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键合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1.原子键合●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第二章固体结构1.晶体学基础●空间点阵和晶胞●七个晶系14种点阵2.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区别3.合金的相结构●晶相指数和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六方晶系指数●晶带●晶面间距●晶体的对称性●宏观对称元素●极射投影●金属的晶体结构●三种典型的金属的晶体结构●多晶型性●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固溶体的围观不均匀性●影响固溶度的主要因素●固溶体的性质●中间相●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相关的化合物●超结构(有序固溶体)4.常见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配位规则(鲍林规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引入临界离子半径比值)●电价规则(整体不显电性)●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和面规则(由于共用顶,棱和面间距下降,导致库仑力上升,稳定性下降)●不同种类正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能量越高区域越分散)●节约规则(【俄罗斯方块原理】)●典型离子晶体结构●AB型化合物【CsCl结构 NaCl结构 ZnS型结构】●AB2型化合物结构【CaF2 萤石 TiO2金红石型结构】●硅酸盐的晶体结构●孤岛状硅酸盐●组群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层状硅酸盐●架状硅酸盐5.共价晶体结构第三章晶体中的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形成●点缺陷的平衡浓度2.位错●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伯氏矢量●位错运动●位错弹性性质(认识)●位错生成与增值●实际位错中伯氏矢量3.面缺陷●外表面与内表面(了解)●晶界和亚晶界●晶界的特性●孪晶界●相界第四章固体中的扩散1.扩散的表象理论●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置换固溶体扩散(柯肯达尔效应)2.扩散热力学●扩散的热力学分析(上坡扩散)3.扩散的微观理论与机制●扩散机制●晶界扩散及表面扩散●扩散系数4.扩散激活能5.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化学成分●应力作用6.反应扩散7.离子晶体中的扩散第五章材料的变形1.弹性变形●弹性的不完整性●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2.黏弹性变形3.塑性变形●单晶体塑性变形●滑移●孪生●扭折●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粒取向的影响●晶界的影响●合金的塑性变形●单相固溶体塑性变形●影响因素●曲服现象●应变实效●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弥散分布型合金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影响●显微组织变化●亚结构变化●性能变化●形变织构●残余应力4.回复与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回复●再结晶●晶粒的长大5.热加工●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蠕变●超塑性第六章凝固1.相平衡和相率●吉布斯相律2.纯晶体的凝固●液态结构●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晶粒长大●结晶动力学及凝固组织●凝固理论应用3.合金的凝固●正常凝固●区域熔炼●合金成分过冷4.铸锭组织与凝固技术●铸锭的宏观组织●铸锭的缺陷第七章相图1.二元相图基础●2.二元相图●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铁碳相图3.三元相图基●基本特点●表示方法●杠杠定律及重心定律第八章材料的亚稳态1.纳米材料2.准晶3.非晶态4.固态相变形成亚稳相●固体相变形成的亚稳相●固溶体脱溶分解产物●脱熔转变●连续脱溶●不连续脱溶●脱溶过程亚稳相●脱溶分解对性能影响●马氏体转变●特征●形态●贝氏体转变●钢中贝氏体转变特征●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第一章
-
+
-
+
-
+
静电力(electrost高分子链
At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tomic Bonding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
第二节 原子间的键合
材料的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 of Materials)
决定材料性质最为本质的内在因素: 组成材料各元素原子结构; 原子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 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和运动规律; 以及原子集合体的形貌特征。
取代基围绕特定原子在空间的排布规律。
构型
构造
近程结构
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连接而成的链状分子,称为高分子链。 高分子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称为聚合度。 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不同,化学和物理性能也不同。
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the Chemistry of mer unito) 碳链高分子 聚乙烯(见书9)
一、金属键(Metallic bonding)
典型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即价电子(valence electron)极易挣脱原子核之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Free electron),并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弥漫于金属正离子组成的晶格之中而形成电子云(electron cloud)。 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键合称为金属键。 绝大多数金属均以金属键方式结合,基本特点——电子的共有化
诱导力(induction)
色散力(dispersive force)
贰
壹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ppt课件
(1)共价键的定义 ➢ 有些同类原子,例如周期表IVA,VA,VIA族中大多数元
素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之间不产生 电子的转移,此时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
(2)共价键的特点 ➢ 共价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核外电子云达到最大的重叠,形
成“共用电子对”,有确定的方位,且配位数较小。
由于金属键即无饱和性又无方向 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 的原子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 的密堆结构,当金属受力变形而 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 于破坏金属键,这就使金属具有 良好的延展性。
金属变形时,由金属键结 合的原子可变换相对位置
(3)金属键型晶体的特征 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在热场作 用下)导热。
金属键模型
电子气 金属离子
图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 2003 Brooks/Cole Publishing / Thomson Learning™
图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图 金属键、金属的导电性和金属的变形
问题1:金属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能的原因? (自由电子的存在)
问题2:金属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原因?
