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油田等行业的集输站库余热回收节能技术改造案例-油田污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2019年

油田等行业的集输站库余热回收节能技术改造案例-油田污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2019年

油田污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油田等行业的集输站库余热回收领域。

技术原理及工艺
针对油田污水的特点及原油特性,集输系统用能特点,选取最优方案,确定最佳的参数。

实现了出水100℃以上的高温压缩式热泵工艺设计,优化了污水余热利用系统能流参数。

形成了防聚合物堵塞技术、防污水腐蚀技术、防污水结垢技术等三个技术系列。

工艺如下图所示:
技术指标
(1)油田集输系统节能率25%;
(2)油田集输系统用热成本降低20%以上。

技术功能特性
(1)“高温热泵+高效换热”为核心的油田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2)高温压缩式热泵污水余热利用系统优化技术;
(3)确定了适合油田资源特点的热泵选型原则;
(4)建立了油田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模式。

应用案例
河口采油厂埕东联合站采出水余热利用项目。

技术提供单位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中心。

(1)用户用能情况简单说明
河口采油厂埕东联合站的原油加热及冬季采暖由5台2300kW水套加热炉提供,年耗天然气653×104m3。

(2)实施内容与周期
采用4.6MW及0.73MW的二类热泵各一台,为来液、原油外输提供热量。

实施周期6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
改造后年替代天然气525万m3,天然气折标煤系数为1.2143kgce/m3,则年节约6375tce/a。

投资回收期58个月。

未来五年推广前景及节能减排潜力
预计未来5年,推广应用比例可达到30%,可形成节能3.12万tce/a,减排CO28.61万t/a。

《2024年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范文

《2024年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范文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油田开采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活动之一。

然而,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技术及回用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如悬浮物、浮油等。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重力沉降、过滤和气浮等。

其中,重力沉降主要依靠重力作用使杂质沉淀于水底,以达到净化目的;过滤则通过过滤介质截留污水中的杂质;气浮则是通过气泡附着于油滴上,使油滴浮于水面,便于收集处理。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污水的性质,使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混凝、氧化和中和等。

其中,混凝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凝聚成大颗粒物质,便于沉降;氧化则是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中和则是通过加入酸碱中和剂调整污水的酸碱度。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等。

这些方法均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三、油田含油污水回用技术1. 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是在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标准。

常见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和超滤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2. 回注技术回注技术是将处理后的污水回注到地下油层中,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利用了水资源。

回注前需对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回注标准。

四、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目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进行深度处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高效降解等。

热泵提取含油污水余热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热泵提取含油污水余热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某油田区块回注含油污水可利用低温余热量约为224MW;而其生产过程中掺水、热洗、采出液外输均需要加热升温,热量消耗巨大,现有加热工艺主要是通过加热炉燃烧天然气生产热能。

某油田区块在用加热炉约540套,用热量约为510MW;办公、生活配套采暖总面积约56×104m 2,用热量在60MW 左右,合计约570MW。

为更好的降低运行成本,尽早实现“双碳”目标,余热利用越发紧迫。

热泵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因此,国内各油田多次应用热泵技术回收油田污水余热,取得热泵提取含油污水余热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王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摘要:大庆油田回注含油污水温度约为35℃,可利用含油污水余热总量巨大,同时,油田生产过程中掺水、热洗、采出液外输均需要加热升温,热量消耗量巨大,存在着巨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热泵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低温余热利用提取方式,大庆油田应用的热泵普遍存在运行稳定性差,制热能力衰减快的现象,导致热泵性能系数COP 普遍较低,经济效益不佳。

