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税法教案.doc
2023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
2023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税法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税法意识和解决税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原理的讲解1.1 税法的定义和分类1.2 税法的基本准则和原则1.3 税法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1.4 税法的适用范围和效力2. 税收制度的分析2.1 各类税种及其特点2.2 税收结构和税负分析2.3 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3. 学习税法实务3.1 税务登记和申报3.2 税务筹划和税务规避3.3 税务检查和税务争议解决4. 税收实践案例分析4.1 个人所得税案例分析4.2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4.3 增值税案例分析5. 税务软件应用5.1 税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5.2 税务软件在税务工作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2. 组织学生参与税法问题讨论和解决,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安排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税务机关或进行模拟操作,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4.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比:30%包括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讨论情况等。
2. 期中成绩占比:30%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估。
3. 期末成绩占比:40%包括理论知识综合考评和案例分析能力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采用国内权威的税法教材,结合最新税法法规进行更新。
2. 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展示。
3. 税务软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环境,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4. 税收实务案例库: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计划本课程设为3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税法基本原理讲解(4学时)第二周:税收制度分析(4学时)第三周:学习税法实务1(4学时)第四周:学习税法实务2(4学时)第五周:税收实践案例分析1(4学时)第六周:税收实践案例分析2(4学时)第七周:税务软件应用1(4学时)第八周:税务软件应用2(4学时)第九周:复习与总结(4学时)第十周:考试与评估(4学时)七、教学保障1. 教师方面:由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税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确保教学质量。
税法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税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熟悉我国主要税种及其征收管理;4. 培养学生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税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我国主要税种及其征收管理。
教学难点:1. 税法原则在具体税种中的体现;2. 税收征收管理中的法律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税法相关教材;3. 税法案例;4.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税法?税法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其作用在于维护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二、新课讲授(40分钟)1. 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讲解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作用等;- 引导学生理解税法在维护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2. 税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讲解税法的基本原则,如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 介绍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等。
3. 我国主要税种及其征收管理- 介绍我国主要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讲解各税种的征收管理,包括纳税人、税率、税基、纳税期限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税法案例,学生分组讨论;2. 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税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税法的理解;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主要内容以及我国主要税种,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税法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税法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各类税种的征收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等。
(3)使学生熟悉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法律责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3)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纳税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税法概述1.1 税法的概念、原则和作用1.2 我国税制体系及税种分类1.3 税收政策与税收立法2. 各类税种2.1 增值税2.2 消费税2.3 营业税2.4 个人所得税2.5 企业所得税2.6 资源税2.7 土地增值税2.8 城市维护建设税3. 税收征收管理3.1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3.2 税务登记3.3 纳税申报3.4 税收征收程序3.5 税收法律责任4. 税法案例分析4.1 增值税案例分析4.2 消费税案例分析4.3 个人所得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使学生对税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税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税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税务机关、纳税人等角色,模拟税收征收管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税法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1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税法最新动态。
1.2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案例材料。
2. 课堂讲解1.1 教师系统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1.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税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税法实践教学方案
税法实践教学方案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 教学目的:本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对税法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税法实践操作的能力和税务风险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税务问题。
2. 教学任务:(1)掌握税法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税法体系的结构;(2)熟悉税法实务操作流程,掌握税务申报、税务复核等程序操作;(3)了解税务风险分析方法和税务优化策略;(4)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税法基本概念和原理;(2)税法体系和法规体系;(3)税务实务操作流程和税务申报方法;(4)税务风险分析和税务优化策略;(5)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2.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税法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2)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税务申报、税务复核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计划安排1. 整体教学计划:(1)第1-3周:讲授税法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4-6周:讲授税法体系和法规体系;(3)第7-9周:讲授税务实务操作流程和税务申报方法;(4)第10-12周:讲授税务风险分析和税务优化策略;(5)第13-15周: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2. 教学计划详情:教学周次\t教学内容\t 教学方法第1周\t 税法基本概念和原理\t 讲授第2周\t 税法体系和法规体系\t 讲授第3周\t 税法体系和法规体系\t 讲授第4周\t 税务实务操作流程和税务申报方法\t讲授第5周\t 税务实务操作流程和税务申报方法\t讲授第6周\t 税务实务操作流程和税务申报方法\t实践操作第7周\t 税务风险分析和税务优化策略\t 讲授第8周\t 税务风险分析和税务优化策略\t 讲授第9周\t 税务风险分析和税务优化策略\t 案例分析和讨论第10周\t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t 案例分析和讨论第11周\t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t 案例分析和讨论第12周\t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t 案例分析和讨论第13周\t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t 案例分析和讨论第14周\t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t 小组合作第15周\t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t 结课总结四、教学评价方式1. 个人考核:(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2)个人报告:根据实际案例,进行个人报告,评分综合考虑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税法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024版《税法》教学教案
