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热炉及低压无功补偿简介
中朋达关于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作用的理解

成都市中朋达电气有限公司关于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作用的理解通过青海某高碳铬铁冶金公司1#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的成功的增产降耗经验,对于矿热炉加装低压无功补偿红设备的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矿热炉安装低压无功补偿必须实现自动上料为前提。
理解1:矿热炉加装低压无功补偿对于矿热炉冶炼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调节冶炼工况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的稳定炉况,从而产生巨大的节能、增产的效果。
1.1低压补偿安装后,对于矿热炉的负荷调整来说,增加了一个极其重要手段,能有效的改善矿热炉的冶炼特性,配合操作工艺、炉料匹配变化等因素,产量提升和单耗下降是必然。
从青海某高碳铬铁冶金公司的生产报表分析,近两个月1#炉的炉况最为稳定,稳定连续时间最长,产量和单耗最好。
1.2低压补偿安装后短网电流显著下降,电压调高,损耗下降明显。
低压补偿投入运行后,运行电流降低20%-30%,大大提高短网与变压器利用率,减少线路和短网损耗,有利于炉变的稳定运行。
1.3 低压补偿节能原理低压短网侧大电流(几万安)、低电压的特征决定了电弧电流产生的大量无功主要以无功电流的形式体现在短网、变压器及供电网络上,从而造成这些电路中大量的无功损耗,无功功率严重占用变压器有效荷载,制约了变压器输送有功的能力,同时到导致三相功率不平衡。
这样,矿热炉的自然功率因数就比较低。
而在炉变低压侧针对短网无功消耗和三相不平衡现象而实施的动态、就地无功补偿,将使无功电流直接经低压电容器和电弧形成的回路流过,不再经过补偿点前的短网、变压器及供电网路,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增产、降耗的目的。
理解2:矿热炉加装低压无功补偿设备自身的稳定性是影响补偿效果重要因素。
2.1矿热炉加装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可靠性,包括可靠投切电容器、晶闸管冷却、实际补偿量、可靠的三相不平衡补偿(分相补偿)、设备自身的冷却效果。
2.2从目前青海省和宁夏调研结果得出,矿热炉加装低压无功补偿设备自身的稳定性是很多矿热炉企业安装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后,效果不理想、退出投运等主要因素、部分设备需要检修量大,造成炉况波动,使用效果不明显。
110kV矿热炉供电系统高低压无功补偿分析

WANG He-ping1,SHI Zhi-hong1, ZHAO Hong2, TIAN Er-sheng1,CHEN Ben-zhou1,QIN San-ying3 (1.XJ Electric Co.LTD, Xuchang 461000,China;2. Henan Yanjin Power Bureau, Yanjin 453200, China; 3.Shangqiu Electric
王贺萍,等 110 kV 矿热炉供电系统高低压无功补偿分析
- 85 -
a)与电解供电系统(如图 1 所示)比较,都存 在很大的短网。但是电解供电系统负荷相对稳定, 因此,滤波方案采用无源滤波器滤波。实际工程应 用中,滤波兼补偿装置接在调压整流变压器第三绕 组,第三绕组母线大多采用 9.5 kV、18 kV、33.5 kV 3 个电压等级之一[1]。滤波电容器组不但对电解系 统滤波并且提供基波无功。而矿热炉供电变压器一 般没有第三绕组存在。
115 kV
35 kV
电弧炉
TCR
动
态 无 功 补 偿
S
V
FC
C
图 2 钢铁电弧炉供电系统图 Fig.2 Steel arc furnace power supply system
c)矿热炉冶炼系统属于非线性负载低电压大电 流操作系统,其供电系统(如图 3 所示)有自身的
电 炉 电 感
高压补偿 (桥差电流 )
调谐滤波支路
支路一
支路二
安装容量/Mvar
矿热炉节能技术之一: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

