、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撂在一边,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中,我也曾试着去读,可都半途而废。
今年暑假,在整理书橱时,我发现发了它,并再一次打开了它。
我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
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
作者走过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
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余秋里读后感
余秋里读后感余秋里将军(1914-1999),中等身材,天庭饱满,眉宇刚毅。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将军虽断左臂,然雄风不减,大气纵横,军人气质依旧。
1968年夏,毛泽东接见有关中央和地方领导人。
陈伯达组织新闻稿,将余秋里之名省略。
毛泽东审阅时问陈伯达:”还有余秋里嘛!”陈伯达无奈,只得将毛泽东原话”还有余秋里”转抄新闻稿上。
此后,凡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余秋里将军必为最末一名,且冠”还有”两字,意在将其打入”另册”也。
1936年3月,于云南乌蒙山,余秋里将军率红二方面军十八团截击国民党万耀煌部队。
激战中,将军两次中弹负伤,均创左臂,骨折肉绽,筋露其外,微微颤动。
将军以断臂之躯,强忍疼痛,涉滔滔江河,翻皑皑雪山,过莽莽草地,9月方实施截肢手术,从此断左臂。
抗日战争时期,余秋里将军任一二○师三支队政委,贺炳炎将军抗大毕业后调任司令员。
贺长征途中断右臂而余断左臂。
贺上任时,余疾步相迎,伸其右手与贺之左手相握,一对空袖管随风飘飘,见此俩人”哈哈”大笑,旁观者亦忍俊不禁。
故时人称三支队为”一把手”部队,称余秋里将军为”一把手”政委。
贺龙元帅曾对吕正操将军言:”贺炳炎和余秋里都是一只胳臂,初到冀中没几个人,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过得硬的队伍!”余秋里将军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教条主义,尤好抓典型,故属下工作别开生面,龙腾虎跃。
”硬骨头六连”和刺杀英雄刘四虎,大庆油田和铁人王进喜,均为将军发现并推广之典型。
王展将军言,解放战争时期,部队补充大批国民党俘虏兵。
三五八旅七一四团二营为了教育俘虏兵,开展国共两军对比教育。
团里及时推广这一方法,收到明显效果。
时任三五八旅旅长的余秋里将军闻之,立即拍板:冬季整训,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为主要内容。
1948年1月某日,毛泽东于米脂县杨家沟召见余秋里将军,了解三五八旅开展”诉苦三查”情况。
将军话语滔滔,娓娓道来,收放自如三小时。
话毕,毛泽东击掌而曰:”很好!很好!我们从中央苏区,就想找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
观《围猎:行贿者说》心得体会
观《围猎:行贿者说》心得体会“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圈圈设套。
”“瞄准猎物,抛撒诱饵,群起围之。
”12月6号,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怀着好奇的心观看了这部云南省纪委监委推出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
温情脉脉的面纱下隐藏的是讨好、诱惑、算计的狰狞面孔,看似体面热闹的生活可能就是踏入深渊的步步阶梯。
在一口气看完《围猎:行贿者说》专题片后,我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和教育,影片中一个个曾经满腔热血对待事业和工作、一步一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在人生巅峰出彩时刻,却因没有抵制住“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诱惑,不知不觉沦为他人的“猎物”,最终落入陷阱、无法自拔,以致失去自由、家庭和前途。
面对影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实总书记早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为我们开出了一剂药方:“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
”还非常善意地告诉我们“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纪检监察干部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要学会“孤独”,适应“孤独”,享受“孤独”。
“孤独”学习,让社交圈更独立,政治定力更上一层。
学习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热爱的事物探讨,当我们在感到孤独而学习时,你会发现世界有很多热爱学习的人。
学习能保持社交圈的独立、让正能量在社交圈中传播。
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树立和维护正确的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以极高的政治定力,保持被‘围猎’的警觉,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孤独”生活,让生活圈更独立,纪律定力更上一层。
在影片中不法商人程绪库就曾提到“每当得知周凯要回成都家中,就提前去机场迎接,一步一步攀关系……”。
家原本是一个让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和休息的地方,回家更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却被有心者当做了“攀关系”的手段,一步一步浸入到干部的生活中。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严格保密的工作性质更要求我们要净化生活圈,树好家风约束好家人,构建风清气正的生活圈,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持续好转,让“攀关系”“找门路”无从下手。
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
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名人传记读后感2000范文一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
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表达出来。
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存着以前的游击思想。
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
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
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
和毛泽东根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那么表现出更多的锐气。
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
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
