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的简述: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智力、个性特征、情绪稳定性等。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潜在发展能力和特点。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以及家庭中的互动和支持对儿童的情感发展和社会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社交环境:儿童与同龄人、教师和其他成人的交往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适应良好的社交环境有助于儿童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环境:学校和学习环境对儿童的认知、语言和学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文化和社会背景: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对儿童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媒体影响:儿童所接触的媒体内容对其认知和情绪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媒体暴露、媒体内容和家长的媒体监管对儿童的价值观、行为模仿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资源获取、教育机会和社会支持的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通常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了解和关注这些因素有助于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简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影响中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生理因素。
遗传、解剖、生理、生化和病毒等对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能起到作用。
(2)家庭因素。
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或者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观念,单亲家庭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3)社会因素。
不健康的报刊、杂志、书籍、游戏等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异常。
(4)学校因素。
教师素质不高,学校教育方法失当,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5)学生自身因素,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控制、调试能力有限。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品德、家庭背景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等等,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常受到家长的斥责,那么他们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无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也有的家庭因为双亲的情感问题导致家庭破裂,使得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校因素孩子在学校接受课堂上的教育,为往往会忽视他们在课余时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这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较为重视。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千篇一律,使得学生产生无趣、乏味、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3、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伴随一些消极的,或者是颓废的事物的发展。
比如网络、影视等各种传播媒体不断发展,青少年所接受的事物也是日新月异,而处于青少年的他们又恰恰是一个“危险时期”。
生理上的快速发展带来心理上的发展,再受到社会上不断出现的事物的影响,青少年的思考和思维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但是其行为又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冲动性,行为没有良好的克制,非常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求知欲强。
心理健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家庭环境: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相反,家庭冲突、家庭暴力、亲子关系不良等不利因素会对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环境: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也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优质的学校环境能够提供适当的学习和社交机会,培养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然而,恶劣的学校环境、学业压力过大、欺凌等问题都可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支持体系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机会。
不同的社会环境可能给儿童带来不同的压力和机遇。
媒体影响:现代社会中,儿童接触各种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
媒体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媒体内容的质量和类型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认知能力。
过度暴力、色情、虚假信息等媒体内容可能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
社交互动:儿童的社交互动对其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情感表达和合作能力。
然而,孤立、社交挫折、欺凌等社交问题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健康状况:儿童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心理发展。
身体健康问题、
慢性疾病、残疾等都可能给儿童带来负面情绪和自尊心受损等心理问题。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会受到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家庭成员的影响。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交圈子、学校教育环境等。
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等产生影响。
3.学习与教育:学习和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中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师生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4.社交经验:社交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从小就开始与家庭成员、同伴和社会交往,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培养自己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良好的社交经验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培养友善与合作精神。
5.媒体与科技:现代社会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各种媒体和科技产品,如电视、手机、电脑等。
这些媒体与科技产品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们可以为儿童提供各种信息和知识,促进他们的认知与思维发展;另一方面,媒体和科技产品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儿童沉迷其中,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社交能力。
6.遗传与生物因素:儿童心理发展还受到遗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基因和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些儿童可能天生对学习能力较强,而另一些儿童可能在情绪调节方面较为困难。
7.应激事件:一些应激事件,如意外伤害、家庭变故、学业压力等,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在遭遇应激事件后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需要得到家长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与教育、社交经验、媒体与科技、遗传与生物因素以及应激事件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
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心理发展是人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的表现,心理年龄的发展主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可概况为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下面根据教育和生活经验具体浅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
一、遗传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对于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我们要持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即不要持否定的态度,也不要认为遗传决定一切,过分夸大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它的作用和影响不完全相同。
如在感知觉、气质方面,遗传的影响较大,而在个性品质、道德行为习惯方面,遗传的影响较小。
从年龄来看,一般年龄越小,遗传素质的影响较大,年龄越大,它的影响就越小,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就较大。
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教育上的启示是要正确对待学生遗传差异:认知差异,包括一般认知能力差异、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认知风格差异;人格差异,包括气质差异、性格差异;性别差异。
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这样会影响教育的实效性。
二、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庭成长环境,包括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育背景、家中老人及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是孩子最初学习的榜样。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导向性、潜移默化性。
在家庭教育种,对学生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家长的价值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教养方式。