Pauli不相容原理(Pauli principle) 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 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Hund规则(Hund ’s rule) 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 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 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IA
1 H IIA 2 Li Be
碱金属
碱土金属 过渡元素
主族金属
第一节 原子结构
1.1.1 物质的组成
一切物质都是由无数微粒按一定 的方式聚集而成的。这些微粒可能 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第1章 原子与结构键合教案2
1.1 原子的结构(量子数,电子排布,周期表1.3 原子的性质(半径,电负性) 1.4 化学键的力学模型(原子结构与性质对材 料宏观性质的影响)
弹性模量,熔点,热膨胀系数——原子间作用力 密度——原子量,原子半径,配位数 电导率——化学键
横行→周期,共七个周期。周期的开始对应着电子进入新的壳层, 周期的结束意味着该主量子数的S态和P态已充满。 纵行→族,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 1个Ⅷ族、1个零族(Inert Gases)。 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按电子壳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列。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周期序数=电子壳层数 主族序数=最 外 层 电 子 数 零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价电子数(Valence electron)
实际上只要ΔX≠0,都包含一定的离子键成分。计算离子键的所占比例的经验公式:
离子键%=1-exp[-1/4*(XA-XB)2] 式中XA、XB分别为A、B元素的电负性值。
实际材料以一种键合为主,辅以其它键合
四、元素周期表
元素(Element):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质子数 是划分元素的依据 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 素的原子如: C612 ,C613 元素有两种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性质是按原子相对质量的增加而呈周期 性变化的,这一重要规律称为原子周期律。 →内部原因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表:把所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及电子分布方式排列成的表; 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内在联系。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还与配位数和电负性等其他有关,需要校正。一般 说,配位数高,半径显得大。为便于比较,金属晶体统一折算成配位数为 12的半径,离子晶体统一折算成配位数为6的半径)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复习笔记 原子结构与键合)【圣才出品】
1.1复习笔记一、原子结构1.物质的组成一切物质是由无数微粒按一定的方式聚集而成的,这些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1)分子是能单独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特性的一种微粒;(2)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其结构直接影响原子间的结合方式。
2.原子的结构(1)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的电子所构成的;(2)原子核内的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有正电荷;(3)一个质子的正电荷量正好与一个电子的负电荷量相等,它等于-e(e=1.6022×10-19C)。
3.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从薛定谔(SchrodingerE.)方程得到的波函数描述了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在核外空间某处的出现几率,即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1)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以及与核的平均距离;图1-1钠(原子序数为11)原子结构中K,L和M量子壳层的电子分布状况(2)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i——给出电子在同一量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电子亚层),与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有关,取值为0,1,2,…,n-1。
在同一量子壳层里,亚层电子的能量是按s,p,d,f,g的次序递增的;(3)磁量子数m i——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
每个l i下的磁量子数的总数为2l i+1。
磁量子数决定了电子云的空间取向。
(4)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i——反映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
