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框架(仅供参考)
毕业论文写作框架
××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框架及要求一、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2004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标准》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包括:1、封面(统一使用系里制作的模板);2、开题报告(2000字左右,标题用黑体,小4号,具体内容用宋体5号);3、文献综述(2000字以上,标题用黑体,小4号,具体内容用宋体5号)4、目录(同开题报告;居中);5、摘要(150-250字;空2格;标题用黑体,小4号,内容用宋体5号);6、关键词(3-7个词;空2格;标题用黑体,小4号,具体内容用宋体5号);7、正文(5000 -8000字,标题用黑体小4号;内容用宋体5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上下页边距均为2.5cm;左页边距为3cm,右页边距为2.5cm;页眉、页脚和页码均去掉);8、参考文献(黑体用5号;内容用宋体小5号);参考文献与正文之间空三行,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居中,用黑体小二号。
着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见《××××学院学报》)。
主要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书籍:[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集:[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9、致谢(可选项)致谢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居中,用黑体小二号,内容应实事求是。
二、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书写规范、文字通顺;观点正确;结构完整、清晰;论据充分;论文一律采用规定格式完成2份打印稿;采用统一稿纸完成1份手写稿。
内容与格式规范:开题报告(附:教务处的有关资料)一、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1、从现实应用价值论述;2、从理论和学术价值角度论述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题背景,2、自己的观点三、研究的方法可以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四、实施步骤1、收集资料(月日—月日)2、拟订提纲(月日—月日)3、形成初稿(月日—月日)4、完成定稿(月日—月日)文献综述(包括专着、教材、专业杂志、论文集、网络资料,5到8种)1、理论的渊源以及演进过程2、国内有关的研究综述3、国外有关研究综述5、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名称: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之一。
毕业设计论文框架模板[整理版]
摘要本次设计采用××××××实现了××××××实例。
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后来的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以至最终的项目验收及后期的升级维护,其中的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方法学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并充分利用优秀的数据模型来实现每一个模块的算法,不仅保证了软件在设计过程中一帆风顺,同时也保证了软件本身的高质、高效。
本系统实现了×××××、×××××、×××××、×××××等模块,充分地考虑到实际商业运作中的各种业务需求,本系统能够…………。
在开发的最后阶段,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这些功能都能正常运作,并满足实际商业领域的相关需求。
………………….。
关键字:×××××××××××××××ABSTRACTThis system is developed by ××××××and so other development tools and platforms. It realizes a completely small super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that manages supermarket suppliers. From the requirement analyses to database design、the programming, finally the project acceptance and the upgrading and maintenance, each step has strict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 and fully used data model to realize each module algorithm. ××××××××.It has considered what has needed in the actual commercial operation. In last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rough a series of strict tests, these all functions can operate normally, and satisfy the related requirements during the actual commercial areas.Key Words: SQL Server Visual Basic Supermarket suppliers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系统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1)1.2 主要技术简介 (1)第二章超市供应商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分析 (2)2.2 系统设计原则 (2)2.3 系统运行环境设置 (2)第三章超市供应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3.1 系统功能分析 (3)3.2系统功能结构 (3)3.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流程图 (3)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E-R图设计 (4)4.2 数据库表的设计 (5)4.3 ADO数据模型 (5)第五章超市供应商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7)5.1 登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7)5.2 主界面的设计 (8)5.3 供应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5.4 商品信息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范例
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本设计思想和 方法,了解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
二、参考文献
[1]梁峰,张叙.框架结构施工图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杨杰.框架结构计算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进行结构设计、配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一)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2.标准构件选型 3.框架内力计算 4.梁柱配筋 5.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整理计算书 (二)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主导工程施工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4.施工平面图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
审题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天津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的内容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 5857m2。 设计说明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是建筑概况。包括该建筑的基本情况,场地特性,建筑材料选用,地 震情况和装饰做法等。
第二章是结构选型和布置。包括平面布置,柱、梁的截面选择和布置情况。 第三章是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及内力组合。计算主要采用手算和机算两种方法,其中手算部分包括用弯矩分配 法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轴力和剪力的计算,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内 力的组合。机算部分包括采用结构设计计算机辅助软件 PKPM/SATWE 进行结构 设计,并进行三维空间受力分析,得出结构构件的内力,并对梁和柱进行配筋和 验算。 第四章为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法、进度安排、现场布置等。 附录专业英语资料及中文翻译。 计算说明书附有图纸九张:平面图(1)、立面图(3 张)、剖面图(1 张)、 配筋图(4 张)。 关键词:框架结构;地震作用;内力组合;配筋;PKPM/SAT
毕业设计论文大纲(20)
ABCD
XX文本的复杂性
XX文本通常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缩写和隐喻 ,使得文本理解难度较大。
上下文依赖
XX文本的语义往往依赖于上下文环境,如何有 效地利用上下文信息是分类的一个难点。
基于语义分析的XX文本分类方法