其中家庭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民主型、专断型、溺爱型、放任型,其中民主型是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
家庭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教育上的启示是要平等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势利导,让全体学生均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
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除了家庭,学校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获取知识、研究技能、发展社交关系的场所。
在学校中,青少年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
例如,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育方法、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学校的环境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影响。
学校的氛围、设施、课程设置等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研究兴趣和成就感。
如果学校的环境不良,例如师生关系紧张、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等,就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研究动力和心理健康。
三、社会的影响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社会是青少年接触到的更广阔的世界,他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
社会的风气、价值观、文化背景等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例如,社会上的暴力、色情、毒品等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青少年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上,我们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影响,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青少年也应该自觉地研究、适应这些环境,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互联网也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例如网络暴力、色情等,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传播媒体,选择健康、有益的内容,避免接触不良信息。
2、社交媒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微信、QQ、微博等。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们的社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交媒体可以让青少年与朋友进行更加便捷的交流,但是也存在着很多负面影响。
例如,社交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暴力、谣言等不良信息,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文化和虚拟世界也会让青少年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决定儿童特质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往往会继承父母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遗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智力、性格、社交能力等方面。
2.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稳定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积极心理发展非常重要。
3.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温暖、支持和理解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成功感。
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交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会交流、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5.学校环境:学校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
学校环境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媒体影响: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儿童接触到了更广泛的媒体内容。
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7.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都会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8.经济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压力可能导致家庭不稳定、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这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9.健康状况: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身体疾病、残疾等问题可能影响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10.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影响儿童的认知方式、情感表达和社会行为。
总结起来,儿童心理发展受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媒体影响、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文化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
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同伴因素指的是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师因素则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
同伴团体与班级集体因素则是指班级氛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风因素则是指学校的整体氛围和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学校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教育上的启示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班级管理,加强师生关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全面发展。
四、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它不仅决定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决定了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教育上的启示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总之,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全面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学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教育方面启示我们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严明可行的班规校纪来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此外,开展心理教育专题讲座和心理教育辅导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讲座可以涵盖多数学生可能碰到的共同的心理问题,如新生适应、考试心理、人际关系以及青春期性教育等。
同时,心理辅导活动也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了解和接纳自我,研究人际关系技巧,有利于学生认识自身和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风气、社区环境、研究生活环境、网络传媒等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帮助学生提升对不同社会风气的识别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大气候中吸收健康的养分,摒弃负面的养分。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最新资料推荐------------------------------------------------------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可以概括为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四个方面。
关于这些因素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心理学界、教育界和遗传学界历来最关心的问题。
(一) 遗传因素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或自然前提,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过分夸大遗传的作用。
遗传是生物界共有的普遍现象,它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遗传素质。
所谓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等等。
这些遗传素质是学生心理发展必要的自然前提。
具备良好的遗传素质无疑是学生心理获得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遗传素质给心理发展设置了某种内部限制,使人不可能任意向某个方向突出地发展其心理品质,同时又给心理发展带来某种内1 / 10部倾向性,使每个人具有和遗传素质最相适应的心理品质。
因此,遗传素质不仅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潜在的因素差异是很微小的。
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在各种遗传信息本身的数量和质量的水平上(如有没有某种遗传信息或某种遗传信息的强弱等等)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各种遗传信息的排列组合方式上。
从受精卵细胞开始,每次分裂出的细胞核里都出现专一的、特异的、一定数量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每个染色体内都贮存着一种遗传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这些DNA 高分子化合物称为基因。
简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学生身心发展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状况。
这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社交关系等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等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学习和发展。
