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译者简介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教学课件】《狱中书简(节选)》
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著名领袖,出生
于波兰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参加 波兰革命运动。1919年1月 德国柏林
工人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
堡惨遭杀害。列宁称她是“世界无产阶 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主义
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检查预习
给黑体字注音:
信笺
战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回归全文,总结主题
通过本文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热爱,对自由的渴望之情, 表 现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毫无畏惧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 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赴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踱步 蓦然阴霾
飒飒
鸫鸟
霹雳
万籁俱寂
奄奄一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检查预习
成语解释:
万籁俱寂:
指自然界中什么声音都消失了。
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非常微弱。 哑然失笑: 禁不住笑了起来。 不可思议: 形容对事物和言论无法想象很难达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悟读课文,理解主题
★“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作者失 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没有阴郁的感觉?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人的感觉。
首先,文章的基调是愉悦和谐的; 其次,作者虽身陷监狱,却能正视失去自由的现实,其愉快情调 更显得其人格的高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狱中书简(节选)》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狱中书简(节选)》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狱中书简(节选)》教案(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狱中书简》是罗莎在狱中寄给友人的书信。
书信记录了一些琐事与随想,也正是这些琐碎的细节,更能体现她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生活、奋斗、囚禁、牺牲在100多年前的德国犹太裔波兰女性光辉的形象。
作者这样一个革命者虽然身陷囹圄,却不悲观失望,以其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女性的爱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并寄托了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书简表现的是革命女性的心灵之美:那份对于生命的爱。
这种爱,是在不自由的处境中,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珍惜,对黑暗的蔑视,和搏击黑暗的斗志和乐观的情怀。
【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建议】(第1课时)1.预习字词。
自读课文,标出自己认为难读难懂的字词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
重点字词如下:亭亭玉立、信笺、飒飒、奄奄一息、小心翼翼、鸫鸟、踱步、头晕目眩、万籁俱寂、阴霾、鸣啭、不可思议、如痴如醉等等。
闻所感。
先写作者在狱中花园里写信;然后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拯救大孔雀蝶;白杨花絮飘荡奇妙景象;大雷雨后难忘的景色。
从全文看,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教师明确:从全文看,是按照倒叙的写法。
从记叙昨天发生的三件事情上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
教师引导学生把表示倒叙的方式和时间顺序的标志(句子或词语)找出来。
明确:表示“倒叙的方式”的标志:第一段中“我昨天是怎样过的呀!”表示“时间顺序”的标志:上午……下午……六点钟(但是一会儿天暗了或傍晚)。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5课【教学课件】《狱中书简(节选)》(北师大)
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检查预习
给黑体字注音:
信笺
战栗
踱步 蓦然阴霾
飒飒
鸫鸟
霹雳
万籁俱寂
奄奄一息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检查预习
成语解释:
万籁俱寂:
指自然界中什么声音都消失了。
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非常微弱。 哑然失笑: 禁不住笑了起来。 不可思议: 形容对事物和言论无法想象很难达到。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悟读课文,理解主题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高兴啊”,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弱者的扶助 珍爱生活、关爱生命 对自由的渴望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悟读课文,理解主题
★找出作者情绪最高涨的语段,先读后分析。
这里作者把夜莺强化到可以“压倒雷声”“唱亮昏暗”的程度, 显然这里夜莺已经不是自然界平凡的小鸟,而是作者对于革命必胜 的信念,革命乐观主义思想的写照。这也是情绪的高潮、思想的高 潮。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课文第二段中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能感觉到作者是怀着怎 样的心情去描写景物的吗?
