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行测常识高频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是世界科技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凭借其卓越的科技成就,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科技成就,从农业、制造业到医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
1. 农业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是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
中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掌握着水利技术,开发了灌溉、水田以及治理河流的技术。
例如,中国的孔子和其学生先秦时期墨子分别主张了公共灌溉和排水系统,为当时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制造业科技成就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古代人也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科技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发明都在不同的领域显示了中国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例如,造纸术使得知识传播得以大规模,印刷术的出现为后世印刷工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3. 医学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医学科技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代表,深刻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医学体系的发展。
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科技成就包括针灸、经络学说、草药治疗等。
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健康财富,并且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工程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也非常发达。
例如,中国的长城是古代工程的一个杰作,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还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宫殿、陵墓和寺庙,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水平。
此外,中国的航海技术和船舶建造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发展了大型海船,并进行了远洋航行。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医学和工程技术等。
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社会带来福祉,而且对世界各国科技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铭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继承和发扬科技创新的精神,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2.印刷术: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朝。
最早的雕版印刷制品《金刚经》。
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毕发明。
3.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指南针的雏形,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
4.火药:发明时间不详,唐末广泛用于军事。
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
(二)农业1.《胜之书》:西汉,我国最早的农书。
2.《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3.《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有外国水利知识。
(三)医学《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书1.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春秋,脉学之宗。
2.张仲景:东汉,《伤害杂病论》,医圣3.华佗:东汉:神医,麻沸散(世界最早),五禽戏。
4.孙思邈:唐,《千金方》,“药王”5.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医药巨典。
(四)天文历法1.《春秋》: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关于天文学的著作。
3.僧一行:唐朝,《大衍历》,最早测出本初子午线长度。
4.沈括:宋朝,《梦溪笔谈》,“十二气历”,改进二十四节气。
知识延伸: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影子最短,白昼时间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一年中影子最长,白昼时间最短反映季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太阳高度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寒热程度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白露、寒露、霜降反映自然物候惊蛰、清明反映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小满、芒种5.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发明了高表和和简仪。
行测—中国古代成就

行测—中国古代成就行测—中国古代成就一、古代天文成就春秋:《春秋》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汉武帝: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唐朝: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春秋:《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西汉:《周髀算经》:被人们认为是流传下来的中国最古老的既谈天体又谈数学的天文历算著作。
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测宋元 1、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2、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3、金代的卢沟桥闻名中外4、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明清明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
北京城有三重,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
宫城又称紫禁城。
北京城的主体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钟楼、鼓楼位于城北。
宫城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相配,充分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威严。
七、农业专著和论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朝 1、徐光启《农政全书》。
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2、徐光启翻译《泰西水法》,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行测考试题及答案

行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常识判断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B. 火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C. 指南针是北宋时期发明的D. 活字印刷术是宋朝毕昇发明的答案:D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D. 《聊斋志异》是明代蒲松龄所著答案:D3.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错误的是:A.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B.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C.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D. 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答案:B二、言语理解与表达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段,下列选项中,与“昙花一现”意思相近的是:A. 朝生暮死B. 长盛不衰C. 经久不衰D. 历久弥新答案:A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段,下列选项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雪上加霜D. 点石成金答案:A6.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段,下列选项中,与“纸上谈兵”意思相近的是:A. 坐而论道B. 纸上得来终觉浅C. 空谈误国D. 言之无物答案:C三、数量关系7. 一个数列:2, 4, 8, 16, 32, ...,这个数列的下一个数是多少?A. 64B. 128C. 256D. 512答案:A8. 一个等差数列:3, 7, 11, 15, ...,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A. 43B. 47C. 51D. 55答案:C9. 一个等比数列:2, 6, 18, 54, ...,这个数列的第5项是多少?A. 162B. 180C. 216D. 324答案:A四、判断推理10. 如果所有的鸟都会飞,而企鹅是鸟,那么企鹅会飞。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 企鹅是鸟,但不会飞B. 企鹅是鸟,但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C. 企鹅不是鸟D. 企鹅会飞,但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答案:B11. 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因此铜能导电。
2020年中国古代科技常识讲解

