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对策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和现状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活动引起的,从广义上包括农田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两个方面。
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通过农田径流、地下水脉冲作用、农田土壤侵蚀、农田水体蓄滞引起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扩散到周围环境,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有:1.土壤污染:常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农药残留、化肥过量施用、土壤侵蚀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土壤侵蚀、径流和渗漏进入地下水,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农业废水和化肥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废水富含农药残留、农作物残渣和养殖废弃物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经过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入侵,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和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
3.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也会对大气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农业活动中常常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品挥发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阻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倡无农药、无化肥、有机浇注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设梯田、依靠旱作耕种、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等,减少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防止农田面源污染。
3.加强农田环境管理:加强农田废弃物和农药残留物的处理和管理,通过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环境友好型农药的使用、定期监测等措施,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4.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对农田土壤、农作物、农业废水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5.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预防策略

03 土壤板结
过度耕作和缺乏有机质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 通透性。
水污染
氮磷污染
农田排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氮 、磷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富
营养化。
有毒有害物质
农药、抗生素等污染物进入水体, 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水体缺氧
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 生生物生存。
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 预防策略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 •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 •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与建议 • 典型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 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当,导致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漏等 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
典型案例分析
成功治理案例介绍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通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建设生态沟渠和人工湿地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水质 。
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实施农业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措施,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保障了区域 水安全。
失败治理案例教训
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某地区养殖场污染治理
因养殖场规模过大、废弃物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废弃物排放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治理 过程中,未能有效解决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导致治理失败。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农业活动中的甲烷、氮氧 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对农产品质量的危害
农产品安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 可能积累在农产品中,威胁消费者健康。
农产品品质下降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农产品营养成分减 少,口感变差。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不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影响出口和竞争力。
推广价值
成功的治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治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污染物减排量 、环境质量监测、居民满意度调查等。
VS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 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理措施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农业生产者和公众宣 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
培训农业生产者
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培训,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技 能。
0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治理的难点与问题
污染源复杂多样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包 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 物、农田残留物等,治理难度
改进农田排水系统
优化农田排水沟渠设计,减少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防 止污水进入水体。
生态补偿措施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采取环保措施的农业生产者给 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其积极 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补偿模式
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 ,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补偿模 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宣传教育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

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然而,农村地区面源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给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下面我们将就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一、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由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化肥、农药等较多含有污染物质的废弃物排入水体、大气和土壤中,引发水体和大气的污染,而且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杀虫剂对人体和农作物的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二、畜禽养殖面源污染近些年,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全面发展,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已成为农村污染问题中的一个难题。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加之大量的畜禽养殖导致空气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应注意禁止生猪等动物直接随地粪便,要设立专门的粪污池和堆肥场来处理畜禽废物,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给人类健康和生产带来威胁。
三、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随着城市化迅速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化工程涉及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大规模改变。
一般情况下,生活污水中的非生物化学物质含量比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宣传并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对于收集、运输、处理、利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实现可持续利用。
一、加强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实政策和措施是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保障,必须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升农民环保气息,加强专业的职业人才队伍培训,同时侧重于强化政府监管功能和职责。
二、推行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新型的发展方式,它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减少化肥施用、合理利用畜禽排泄物,规范农业生产,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且对于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透、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中,造成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和难以控制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深入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一)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然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并不能被农作物完全吸收利用,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造成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此外,农药的滥用还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形成恶性循环。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如果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如果进入水体,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如果进入土壤,会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盐渍化等问题。
(三)农膜的残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具有保温、保湿、保墒等作用。
但是,由于农膜的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农民回收意识淡薄,大量农膜在使用后被丢弃在田间地头,难以降解。
农膜残留不仅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还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降低土壤肥力。
(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随意排放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生活垃圾也随意丢弃在路边、河边等地方。