矿热炉节能技术之一: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一、所属行业:有色金属行业二、技术名称:矿热炉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三、适用范围:铁合金、电石等高耗能行业四、主要技术内容:该技术根据电炉冶炼系统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的实际问题和特点,提出科学、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得电炉冶炼系统在冶炼过程中交流母排、电炉装置等部分需要的无功功率,不需要经过低压交流侧通过交流母排、变压器、供电网络流转后和一次侧电网或高压侧的无功补偿装置交换;通过动态实时综合控制,使无功功率大部分的交换发生在电炉低压交流侧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达到动态实时补偿无功功率的目的,减小无功电流和总电流,能有效动态地控制电炉冶炼系统的无功功率,减小无功消耗。
同时,电炉冶炼装置等产生的5次、7次、11次、13次、17次等谐波电流,通过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SVG),利用可控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向交流母排注入与谐波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使交流母排上的总谐波电流为零并使无功功率趋于无限小。
电炉变压器产生的谐波电流不经过交流母排和电炉变压器流转,大幅度缩短了流转路径、减小了谐波电流幅值和总电流,能有效动态地控制冶炼系统的谐波电流,使得谐波产生的消耗大幅度减小。
总之,通过连接在低压交流侧无功补偿和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SVG)的作用,有效降低了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的流转路径和交换幅值,并通过减小三相功率不平衡,解决企业电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五、主要技术指标:1. 补偿系统进入自动投切模式后,功率因数最高可达到0.98;2.补偿系统投入前后三相有功率的偏差小于单项平均功率的5%,即系统三相功率不平衡≤5%;3.超标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均不超过国家标准;4.补偿系统进入自动投切模式后功率有功功率增加16%以上;5.补偿系统进入自动投切模式后无功功率减小40%以上。
六、技术应用情况:目前已经推广应用的矿热电炉130台以上,占总数的10%左右。
七、典型项目投资额及效益:25000kVA矿热电炉投资额350万元,12500kVA矿热电炉投资额150万元。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实践应用探讨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属于低压成套配电设备大类中的专门类别。
具有电容器、电抗器等器件特殊的技术要求。
目前,其装置中的投切器件已由机电开关发展到真空开关、电子开关、复合开关;投切控制器也由功率因数取样、三相控制发展到以无功电流、无功功率取样的三相分相智能控制器。
从而形成多种补偿方式,如:静态补偿、分相补偿、混合补偿、纯电容补偿、谐波补偿、滤波补偿等。
低压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核心器件是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西安XD牌自愈式低压电容器采用高性能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作为电介质材料(损耗t anб≤0.001)。
电容器内置放电电阻、熔丝保护装置,制造工艺真空处理、树脂封装、质量可靠。
特别是介质损耗小,适宜大量电容器并联使用。
是矿热炉低压补偿理想的元件。
(电力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向电网输送一定的无功功率外,其内部还会耗用一定的有功功率,这就是电容器的损耗。
电容器的有功功率P与无功功率Q的比值,称作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值。
