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合集下载

浅议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调解技法

浅议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调解技法

浅议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与调解技巧庄浪县赵墩乡综治办陈永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基层矛盾纠纷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因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林权改革、村务管理、征地拆迁、婚嫁家庭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发生,是基层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挑战。

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特点并及时正确化解处理,是基层维护稳定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本文以庄浪县赵墩乡实际为例,就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调处化解技巧作了具体阐述。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一)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1、土地矿山林权等权益类纠纷。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开展,此类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是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多由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等引发,群体性、对抗性为其主要特点。

2、婚姻家庭邻里纠纷。

由婚姻家庭引起的矛盾纠纷是我乡农村的主要矛盾纠纷,主要因离婚、解除同居或赡养、继承、财产分割引起的婚姻家庭纠纷和因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引起的争吵打架形成的相邻关系纠纷等,多在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些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与当事人受教育水平、生活阅历、家庭状况等诸各方面因素有关。

3、经济债务、劳资类纠纷。

此类纠纷主要集中发生在春节期间,特别是务工人员工资发放、民间债务偿还等问题而引发矛盾纠纷,有的处理不好极易引起打架斗殴、损坏他人财物等事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另外,也有一部份纠纷是因违法行为而引发的经济纠纷,比如一些人因参与“六合彩”赌博活动引发的“债务”纠纷。

4、村务管理类纠纷。

主要在惠农资金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村公益事业经费开支等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生。

有部分村社干部个人利己思想作祟的原因,也有村务管理民主化、透明度不高的原因。

可能引发个别群众或是部分群众集体的矛盾纠纷。

5、人身损害赔偿类纠纷。

主要由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因处理不当或群众对处理工作不理解引发,或因发生伤害案件,被害人一时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当事人又不想预付医疗费用,从而引起被害人家属、亲朋好友对当事人的过激行为,致使产生新的矛盾纠纷。

浅析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的特点与调解技巧的运用精品

浅析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的特点与调解技巧的运用精品

浅析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的特点与调解技巧的运用精品农村常见的矛盾纠纷是农村地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们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纠纷,调解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调解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的特点1.多样性:农村地区的矛盾纠纷涉及到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等多个层面。

这些矛盾纠纷的性质、原因、利益主体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2.复杂性:农村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如土地纠纷、收储补偿纠纷、环境污染纠纷等。

这些纠纷往往涉及到多个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利益,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解决。

3.长期性:农村矛盾纠纷的解决往往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由于涉及到的问题较为复杂,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

二、调解技巧的运用1.了解矛盾纠纷的背景和各方利益:调解员在介入农村矛盾纠纷时,需要全面了解背景信息和各方的利益诉求。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各方利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保持中立立场: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应该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处理各方的诉求。

只有保持中立,才能得到各方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农村矛盾纠纷的解决。

3.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农村矛盾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寻找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让利、互通有无、协商等,具体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

4.注重沟通和协商: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需要注重沟通和协商,了解各方的想法和意见,并将其进行整合,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能够使各方意见融合,从而达成共识。

5.鼓励农民参与:调解员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中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使他们成为调解的主体和参与者,提高他们对解决方案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推动矛盾纠纷的解决。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一、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民生领域,然而,农村地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村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经济问题首先,农村经济问题是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相对缺乏产业和经济支撑,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地区。

农村土地被分散、规模小,农业产能相对薄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难实现规模效益。

此外,农村人口流失加剧,农村劳动力短缺,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1.2 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其次,农村基础设施问题也是农村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交通、通信、电力等方面的设施不足。

这造成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使得农民很难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服务。

二、农村中的矛盾问题农村中的矛盾问题是农村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土地问题首先,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中的一个重要矛盾问题。

土地问题涉及到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权益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土地流转不畅、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产权不明确等问题。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较低,农民往往面临着土地流转难、土地权益不保障等问题。

2.2 农民收入问题其次,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村中的另一个重要矛盾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很难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稳定性较差,往往受到季节性、环境性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农村贫困的风险。

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农村中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之一。

2.3 城乡差距问题另外,城乡差距问题也是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矛盾问题。

由于历史的和地域的原因,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

浅谈农村矛盾纠纷

浅谈农村矛盾纠纷

浅谈农村矛盾纠纷第一篇:浅谈农村矛盾纠纷浅析矛盾纠纷化解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及成因。

1、资源权属类。

主要是农村土地、林业、矿业等各类资源性权属纷争,以及进行各类建设引发的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方面的矛盾纠纷等。