s i规定为+1/2和-1/2,反映电子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自旋方向,通常用“↑”和“↓”表示。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的排布总是尽可能使体系的能量最低;②泡利(Pauli)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③洪德(Hund)定则: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1. 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i、磁量子数m i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i。
2. 能量最低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und规则。
3. 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增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但从上→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降低;4. 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尽管它们的质量不同,然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的物质称为同位素。
由于各同位素的含中子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具有不同含量同位素的元素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正整数。
5. 52.0576. 73% (Cu63); 27% (Cu65)8. a:高分子材料;b:金属材料;c:离子晶体10.a) 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6.98×2+16×3=101.961mm3中所含原子数为1.12*1020(个)b) 1g中所含原子数为2.95*1022(个)11. 由于HF分子间结合力是氢键,而HCl分子间结合力是范德化力,氢键的键能高于范德化力的键能,故此HF的沸点要比HCl的高。
第2章固体结构1.每单位晶胞内20个原子2.CsCl型结构系离子晶体结构中最简单一种,属立方晶系,简单立方点阵,Pm3m空间群,离子半径之比为0.167/0.181=0.92265,其晶体结构如图2-13所示。
从图中可知,在<111> 方向离子相接处,<100>方向不接触。
每个晶胞有一个Cs+和一个Cl-,的配位数均为8。
3.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为复杂的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共含有8个碳原子。
金刚石的密度(g/cm3)对于1g碳,当它为金刚石结构时的体积(cm3)当它为石墨结构时的体积(cm3)故由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结构时其体积膨胀4.]101[方向上的线密度为1.6. 晶面族{123}=(123)+(132)+(213)+(231)+(321)+(312)+)231(+)321(+)132(+)312(+)213(+)123(+)321(+)231(+)312(+)132(+)123(+)213(+)312(+)213(+)321(+)123(+)132(+)231(晶向族﹤221﹥=[221]+[212]+[122]+]212[+]122[+]221[+]122[+]212[+]221[+]122[+]221[+]212[7. 晶带轴[uvw]与该晶带的晶面(hkl)之间存在以下关系:hu+kv+lw=0;将晶带轴[001]代入,则h×0+k×0+l×1=0;当l=0时对任何h,k取值均能满足上式,故晶带轴[001]的所有晶带面的晶面指数一般形式为(hk0)。
考研必备之《材料科学基础》学霸笔记
考研必备之《材料科学基础》学霸笔记材料科学基础笔记第⼀章原⼦结构与键合概述:决定材料性能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组成材料的各元素的原⼦结构,原⼦间的相互作⽤、相互结合,原⼦或分⼦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原⼦集合体的形貌特征等。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材料的微观构造,即其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以便从其内部的⽭盾性找出改善和发展材料的途径。
第⼀节原⼦结构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数微粒按⼀定⽅式聚集⽽成的,这些微粒可能是原⼦、分⼦或离⼦;分⼦是能单独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特性的⼀种微粒;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微粒。
2 原⼦的结构(原⼦结构直接影响原⼦间的结合⽅式)3 原⼦的电⼦结构3.1电⼦既有粒⼦性⼜具有波动性,具有波粒⼆象性。
3.2电⼦的状态和在某处出现的机率可⽤薛定谔⽅程的解/波函数来描述,即原⼦中每个电⼦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四个量⼦数来确定:a主量⼦数(n):决定原⼦中电⼦的能量及与核的平均距离(⼀般能量低的趋向近轨道,r较⼩,反之则反),即表⽰电⼦所处的量⼦壳层。
如K、L、M…,n=1,2,3;b 轨道⾓动量量⼦数(l):表⽰电⼦在同⼀壳层内所处的能级,与电⼦运动的⾓动量有关。
如s、p、d、f…(0,1,2,…n-1);c 磁量⼦数(m):给出每个轨道⾓动量量⼦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为2l+1,决定电⼦云的空间取向;d ⾃旋⾓动量量⼦数(s):反映电⼦不同的⾃旋⽅向,其值可取*只有n,l决定能量和能级3.3能级和能级图把电⼦不同状态对应着相同能量的现象称为简并。
将所有元素的各种电⼦态(n,l)按能量⽔平排列成能级图。