这些污水和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五)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随水流失,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从源头减排、高效利用资源和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一、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养殖废弃物和农舍废弃物不当处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1. 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农民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田土壤和水体受污染。
2. 养殖管理不规范:一些养殖场面积有限,养殖密度过大,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物难以有效处理和利用。
3.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废弃物处理设施缺乏,导致废弃物无处可去,产生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1. 确立科学的施肥和农药使用标准: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施肥、农药使用的知识,确保农田土壤和水体的安全。
2.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的水分利用率,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降低土壤侵蚀和农田水体污染的风险。
3. 加强养殖废弃物和农舍废弃物的处理:建设养殖场和农舍的废弃物处理设施,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废弃物处理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前景和挑战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
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还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田和水体的监测体系,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然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推广和培训需要大量的投入,农民的环保意识改变需要时间;其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需要跨部门协调合作,协同性工作存在一定难度;第三,资源投入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尤其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支持。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水和土壤污染物,包括水体和土壤中的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
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规模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导致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农业废弃物不当处理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农业经营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和土壤后,会引起生态链的破坏,对水体和土壤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第二节: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与合作。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防治对策:1. 加强环保意识宣传:通过组织农民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农业从业者对农药、化肥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水平。
2. 推行生态农业模式: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3. 建立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建立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体系,鼓励农民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提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 强化监管与执法: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执法机制,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第三节: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践案例1. 农田保护与改良项目(FARMS):该项目由联合国食品及农业组织(FAO)发起,旨在改善农田土壤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项目通过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改良农田土壤,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2.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在美国,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通过定期监测农田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监测结果为制定农业环保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在我国,建设了一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将废弃物作为肥料、饲料、能源等资源进行利用。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保护水源质量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保护水源质量一、农业面源污染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或不当管理,导致这些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从而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
这种污染具有来源广、分散性强、难以控制等特点,已成为影响水源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化肥过量使用: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往往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
- 农药滥用:农药的不当使用或滥用,使得农药残留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水体。
- 畜禽养殖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 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废弃塑料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也会成为面源污染的来源。
1.2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对水源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生态问题。
- 水质恶化:农药残留和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 地下水污染:污染物通过地下渗透,影响地下水的水质,进而影响饮用水安全。
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为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源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策略。
2.1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确定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可以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和流失。
-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 精准施肥:采用先进的施肥技术,如无人机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2.2 农药减量和安全使用农药减量和安全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 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农药使用。
- 合理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减少抗药性的发展和农药残留。
2.3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预防策略

农民应积极了解国际先进的农业环保理念和技术,加强与国外农民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关注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提高自身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这包括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发新型环保材料和设备、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等。
企业应积极投入研发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农民应积极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应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评估和选择,确保其适用于自身生产条件和需求。
农产品
农业面源污染的预防策略
03
03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对采取环保措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其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01
制定严格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规
明确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标准和处理要求,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02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
定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修复
建立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治理效果和土壤质量达标。
土壤质量监测
生态拦截
利用天然水体或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拦截和净化农田排水。
农业面源污染的未来展望
05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需要持续改进和加强预防策略,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水产养殖产生的废弃物
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饵、鱼虾粪便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蓝藻等水华现象。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形式,导致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恶化。
阐述了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减少我国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防治对策伴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新一类的污染源,主要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
农田土壤中的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质,通过降水和灌溉,从农田排水、农田地表径流、地下渗漏,造成土壤、大气、水体的污染,是一种非点源污染[1]。
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形式,对生态系统功能、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导致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恶化,从而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
因为农业面源污染随机性大、时空范围广、潜伏周期长、成因复杂,使其近年来成为国内环境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
加强对其研究、治理和管理,促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3]。