总结词
基于语义分析的XX文本分类方法
语义特征提取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XX文本中提取出语义特征,如关键词、实体、关系等。
语义表示学习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提取出的语义特征进行表示 学习,得到向量的语义表示。
分类器训练
根据不同的分类任务,选择合适的分类器模型, 利用训练数据对分类器进行训练。
分类预测
利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分类结 果。
0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数据集准备与预处理
数据集选择
选择与研究方向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确保数 据集的质量和可靠性。
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独特之处,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 。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
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和进展,分析现有研究 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
02
对比国内外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异同,评估现有研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3
提出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 支撑和依据。
研究目的与问题
超参数调整
根据实验结果反馈,不断调整超参数,如学习率、批大小、迭代 次数等,以获得最佳的模型效果。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模型性能评估
使用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对模型 性能进行评估,并与基线模型进行对比。
结果可视化
通过绘制ROC曲线、混淆矩阵、精度-召回率曲线等 可视化图表,直观展示模型性能。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范文,仅供参考格式)【范本模板】
梧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教学楼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5电本1班学号0500604143姓名容慧钧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一、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由主机单元和从机单元组成,通过指令的方式实现教学楼照明的一套智能教学灯光控制系统.其中从机单元包括控制器、光线采集电路、人数采集电路、显示模块、通信接口模块,主机单元包括液晶显示模块、键盘模模块、实时时钟模块等模块.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一套关于教学楼灯光控制的系统,可实现对教学楼灯光的总体控制,不需要人工职守,能根据教室的光线情况、使用情况和设定的要求,自动分析各种状态给出照明控制信号,对教学楼的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并能根据需要将每个教室的光线、当前教室人数、灯光使用情况反馈到中央控制单元,经过中央控制单元再反馈到学校的后勤管理灯光控制中心。
三、设计(论文)工作起始日期:自2009 年1月20日起,至2009 年 4 月20 日止。
四、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1.2009年1月23日至2009年1月31日:查阅资料,做出设计方案;2.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2月15日:模块电路的设计与实践,完成电路设计;3.2009年2月16日至2009年3月10日:完成作品设计、制作与调试;4.2009年3月11日至2009年3月31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5.2009年4月1日至2009年4月20日: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工作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赵广林.Protel DXP电路设计与制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15-342[2] 冯耀辉等.PowerPCB 5.0入门与提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6,17—48[3] 康华光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模板
目录前言 (1)第1章塑料制件工艺性分析 (2)1.1 塑件的概况 (2)1.2 塑件所用材料的简介 (2)1.3 塑件注射成型条件 (3)1.4 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第2章注射模结构与注射机 (5)2.1 注射模的结构概述 (5)2.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5)第3章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7)3.1 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7)3.2 浇注系统的设计 (8)3.3 排气系统的设计 (11)第4章成型零部件设计 (12)4.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2)4.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3)4.3 成型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17)第5章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18)5.1 标注注射模架的选用 (18)5.2 支承零部件的设计 (19)5.3 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设计 (20)5.4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0)第6章推出机构设计 (23)6.1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分类 (23)6.2 推出力的计计算 (23)6.3 推出机构的设计 (24)第7章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25)7.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25)7.2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25)第8章温度调节系统 (31)总结 (32)感谢辞 (33)参考文献 (34)塑料骨架注射模摘要近年来,我国家电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尤其是塑料模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4年,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30%左右,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塑料模具工业还将持续保持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的较高速度的发展。
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
注射成型是塑料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塑件。
本课题就是将塑料骨架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射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
本设计对塑料骨架进行的注塑模设计,对塑件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
南邮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摘要(“摘要”之间空两格,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小四号、黑体、顶格)××;×××;×××;×××(容采用小四号、宋体、接排、各关键词之间有1个分号及空格)ABSTRACT(采用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字体、加黑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Key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黑体、顶格)××;×××;×××;××(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接排、各关键词之间有1个分号及空格)目录(三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空两格、空一行)第一章题目(四号、宋体) (1)1.1 题目(小四号、宋体)……………………………………………………………×1.1.1 题目…………………………………………………………………………×1.1.2 题目…………………………………………………………………………×1.1.3 题目…………………………………………………………………………×1.2 题目…………………………………………………………………………………×1.3 题目…………………………………………………………………………………×1.4 题目…………………………………………………………………………………×1.5 题目…………………………………………………………………………………×第二章题目………………………………………………………………………………×第三章题目………………………………………………………………………………×结束语……………………………………………………………………………………×致……………………………………………………………………………………×参考文献……………………………………………………………………………………×附录X……………………………………………………………………………………×第一章题目(居中、三号、黑体)1.