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0月阶段性监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10月阶段性监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国庆节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想:这是为什么?想
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于是,倒了一碗尝尝发现很“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倒了一碗尝尝”和“将暖水瓶拿到屋外”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2.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
..的是()
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 B.洗澡水最佳温度约为40℃
C.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D.水可以在96℃时沸腾
3.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B.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致冷的作用
C.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
D.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固现象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网上挂霜
B.冰凌消融
C.冻衣晾干
D.草叶露珠
5.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蒸发后沸腾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6.舞台表演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 小水滴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D. 水蒸气
7.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太阳出来后雾消失了 (4)冬天,草地上出现的霜
A.(1)(4)
B.(2)(3)
C.(1)(3)
D.(2)(4)
8.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碳粉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固
9. 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的质量增大了
B. 冰的质量减少了
C. 冰的质量没变化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0.图中甲为盛有水的烧杯,将盛有煤油的试管乙竖立在甲容器中(试管未碰底),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甲中的水沸腾后,乙中的煤油 (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1.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
A .熔化和液化
B .熔化和凝固
C .熔化和凝华
D .熔化和汽化
12.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 上升到B 位置,则表明气温(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3.对甲、乙两种物体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 甲物质在2-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D. 乙物质在8min 时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铁水凝固特点的是( )
15.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会发现眼镜的镜片上有时会形成“小水珠”,如图所示.关于“小水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水珠”与湖面上“白气”的形成原理相同
B.常出现在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
C.常出现在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时
D.夏天,也可能出现在从空调房进入室外时
二、填空题(本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物质 沸点/℃
水 100 煤油 150
16.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17.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某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可知晚上的气温是℃.当天正午和晚上气温相差℃.
18.图中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的示数是_________,如果该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小红的体温,示数显示38℃,则小红实际的体温________(选填“等于”、“低于”或“高于”)38℃.
19.
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
熔点/℃-39 -117 -95 80.5
沸点/℃357 78 111 218
-40℃时,水银是_______ 态,酒精是_______态,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或_______做测温物质.
20.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
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
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
感觉碎片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21. 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和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由于的原因.
22.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是由于易拉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23.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M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是晶体,N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是晶体.
24.保持路基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难题。
冬天冻土坚硬,而夏季冻土会熔化,路基
硬度减小,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我国科技人员通过“热棒”等技术,
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
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________,上升
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成液态氨,
又沉入了棒底。
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不用电的“空调器”,使路基的温度基本不
变,从而保证了路基的坚固、稳定. (填物态变化名称)
25.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首
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女科学家,她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数万次的筛选和实验用
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们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
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_______低(乙醚的凝固点为
﹣114℃,乙醚的沸点为35℃);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________(选
填“会”或“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在用乙醚提
取青蒿素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酒精(酒精沸点78℃)温度
计来测量温度.
26.物理课上,老师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老师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则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选填“白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此实验烧杯中的水温会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7.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甲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根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800℃.
由上述信息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沸水中加热的固态碘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
(2) 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
(3) 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28.走进学校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干湿泡温度计(干泡温度计和湿泡温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如图乙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泡温度计.如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选填“大”或“小”).
(2)测量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有一只坏了,小明放了一只体温计进去,放学后小明观察并记录了体温计的示数,你认为记录的示数是今天的(选填“最高”或“最低”)气温.
29.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
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注液面在20格处;当玻璃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70格处,通过计算可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30.(4分) 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 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都相同.
(2) 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a)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3) 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 (填“正确”或“不正确”).
(4) 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b)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
31.(12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 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位置. (2)图乙中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中A、B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4)分析表中数据时,同学们发现有个温度值是不妥的,不妥的是第_______分钟的数值,应为_______.
(5)将错误数据修正后,请你按正确的数据在图丁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6)根据水的沸腾图像可以判断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填“要”或“不要”)吸热,温度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7)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8)撤掉酒精灯后,水没有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8分)小瑞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蜡在加热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晶体/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的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3min时是态,冰的熔化过程总共持续了_______min.
(3) 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正确/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_____(选填“内”或“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的.
33.(4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
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
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
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2分)英美等国多用华氏温度.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制作的,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O F,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O F,请利用这些知识换算出50℃可以记作O F.
八上物理阶段性监测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6.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4.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5.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6.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8.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9.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最后一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30. (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31.(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
(6)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3. (1)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