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大小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测定
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法是通过电 子显微镜获取微生物细胞的图像,
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和测量的方法。
优点
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细 胞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 现自动化测量,提高测量效率。
缺点
需要昂贵的电子显微镜设备,且图 像处理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04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生理意 义
05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实 例
单个细胞大小的测定实例
测量方法
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和测量工具,如测微计或 显微镜测微器,对单个细胞进行直接 测量。
为保证测量准确性,应选择处于对数 生长期的细胞进行测量,避免细胞形 态不规则或重叠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步骤
将微生物样品制备成临时装片,放置 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使细胞 清晰可见,使用测量工具对单个细胞 进行长、宽、高的测量。
缺点
测量过程较为繁琐,需要 经验丰富的实验员操作, 且容易受到观察者的主观 影响。
染色法
定义
染色法是通过染色剂对微 生物细胞进行染色,使其 更容易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优点
染色后细胞轮廓清晰,易 于观察和测量,可以提高 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缺点
染色过程可能对细胞造成 损伤,影响其生理状态和 活性。
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法
微生物细胞大小与生长速率的关系
总结词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与其生长速率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较小的细胞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表 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
详细描述
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与其大小呈负相关。较小的细胞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这使得它们能够更有效地进 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从而支持更快的生长速度。例如,细菌的繁殖速度通常与其大小呈负相关,较小的细菌 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更快地繁殖。
细胞大小知多少
细胞大小知多少1、动物神经细胞最长可达5060厘米。
2、芝麻纤维细胞长达50厘米。
3、鸵鸟卵细胞直径长达15厘米,鸡卵细胞直径长达45厘米,人卵细胞直径长100200 微米。
4、真核细胞直径一般是10100 微米,原核细胞直径一般为110微米。
5、支原体直径最小,约为0.1 微米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有拟核)原核生物例:蓝藻,细菌等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真核生物例:植物,动物,真菌真核细胞的多红细胞、白细胞、植物细胞、动样物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肌性肉细胞…… 原核细胞的多样性…… 支原体蓝藻细菌大肠杆菌原核生物——蓝藻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和寄生的异养生物原核细胞——蓝藻细胞原核细胞——蓝藻细胞颤藻、蓝球藻、项圈藻、念珠藻(发菜)等属于蓝藻水华原因:水域污染、富营养化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何区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1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1μm~10μm)较大(10μm~100μm )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仁、核膜和染色体,有环核仁、核膜和染色体(含状DNA 分子拟核)DNA和蛋白质)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线粒体、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真菌(酵母菌、食用菌生物类群细菌、蓝藻、支原体、等)、植物(衣藻、水衣原体、放线菌等绵、树等)、动物细菌: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醋酸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等区分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1: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不能看作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种类较少只有细菌、蓝藻等例如: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醋酸菌⒎窝姿 蚓 ?结核杆菌等3:真核生物单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构造和使用原理,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图-1 )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岀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方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图20-2 )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I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I0 μm (即0.0lmm ),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岀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三、实验器材1 .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枯草杆菌(BaCCiIlUS SUbtiliS )染色标本片。
2 •器材: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 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细胞的大小形态 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大小形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形态多样,大小也不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细胞的大小形态。