此外,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习压力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但过大的学习压力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过大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学生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身心。
社交关系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龄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和互动。
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而不良的社交关系则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学生在面对欺凌、排斥、孤立等问题时,会感到沮丧和失望,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身体健康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方面。
身体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饮食健康,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教学方式,避免对学生的视力和听力造成损害。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社交关系和身体健康等。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
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同伴关系、教育方式等。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塑造着青少年的个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作用愈发重要。
下面从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两个方面分析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
一、影响因素1.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今时代,信息化、多元化、快节奏的社会文化环境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压力和挑战,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新型媒体给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习惯等方面都带来了明显影响。
2.家庭教育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父母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等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成员的个人行为和经验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3.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少年通过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形成自我认同、强化社会角色认同、获取社会支持、体验社会互动等重要心理需求,同时,由于同伴压力、同伴模仿等原因,同伴关系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要,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需要更多关注。
二、教育对策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各种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推广,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社会环境。
同时,政府和各种教育机构还需要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以规范青少年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需要父母重视家庭教育,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尊重子女的个性,传授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加强同伴关系的引导。
学校可以加强班级和班团体建设,倡导友好相处和彼此尊重,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躯体健康因素
长期体弱多病,引起心理负担,会影响身体发育,如经常感冒、长期咳嗽等,易造成心理方面的困扰和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情绪长期不安。
二、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不温馨,长期生活在没有关爱、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容易给心理造成负担,影响心理健康。
2.家庭气氛
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争吵,易引起刺激性因素,如对不好的事情较敏感、长期孤独生活、留守儿童等,易增加心理阴影。
三、教育影响因素
1.过度严厉稍微做错小事情,就批评指责,不给予鼓励、表扬等。
2.过度放松
一味的放纵,对孩子不在乎或者忽冷忽热,会使孩子觉得世界缺少关爱,易影响心理健康。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因素:儿童的基因组成可以影响他们的智力、性格、天赋等方面的发展。
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能力、情绪特征和性格类型等方面。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亲子互动的质量等都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同伴关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的互动和交往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同伴关系可以提供对等的情感支持,培养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4.学校环境:学校是儿童重要的心理发展场所之一,儿童从学校中接受正式的教育和学习技能。
优质的学校环境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人际关系发展,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影响儿童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不同文化中的儿童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6.媒体影响:现代社会中,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
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对儿童认知能力、情感体验、价值观等方面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7.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可以影响儿童的生活条件和资源获取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较低的经济状况可能限制儿童早期教育和兴趣爱好的发展,也可能增加心理压力和挫折感。
8.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
温暖、支持性和适度引导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压力过大或过于宽容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家长、教育者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和培养方案,促进儿童健康、全面、良好地发展。
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人经验等。
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简要概述: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在遗传上携带的基因决定了其个性特征、认知能力、情绪反应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例如,一些心理疾病和智力水平的差异可以部分归因于遗传因素。
2. 环境因素: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等因素会塑造个体的价值观、自尊心、人际关系等心理特征。
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社会支持网络等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3. 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通过与他人互动、学习经历、情感体验等来构建对自我的认知、情感发展和行为模式。
个体在面对挑战、应对压力、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经验会影响其心理成长和适应能力。
4. 社会互动: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对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朋友、同伴、师长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互动会对个体的情感、社交技能、自我认同等方面产生影响。
社会互动也为个体提供了学习、模仿和分享经验的机会,对其心理发展起促进作用。
5. 生物学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外,个体的生物学特征也会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大脑发育、神经递质的平衡、激素水平等生物学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个体的心理发展。
每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都是独特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虚拟世界的影响:网络虚拟世界给青少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软件等,甚至影响到现实生活和学业。
教育对策:加强网络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帮助他们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
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和学习。
2.家庭环境不良: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巨大,如双亲过分宠爱、过多干预、严格惩罚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对策: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尊重孩子
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力。
3.学校学习压力:现如今,学校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着课业负担重、竞争压
力大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重视学生的情
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4.社会负面影响:社会负面影响包括大众媒体、同伴压力、犯罪等,对青少年的心理
