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低颅压性头痛

合集下载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颅内压是指大脑内部压力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降低
颅内压,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采取
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是非常重要的。

1.维持患者呼吸通畅:颅内高压时,病人的呼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呼吸不畅会影响到病人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泄,导致颅内压进一步
升高。

因此,应保持呼吸通畅,并及时监控患者的氧气饱和度和呼吸状态。

2.管理液体:通过控制病人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以及利尿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

此外,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监测病人的生命体
征指标,如血压、脉率等。

3.患者位置的调整:通常建议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颅内压。

如果需要进行头位调整,则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4.避免过度刺激:对于患者,过度刺激或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颅内压
进一步升高。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安静,并尽量避免任何过度的刺激。

5.控制疼痛:疼痛会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升高。

在控制患者疼痛时,应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而非固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对药物进行调整。

6.密切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
体温等。

如发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对于颅内高压的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以及及时诊断和治疗颅内高压。

通过上述护理
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不适,降低颅内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存率。

头痛的护理措施:

头痛的护理措施:

头痛的护理措施
(1)居室保持安静,光线暗淡,温度适宜及精神安慰,从而消除病人因头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

保持身心安静,休息及睡眠可以减轻头痛。

(2)观察头痛性质、强度的变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如出现呕吐、视力下降、肢体抽搐或瘫痪,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应熟悉颅内压高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3)当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瞳孔不等大、意识变化、呼吸不规则等脑疝先兆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快速滴入20%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

(4)脑梗死病人头部禁用冷敷及冰袋,以免影响脑部供血。

脑出血病人可头部降温,起到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作用。

头部冷敷也可以缓解因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

偏头痛病人遵医嘱口服麦角胺制剂头痛可缓解。

(5)颅内压增高者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禁止灌肠,可给予开塞露等润滑剂。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低颅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低颅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低颅压的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和补充充足的水分来缓解症状。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补充水分可以增加脑脊液的体积,从而提高颅内压力。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低颅压治疗方法。

例如,利用咖啡因等刺激性药物可以帮助提高颅内压力,从而缓解低颅压的症状。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其他药物,如血管收缩剂,以帮助提高颅内压力。

另外,对于一些严重的低颅压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脑脊液穿刺或植入脑脊液引流管等方法,以帮助提高颅内压力,从而缓解症状。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一些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总的来说,低颅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低颅压症状,患者可以选择休息、补充水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多种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低颅压患者有所帮助。

低颅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进展

低颅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进展

综 述低颅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进展蔺春玲天津市宁河县医院神经外科 宁河 301500【关键词】 颅内低压;观察;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991(2010)03-0064-02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为体位性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可伴有眩晕、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症状。

因其表现酷似颅内高压症,临床误诊率较高。

笔者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将低颅压综合征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1 病因与发病机制1.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发病机制 1938年,Schahen brand[1]率先提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3种发病机制,包括脑脊液(CSF)漏、CSF生成减少、CSF吸收加快。

目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已经肯定的病因是CSF漏[2]。

过度用力、打喷嚏、以及不适当的推拿或物理治疗均可导致神经根蛛网膜破裂或脊膜撕裂,造成CSF漏。

主要发生于脊髓各段,尤其以下颈段和上胸段多见,可能为机械刺激所致,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3]。

1.2 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诱发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颅脑创伤后脑脊液耳漏或鼻漏。

(2)治疗过程中不恰当地应用脱水药物,在液体补充不足的情况下易发生颅内低压。

过度换气、低钠血症时也易发生低颅压综合征。

(3)硬膜外穿刺常用于手术麻醉或硬膜外注射药物治疗颈椎及腰椎间盘脱出,刺破硬脊膜后CSF漏出,若漏出速度超过脉络丛滤出CSF的速度,即可导致颅内低压。

2 临床表现2.1 体位性头痛 头痛症状于立位或坐位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常为全头痛。