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热爱生命。
★ 你看到过白杨树花絮飘飞的情景吗?请你试着描述一下。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从课文第三段中找出文章中与整篇文章感情基、调不一致的 语句。 凄凉地坐在窗口,天气闷热, 我是头昏沉沉的像压着一块什么重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作者及背景 罗莎·卢森堡(1871-1919):德国 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是德国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狱中书简节选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共产主义幽灵从出现那天起,为之奋斗献身者遍布世界各地,反对诅咒者也势力强大,都毫不奇怪。
在自己营垒内,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诸领袖人物中,反思这个运动者也代不乏人。
波兰的伟大女性罗莎?卢森堡,是较早较突出的反思者之一。
反思是值得称道的,反思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卢森堡1871 年生于波兰扎莫布奇一个木材商家庭,她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但也最聪敏,五岁时已经能够读书写字。
她出生后几年,全家迁居华沙,她入华沙第二女子中学。
由于父母醉心于文化生活,这个家庭里充满了崇拜席勒的气氛。
卢森堡特别迷恋波兰的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她自己也写诗。
她十二岁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访问华沙,她就写了一首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
中学毕业不久,她参加了无产阶级党的一个小组的地下活动,并在不到十八岁时秘密越过边境,流亡瑞士。
从此她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
她考入苏黎世大学,先后曾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自然科学。
她对植物学和动物学有着特殊的兴趣,但多灾多难的人类社会使她转到社会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学。
她对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研究,使她的老师也不得不刮目相看,认为她是“一个天资最高的学生” 。
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就有普列汉诺夫。
她大学毕业的论文《波兰工业的发展》,获得博士学位。
她出席了第二国际的苏黎世代表大会和伦敦代表大会,并开始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
1898 年,她以假婚取得德国国籍,迁居柏林,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后来成了领袖人物。
她曾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举办的党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后来在这一时期讲稿的基础上写成两部著作《国民经济学入门》和《资本积累论》。
她出现于数以百计的大会之中,她在哪里演讲,群众就潮涌而去。
反动派称她为“嗜血罗莎” ,工人称她为“勇敢的女英雄”。
她一生九次被捕或被判处监禁。
1919 年,她与李卜克内西同时被捕,当日即被凶杀,遗体被投入运河,五个月后才浮出水面,安葬于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精品表格教案(3页)-精选教学文档
(五)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2、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本文中写了哪些事(生命现象)?请分别简要概括。
1、醉赏花园2、拯救孔雀蝶3、纵情杨花飞4、雨中夜莺啼
对变幻无常的天气描术,说明当时的社会境况。而夜莺是革命信念的化身,它代表着一股新势力,包含着作者对革命的必胜信念。
10.标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第三课时
一、讨论、交流
1.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在文中却尽谈动物、花草,谈自然景色,你是如何认识的?
一个革命者当他自由的时候忙于工作,不大可能有闲情谈这些,在狱中,她才有较多的空闲去“享受”生活。通过对动物、花草、自然景色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信件要接受审查,作者不能明了地表现自己的革命志向,文中也委婉地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爱与期待。
3.速读课文,标出你认为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句,联系课文内容来说明。
夏季的丰满茂盛和生命的沉醉。
二.精读探究
1.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作者在第一段中,写了哪些生命现象?
树木丰满茂盛,小鸟的啼叫,孔雀蝶复生。
2.作者身陷囹圄,但在文中作者却说“我多么幸福”?监狱的生活难道真的是幸福的吗?说一说你的理解。
白杨种子的飞舞,代表着革命信念的广泛传播,革命势力正在发展壮大,必定会像白杨一样到处“传播”“抽芽”。
7.读最后一段,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绘天气变化及矫健的夜莺的?