3.4核外电⼦的排布规则a 能量最低原理:电⼦的排布总是尽可能使体系的能量最低;b Pauling不相容原理:在⼀个原⼦中,不可能有上述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即不能有上述四个量⼦数都相同的两个电⼦;c 洪德Hund规则:在同⼀个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电⼦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且⾃旋⽅向相同(尽可能保持⾃旋不成对);3.5 元素周期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的总称;元素的外层电⼦结构随着原⼦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的性质、原⼦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原子结构与键合)【圣才出品】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一、简答题1.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答: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尽管它们的质量不同,然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这种物质称为同位素。
由于各同位素所含的中子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具有不同含量同位素的元素,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
2.S的化学行为有时像2价的元素,而有时却像4价元素。
试解释S这种行为的原因。
答:S的最外层电子为3s23p4。
S与H结合成H2S时,接受2个电子,故为2价;S 与O结合成SO2时,此时S供给4个电子,故为4价。
3.尽管HF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试解释:为什么HF的沸腾温度(19.4℃)要比HCl的沸腾温度(-85℃)高?答:由于HF分子间结合力是氢键,而HCl分子间结合力是范德瓦耳斯力,氢键的键能高于范德瓦耳斯力的键能,因此HF的沸点要比HCl的高。
4.高分子材料按受热的表现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试从高分子链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答:热塑性:具有线型和支化高分子链结构,加热后会变软,可反复加工再成形;热固性:具有体型(立体网状)高分子链结构,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能熔融,一旦定型后不能再改变形状,无法再生。
5.已知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2,根据原子的电子结构知识,试指出它属于哪个周期?哪个族?并判断其金属性的强弱。
答: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第四周期;IVA族;亚金属Ge。
其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金属性较弱。
6.图1-1中绘出3类材料——金属、离子晶体和高分子材料之能量与距离的关系曲线,试指出它们各代表何种材料。
图1-1答:a:高分子材料;b:金属材料;c:离子晶体。
7.分别绘出甲烷(CH4)和乙烯(C2H4)的原子排列与键合。
答:见图1-2。
图1-2(a)CH 4分子呈四面体结构,每个C 有4个共价键,每个H 有1个共价键,分子间靠范德瓦耳斯力维系。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总结) 2
固体结构(一) 原子结构与键合原子结构(元素的核外电子分布)原子间的键合☆金属键:掌握金属的电子结构特征,金属键的特征,懂得用上述内容解释金属的特有的性能⊙金属键(Metallic bonding)(一次键)典型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即价电子(valence electron)极易挣脱原子核之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Free electron),形成电子云(electron cloud)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之间构成键合称为金属键特点:电子共有化,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形成低能量密堆结构性质:良好导电、导热性能,延展性好☆离子键:键合特点和离子晶体的特点⊙离子键(Ionic bonding)(一次键)特点: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要求正负离子相间排列,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性质:熔点和硬度均较高,良好电绝缘体(熔融状态可导电)☆共价键:键合特点和共价晶体的特点⊙共价键(covalent bonding)(一次键)亚金属(C、Si、Sn、Ge),聚合物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实质:由二个或多个电负性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成特点:饱和性配位数较小,方向性(s电子除外)性质:熔点高、质硬脆、导电能力差(二) 固体结构☆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即存在长程有序懂得下列名词的含义:☆空间点阵:这些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
☆阵点: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晶体中质点的排列规律性,可先将实际晶体结构看成完整无缺的理想晶体并简化,将其中每个质点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
☆晶胞: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
将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就构成了空间点阵。
☆简单晶胞:晶胞中的阵点数为一。
☆复合晶胞:晶胞中的阵点数大于一。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关系:1.同一空间点阵可因选取晶胞的方式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晶胞;2.○1空间点阵是晶体中质点排列的几何学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由于各阵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它只能有14中类型;○2晶体结构则是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