某油田通过技术攻关,开展提高热泵性能系数COP 研究,创新开发了油田型双蒸发器含油污水直进热泵工艺技术,解决了高效稳定含油污水低温余热提取和热泵性能系数COP 提高等技术难题,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关键词:热泵技术;余热利用;含油污水;节能减排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3.09.002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at pump to extract waste heat technology from oily sewage WANG QiNo.2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Abstract:The temperature of oily sewage reinjection in Daqing oilfield is about 35℃,and the total amount of waste heat from the available oily sewage is huge.At the same time,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oilfield,water blending,hot washing and produced liquid export need to be heated up,so there is a huge heat consumption,which is a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The heat pump technology is a relatively mature extraction method of low-temperatur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The heat pump applied in Daqing oilfield generally has the phenomenon of poor operation stability and fast decay of heating capacity,leading to low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COP of heat pump and poor economic benefits.Through technical breakthroughs,an oilfield has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COP of heat pump performance coefficient,and innovatively developed the process technology of direct injection of oily sewage into the heat pump through oil-bearing double evaporator,which has solve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low-temperature waste heat extraction of oily sewage and improvement of COP of heat pump performance coefficient,and achieved remarkabl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Keywords:heat pump technology;waste heat utiliza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作者简介:王琦,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从事油田热工、注水、污水及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136****2730,***********************,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工艺研究所,163414。

《2024年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范文

《2024年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范文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成为了日益重要的问题。

尤其是在油田区域,含油污水的处理及回用显得尤为重要。

含油污水处理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其回用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重力分离、离心分离、浮选等。

其中,重力分离主要依靠不同油、水、固体颗粒之间的密度差异,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杂质从混合液体中分离出来。

而离心分离则是通过强大的离心力使杂质颗粒脱离液体。

浮选则通过使空气或其他气泡形成大量的细小泡沫来携带混合液中的杂质颗粒上浮至液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混凝沉淀法是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氧化还原法则是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处理的形式。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培养微生物,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含油污水回用技术1. 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是在常规的污水处理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使其达到回用的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纳滤、反渗透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害物质等,使其满足回用标准。

2. 水质监测技术为了保证回用水的水质安全,需要对回用水进行实时监测。

这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水质监测技术,如在线监测仪等设备来实时监测回用水的水质情况,确保其达到使用标准。

四、结论综上所述,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采油尾水余热的利用

采油尾水余热的利用

采油尾水余热的利用摘要: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尾水出水量约为440m³/h(约10500m³/d),出水压力0.6MPa,出水温度45℃,若不加以利用地将温水直接回注到地层,将会造成热能浪费。

如果通过余热利用,则节约能源。

本文介绍了采油尾水余热项目概况、资源状况和利用情况、热泵工作原理以及黄骅市兰天热力利用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尾水余热作为热源为试点小区热用户供给热量的现状,给出了利用采油尾水余热的供热方案及工作原理,并对该方案进行现状调查、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采油尾水余热利用的可挖潜力很大,利用采油尾水余热进行供暖,从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余热利用;节能挖潜;采油尾水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集中供热规模迅速扩大,供热能耗不断增加,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负担也越来越重,减少能源消耗,解决环保问题任重而道远。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依靠发展节能和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人们发现利用工业余热可以缓解部分供热压力,带来的效益也很乐观。

余热利用既能解决能源浪费及热污染的问题,又降低了供热能耗,节能减排,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采油尾水余热利用供热项目概况(一)基本情况采油尾水余热利用供热项目地点位于黄骅市羊三木乡的阳光家园小区,距采油厂直线距离1.2km,距兰天热力热源厂8.5km。

总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共计432户,采暖形式为地板采暖,建筑层数最高为7层。

本项目采用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尾水作为热源,尾水经“换热+热泵提热方式”后输送回厂区进行回灌,实现取热不取水,符合环保政策,换热后的二次水输送至小区热用户供热。

(二)技术指标1、热指标40W/㎡2、采暖全年耗热量Qha=0.0864× Qmax×(tn-tp)/(tn-twn) ×N=0.0864×1870×120×[18-(-0.5)]/[18-(-7.1)]=1.43×104GJ式中:tp—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取tp=-0.5℃;twn—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取twn=-7.1℃;N—采暖天数,N=120d。