2、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类。

这类纠纷多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引发的,经过各级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大多数化解在基层,但如果化解不及时,极易造成家庭、宗族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乃至暴力事件。

3、干群关系类。

主要是个别地方村务管理不善,村务不公开透明,严重侵害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少数村干部甚至以权谋私,侵占公共财产;还有个别村、基层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淡化,对待群众诉求缺乏耐心,使一些可以不发生的矛盾发生了,让一些发生的矛盾激化了,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等等。

4、债权债务类。

主要是个别地方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债务消化不了,长期被拖欠,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的矛盾纷争。

还有就是在发展家庭经济中,借款融资以及从事买卖、承包、租赁、承揽、建筑、运输等民事活动中形成债权债务纠纷等。

5、信访类。

主要是个别信访老户对信访处理或答复不满意、不及时而持续信访,甚至越级上访,以及少数人想通过上访获取个人利益而无理闹访、缠访等。

6、因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主要为交通事故纠纷、医患纠纷等。

7,因环境污染、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发生区域主要为城乡结合部。

二、一些矛盾纠纷难调的原因1、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多年来,经过多次的普法知识教育,一些村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仍然淡薄,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和观念不强。

2、公平、诚信道德观念缺失,社会风气滑坡的影响。

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村民的公民意识并没有提高,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并没有形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发生纠纷时,体现为一种争强夺利、占别人便宜的意识,而缺少了一种公平诚信的道德观念。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社会矛盾纠纷和由此引发的各类刑事、民事和上访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乃至全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就近年来农村地区矛盾纠纷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婚姻家庭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一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大,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受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和影响,且由于夫妻长期分居生活,导致双方在生活态度、观念、方式产生差距,原来的婚姻基础产生了动摇,恋爱关系破裂的越来越多。

二是农村中仍有包办婚姻现象,夫妻双方感情基础薄弱,按民间风俗结、订婚的,解除婚约成了常事,为了彩礼、钱财等,往往导致双方家人矛盾激化,造成了许多群体性事件;三是因第三者插足、孩子抚养、老人的赡养等问题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使得农村一些家庭的伦理道德遭到破坏,甚至引发家庭暴力,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犯罪现象。

2、重点工程施工和城市化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各地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颇多,在这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赔偿等问题。

由于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少数人就会以各种借口、手段来阻工扰工。

特别是因补偿费用等问题引发的被征地农民聚众闹事,延误工程进度等现象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特别是农业用地被大量征用为建设用地后,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失地农民安置等有关政策不配套、不连贯、不落实的原因,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村民在要求得不到解决时,奉行“法不责众”或“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置国家法律、社会秩序、公德以及公共利益于不顾,有的还采取极端方式,企图通过把事情闹大来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

3、村级集体事务引发的矛盾纠纷。

浅谈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特点、原因和对策

浅谈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特点、原因和对策

浅谈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特点、原因和对策麦档网精河县茫丁乡北地村住村工作组(2014年11月13日)当前,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也逐渐呈现出数量扩大化、诱因多元化、形式复杂化、调处困难化等趋势。

矛盾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化解处理,就可能造成矛盾激化,甚至演绎转化为治安、刑事案件,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成为新农村建设必须承担的重点工作之一。

农村矛盾纠纷的化解,必须要把握好源头。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预防和减少犯罪,防范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具体而言,就是要紧扣基层预防、及时化解、果断处置三个环节,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体现㈠村民之间利益矛盾。

主要表现为土地承包、利益分配等过程中的矛盾,农村私人借贷、交易、继承等方面的经济纠纷,及村干部在村务管理过程中缺乏透明、分配不公等引发的矛盾。

例如:精河县作为全州开垦荒地最多的一个县,很多荒地,谁先占就是谁的,但是这些地的归属并不属于个人,而是国家的地,违规开垦荒地也就导致了地界、种植补贴、地下水资源匮乏等诸多纠纷,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㈡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如夫妻打架、离婚、老人赡养问题、意外事故引发家庭纠纷矛盾等等。

当前农村因为离婚及赡养老人、兄弟分家财产分配产生的矛盾十分普遍,当事人往往不顾夫妻、兄弟姐妹感情,情绪严重对立,甚至纠集多人以武力解决问题,如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

㈢邻里之间生活矛盾。

主要包括宅基地界址、道路通行、山林地界、家畜饲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这些矛盾引发的邻里纠纷层出不穷,任其发展双方轻则辱骂争吵,重则相互撕打甚至纠集家族人员进行殴斗。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㈠纠纷主体趋变。