阐述税法的定义、作用、体系等基本理论。
税法基本概念详细介绍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
税种介绍讲解税收制度的构成、税收管辖权、税法的适用原则等。
税收制度介绍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方法、手段等。
税收征收管理教学内容概述01知识目标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和税收制度。
0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税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税收筹划能力。
0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与要求01知识点02技能点税法的定义、作用、体系;主要税种的基本规定和计算方法;税收制度的构成和适用原则;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运用税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税收计算和申报能力。
知识点与技能点03系统介绍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税种、税收程序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税法知识框架。
理论讲授通过具体案例、模拟操作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
实践应用引入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和争议点,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争议性或实际意义的案例,确保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案例选择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与点评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030201案例分析与讨论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提问与回答通过课堂小测验、练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课堂小测验与练习提供课后答疑时间和地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和解答,确保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课后答疑与辅导互动式教学与答疑税收概念、特征与分类税收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
大学课程税法教案
课程名称:税法授课对象:大学法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2. 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种等。
3. 了解税法的基本制度,如税收制度、税收征管制度等。
4. 分析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学重点:1. 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2. 税法的构成要素。
3. 税法的基本制度。
教学难点:1. 税法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2.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税法?税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讲授新课1. 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概念: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
- 特征: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统一性。
- 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诚实信用原则。
2. 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人:依法应当缴纳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 征税对象:税法规定的应当纳税的财产、行为和所得。
- 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
- 税种:税法规定的不同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 税法的基本制度- 税收制度:包括税制设计、税种设置、税率设计等。
- 税收征管制度:包括税收征收、税收管理、税收监督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税收法定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出一个税法案例,要求学生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短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税法知识。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
2024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____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学习税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税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深入了解最新的税法法规和政策,掌握税收法律实务的最新动态。
二、教学内容安排1.税法基本概念和原则(3周)(1)税法的概念和分类(2)税法原则和立法原则(3)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2.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周)(1)税收主体和纳税义务人(2)税收客体和计税依据(3)税收方式和征收程序(4)税收的避税和反避税3.税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周)(1)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2)税收调整和税务规划(3)税收申报和税务审查(4)税务争议解决和法律救济4.最新税法法规和政策(3周)(1)最新税法法规的解读和分析(2)最新税收政策的解读和分析(3)最新税务实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5.实践教学(4周)(1)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2)税收调研和税务实训(3)税收优化方案设计和报告撰写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例分析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案例的分析,梳理和阐述税法理论知识。
2.小组讨论与问题解决相结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税法实际问题。
3.税务实训与个案教学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和模拟纳税申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课外学习与课堂讲解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税法案例和最新税法动态。
四、教学评估方法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2.书面作业:包括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和方案设计等专业性的书面作业评估。
3.实践成果: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包括调研报告、实训演练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评估。
4.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的问答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五、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最新的税法法规和政策,选择权威主流的教材进行教学。
2.案例:根据实际税法案例和最新税务实务,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3. 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政策。
4. 学会计算主要税种的基本税额。
5. 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作用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2.1 税收的基本原则2.1.1 税收公平原则2.1.2 税收效率原则2.1.3 税收法定原则2.2 税收的分类2.2.1 直接税与间接税2.2.2 所得税与财产税2.2.3 行为税与商品税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税收原则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加深对税法的理解。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税法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税法教案课件。
3. 案例:收集税收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 练习题:编写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税法知识水平。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6.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2课时)6.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3课时)6.3 我国税法体系与税收政策(4课时)6.4 增值税计算(3课时)6.5 企业所得税计算(3课时)6.6 个人所得税计算(3课时)6.7 其他主要税种计算(4课时)6.8 税收筹划与税务审计(3课时)6.9 税收法律责任与税收执法(2课时)6.10 税收案例分析与讨论(2课时)七、教学实践1. 参观税务机关,了解税收征管流程。
2. 组织学生参加税收知识竞赛,提高税收知识水平。
3. 开展税收模拟计算,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税收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引导学生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了解最新税收动态。