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

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

新能源/NewEnergy随着原油从地下采出,再通过管道被输送至转油站,最后到达联合站,在联合站完成原油的脱水处理,被处理为合格的原油才能外输。

原油的脱水流程主要为热化学沉降,整个的原油脱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加热原油[1-2]。

同时随着油田产出液含水率增高[3],原油的脱水过程会增加能源的消耗,产生大量的高温污水。

这一过程将采用节能的热泵技术实现。

热泵的节能原理:对于理想的热泵制热循环,如果忽略其它热损失,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出热平衡关系式:Q 1=Q 0+W(1)式中:Q 1为冷凝器的热负荷,即单位时间被加热介质吸热量,W;Q 0为蒸发器的热负荷,即单位时间提取低温热源的热量,W;W 为外界输入的功,W。

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刘佳(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摘要:原油集输系统中的热化学沉降脱水,需要将原油温度升高,这一过程将消耗大量能源,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加热产生大量的CO 2。

文中通过对某油田联合站生产流程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站内用热情况,确定采用压缩式热泵替代现有燃气加热炉技术路线,用于冬季采暖和一段原油加热。

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能源8932×104MJ,折合标煤减少3481.8t,减少CO 2排放2024.5t,每年可节省能源消耗费用651.8万元,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该研究对油田联合站清洁能源替代,减少CO 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压缩式热泵;能耗;能源替代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4.02.013Research on the utilization of sewage waste heat in the combined station of an oilfield LIU JiaSpecialty Oil Development Company of Liaohe OilfieldAbstract:The thermal chemical sedimentation and dehydration of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need to be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of crude oil,which will be consumed amount of en-ergy.The fuel is mainly natural gas,which produces a lot of CO 2from heating.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mbined station in an oilfield,combined with the heat used in the station,the technical route of replacing the existing gas heating furnace with a compression heat pump is determined for winter heating and a section of crude oil heating.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the annual energy conservation can be 8932×104MJ,which is equivalent to 3481.8t of standard coal.The CO 2emissions is reduced by 2024.5t,and the annual energy consumption can be saved 6.518million yuan,which is significant to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Even more to the point,the research is crucial for clean energy replacement and CO 2reduction in oil-field combined station.Keywords:oilfield combined station;sewage waste heat;compression heat pump;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substitution作者简介:刘佳,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引文:刘佳.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J].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4,14(2):59-63.LIU Jia.Research on the utilization of sewage waste heat in the combined station of an oilfield[J].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Petroleum &Petrochemical Industry,2024,14(2):59-63.刘佳: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第14卷第2期(2024-02)热泵制热性能系数εCOP 为:εCOP =Q 1W =Q 0+W W =1+Q0W(2)由公式(1)、(2)可以看出,热泵的供热量等于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的冷凝热量和外界输入的功补偿热量之和,即对于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和压缩式热泵制热性能系数永远大于1,供热量始终大于消耗的高品位驱动能量的热量。

喇360转油放水站余热利用技术研究

喇360转油放水站余热利用技术研究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能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地热能业务的要求,科学推动油田地热业务发展[1],大庆油田开展了余热利用技术研究。

大庆油田属于注水开发油田,年回注含油污水量约5.55×108m 3,含油污水的温度为30~35℃。

含油污水蕴含丰富的热能,由于温位较低,含油污水蕴含的热能不能直接利用。

通过利用热泵技术,用热泵机组替代现有锅炉与加热炉,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2]。

喇360转油放水站含油污水处理量为3.45×104m 3/d,含油污水温度约35℃左右,按6℃温差取热,每天可提取热量1297.89GJ,如果余热全部回收利用,相当于每天节省天然气36532Nm 3。