tanб=P/Q 利用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可以计算出电容器组的损耗和发热量。
)铁心电抗器的损耗由两部分组成,铁损、铜损。
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应予考虑。
电抗器设计加工应考虑抑制谐波与防止对电容器的冲击作用。
在矿热炉系统中实施无功补偿的一些问题的探讨:⑴、无功功率补偿接入点的考虑①、计量点位置的考虑。
矿热炉一般在高压侧计量,补偿点应在计量点的内侧,计量无功补偿后的用电数据。
②、考虑理想的补偿效果。
应在配电负荷末端进行电容无功补偿。
矿热炉应实施高、低压混合补偿。
其原因是低压补偿是最理想的效果,但补偿电容数量十分庞大,实施分段补偿,经济合理。
⑵、电容器工的作环境分析①、矿热炉变压器低压侧为三相三线制,无中心零线,无0序电流。
当负荷不平衡时,三相电压会产生很大的变动(见附件)。
②、矿热炉负荷是电极弧(类似电弧焊机),工作过程中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变化较为频繁,而且变化幅度较大。
③、矿热炉变压器低压侧在结构上无任何开关(因电流数值非常大庞,无法采用开关控制)。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范1.总则1.1 为了降低矿热炉短网的无功补偿损耗,促进矿热炉行业的节能,提高矿热炉炉变和短网电效率,充分发挥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的节能效果。
2.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工作原理1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并联于短网末端,由低压交流滤波电容器、滤波电抗器组成LC滤波补偿回路进行分相就地补偿。
减少短网无功功率损耗,同时吸收因不平衡负载和电弧冶炼产生的谐波(以3、5次特征谐波为主),降低其三相的不平衡度,有效提高功率因数。
2.1 主回路由补偿短网、隔离开关、熔断器、接触器、低压交流滤波电容器、滤波电抗器等组成。
2.2控制系统由控制器、高压侧信号变送、控制指令信号、投切驱动单元、现场指令信号、界面信息控制及低压侧保护信号等组成。
3技术要求3.1 电压3.1.1 电容器电抗器两端工作电压不大于其额定电压。
3.1.2 电抗器两端工作电压和电容器两端工作电压之比(回路的实际电抗率)应符合表规定:3.1.2.1 针对3次谐波,实际电抗率应不小于12%。
3.1.2.2针对5次谐波,实际电抗率应不小于7%。
4.谐波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不应该放大高压侧系统谐波,并符合GB/T14549的规定。
4.1 温度设备正常运行时,工作环境温度应不大于50℃,与环境温度相比,电容器的外表最高温升和电抗器的外面及其热点最高温升(B级绝缘)应符合:4.1.1 电容器外表最高温升≦10℃。
电抗器外表面最高温升≦20℃。
电抗器热点最高温升≦32℃。
5. 功率因数5.1 功率因数月平均值不低于0.90.5.2 滤波电容器应符合GB3983.1要求,两端运行电压应长期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5%。
5.3 滤波电抗器应符合GB10229要求,两端运行电压应长期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5%。
5.4 接触器其支路投切涌流应不大于额定电流的2倍,在现场供电电压波动、磁场或其它干扰时应可靠投切,不能产生跳动和误动。
5.5 隔离开关其额定电流选取不低于该支路最大运行电流的1.3倍。
浅谈矿热炉无功补偿特性

以下几个方面:
( 1 ) 增产 5 %以上, 电炉 容量越大 , 增产 效果越 明显; 对大极心 园、 低自 然功率因素 的矿热 炉, 不仅有 明显增产效果 , 还有明显 的降低 单位产 品电 耗 的 效 果 ( 2 ) 功率 因 素不 低 于 0 . 9 。 ( 3 ) 提 高变压器 、 大 电流线路利用率 , 增 加冶炼 有效输入功率 。针对 电 弧冶炼而言, 无功的产 生主要是由电弧 电流 引起 的, 将 补偿点前移 至短网, 就地补偿短网的大量无 功消耗 , 提 高电源输 入电压 、 提高变压器 的出力 、 增 加冶炼有效输入功率。 料 的熔化功率是与 电极电压和料 比电阻成函数关系 的, 可 以简单表示为 P = U2 / Z料。 由于提高了变压器的载荷能力, 变压器向 炉膛输入的功率增大, 实现增产 降耗 。 ( 4 ) 有效改善三相 交流工频矿热 炉三 相有功不平衡状态 , 消除强、 弱相 现象 。 由于三相短 网系统布置、 炉料不可能达到很平衡, 这样三 相电极就存 在不 同的 电压、 不同的功率, 从而产生三 相不平衡的强 、 弱相现象 。低 压补 偿采用单相并联的方式 接入补偿装置 , 可 对各相所需补偿容量进 行单独调 节, 从而使三相功率因素达到…致, 平 衡三相 电极工作 电压 , 均衡 三相 电极 吃料速度, 改善三相电极强、 弱相 现象 , 以实现增产 降耗 。 在改善强、 弱相现 象 的同时 , 改善 了炉膛工作环境, 使炉膛受热更均衡 , 从而延长 了电炉工作 寿命 。 ( 5 ) 对二次 系统产生 的高次谐波进行 有效治理 , 减 少 了 谐 波 对 供 电 装
高、中、低压多种补偿方式在矿热炉上的应用对比

高、中、低压多种无功补偿方式在矿热炉上的应用对比本文对在电炉变压器高、中、低压侧三种不同位臵接入补偿装臵进行了应用对比。
本文也对传统电容及SVG(SVC)等新技术在电炉无功补偿上的应用进行了对比。
最后,本文对目前最先进实用的补偿技术——云南新迈科技有限公司“矿热炉低压电容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节能增产系统”进行了描述。
电炉的无功损失电炉的固有特性(感性无功需求)决定了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下降,其无功输送挤占了系统有功输送能力,导致供电系统效率降低、设备出力不足、带负载能力下降。
如果由供电局供电线路提供电炉所需无功,至少有以下损失:(1)若要使终端设备(电炉炉内)有功达到设计负荷,必须增大供电系统设备(变压器等)的容量,产生设备购臵损失,也可认为是设备生产能力损失;(2)无功电流增加了线损,增大了电压降,迫使电炉低压大电流生产,增加了能耗;(3)若功率因数低于0.9,则供电局将向企业征收额外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电炉无功补偿装臵好的补偿装臵必须满足电炉工况特性及使用环境需要:(1)大范围的负荷(无功)动态波动,波动范围可能达到额定负荷的70%以上;(2)较大的三相不平衡负荷波动,波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可能超过30%,电锌炉等甚至可以达到80%以上;(3)一次侧电压波动,一次侧电压等级越低波动越大,35kV波动范围至±5kV;(4)工作环境存在导电性、腐蚀性粉尘,温度较高;一、高、中压电容补偿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功率因数的要求为满足供电局对功率因数的要求,传统做法是在炉变一次(高压)侧或者三次(中压)侧进行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容补偿。
特点是:1.高、中压补偿采用的是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容器,必须用高压(真空或六氟化硫)断路器进行电容投切或者随电炉一起投切。
电容(分组)投切采用人工控制,目前不能实现动态投切、自动控制,也就不能实现电容补偿量随负载波动的动态补偿。
高压补偿在电炉负荷波动较大时经常处于欠补和过补状态,而在过补状态下的无功倒送是供电局严格禁止的。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fr t na dC nrl n ier g co l Xia iesyo c i c r dTc n lg,Xia 0 5 hn ) I omai o t gn e n ,Sh o, ’n vri f ht t ea eh oo y n o n oE i Un t Ar e u n ’l 7 5 ,C ia l 1 0
lv l o t mp o e e h oo o h UT c s eyi o tn .I i ap o r s ta u iga t m t al e c v o e s t no b r e rc e e,h w oi r v tc n l g ntef l a ei v r mp r t t s r g e s h t n u o y l a s a i l c yra t ec mp n a o n s meg da i i u
如下[ 3 ]
Pu= U2 Au o ru u cs p
() 3 () 4
作者简介 :朱 贺(92 ) 18一 ,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
控 制理 论 与控 制工程 研究 .