以往农村社会相对比较封闭,发展比较滞后,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主体一般是公民、邻里之间的纠纷,民间纠纷多出现在婚姻家庭、邻里、债权债务、宅基地等方面,而如今已经拓展到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现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问题和矛盾备受关注和重视。

本文从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分析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农村经济问题和矛盾1.农民收入低目前,农民的平均收入仍然很低,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更是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这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多余、土地利用效率低等因素有关。

2.农产品销售困难农产品销售困难一直困扰着农村发展,尤其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主要由小规模的农户生产,难以进行品牌化和规模化的生产。

3.土地流转未能有效推进土地是农村的命脉,土地流转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但是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仍然受到政策和习惯观念的限制,不能得到有效推进。

二、农村社会问题和矛盾1.人才流失人才是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但是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就业机会少,很多优秀的青年和知识分子流失到城市和外地,对农村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2.养老问题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占比较高,但是养老条件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农村老人晚年主要依靠家庭供养,但是家庭人口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老人面临着孤独和生活困难等问题。

3.社会保障不完善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可以为农民提供保障的就业机会较少,退休、生育等补贴标准较低,一些困难群体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三、农村文化问题和矛盾1.农村文化缺乏活力农村文化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缺少新鲜血液和创新能力。

由于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和乡村人口相对单一,许多小农村不能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从而大大限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2.农村文化传承存在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老化和新文化的进入,许多本土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很多农村的纪念馆、文化中心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导致农村文化传承不完整,呈现出断层的状态。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社会问题也愈加突出。

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是复杂的,常常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针对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问题进行分析。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是农民的根本生产资料,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然而,在当前的土地政策下,一些农民会面临土地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的问题,使得农民在土地上的立足点变得越来越脆弱。

其次,土地使用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威胁,土地生态不断受损,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后面是针对土地问题如何治理的方法和草案。

二、农民权益问题农村中的农民是最先受益和最受伤的群体之一。

一些农民在土地被征收时,往往面临土地被低估赔偿和交通建设不如城市的相对弱势等问题。

同时,一些农村的“三资”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问题也是影响农民群体权益保护的关键问题。

而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与政府机关、公共服务体系等如何进行协调与改善。

三、乡村人口老龄化和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人口不断流失,导致农村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老龄化问题特别需要重视,逐渐正在成为一种单独而又综合性的问题领域,这也必将涉及到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

同时,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情况下,农业生产面临技术和劳动力短缺,这会进一步扩大乡村老龄化问题的影响范围。

在人口问题这一问题上,如何把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驱动起来,必将是了解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关键。

四、农村扶贫问题农村扶贫问题是当前农村面临的难题之一。

明显的贫困地区妨碍了贫困户、移民者和少数民族的基本生存,农产品价格低迷,则进一步恶化了这一困境。

挖部如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如何确保扶贫工作“有准锤”,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五、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人民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不合格食品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问题,直接威胁了我国农村居民及世界各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农村矛盾纠纷现状与特征

农村矛盾纠纷现状与特征

农村矛盾纠纷现状与特征农村矛盾纠纷现状与特征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现状与特征近年来,农村经济在不断飞速发展的同时,受到经济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文化思潮变革等因素影响,一些社会关系与矛盾纠纷趋于紧张和复杂,存在某些不安定的隐患、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基层的社会和谐和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对旺苍地区乡镇的矛盾纠纷研究厘清农村矛盾纠纷呈现的主要现状与特征,并寻找妥善化解之道。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种类(一)干群之间的矛盾纠纷1、干部作风问题导致群众对基层组织缺乏信任。

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加之近年来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基层人才的外流造成村领导班子成员素质整体不高成为不争的实事。

素质的参差不齐又使农村干部出于理解不同或者个人的私心,在政策执行上时常出现偏差。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待群众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拖拉,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发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或者采用高压政策或“一言堂”,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使小纠纷激化成大矛盾。

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引起了双方的对立,基层群众把对个别干部的埋怨转化成对政策的不理解和对村委会的不信任。

而群众的上访也让村委会把其划为“刁民”,干群关系十分紧张。

2、管理职能与体制问题导致行政效率低下,难以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基层组织网络建设不健全,各项工作条块分割、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加之工作人员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作用、群防群治作用发挥不好。

一些村社综治网络、人民调解网络不健全,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基层工作网络作用发挥不好,对因宅基地、土地、婚姻、邻里关系等引发的民事纠纷不能及时妥善化解处理。