1现状1.1喇360转油放水站喇360转油放水站为聚驱转油放水站,担负着北东块喇230、喇470、喇380聚驱转油站的放水任务,管辖油井176口,计量间12座。

含油污水分别输至喇290含油污水处理站、喇360污水处理站及喇Ⅱ-1污水站进行处理,低含水油外输至喇Ⅱ-1联合站处理。

1)转油站。

站外油井采用双管掺水(热洗)集油流程,来液进入分离缓冲游离水脱除器(三合一)进行油气水分离。

分离出的伴生气经天然气除油器进一步处理后,计量外输;分离出的含水油与转油站来液一起进入站内游离水脱除器进行放水;沉降喇360转油放水站余热利用技术研究王旭东(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摘要:喇360转油放水站可利用的含油污水资源丰富,通过对喇360转油放水站与喇Ⅱ-1联合站热源现状、供热参数、含油污水可利用的热量等进行分析,根据用热负荷及供热参数,确定热泵站规模。

采用热泵技术回收含油污水中的余热,使温位较低的水中蕴含的热能得以利用,可替代加热炉、锅炉供热,最终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余热利用;热泵;热负荷;含油污水;节能减排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3.10.016Research on waste heat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La 360oil transfer and water discharge station WANG XudongNo.6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Abstract:It is known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resources of the oily sewage that can be available at La 360oil transfer and water drainage station.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t sources,heating parameters and available heat of oily sewage at La 360oil transfer and water drainage station and La II-1combined station,the scale of heat pump station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heat load and heating pa-rameter.The heat pump technology is used to recover the waste heat in oily sewage so that the heating energy contained in the water with low temperature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he heating furnace and boil-er heating,and finally realiz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which achieves a win-win effect of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waste heat utilization;heat pump;heat load;oily sewage;;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作者简介:王旭东,201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石油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事新能源方案编制工作,132****0100,*****************,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新能源技术室,163000。

油田采油回注污水余热工业化利用技术

油田采油回注污水余热工业化利用技术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129 •油田采油回注污水余热工业化利用技术杨晨;郭新锋;刘学峰;崔宁(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3)摘要:下二门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项目是由河南油田和新星石油公司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的中石化首个采油余热利用示范区,该项目采用蓄能式热泵余热利用技术,提取联合站回注水10益温差的热能,全面替代七台在用天然气加热炉,承担联合站每年18.3万吨原油集输加热、100万吨掺水加热,年可节约天然气370万方、减排二氧化碳1796吨。

系统COP达到4.0以上,运行稳定、可靠,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下二门;余热;蓄能;热泵1项目背景与意义中国东部老油田联合站有大量的采油污水经处理后直接回注地下,这些污水温度大都在40-60益之间,造成了热资源没有利用白白浪费。

另外,在油气生产过程中,油气水三相分离、原油脱水及外输、掺水加热及矿区供暖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基本采用传统的燃油、燃煤、燃气锅炉进行供热,不仅效率低、费用高,还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增加了环境污染,存在着有热不用与日益增大的能源消耗之间的尖锐矛盾[1]。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能源消耗不断攀升从而带来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2]。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或补充,是缓解能源压力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

随着高效换热器、高效热泵、蓄能技术等技术进步和提高,使利用油田采油低品位余热成为可能。

2蓄能式热泵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路线介绍下二门联合站余热利用项目将高效热泵技术和蓄能技术相结合,利用油田采油余热,通过热泵制取70-80益的热水,满足掺水加热及原油外输要求,夜间谷电时段热泵满负荷运行,边蓄能边供热,白天尖峰和峰值电价时段,热泵机组停机,利用蓄能罐中的热量加热原油和掺水,平电时段视情况运行,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2024年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范文

《2024年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范文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篇一一、引言随着油田开采的深入,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含油污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油田的正常生产,也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对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现状、处理流程、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当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含油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悬浮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

然而,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高、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研发高效、低耗、环保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三、含油污水处理流程1.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隔油池和初级处理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油珠和悬浮物。

隔油池通过重力分离原理,使油珠上浮至水面,便于后续处理。

2. 深度处理阶段:深度处理阶段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油、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常用的技术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生物法等。