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1.1.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正文(小四号、宋体、空2格、行距1.5倍)表1-1□□☆☆☆(宋体五号,居中,位于表上)(表与正文空一行)1.1.2 题目1.1.3 题目1.2 题目1.3 题目1.4 题目1.5 题目2.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2.1.1 题目(四号、黑体、顶格)□□☆☆☆☆☆☆☆☆☆正文(小四号、宋体、空2格、行距1.5倍)图2-1□□×××组织结构图(宋体、五号、居中,位于图下;图与下文空一行)结束语(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致(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容空一行)(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参考文献(三号、黑体、顶格)[1]伊廷夫,徐相连.实验室一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82-86.[2]霍斯尼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庆龙译.第一版.:中国食品,1989:20-30.[3]司宗国,王群.重子湮没快度关联的研究.维勤,高崇寿编.第五届高能粒子产生和重离子碰撞理论研讨会文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出版,1996:105-107.[4]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5]锅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 /pub/wml.tex/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附录X (采用三号字、黑体、顶格,与容空一行,X表示一,二,三等)×××××(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下同)××××××××××××××××××××××××××××××××××××××××××××××××××××××××××××××××××××××××××××××××××××××××××××××××××××××××××××××××××××××××××××××××××××××××××××××××××××××××××××××××××××××××××××。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仅供参考)_0
---------------------------------------------------------------最新资料推荐------------------------------------------------------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仅供参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作者: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签名:日期: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课题名称出题人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等)课题来源课题类别该课题对学生的要求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学院意见同意立题()不同意立题()教学院长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社会生产实际,3. 其他。
1 / 6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
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5、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起讫日期指导教师职称发任务书日期年月日课题的内容和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基础条件参考文献本课题必须完成的任务成果形式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注教研室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__ ______年___月___日学院意见教学院长签名:__ ______年___月___日注:此表为参考表格,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最新资料推荐------------------------------------------------------ 专业课题名称阅读文献情况国内文献篇开题日期国外文献篇开题地点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五、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论文阶段完成日期文献调研完成日期论文实验完成日期撰写论文完成日期评议答辩完成日期指导教师评语导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院意见通过开题()开题不通过()教学院长签名:年月日注:1、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5)2. 框架结构理论基础 (6)2.1 框架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7)2.2 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 (8)2.3 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9)2.4 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价标准 (10)3. 框架结构设计方案 (12)3.1 工程背景与设计要求分析 (13)3.2 框架结构选型与布置 (14)3.3 框架结构计算与分析 (15)3.4 框架结构优化与调整 (17)3.5 设计成果展示 (18)4. 框架结构施工图绘制 (19)4.1 施工图绘制规范与要求 (20)4.2 框架结构平面图绘制 (22)4.3 框架结构立面图绘制 (23)4.4 框架结构详图绘制 (24)4.5 施工图审查与修改 (25)5. 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分析 (26)5.1 工程案例选择与介绍 (27)5.2 工程结构设计与计算 (28)5.3 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29)5.4 工程效益分析与评价 (30)5.5 实践经验总结与反思 (31)6. 结论与展望 (33)6.1 研究成果总结 (34)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5)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6)1. 内容概要本毕业设计论文旨在研究和探讨一种新型的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框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框架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其在强度、稳定性、抗震性能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我们对现有框架结构的结构类型、受力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结构布局、受力分析、材料选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我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框架结构的性能优越性,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1.2设计资料
1.2.1自然气象条件
西安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9.3oC,最冷月平均气温-1.7oC,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取34oC,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取-12oC。年降雨量650mm,日最大降雨量按95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按55mm。
本设计中,根据设计要求,本楼为办公楼,楼顶大约有1.2m高的女儿墙。
因该建筑为六层办公楼,故在整体布局上比较均匀统一。一至六层所有房间开间取3.9m,进深取6.9m,走廊宽2.4m。考虑人流较多,在底层设门卫值班室。
2.各房间设计
2.1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公共建筑由于各项功能的不同和使用要求的不同,为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合适的大小和形式,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有效利用建筑面积和空间等。
2.4.2屋面均布活荷载:
上人屋面局部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雪荷载标准值0.25kN/m2
合计2.25kN/m2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12×3.9+2×2.4+0.6)×(2×6.6+2.4+0.6)×2.25
=1902.69kN
2.4.3楼面均布恒载
楼面做法逐项计算:
瓷砖地面(20mm厚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0.55kN/m2
L2:b×h=300mm×400mm
L3:b×h=300mm×500mm
2.2柱截面尺寸估算:由轴向力公式初估: = 。
:分项系数1.25; :柱单位面积自重,近似取12kN/m2; :单位柱截面负载面积;