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
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
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
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
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
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比照。
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
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
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表达。
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
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
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
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
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
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
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
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
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
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
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
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读后感
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读后感认真学习余秋里康世恩有关严实作风论述摘编,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要强化思想武装。
二要以优良的党性修养保证作风建设。
三要做好表率带动作用。
四是务求实效见行动。
五是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六是廉洁奉公守底线。
通过本次读书班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取得新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觉加强理论武装。
二、以优良的党性修养保证作风建设。
三、做好表率带动作用。
四、务求实效见行动。
五、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六是廉洁奉公守底线。
通过本次读书班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取得新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余书记指出:“‘严’就是对党员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实’就是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严和实都很重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内容上看,严和实是统一的整体。
从形式上看,严是实的基础,实是严的目的;从作风上看,严是实的前提,实是严的归宿;从效果上看,严是实的必然结果,实是严的最终目的。
只有既严又实,才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严和实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我们说要把握严和实这个统一,首先要知其一,还要明其二、识其三、晓其四。
要明白什么是严?什么是实?应该怎样贯彻严和实?这是贯穿这次培训班始终的一条红线,也是领导干部思考的焦点和难点所在。
余书记强调:“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从理念、责任、能力等多方面扎实推进作风转变。
”这为当前和今后开展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尤其要注重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上下功夫,使三严三实的精神得到广泛弘扬,让三严三实的要求成为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作为乡镇基层干部,一要抓学习,勤学善学,博采众长,丰富和充实自己,增强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二要履职尽责,尽心竭力谋发展,努力办实事解难事;三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警钟常鸣,清正廉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
《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
《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将军的故事》读后感作文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红旗在风中飘舞。
当灿烂的阳光照向飘扬的红旗,使红旗显得格外耀眼,鲜红的旗面再缀上五颗五角星,简单却隐含深意。
耳畔响起的嘹亮、有力的国歌,让我不禁想起了在那硝烟战火的年代中,在枪林弹雨中,有一批杰出的将领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万难。
记得在书头一次看到粟裕将军的故事时,我心里觉得酸酸的。
那是他的第二次受伤,他的左臂被打中了,只见血“扑”的一声喷出有一米多远,当时他昏过去他便被同志们送进了军医院,医生见了他肿得像腿一样粗的手提议截肢,粟裕听了坚决地摇头说:“没有了胳膊我怎么打仗,不行,不能据。
”医生便决定先将坏死的地方切除,可是由于条件艰苦没有麻药,他们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时粟裕鉴定的说:“没关系,你们动手吧,我不怕!”于是医生开始了,粟裕虽然疼得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向下滴,但是他一声也未吭,脸上的表情仍是那样坚定。
但是伤口过了几个月也不见长好,直到后来粟裕的左臂也没治好,将军就用这只受了伤的左臂指挥千军万马。
当时,他是用多大的忍耐力来承受刀子在他手上手上剐肉的剧烈疼痛啊!我想他心中应该只有一个信念:为了革命事业我要坚持。
他的一腔热血为革命的精神值得我敬佩,他坚定的信念与坚强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在后来像这样将军失去手臂的故事很多,大部分也是在失去手臂的情况下进行的截肢手术,使我一次次深受感动。
而又想到我们平日里受了一点小伤就喊痛,我真是为此感到惭愧,小小的挫折或困难就可以打倒我们,那当时将军们带领的红军战士要翻山越岭地为我们此时的幸福生活去战斗,所遇到的伤痛与挫折是多么巨大啊!但他们踏着坚定的`步伐前进。