这是由于CSF减少,脑组织下沉,脑膜及脑组织表面的痛觉感受器被牵拉或受到刺激所致。

2.2 眩晕、耳鸣、听力障碍 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常见诸文献报道,主要是由于前庭蜗内半规管压力改变所致[4]。

2.3 其他临床表现 (1)持续性发热:国内文献[5]曾经报道了2例持续性发热患者,1例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例为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低颅压性头痛诊治ppt课件

低颅压性头痛诊治ppt课件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压
力。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 复训练,改善体位和姿
势,减轻头痛。
患者教育与管理
01
02
03
04
了解疾病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低颅压性头 痛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
预防措施。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到 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
记录症状
让患者记录头痛的发作时间、 程度和伴随症状,以便医生更
其他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锻炼和放松。
心理治疗
其他物理治疗
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可缓解头痛 和其他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 者,可考虑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
04
低颅压性头痛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特点
低颅压性头痛通常在直立位时加 重,平卧位时减轻,同时可能伴 随颈项强直、耳鸣等表现。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低颅压性头痛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脊液 漏、大量出汗、严重腹泻等导致颅内 压力降低的因素。
病理机制
低颅压性头痛的病理机制主要与颅内 压力降低后,脑脊液对脑组织的支撑 作用减弱,脑组织在颅内移动过程中 受到牵拉和刺激有关。
好地评估和治疗。
遵循医嘱
指导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 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以促进康复。
05
低颅压性头痛的案例分享 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史等。
症状描述
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
检查结果

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家庭 心理医生
2 0 1 4 年 9月第9期
F a m i I Y p s y c h ol o g i c a I d o c t o r
护理研究
原 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 患者 的护理
何 婷 王 慧 徐 丽
( 湖北 医药学 院附属 人 民 医院
关键词 :原发性低 颅压性综合征 :头痛 :护理 【 中图分类号】R 4 7 【 文献标 识码 】A
恶 心、呕吐 3 例 ,耳鸣 3 例, 行走不稳 3 例 。颈部抵抗 、克氏征阳性 6 例 ;复视
2例。
者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 ,保证充足的睡眠 , , 尽 量避免剧烈 活动 。饮食清谈 ,多
饮水 , 保 持大便通畅 , 必要 时可使用通便药物 , 避免服用 可能诱发头痛 的食 品与
1 . 2 方法
疗后可有头晕或颈背部轻度疼痛 、 腰酸 、 颈部僵硬 感等症状 , 一般不需特 别处理 。 但如果再次 出现与体位相关 的头痛 、 头晕或发热 、 颈背部明显疼痛 、 肢体 活动障
碍等情况 ,须及时来院就诊 。 3 小结 S I H是一 组神经内科 常见疾病 , 目前认为硬脊膜囊薄弱致脑脊液异 常漏 出是
l 5 例 .淡黄 色 3 例伪 Ⅱ 做潜 血试 验均阴性 ) 。2 例患者 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 , 蛋白 轻度增高 6例 ,糖和氯化物均正常 。所有患者均行 头颅 M R I 平扫及增 强扫描 ,
其中 1 2 例 均显示硬脑膜增厚 ,3例可见硬膜下积液 ,表现为 大脑 凸面薄呈 “ 新 月形”稍长 1 1 、长 T 2 信号 ,3例正常。所有患者先采取 内科保守治疗 ,即( 1 ) 卧 床休息 , 采取平 卧或 头低 足高位 ; ( 2 ) 多进食 汤水 , 适 当补充盐m l /d ( 以生理盐水为 主) ;( 4 ) 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5 ~1 O m g / d ; ( 5 ) 应用 扩血管药物 ;( 6 ) 对症给予 止痛 、镇静等治疗 。如治疗无效 ,采用脊髓硬膜外血