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大小是根据细胞的类型而异的。
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大小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不等。
大多数细胞的大小都在10~30微米之间。
例如,人类体内的红血球,它们的直径约为7.5微米,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之一。
细胞的大小还取决于生物个体的需要。
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大小差异很大。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大得多,这是因为它们需要支撑更大的物种,而动物细胞则更小,因为它们需要更快地进行代谢反应。
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形态也因类型而异。
细胞可以是球形、长方形、扁平或呈不规则形状。
球形细胞球形细胞通常称为卵圆细胞,球形细胞通常是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类型之一。
例如,酵母细胞就是一种球形细胞。
长方形细胞长方形细胞通常称为肠道上皮细胞。
这种形态的细胞通常长而窄。
它们通常在形状适应需要的情况下出现。
例如,肠道上皮细胞有一个长形状,以便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
扁平细胞扁平细胞通常是皮肤发育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这些细胞形状扁平而广泛,通常位于皮肤的表面,用于保护生物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
不规则细胞不规则细胞通常是白血球和脑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细胞,因为它们的形状是任意的。
例如,白细胞可以通过伸展并改变形状来处理不同的任务。
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功能细胞的形态与它们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
细胞的形态直接影响生物体的需求和环境变化。
例如,当细胞需要更快地进行代谢反应时,它会收缩并变得更小。
当细胞需要更大的生物体支持时,细胞就会变得更大。
细胞的形态也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关。
细胞的形态可以使它们与其他细胞联系,并与它们进行交互。
例如,当一个细胞需要与其他细胞进行交互时,它就可能会从表面突出并形成凸出物。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是根据生物体的需求而变化的。
它们直接影响细胞的生存和正常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动 物 细 胞 模 式 图
植 物 细 胞 模 式 图
• 分布:通常位于核的一侧,也可移到核膜 边缘
• 周期:有丝分裂前期核仁消失,末期重新 出现
• 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RNA和 DNA
• 蛋白质为核仁的主要成分,占核仁干重 的80%,种类很多,约100余种。
• RNA属第二位,约占干重的10%,多与 蛋白质结合以核蛋白形式存在。
• DNA占核仁干重的8%。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区别总结
• ①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完善的内膜系统和 细胞骨架系统以及完整的核结构;
• ②遗传物质的储存:真核细胞含DNA多,不 是环状,呈线状并被包装成高度凝缩的染 色体结构;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有的真 核细胞的细胞器也含有DNA,如,线粒体、 叶绿体;
• ③遗传物质的表达:翻译时,原核细胞转录 翻译同步进行,而真核细胞的mRNA在合成 后,必须在细胞核内进行剪切加工,再运 到胞质中翻译。
(2)镶嵌蛋白或 内在蛋白: 70%--80%,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以 不同深度覆盖、镶嵌、 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 层中,有的还与糖结 合成糖蛋白,它们是 细胞膜功能的执行者。
膜蛋白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些膜蛋白可作为 “载体”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有些膜蛋白 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如甲状腺 细胞上有接受来自脑垂体的促甲状腺素的受体。 膜表面还有各种酶,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膜 上进行,如内质网膜上的能催化磷脂的合成等。 细胞的识别功能也决定于膜表面的蛋白质。这 些蛋白常常是表面抗原。表面抗原能和特异的 抗体结合,如人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抗原 HLA,是一种变化极多的二聚体。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HLA分子,器官移植时,被植入的器官 常常被排斥,这就是因为植入细胞的HLA分子 不为受体所接受之故。
细胞冷知识
细胞冷知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是构成生命的基石。
虽然细胞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但其中的一些冷知识可能会让你大开眼界。
1. 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大小范围非常广泛,从大约0.1微米的细菌到数厘米的鸟类卵细胞。
然而,大多数细胞的大小都在10-30微米之间。
2. 细胞的数量一个人体内大约有37万亿个细胞。
然而,这个数字并不是固定的,因为细胞会不断地分裂和死亡。
每天,我们的身体会产生大约200亿个新细胞。
3. 细胞的寿命不同类型的细胞有不同的寿命。
例如,皮肤细胞只能存活大约2-3周,而红血球只能存活约120天。
然而,一些细胞,如神经细胞,可以存活整个人的一生。
4. 细胞的形状细胞的形状非常多样化,可以是球形、长条形、扁平形等。
这种多样性与细胞的功能和所在的组织有关。
例如,肌肉细胞通常是长条形的,以便进行收缩和伸展。
5. 细胞的组成细胞由许多不同的分子组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分子在细胞内发挥各种不同的功能,如储存能量、传递信号和构建细胞结构。
6.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使细胞能够增殖和修复受损组织。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它们的目的和过程略有不同。
7. 细胞的运动虽然细胞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它们实际上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这种运动通常是微小的,称为细胞运动。
细胞运动可以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变形来实现。
8. 细胞的通信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通信,以实现协调和协作。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细胞间的信号分子进行直接的相互作用。
9. 细胞的特异性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种特异性使细胞能够在组织和器官中扮演特定的角色。
例如,心肌细胞具有收缩能力,而肝细胞具有解毒和合成功能。