第1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1)-原子结构与键合
2.3 混合键
实际的材料内部原子结合键往往是各种键的 混合,结合键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混合,结合键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表 某些陶瓷化合物中混合键特征
化合物中离子键的比例取决于组成元素的电 负件差,电负性相差越大则离子键比例越高。 负件差,电负性相差越大则离子键比例越高。 鲍林经验公式:(确定化合物AB中离子键 鲍林经验公式:(确定化合物AB中离子键 :(确定化合物AB 结合的相对值): 结合的相对值):
1 (x A x B ) 2 4
离子结合(%) = [1 e]
×100%
(1 - 1)
式中, 分别为化合物组成元素A、 式中,XA、XB分别为化合物组成元素 、B 的电负性数值。 的电负性数值。
混合型晶体——石墨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混合型晶体
同时含有 共价键和 共价键和 范德瓦耳斯键
石墨晶体结构
金属键
化学键
主价键
一次键
离子键 共价键 范德瓦耳斯力 氢键
物理键
次价键
二次键
2.1 主价键 一、金属键
正离子与充满整个结构中的自由电子气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正离子与充满整个结构中的自由电子气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饱和性。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饱和性。 + + + + + + + + + + 结合能: 结合能: ~50 kcal/mol + + 特点: 特点:电子共有化 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 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都直接起因于金属 键结合(电子气)。 键结合(电子气)。
(二)角量子数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角量子数 l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 取值为 0、1、 、 、 2….n-1。在多电子原子中,当 n 相同而 l 不同时,电子 不同时, - 。在多电子原子中, 的能量还有差别,又常将一个电子层分为几个亚层。 的能量还有差别,又常将一个电子层分为几个亚层。 n=1 时,l =0,K 层只有 s 亚层; = , 亚层; n=2 时,l =0、1,L 层有 s、p 亚层; = 、 , 、 亚层; n=3 时,l =0、1、2,M 层有 s、p、d 亚层 = 、 、 , 、 、 亚层; n=4 时,l =0、1、2、3,N 层有 s、p、d、f 亚层。 = 、 、 、 , 、 、 、 亚层。 在多电子原子中, 也决定着原子轨道的能量。 在多电子原子中, l 也决定着原子轨道的能量。当 n 相同时,随 l 的增大,原子轨道的能量升高。 相同时, 的增大,原子轨道的能量升高。
原子结构与键合
原子结构与键合原子结构与键合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原子结构和键合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以及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被称为原子核,而电子则以轨道的形式环绕在核外。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贡献,而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质子和电子数量相等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原子的原子序数等于质子的数目。
例如,碳的原子序数为6,表示碳原子有6个质子。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用于组织和展示元素的特性。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相邻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水平行称为周期,代表了不同能级的电子壳;每一个垂直列称为族,具有相同的电子外层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和族的顺序排列,从左至右上升,从上至下递增。
元素周期表上的一些重要区域包括主族元素、过渡金属、稀有气体等。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右侧,拥有稳定的外层电子结构。
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中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性能。
稀有气体位于周期表最后一列,具有高度稳定的原子结构。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将原子联系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的。
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并形成阳离子时,非金属原子接受这些电子并形成阴离子,两者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
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当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不大时,它们会共享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可以形成单、双或三重键,取决于原子间共享的电子数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
积
第三章 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基本参数
点阵常数
fcc