低颅压性头痛有危险吗

低颅压性头痛有危险吗

低颅压性头痛有危险吗很多人都听过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那什么叫低颅压性头痛呢?乍一听比较专业,不好理解,这样的头痛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低颅压性头痛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一、什么叫低颅压性头痛及发病原因?低颅压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后,脑脊液的"液垫"作用减弱,脑组织下沉移位,使颅底的痛觉敏感结构和硬脑膜、动脉、静脉、神经等受牵拉所致。

除了有头痛外,还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

检查可发现颈部有不同程度的抵抗。

低颅压性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主要是因为脑脊区脑膜穿洞,脑脊液漏出导致。

继发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腰椎穿刺、头颈部外伤及手术、脑室分流术等使脑脊液漏出增多;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严重全身感染、脑膜炎、低血压等使脑脊液产生减少。

脑脊液量减少、压力减低、脑组织移位下沉使颅内痛敏结构,特别是脑膜、血管、脑神经(主要是三叉、舌咽和迷走神经)等受到牵拉而出现头痛。

二、低颅压性头痛有哪些危险?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原发性以体弱女性多见,低颅压性头痛分为轻中重三度,不同程度对人体危害不同,下面来详细讲解一下不同程度的危害到底有哪些?轻度危害:患者首先表现的症状为近记忆障碍,如刚放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记不住看过的文字、自己说出的事情也容易忘记、答应别人事情也忘记;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新的事物,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经常丢三落四,对于新的东西也记不住等;对于简单计算也不能算出,对一些数字性的事项也无法算出记住。

并且会表现出反应迟钝、迟缓,无法正确思考事情,比较懒散等。

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可协助一些其他工具,如对于记不住的东西,使用笔记本等进行事项记忆,或者将重要事项告知亲戚朋友,让他人帮助记忆。

对于一些重要东西,让家人帮忙保管,自己日常生活方面,如果可以自己完成事项自己完成,锻炼动手能力。

此期患者也会出现轻微性格改变,如做事变得不积极,缺乏热情、缺乏主动性,感觉孤独、不合群、活动度减少等。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颅内压的升高可能由于脑部受伤、脑水肿、脑出血、脑肿瘤等引起,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严重的脑损伤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降低颅内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

以下是一些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头部处于中性位置,避免使颅内压增高。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发生。

在需要辅助通气时,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2.牢固固定颈椎:避免颈椎过度活动和受伤,避免引起脊髓损伤,从而减少颅内压的升高。

3.预防和治疗感染: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

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更换床单和衣物。

4.控制头部体位:将患者头部抬高15至30度,可以减少颅内静脉回流压,降低颅内压。

但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抬高头部,以免影响颈椎稳定性。

5.降低体温:高体温可能导致颅内压的升高,因此要及时控制患者的体温,可以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的方法。

6.积极治疗脑水肿:给予利尿药物如呋塞米等以减少脑水肿,同时注意监测尿量和电解质平衡。

7.避免和减轻咳嗽和呕吐:咳嗽和呕吐会增加胸腔和腹腔内压力,从而加重颅内压。

给予抗咳嗽药物和抑制呕吐中枢药物是有效的手段。

8.尽量避免便秘:便秘会增加腹腔内压,进而增加颅内压。

通过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和使用相关药物来预防和治疗便秘。

9.使用低渗溶液:使用低渗溶液来控制颅内压,降低脑组织的渗透压。

例如通过静脉滴注葡萄糖,减少脱水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0.维持安静环境:避免环境嘈杂,尽量减少刺激,保持患者的安静和放松。

此外,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定期查体和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颅内压的效果。

总之,降低颅内压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和团队合作。

在实施上述措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最佳效果。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低颅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低颅压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首先,对于轻度低颅压,患者可以通过一些非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

比如,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症状的发作。

其次,对于中度低颅压,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收缩剂和利尿剂。

血管收缩剂可以帮助提高血压,增加脑血流量,从而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而利尿剂则可以帮助排出多余的体液,减轻脑部水肿,缓解颅内压力。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最后,对于重度低颅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脑脊液引流术和颅内压监测术。