8.“夜莺啼叫得像是一只清脆的银铃,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为什么?9.作者描绘天气变化及夜莺的英姿,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备课全方案素材 北师大版(通用)
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备课全方案新课导入“真正的革命者,委身于他理想中的事业,这事业,是同千百万无权者的福祉联系在一起的。
在革命中,他们往往为自己选择最暴露、最危险、最容易被命中的位置,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当黎明还没有到来,他们已经在黑暗中倒下。
在这个倒下的队列里,我们记住了一个人:罗莎·卢森堡。
”这是作家林治贤对罗莎·卢森堡的评价。
罗莎·卢森堡是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她把一生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
在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暴风雨中,她始终英勇斗争,不畏强暴,显示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她所说:“要有耐心和勇气,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还要经历惊天动地的事呢……”她还是一个对生命心怀敬畏、感情细腻的人,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这个女革命家的内心世界。
积累整合字词积累1.易读错的字音信笺.(jiān) 鸫.鸟(dōnɡ) 飒.飒(sà) 仲.夏(zhònɡ) 绽.裂 (zhàn) 目眩.(xuàn) 阴霾.(mái) 亭.亭玉立(tínɡ) 万籁俱.寂(jù) 晦.暗(huì) 霹.雳(pī) 花絮.(xù) 小心翼.翼(yì) 战栗.(lì) 肃穆.(mù) 奄.奄一息(yǎn) 哑.然(yǎ) 嘹.亮 (liáo) 拯.救(zhěnɡ) 踱.来踱去(duó) 洒.落(sǎ) 2.多音字 zhēnɡ(挣扎) shènɡ(盛开) jù(根据) zhènɡ(挣命) chénɡ(盛饭) jū(拮据)3.形近字 荑tí(柔荑) 挣 盛 据 粟sù(粟米)栗lì(战栗)胰yí(胰岛素)痍yí(疮痍)4.词语释义奄奄一息:指生命垂危,也比喻事物近于灭亡。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卢森堡简介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罗莎•卢森堡(Róża Luksemburg,1870年3月5日—1919年1月15日)是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社会哲学家及革命家。
德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
诞生于俄国占据下的波兰犹太人家庭,她原是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
1898年移居德国柏林,并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SPD),是党内的社会民主理论家。
之后为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SPD)。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和卡尔•李卜克内西一同与社民党内的右倾势力坚决斗争。
1915年-1918年被多次关押。
罗莎•卢森堡起初为红旗报(Die Rote Fahne)工作,并合作成立马克思主义革命团体“斯巴达克同盟(Spartakusbund)”,该组织后转为德国共产党。
罗莎•卢森堡起草了德国共产党党纲,并参与斯巴达克同盟在1919年1月柏林起义,但未胜利,罗莎与其它数百位起义人士被逮捕,遭到严刑拷打并被杀害。
目前德国供应以她为名的左派政党奖学金。
罗莎•卢森堡(1871~1919)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其次国际闻名领袖。
诞生于波兰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参与波兰革命运动。
1889年,被迫离开波兰侨居瑞士,次年到苏黎世高校深造,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
1893年,参与创立波兰社会民主党,并主编该党机关刊物《工人事业》杂志。
1897年移居德国,主动参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其次国际的活动,同伯恩施坦、米勒兰和考茨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她为了反对斗争而忘我地工作。
特殊是在其次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由于她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左派领导人的努力,使大会通过了闻名的列宁、卢森堡修正案,明确地规定了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斗争中的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参与创办《国际》杂志,提出“要进行国内斗争!”的口号和重新建立国际的任务。
她曾三次被捕入狱,但她始终坚持革命斗争。
她同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创建了德国共产党。
1919年1月,德国柏林工人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堡不幸被捕,惨遭杀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狱中书简教学目标: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识记作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段。
4、把握文章主要事件。
5、通过分析文中的景物和事物,感受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飒飒()仲夏()战栗()鸫鸟()踱来踱去()柔荑花()绽裂()信jian ( ) mò()然阴mái()万籁俱寂()2、写出相关词语。
惊天霹()奄奄一()不可思()万()俱寂小心()()()()玉立()盆大雨如醉如()()然失笑()()澎湃3、文学常识:⑴、“狱中书简”的含义是⑵、《狱中书简(节选)》的作者,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她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左派领袖,被列宁誉为“”,“”课内检测:合作探究:本文是作者于1916年至1918年期间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夫人的信札之一,认真阅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探究:1、文章依次讲述了哪几件事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在文中画出表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2、文中写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这些事物具有怎样的特点?3、作者身陷囹圄,为何却有闲情逸致来描写那么多的植物和动物,其目的是什么?巩固练习: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直鸫鸟在窗前响亮而又神奇地唱起歌来,唱的嘹亮极了。
()(2)远处的隆隆雷声像汹涌滂湃的海涛余波,不断滚滚传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含义。
仲夏万籁俱寂如醉如痴不可思议蓦然提优补标:练习册P32阅读练习第二课时课前预习:课内检测:练习册P31第一题合作探究:1、作者失去人身自由,生命危在旦夕,可是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哀伤的感觉?2、课文描写了花鸟虫木的生命现象,尤其是夜莺啼唱一段,寄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读一读下面的片段,你是否感受到了相同的情感波动?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2.比喻和通感。特别是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给人鲜明豁亮的深刻印象。一是在铅灰、艳紫的昏暗天色背景下,同为视觉形象,对比鲜明。二是在昏暗阴森的氛围中,夜莺毫无畏惧的啼唱,给人特别亮丽耀眼的感觉。三是用银光闪闪辉耀形容革命者面对黑暗显得格外灿烂夺目。
