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1-1-1-三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 1,1,1-trichloroethaneCAS号:71-55-6分子式:C2H3Cl3分子量:133.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吸入有害。
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危害臭氧层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32 吸入有害H420 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 P502 回收和循环使用情况,请征询制造商/供应商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有害。
环境危害: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食入:不要催吐,漱口,用水冲服活性炭浆,给予医疗护理。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可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光气和氯化氢烟雾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1,2-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
1,2-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标识中文名1,2-二氯乙烷英文名1,2-dichloroethane 分子式C2H4Cl2分子量105.14危规号32035 UN编号1184主要组成100% CAS号107-06-2理化性质熔点℃-35.7 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沸点℃83.5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
饱和蒸气压KPa13.33(29.4℃)相对水密度(水=1)1.26临界温度℃29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35临界压力MPa5.36 燃烧热1244.8闪点℃13 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爆炸危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爆炸极限% 6.2-16.0 聚合危险自燃温度℃413 稳定性险性爆炸气体分类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对人体伤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衷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
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洗胃。
就医。
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chloroethane;eth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乙基氯CASNo.:75-00-3ECNo.:200-830-5分子式:C2H5Cl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1;高压气体,压缩气体;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2-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1,2-二氯乙烷安全技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氯乙烷化学品俗名: 二氯乙烷 (对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英文名称:技123CAS No.: 107-06-2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乙烷≥ 99.0%107-0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和引起肝肾和肾害。
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健康危害: 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 起神经衷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
可致皮肤脱屑。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1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吸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危险特性:并放出有毒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应急处理: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二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1,2-dichloroethan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1,2-二氯乙烷≥99.0%107-0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衷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
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二氯乙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二氯乙烷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 1,2-dichloroethane产品编号: -企业名称:上海百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上海奉贤区柘林镇联业路918弄26号邮编: 201400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 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致癌性类别 1B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 吞咽有害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50 可能致癌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事故响应:——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二氯乙烷(以下简称为"DCE")的安全技术说明。
其中包括了该物质的基本特性、安全风险、适当的使用和处理方法等重要信息。
2. 物质特性- 化学名:二氯乙烷- 分子式:C₂H₄Cl₂- 分子量:98.96 g/mol- 外观:无色液体- 沸点:83.5°C- 熔点:-35°C- 闪点:适用于非火源性设备- 密度(20°C):1.24 g/mL3. 安全风险DCE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3.1 火灾爆炸风险DCE属于易燃化学物质,具有火灾和爆炸的潜在风险。
避免与明火、高温表面或其他可燃物质接触,并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
3.2 人体健康风险DCE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接触或吸入该物质可能引起以下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 长期暴露可导致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的损害- 可能对生殖系统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可能致癌因此,在使用DCE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手套、眼镜和呼吸防护设备,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3.3 环境风险DCE对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水生生物和地下水资源。
避免该物质进入水源、地下水和土壤中,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4. 使用和处理建议为了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以下是使用和处理DCE的建议:- 在使用DCE前,阅读并熟悉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数据表(SDS),了解该物质的详细信息和操作指南。
- 使用DCE时,应确保操作区域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
- 避免与明火、高温表面和其他可燃物质接触。
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活动。
- 在使用DCE后,密封储存,并将其存放在专用的储存区域,远离火源和高温处。
- 处理废弃物时,应遵守当地法规和管理要求,并正确处理DCE废弃物,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七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选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4(易燃气体)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
包装分类
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损害心、肝、肾。吸入2%~4%浓度时可引起运动失调、轻度痛觉减退,并很快出现知觉消失,但其刺激作用非常轻微;高浓度接触引起麻醉,出现中枢抑制,可出现循环和呼吸抑制。皮肤接触后可因局部迅速降温,造成冻伤。
分子式
C2H5Cl
分子量
64.51
熔点(℃)
-140.8Biblioteka 相对密度(水=1)0.92
沸点(℃)
12.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2.20
闪点(℃)
-43(开杯)
临界压力(MPa)
5.23
临界温度(℃)
187.2
饱和蒸汽压(KPa)
53.32(-3.9℃)
引燃温度(℃)
510
燃烧热(KJ/mol)
1349.3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无意义。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1,1-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17、1,1-二氯乙烷(1)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1-二氯乙烷;亚乙基二氯;1,1-亚乙基二氯化学品英文名:1,1-dichloroethane;ethylidene chloride分子式:C2H4Cl2相对分子量:98.96(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1,1二氯乙烷CAS No:75-34-3(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具有麻醉作用环境危害:对水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漱口。
如有不适感,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氯乙烷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氯乙烷(C2H5Cl)是一种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氯乙烷的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
三、操作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氯乙烷的性质、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2. 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确保操作过程中安全可靠。
3.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化学品手套、防护服等。
4. 确保通风设施良好,确保操作场所空气流通。
四、操作步骤1. 储存(1)将氯乙烷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2)保持容器密封,避免氯乙烷泄漏。
(3)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 运输(1)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2)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等物质接触。
(3)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氯乙烷蒸气泄漏。
3. 使用(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安全防护眼镜、防化学品手套和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2)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氯乙烷的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安全可靠。
(4)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4. 废弃(1)废弃氯乙烷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废弃氯乙烷应密封包装,避免泄漏。
(3)废弃氯乙烷应运至指定的废弃物处理场所。
五、应急处理1. 氯乙烷泄漏(1)立即关闭泄漏源,切断火源。
(2)佩戴防护用品,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3)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排除氯乙烷蒸气。
(4)使用合适的收容材料收集泄漏的氯乙烷。
2. 氯乙烷中毒(1)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
(2)如中毒者意识清醒,可给予温水漱口。
(3)如中毒者意识不清,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4)操作人员应了解氯乙烷中毒的急救措施,并掌握相关急救知识。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1243.9
临界温度(℃)
290
临界压力(MPa)
5.36
辛醇/水分配系数
1.48
PH值
无资料
用途
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多数普通溶剂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产物
氯化氢
避免接触条件
受热
禁配物
氢氧化剂、酸类、碱类
标识
CAS N0.