脑脊液引流术可以通过在患者颅内植入引流管,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出体外,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而颅内压监测术则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力变化,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针对低颅压的治疗方法,轻度低颅压可通过非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中度低颅压可考虑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而重度低颅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减轻颅内压力。

但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病情。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又称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其特征性临床表现是坐位或立位时剧烈头痛,严重时伴呕吐、颈强直,颅压低于6.86 kPa。

头痛在直立位、坐位时加剧,平卧时缓解是特征性表现,常伴恶心、呕吐、头昏等。

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脑脊液分泌减少或吸收过多。

脑脊液量减少、压力降低、脑组织移位使颅内痛敏结构,特别是脑膜、血管、神经(主要是三叉、舌咽和迷走神经)等受到牵拉而出现头痛[1] 。

现分析我科2004~2009年确诊的7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21~58岁,全部病例均急性起病,有感冒史者3例。

1.2 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头痛是7例患者的突出症状,并与体位有关,直立时加剧,平卧时减轻或消失,伴有恶心、呕吐。

7例中头痛位于前额4例,位于枕部1例,全头痛2例。

体征除2例有颈项强直外,其余5例神经系统均无阳性体征。

全组病人眼底正常,血压及脉压正常。

1.3 腰穿及脑脊液检查侧卧位时腰穿初压均低于0.686kPa,1例为0。

脑脊液蛋白2例轻度升高,在0.55~1.21g/L范围内,余4例蛋白及细胞数正常。

7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

1.4 其他检查脑电图、头颅CT无异常发现。

7例中心电图异常4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T波改变。

1.5 治疗与转归(1)平卧休息,头低足高位;(2)饮水疗法,多饮盐水及淡开水;(3)静脉点滴0.9%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氏液,每日2500~3500ml。

经治疗后,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4.3天。

2 护理2.1 体位和饮食护理头低脚高体位,早期每天至少18 h,以后可逐渐改为去枕平卧位以利于颅压恢复。

饮食上以高盐高热量为主,鼓励和帮助患者多饮水,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以调整输液量和饮水量。

对多盐饮食不能耐受者,增加饮水量。

不厌其烦的教育和鼓励患者正确饮食。

2.2 疼痛护理通过护理活动减轻或解除疼痛,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要是护士的重要职责[2]。

低颅压综合症护理常规

低颅压综合症护理常规

低颅压综合症护理常规低颅压综合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0.59kPa(6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低颅压综合症一般是由于脑体积的减少、脑脊液的减少或脑内血液量的减少形成颅内总的体积减少而使颅压下降,并且造成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分为症状性低颅压和原发性低颅压。

【临床症状】颅内低压起病可很急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放射。

坐起站立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多在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

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眩晕、步态不稳,少数有短暂的晕厥发作、精神障碍、抽搐、心悸、出汗,站立时头痛加剧可能与脑脊液压力降低本身以及站立时脑穹窿面的疼痛敏感结构移位有关。

老年患者则表现为眩晕,并伴以头重或头昏感。

偶有头痛其眩晕可能与基底动脉局限性供血不足有关,即可能为脉络丛血管痉挛而致脑脊液产生减少所致。

【治疗原则】1、严格掌握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指征,最好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指导应用的时间和剂量,一旦有所好转应及时减用和停用。

2、严格掌握腰穿指征。

3、对于多发性损伤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纠正低血压休克,及时恢复灌注压和脑血流量。

4、长期脑脊液漏应及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本病一旦确诊,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对于较重的病人床尾抬高10°~30°,适当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过滤空气,促进脑脊液的分泌,提高颅内压。

【护理措施】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卧位与安全:患者一般采取头低足高位,将床尾抬高10°~30°,减轻低压性头痛。