10. 细胞的自噬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内的废物处理机制,通过将不需要的或损坏的细胞组分包裹在液泡中并降解来保持细胞的健康和平衡。
尽管细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但其中的冷知识仍然让人惊叹。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通过观察细胞大小 和形状的变化,可 以了解疾病的发展 过程和病情的严重 程度
细胞大小和形状的 差异也可能影响药 物的吸收和分布,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细胞大小和形状的 差异也可能影响免 疫系统的识别和反 应,从而影响疾病 的治疗和预防
细胞质:细胞质 的成分和浓度影 响细胞的形状
细胞形状与功能的关系
细胞形状与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形状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 能
细胞形状的变化可以影响其功 能
细胞形状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细胞大小和形状的意义
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大小和形状与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细胞大小和形状的差异可以反映生物体的进化历程 细胞大小和形状的差异可以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细胞大小和形状的差异可以影响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药物筛选:细 胞大小和形状 对药物筛选有 重要影响,合 适的细胞大小 和形状可以提 高药物筛选的
效率。
THANK YOU
汇报人:XX
细胞大小的影响因素
细胞类型:不同类型细胞的大小不同,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细胞周期:细胞在分裂和增殖过程中,大小会发生变化 细胞功能:细胞的大小与其功能有关,如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等 细胞环境:细胞所处的环境也会影响其大小,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细胞的形状
细胞形状的多样性
细胞形状:球形、柱形、扁平形、星形等
皮米(pm):介于纳米和埃之间的单位,1皮米等于10^-12米。
细胞大小的差异
细胞大小与功能 有关:不同功能 的细胞,大小不 同
细胞大小与生长 环境有关:生长 在不同环境中的 细胞,大小不同
细胞大小与细胞 周期有关:细胞 周期不同阶段的 细胞,大小不同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一、实验目得了解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得构造与使用原理,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小得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细胞得大小就是微生物重要得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得工具有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图-1)就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得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得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得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得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得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得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方格所代表得相对长度.镜台测微尺(图20-2)就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得载玻片,一般将l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即0、0lmm),就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得.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图1目镜测微尺图2 镜台测微尺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就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与目镜得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得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得读数就就是细胞得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得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得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得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枯草杆菌(Baccillussubtili s)染色标本片。
2。
器材: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1.目镜测微尺得校正把目镜得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得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得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瞧清镜台测微尺得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得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得“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得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得格数与镜台测微尺得格数.因为镜台测微尺得刻度每格长l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得长度.例如目镜测微尺5小方格正好与镜台测微尺5小方格重叠,已知镜台测微尺每小方格为l0μm,则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方格长度为=5×10μm/5=10μm用同法分别校正在高倍镜下与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方格所代表得长度。
使用测微尺观测细胞的大小PPT
掌握测微尺的使用 观察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了解它们与功
能的关系
实验原理
细胞形态、大小种类繁多,差别较大
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
细胞的形态:显微镜观察 细胞的大小:用测量工具来获得较为准确 的测量结果
测微尺的构造
目镜测微尺:
是一块圆形玻片,通常是将5mm划分为50格,实际每 格等于100μm。用前必须用物镜测微尺来标定。
镜台测微尺:
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中央有一小圆圈。圆圈内刻有 分度,将长1mm的直线等分为100小格,每小格等于0.01mm。
测微尺的构造
实验内容
1、观察兔的肝、肾、卵细胞永久制片