3 0
பைடு நூலகம்
P v= u v c s v 2Lvo r p Pw= U w w o t 2 L csw 0 ,
2 矿热炉低压无功补偿 的原理分析 . 2 矿热 炉的三相短 网不 可能完全一致 ,短网压降也就
不 同,这 样三相 电极在 炉 内就会 出现强相和弱相 ,各相
功 率 因数也不相 同,容易导致炉 况变坏 。各相有 功功率
图 2 并联 电容补偿无功功率的电流矢量 图
收稿 日期 :20 -1 0 修 回 日期 :080 -3 0 80- ; 3 2 0 - 0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热炉及低压无功补偿一、矿热炉1、概述:矿热炉是电阻电弧炉的统称。
它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用碳素材料作还原剂。
主要生产铁合金、电石、黄磷。
其工作特点是采用碳质或镁质、高铝质耐火材料作炉衬,大多数使用自焙碳素电极,根据产品生产特性也有采用石墨电极、再生碳素电极的矿热炉,如工业硅、黄磷、钛渣等。
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用电弧能量和电流通过炉料产生的电阻热来供给矿石还原反应所需能量来冶炼矿石,陆续加料,间歇出炉,连续作业。
2、矿热炉主要类别(1)铁合金炉常见铁合金炉主要分为铬系、硅系、锰系。
铬铁合金炉有高碳铬铁、中碳铬铁、微碳铬铁;硅系合金炉有硅铁、工业硅、硅铬、硅锰、硅钙、硅钡钙、铝硅等;锰系合金炉有高碳锰铁、中碳锰铁、低碳锰铁等。
还有钨铁炉、碳化硼炉、炼钢电弧炉等。
以各种合金矿、稀释剂和焦碳为原料。
(2)电石炉用石灰、焦碳、兰碳、无烟煤为原料。
(3)黄磷炉以磷矿、焦碳或兰碳为原料。
以上是按产品性质对矿热炉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炉体结构进行分类,按结构可分为密闭炉、内燃炉、开放炉。
密闭炉就是在炉体上部装设一个密封炉盖,炉气通过炉盖上的烟道进入炉气净化装置,炉气净化后可进行深加工或作为其它工业燃料用。
这是目前最经济的炉型,也是国家鼓励大力发展的炉型,现在新建电石炉都属于密闭炉。
内燃炉就是在炉体上部安装一个矮烟罩,在矮烟罩四周设置有六到九个小方孔作为观察炉况、加料、维护料面的通道,炉气在炉面上燃烧后再从烟道排走。
炉气一般用于烘干原料。
这种炉型在铁合金生产上最多,属于国家逐步淘汰的炉型。
开放炉在炉体上部没有矮烟罩,只是在炉体的上方设置了一个大的集烟罩,集烟罩距离炉体上部一米左右,炉面高温、粉尘十分严重,操作环境很差,这种炉型在我国已基本淘汰。
按矿热炉使用电源性质还可分为三相交流工频矿热炉、低频矿热炉和直流矿热炉。
其中低频和直流矿热炉自然功率因素都能达到0.9以上,这是矿热炉的一个发展趋势。
3、矿热炉系统结构矿热炉生产系统由炉体、烟罩、变压器、短网、电极把持器、压放装置、液压系统、电极升降系统、冷却水系统、出炉系统、原料给料和配料及原料预处理系统、炉气净化装置、产品包装及储存系统、高低压电气系统等。
对矿热炉生产来说,首先必须具有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精良的原料,这是基础。
如现代大容量电石密闭炉,根据我国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单台炉容量不得低于25000KV A,项目最小装机容量不得低于10万KV A,而且必须是密闭炉。
很多私营企业在建密闭电石炉时,为节约投资,对原料预处理系统投入很少,特别是烘干系统不到位,导致原料水份、粉末、粒度、化学成分等不能满足密闭电石炉的生产工艺要求,电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密闭运行,使电炉投产后负荷开不上去、电炉工况较差、生产事故多,最后结果就是企业生产成本太高,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企业效益很差。
在这方面很多企业都吃过苦头。
优良的设备是电炉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
现代大容量密闭电石炉,由于各制造安装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电炉投运后设备故障较多,特别是组合把持器和接触元件及冷却水系统和净化除尘系统的不完善对生产影响很大,经常造成电炉热停。
现在国内电石炉设计、制造、安装单位实力最强的有大连重工和北京埃肯天立两家公司,在设备制造、安装方面大连重工最具优势,北京埃肯天立公司在电炉参数优化匹配方面比大连重工强。
其次则是吉林中钢集团、西安电炉装备公司等也具备一定实力。