第页码页码页 / 总共 NUMS 总页数总页数页中国古代科技常识讲解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常识讲解》的内容,具体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要到来,常识判断为每年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考察范围广泛,下面是我整理的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行测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要到来,常识判断为每年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考察范围广泛,下面是我整理的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行测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1 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 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多年。
3 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 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知识主线明清总结落伍(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强调实用价值。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光彩夺目,灿烂辉煌。
其中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更是享誉世界,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
基础知识1、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2)天文学成就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②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水运浑天仪。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天仪“简仪”。
(3)数学成就①春秋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②三国时期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做出了贡献。
③《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农学成就①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②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③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5)医学成就①《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②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他被后世称为“医圣”。
③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一《本草纲目》。
要点释疑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③文化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统治者重视。
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⑥国内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
(2)特点①实用性强,服务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规律巧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发展,也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科技领域的一些杰出成就,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
一、造纸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由蔡伦所创。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和知识的积累。
在此之前,书写主要依赖竹简、木简、兽皮等材料,制作繁琐且材料有限。
而造纸术的出现使得纸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并对教育、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另一项杰出的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烟花爆竹等领域。
火药的发明给古代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军事战略和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火药的发现还推动了化学和炼金术的研究与发展。
三、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也是导航和航海的关键工具。
最早的指南针由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航海家使用。
指南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指南针主要用于指示方向,帮助航海家在海上找到正确的航向。
指南针的应用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上贸易和交流奠定了基础。
四、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之一,其发明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产量和流通,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先进的印刷技术使得书籍的印刷过程更加高效,大量的书籍问世,进一步促进了学问的普及和学术的交流。
总结: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对现代科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发明都在不同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这些科技成就的发现和应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倍感自豪并对这些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给予应有的认可。
公务员考试总结—三科技知识

科技史之古代中国一、四大发明(一)造纸术发明: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二)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三)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宋还用于狩猎、采矿(四)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使用人工磁体指南针,用于航海二、天文学(一)天文观测商朝有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春秋有世界最早的慧星、哈雷慧星的记录汉代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二)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地动仪、浑象仪;地圆学比欧洲早 1000 年;。
唐代僧一行:测出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三、数学春秋:九九乘法表;筹算计算法东汉:《九章算术》计算面积、容积、正负加减、一元二次方程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1000 年四、医学西汉:《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唐朝:药王孙思邈著成《千金方》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五、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求》,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科技史之国外一、第一次科学革命时间:17 世纪前后代表人物:牛顿科学成就:牛顿力学天文学:1543 年哥白尼“日心说”医学:注:牛顿力学被称为物理学第一次大综合。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时间:18 世纪代表人物:瓦特代表成就:蒸汽机三、第二次技术革命时间:十九世纪代表人物:爱迪生代表成就:电力应用直流电机:德国西门子电灯:爱迪生电话:贝尔电视:贝尔德四、第二次科学革命时间:19 世纪末代表人物:麦克斯韦代表成就:电磁学。
注:电磁学被称为物理学第三次大综合。
五、现代科学革命时间:20世纪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伦琴)放射性(居里夫人)电子(英汤姆逊)代表人物:爱因斯坦、普朗克代表成就:相对论、量子力学六、第三次技术革命时间:20 世纪代表人物:电子计算机代表人物:冯诺依曼(美)注:20 世纪的四大发明: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器、原子能中国科技一、科技规划1.基础理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37 计划”,2.应用科学计划1)星火计划: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1986年实施,由科技部负责。
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农业技术1.耕作技术:铁犁牛耕、代田法、耦犁法2.水稻栽培技术:直播、育秧、插秧、抛秧3.粟作技术:选种、栽培、收获、仓储4.农具发明:耒耜、耦犁、秧马、水车二、手工业技术1.陶瓷技术:仰韶彩陶、东汉青瓷、唐三彩、景德镇瓷器2.纺织技术:丝织、麻织、棉织、印染3.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器、铁器、钢铁、锌铜铅锡金银4.建筑技术:木结构、砖石结构、土木工程、园林设计三、医药技术1.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2.方剂学:汤剂、散剂、丸剂、膏剂3.针灸技术:经络、穴位、针灸、火罐4.外科技术:麻醉、止血、缝合、开刀四、数学与天文学1.数学:《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经》、《天元术》2.几何学: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比例尺3.天文学:《甘石星经》、《授时历》、《崇祯历》4.历法:夏历、阴阳历、农历、公历5.力学:杠杆、滑轮、浮力、摩擦6.声学:声音传播、音调、响度、音色7.光学:小孔成像、放大镜、望远镜、火柴实验8.电学:静电、摩擦起电、磁铁、指南针9.造纸术:原料、制浆、打浆、压干、漂白10.火药:硫磺、木炭、硝酸钾、粘合剂11.印刷术: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泥活字、木活字12.发酵技术:酿酒、制醋、制酱、制腐乳七、交通与地理1.陆路交通:车、马、轿、独轮车2.水路交通:船、帆、桨、纤夫3.运河: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黄河运河4.地理学:《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八、天文观测与历法1.天文观测工具:浑象、水运仪象、简仪2.恒星观测:二十八宿、北斗七星、北极星3.行星观测: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4.历法改革: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九、科技思想与科技管理1.科技思想: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创新精神2.科技管理:政府支持、民间参与、学术交流3.科技机构:太史局、翰林院、科技馆、书院4.科技名人:张衡、祖冲之、沈括、郭守敬十、科技与宗教、哲学1.道教与科技:炼丹术、符咒、养生术2.佛教与科技:印刷术、火药、建筑技术3.儒家与科技:仁政、教化、格物致知4.哲学与科技: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发展生产力以上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医药、数学天文学、物理、化学、交通地理、天文观测、科技思想管理、科技与宗教哲学等多个领域,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列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列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例子:
1.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文字的传播更加方便,印刷术的出现则使得书籍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方式,而指南针的应用则为航海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2. 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在代数、几何、数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例如,《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数学原理和方法,如勾股定理、平方差公式等。
3. 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例如,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发明了赤道坐标系、浑仪等观测仪器,制定了《太初历》《大衍历》等历法。
4. 医学:中国古代医学在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体系。
例如,《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如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5. 农业技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在灌溉、耕作、育种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创新。
例如,中国古代发明了都江堰、郑国渠等灌溉工程,发明了犁、耙等农具,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古代科技成就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古代科技成就(1)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
发明于西汉前期。
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
发明于唐朝中期。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古代天文历法《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
1280年他完成《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3)古代医学卫生成就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古代科技常识.doc