细胞间隙、细胞形状、细胞核及核仁形状与数目、细 胞质的形态结构
2、观察蚕豆根尖纵切面概况
生长点与生长点成熟区细胞的异同
h=L.b (b为微调每转一刻度,物镜垂直下降的距离一般显 微镜都给出了)
作业
1、通过观察,说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植物 细胞和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的复杂性上和大小上 有何差异。
2、写出目微尺在10倍、40倍镜下的实际刻度值X 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分别计算出兔肾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NP值。 核质比的计算=Vn/( Vc-Vn ) 其中,Vn :核体积 Vc :细胞体积
2、将目镜微尺放于目镜内
拿出显微镜,旋下目镜上的目透镜,将目镜测 微尺放入接目镜的中隔板上,使有刻度一面朝下, 再旋上目透镜,并装入镜筒内
实验方法
3、将镜台微尺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同观察标本一样,使 具有刻焦距,看清物镜 测微尺的刻度
试验方法
5、小心转动目镜测微尺,移动镜台微尺使 两尺平行,起点线重合,然后找出另一处 两尺刻度重合处。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构造与使用原理,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就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图-1)就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方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图20-2)就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l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即0、0lmm),就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图1目镜测微尺图2 镜台测微尺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就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与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枯草杆菌(Baccillus subtilis)染色标本片。
2.器材: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瞧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与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细胞大小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第一节“细胞增殖”中的一个实验。
把本实验安排在“细胞分裂”内容之前,目的在于先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明白了细胞分裂的必要性,再来学习细胞分裂,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本课时内容还与后续模块中微生物的代谢、细胞进化有着紧密联系。
2.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①重点: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依据:这是本实验要探究的主题,通过探究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
)②难点:利用模型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原理。
(依据: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模拟实验,要借助逻辑推理和想象、迁移才能得出合乎事实规律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知识,也具有相应的化学知识,知道本实验中NaOH与酚酞的显色原理。
2.能力基础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其他的探究活动,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3.心理基础①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学生普遍习惯于对直观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现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运用联想迁移进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大小与物质进出的关系;②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有利于物质交换;③概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能力目标学会用数据、表格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四、教法、学法教法1.情景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经验出发,将感性直观的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实验探究细胞大小
细胞大小与功能
不同功能的细胞具有不同的最佳大小,例如,神经元的大 小与其突起的长度和复杂性有关,而白细胞的大小则与其 在体内迁移和吞噬功能有关。
学习如何测量细胞大小
01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1]
01
03 02
THANKS
感谢观看
血细胞计数板
选择适当的血细胞计数板,确保 计数室的网格清晰可见。
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选择适当的染色剂
常用的染色剂有瑞氏染色、姬姆萨染 色等,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 剂。
染色过程
将染色剂滴加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确 保染色均匀,等待染色完成后再进行 下一步操作。
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细胞
观察
将染色后的血细胞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观察并 计数每个网格内的细胞数量。
02
CATALOGUE
实验材料
显微镜
01
用于观察细胞样本,以便计数和 测量细胞大小。
02
确保显微镜性能良好,能够清晰 地观察细胞形态。
血细胞计数板
一种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规定数量 的网格,用于计数细胞。
确保计数板清洁无污渍,以便准确计 数。
盖玻片
用于覆盖计数板上的细胞样本,保持样本稳定。 选择无气泡、无划痕的盖玻片。
实验探究细胞大小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实验目的
理解细胞大小的重要性
细胞大小影响细胞代谢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100μm 之间或排列松散的细胞常呈类圆形、椭圆形、和球型;紧密排列的细胞多成多面体等;执行支持作用的细胞细胞壁常增厚,呈纺锤形、圆柱形、不规则形等;执行输导作用的细胞多成长管状。
的总称,原生质是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水、类脂、糖等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也称拟器官。