4、我国目前电石炉设计、生产运行特点目前我国电石发展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强化,电石生产正朝着大容量、密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我国将淘汰20000KV A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整个行业装备水平正快速上升,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的最大容量的电石炉已达到单台容量8万KV A,是内蒙君正集团建设的。
但与此同时,在参数优化匹配方面却没跟上,大多数设计单位还是采用以前中小容量电石炉参数设计方式进行大容量电石炉的设计,而且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电石生产原料的实际状况,因此很多电炉设计投产后运行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具体表现为自然功率因素太低、产能不充分释放、电能利用率低下。
在设计建设之初未考虑功率因素补偿,很多业主单位都是在电炉投产后才被动地上低压补偿,造成电炉运行参数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低压补偿投运后,电炉的电气、几何参数不能良好匹配,节能增产效果不明显,甚至还有在低补投运后造成电耗升高的现象,这个现象在大容量工业硅炉和硅铁炉上特别明显。
二、矿热炉低压补偿1、矿热炉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矿热炉因设计、原料性质等原因,造成运行时电炉自然功率因素较低,现代大容量及超大容量电炉的自然功率因素更是特别低下,而我国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电力部门对用户的电能利用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要求高耗能用户的功率因素不能低于0.9,否则用户将额外支付功率因素力调罚款。
因此为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现代大容量矿热炉都必须上功率因素补偿装置。
但也有自然功率因素在0.9以上的矿热炉,如黄磷炉、冰镍炉等,因其原料电阻特性很好,入炉原料比电阻特别大,利于电极深入稳定运行和使用较高的二次运行电压,这类矿热炉其二次电流相对要小得多,而无功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无功较小,功率因素较高,这类电炉是不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的。
2、矿热炉无功补偿分类矿热炉功率因素补偿有三种方式:高压补偿、中压补偿、低压补偿。
高压补偿是一种传统的补偿方式,它只针对电网(即用户高压侧)进行无功补偿,对于负荷侧的无功则没有任何补偿,因此对用户来说它只是简单地避免了电力部门的功率因素力调罚款,而对用户生产没有任何好处。
因我国变压器制造水平大大提高,现在变压器一次电压已从传统的35KV提高到220KV,110KV的进线电压已在矿热炉变压器普及,个别厂家甚至采用220KV的主次进线电源。
对于这么高的电压,要进行高压补偿,因我国现在高压电容器的制造水平还不能达到使电容器额定电压达到16KV 以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行高压补偿,就只有采用多只电容器并联的办法,但这样又容易形成一只电容器故障造成整个回路无法工作的现象。
鉴于这种情况就诞生了中压补偿,这是近几年才形成的一种新型补偿方式,它是在变压器高、低线圈之间设置一个10KV的中压线圈,利用中压线圈引出10KV电源,以实现对电网的无功补偿。
目前中压补偿还不很成熟,主要表现在投切补偿时,容易引起变压器的过电流、过电压而烧坏变压器。
中压补偿与高压补偿一样,只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对矿热炉本身并没任何好处。
低压补偿是在变压器二次侧进行无功补偿,一般是在矿热炉短网末端并联补偿装置,这样就对矿热炉本身产生的无功进行了补偿,在满足电力部门对功率因素不低于0.9的要求时,同时提高了变压器的出力,增大了矿热炉的入炉功率,从而使矿热炉达到增产节能效果。
随着低压补偿的不断改进、完善,大多数矿热炉用户越来越多地更倾向于采用此项技术进行无功补偿。