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基层群众对村委会的不满与日俱增。

3、基层管理存在“一言堂”导致群众民主权利受到损害。

当前,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然而少数村干部在村级集体事务管理中,没有真正贯彻“一事一议”,最多是形式上做到了村务、财务公开,但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就开小会个别干部拍板决定,侵犯了村民的利益从而引发村民不满。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现实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现实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现实矛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现实矛盾日益突出,农村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处理农村现实矛盾时,需要正确认识事实,明确矛盾的本质和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农村现实矛盾农村现实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收入和城市收入的差距。

由于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与城市居民持平。

这种差距在某些地区尤为明显,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

2.农村劳动力空心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政府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进,农民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的劳动力流失现象明显。

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因素,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缺乏充足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保障。

4.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落后。

农村教育和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甚至出现一些地方的文化荒漠现象,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把握农村现实矛盾的本质和原因农村现实矛盾的本质在于农村的发展滞后,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发展水平明显不足,导致了收入差距、劳动力空心化、社会保障不健全以及教育文化落后等问题。

农村现实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发展不平衡。

政府在区域发展上给予了城市更多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扶持,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农业领域投入不足。

农村发展除了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以外,企业和市场也需要向农村领域注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同时农业政策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3.农村文化教育落后。

市场化、城镇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意识低,导致人才流失、农业技术普及水平低等问题。

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农村现实矛盾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

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通过振兴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解决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

2.优化农业政策。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注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同时还要挖掘农村资源潜力,扩大农村产业等领域的市场融合。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调处对策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调处对策

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调处对策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论坛题目是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调处对策。

社会大局的稳定,事关重大。

一方不稳,可殃及到四面八方。

中央也提出“农村不稳,中国就不稳”。

我镇地处旗区所在地,也是代表着我地区的“窗户”。

倘若我们锡尼镇各村嘎查不稳定,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锡尼镇经济发展的大局。

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化解当前农牧区矛盾纠纷,对于维护政治稳定,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1、土地矛盾纠纷突出。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这类矛盾纠纷在各地区普遍存在,而且数量所占矛盾纠纷总数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且有所增长。

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合同三十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

这与农村的传统作法相冲突,很多群众对此不了解、不理解,当遇到娶妻、生子等增加人口的情况,纷纷要求村嘎查给添地。

这种情况的存在给村嘎查干部的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按老传统办事,违背国家法律;按法律办事,有的群众不配合、出难题。

目前,这种情况在农牧区普遍存在,是群众争论的焦点,也是群众上访的主要内容。

据有关统计,这方面的问题占到上访总量的80%。

还有就是,前些年,部分农牧民外出打工人员比较多,自己的地或草牧场无人管理或送人耕种等现象普遍,但随着中央取消农业税和粮食补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牧民对土地经营热情空前高涨,土地承包经营权随之成为农民争执的焦点,一些长期积累的土地、山林等权属不清、草牧场界限不明,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等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2、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除以上提到的土地纠纷外,历史遗留也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比如张秉义同阿日柴达木村六社土地纠纷就是一起历史遗留纠纷,八几年的时候,两个村就出现过地界纠纷,但当时的相关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未留下任何相关资料,对两村的交界也未作出最终定论,最后不了了之,给我们留下了一起没有任何依据的纠纷,我们现在调解和裁决都很困难。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社会矛盾纠纷和由此引发的各类刑事、民事和上访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乃至全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就近年来农村地区矛盾纠纷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婚姻家庭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一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大,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受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和影响,且由于夫妻长期分居生活,导致双方在生活态度、观念、方式产生差距,原来的婚姻基础产生了动摇,恋爱关系破裂的越来越多。

二是农村中仍有包办婚姻现象,夫妻双方感情基础薄弱,按民间风俗结、订婚的,解除婚约成了常事,为了彩礼、钱财等,往往导致双方家人矛盾激化,造成了许多群体性事件;三是因第三者插足、孩子抚养、老人的赡养等问题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使得农村一些家庭的伦理道德遭到破坏,甚至引发家庭暴力,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犯罪现象。

2、重点工程施工和城市化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各地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颇多,在这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赔偿等问题。

由于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少数人就会以各种借口、手段来阻工扰工。

特别是因补偿费用等问题引发的被征地农民聚众闹事,延误工程进度等现象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特别是农业用地被大量征用为建设用地后,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失地农民安置等有关政策不配套、不连贯、不落实的原因,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村民在要求得不到解决时,奉行“法不责众”或“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置国家法律、社会秩序、公德以及公共利益于不顾,有的还采取极端方式,企图通过把事情闹大来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