1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1.1 农业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是导致面源污染发生的动力因素,据悉,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亿t以上,其中有75%来自农田和林地,因此水土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降水量为年降水量的60%~80%,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加剧。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由于土地利用不合理,生产力水平较低,滥砍滥伐森林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地表拦蓄能力降低,其中还存在大量陡坡开垦,导致农业水土流失加剧。
每年数百万吨的氮、磷、钾进入水体,在河流、水库、湖泊、滨海造成严重污染[5-7]。
近年来, 塑料地膜使用量不断增加,回收处理不当导致大量农膜残留于土壤中,大大降低土壤吸水、透水、渗水能力。
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8-9]。
由于农用地膜残留降低土壤的适应性和透水性,破坏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化肥的过度使用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大量施用化肥。
然而,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是有限的,未被吸收的化肥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板结。
其次,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不容忽视。
一些农民在防治病虫害时,不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这些残留的农药会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此外,农膜的大量使用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
农膜在使用后难以降解,如果不及时回收处理,会在土壤中残留,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畜禽粪便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水体和土壤。
而且,一些大规模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设施不完善,导致污水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也是一个问题。
比如,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那么,如何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呢?加强宣传教育是关键。
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普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推广科学施肥和用药技术。
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农作物需求,合理确定化肥的施用量和种类。
同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农膜的回收利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回收农膜,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同时,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农膜,从源头上减少农膜污染。
对于养殖业的污染,要加强监管。
农村面源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探究

农村面源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探究【摘要】农村面源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从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和解决方法。
主要成因包括农业生产、废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等。
农村面源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农村污染治理政策的落实,共同努力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农村面源污染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为农村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环保意识、政策落实、政府、企业、农民。
1. 引言1.1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农村面源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包括农田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水与粪便、农村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对农田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危害,还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相当比例,农村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活动频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
农村面源污染直接影响了农田的土壤质量和产量,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
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后,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灌溉水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对农村经济、环境和人民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其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农村面源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并提出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农村污染治理政策落实的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是人类基本生存经济源泉和物质文化基础。
但是,在满足人类衣食住行需求的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从农业产业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和农药的残留物,经过不同的途径(降水、地面径流、土壤渗透等)进入周边自然水体、土地和大气中的现象。
本文将从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危害和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农业面源污染在我国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根据《中国国情报告2019》,2018年我国农村地区化肥使用量达到5624.5万吨,同比增长1.0%;农药使用量为168.6万吨,同比减少3.5%。
其中,农村地区被碘酸盐过量污染的水源地有1.2万个,霉菌毒素污染超标率90%。
另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我国海洋面源污染已经相当严重。
其中,90%以上的海洋废水来自于北方地区和玉米主产区。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农民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过量使用这些化学品会造成废弃物和残留物的问题。
同时,随着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残留在农产品上的农药成为污染源之一。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畜禽饲养和养殖池塘等活动也会导致粪便等有机污染物的排放,进而造成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量释放。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方面,这种污染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进而导致地下水、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对人类健康产生长期的患病、健康风险。
另一方面,这些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加速土壤流失、草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甚至还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为了有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推行科学施肥和农作物绿色生产模式,减轻农业废弃物和残留物的问题。
2、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控技术研发,建立农业面源污染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漏、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一)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然而,过量的化肥不能被农作物完全吸收,一部分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另一部分则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和肥力下降。
同时,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会杀死害虫和病菌,也会杀伤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农药残留还会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和污水的产生量大幅增加。
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畜禽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其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则会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
(三)农膜的残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保温、保湿、保墒等作用,但由于农膜的回收率较低,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农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阻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传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在农村地区,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排放。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不仅影响农村环境卫生,还会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五)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此外,灌溉水的不合理利用还可能引发土壤盐渍化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透、农田排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从而造成的污染。
这种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治理难度较大。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一)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但过量和不合理的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同时也会造成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会杀死害虫和病菌,也会杀伤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农药残留还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和污水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三)农田残膜的残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保温、保湿、保墒等作用,但由于农膜的回收率较低,大量残膜留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往往缺乏有效的收集和处理设施,随意倾倒和排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也会对周边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破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长期的化肥和农药残留还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失衡,降低土壤的生物活性。
(二)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鱼类死亡。
同时,农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病原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安全。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探究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探究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措施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原因1.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无序的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壤失去保护层,被水流冲刷带走,不仅导致土地的肥力减弱,还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2. 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这些化肥和农药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地下水或者表层水体中,严重影响了水质。