记得余秋里不惧伤痛越雪山的例子就足以说明革命战士的伟大。
在艰难困苦中他们没有屈服,而是选择勇敢前行。
那时余秋里带领的军队要翻越的是连鸟儿都飞不过的雪山。
那边空气稀薄,风雪很大,连喘气都变得非常困难,更何况每个人都还背着沉重的军事装备呢!即使这样战士们谁都没有抱怨过,谁都没有放弃,彼此扶持着向上缓缓前进。
学习观看奠基者心得体会
学习观看奠基者心得体会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
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
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部长。
在川中会战失败之后,带领数万会战大军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天灾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展开了艰苦卓绝、历时三年的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我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
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
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
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
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
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
在XX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
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
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
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
指示范文大全_指示_
指示范文大全为了促进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范围的胜利,适应胜利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毛泽东提出:党的各级委员会把自己的领导工作做好是极为重要的;而要把党委的领导工作做好和提高一步,就一定要研究工作方法。
今年我国气候异常。
进入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接连发生大水,一些地方已超过1954年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沿江广大军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军区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洪抢险,全力以赴,日夜奋战,目前已取得很大胜利。
20xx年12月25,在区教育局和少年宫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参加了区音乐教师的童声合唱与指挥的培训,我目睹了高健老师李强教授的教学风采,倾听了他的精彩讲座,真是受益非浅,现简要谈谈这次培训的。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半个世纪前,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让人热血沸腾、振聋发聩,激起了几万石油人战天斗地的热情,立下了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壮志。
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回首这一年的房地产市场,只能说,想说爱你不容易;展望明年,期待房地产市场能进一步健康发展,让居者有其屋不再是梦想,让城市里的蚁族们有一片能遮风挡雨的蜗居。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收集关于对自然保护区的批示文件,供大家阅读!20xx年对自然保护区的批示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国函〔1995〕129号陕西省人民政府,林业部、国家环保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陕西长青自然保在一间只有不到十多平米的平房里,我第一次见到老城三老人员。
老人个子不高,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本以为老人五六十岁,哪想到老人已经七十岁高龄了。
看到躺在炕上的老伴,我关切的问什么病,老人摆摆手只说一句老病了。
签署一个阅字,基本就是表明自己知晓了;而批示指定某部门负责,则关切程度有所提高;如果指名要某某同志等分管领导办理,重视程度就已颇为严重。
公司比学赶帮超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公司比学赶帮超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公司比学赶帮超活动心得体会2022年集团公司开展的比学赶帮超活动正在油田上下有序推开。
比学赶帮超活动并不是新鲜事物。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的大庆石油大会战时就已经提出来,并在大庆油田初期建设中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那么,半个世纪前总结出来的比学赶帮超活动过时了么?答案是否定的!此次集团公司党组号召开展的比学赶帮超活动更不是旧瓶装新酒!不可否认,如今油田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已经由过去的靠堆工作量为主的会战型管理模式,向着以“四个打造、四个构建”为主导的精细管理模式发生着转变。
然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赋予了比学赶帮超活动以不同内涵和实质。
在电视剧《奠基者》中,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的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一下火车,一不问住,二不问吃,逢人便问的是“这里打井记录是多少?”、“我们的井位在哪里?”、“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在别的队伍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时,王进喜就带着井队干部职工人拉肩扛,硬是用血肉之躯将重达百吨的设备及时就位,并连续五天五夜不下井台,拿下了大庆会战以来的第一口新井,被房东大娘誉为“铁人”。
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得知后,及时将王进喜以及1205钻井队树为了标兵,成为了所有会战将士对比的标杆,学习的榜样,追赶、超越的目标,一举扭转了会战初期混乱的局面。
大庆会战初期的五面红旗,更是成为推动大庆会战高效、快捷的榜样、目标。
及至会战中期,余秋里部长又因势利导,在各支队伍之间开展了以夺红旗为主的“生产运动会”竞赛,制定了赶超前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甚至是年进尺10万米的目标,带动了会战初期的生产效率,为早日拿下大庆这个世界级大油田起到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可以说,此时的比学赶帮超活动注重的是一种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创新,是石油、石化行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新的阶段,新的任务。