大量脑脊液外漏时可采取患侧位,借重力作用时脑组织移位,使硬脑膜闭合,减少脑脊液的漏出,避免用力排便、打喷嚏、擤鼻涕、提拉重物等,勿填塞耳鼻或滴药避免逆行感染。

腰穿后去枕平卧4~6h,避免头部震动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免加重头痛。

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护理探讨

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护理探讨

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护理探讨【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编号】2095-6851(2014)09低颅压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后,脑脊液的“液垫”作用减弱,脑组织下沉移位,使颅底的痛觉敏感结构和硬脑膜、动脉、静脉、神经等受牵拉所致〔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低颅压性头痛比较少见。

2014年8月31目我科收治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低颅压性头痛、硬膜下血肿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后出院,现将我们护理体会汇报如下;一、病例简介患者,女,26岁,因剖宫产术后5天出现前额部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

8月26号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顶叶异常信号影,联系我院会诊,诊断考虑静脉窦血栓形成。

8月31号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

该患者头痛主要表现为坐起来时头痛明显,平卧后头痛症状缓解,头颅mRI平扫增强+颅内段mRA静脉窦mRV提示,左侧横窦管腔内充盈缺失,上矢状窦内可疑充盈缺损,血液检查结果提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治疗方案:补液,抗凝治疗。

经过11天的治疗及护理,症状消失,遵医嘱于9月11日出院。

二、护理2.1病情观察及头痛护理:病人8月23日早晨开始出现前额部胀痛,症状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伴有发热,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视物不清,视物成双,一侧肢体麻木力弱等。

呕吐后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开始出现全头痛,颈部肩背部疼痛。

护士每班加强巡回,观察病人头痛程度,服药后头痛程度的改变情况,护士及时给医生汇报病人头痛症状情况,护士遵医嘱嘱病人减少过长时间的站立,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以减轻头痛症状,〔2〕注意休息。

嘱病人及家属减少探视人员减少探视时间,保持病房安静病人有一个好休息环境。

2.2用药观察及护理遵医嘱脑肌苷肽静脉滴注:一次10ml,加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滴注速度40~60滴/分,一日一次,脑肌苷肽促进脑组织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再生,改善脑血液和脑代谢功能,护士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冷、发烧、体温升高,头晕、烦躁等症状,病人出现以上症状及时给医生汇报,嘱病人及家属不得随意调液体滴速。

颅内低压性头痛的护理

颅内低压性头痛的护理

内压力 下 降 , 颅 窝 疼痛 敏感 组织 被 牵拉 向下 而导 致 的头 后
痛 … 。腰椎 穿刺后 出现头痛常见 , 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主
要 表 现 为 直 立 性 头 痛 , 位 于 额 、 部 , 时 波 及全 头 或 向肩 、 多 枕 有
背及下肢放射 , 常合并恶心 、 吐、 昏或 眩晕 、 呕 头 畏光 、 耳鸣 、 厌
3 5 颅内低压性头痛 的预防 : . 密切观察 患者病 情变 化 , 时 及
发现引起颅 内低压性头痛 的原 因并积 极采取治疗 、 预防措施 。
疏导措施 , 动员其家庭 和亲戚 朋友等社 会力量做 患者 的思 想
工作 , 减轻患者 的心理负担 、 稳定其心态。 3 2 病 情观察 : . 注意观察头痛 的性质 、 程度与体 位的关系及 伴随症状 , 注意与高颅 内压症 状加 以区别 J 。颅 内低压性 头
食 、 倦 、 眠 、 绪 不 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暂 的晕 厥 和 精 神 迟 钝 等 , 体 位 疲 失 情 短 与 相 关 , 起 或 站 立 时 头 痛 剧 烈 , 卧 位 则 很快 消失 或 减 轻 。 坐 平
防止交叉感染 。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 持室内空气流通 、 保 清
1 临床 资 料
31 心理护理 : . 向患 者 及 家 属介 绍 颅 内低 压 性 头 痛 的 诱 发 因
素, 加强护患之间 的沟通 、 理解 和配合 。告知 良好 的恢复不影 响 日常生活 、 工作等 , 使患者 增加战胜疾病 的信心 ; 根据患 并
者 的 年 龄 、 化 程 度 、 会 背 景 、 格 特 点 等 制 定 不 同 的 心 理 文 社 性
新 , 日紫外线消毒 2次 , 每 每次 3 i; 0mn 鼓励患 者多饮水 或菜