3、村级集体事务引发的矛盾纠纷。

浅议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调解技法

浅议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调解技法

浅议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及调解技法农村矛盾纠纷是指在农村中由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当今,农村矛盾纠纷在数量上逐渐增多,矛盾类型也日趋复杂。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从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和特点入手,探讨其调解技法。

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主要包括经济纠纷、土地纠纷、劳动纠纷、居民纠纷和环境纠纷等。

经济纠纷主要涉及农民的收入分配、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等经济问题;土地纠纷主要包括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流转和征地拆迁等;劳动纠纷涉及农民工工资、劳动权益保护等;居民纠纷主要涉及相邻农户的关系、家庭纠纷等;环境纠纷主要包括农村环境污染和资源争夺等。

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矛盾主体广泛,包括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其次是利益关系复杂,各方利益的相互交叉和重叠使得解决矛盾纠纷更加困难;再次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既有诉讼、仲裁等法律途径,也有调解、协商等非诉讼途径;最后是纠纷背景复杂,包括历史、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针对农村矛盾纠纷所具有的特点,调解技法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是建立健全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农村调解组织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村调解队伍,提供高质量的调解服务。

其次是注重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权益保护和解决纠纷的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冲突解决能力。

再次是推动多元化解纷方式,发挥专业调解组织的作用,促进法律途径和非诉讼途径的有机结合,提供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选项。

最后是加强矛盾预防和源头治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减少农村矛盾纠纷的发生,提高农村社会稳定性。

总之,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和特点较为复杂,解决之道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多元化解纷方式和加强矛盾预防。

这需要政府、调解员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参与和协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当前,农村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一些地区,发展相对较好,农民收入较高,农业生产水平也较高。

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农村贫富差距加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发展动力不足。

二、农村投入不足目前,农村投入的主体是农民自己,政府在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农村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同时,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有限。

农村投入不足导致了农村的发展水平低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受限。

三、农村土地问题突出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导致农村土地面积逐渐减少。

此外,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也不容忽视。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发达,大量农村土地闲置,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低。

土地的流转受到限制,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吸纳农民就业。

四、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是农村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大量的人力,劳动效率低下。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

同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方式滞后。

这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五、农民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是农村中存在的一个矛盾。