(三)总结归纳:
1.主题思想: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及自豪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3)象征:夜莺和环境的象征意义----革命者面对恶劣的环境,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仍具有坚定的信念。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法导航:
(一)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感。文章的基调往往跟文中较大量出现的词语有密切关系,请找出课文中的这类词语。
“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觉和赞美生命力的相关重要语句,文中出现的“生命”现象都是花、鸟、虫、木,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
(二)细部探究:
1.“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
相关: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如: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5课【教学设计】《狱中书简(节选)》(北师大)
《狱中书简(节选)》甘肃金塔第四中学 栗金花《狱中书简(节选)》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一课。
本文展现革命女性的心理的优美:那就是对于生命,不管是宏大的,还是渺小的,只要是生命,哪怕是动物、植物的生命,她都充满了热爱。
这种热爱,就是在不自由的处境中,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这种生命的珍惜感。
通过学习这一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赞叹生命的顽强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为本单元后面的文章做好蓄势。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初读读内容,精读品语,朗读悟情感;2.理解主旨,品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逆境之中也要坚强与乐观;2.体会自己生活中生命的含义。
【教学重点】1.理解主旨,品味文中富有感情的句子和段落;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态度。
【教学难点】生活中理解生命的意义。
1.多媒体课件;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个时代一首歌,今天的我们是“阳光总在风雨后 ”历史的昨天了有一个歌,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你有什么感想?(播放视频《英雄赞歌》,展示秋瑾、董存瑞、刘胡兰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与听觉上产生共鸣。
)师语: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好,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回顾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英雄们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为了一个正义的信念,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人民的胜利,哪怕失去自由也会乐观面对,保持一个革命乐观的心。
坚定正义一定会打败邪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节选)》,聆听她的心声!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PPT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资源交流:对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进行简介,在此教师强调特定的时代背景。
2.字词交流(ppt )。
3.初读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译者简介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译者简介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田时纲1945年4月生于天津市,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葛兰西学会(International Gramsci Society)会员。
1967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毕业,先后在部队锻炼2年、农村中学任教8年。
1978—198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师从夏甄陶教授。
1981—1983年在罗马大学哲学系进修理论哲学,师从科莱蒂(Lucio Colletti)教和瓦伦蒂尼(Francesco Valentini)教授。
回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间,20世纪90年代曾先后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和研究室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现代意大利哲学,主要著作有:《悠远与凝炼——二十世纪意大利文化》(合著)、《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传》第4卷(合著)、《(普通社会学纲要)导读》,主要译著有: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纲要》,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十九世纪欧洲史》、《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和《自我评论》。
喜欢的格言:Segui il tuo corso,elascia dir le genti!——你行你路,任人评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共产主义幽灵从出现那天起,为之奋斗献身者遍布世界各地,反对诅咒者也势力强大,都毫不奇怪。
在自己营垒内,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诸领袖人物中,反思这个运动者也代不乏人。
波兰的伟大女性罗莎•卢森堡,是较早较突出的反思者之一。
反思是值得称道的,反思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卢森堡1871年生于波兰扎莫布奇一个木材商家庭,她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但也最聪敏,五岁时已经能够读书写字。
她出生后几年,全家迁居华沙,她入华沙第二女子中学。
由于父母醉心于文化生活,这个家庭里充满了崇拜席勒的气氛。
卢森堡特别迷恋波兰的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她自己也写诗。
她十二岁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访问华沙,她就写了一首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
中学毕业不久,她参加了无产阶级党的一个小组的地下活动,并在不到十八岁时秘密越过边境,流亡瑞士。
从此她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
她考入苏黎世大学,先后曾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自然科学。
她对植物学和动物学有着特殊的兴趣,但多灾多难的人类社会使她转到社会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学。
她对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研究,使她的老师也不得不刮目相看,认为她是“一个天资最高的学生”。