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密切相关,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之一。
可分为含色素和不含色素两种类型,含色素的质体有叶绿体和有色体两种,不含色素的有白色体。
体发育分化而来的。
在一定条件下一种质体可以转化成另一种质体。
例如发育中的番茄,最初含有白色体,以后转化成叶绿体,最后,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转化成有色体,果实的颜色也随之变化,从白色变成绿色,最后成为红色。
但是有色体也能转化成其他的质体,例如胡萝卜根的有色体暴露于光下,就可发育为叶绿体。
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进行氧化的场所,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是中药鉴定的依据之一。
多以液体状态或晶体状或非结晶固体状存在于液泡或细胞质中。
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存在方式:淀粉粒先从一处开始,形成淀粉粒的核心,称脐点;然后环绕着脐点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同心轮纹,称层纹。
分类1.单粒淀粉:只有一个脐点,无数的层纹围绕这个点2.复粒淀粉: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脐点,各起点分别有各自的层纹围绕3.半复粒淀粉: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除有本身的层纹环绕外,外面还有共同的层纹。
多存在与菊科、桔梗科、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细胞中,山茱萸果皮中亦有。
两者的区别是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有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而草酸钙结晶则没有。
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甘草根、黄柏树皮、秋海棠叶柄;2.针晶:半夏块茎、黄精和玉竹根状茎、苍术根状茎;3.柱晶:射干根茎。
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产生的一类复杂的调节代谢的微量有机物,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08细胞的大小、形态和类型
( 支原体(无细胞壁)
细 胞 衣原体
) 立克次氏体
典型的原核生物介绍
大肠杆菌
典型的原核生物介绍
细胞质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蓝藻 水华
常见的几种蓝藻
颤藻
念
蓝球藻
珠
藻
发菜
真核生物种类
原生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团
真 核
藻、小球藻等)
生 真 菌 :(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人体内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 与氧气接触,起运输氧气的作用;神经细 胞具有很多突起,有利于神经兴奋的传导; 肌肉细胞呈纺锤形,与肌肉组织收缩运动 功能相适应。
二、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壁
细胞 膜
鞭 毛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细胞核
纤毛
核糖体
思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判别依据? 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动物、植物、真菌等
异同点
相同:①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细胞壁)
②都有遗传物质DNA 不同: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
小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根本区别: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小结:Βιβλιοθήκη 例如多数在菌字前加球,杆,螺
细菌
破伤风杆菌旋,弧等字。
生 物 类
原核 生物
蓝藻(蓝细菌) 乳酸(杆)菌
放线菌
大肠杆菌
第三章第一节
细胞的大小、形态以及分类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 但是基本结 构是基本相似。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直径仅约0.1μm, 要用电镜才能看到。最大的细胞,如鸵鸟的 蛋黄,细胞直径可达70mm,肉眼可见。
细胞大小和生长动力学
细胞大小和生长动力学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之一,大小和生长动力学对生命体系的构建和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细胞大小和生长动力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不同生命体系中的作用。
一、细胞大小细胞大小是指细胞的直径或长宽的尺寸。
在自然界中细胞大小差别很大,从数十微米的大肠杆菌到数百微米的人类卵细胞。
但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大小范围都在10-100微米。
细胞大小与生物的类型、组织和生长状态有关。
将细胞按不同类型划分,其大小也会有显著差别。
在光合作用生物中,叶绿体是光合色素的主要来源。
叶绿体的数量和大小对叶片的光合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显示,较小的叶绿体更容易光合作用,因为它们有更多的叶绿素比大的叶绿体。
此外,较小的细胞也能更快地摄取二氧化碳、水和其他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在病原体中,许多细菌和病毒都比宿主细胞要小,这是它们导致疾病的一个原因。
相比于大细胞,小细胞需要更少的能量才能存活,也更容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并获得其养分和代谢产物。
二、生长动力学生长动力学描述的是细胞生长的定量关系,涉及到生理生化过程。
在生长动力学中,细胞增殖速率、细胞周期、细胞分裂和细胞死亡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细胞增殖速率,也称为生长速度,用于衡量单个细胞的体积、重量或数量的变化率。
细胞增殖速度首先取决于细胞类型和所处的环境条件。
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体积会随时间增长而变化,而增长率取决于细胞自身状态、营养物质的可得性和生理活动的强弱等因素。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细胞增殖速率随时间保持稳定,被称为对数生长阶段。
在对数生长时期,细胞体积也随时间呈指数型增长。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分裂到下一次分裂所需的时间。
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周期长度不同,因为它们存在不同的生长状态。
通常情况下,真核细胞分为G1、S、G2和M四个时期,其中M期是细胞分裂的关键时期。
细胞周期和增殖速率密切相关。
许多癌症细胞温度通常比正常细胞分裂得更快,这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学设计焦作市高新区焦作一中徐进凤一、创设情境,导课展示图片:(大象和小鼠)请同学们在观察图片之后回答有关问题。
问题:大家都知道高等动植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大象和小鼠,它们的形体差距如何?很大。