时下,在油田全面加强精细管理,着力强化一体化条件下的油田特色管理新形势下,比学赶帮超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深刻内涵-“比”是基础、“学”是核心、“赶”是关键、“帮”是方法、“超”是目标。
“一把手”队伍——独臂将军贺炳炎和余秋里的传奇故事
“一把手”队伍——独臂将军贺炳炎和余秋里的传奇故事吴苗林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上》
【年(卷),期】2000(0)11
【摘要】在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共有九位独臂将军,其中的两位更富有传奇色彩,那就是独臂上将贺炳炎和中将余秋里。
在长征途中,他们分别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师的团长和政治委员,又先后为革命失去了左臂和右臂;在抗日战争中,革命的召唤使他俩再次走到了一起,他们分别担任八路军独立第三支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为开辟冀中革命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长征初期首次搭档第五次反“围剿”
【总页数】2页(P26-27)
【关键词】传奇故事;政治委员;第五次反“围剿”;红二军团;工农红军;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手术器械;将军
【作者】吴苗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
【相关文献】
1.独臂将军贺炳炎、余秋里的相似传奇经历 [J], 刘荣付
2.贺炳炎与余秋里:酉位独臂将军搭档征战的奇特经历 [J], 梅兴无;
3.独臂将军贺炳炎与余秋里 [J], 古风;
4.贺炳炎、余秋里:独臂将军的传奇经历 [J], 刘荣付
5.贺炳炎、余秋里:独臂将军的传奇经历 [J], 刘荣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余秋⾬《苏东坡突围》读后感范⽂(精选7篇) 当阅读完⼀本名著后,⼤家⼀定对⽣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余秋⾬《苏东坡突围》读后感范⽂(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1 《苏东坡突围》是⼀篇含有较多学术研究成分的优秀散⽂,它的主要内容是在谈论为何苏⼤⽂豪会在黄州写下流传千古的《念奴娇·⾚壁怀古》和前后《⾚壁赋》。
作者能以优美的语⾔⽂字、以⽣动的叙述笔法来解读苏东坡,讲得那么详细,那么深刻,那么笔墨情浓、引⼈⼊胜。
作者⼀边介绍苏东坡遭⼈诬陷的历史,⼀边伤⼼感叹着⽂化与历史的牵连。
这篇⽂章不过⼏千字,全篇都流露着作者对苏东坡的崇敬与仰视,⽆论是正⾯的赞扬与评价,还是反⾯批判诬陷苏东坡的⼩⼈,余秋⾬欣赏着,批判着,谦卑地褒扬着。
“苏东坡”是什么?是⼤江东去的豪放诗词?是独树⼀帜的美妙书法?是超凡脱俗的⾼超画艺?我只能说他是⼀个集全美于⼀⾝的出⾊的⼈。
就是因为他太优秀,才遭到⼀些品格低劣的⼈的围攻。
⽤他弟弟苏辙的话就是:“东坡何罪?独以名太⾼。
”于是就有了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就有了⽂坛上的“⾚壁之围”。
乌台诗狱过程中所受的苦难与⾮⼈的折磨、也只有在四年黄州的众叛亲离、也只有在朋友⼀个⼜⼀个地远离⾃⼰、⼀次⼜⼀次的⼦虚乌有的罪名如污⽔般泼向⾃⼰时,在四年孤寂独处的过程中认真地反思中,在⾃⼰把⼈⽣的际遇、世界的⽆常寄托于佛⽼之际,⾃⼰才能⼤彻⼤悟,才能真正地认清了⼈⽣间的真⾯⽬。
这四年的黄州⽣活是孤寂的、是⼈⽣的最⼤的磨难—甚⾄⽐乌台诗狱所受的严刑逼供更加令⼈不堪!在这⼈⽣最凄苦的时侯,在别⼈的看来这是⼈⽣最难以为继的时侯,在其他⼈要痛不欲⽣⽆法再⽣存的时侯;视⼀切磨难为⼈⽣的磨⼑⽯使他成为⼀代⼤⽂豪,⽽且是流芳千古的⼤⽂豪。
不仅如此被受监时,但苏东坡仍⽢愿在⼈民中为⼈民做贡献,尽⾃⼰所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过上好⽇⼦,这也是苏东坡⾼贵情操,如此完美之⼈,却交上世俗之友。
反思工业学大庆
反思工业学大庆”毛华鹤2013年第5期炎黄春秋杂志“工业学大庆”是怎样兴起的大庆会战进行到1963年下半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虽然在石油行业内部早已轰轰烈烈,但在其他行业仍鲜为人知。
会战指挥部对外称“萨尔图农垦总场”,下属单位称“农垦分场”。
曾发生过有的职工冬季穿“杠杠”棉工作服回家探亲,走出火车站即被警察误以“劳改逃犯”拘留的故事,就是当时的生动反映。
1963年10月下旬,国家经委和东北局经委在大庆召开“东北地区基层工业企业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是事先派工作组到现场调查后做出的决定。
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地区大型国营企业的厂长,国家经委、东北局经委的专家与负责人,共100多人。
会议由国家经委第一副主任谷牧、东北局经委主任顾卓新主持。
按照会议的安排,会议代表先轮流参观了20个基层单位,包括钻井队、采油队、施工现场、集油站、家属缝补厂以及“地宫”、油库、新建的炼油厂等等。
然后,由副总指挥兼生产办公室主任张文彬汇报“三年石油会战进展情况”、副总指挥陈李中汇报“油田地面建设,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情况”、会战指挥部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宋振明汇报“坚持基层岗位责任制情况”以及副书记吴星峰汇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通过这些参观考察与听取情况汇报,与会代表反响热烈。
大家称赞大庆石油会战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项创举,赞扬大庆工人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在科研工作、生产管理上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会议结束的前一天,余秋里从北京赶来作了一个简短发言,反复强调大庆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必须革命化”。
这个座谈会的情况很快传到北京。
国家经委决定宣扬大庆事迹与经验,指定康世恩作报告。
康世恩带着我进北京帮他撰写与整理这个报告。
1963年11月6日,康世恩在国家经委召开的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作了这个报告,反响也很热烈。
接着,11月19日,余秋里以康的报告为底本,略加增删,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汇报。
12月,石油部党组正式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汇报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里传》读后感
日前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在北京颁奖。
董保存主笔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里传》榜上有名。
这是一部由组织出面组织写作的正传,一般说来,这种传记的政治色彩较浓,往往会存在着“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问题。