低颅压性头痛的健康教育

低颅压性头痛的健康教育

低颅压性头痛的健康教育
低颅压性头痛是一种常见但较为复杂的头痛类型。

这种头痛通常由于颅内压力过低或脑脊液压力异常导致。

以下是对低颅压性头痛的健康教育的一些重要内容:
1.低颅压性头痛的症状:低颅压性头痛的特征包括头痛程度轻
至中等,常常加重或恶化,特别是在坐起、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

头痛可能伴随着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眩晕和耳鸣。

2.病因和诱因:低颅压性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脊液漏。

这种
漏洞可以由头部外伤、颅内手术或穿刺、脑膜炎或硬膜外麻醉等造成。

过度的劳累、长时间站立或坐立以及重复弯腰等活动也可能诱发低颅压性头痛。

3.检查和诊断:如果怀疑患有低颅压性头痛,医生通常会建议
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帮助确认诊断。

这种非侵入性检查可以显示出脑脊液漏的位置和病变。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还会选择脑脊液检查或其他测试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4.治疗方法:低颅压性头痛的治疗目标是修补脑脊液漏并缓解
头痛。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卧床休息、饮水增加脑脊液体积、避免劳累和坐立过久、服用止痛药物等。

对于严重症状或无法缓解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补漏洞或进行硬脑膜外血注射以增加颅内压力。

5.预防和注意事项:为预防低颅压性头痛,建议避免过度劳累,
正确处理头部创伤,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接受体检。

如果患有低颅压性头痛,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休息充足,并避免过度用力或受到头部的损伤。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和教育目的,并不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如果您有头痛问题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头痛的护理

头痛的护理

呕吐的护理:
①协助病人取侧卧位,此时不要随意搬动病 人,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窒息。②立即报告护士病人呕吐的次数、 性质及伴随症状,医生会分析呕吐的原因给 予适当的用药。③呕吐不止者,暂停进食, 症状缓解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④热诚 关怀、同情、安慰病人,解除其紧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 颅内压,从而减轻头痛。 ②卧床休息,合理调整卧位,避免过度劳 累和精神紧张。 ③去除诱发和加重头痛的因素,如创造安 静的环境,保持大小便通畅,减少或避免 咳嗽、屏气、大幅度的转头、突然的体位 改变等。 ④重视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 、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⑤适时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局部损伤 使硬脑膜、血管及神经受到牵拉、刺激所 致,理解同情病人的痛苦,关心安慰病人 。 ⑥及时报告护士、医生,针对原因进行用 药处理。

心理护理在低颅压性头痛作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低颅压性头痛作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低颅压性头痛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在对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18例患者(男4例,女14例)的护理,总结在护理低颅压性头痛患者时应注意的问题。

结果:应加强对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低颅压性头痛;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512-01低颅压性头痛(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head.ache)又称为低颅压综合征,是指患者侧卧位时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70mmh20。

患者常在直立后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

本病见于各种年龄,自发性多见于体弱女性。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方法。

是整体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情绪波动是引起低颅压性头痛的重要诱因,有针对性的做好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4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7岁。

1.2治疗转归:治愈18例。

2观察与护理2.1病情观察2.1.1疼痛: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直立后头痛,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可伴后颈部疼痛或僵硬。

所以,随着治疗的进展,要注意观察患者在直立后头痛的程度是否减轻,保持直立体位的时间是否得以增加。

2.1.2耳鸣:部分患者因颅内压低引起鼓膜内陷,应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耳聋症状。