3、矿热炉低压补偿的优势:(1)增产5%以上,电炉容量越大,增产效果越明显;对大极心园、低自然功率因素的矿热炉,不仅有明显增产效果,还有明显的降低单位产品电耗的效果。
(2)功率因素不低于0.9。
(3)提高变压器、二次大电流线路的利用率,增大变压器出力,使入炉有功大幅增加。
矿热炉无功主要是二次大电流回路产生的,在二次短网末端接入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就地补偿,提高了二次运行电压,大幅减小同档位、同有功功率情况下的二次运行电流,无功与电流平方成正比,这样就大大减小了系统无功的产生,从而提高变压器有功输出,使输入炉内有功得到大幅增加,从而达到增产节能效果。
(4)有效改善三相交流工频矿热炉三相有功不平衡状态,消除强、弱相现象。
由于三相短网系统布置、炉料不可能达到很平衡,这样三相电极就存在不同的电压、不同的功率,从而产生三相不平衡的强、弱相现象。
低压补偿采用单相并联的方式接入补偿装置,可对各相所需补偿容量进行单独调节,从而使三相功率因素达到一致,平衡三相电极工作电压,均衡三相电极吃料速度,改善三相电极强、弱相现象,以实现增产降耗。
在改善强、弱相现象的同时,改善了炉膛工作环境,使炉膛受热更均衡,从而延长了电炉工作寿命。
(5)对二次系统产生的高次谐波进行有效治理,减少了谐波对供电装置的危害,减小变压器及电网的附加损耗。
(6)提高了电能质量,改善矿热炉电气运行参数,提高产品产量。
(7)通过对功率因素、电流、电压等的比较和控制,能够及时、准确判断炉况,从而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以改善炉况,提高冶炼效果。
4、矿热炉低压补偿运行环境电气运行条件较差,长期处于低压、大电流环境下,电流高达几万安培。
电容器容易发热、漏液、爆裂,大电流条件下铁磁性材料产生强大涡流从而引起柜体、骨架发热,因此矿热炉低压补偿装置必须具备良好的散热、隔磁措施。
现场运行环境差,长期处于高温、粉尘环境下。
特别是铁合金电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其中以工业硅和硅铁炉最为典型,严重危胁低压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对于采用晶闸管投切的矿热炉低压补偿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差。
三、低压补偿使用情况目前国内大容量电石炉低压无功电容补偿运行效果一般都不怎么好,只有极个别的厂家能发挥其有效作用。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低压补偿的设计、施工与电炉的设计、施工不同步。
电炉在设计、施工时根本没考虑低压无功补偿的因素,都是按电炉自然功率因素来进行电炉设计的,这样当电炉投运后再上低压无功补偿时,电炉的电气参数(二次电压、极心园功率密度、电位梯度、炉底功率密度、电极电能强度)将发生大的变化,与当初的电炉设计理念发生冲突,这将严重影响电炉的正常运行。
如现在的鄂尔多斯氯碱化工和东方希望的33000KV A电石炉有功负荷都只能带23000KW左右,这种现象在电石行业内十分普遍,不能充分发挥电炉变压器的有效出力,存在严重的产能浪费。
2、低压滤波电容补偿标准需进一步完善内容有:(1)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标准未曾明确,应以充分发挥电炉最佳产能的电炉二次运行电压为设计参考。
(2)低压滤波电容补偿短网的接入点未明确规定,应以距离电极越近越好为原则。
(3)已投运电炉如需增设低压滤波电容补偿,应以电炉最佳运行有功功率参考设计电容额定电压及补偿容量,以适当提高电炉产能和电能利用效率。
(4)电容器必须采用干式阻燃介质,不能使用石蜡、凡士林、矿物油、环氧树脂等易熔可燃材料,以免造成恶性火灾。
这一点尤其要引起重视,因为在四川和广西等均有因个别电容器故障引起低压补偿电容器整相烧毁的现象。
(5)电容器室的设计必须满足电容器安全运行对空间散热的要求,电空器柜内和电容器室内大环境都要有良好通风条件,使柜内运行温度不能超过室外温度15℃,在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方必须采用强制通风,在旧炉改造时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6)对电容器柜内设备的设计、安装以及柜体之间、柜体与墙壁和房顶之间的安全散热标准必须明确,以保证电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旧炉改造时要特别注意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