2 R a 4
bcc
3 R a 4
1/ 8 8 1 2
hcp
R 1 a 2
晶胞内原子数 1 / 8 8 1 / 2 6 4 配位数 致密度 最近原子间距
12 0.74 8
1 / 6 12 1 / 2 2 3 6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
2019/4/14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
◆ 原子的电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泡利( Pauli )不 相容原理、洪德( Hund )法则。 要求: 熟悉且能写出一般 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如C、O、N、Na、Mg、Al等。 ◆ 原子间的键合
物理键:范德华力、氢键
主要依靠原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 化学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和非极性)
2
2
2
2019/4/14
第四章 晶体缺陷
例:
b1 a[100]
a b 2 [101] 2
b1 a
a b2 2
1 0 0 a
1
2
2
2
2
0
2
1
2
2 a 2
a b 2 [101] 2
b1 a[100]
第四章 晶体缺陷
根据位错理论的提出背景,当位错受到力的作用时,会 发生运动。
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第五章 固体材料中的扩散
诱发原因:
1)弹性应力场的作用:应力梯度抵消了浓度梯度。 2)电场、磁场的作用:电场、磁场对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
3)晶界内吸附作用:溶质原子向晶界偏聚。
4)调 幅 分 解:典型的化学位梯度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原子结构与键合
束缚),并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形成电子云。这种由
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之间构成键合称为金属
键。
特点: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性质:良好导电、导热性能,延展性好
6
二、离子键
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
实质: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带正电的正离子(Cation) 带负电的负离子(Anion) 静电引力离 子键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
四大量子数
主量子数n
-----决定电子能量,与核平均距离。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i -----给出电子在同一壳层内所处的能级。 磁量子数mi -----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子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i -----给出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
2
电子排布规则
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 能熔融,一旦受热固化便不 能改变形状—热固性 (Thermosetting)
21
四、高分子链的构型
链的构型系指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稳定的,欲改变之
须通过化学键断裂才行
22
旋光异构体(Optical
isomerism) CH2 ─ CHR 由烯烴单体合成的高聚物 在其结构单元中有一不对称C原子,故存在两种 旋光异构单元 ,有三种排列方式:
17
3.元素有机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C原子,而由Si、
B 、P 、Al、 Ti 、As等元 素与O组成,其侧链则有机基团,故兼有无机高分子和有 机高分子的特性,既有很高耐热和耐寒性,又具有较高 弹性和可塑性,如硅橡胶等。
4.无机高分子
主链既不含C原子,也不含有机基团,而完全由其它元 素所组成,这类元素的成链能力较弱,故聚合物分子量 不高,并易水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与键合一、决定材料性质最为本质的内在因素:组成材料各元素原子结构:原子原子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键合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晶体结构原子集合体的形貌特征:显微组织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结构直接影响原子间的结合方式。
三、键的形成:在凝聚状态下,原子间距离十分接近,便产生了原子间的作用力,使原子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键。
键分为一次键和二次键:一次键——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二次键——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华键和氢键。
混合键——对于大多数晶体而言,它们的键并不单纯属于上述五种中的某一种,而具有某种综合性。
换言之,许多晶体存在混合键。
四、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的对比五、石墨(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瓦尔斯力的混合键)1. C原子的三个价电子组成sp2杂化轨道,分别与最近邻的三个C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在同一平面内互成120°,使碳原子形成六角平面网状结构。
2. 第四个价电子未参与杂化,自由的在整个层内活动,具有金属键的特点。
(石墨是一种良导体,可做电极等)3. 层与层之间以范德瓦尔斯力结合。
(结合力弱,所以石墨质地疏松,在层与层之间可插入其它物质,制成石墨插层化合物)。