办公楼毕业设计--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h学号_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学生姓名陈鹏系别土木建筑系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07级本科一班指导教师刘鹏飞2011年4月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华源公司开发的多层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五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基本风压为2kN,基本雪压为.0m/402kN。
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0m/35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了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
本设计选取了结构方案中的中间横向框架进行设计。
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同时计算出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对楼板也进行了配筋计算,采用是的是双向板。
基础采用了柱下独立基础,对基础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
总之,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本设计的原则。
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抗震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AbstractThis design for huayuan worldbest company developed the multi-layered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uses fram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yer for five layers. This region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of 7 degrees, site categories for type venues, basic wind pressure is for 2/40.0m kN , basic snow 2/35.0m kN . Floor, roof adopts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h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the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desig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design.This design chose the transverse fram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among. The first between layers of load calculation, then represent value for using vertex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then from the earthquake cycle by bottom shear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calculate the structure in the wind load, and then find out load size under horizontal loads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moment, shear force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ing vertical loa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Find out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group or several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Select the security reinforcement an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anim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tructure scheme design of indoor stair, completing the flat bedplate, ladder section board, platform beam of internal force and the component such a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Also on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using yes is two-way board. Foundation adopted under column independent basis, the base line stres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strictly abide by relevant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reference related materials and related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 atlas of design of each link,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 Anyhow,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is the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ed requirements.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 1 -1.1平面设计 (1)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 - 2 -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 - 2 -1.1.3 平面组合设计 ...................................................................................................................................... - 2 -1.2剖面设计 (2)1.3立面设计 (3)1.4楼板层和地面 (3)1.5基础和地基 (4)1.6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4)1.6.1 楼梯设计 .............................................................................................................................................. - 4 -1.6.2 门厅的设计 .......................................................................................................................................... - 5 -1.6.3 室外台阶 .............................................................................................................................................. - 5 -1.6.4 门和窗的设计 ...................................................................................................................................... - 5 -1.7其它设计 (6)1.7.1 散水设计 .............................................................................................................................................. - 6 -1.7.2 勒脚的设计 .......................................................................................................................................... - 6 -1.7.3 女儿墙设计 .......................................................................................................................................... - 6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 7 -2.1材料要求 (7)2.2填充墙要求 (7)2.3截面尺寸要求 (7)2.4结构布置要求 (7)2.5计算过程 (8)2.5.1 计算简图 .............................................................................................................................................. - 8 -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 - 9 -2.5.3 地震作用计算 ...................................................................................................................................... - 9 -2.5.4 框架的内力组合 .................................................................................................................................. - 9 -2.5.5 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 .................................................................................................................... - 10 -第三章结构计算书 ..................................................................................................................................... - 11 -3.1工程概况 . (11)3.2设计原始资料 (11)3.2.1 建筑要求 ............................................................................................................................................ - 11 -3.2.3 建筑技术条件 .................................................................................................................................... - 11 -3.3材料选用 . (12)3.4结构选型 (12)3.5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2)3.5.1 选择承重方案 .................................................................................................................................... - 12 -3.5.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 12 -3.5.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 13 -3.6重力荷载计算 .. (14)3.6.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 - 14 -3.6.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 - 15 -3.6.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 15 -3.7重力荷载代表值 . (15)3.7.1 第5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5 -3.7.2 第3~4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3 第2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7.4 第1层的③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 - 16 -3.8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 (17)3.8.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 - 17 -3.8.2 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 - 17 -第四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 19 -4.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9)4.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 - 19 -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 19 -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 - 21 -4.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 22 -4.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5)4.2.1 风荷载标准值 .................................................................................................................................... - 25 -4.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 - 27 -4.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 28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 - 32 -5.1计算单元 . (32)5.2.1 恒载计算 ............................................................................................................................................ - 33 -5.2.2 活荷载计算 ........................................................................................................................................ - 36 -5.3内力计算 . (39)5.3.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39 -5.3.2 活载、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 44 -第六章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 - 51 -6.1结构抗震等级 .. (51)6.2框架梁内力组合 (51)6.2.1 作用效应组合 .................................................................................................................................... - 51 -6.2.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 - 51 -6.2.3 梁内力组合表 .................................................................................................................................... - 51 -6.2.4 计算跨间最大弯矩 ............................................................................................................................ - 54 -6.3框架柱内力组合 . (56)6.3.1 柱内力组合 ........................................................................................................................................ - 56 -6.3.2 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 ................................................................................................................ - 61 -第七章截面设计 ......................................................................................................................................... - 63 -7.1框架梁 .. (63)7.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63 -7.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65 -7.2框架柱 .. (67)7.2.1 柱截面尺寸验算 ................................................................................................................................ - 67 -7.2.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 - 68 -第八章板配筋计算 ..................................................................................................................................... - 73 -8.1板的配筋 . (73)8.1.1 设计资料 ............................................................................................................................................ - 73 -8.1.2 荷载计算 ............................................................................................................................................ - 74 -8.1.3 板的计算 ............................................................................................................................................ - 74 -第九章楼梯设计 ..........................................................................................................................................