《税法》课程教案---张丽.doc
《税法》课程教案经济管理系张丽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财会类相关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系统地掌握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税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使学生在毕业后,经过一定的工作实践, 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纳税实务的学科体系,了解纳税实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明确不同税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相关理论。
熟悉税务会计账务处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方法。
掌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行为税会计处理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更接近于实际业务,加强模拟实训,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专层次,即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又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从事财会电算化工作的相应纳税实务知识,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基层会计人才。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根据会计电算化行业发展需要和从事物流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宗旨和本课程的特点,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具体见下表四、实践环节和内容的总体设计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思想是突出职业素质,强化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构建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
该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有:(一)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各种企业的应交税款的计算。
安排学生到有关单位参观熟悉报税流程。
(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根据本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总体设计(具体见下表)。
本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上期开设,周4学时,一学期完成。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资料收集主要来源于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精品课程网站、相关外贸网络、多所大学的案例集、习题集、校内外实训室及相关的实训基地。
税法教案简案模板范文
教案名称:税法基础知识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法的基本原则和税法的基本要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税法的基本概念2. 税法的基本原则3. 税法的基本要素教学难点:1. 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适用2. 税法要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税法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税法?税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税法的基本概念- 解释税法的定义- 分析税法的法律属性- 列举税法的种类2. 税法的基本原则- 介绍税收法定原则- 阐述税收公平原则- 分析税收效率原则- 讲解税收法治原则3. 税法的基本要素- 主体要素:纳税人和征税机关- 客体要素:征税对象和税率- 关系要素:税收债务关系和税收征收关系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税法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相关税法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3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范文
2023年税法实践教学方案范文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税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税法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培养学生的税法实践能力和解决税收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法概论:介绍税法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基本原则,梳理我国税法体系的框架,分析税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税收主体与客体:介绍税收主体的种类、权力和义务,并深入分析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系;介绍税收客体的种类、税基确定、征税对象和税收调节等相关内容。
(3)税种与征税方式:介绍我国主要税种的基本情况和征税方式,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同时重点讲授各类特殊税种的征税规定。
(4)税务管理与执法:介绍税务管理的职能、组织架构和工作程序,重点讲授税务执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税务执法能力。
(5)税收政策与改革:介绍我国税收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分析当前税法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对税收政策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税法理论和实践应用,并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税收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税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一本综合性的税法教材作为教学主要参考资料,并结合最新税法法规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补充。
2. 经典案例:挑选一些典型的税收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税法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可视化教具:通过使用电子课件、图表和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税法的相关概念和流程。
四、教学评估1. 书面作业:布置学生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并解答与税法实践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税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设置团队项目,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税法》课程教案-2024鲜版
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
从价定率计算、从量定额计算、 复合计税计算
消费税税率与征收率
税率形式、适用税率、征收率
14
关税法律制度
关税概述
定义、原理、特点
关税征税范围
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过 境关税
关税应纳税额计算
完税价格确定、关税税额 计算
关税纳税人
纳税人分类、纳税义务发 生时间
关税税率与征收率
•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奖励的奖金;国债和国家 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军人的转 业费、复员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中国政府 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等。
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 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
度亏损。 17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 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 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完善反避税立法、加强反避税合作、强化反避税调查。
2024/3/27
35
09
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法律法规。
4. 让学生学会计算主要税种的应纳税额。
5. 让学生了解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作用2. 税收的基本原则2.1 税收公平原则2.2 税收效率原则2.3 税收法定原则3. 税收分类3.1 直接税与间接税3.2 流转税类3.3 所得税类3.4 财产税类3.5 其他税类4. 我国税法体系4.1 税法体系的构成4.2 税收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5. 主要税种的计算方法5.1 增值税计算方法5.2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5.3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5.4 房产税计算方法5.5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分类和税法体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应纳税额。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税法教材。
2. 课件:税法教学课件。
3. 案例资料:税收案例及其分析。
4. 法律法规:我国税收法律法规。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税收计算题、案例分析题、选择题、判断题。
3. 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我国主要税种概述6.1 增值税让学生了解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6.2 企业所得税让学生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优惠政策及计算方法。