1 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 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 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 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 两汉时期:《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 南北朝时期:①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②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行测—中国古代成就

行测—中国古代成就一、古代天文成就春秋:《春秋》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汉武帝: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唐朝: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春秋:《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西汉:《周髀算经》:被人们认为是流传下来的中国最古老的既谈天体又谈数学的天文历算著作。
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的先驱东汉:《九章算术》:介绍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魏晋: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其专著《缀术》对数学发展有杰出的贡献唐朝:算经十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孙丘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机》唐宋:产生算盘,珠算开始流行明朝: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三、中国古代地理成就南北朝:(1)西晋时期,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2)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通过为古书《水经》作注,以《水经》为纲,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完整版)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1、造纸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
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3、指南针:这一发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火药:火药在全世界的传播,首先导致火器的产生与激烈的军事方面的革命,军事变革促使新的民族国家诞生。
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随后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并成为后来欧洲社会革命的先导,这一切导致欧洲中世纪的结束。
5、《黄帝内经》到《千金方》到《本草纲目》,在医学领域成就非常大.
6、《授时历》到《灵宪图》到《天工开物》,在天文领域成就非常大.
7、《缀术》到《几何原本》到《大明历》,在数学领域成就非常大.
中国有一批有杰出天赋和献身科学事业,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的贡献(如祖冲之,李时珍,张衡等).
中国古代的科学特点:
(1)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2)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3)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国考常识备考:中国古代科技历史

国考常识备考:中国古代科技历史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识会涉及到科技常识的考点,华图教育的专家将为考生分享中国古代科技历史的重要考点。
一、中国四大发明1、造纸术(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于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
北宋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铅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针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
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功城作”,制作火药和火器。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型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出入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公基常识之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科技常识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于西汉前期,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二、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1280年他完成《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三、中国古代医学卫生成就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古代科技成就的知识点总结