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缺乏专业技能。

农民的知识结构老化,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此外,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针对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绪。
I . 2 群众文化素质 问题 1 . 2 . 1 反映 自身问题 的方式不妥当 。 当前 村 民的 民主 意识 逐渐 增 强 ,但 法
现矛 盾 和纠纷 后 ,不能 及时得 到 有效 化解 。 1 . 3 . 3村 务公 开不 规 范 、不 彻底 , 透 明度不 够 。随着 基层 民主政 治 建设 的不 断 深入 ,广大 村 民参政议 政 的意 识 逐 渐增 强 ,对 村务 公 开 的要 求越 来 越高 , 但许多村务公开 的透 明度不够 , 甚 至是流于形式 , 对群众反映的热点 、 难 点 问题 采取 回避 、推 诿 的态 度 ,甚 至侵犯 农 民群 众利 益 ,个别村 干部 小 贪小 占,侵 吞集 体 财产 ,存 在 一定 的 腐 败 现象 ,引 发农 民群 众上 访 ,造 成 的问题 。 农村社 会不 稳定 。 1 . 3 . 4有 的村 干部 素质较 低 ,有 待 1 . 2 . 3民转刑 案件 仍 然存在 。农 村 . 3 . 4 . 1 年 龄 严 重 老化 、文化 水 邻里 之 间 围绕宅 基地 、山林 权属 和鸡 提 高。1 毛蒜 皮 的事 情等 问题 发 生纠纷 ,因得 平 明显偏 低 ,难 以适 应新 形势 下农 村 . 3 . 4 . 2思 想观 念 陈 旧 , 不 到及 时调 解处 理 ,老 百姓 又 不依 法 工 作 的需 要。 1 缺 乏 干事创 业 的激 情 ,难 以经 受市 场 解决 争 端 ,而 依靠 单 纯 的私力 解决 , 进而转化为刑事案件 。 经 济 的考 验。 1 . 3 . 4 . 3宗 旨观念 、服 务 1 . 2 . 4 农 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匮乏 。 意 识差 。有 的村 干部摆 不 正 自己 的公 随着 经 济社会 的不断 发展 ,农 民对精 仆 位 置 ,不 关心 群众 的生产 生活 ,甚 神文 化 的需求 越来 越 大 ,虽 然农 村 文 至 对村 里 的事不 闻不 问;有 的村干 部 化体 育设 施 已有 建设 ,但远 远不 能满 对 群众 关 注的 土地 承包 、宅基 地规 划 足农民的需要 ,从 而导致翻 “ 筒子” 、 等热点 、难 点 问题解 决 不及 时 ,不 按 玩 “ 牌 九 ”等赌 博 活动 在一 些农 村地 章 办 事 ,推 诿 扯皮 , “ 虚 报浮 夸 、公 区得以发展 ,甚至导致邪教蔓延 。 款 吃喝 、打牌赌博 ”等现象时有发生 。 1 3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问题 1 . 3 . 4 . 4法制观念淡薄 ,工作 作风粗暴 , 1 . 3 . 1 少 数村 级基 层组 织涣 散 ,战 难 以跟 上依 法 治 国 的步伐 。 目前 ,一 斗力 不强 。少数 村 级组 织对 社会稳 定 些 村 干部对 法律 知 识知 之甚少 ,甚 至 难 以依法行政 。 有 的挪用 、 工作 重要 性 的认识 不 够 ,村 治保会 力 根本不懂法 , 量不 足 ,各 项稳 定 工作 措施 没有 落 到 侵 吞集 体 财产 ,以权 谋 私 ;有 的工 作 实处 ,应对 突发 事件 和 群体 事件存 在 方 法简 单粗 暴 ,群众 稍有 微词 ,就 采 薄弱 环节 ,导致 社 会治 安综 合治 理工 取 过激 行 动 ,造 成干 群关 系 紧张 、信 访 案件 增 多,特别 是执 行一 些 突击性 作水 平低。 1 . 3 . 2个别 村 干部工 作作 风漂 浮和 任 务 时 ,常 常采 取强 制性 办法 ,时 常 工作 能力 较差 。工 作作 风飘 浮主要 表 酿成严重影响农村稳定 的群体性事件 。 现在 :群众 观念 和 政策 观念 淡 薄 ,往 1 . 3 . 5村 级债 务 问题 日益 突 出,成 往 以管 理者 自居 ,工作 方法 简单 ,为 为影 响农村 工作 的凸显点 。 因取消 农 民办 实 事少 ,接触 群 众有 冷 、硬 、横 业税再 也不能 以逐年扣除 费用 来偿还 , 现象 ,有 的村 干部 处理 问题 不公 正 、 而 村级 没有 收入 来 源 ,沉重 的债务 让 有偏 袒 ,从 而造 成 于群 关 系紧 张 ,引 村 干部 开展 工作 的难 度加 大 ,干群 关 发矛 盾 纠纷 ;合 村 并组 后 ,村 级 区域 系 紧张 。 1 . 4 由乡 镇企业 或村 办企 业 的体 扩大 ,部分 地 方合 村不 合心 。工作 能 力较 差 的主要 原 因是 : 目前 村干部 数 制 改革 、利益 格局 调 整引发 的 矛盾 纠 量减 少 ,有 能 力 、有 知识 的 年轻人 回 纷 问题 当前 在 农村 ,一 部分 乡镇企 业 或 村任 职 的少 ,村 干 部总 体素 质不 高 , 村办集 体企业 由于种种原 因生产 不振 、 缺乏 具有 驾驭 复杂 局 面 的能力 ,当 出

农村矛盾总结汇报

农村矛盾总结汇报

农村矛盾总结汇报农村矛盾总结汇报一、引言在我国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矛盾日益凸显,其中涉及面广泛,问题复杂多样。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报告将就农村矛盾的主要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农村矛盾的主要特点1. 农村收入分配失衡: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突出,农民工收入待遇不公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 乡村教育不足: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教育滞后问题突出。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素质能力相对较低。

3. 乡村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村医疗资源不足,基层医疗设施薄弱。

医药费用高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

4. 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交通条件较差,公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滞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5.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业科技水平低,农田耕作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低劣,农民收益不稳定。

三、农村矛盾产生的原因1. 政策性因素:过去农村政策导向偏重城市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导致农村矛盾逐渐积累。

2. 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流出,加剧了农村矛盾。

3. 体制性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和土地制度问题,限制了农民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收入分配不公平。

4. 农村管理不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相对薄弱,农村社会秩序不稳定,农民权益保护不到位。

5. 文化教育问题:农村教育滞后,培养工匠和技术人才机制不完善,很多农村人口缺乏素质教育,造成劳动力结构失衡。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生活的便利程度。

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 改革农民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民土地产权,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当前农村矛盾表现及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矛盾表现及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矛盾表现及对策研究[摘要]农村矛盾复杂多样,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只有分析矛盾表现,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才能在解决农村矛盾中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一、当前农村矛盾的主要表现(一)经济生活中的矛盾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