6.3 个人所得税使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优惠政策及计算方法。
6.4 房产税让学生掌握房产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6.5 城镇土地使用税让学生了解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七、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7.1 税收违法行为让学生了解税收违法行为的种类,如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等。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掌握税法的种类和作用,了解税收的立法原则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教学内容一、税法的定义1、税收及其三性(1)税收(2)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稳定性)(3)税收的基本职能: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2、税法二、税收法律关系:1、主体(当事人):(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属地兼属人原则)2、客体:征税对象3、内容:三、税法的分类1、按职能: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2、按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3、实体税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和作用:(19种)(1)流转税类:(4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类:(2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类:(3种):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和行为税类:(4种)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5)特定目的税类:(6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宴席税(各地自主正否)、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4、按税收管辖权:(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购税等)(2)地方税(8种)(3)共享税(增、营、所、城建、印花、资等7种)5、按计税依据的属性—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6、按税款是否包含在计税依据中—价内税、价外税四、税法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2、征税对象(税制的首要因素)3、税目4、税率(税制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地点8、纳税期限9、税收优惠: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第二章增值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的认定,准确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并能进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计算,把握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及其他税制要素(或征收管理规定:纳税时间、地点及申报等)。
税法教案
《税法学》教案第一章税法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税法及其调整对象,税收及其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
2税收三大特征: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3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以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税法体系:是指构成税法全部内容的各种规范的有机体。
5税法调整对象:是指参与税务活动的个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1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
(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从形式上看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3)税收法律关系在涉及财产所有权方面具有无偿性。
(4)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不取决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
3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征纳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三、1税法构成要素:(1)税法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和纳税主体。
(2)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目:是征税客体的具体化。
(4)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
包括A定额税率B比例税率C累进税率。
(6)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的征税点在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分布。
(7)纳税与申报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包括A法定减免B特案减免C临时减免(10)违法处理四、1税法分类:A按功能与作用划分:实体税法,程序税法B按征税对象划分:流转水产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
C按是否转嫁划分:间接税法,直接税法。
D按适用主体划分:涉内税法,涉外税法。
(完整)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3. 熟悉税收征收管理及税务争议的处理4. 培养学生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 税收基本概念与分类1.1 税收的定义1.2 税收的性质1.3 税收的分类2. 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2.1 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2.2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2.3 税法的构成要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基本概念、分类,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税法的具体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税法相关教材或资料2. 课件:制作税法教案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3. 案例:收集税收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与讨论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税收的兴趣2. 讲解税收基本概念与分类:阐述税收的定义、性质及分类3. 讲解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主体与客体,讲解税法的构成要素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税收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法的具体应用5. 小组讨论:提出税收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六、教学拓展:1. 税收政策与经济关系:分析税收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了解税收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2. 税收筹划:介绍税收筹划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规划税务事项以减轻税负。
七、实践环节:1. 让学生分组调查身边的纳税情况,了解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税收征收情况。
2. 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并讨论其税务处理的正确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税法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税法》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对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税收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现行税制体系;2. 培养学生税法实务操作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税务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流转税计算与账务处理;2. 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税收法律制度的复杂性和适用性;2. 税法实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流转税计算与账务处理(4课时)1. 学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的税制要素;2. 掌握流转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3.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熟悉流转税的会计账务处理。
二、税收法律制度(4课时)1. 学习税收的概念、税法要素;2. 了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方法等;3. 分析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2课时)1. 学习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了解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税收筹划和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
四、税收征管与稽查(2课时)1. 学习税收征管的基本流程;2. 了解税收稽查的目的、方法和程序;3. 分析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引导学生了解税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1. 讲解流转税计算与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2. 讲解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 讲解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讲解税收征管与稽查的相关内容。