- 78 -9.1建筑设计 . (78)9.2结构设计 (78)9.3梯段板设计 (79)9.3.1 斜板设计(一、二层) .................................................................................................................... - 79 -9.3.2 平台板设计 ........................................................................................................................................ - 80 -9.3.3 平台梁设计 ........................................................................................................................................ - 81 -10.1材料选用 (83)10.2荷载选用 (83)10.2.1 由基础梁传到基顶的荷载 .............................................................................................................. - 83 -10.3基础截面计算 (84)10.4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84)10.4.1 A柱的验算....................................................................................................................................... - 84 -10.4.2 B柱的验算 ....................................................................................................................................... - 86 -10.5基础底板计算配筋 . (87)10.5.1 A柱的配筋计算 ............................................................................................................................... - 87 -10.5.2 B柱的配筋计算 ............................................................................................................................... - 88 -结论 ............................................................................................................................................................ - 90 -参考文献 ........................................................................................................................................................ - 91 -致谢 .............................................................................................................................................................- 92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华源开发公司多层商业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本着富有时代气息的原则,来设计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商业办公楼。
本科毕业论文框架
本科毕业论文框架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本科毕业论文框架,共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字数平均可控制在100字左右。
1. 引言(Introduction):介绍研究背景和重要性,概括现有研究综述,并指出研究目的和问题,100字。
2.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综述,讨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揭示当前研究的空白和问题,100字。
3. 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介绍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概念框架,解释其与研究问题的关联,100字。
4. 方法(Methodology):详细描述研究方法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包括样本选择、调查问卷设计、实验设计等,100字。
5. 结果(Results):呈现研究的定量或定性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或实例说明研究的发现,100字。
6. 讨论(Discussion):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与理论框架和现有研究进行对比和讨论,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100字。
7. 结论(Conclusion):总结论文内容和研究发现,强调研究的意义和贡献,100字。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示例,具体的毕业论文框架还需要根据研究主题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每个部分的字数仅供参考,实际需根据具体论文要求和内容调整。
毕业设计框架
毕业设计框架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一环,毕业设计的开展是整个成长过程中最实际的体现。
毕业设计的框架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初步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的路线图。
以下是我对毕业设计框架的看法以及一些建议:一、选题和背景选题是整个毕业设计框架的关键环节,合适的选题是成功的前提。
在阐述选题过程时,应该说明选题的背景以及目的和意义,以此来证明该选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深读者对研究主题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对该领域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逐一梳理和评估,并从中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提供指导。
在具体展开文献综述时,可以将相关文献分为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来自国内和国外研究学者的角度,以此来全面把握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三、问题和假设问题和假设是整个毕业设计研究的重要环节,它们是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和问题的可能答案,即为假设。
在阐述问题和假设时,需要尽可能严谨地描述和解释问题的实际和理论背景。
同时,需要尽量推导出合理的假设,并为假设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证明。
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基础性的一部分,是指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和证据的方式。
在阐述研究方法时,需要明确选用的方法,并分别对不同方法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在研究方法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工具和研究方法,来保证研究成果的信息量和实用性。
五、结果和分析在毕业设计中,结果和分析是敲定最终成果的环节,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回顾和总结。
在结果和分析方面,需要对所选用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对预测假设进行分析论证,展示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尽可能为结果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性。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毕业设计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本科生格式框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框架一、毕业论文结构(一)毕业论文项目完整的毕业论文由一系列项目构成,这些项目应包括:1、封面2、目录3、参考文献综述4、中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5、正文6、参考文献7、注释(根据需要)8、附录(根据需要)9、致谢其中“注释”与“附录”是具体情况安排,其余各项均为必备项目。
(二)项目含义1、封面含毕业论文题目、分校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姓名、起始日期2、目录包括毕业论文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名称以及对应的页码;附录、参考文献的对应页码。
3、参考文献综述包括所参考文献的主要观点陈述,写作运用的方法等。