107-06-2
食入:不给任何饮品。就医。
燃爆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环境危害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通过洗涤器出去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1-1-2-三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1,2-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1,1,2-trichloroethaneCAS号:79-00-5分子式:C2H3Cl3分子量:133.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怀疑会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4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致癌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12皮肤接触有害H332吸入有害H351怀疑会致癌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08+P313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怀疑会致癌。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2-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二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1,2-dichloroethane|ethylene dichloride|ethylidene chloride化学品别名:乙撑二氯|亚乙基二氯|1,2-二氯化乙烯CAS No.:107-06-2EC No.:203-458-1分子式:C2H4Cl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有轻微致癌性风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 3;致癌性,类别 2。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怀疑会致癌。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三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燃烧性
可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15.5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10.0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建规火险分级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②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物质名称:二氯乙烷;
物化特性
沸点(℃)
83.5
熔点(℃)
-35.7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9.4℃)
燃烧热(kJ/mol)
1244.8
比重(水=1)
1.26
蒸气密度(空气=1)
3.35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
主要用途
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危险特性
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1,1-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1-二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1,1-dichloroethaneCAS号:75-34-3分子式:C2H4Cl2分子量:98.96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吞咽有害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氯乙烷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氯乙烷别名:1,2二氯乙烷第2部分组成/成分信息CAS号:107-06-2化学名称:二氯化乙烯/ 1,2二氯乙烷纯度(质量/百分比):100%危险(是,否):是第3部分危险鉴定危害性概述有毒,高度易燃材料可以挥发蒸汽,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其累积蒸汽若遇明火会发生闪光和爆炸。
材料可以积累静电,并可能放电而引起火灾。
侵害途径:- 眼睛:对眼睛具有刺激性- 皮肤:可通过皮肤吸收- 吸入:刺激眼睛,鼻子,喉咙和肺部。
吸入蒸气会导致昏睡及晕眩- 摄入:摄入不被视为一个潜在的接触途径。
若吞下是有害或致命的慢性接触:可疑致癌物。
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肝、肾损伤第4部分急救措施眼睛:必须立即妥善处理。
如果接触眼睛应立即处理。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就医皮肤:必须立即妥善处理。
迅速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立即就医。
被污染的衣服、鞋和皮革制品,务必丢弃,或经严格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以免吸入更多产品蒸汽。
立即对症治疗,譬如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摄入:吞食后不要催吐。
吞食本材料会有呼吸危害。
若有意识,清洗口腔,给予饮水。
若昏迷,决不可经口喂饮。
立即就医提醒医生:这种材料具有呼吸危害,洗胃时必须小心护理。
医生应当基于患者的个体反应进行诊断,以控制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情况第5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高度易燃闪点:13 - 15℃(55 - 59℉)燃点:413℃(775℉)美国消防协会评价等级:健康2,易燃性3,稳定性0(0 =无 1 =轻 =中等 3 =高 4 =极高)灭火剂:可使用二氧化碳(CO2),化学干粉,水雾,合适的泡沫等来扑灭火焰。
不适用的灭火剂:暂无数据。
消防灭火防护设备:发生火灾时,面戴具有呼吸器的正压自给式全封闭面罩,身着防护服有害的燃烧产物:卤代化合物,碳的氧化物(COX)附加信息:撤离现场。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6
饱和蒸气压(kPa):13.33(2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311.5
临界压力(MPa):4.4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17
闪点(℃):无资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15.5
爆炸下限%(V/V):10.0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
氯乙烷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危险化学品名录。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ACGIH)TLV-TWA:100ppm[皮]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选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选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pH:
无资.5
分子式:
C2H5Cl
分子量:
64.52
燃烧热(kJ/mol):
1349.3
临界压力(MPa):
5.23
爆炸上限%(V/V):
14.8
爆炸下限%(V/V):
3.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类似醚样的气味。
主要用途:
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剂,也用作冷冻剂、麻醉剂、杀虫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钾、钠及其合金。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LC50:160000mg/m3 2 小时(大鼠吸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1036
UN 编号:
1037
IMDG 规则页码: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无资料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
氯乙烷
中文别名:
乙基氯
英文名称:
chloroethane
英文别名:
ethyl chloride
CAS 号:
75-00-3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 2.1 类 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损害心、肝、肾。吸入2%~4%浓度时可引起运动失调、轻度痛觉减退,并很快出现知觉消失,但其刺激作用非常轻微;高浓度接触引起麻醉,出现中枢抑制,可出现循环和呼吸抑制。皮肤接触后可因局部迅速降温,造成冻伤。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2137
包装标志:
4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 剂、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建规火险分级:
甲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
(kPa):
53.32(-3.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
对数值:
1.54
临界温度(℃):
187.2
闪点(℃):
-43(O.C)
引燃温度(℃):
510
自燃温度:
510
燃烧性:
易燃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
=1):
0.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