六、晶体、准晶,非晶体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是有序的,即原子按某种特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呈周期性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是无序的。
准晶体,亦称为“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但是准晶体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七、弥散强化弥散强化——指一种通过在均匀材料中加入硬质颗粒的一种材料的强化手段。
是指用不溶于基体金属的超细第二相(强化相)强化的金属材料。
第二相一般为高熔点的氧化物或碳化物、氮化物,其强化作用可保持到较高温度,既可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和硬度,又可使塑性和韧性下降不大,并且颗粒越细小,越呈弥散均匀分布,强化效果越好。
第二章晶体结构1.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Crystal)就是原子(或离子、分子、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2、晶界:晶粒之间的交界面。
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
3、非晶体的基本概念:非晶体不具有上述特征。
在非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
4、晶体学(crystallography)的基本知识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
阵点:空间点阵中的点。
它是纯粹的几何点,各点周围环境相同。
晶格:描述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子。
晶胞:空间点阵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
同一空间点阵可因选取方式不同而得到不相同的晶胞。
晶格常数: 为了描述晶胞的形状和大小,通常采用交于一点的三条棱边的边长及棱间夹角等六个点阵系数来表达。
晶系,晶面与晶向,晶带轴,间隙5、晶面,晶向6、fcc和hcp都是密排结构,而bcc则是比较“开放”的结构;fcc和hcp金属中的八面体间隙大于四面体间隙,故这些金属中的间隙元素的原子必位于八面体间隙;fcc和hcp晶体中的八面体间隙远大于bcc中的八面体或四面体间隙,因而间隙原子在fcc和hcp中的溶解度往往比在bcc中的大得多;题:分别写出立方晶系中{110}和{100}晶面族包括的晶面7.①原子半径: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原子间距的一半②晶胞原子数:一个晶胞内所包含的原子数目。
③配位数: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④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8、单位面积晶面上的原子数称晶面原子密度。
单位长度晶向上的原子数称晶向原子密度。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或晶向称密排面或密排方向。
9、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为{110};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111>。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 密排面为{111}, 密排方向为<110>6 44 61 3体心立方致密度:0.68 面心立方0.74 密排六方0.74第三章晶体缺陷1、缺陷的含义:通常把晶体点阵结构中周期性势场的畸变称为晶体的结构缺陷。
理想晶体:质点严格按照空间点阵排列。
实际晶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的不完整性。
2、分类方式:几何形态: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等形成原因:热缺陷、杂质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等3、点缺陷:缺陷尺寸处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上,即三维方向上缺陷的尺寸都很小。
包括:空位,间隙质点,错位原子或离子,外来原子或离子(杂质质点),双空位等复合体。
点缺陷与材料的电学性质、光学性质、材料的高温动力学过程等有关。
4线缺陷:指在一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所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寸在一维方向较长,另外二维方向上很短。
如各种位错。
线缺陷的产生及运动与材料的韧性、脆性密切相关。
5、面缺陷:又称为二维缺陷,是指在二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而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寸在二维方向上延伸,在第三维方向上很小。
如晶界、表面、堆积层错、镶嵌结构等。
面缺陷的取向及分布与材料的断裂韧性有关。
6、体缺陷:在三维方向上尺寸都比较大的缺陷。
例如,固体中包藏的杂质、沉淀和空洞等。
7、点缺陷平衡浓度:通过热力学分析,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温度,晶体中最稳定的状态是含有一定浓度的点缺陷的状态,这个浓度称为该温度下晶体中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经热力学推导:C = n/N = Aexp(-U/kT)C与T、U之间呈指数关系。
T上升、C升高。
8、位错的基本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9、位错的运动位错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滑移和攀移在一定的切应力的作用下,位错在滑移面上受到垂至于位错线的作用力。
当此力足够大,足以克服位错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时,位错便可以沿着滑移面移动,这种沿着滑移面移动的位错运动称为滑移。