2.1.3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应加强观察。

2.2护理2.2.1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患者的头痛,枕头不宜过高,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减少探视者来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在安置病房时有条件时可给予单间,如无条件应尽量安置在较安静的病房,并做好同病室患者及家属的宣教,避免吵闹。

在患者进行腰穿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因脑脊液的流失加剧头痛。

低颅压头痛ppt课件

低颅压头痛ppt课件

预防性药物
为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和严 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开具 预防性药物,如β受体阻滞 剂、抗抑郁药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减压技巧
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 伽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 、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减轻头痛症状。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可排除 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器质性 疾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脑电图和肌电图等检查有 助于鉴别诊断和评估病情 。
03
低颅压头痛治疗方案及原则
药物治疗策略
镇痛药物
针对轻至中度疼痛,可选 用非处方镇痛药,如非甾 体抗炎药(NSAIDs)。
麻醉性镇痛药
对于中至重度疼痛,医生 可开具处方麻醉性镇痛药 ,如阿片类药物。
由于硬脑膜和蛛网膜撕 裂或穿刺孔过大导致,
可引发低颅压头痛。
颅内出血
低颅压可能导致桥静脉 撕裂,进而引发颅内出
血。
感染
低颅压头痛患者容易发 生脑脊液漏,从而增加
颅内感染的风险。
硬膜下血肿
低颅压可能使硬膜下血 管破裂,导致硬膜下血
肿。
预防措施建议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腰穿等操作的适应症 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穿刺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发病年龄
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发病率较低,而继发 性低颅压头痛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脊髓 损伤和脑膜炎等疾病中更为常见。
原发性低颅压头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 继发性低颅压头痛则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性别差异
地域差异
原发性低颅压头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而继发性低颅压头痛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可能与男性外伤和手术风险较高有关。

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颅内压的护理措施

颅内压的护理措施引言颅内压是指颅骨内部容积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情况下颅内压应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当颅内压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颅内压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措施和特殊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1.管理呼吸道维持气道通畅是减轻颅内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氧饱和度,并及时处理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同时,保持患者头部呈高位位于30度角,有助于减轻颅内压。

2.控制血压高血压可能增加颅内压。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3.管理体温高热会增加颅内压,因此护士应监测患者的体温,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降温贴、冷毛巾等方法。

4.适当改变体位适当改变患者的体位有助于减轻颅内压。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头偏斜、半卧位等,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减轻颅内压。

5.控制液体平衡颅内压增加时,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避免液体过多积聚,增加颅内压。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液体,以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特殊护理措施1.药物治疗护士应按照医嘱,及时给予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呋塞米、地塞米松等。

同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向医生汇报。

2.监测神经状态颅内压增加对神经系统有直接影响,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变化,包括意识水平、瞳孔等。

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高级护理技术支持在严重颅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高级护理技术来降低颅内压,如脑脊液引流术和颅内压监测术等。

护士应具备相关技术操作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安全。

4.心理支持患者面临颅内压增加的情况可能会产生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护士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鼓励和关怀,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不安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结论颅内压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低颅压综合征的护理