3. 回用处理阶段:经过深度处理的污水,根据需要可进行回用处理。

回用处理主要包括水质稳定处理和精细过滤等工艺,以提高回用水质,满足特定回用需求。

四、技术应用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重力分离法、吸附法等。

重力分离法通过油和水的密度差异实现分离;吸附法则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活性炭等。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采用混凝法、氧化还原法等。

混凝法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染物凝聚成大颗粒便于分离;氧化还原法则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破坏污染物的化学结构,降低其危害性。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的生长和代谢作用去除污染物;活性污泥法则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有机物。

五、未来发展方向1. 高效低耗技术:研发高效低耗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降低能耗和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摘要】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意义,以及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接着详细探讨了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含油污水回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最后总结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这些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油田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油田, 含油污水, 处理技术, 回用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膜分离, 智能化技术, 环境保护, 发展方向1. 引言1.1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意义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是为了解决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问题,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

油田开发和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和回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研究和应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用于注水、生产和生活等,而含油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回用于油田生产和其他用途,可以降低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含油污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通过有效的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环境容忍的水平,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意义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只有不断完善和推广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油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1.2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石油开发产生废水的阶段。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应用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应用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应用范文如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应用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日益缺乏,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厂是大量消耗能源的场所,因此通过回收和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面将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1. 余热回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a. 原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主要来自于污水中的热能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b. 方法:常见的余热回收方法包括换热器回收、热泵回收和蓄热回收等。

2. 换热器回收技术的应用a. 工作原理:通过换热器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与需要加热的介质进行热传递,将污水中的热能转移到介质中。

b. 应用场景:在供热系统中,将余热转移到热网中进行室内供暖或生活热水供应。

c. 实施结果:节省能源消耗,降低用户的供暖费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热泵回收技术的应用a. 工作原理:利用热泵循环过程中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来传递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将低温的余热转化为高温热能。

b. 应用场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用于空调制冷和供暖。

c. 实施结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4. 蓄热回收技术的应用a. 工作原理:通过蓄热材料吸收和储存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用于后续供热或制冷。

b. 应用场景: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中,将余热用于夜间或阴天的热水供应。

c. 实施结果: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节约成本,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5. 余热回收技术的效益和影响a. 经济效益: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b. 环境效益: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c. 社会效益: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6. 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a. 目前状况:虽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技术在一些地区已有应用,但仍存在应用推广不足的问题。

大港南部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

大港南部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

侯立泉等:大港南部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第8卷第3期1生产现状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集输作业区枣一联合站负责枣园油田的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以及采油厂原油加压外输等任务。

建有原油处理系统、回注污水处理系统及注水系统。

站内加热系统建有6台加热炉,分别用于脱水、外输、掺水以及冬季采暖,燃料为天然气及原油。

冬季最高负荷为4484kW,加热所用的燃料为油田伴生气及成品原油,平均日耗天然气4500m3(标况),年耗天然气164.3×104m3(标况),平均日耗原油3.6t,年耗油1314t。

1)原油处理系统。

系统来液首先进入分离缓冲罐脱气,然后进入沉降罐沉降脱水,脱出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及掺水系统,沉降后低含水原油经加热炉加热后进行脱水,脱水原油进入原油储罐,经外输泵提压后输往孔一联合站。

枣园油田油田部分区块采用掺水方式集输,利用加热炉将污水温度从43℃提升到73℃回掺。

枣一联合站冬季对生产区值班室、辅助厂房、作业一区及作业二区办公楼等区域采用加热炉进行供暖。

2)污水处理系统。

枣一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7200m3/d,目前实际处理量3840m3/d。

3)存在问题。

燃料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高。

枣一联合站冬季热负荷共有4484kW,消耗的燃料主要为油田伴生气和原油,枣一联合站加热系统年消耗天然气164.3×104m3(标况),耗原油1314t,耗电23×104kWh;大量回注污水的余热未经利用,存在热能浪费。