4、内容提要及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毕业论文的概括性描述,字数在300至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毕业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达文章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一般为2--3个。
5、正文它是毕业论文的主干部分,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但各部分内容应以若干层次的标题来表示,正文字数在5000至8000字。
6、参考文献它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等名录。
7、注释(根据需要)它是对毕业论文业中所应用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是对引文出处的说明,采用脚注形式。
8、附录(根据需要)它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
9、致谢它是作者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感谢。
二、编排格式(一)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适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二)编排式样及字体号1、封面上海电大提供统一格式的封面。
2、目录另起一页。
“目录”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体。
3、参考文献综述另起一页。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毕业设计成为了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考验和培养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入手,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框架结构。
首先,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具备清晰的逻辑思路和合理的层次安排。
在开始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学生应该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将论文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相互之间应该有逻辑的联系和衔接。
其次,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体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研究思路。
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学生应该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的部分,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同时,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的部分进行验证和分析。
这样,不仅能够展示自己对于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创新能力。
另外,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注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学生应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对所需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在结果分析的部分,学生应该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逐步展开和解释,以及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还能够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最后,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注重对于论文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
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学生应该对整个论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规划。
同时,学生应该注重论文的细节处理,包括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图表的清晰性和美观性、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
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框架结构【篇一:框架毕业设计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专业:土木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刖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
在毕设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特别是在sars肆掠期间,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
在毕设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
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五日内容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2、3、7、8轴框架的抗震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
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毕业设计论文框架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框架模板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框架模板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对象
1.3 研究方法和流程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
2.2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综述
三、数据样本及运用
3.1 实验样本的选取和组织
3.2 实验方法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3 实验结果的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的基本描述和比较分析
4.2 实验结果的权重分析和关键因素识别
4.3 实验结果的灵敏度分析
五、成果展示与应用
5.1 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5.2 研究成果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
5.3 研究成果的市场前景和推广途径
六、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的总结和归纳
6.2 研究发现的意义和启示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七、参考文献
注:以上为毕业设计论文框架模板,可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200-300字之间,本文针对XXXX情况,在XXX背景下提出XXXX设计,利用XXX方法实现了XXX功能,达到了设计目的,解决了XXX问题,对后继产生XXX意义)
关键词:(3-5个)
前言
(本文在XXX情况下,提出XXX问题,本文基于此即将做XXX方面的设计,解决XXX问题)
1 绪论
1.1 xxx的研究背景
1.2 xxx国内的研究现状(重点叙述都用什么方法实现)
1.3 xxx国外的研究现状(重点叙述都用什么方法实现)
1.4 xxx的应用领域及发展
本文针对以上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XXX样的设计(有某方面的意义,否则做的论文就没有意义),即将如何设计
2 xxx系统设计
2.1 xxx系统框图设计(要求将整个系统分成4-10个左右小系统,甚至包括尺寸和外观设计)
2.2 xxx系统功能设计(根据需求设计一定的功能参数,作为下面几章设计的依据)
3.xxx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Protel等画图软件介绍
3.2 xx子系统的电路设计(包括根据子系统的功能参数选择器件类型,具体方案等,最终形成电路图)
3.3 xx子系统的电路设计(系统中设计了几个小系统,则分几节进行设计)
3.4 XXX系统的整体电路实现
3.5 XXX系统电路的PCB设计
4 xxx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XXX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4.2 XXX系统程序流程图设计(依据前面设计的功能进行具体程序设计,要用规则流程图软件画)
4.3 XXX系统程序实现(写出主要功能函数)
5 XXX系统的仿真实现
5.1 仿真软件介绍
5.2 XXX系统的仿真实现(要求截图并说明具体功能)
5.3 XXX系统的仿真数据(更具功能记录具体数据方便分析)
6.XXX系统的实物设计
6.1 XXX系统的实物图形(根据完成进度及难度不同而定)
6.2 XXX系统的实物数据记录
6.3 数据分析
6.4 结论(是否实现了前面设计的系统功能)
总结(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要感情真挚,不可粘贴)
补充说明:
(1)以上毕业设计(论文)结构仅供参考,每个同学应该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可适当修改章节标题。
(2)查找资料:图书馆借书、图书馆电子资源/baidu
(3)论文上水平:数学公式(重点多)、程序(略带)、整体框图、程序框图(重点最多3)、仿真电路图(重点1个)、仿真图形(重点多个--对比)、照片(用的实物、做出的实物)---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