儿童低颅压综合征的护理
儿均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 ,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了解甚少 。我们首先通过多种方式 和患儿 沟通 ,尽量让患儿放 松 ;通 过健 康教育 ,及时用科学 、通俗的语言 向小孩及 家长介绍 疾 病的知识 ,治病的过程及预后情 况 ,以减轻 患儿的恐惧心理 ,
28例患儿人院后均行腰穿 。其 中 l5例患 儿脑脊液压力为 50~60mmH20,10例为 30~50mmH2O,3例为 <30mmH20。脑脊 液常规检查正常 25例 ,3例脑脊液 白细胞数 为(12~78)X 106/L。 蛋白、氯化物正常。压颈试验无梗阻现象。16例查头颅 CT,2例发 现硬膜下积液 。10例查头颅 MRI,小脑扁桃 体疝 3例 ,硬膜下 积 液 3例 。硬膜下出血 1例 。3例颅脯增强 MR检 查,2例弥漫性硬 脑膜强化 ,表现为双侧幕 上幕 F硬脑膜连续 、均匀 强化 ,软 脑膜 未见受累 2例患儿未行 CT与 MRI检查 。 1 3 治疗 方 法及 转 归
小 儿 低 颅 压 综 合 征 是 指 侧 位 脑 脊 液 压 力 <60mmH O(1 mmH O=0.098kPa)的一组少 见症候群llJ。临床多 以体位 性头痛 、 呕吐 、颈项强直 等为 主要表现 ,u『伴有 眩晕 、精神 障碍 、自主神 经症状等 ,易误诊及漏诊 。我院于 2000年 1月 ~2007年 12月 共收治该症病例 28例 ,经医护人员 的及 时治疗和精心 护理 ,效 果 良好 。
· 临床 护 理 ·
2009年 2月第 47卷第 4期
儿童低颅压综合征的护理
万新翠 杨卫红 秦社灵 (新乡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jL内科 ,河南卫辉 45310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低颅压综合征的原 因与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8例小儿低颅压的病 因及护理措施 。常见原因主要 是甘露醇应用不 当、腰穿后局部脑脊液渗漏过多 、频 繁呕吐、腹泻 、进食过少 。护理措 施包括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症状 护理 、加强腰穿术后 护理 、准确记录 24h液体 出入量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小儿低颅压综合征 以体位性头痛及呕吐 为主要表现 ,腰椎穿刺术显示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低于 60mmH20,经补液治疗 、整体护理均痊愈 。结论 d,Jk低颅压综合征预 后 良好 ,避免医源性 因素是预防的关键 ,精心护理必不可少 。 f关键 词】儿童 ;低颅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04~1 14—02

简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护理要点

简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护理要点

简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护理要点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因此,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脑水肿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做好脑水肿患者的护理工作。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脑水肿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向医生汇报。

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要控制患者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脑水肿患者需要限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以减轻体内液体负荷。

还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等。

在给患者喂食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误吸。

第三,要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

脑水肿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在睡眠方面,可以选择适当的枕头高度和硬度,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还可以给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或提供舒适的环境氛围,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第四,要定期进行血压和血氧监测。

脑水肿患者常常会出现低血压和缺氧等情况,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血压和血氧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第五,要做好皮肤护理。

脑水肿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动,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溃疡等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被罩等物品。

对于出现的皮肤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消毒。

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

脑水肿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同时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一些轻松愉悦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而细致的护理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护理低颅压性头痛
如何护理低颅压性头痛
低颅压多是因脑外伤、腰穿后使脑脊液的“液垫”作用减弱,脑在颅腔内发生下沉,从而牵拉、压迫神经血管壁颅内痛觉敏感结构引起的;颅内压降低后使颅内静脉反应性扩张也是造成头痛的一个因素。

低颅压性头痛有轻有重,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平卧休息后疼痛减轻,直立活动后疼痛加重,头痛多位于枕部、颈部,有时放射到前头部甚至全头部,严重者在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昏、眩晕、行走不稳等症状。

根据上述症状制定护理如下:
心理护理:
(1)医护人员要有同情心,对待病人要有耐心细心,向病人说明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情况以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取得病人配合,从而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
(2)对病人家属做一些解释工作,让家人理解病人的痛苦,指导家人多给病人休息时间,避免使病人疲劳,诱发病人头痛发作;指导家人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送医院住院治疗。

住院护理:
颅内压过低通过休息和镇静剂应用均无效果时,住院给低渗溶液注射以刺激脑脊液的分泌消除疼痛。

常用药物为消毒蒸馏水静脉注射。

在注射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
(2)注意剂量和推注速度不可过快,以防产生血管内溶血;
(3)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有无怕冷、四肢麻木、腰背酸痛、紫绀等溶血早期表现,一旦发现立即停止用药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生活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减少过长时间的站立,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以减轻头痛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