枣一联合站目前污水处理量为3840m3/d,其温度约为44~50℃。

这部分污水每降低1℃,可以释放出的186kW的热能,蕴含着大量热能的污水未经利用就直接用于回注,存在热能浪费问题。

2水源热泵原理水源热泵机组根据驱动源的不同分为吸收式水源热泵和压缩式水源热泵,其中吸收式水源热泵以蒸汽或天然气等为驱动源,压缩式水源热泵以电能驱动[1]。

吸收式水源热泵原理如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是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水在高真空下蒸发吸热达到吸收低温热源热能的目的。

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污水处理厂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将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研究污水处理厂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技术1. 污水预处理回收热能技术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针对性的预处理来提高废水温度,以便更好地回收热能。

例如,利用加热装置提高污水温度,或者利用换热器将其他热源与废水进行热交换,提高废水的温度。

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污水处理厂通常会排放大量的烟气,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热能。

利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这些热能。

例如,采用烟气余热锅炉系统,将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工艺热水或蒸汽,用于其他生产过程或供热供暖。

3. 污水混合循环回温技术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一定的热能。

这些废水可以通过混合循环回温技术来回收其余热。

将废水与进水进行混合,并通过循环泵将其送回处理系统,达到热能的回收与利用。

二、污水处理厂余热利用技术1. 供热供暖污水处理厂的余热可以用于供热供暖,减少传统燃煤锅炉的使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利用余热供热供暖还可以降低用户的生活成本。

2. 供电利用余热发电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

污水处理厂余热可以通过燃气轮机、蒸汽透平等设备转化为电能,为周边地区或污水处理厂自身提供电力支持。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余热,还可以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提供电力保障。

3. 其他应用领域污水处理厂余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利用余热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干燥和脱水等。

同时,余热也可用于暖房和温室种植,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的挑战与改进1. 技术难题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废水中的杂质和高盐度等特殊情况会影响热交换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热泵技术在回收油田污水余热资源中的应用

热泵技术在回收油田污水余热资源中的应用

热泵技术在回收油田污水余热资源中的应用佚名【摘要】The low-grade heat energy of oilfield sewage can be recycled by heat pump technology. Part of the low-temperature heat energy can be applied in the other section needing heat in oil field, which solves the waste problem of sewage waste heat. In this article, application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in Daqing, Kongdian and Shengli oil fields was summariz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heat pump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was discussed, which coul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project in the future.%热泵技术可以将油田污水中的低品位热能进行回收,以一小部分能量为代价,将这部分低温热能应用于油田中其他需要热的环节,解决了油田污水余热的浪费问题。

总结了大庆、孔店、胜利等油田对热泵系统的应用情况,及热泵系统和换热器的发展现状,对油田今后实施同类节能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1839-1841)【关键词】热泵;换热器;油田污水;余热回收【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74目前,我国各主要油田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的含水率高达90%。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一、技术名称: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二、适用范围:油田、化工等行业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原油中含有约85%的污水需降温后回灌,而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的中温热水主要依靠直接燃烧油气获得,能耗大,能效低。

国内原油产量近2亿吨,如果陆上生产的原油按1.5亿吨计算,采油过程中将产生8.5亿吨温度约为50℃的采油污水。

四、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利用油田伴生气或者原油作为驱动热源,采用直燃式热泵技术,回收污水中的热量制取中温热水,用于外输原油加热器和油管道伴热,或者采油区的生活供暖。

2.关键技术1)系统优化设计技术;2)低温热水余热回收技术;3)高效传热传质技术;4)高真空技术;5)发生器结构技术;6)屏蔽泵变频技术;7)智能控制技术。

3.工艺流程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图五、主要技术指标:采油废水余热利用率达到30%,直燃式热泵的COP=1.7。

六、技术应用情况:2010年5月通过X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XX市科技局联合组织的新产品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已在华北油田采油厂成功实施,节能效果显著。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典型用户:XX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建设规模:2×2910kW油田污水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主要技改内容:增设采油污水余热利用系统及相关优化控制设备。