刃型位错的位错线还可以沿着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移动,刃型位错的这种运动称为攀移。
10、螺型位错:在滑移时,螺型位错的滑移方向与位错线垂直,也与柏氏矢量垂直。
对于螺型位错,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平行,故它的滑移不限于单一的滑移面上。
对于螺型位错,由于所有包含位错线的晶面都可成为其滑移面,因此,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称双交滑移。
11、第四章固体材料中原子的扩散1、扩散的分类扩散(diffusion): 在一个相内因分子或原子的热激活运动导致成分混合或均匀化的分子动力学过程。
(1)根据有无浓度变化自扩散:原子经由自己元素的晶体点阵而迁移的扩散。
(如金属的晶粒长大:无浓度变化。
)互扩散:原子通过进入对方元素晶体点阵而导致的扩散。
(有浓度变化)(2)根据扩散方向下坡扩散:原子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进行的扩散。
上坡扩散:原子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进行的扩散。
(3)根据是否出现新相原子扩散:扩散过程中不出现新相。
反应扩散:由之导致形成一种新相的扩散。
2、固态扩散的条件:(1)温度足够高;(2)时间足够长;(3)扩散原子能固溶;(4)具有驱动力:具有化学位梯度。
3、菲克第一定律:当固体中存在着成分差异时,原子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质量浓度梯度成正比。
稳态扩散J: 扩散通量(mass flux), kg/(m2s)D: 扩散系数(diffusivity), m2/s: 质量浓度,kg/m3: 浓度梯度菲克第二定律:在扩散过程中某点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浓度分布曲线在该点的二阶导数成正比。
4、上坡扩散:物质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扩散,扩散的结果提高了浓度梯度,这种扩散称为“上坡扩散”。
从热力学分析可知,扩散的驱动力并不是浓度梯度,而应是化学势梯度,由此不仅能解释通常的扩散现象,也能解释“上坡扩散”等反常现象。
决定组元扩散的基本因素是化学势梯度,不管是上坡扩散还是下坡扩散,其结果总是导致扩散组元化学势梯度的减小,直至化学势梯度为零。
5、可能的扩散机制1、易位:两个质点直接换位2、环形扩散:同种质点的环状迁移3、准间隙扩散:从间隙位到正常位,正常位质点到间隙4、间隙扩散:质点从一个间隙到另一个间隙5、空位扩散:质点从正常位置移到空位6、影响扩散的因素:1、温度2、固溶体类型3、晶体结构4、晶体缺陷5、应力作用6、化学成分7、多种扩散的含义体积扩散(Db): (晶格扩散,本征扩散)界面扩散(Dg): 晶界扩散--液相少时主要相界扩散--液相多时主要表面扩散(DS)8、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现象称为反应扩散,也称为相变扩散。
反应扩散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扩散过程;一是界面上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相变的反应过程。
反应扩散取决于两个因素:反应速度:若由反应控制,则反应扩散层厚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原子扩散速度:若由原子扩散控制,则反应扩散厚度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
反应扩散的特点:二元系扩散层中不存在两相共存区,且在相界面的浓度是突变的;三元系扩散层中不存在三相共存区因为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多相共存的条件为化学位相等。
9、烧结烧结过程如下:将压实的粉末加热到高温,在初期,相互接触的颗粒开始逐渐形成颈的连接烧结初期主要是表面扩散,后期主要是晶界扩散。
烧结速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②末原材料的颗粒粗细;②原子的扩散速率,这决定于温度。
第五章相平衡相图原理1、相图是表示材料成分、温度、压力及其状态之间关系的几何图形,故相图又被称之为状态图2、相平衡:相与相之间的转变称为相变。
若多相体系的各相中每种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或者说多相体系中各相的相对量不随时间而变,则体系达到相平衡。
相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3、由一种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晶体称为单组元晶体或纯晶体,该体系称为单元系。
从一种相到另一种相的转变称为相变。
由液相至固相的转变称为凝固;如凝固后的固体为晶体,称为结晶。
由不同固相之间的转变称为固态相变4、相变相变:指当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发生变化时,物相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相变表现为:从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
化学成分的不连续变化。
物质物理性能的突变。
5、气体,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液体,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两相或三相共存。
固体,一般有一种固体便有一个相。
两种固体粉末无论混合得多么均匀,仍是两个相(固体溶液除外,它是单相)相图(phase diagram)表达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温度、压力、组成等强度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称为相图。
6、热力学平衡条件:1。
热平衡条件2.压力平衡条件3.相平衡条件4.化学平衡条件7、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数目称为自由度,用字母 f 表示。
这些强度变量通常是压力、温度和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