大象的心脏和小鼠的心脏差别大吗?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象的心脏和鼠的心脏。
那么组成它们心脏的基本单位——细胞,其大小也相差很悬殊吗?思考、讨论。
展示细胞图片不太悬殊,肉眼很难分辨现在我问大家大象与小鼠形体上相差悬殊的原因是细胞体积的不同还是细胞数量的不同?主要是细胞数量的不同。
事实上,生物体的长大既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还要靠细胞数量的增多。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发现组成生物体的细胞相差不大,且都十分微小。
现在我有一个疑问:二、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思考、讨论3M有的同学说不能,原因是细胞体积越大,需要的营养物质就越多,需要排除的代谢废物也越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会遇到困难。
可也有同学提出质疑: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通道是细胞膜,细胞越大,膜的表面积也在增大,从这一点上看,细胞越大越有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另一位同学提出:与东北虎相比,华南虎的体型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散热。
同理,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即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越慢,所以细胞不能太大。
还有同学补充: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还认为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不仅是相对表面积,还有细胞核。
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的,这样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很重。
所以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
教师总结:这样看来,我们讨论的核心——细胞的代谢和物质运输,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释清楚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
三、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目的:今天我们仅就细胞大小,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来探究一下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示例:同学们吃冻梨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用凉水泡冻梨时,冻梨越大越不容易化透。
通过这个现象同学们可以展开联想:这个现象与我们要探究的问题——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有联系吗?2M回答:―原理可能是一样的‖。
原理相同。
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1:可以选择大小不等的细胞,来研究某种物质运输的速率学生2: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了细胞大小不等外其他条件(如物质、时间)应合适且相同。
教师:进行这个实验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学生:细胞太小,无法测量。
学生:沃森和克里克能研究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我们能不能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呢?教师:模型法你能否用合适的材料模拟该实验过程?启发:大家都吃过果冻,你知道果冻的主要成分吗?——琼脂。
特点:易熔,可塑,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
现在我给大家展示出实验材料:含酚酞的琼脂,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防护手套;毫米尺;药匙;纸巾;烧杯。
请大家根据我给的实验材料,明确实验原理。
讨论后得出思路:选择含酚酞的琼脂块和NaOH溶液研究“NaOH在琼脂块中的运输速率”利用以上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实验过程中应如何解决实验品的形状、实验现象的标志、实验结果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以及实验中注意事项等(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并写出实验方案展示其中一组的方案。
很好,现在我们的实验方案已经确定。
请大家共同回答这几个问题:实验品的形状是如何解决的?如何解决不同大小细胞的问题?实验现象的标志既怎样证明NaOH溶液扩散进琼脂块了?实验结果的测量与计算方法是什么?实验中还需注意哪些事项?非常好!现在同学们开始动手操作实验。
教师观察、纠错、指正。
让学生填写表格中签三列的内容及第2道讨论题。
分析实验: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投影)并分析现象、计算表格后两列的内容,分析整个表格,得出结论。
问题有:NaOH扩散的速率一样吗?琼脂的体积与比值(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琼脂的体积与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积与整个琼脂的体积)的关系?很棒!刚才这组同学给大家分析了,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琼脂块的大小与两个比值的关系,非常准确!我们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对,通过NaOH扩散进琼脂来模拟物质进入细胞。
那么请大家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则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什么关系?为什么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为什么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教师总结:在这个模拟实验中,通过观察NaOH扩散进琼脂块中定性模拟物质进入细胞,并通过相应的计算定量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得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同学们有没有真正理解本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呢?下面我通过几道题考验考验大家。
练习: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增大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使物质运输的速率加快,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命的需要)2、像双小核草履虫这种由较大细胞构成的生物,具备两个细胞核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保证正常的核质比3、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是几十微米,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而人卵细胞的直径高达200微米,鸵鸟卵细胞的直径达5厘米,能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吗?卵细胞的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确实是限制了物质的运输,但是卵细胞的卵黄中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卵裂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不是靠细胞外物质的输入,所以卵细胞可以长的比较大。