()农村贫富群体之间的矛盾。

随着农村单一所有制格局的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益出现多样化,因而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

除传统农业劳动者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如农村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承包经营者等,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利益群体。

这些新的利益群体在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有着日益强烈的优越感和对社会各项事务的支配意识、干预意识,正向强势群体转化。

而原有的普通农民,则由于素质较低,收入相对较少且不稳定,而有一定的自卑感,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越来越向弱势群体转化。

与此相对应,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局面,形成了高收入阶层和相对贫困阶层。

一方面,低收入阶层特别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劳动者,由于思想比较陈旧,对比过去计划经济平均分配的时代,心理不平衡,对高收入阶层产生妒忌心理,甚至对党的现行政策不满;另一方面,确有个别高收入者是靠钻空子,甚至是靠权钱交易、损公肥私等手段暴富的,更引起一般群众的不满。

()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形成的城乡矛盾。

中国改革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用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的农村改革来推动体制落后的城市改革。

但是当城市居民走向小康之路时,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年为∶,年为∶,年为∶,年为∶。

年代前期这一差距明显反弹,中间略有缩小,但年以后在波动中呈现扩大趋势,仅以年∶为准,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这一差距为∶;若考虑到货币收入,这个差距为∶;若将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补贴算进去,这种差距为∶。

乡镇矛盾工作总结

乡镇矛盾工作总结

乡镇矛盾工作总结引言乡镇矛盾是农村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乡镇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乡镇矛盾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达到有效化解矛盾、稳定乡村社会的目标。

乡镇矛盾的特点乡镇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分配不公:由于资源有限,乡镇居民之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矛盾激化。

2.权益意识觉醒: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对自身权益的认识日益增强,对不公平待遇的抗争也日益增多。

3.城乡差距加大:乡镇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与城市地区的差距加大,这也是导致乡镇矛盾的原因之一。

4.人口流失和空心化: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导致乡镇人口减少,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

乡镇矛盾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开展乡镇矛盾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由于乡镇矛盾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解决,但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无法有效处理复杂的矛盾纠纷。

3.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乡镇矛盾工作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得问题处理无法立即得到反馈和改进。

4.缺乏科学的矛盾预警机制:目前对乡镇矛盾的预警机制还不完善,导致问题反应迟缓,处理不及时。

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乡镇矛盾工作,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建立乡镇矛盾工作的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席会议,确保信息流通和问题协调。

2.提升基层干部素质:通过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知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况。

3.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乡镇矛盾工作的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和归纳问题及解决方案,及时向上级报告和反馈,以便做出及时的改进。

4.建立科学的矛盾预警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乡镇矛盾的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居民的诉求和问题,加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结论乡镇矛盾工作是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乡镇矛盾对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作者:全义学
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20期
社会矛盾纠纷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如何应对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当前矛盾纠纷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机制,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表现
1.1 土地矛盾纠纷问题
1.1.1土地承包与相关法律相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合同三十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但农村按传统在实施土地承包过程中,因特殊原因却存在与此原则相悖的情况。

一方面,有娶妻、生子等增加人口的家庭,纷纷要求村组添地;另一方面,有孩子上学、子女外嫁、老人去世的家庭,按传统作法应退地,他们却以《土地承包法》为依据拒绝交出土地。

这种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是群众争论的焦点,也是群众上访的主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部分镇乡街外出打工人员比较多,弃田私自转让、送人耕种等现象普遍,随着中央取消农业税和粮食补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民对土地经营热情空前高涨,土地承包经营权随之成为农民争执的焦点,一些长期积累的土地、山林等权属不清、界限不明,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等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1.1.2土地征用补偿等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

当前,工业园区和道路建设及城镇化建设性征地范围逐渐扩大,征用农民土地越来越多,但由于不同时期项目的补偿政策、补偿标准不统一,从而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情绪。

1.2 群众文化素质问题
1.2.1反映自身问题的方式不妥当。

当前村民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但法制意识淡薄,在矛盾和问题的高发期,社会心理容易失衡,以非理性的方式反映利益诉求的现象增多。

许多上访群众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个别人甚至通过赴市进京上访,对政府施加压力,以达到个人目的。

1.2.2因家庭婚姻问题引发的矛盾较多。

因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夫妻关系稳定性降低,外出人员离婚占离婚总数的比率较高,而且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安全和教育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1.2.3民转刑案件仍然存在。