很难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因而也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找来读完这本,我感到,此书在官方修史和读者欣赏间似乎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的铺陈,也有对鲜为人知的细节的雕刻,既写出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裹挟向前的历史必然,也充分展现了传主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魅力。
《余秋里传》用史记笔法,着力刻画了传主波澜壮阔而富有传奇的一生。
用看似朴素实际很有张力的语言,把这种传奇写得绘声绘色。
大家都知道余秋里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但并不知道他是如何断臂的?他是如何拖着断臂走完长征路的?作者正是抓住“断臂”这个点,写出了一连串的传奇故事。
在红二、六方面军西征路上的得章坝战斗中,时任十八团政治委员的余秋里看见对面山坡上敌人正瞄准自己所在的地方,情急之中,他推了团长成钧(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空军副司令员)一把,自己的左臂被子弹击穿,骨头打碎了。
当时没有条件做手术,拖着断臂开始了艰难的长征,过金沙江时,还掉进了江中。
爬雪山,过草地,无时无刻不被疼痛折磨着。
直到部队到达甘肃,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批药品
和医疗器械,余秋里才接受了截肢手术,这时距离他受伤已经192天了。
由于缴获的麻药,没有注明剂量,胳膊锯掉后,他却迟迟不能醒来,直到7个小时以后,他才睁开眼睛。
失去左臂的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一觉睡得真香啊!”
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失去右臂的贺炳炎将军一起,组建一二〇师三支队,号称“一把手”部队。
驰骋冀中平原,令敌人闻风丧胆。
贺龙元帅曾经说过,“他们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
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这两位独臂将军,领服装时,手套只领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
上衣也时常换着穿。
余秋里的右边袖子磨坏了,贺炳炎的左边袖子磨坏了,两个人一调换,“这不都是好的嘛”。
两人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情同手足,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
余秋里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仅仅写出他的传奇色彩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又是官修正传。
因而,在这本传记中,作者浓墨重彩写出了余秋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和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部队的战斗力问题,他敏锐地发现和着力推动了“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创造”。
新中国成立以后,余秋里的革命生涯跨越多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写下了壮丽辉煌的篇章。
1958年毛泽东点将,余秋里出任石油部
长,这对一位军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余秋里勇敢地挑起了这个担子,和石油战线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一起顶风雪抗严寒,发起中国石油大会战,叫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为共和国抱了个“大金娃娃”。
他培育出了“铁人精神”“三老四严”作风,让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上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宣布:“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都可以自给了。
”
“文革”中,他白天被揪斗,晚上回办公室进行生产的指挥调度,在极其困难的局面下,努力协助周恩来总理处理各地发生的重大紧急问题,千方百计地维持生产建设。
在当时大的政治背景下,他的努力虽然很难扭转局面,但对减轻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离开军队24年后,邓小平点将,余秋里重披戎装,担任原总政治部主任。
虽然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尾声,但他丝毫没有懈怠之意。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兴起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促进军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百万大裁军、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工作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余秋里传》中的人物形象,既是高大的也是平凡的,既是叱咤风云的也是冷静隐忍的,既是铁面无私的又是充满感情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听到弟弟埋怨他“六亲不认”,不为家乡办事时,他没有解释,只是说:“我绝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情。
”当听到“铁人”
王进喜生病的消息后,立即设法让王进喜住进了301医院,王进喜病逝时,他正在外地主持一个会议,秘书告诉他时,他竟然潸然泪下,使得会议不得不停下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余秋里批评别人时,可谓暴风骤雨,“刮胡子不打肥皂”,叫人下不来台,而当他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能在大会上向下属鞠躬道歉……
就他的个人生活而言,既是有声有色的,又是枯燥无味的。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曾问他:“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他回答:“工作。
”“你业余时间喜欢参加哪些活动?”他回答:“工作。
”他说:“我的生活就是工作,业余生活也是工作。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笑他傻,有人会说他亏,有人会说他没有趣味,但你不能不对他肃然起敬,不能不承认,他和他的同事们是这支军队、这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的脊梁。
这才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余秋里,一个活生生的余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