造成不良影响。
教育对策:重视社会教育,加强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环境,提高
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形成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的
协作机制,共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儿童的基因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到儿童的智力、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②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家庭的支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③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同伴关系、社区等。
这些环境中的人际交往、教育资源、文化氛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④心理创伤:儿童在成长中可能会经历各种心理创伤,例如家庭暴力、虐待、失去亲人等,这些经历可能对其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⑤学习和教育:儿童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⑥媒体影响:现代社会中,儿童接触到各种媒体内容,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等。
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需要父母和社会共同关注和引导。
⑦健康状况: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患有严重疾病或长期病痛的儿童可能面临心理困扰和挑战。
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家庭、社会、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积极关注和引导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简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压力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家庭环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睦、稳定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而一个家庭不和谐、充满冲突的环境则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我认知。
而贫乏的教育资源和低水平的教学质量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
社会压力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学生需要应对来自学业、社交、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社会压力。
个人因素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和特长,这些个人因素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技巧,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发展。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压力和个人因素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自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家庭因素1.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和谐、支持和温暖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相反,紧张、冷漠和矛盾的亲子关系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过分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中小学生产生焦虑和自卑等问题,而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则容易培养孩子的依赖性和自私心理。
3.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会使孩子感到无力和不安全,增加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孩子,则可能会缺乏对困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解决措施。
1.加强亲子关系教育。
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
2.合理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的约束和引导能使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3.提供稳定的经济条件。
家庭应该尽可能提供稳定的经济条件,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同时,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
二、学校因素1.学业压力。
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非常大,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
长时间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建立友谊、互相支持和学习合作。
相反,恶劣的同伴关系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和自卑心理。
3.教育环境。
谈谈各种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谈谈各种因素对⼉童⼼理的影响谈谈各种因素对⼉童⼼理的影响 ⼉童⼼理是在⼀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在很⼤程度上决定着⼉童⼼理发展的⽅向和个别差异。
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谈谈各种因素对⼉童⼼理的影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影响⼉童⼼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实践活动因素以及个⼈主观努⼒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理发展的⽣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因素起着决定作⽤。
遗传为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和基础,但究竟以后怎样发展,朝哪个⽅向发展,则取决于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实践和活动则是⼼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主观努⼒便是⼼理发展的关键。
要使孩⼦的⼼理得到良好的发展,家长必须了解和懂得影响孩⼦⼼理发展的这些因素,然后施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
遗传因素对⼉童⼼理有何影响? 遗传因素就是指从⾃⼰⽗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物特征。
它是⼼理发展的⾃然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前提。
它在⼼理发展上的作⽤是,⼀⽅⾯,通过素质影响能⼒和智⼒的发展;另⼀⽅⾯,它通过⽓质类型的因素影响⼉童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童出⽣时,就通过遗传从⽗母那⾥继承下来了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每个⼈特有的⾼级神经系统类型的特点。
其不同的差别,我们在产房⾥就可以观察到,如有的婴⼉安静些,容易⼊睡;有的婴⼉脚乱动,⼤声啼哭,等等。
遗传虽然如此重要,但并不是决定⼀切。
因为遗传只是提供了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具备⼀定的⽣活条件和教育,没有这后⼀条件,再好的遗传基础也是没有⽤的。
况且,遗传素质对⼼理发展的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它的作⽤和影响也不完全相等。
据⼼理学家研究,遗传素质在感知觉和⽓质⽅⾯有较⼤的影响。
⽽在个性品质、道德⾏为习惯⽅⾯,遗传素质影响就⽐较⼩。
从年龄阶段来说,⼀般年龄越⼩,遗传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年龄越⼤,它们影响就⼩。
家长了解和掌握了这⼀点,就可以有的放⽮地进⾏因材施教,发扬遗传素质中的优势,促使⼉童⼼理发展⽔平的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可以概括为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四个方面。
关于这些因素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心理学界、教育界和遗传学界历来最关心的问题。
(一)遗传因素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或自然前提,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过分夸大遗传的作用。
遗传是生物界共有的普遍现象,它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遗传素质。
所谓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等等。
这些遗传素质是学生心理发展必要的自然前提。
具备良好的遗传素质无疑是学生心理获得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遗传素质给心理发展设置了某种内部限制,使人不可能任意向某个方向突出地发展其心理品质,同时又给心理发展带来某种内部倾向性,使每个人具有和遗传素质最相适应的心理品质。
因此,遗传素质不仅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潜在的因素差异是很微小的。
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在各种遗传信息本身的数量和质量的水平上(如有没有某种遗传信息或某种遗传信息的强弱等等),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各种遗传信息的排列组合方式上。
从受精卵细胞开始,每次分裂出的细胞核里都出现专一的、特异的、一定数量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每个染色体内都贮存着一种遗传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这些DNA高分子化合物称为基因。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以一定的顺序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它具有遗传信息。
由于这些DNA高分子化合物在交换过程中控制着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就形成了在遗传素质上的某些变异。
许多研究资料指出,在人类中很难找到在遗传结构上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见人在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承认并研究这种差异的目的是为了扬长避短,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地挖掘他们遗传素质的潜力。
“遗传决定论”者和我们的观点相反,他们否认其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而过分夸大遗传素质的决定作用。