3. 畜禽养殖污染大量的畜禽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粪便,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这些污水和粪便会直接排入河流和地下水中,造成水质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侵蚀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严重影响水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3. 畜禽养殖污染导致河流和湖泊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增加,导致水华和蓝藻的大量生长,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
1.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生态友好的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土壤保护采取措施避免土壤侵蚀,例如合理的耕作方式、植被的保护和恢复等。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可以适当的进行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草等植栽保护。
3. 合理施肥和农药管理农民在使用化肥和农药时应该严格按照农业部门的规定使用,避免过量使用,避免在雨后施肥和喷洒农药,及时清洗施肥和喷洒农药的设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流失。
4.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加大对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力度,对污水和粪便进行合理处理,可以进行生物发酵、沼气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与策略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与策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食品需求的增长,农业生产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然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也日益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策略。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田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场面源污染。
在农田面源污染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主要源头。
随着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增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逐渐积累,导致农田面源污染。
而在畜禽养殖场面源污染中,饲料的过量使用、粪便管理不当和废水排放等都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二、1. 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传统上,秸秆通常被农民焚烧或者废弃,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排放。
而秸秆还田技术则将秸秆还田到农田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2.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也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策略。
农民应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营养状况,合理施用化肥。
同时,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残留。
3. 小气候调控技术小气候调控技术是针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技术。
通过建造温室、遮阳网、覆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温湿度,减少氮肥和农药的挥发和冲刷,降低农田面源污染。
4. 畜禽养殖场粪便管理技术对于畜禽养殖场面源污染,合理的粪便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废水的处理和利用、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等都是有效治理畜禽养殖场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
如建设生物气化设备,将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策略的实施为了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法》的颁布和实施,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和惩处。
2. 提供科技支持和资金保障,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1. 引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但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问题却不能忽视。
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水体、土壤或大气等介质输入环境造成的污染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2.1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养分的过度积累,使养分流失至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农药的使用则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中农药残留,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2 温室气体排放农业活动中的牲畜饲养和稻田种植等过程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特别是甲烷(CH4)和一氧化氮(N2O)。
这些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加剧了温室效应。
2.3 农田水管理不善农田水管理不善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之一。
不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方式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度或不足,水分过剩时,容易引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水分不足时,容易导致作物减产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3.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3.1 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
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等现象,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农药残留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重金属污染则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慢性毒性影响。
3.2 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造成了多重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残留、重金属积累和酸性土壤等。
这些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土壤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3.3 大气环境污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温室气体增加和光化学臭氧生成。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的稳定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
4.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4.1 合理施肥和农药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策略。
农民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配比施用化肥;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规定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和残留问题。
关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防治措施的思考

2023-11-04CATALOGUE 目录•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具体实施方案和建议•结论与展望01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水源和农产品受到污染。
农药和化肥污染农村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畜禽养殖废弃物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塑料垃圾等,未得到妥善处理,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生活垃圾部分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工业废弃物农村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到水源的质量和数量,威胁到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农村面源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农村面源污染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影响其质量和安全,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农村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影响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部分农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导致污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地区对农村面源污染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技术手段,导致污染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缺乏有效监管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需要技术支持,但部分地区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导致污染治理效果不佳。
技术支持不足部分农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等生产资料,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经济利益驱动02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面源污染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保障食品安全农村面源污染可能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从而影响食品安全。
通过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可以降低农产品受污染的风险,保障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
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通过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农 业 面 源 污染 的 现 状 比较 严 重 。第 一 次 全 国污 染 源 普 查 公 报 显 示 ,0 7年 通 过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排 放 的 总 氮 为 2 04 20 7 .6
滇 池 外 海 的 总 氮 和 总 磷 负 荷 中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分 别 占 5% 和 3
4 %。 此 。 强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的 研 究 对 我 国环 境 污 染 防 治具 有 2 因 加 重要 意义。 1 . 国 外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现 状 2
流 失 在 土 壤 、 体 和 空 气 中 。所 以最 终 除 了起 作 用 的 农 药 外 , 水 大 部 分 的 农 药 汇 集 在 土 壤 中 。这 部 分 农 药 通 过 各 种 渠 道 流 人 水
体 , 使 水 体 各 种 污 染 物 质 含量 超 标 , 质 不. 恶 化 , 坏 了农 致 水 断 破
15 9 4年 美 国 农 场 已经 普 遍 使 用 无 水 氨 肥 料 、 虫 剂 和 除 草 杀 剂 。 到 2 纪 7 代 初 , 肥 和 农 药 已 被 列 为全 美 水 质 量 污 0世 0年 化 染 的 第 一 大 威 胁 因 素 . 田施 用 的 化 肥 是 地 下 水 硝 酸 盐 的 主 要 农
2 1 化 肥 的过 量 施 用 .