三、案例教学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税收筹划和风险管理问题;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案例中的税收问题。
四、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3.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方案】税法教案.doc
四川师范大学教案课程名称:税法授课专业:会计学授课班级:201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平时+笔试(闭卷)总学时数:64 学分数:4教材名称:2014年度CPA考试指定教材《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税法TAXATION LAWS(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明确企业应纳哪些税金以及应纳多少和纳税程序,为税收筹划提供信息。
(三)教学内容税法概论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关税法资源税法土地增值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房产税法车船税法印花税法契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四)教学时数学时64(五)教学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目录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二章增值税法………………………………………第三章消费税法………………………………………第四章营业税法………………………………………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第六章关税法…………………………………………第七章资源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第八章房产税法、土地使用税、契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第九章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第十章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法和…………………………………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章税务行政法制……………………………………第十四章税务代理和税务筹划……………………………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掌握税法的种类和作用,了解税收的立法原则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教学内容一、税法的定义1、税收及其三性(1)税收(2)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稳定性)(3)税收的基本职能: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税法二、税收法律关系:1、主体(当事人):(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属地兼属人原则)2、客体:征税对象3、内容:三、税法的分类1、按职能: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2、按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3、实体税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和作用:(19种)(1)流转税类:(4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类:(2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类:(3种):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和行为税类:(4种)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5)特定目的税类:(6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宴席税(各地自主正否)、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4、按税收管辖权:(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购税等)(2)地方税(3)共享税(增、营、所、城建、印花、资等)5、按计税依据的属性—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6、按税款是否包含在计税依据中—价内税、价外税四、税法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2、征税对象(税制的首要因素)3、税目4、税率(税制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地点8、纳税期限9、税收优惠: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第二章增值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的认定,准确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并能进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计算,把握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及其他税制要素(或征收管理规定:纳税时间、地点及申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师范大学教案课程名称:税法授课专业:会计学授课班级:201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平时+笔试(闭卷)总学时数:64 学分数:4教材名称:2014年度CPA考试指定教材《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税法TAXATION LAWS(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明确企业应纳哪些税金以及应纳多少和纳税程序,为税收筹划提供信息。
(三)教学内容税法概论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关税法资源税法土地增值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房产税法车船税法印花税法契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四)教学时数学时64(五)教学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目录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二章增值税法………………………………………第三章消费税法………………………………………第四章营业税法………………………………………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第六章关税法…………………………………………第七章资源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第八章房产税法、土地使用税、契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第九章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第十章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法和…………………………………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章税务行政法制……………………………………第十四章税务代理和税务筹划……………………………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掌握税法的种类和作用,了解税收的立法原则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教学内容一、税法的定义1、税收及其三性(1)税收(2)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稳定性)(3)税收的基本职能: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税法二、税收法律关系:1、主体(当事人):(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属地兼属人原则)2、客体:征税对象3、内容:三、税法的分类1、按职能: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2、按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3、实体税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和作用:(19种)(1)流转税类:(4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类:(2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类:(3种):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和行为税类:(4种)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5)特定目的税类:(6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宴席税(各地自主正否)、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4、按税收管辖权:(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购税等)(2)地方税(3)共享税(增、营、所、城建、印花、资等)5、按计税依据的属性—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6、按税款是否包含在计税依据中—价内税、价外税四、税法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2、征税对象(税制的首要因素)3、税目4、税率(税制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地点8、纳税期限9、税收优惠: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第二章增值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的认定,准确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并能进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计算,把握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及其他税制要素(或征收管理规定:纳税时间、地点及申报等)。