4、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是不是细胞体积越小越好呢?(提示:见教材)答案:细胞要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种细胞器和酶等物质。
它们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所以细胞不能太小教师:也就是说细胞的大小是由完成其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结构和物质所占的空间决定的。
-实现教学目标课后反思本实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诸多不足:1.发现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实验原理也没有明确实验目的,有的提出的实验方案不能说明问题,有的提出的实验方案不切实际,很难操作,有的对实验的认识还只是流于对实验现象的兴趣,甚至实验结束了还没有弄清本实验探究目的是什么。
2.学生对实验中要求注意的事项有的没有注意到;由于NaOH具有腐蚀性很多同学不注意保护自己;用过的塑料刀未用纸巾擦干等,影响了实验效果。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例如数据的记录、计算不够精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说服力。
--------------------以下为20页的内容----------------------------------4.个别同学不能准确理解模拟实验与被模拟事物之间的关系5.学生将琼脂块与NaOH放入的先后顺序颠倒6.学生切琼脂块不够齐。
7.由于时间原因、学生知识容量等原因,学生对部分问题的理解还具有局限性。
这些在以后教学中要加以注意,并进一步摸索。
--------------------以下为21页的内容----------------------------------对本实验的改进:1.教材中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3㎝×3㎝×6㎝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很难将给定的实验材料切成标准的正方体,因此改用硬质塑料制成模具,直接给学生提供不同体积的正方体琼脂块。
既缩短了学生实验的时间,又增强了实验效果。
2.在加入酚酞时我将其用少量温水溶解后,加入到琼脂中去,免去了酚酞在琼脂不容易混合均匀的弊端。
--------------------以下为22页的内容----------------------------------3.教材中使用0.1%的NaOH,实验效果不够明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1%的NaOH,不但节省时间,实验效果也很明显。
4.教材实验中没有说明实验废液的处理方式,由于NaOH污染环境,在实验结束后用盐酸加以中和,使其变为无害物。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花……比尔盖茨从一个稚嫩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众人敬仰的中年男子,在他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他的细胞在数量和体积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数目增加、体积增大。
)教师: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变化?(学生:显微镜)原因?(学生:细胞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问题探讨:细胞为什么这么微小?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学生1:细胞很小是为了适应新陈代谢的需要教师:具体是怎样适应的呢?学生2 :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时需要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如果细胞太大,营养物质的输入与代谢废物的排出就会相当困难,所以细胞不能太大学生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通道是细胞膜,细胞越大,膜的表面积也在增大,从这一点上看,我认为细胞越大越有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学生4:我们以前学习过,与东北虎相比,华南虎的体型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散热。
同理,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即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越慢,所以细胞不能太大。
学生5: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还认为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不仅是相对表面积,还有细胞核。
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的,这样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很重。
所以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
教师总结:核心——代谢和物质运输,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释清楚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
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师给出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1:可以选择大小不等的细胞,来研究某种物质运输的速率学生2: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了细胞大小不等外其他条件(如物质、时间)应合适且相同。
教师:进行这个实验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学生:细胞太小,无法测量。
学生:沃森和克里克能研究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我们能不能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呢?教师:模型法实验目的教师给出实验材料:琼脂块、含酚酞的琼脂块、NaOH溶液、红墨水、烧杯、塑刀、滤纸、游标卡尺,模具等。
每组学生自选实验材料提出设计方案。
实验组讨论后得出思路:选择含酚酞的琼脂块和NaOH溶液研究“NaOH在琼脂块中的运输速率”质疑组:有什么证据证明NaOH溶液扩散进琼脂块了?实验组:NaOH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可以知道NaOH扩散多远。
质疑组:NaOH对皮肤和衣服具有腐蚀性,如何避免NaOH的腐蚀?实验组:实验时带手套,实验后先用盐酸中和再以废液的形式倒掉。
质疑组:怎样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琼脂块的大小不同,时间等相同学生根据自选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