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笔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维导图)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必要性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 主要内容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 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 生机和活力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此时此刻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干脆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中学政治学问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学政治学问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书目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调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立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文化生活色调斑斓(多样性)的缘由: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影响1、文化市场和群众传媒的开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改变,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所以,文化市场须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生活“喜”与“忧”的缘由)★★★净化文化环境的措施(国家、企业、个人)开展群众文化A.含义:面对广阔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议的群众文化。
(我国的主导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为什么要倡议群众文化: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供应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C.怎样开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1)弘扬“一个原那么”,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那么;(2)坚持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1、根本内涵: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开展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高中政治必修3 4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课文化无处不在第一框:体味文化1、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A、含义: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B、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获得的。
3、文化的力量:A、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B、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A、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经济发展中科技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为推动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重要表现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以推行强权政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a、综合国力,又称国家力量、国家实力、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课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课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必修三课本会讲到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这一节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课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课知识点1. 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 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4. 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1、20XX年12月6日温家宝在访问法国期间,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
温家宝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
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的这段话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A、是相对于动物而言的人类活动及其产品B、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人类活动及其产品C、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活动及其产品D、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
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
法国的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如笛卡尔、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都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
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特点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作用对社会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框架文化发展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和文化遗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how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有益外来文化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前提Why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重要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传播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文化继承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考点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考点篇一: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一、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伴随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一课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一课学问点1. 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缘由(1)特点: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调;②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2)缘由: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2. 了解文化市场和群众传媒的开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1)文化市场和群众传媒的开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很多可喜的改变。
(表现)满意文化需求,充溢精神生活;敏捷表现方式,传播文化学问;承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养;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开展。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的忧虑现象。
(表现)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事;(看法)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 当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什么特点及缘由?这对文化建立提出什么要求?(1)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根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
(2)形成这些特点的缘由: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验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
(3)措施和要求:为了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当供应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群众真正须要的,都是先进的、安康有益的文化。
应面对广阔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作用。
7. 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我们应当怎么样做?(1)(国家角度)大力开展先进文化、支持安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抗腐朽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的势必要求。
(2)(公民角度)作为中学生,在文化中选择,须要提高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加抵挡落后、腐朽文化的实力。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假如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开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3、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二)文化是什么1、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2、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①、什么是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了的思想观念系。
②、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地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
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3、文化的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和文明相近)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即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
(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现象)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影响。
(1)个人的成长历程中(2)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注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双重性: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人教版必修3(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整合
第四单元知识整合知识概述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起到了对全书归纳总结的作用,中心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所要达到的目的。
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既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郑重思考的问题。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了文化环境,危害了社会,国家应加强管理和引导,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只要人人自觉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文明之花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我们要在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做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通过学习,使我们明确两个关系:第一,进一步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文化生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下进行的。
人们在文化生活方面面临着众多的选择,必须明辨是非。
在全球文化的大潮下,必须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明确人民大众的文化,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本单元围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文化建设这一中心,从选择文化生活、发展先进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必须明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提高辨识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懂得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发展和繁荣人民大众的文化,必须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2、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要做到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5、文化与经济、政治1)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三四单元要点整理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2、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3、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四、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五、各地区文化具有区域特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七、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是什么)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每个的解释部分都要看)2、(为什么)重要性(即作用):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自觉走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注 5: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否定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22.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基本特征)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 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注 1:中华文化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的构成中体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为中华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3.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特征之一,另外两个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 ①所谓“求同有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3)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 解。同时这种包容性,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5.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贯穿于民族精神 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6.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2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民 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8、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对青年而言,人人都应当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本固基的文化使命。 ⑥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笔记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整理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当代文化生活素描(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或色彩斑斓,呈多样性)(2)当代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喜的表现:如①满足文化需要,充实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
忧的表现:如①有些部门和单位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要求(对策):国家和政府对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企业不能唯利是图,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依法诚信规范经营,发挥文化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还可以从企业、个人角度再加以说明)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的特点和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正确理解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笔记
1、文化生活和传媒商业化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1)积极 ①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先进文化载体、传媒工具、大批量文化产品的生产。
②表现 A 、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 、以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 、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他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消极 ①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化。
②表现 A 、有些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肆意生产品味低下文化产品 B 、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名义,以荒唐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C 、有些传媒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乐衷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绯闻轶事。
③正确态度: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大众文化 1)我国文化现状: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各种思想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四、发展中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走进文化生活2)原因 ①主观原因:人们对精神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等方面的特点。
②客观原因 A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B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尤其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寻求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3)对策: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 、应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a 、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b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c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d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2、发展大众文化 一)走进文化生活B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1.文化的作用(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民主法治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框架人教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就是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必要性:文化市场有污染(当前文化现状);文化激荡看主导;文化的社会作用。
重要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怎么做:1)国家角度:①明确目标、路径。
要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要求: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具体要求: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具体要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个人角度: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识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文化的传播着、弘扬者和建设者;③向道德模范学习,弘扬传统美德。
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公民道德规范;④加强自身两个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企业角度: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员工的素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化生活和传媒商业化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1
)积极 ①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先进文化载体、传媒工具、大批量文化产品的生产。
②表现 A 、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 、以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 、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他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消极 ①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化。
②表现 A 、有些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肆意生产品味低下文化产品 B 、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名义,以荒唐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C 、有些传媒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乐衷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绯闻轶事。
③正确态度: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大众文化 1)我国文化现状: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各种思想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四、发展中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
一)走进
文化生活
2)原因 ①主观原因:人们对精神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等方面的特点。
②客观原因 A 、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B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尤其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寻求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3)对策: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 、应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a 、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b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c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d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2、
发
展
大
众
文
化 一)走进
文化生活
B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
抵制腐朽文化。
②企业:树立职业道德,生产健康文化产品。
③公民:提高辨别落后腐朽文化的眼力和道德修养,增强抵制若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它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古代曾经辉煌,近代落后,为了再创辉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面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使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特社会主义文化。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特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才能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与文化复兴。
二)发展中
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
3、它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走中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途径):
1)决定因素 ①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②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要求决定的; ③由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由文化自身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⑤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怎么做: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双百方针 ③坚持三贴近 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
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⑤坚持双服务方向 ⑥矜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它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 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建设中特社会文化的根本任务。
)
二)发展中
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
2)怎么做 ①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A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 、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C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
②开展精神文明创造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投身于这一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贡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5、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中
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
5、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低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为什么 A 、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B 、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基本内容 A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树立中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
A 、特点:与中特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
承接。
B 、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二)发展中
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
C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a 、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增加社会意识形态。
b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穿社会生活各方各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怎么做): ①国家 A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 、以诚信建设为重点。
C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D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E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
只有明辨什么是关荣和可耻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除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 ②个人:公民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八荣八耻 二)发展中
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
4)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重要途径: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
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如何面对道德冲突——重要途径:引领青年学生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提高自身双修养,追求跟高的道德目标。
③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A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B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三观。
B 、加强双修养。
C 、在发展中特社会主义实践中追求更高道德理想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D 、脚踏实地,不善空谈重在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
二)发展中
特社会主
义文化,建
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