体 。这 里 的 微 量 是 指 污染 物 浓 度 通 常 较 点 源 污 染 低 , 其 总 负 但 荷 却 非 常 巨 大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是 指 在 农 业 生 产 活 动 中 , 田 中 农
的泥 沙 、 养 盐 、 药 及其 他 污 染 物 , 降 水 或 灌 溉 过 程 中 , 营 农 在 通 过 农 田 地 表 径 流 、 中 流 、 田排 水 和 地 下 渗 漏 , 入 水 体 而 形 壤 农 进 成 的 面 源 污染 。这 些 污染 物 主要 来 源 于 农 田施 肥 、 药 、 禽 及 农 畜 水 产 养 殖 和 农 村 居 民 , 特 点 是 面 广 、 散 、 蔽 、 源 多 、 长 其 分 隐 来 增 快 、 理率低 , 处 已经 成 为最 重 要 且 分 布 最 为 广 泛 的面 源 污染 。
亡 。而 且 污水 中 的 有 毒 、 害 成 分 进 入 地 下 水 , f 地 下 水溶 氧 有 使 |
农 经 与 技21年 2 第l朗 总 8期) 村 济 科 01 第2卷 1 ( 第2l
农业 面源 污染将 是 2 l世 纪 中 国 面 临 的 最 大 挑 战 之 ~ . 题 的程 度 之 严 重 和 范 围之 广 世 界 上 尤 先 例 。水 体 污 染 物 中来 自
沟渠 边 、 塘 边 或 施 药后 受 雨 水 冲 刷 而 污染 周 围水 体 。 池 23 畜 禽 养 殖 废 弃 物 的 随意 排 放 .
畜 禽 养 殖 场 未 经 处 理 的 污 水 中 含 有 大 量 的 污染 物 质 , 接 直 境 科 学
排 放 到 汀 河 湖 泊 、 地 中 ,吏 体 氮 、 含 量 升 高 . 成 水 体 严 值 『水 瞵 造 重 富 营 养 化 ,最 终 导 致 对 有 机 污染 物 敏 感 的 水 生 生 物 逐 渐 死
工 业 、 活 和农 业 面 源 上 的 污 染约 各 I 1 。 2项 基 本 得 到 控 生 / 前 3 制 , 对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目前 还 没 有 很 好 的办 法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而
量 减 少 , 体 中 有 毒 成 分 增 多 , 晕 时 使 水 体 发 黑 变 臭 . 成 水 严 造
() 学划 定农业 面源污染 防治分 区 , 地制 宜 , 区 、 1科 因 分 分
根 据 气 候 、 壤 类 型 以 及作 物 对 养 分 的 吸 收 规 律 , 学 预 土 科 算作物 需肥量 中氮 、 、 j 要素配 比 , 时适 量施肥 , 提 高 磷 钾 适 以 肥 料 的 经 济 效 益 , 少 化 肥 在 土 壤 中 的淋 失 和 污染 。 研 究 开 发 减 和施用有机 、 机复合肥及生物肥料 . 取深施 或混施 , 无 采 以水 带 氮 , 次施 肥 及平 衡 施 肥 等 方 法 , 免 化 学 肥 料 使 用 过 量 对 农 分 避 业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的 污 染 。这 种 模 式 可 以 提 高 肥 料 的 利 用 率 、 改 善 作 物 的 营 养 环 境 、 加 农 田土 壤 生 物 量 . 而 减 少 土 壤 氮 素 增 从 大 量 往 深 层 土 壤 下 移 和 进 入 水 体 的 趋 势 。而 且 也 降 低 了 因肥 料 的 流 失 而 造 成 的 环 境 污 染 风 险 . 轻 其 对农 业 面 源 的 污 染 。 减
损 害 人 体 健 康 。对 太 湖 、 州 湾 富 营养 化 的 成 因 分析 表 明 , 成 杭 造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的 污 染 源 主 要 来 自生 活 污 水 和 农 田 的 氮 、磷 流
失。 2 2 农 药 的 大量 使 用 -
我 国 农 药 的 产 量 和 使 用 量 均 居 世 界 前 列 ,农 药 的 广 泛 使
李昆. 农 源 染 成 对 等:业面 污 的 和 策
资 源 与 环境 科 学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园和对簧
李 昆 , 化吉 , 刘 王 玲, 李 洁 40 6 ) 3 0 2 ( 湖北 大学 资 源环境 学院 , 湖北 武汉