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出口退税的计算教学时数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增值税及其特点二、征税范围1、境内销售货物特殊:视同销售行为2、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境内提供应税服务--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4、进口货物5、混合销售行为及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三、纳税义务人1、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2、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四、税率及征收率1.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五档税率:17%、13%、11%、6%、02、小规模纳税人—3%的征收率※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一)销项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额的含意及确认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计税销售额×税率(1)一般情况下销售额的确定(2)特殊情况下销售额的确定※(3)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①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②混合销售行为③兼营非应税劳务(二)进项税额的计算1、扣税凭证2、可以扣除的进项税额3、不得扣除的进项税额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三、进口货物征税1、进口货物征税的范围及纳税人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3、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四、出口货物退(免)税(一)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及其适用范围(三种)(二)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1、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免、抵、退”办法(1)“免、抵、退”的含意(2)“免、抵、退”的计算公式2、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1)先征后退(2)特准退税的计算第三节纳税管理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二、纳税期限三、纳税地点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第三章消费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税目和特点,能够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出口退税的计算。
掌握其他税制要素(或征收管理规定:纳税时间、地点和申报等)。
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时数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消费税及其特点二、纳税人三、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生产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定率(对外销售的)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税率(1)应税销售额的确定:同增值税(2)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2.从量定额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数量×单位税额3.复合计税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税率+应税数量×单位税额4.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规定:(1)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含义(2)用于其他方面的规定:视同销售※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1、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定2、代收代缴税款的规定3、委托方自行缴税的计算(1)已经销售:按实际售价计税??(2)尚未出售或还需继续加工:按受托方代扣代缴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税??三、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应税数量×单位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应税数量×单位税额※(1)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的核定权限规定如下:(一)卷烟、白酒和小汽车的计税价格由国家税务总局核定,送财政部备案;(二)其他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核定;(三)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由海关核定。
※(2)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如因质量等原因由购买者退回时,经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退还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
四、外购应税消费品及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1、扣除范围2、扣税凭证(1)外购的:(2)委托加工收回的:(3)进口的:3、计算(1)外购的:①从价定率的计算②从量定额的计算:(2)委托加工收回的计算:(3)进口的:4、注意事项五.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1.出口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税收政策2.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3.出口应税消费品办理退(免)税后的管理第三节纳税管理一、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二、消费税纳税期限三、消费税的纳税地点四、消费税纳税申报第四章营业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营业税的税目和计税依据,能够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把握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掌握其他税制要素或征收管理规定:纳税时间、地点及申报等及税收优惠。
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及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教学时数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纳税义务人、税目、税率一、征税范围税目、税率二、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额=应税营业额×税率1、计税的依据的一般规定2、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二、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兼营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4、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第三节纳税管理一、税收优惠1、起征点2、减免税收优惠规定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三、纳入期限四、纳税地点五、纳税申报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和烟叶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了解其征收管理规定。
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时数学时教学内容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法1、纳税义务人2、税率3、计税依据4、应纳税额的计算5、征收管理二、烟叶税法第七章资源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资源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能够进行应纳税项的计算,掌握其征收管理规定。
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时数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资源税法一、纳税人二、税目、税额三、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数量×单位税额1、确定资源税课税数量的基本办法2、特殊情况课税数量的确定3、关于盐税的特殊规定:以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资源税的扣除四、征收管理第二节土地增值税法一、纳税义务人二、征税范围1、征税范围的界定2、对若干具体情况的判定三、税率—四级超率内累进税率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确定1、应税收入的确定2、扣除项目的确定(1)一般情款况下(2)销售旧房的扣除项目(二)增值额的确定增值额=应税收入-扣除项目金额增值额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的最高档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率五、征收管理第八章房产税法、土地使用税法、契税法、耕地占用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四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内容第一节房产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第二节土地使用税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第三节契税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第四节耕地占用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第九章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三种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重点:征税范围与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内容一、车辆购置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二、车船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三、印花税法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计税依据和税率/税额3、征税管理第十章企业所得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收对象,把握应税所得的计算和税额扣除的计算,掌握其征收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