农村邻里之间围绕宅基地、山林权属和鸡毛蒜皮的事情等问题发生纠纷,因得不到及时调解处理,老百姓又不依法解决争端,而依靠单纯的私力解决,进而转化为刑事案件。

1.2.4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匮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已有建设,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从而导致翻“筒子”、玩“牌九”等赌博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得以发展,甚至导致邪教蔓延。

1.3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
1.3.1少数村级基层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

少数村级组织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村治保会力量不足,各项稳定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存在薄弱环节,导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低。

1.3.2个别村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和工作能力较差。

工作作风飘浮主要表现在:群众观念和政策观念淡薄,往往以管理者自居,工作方法简单,为民办实事少,接触群众有冷、硬、横现象,有的村干部处理问题不公正、有偏袒,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矛盾纠纷;合村并组后,村级区域扩大,部分地方合村不合心。

工作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村干部数量减少,有能力、有知识的年轻人回村任职的少,村干部总体素质不高,缺乏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当出现矛盾和纠纷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化解。

1.3.3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彻底,透明度不够。

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渐增强,对村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许多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不够,甚至是流于形式,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推诿的态度,甚至侵犯农民群众利益,个别村干部小贪小占,侵吞集体财产,存在一定的腐败现象,引发农民群众上访,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

1.3.4有的村干部素质较低,有待提高。

1.3.4.1年龄严重老化、文化水平明显偏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

1.3.4.2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难以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

1.3.4.3宗旨观念、服务意识差。

有的村干部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不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对村里的事不闻不问;有的村干部对群众关注的土地承包、宅基地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及时,不按章办事,推诿扯皮,“虚报浮夸、公款吃喝、打牌赌博”等现象时有发生。

1.3.4.4法制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暴,难以跟上依法治国的步伐。

目前,一些村干部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懂法,难以依法行政。

有的挪用、侵吞集体财产,以权谋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群众稍有微词,就采取过激行动,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信访案件增多,特别是执行一些突击性任务时,常常采取强制性办法,时常酿成严重影响农村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1.3.5村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工作的凸显点。

因取消农业税再也不能以逐年扣除费用来偿还,而村级没有收入来源,沉重的债务让村干部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干群关系紧张。

1.4 由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体制改革、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矛盾纠纷问题
当前在农村,一部分乡镇企业或村办集体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生产不振、经营不善,在企业改组改制、解体破产中,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没有保障,一些刚“洗脚离田”的职工心理严重失落,特别是一些老职工一下子失去生活依靠,在利益格局调整中处于劣势,加上个别企业负责人处理问题过于利益化、简单化,遇有人煽动就容易诱发职工聚集上访,或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方法简单,不能令职工信服,也易使职工以聚众闹事、集体上访等方式“要说法”。

2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征
2.1 农村矛盾纠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矛盾覆盖的范围日益呈现多样化和复杂
由于社会改革,农村民间纠纷主体发生了变化,过去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纠纷,发展成为村民与基层行政村、村民与企事业单位、村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纠纷,矛盾纠纷主体的当事人不再仅仅是村民个人,还包括了许多经济主体和行政组织及部门。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逐步发展,经济纠纷、合同纠纷、行政纠纷等涉法矛盾纠纷占主流,其范围包罗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渐趋广泛,呈现多样化。

2.2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触及的问题层次加深,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反映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成为主流,经济上涉及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政治上涉及民主权利,思想上涉及价值观和利益观等,范围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矛盾纠纷的演化由直线式变成曲折式,并且在矛盾纠纷的彼此消长的渐进过程中,还关联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矛盾纠纷的后果不是涉及一个或几个人的利益,而是牵扯众多当事人的利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已不再简单化,这既增加了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解决矛盾纠纷的难度。

2.3 干群矛盾的聚合性风险增大,矛盾涉及的对象群体性增多
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往往引发群体性利益矛盾,进而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

在社会利益关系调整中,一些村民在利益问题上产生共鸣,有相同的利益受损的背景,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

农村矛盾冲突的对抗性增强,那些涉众广泛、对全局影响较大的矛盾一旦激化,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一些地区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潜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意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往往会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而引发,使之爆发出来,迅速演化成一场集体行动。

2.4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形成和构成交叉复杂,规模呈现群体化,解决纠纷的方式呈现激烈化
目前农村的矛盾纠纷表现的形式复杂多样,相互影响、交织、牵动,已由过去简单的“一因一果”,代之为“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矛盾纠纷的成因多,生成过程复杂。

同时因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的群体化而使其规模不断增大,许多纠纷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

一些地方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

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借机宣泄,其隐藏的风险不小。

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严重社会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