[ 摘 要 】 今 , 业 面 源污 染的 危 害 日益 凸 显 , 戍为 中 国 生 态 环境 恶 化 的 重 要 原 因之 一 。通 过 阐述 农 业 面 源 污 现 农 已
和 恢 复 。 畜 禽废 弃 物 中 町 能 含 有病 原 微 生 物 、 生 虫 卵 以 及 滋 寄
生 的 蚊 蝇 , 为 人 、 传 染 病 的传 染 源 。 成 畜
3 农 村面 源 污染 的防治 对 策及 建议
31 科 学 施 肥 。 治肥 料 污 染 . 防
少 政 策 框 架 和 配 套 制 度 , 时 缺 乏 相 应 的 机 构 向 民 众 宣 传 面 源 同 污 染 的原 因 和 防 治 办 法 , 及 鼓 励 和 推 动 农 民采 用 有 效 的技 术 以 和 管 理 经 验 。 因此 我 们 更 要 从 以下 3个方 面来 加强 研究 。
持 久 性 的有 机 污 染 , 原 有 水 体 丧 失 使 用 功 能 . 且 极 难 治 理 使 并
直 接 关 系 到 人 民 身 体 健 康 甚 至 生 命 , 在 却 没 有 真 正摆 上 议 事 现 日程 。 国对 农 业 面 源 污染 的控 制 , 中 目前 还 停 留 在 “ ” 点 上 有 一 些 地 方 进 行 了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 尝 试 , 展 生 态 农 业 . 机 农 业 开 有 等 , 推 广 还 很 慢 。农 业 面 源 污染 涉 及 千 家 万 户 , 但 问题 复 杂 , 缺
化 肥 是 重 要 的农 业 生 产 资 料 ,施 用 化 肥 可 大 幅 度 提 高 产 量 . 时 也 造 成 了 巨大 的 环境 污染 。 目前 , 国 化肥 年 使 用 量 达 同 我 42 14万 t按 播 种 面 积 计 算 , 肥 使 用 量 达 40 gh : 上 , 远 。 化 0 k/m 以 远
超 过 了 发 达 国 家 为 防 止 化 肥 对 水 体 造 成 污 染 而 设 置 的 2 5g 2 k/
h " 安 全 上 限 。但 实 际 上 , 用 的 化 肥 利 用 率 并 不 高 。据 试 验 m- 的 施
结 果 表 明 , 国 每 年 农 田养 分 被 植 物 利 用 的 部 分 很 少 , 肥 的 我 氮
1 国 内外农 业面 源 污染现 状
11 国 内农 业面 源 污 染 现 状 .
利用 率 仅 为 3 %一 5 。 肥 为 1%~ 0 , 肥 为 3 %- 0 剩 0 3% 磷 0 2% 钾 5 5 %。
余 的 养 分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 径 流 、 溶 、 硝 化 、 附 和 侵 蚀 等 如 淋 反 吸
中 ;95 %的 总 氮 和 5 .1 6. 4 1 %的 总 磷来 自于 农 业 面源 污染 ,进 入 7
循环并重新 分布 , 污染 范 围迅 速 扩 大 , 致 全球 大 气 、 体( 括 导 水 包
地 表 水 和 地 下 水)土 壤 及 生 物 体 内都 含有 农 药 及 其 残 留物 。一 、 般 来 讲 . 有 1%~ 0 的农 药 附 着在 农 作 物 上 , 8%一 0 只 0 2% 而 0 9 %则
性 。 成 土 壤 板 结 , 机 质 减 少 , 通 过 农 田径 流 造 成 了 对水 体 造 有 还
的 有 机 污 染 、 营 养 化 污 染 甚 至 地 下 水 污 染 和 空 气 污 染 , 接 富 直
万 t 总 磷 为 2 .7万 t 分 别 占 同 期 全 国 排 放 的 5 . % 和 , 8 4 . 71 9
6 .7 。调 查 表 明 , 业 面 源 污 染 即将 成 为 我 国流 域 污 染 的 主 7 % 2 农 要 因 素 , 国 七 大 水 系 的水 质 总 体 为 中 度 污 染 , 泊 ( 库 ) 营 我 湖 水 富 养 化 问 题 相 当 突 出 。其 中 除 长 江 、 江水 质 良好 外 . 珠 松花 江 为 轻 度 污 染 , 河 、 河 、 河 为 中 度 污 染 , 河 为重 度 污 染 ; 湖 水 黄 淮 辽 海 巢 质 为 V类 , 湖 、 池 水 质 为劣 V类 。另 有 研 究 表 明 , 湖流 域 太 滇 太
用 , 病 虫 害 、 草 等 有 害 生 物 得 到 了 有 效 控 制 , 时 也 给 农 村 使 杂 同
大 气 资 源 、 资 源 、 地 资 源 带 来 了 污 染 。农 药 在 各 环 境 要 素 中 水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