例如,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通过家谱调查法和对四百名左右科学家的家史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非凡的才能主要起因于遗传因子。
又如奥国儿童心理学家彪勒(K.Bühler)认为:“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地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着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朱智贤著:《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我国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
”都是遗传决定论的表现。
最初,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资产阶级心理学家滥用智力测验,对白人和黑人子女进行了测验,企图证明资产阶级的子女聪明,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子女愚笨,从而为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本国劳动人民和奴役殖民地人民制造理论根据。
对于这些理论必须坚决批判。
现在的问题是,遗传决定论的流毒有时还在影响我们的某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的认为学习和品德不好的学生本性难移,不能改变。
这种观点对于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都是极端有害的。
很多优秀教师取得的教育成果证明,遗传决定论的思想是错误的,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二)社会环境因素一定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的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同样,我们既不能完全抹杀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社会环境的作用。
学生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
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只有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他的心理活动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离开人类社会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例如“狼孩”、“豹孩”、“熊孩”等,就是天然提供的实验证明。
社会环境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宏观环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家庭、邻居、亲友、公共场所、学校、民族风俗习惯、社会思潮等等。
这些因素都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精神状态等,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施加影响。
因此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心理的发展方向就有着明显的差别。
众所周知,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的发展,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至于学生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更容易从他们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的环境影响中得到有力的证明。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由于社会环境不同,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和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所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都可能产生明显的差别。
我们承认并研究社会环境在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作用,目的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促使他们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环境决定论”者和我们的观点相反,他们过分夸大了社会环境的作用,完全抹杀其他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西方各国家,不少心理学家用同卵双生子进行实验,证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当双胞胎出生后,有的在同一家庭受教养,有的分开在不同的家庭抚养。
结果发现分开抚养的双生子智力发展并不一样。
据此,他们声称人的发展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
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作用,否认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环境决定论者,鼓吹资产阶级家庭和帝国主义社会“文明”,劳动人民家庭和殖民地社会“落后”。
因此,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子弟聪明,劳动人民子女愚笨,这是赤裸裸地为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效劳。
现在环境决定论的流毒依然存在,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认为有些表现不好的学生主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过分地责怪家长未尽到责任,甚至对这些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失去了教育学生的信心,看不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采取粗暴生硬的方法进行“教育”。
这种观点和做法对教育工作都是极其有害的。
(三)学校教育因素学生的心理面貌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校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在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所谓主导作用,就是说通过学校教育可以排除发展心理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增强发展心理的自觉性和目的性,能根据学生遗传素质的差异和他们所受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
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社会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给予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说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的发展上起着主导的作用。
我们强调教育的主导作用,但是绝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比如,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当时的心理状态,决不是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也不能任意决定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教育万能论者的错误就在于抹煞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曾经公开吹嘘:“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转引自朱智贤著:《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79页。
他认为人的心理行为是由刺激、反应构成的,给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他忽视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四)主观能动因素人不论接受社会环境的熏陶或学校教育的影响,都总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人的心理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主观能动因素也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之一,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可以起延缓式促进的作用。
因为在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是与个人的主观努力分不开的。
人的智力和品德都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不从事某方面的实践,就不会形成相应的能力,智力也就得不到发展,优良品德也就培养不起来。
知识的多与少,才能的高与低,秉赋的智与愚,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转化的主要条件是人们在实践中的勤奋努力,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许多卓有成就的文学家、科学家、革命家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曾有人称鲁迅是天才,但他谦虚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高尔基也说过:“人的天赋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门捷列夫说:“终身努力便是天才。
”离开了主观努力,任何天才都将一事无成。
人们的才能的差别主要来自实践,学习也是实践,不断地学习是人们才能的基础和源泉。
我们强调主观能动因素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我们反对所谓“意志自由论”的观点。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以个人的主观努力为转移的,它可以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制约,只要能发挥主观能动精神,一切都可以如愿以偿。
这种观点对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害的,容易犯“儿童中心主义”的错误。
综上所述,遗传素质为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至于这种可能性能否转化成为现实性,还要看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为学生心理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的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虽然是先天的,但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和速度并不是注定不变的,而是与一个人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分不开的。
因此,中学生心理的发展,既不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也不单纯由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因素决定的,更不单纯由主观能动因素决定的;而是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过分夸大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作用对教育工作都是极其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