古代科技成就的知识点总结1. 农业技术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古代科技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改善了生活条件,推动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兴起。
在古代,人类发明了灌溉、耕作、肥料、种植、畜牧等一系列农业技术,这些技术成就为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 水利工程古代人类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如大运河、都江堰、漕渠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古代社会的交通和经济活动得以发展。
水利工程为古代社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后来的工程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铁器制作古代人类在铁器制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
古代铁器的制作技术,使得古代社会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铁器的制作技术也为古代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古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冶金技术古代人类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发展了许多先进的冶金技术。
古代人类在冶金技术方面的进步,为古代社会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也为古代金属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冶金技术的发展,古代人类得以制造更先进的工具和武器,为古代社会的生产和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5. 建筑技术古代人类在建筑技术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
古代人类创造了众多宏伟的建筑工程,如长城、巨石阵、金字塔等,这些建筑工程表现了古代人类在建筑技术方面的高超造诣。
在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古代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古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医药技术古代人类在医药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
古代人类通过不断地实验和总结,发明了许多有效的药物,为古代社会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古代医药技术的发展,为古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和劳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7. 数学技术古代人类在数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古代人类发明了许多数学工具和方法,如算盘、十进制记数法、勾股定理等,这些数学工具和方法为古代社会的技术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也为古代社会的商业和贸易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我国古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农业、医学、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一、农业方面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
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科技成就有:1、水利工程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非常发达,古人们善于利用水资源,创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大禹治水、灌溉工程、水车、水轮等。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问题,而且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水源。
2、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为书写、印刷等文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古代书写材料的单一性,而且也为后来的印刷术提供了基础。
3、农具制造我国古代农具制造技术非常发达,古人们善于利用石器、铜器、铁器等材料制造各种农具,如犁、耙、锄、镰等。
这些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医学方面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也是我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科技的进步。
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科技成就有:1、针灸针灸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医学技术,它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针灸的原理是通过针刺人体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医学治疗的效果,而且也为针灸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2、药物制造我国古代药物制造技术非常发达,古人们善于利用植物、动物等天然材料制造各种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如中药、膏药、丹药等。
药物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医学治疗的效果,而且也为中药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3、外科手术我国古代外科手术技术非常发达,古人们善于利用各种器械进行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医学治疗的效果,而且也为外科手术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科技成就:
1. 道路建设:我国古代所建的大量官道和商路被称为“天下大同”。
这些道路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思想理论:我国古代哲学文化是文明史上的瑰宝,自《易经》、《道德经》到唐代的儒学、佛教,都对人类思想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 农业技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发达,多次提出了重要的农业学说、农田水利学说和农业拓荒之道。
4. 印刷术:我国古代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制作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5. 火药:我国古代发明了火药,为人类军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6. 指南针:我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为人类海上航行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成就,这些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深远的作用。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太阳日食的预测到火药的发明,再到孔雀东南飞和针灸,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不计其数。
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为人类文明史上增添了重要的一页。
1. 古代农业技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是中国人以其聪明才智发挥起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在史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包括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方面。
如古代的耕作技术,主要通过马耕、牛耕、手耕等方式实现。
灌溉技术包括凿井、开渠等方式。
种植技术则包括选择适宜的地点、肥料的配制、农时的安排等。
养殖技术则包括畜牧业、渔业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日益繁荣,进而带动了相应的经济发展。
2. 古代医学技术中国古代的医学技术,成为中国古代科技中的一个亮点。
中医与西医不同,在中医里,辨别疾病的重要方法为望、闻、问、切,从表面的现象去推测疾病的所在,这不仅需要医生对人体的各种症状有敏感的观察力,同时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
《黄帝内经》等经典,将现代医学所无法解释的很多疾病都详细叙述出来,如瘟疫、风行、肺病等,使得中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以至于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欣赏中医的奇妙之处。
3. 古代建筑技术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同样引人注目。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久,因此在建筑结构、规模、材料等方面做了相对应的改进。
从古代的“伐木为城,拱土为墙”到“石结为城,铁骨为梁”,再到“砖木结构和空心砖墙体”,中国建筑技术发展历经数千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也很有启迪性。
如“各位顶天,地轴系之”概念,一种关于建筑结构的思想,不仅有远见卓识,更是前瞻性的创新,今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时代,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 古代手工艺技术中国古代的手工艺技术,自然不容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国考行测常识高频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2016国考行测常识高频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一、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前期,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二、古代天文历法
《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
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
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1280年他完成《授
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三、古代医学卫生成就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教育版权。
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四、古代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非常突出,有很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了十进位制的国家,距今4000年左右的
陕西、山东、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个位的数字外,已经有10、20、30这样的记号,比古埃及早1000多年。
殷商时已经有了四则运算,春秋战国时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从此“九九歌”成为普及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一直延续
至今。
在计算工具方面,殷商时就发明了“算筹”,算筹是圆形小竹棍,以后有了骨制、铁制的。
以算筹表示数目,有纵、横两种形式,如“2”可表示为“=”或“Ⅱ”。
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
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和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最著名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
算盘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90年,明清两代,算盘成为当时工商业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算盘携带方便,运算准确迅速,即便是现在,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版权。
三国时期,刘徽运用割圆术求圆周率π=3.1416。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又将圆周率进一步精确到
3.1415926~3.1415927之间。
唐代僧一行创立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王孝通得到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宋元时期得到关于高次方程组的求解法一次同余式解法。
这些成果都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