节能技改投资额800万元,建设期9个月。

每年可节约2257tce,年节能经济效益230万元,投资回收期3.5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该技术节能效果明显,如果在油田开采、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可大幅降低能耗水平。

按照我国2009年的原油产量,采油低温污水可达到8.5亿吨,按10℃温差计算,节能总量可达10684.5GJ/a,按2015年推广至30%计算,节能量约35万tce/a。

采用热泵技术回收油田污水余热

采用热泵技术回收油田污水余热
3 应 用 实例 分 析
熟 的热 泵技 术 回收含油污水余 热 ,用于生产和生活 用热 ,是 油 田节能 的新途径 。大庆 油 田在联合站 、 注水站等成 功地采用热泵技术 回收含 油污水 ,已正
常运行多年 ,获得较好的成效。
1 热 泵 技 术 应 用 现 状 大 庆 油 田 于 20 0 0年 开 始 应 用 热 泵 技 术 , 2 0 至 04 年热泵技术 已在 1 3座站场 、 馆的生产用 热和采 暖 楼 工 程 中应 用 ,采 暖面 积 约 为 7 0 74 0m 。其 中 采用 含
2 热 泵 技术 工作 原 理
艺伴热负荷 为 12 W。该 站原来采 用的是锅炉采 5 .k 7 暖, 经过 2 多年 的运行 , 0 整个采 暖系统存在 问题较 多 ,应对采 暖系统进行 改造 。经过论证 ,决定应用 热泵技术 。利用该站 的回注含油污水做低温热源 , 安装热泵机组 ,置换 出高品位热源 ,用于采 暖和伴
维普资讯
瓣规 划 瓣
2 3
热 的供 热 。在应用 中,考虑 到含 油污水 中含油 ,易 阻塞热 泵内的筛 网换热器 ;而且氯 离子含量较高 ,
表 1 热 泵 采 暖 与 锅 炉 采 暖 的 经 济 对 比
易腐 蚀 热泵 内 的筛 网换热 器 。因此 , 流程上 ( 在 见 图 1 ,从南 七污 水站 引 出净化后 的部 分含 油污 水 ) ( 度为 3 温 5~4 ℃ )经 升 压 泵 升 压 ,先 进 入 板 式 0 换 热 器 与循 环 清 水 换 热 ,释 放 热 机组主要 由压缩机 、蒸 发器 、冷凝器 、电 磁阀 、膨胀 阀 、干燥过滤 器及储 液罐等部件组成 ,
} 苗承武 .男 ,14 90年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 9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油气储运专业。曾任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院长。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 新西路 3号 9 8 3 信箱 .10 8 0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 污水 源 热 泵技 术 回收 油 田 污水 中的余 热 ,作 为低 温 热 源供 热 ,是 实现 污 水热 能 综合 利 用 的有 效途 径 。本 文 结合
设计 实践,举例说 明了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的原理、装置和节能等方面的技术 。
[ 词 】油 田污 水; 余 热 ; 污水 源热 泵 ; 回收 利 用 关键
目前各 油 田油 气 处 理 站 均存 在 大 量 的油 田生 产 污 水 ,大 部 分用 于 回注 或 回灌 , 小 部分 排 放 到 晒水池 。生 产污 水 的温 度 约 为4 —5 05 ℃之 间 ,污 水 源 热 泵 技 术 能有 效 地 将 污 水 资源 中 的低 品质 能 量 汲 取 出来 ,供 给生 活采 暖和油 田生产 用热 。
产 用 热 。通 常 污水 源 热 泵 消 耗 l w 的 能量 , 用户 k 可 以得 到4 W 以上 的热 量 ,热 泵机 组 出 口能 够提 k 供 6 —5 08 ℃的温 度 。这 种 技 术可 最 大 限度地 减 少 能 源 消 耗 和环 境 污 染 ,适 应 了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已 在世 界范 围 内得 到快 速 的发展 。
污水热源 换热器 清水热源
利 用 能 热 泵 机 组 豫
图 1 污 水 余 热 回 收工 艺简 图
在 污 水 余 热 回 收利 用 装 置 中 ,直 接 与 污水 接 触 的 换 热器 是 整 个 装 置 中 的 重要 设 备 之 一 。解 决 好 换 热器 的 问题 是 污 水源 热 泵 热 源 利用 系统 成 功


石 油 与化 工 设 备 2 1 O1年第 1 卷 4
油 田污水佘热 回收利用技术
龚秋红 ,李元春 ,卢宇 ,杨永彬 ,王洪松 ,王博
(. 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 ∞ O ) 1江汉 3 O
(. 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新疆 库尔勒 8 0 0 410 )
……… …………………………………………………… 作者简介:龚秋红 (9 2 1 8 ~),女,江西南昌人,本科毕 业,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油气储运研究与设计工作。
能 源 和 环 境 问 题 是 当 今 世 界 各 国 面 临 的 重 大 问题 ,资源 缺 乏 在 2 世 纪 成 为全 球 共 同面 临 的 I 危 机 。随 着 国 际能 源 供 应 形 势 的 日益 严 峻 , 国家 和 油 田对 “ 能减 排 ”工 作更 加 重 视 ,我 国 已在 节 “ 二 五 ”规 划 中将 节 能减 排 作 为 更 加 重要 的工 十 作 内容 。
l 热 回收 原 理 余
热 泵 是 一种 按 照 逆 向热 力 循 环 ,利用 高 位 能 的位 能潜 力 ,去提 取 周 围环 境 中无 直接 用 途 的热 量 ,使 其 温 度 提升 ,从 而 获 得 更 多 可 利用 热 能 的 热 力 装 置 。污 水源 热 泵 作 为 热 泵 的 一种 形 式 ,是 将 油 气 田生 产污 水 中 的低 位 热 能提 升 为高 位 热 能 加 以利 用 的 热力 装 置 ,是 制 冷 机 的逆 循 环 。污水 源 热 泵 机 组供 热 的工 作 原 理 是利 用 油 气 田生产 污 水 ,借 助制 热 循 环 系 统 ,通 过 消 耗 少 量 的 电 能 , 在 冬 天将 污水 资 源 中的 低 品质 能量 汲 取 出来 ,经 管 网供 给 室 内采 暖 系 统 、 生活 热 水 系 统及 站 内生
2余 热 回 收 装 置
污 水 余 热 回 收 利 用 装 置 主 要 包 括 污 水 与 清 水 换 热 器 、污水 源 热 泵 机 组 、 末 端 设备 。 由于 油 田污 水 腐 蚀 性 强 , 为延 长 热 泵 机 组 的使 用 年 限 , 必 须 在 污 水源 热 泵机 组 前 端 增 加污 水 与 清 水 换热 器 ; 污 水 源 热 泵 机 组 主 要 包 括 压 缩 机 组 、 冷 凝 器 、蒸 发 器等 ;采 暖 时 末 端 设 备 为暖 气 片 ,站 内 工 艺 用热 为清 水 与 原 油换 热 器 。污 水 余 热 回 收利 用 装 置在 运 行 过 程 中 ,污 水 通 过 换 热器 将 热 量 传 递 给清 水 介 质 ,热 泵机 组 中 的蒸 发 器通 过 管路 从 清 水介 质 中吸 取 热量 以蒸 发 传 热 工质 ,工 质 蒸 汽 经 热 泵 机 组 中 的 压缩 机 压 缩 后 温度 和 压 力 升 高 , 高温 蒸 汽 通 过 冷 凝器 冷 凝 为 液 体 时 ,释 放 出的 热 量 可 传 递 给末 端用 热 设 备 , 冷凝 后 的传 热 工 质通 过 膨 胀 阀 返 回 到蒸 发 器 , 然 后再 被 蒸 发 ,如此 循 环往 复 ( 图1 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