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就有普列汉诺夫。
她大学毕业的论文《波兰工业的发展》,获得博士学位。
她出席了第二国际的苏黎世代表大会和伦敦代表大会,并开始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
1898年,她以假婚取得德国国籍,迁居柏林,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后来成了领袖人物。
她曾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举办的党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后来在这一时期讲稿的基础上写成两部著作《国民经济学入门》和《资本积累论》。
她出现于数以百计的大会之中,她在哪里演讲,群众就潮涌而去。
反动派称她为“嗜血罗莎”,工人称她为“勇敢的女英雄”。
她一生九次被捕或被判处监禁。
1919年,她与李卜克内西同时被捕,当日即被凶杀,遗体被投入运河,五个月后才浮出水面,安葬于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狱中书简》说课材料 北师大版
《狱中书简(节选)》说课材料一、教材分析《狱中书简(节选)》出自罗莎.卢森堡之手。
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本节课生难字词比较多,需识记,作者需要详细的了解。
2、让学生掌握描绘的四方面内容以及侧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应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三种写作手法:“对比”、“烘托”、“借景抒情”.4、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通过教材的学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依据教材的特点,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美丽的生命去诠释生命的美丽”。
学习革命烈士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
难点确立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在狱中生活的艰苦、自己的斗志,而是满怀喜悦的描述自然美景呢?突破难点应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组织小组合作填表的方式。
难点应结合课后练习,小组合作探究文章写法等环节,得以突破。
四、学法指导方法:自主、合作、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填表,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另外,又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疑以突破重点、难点。
五、教法三单元阅读教学法认知阅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概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理解阅读:深入学习课文;合作探究,品位语言和构思,深入研讨课文内容。
拓展阅读:让学生畅谈读了这篇课文以后的感想?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六、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归纳能力,并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做适当评价。
在理解阅读环节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构思、写作方法等方面的赏析,促使课文内容的研讨更加深入。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5狱中书简(节选)》word教案 (3)
课题狱中书简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文意,把握写景特点,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通过精读品味,再读悟情来理解主旨,品味感情。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体会自己生活中生命的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法选择学导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2课时备课总数第 34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
1.复习回顾:回忆上节学习内容。
2.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
结合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法导航:(一)合作交流:1.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感。
文章的基调往往跟文中较大量出现的词语有密切关系,请找出课文中的这类词语。
2.指出文中表现出“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觉和赞美生命力的相关重要语句,文中出现的“生命”现象都是花、鸟、虫、木,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二)细部探究:1.“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2.“夜莺的歌声像灿烂的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形容?你能仿造出这样的句子吗?(三)总结归纳:概括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
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一)合作交流:1.提示:这类词语为“愉悦”类词语,核心词为“愉快”“美”。
2.这些生命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生活和自由的美好感觉、激越情怀、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尤其表现了她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表现了一个女革命家特有的激情、坚贞、优美、精致的情感品质。
可以说,文中的花、鸟、虫、木等自由自在的生命现象,正是作者高尚情感的写照。
(二)细部探究:1.(1)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人的感觉。
1.回顾文意,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2.看屏幕,听老师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及先学方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狱中书简节选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共产主义幽灵从出现那天起,为之奋斗献身者遍布世界各地,反对诅咒者也势力强大,都毫不奇怪。
在自己营垒内,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诸领袖人物中,反思这个运动者也代不乏人。
波兰的伟大女性罗莎•卢森堡,是较早较突出的反思者之一。
反思是值得称道的,反思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卢森堡1871年生于波兰扎莫布奇一个木材商家庭,她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但也最聪敏,五岁时已经能够读书写字。
她出生后几年,全家迁居华沙,她入华沙第二女子中学。
由于父母醉心于文化生活,这个家庭里充满了崇拜席勒的气氛。
卢森堡特别迷恋波兰的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她自己也写诗。
她十二岁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访问华沙,她就写了一首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
中学毕业不久,她参加了无产阶级党的一个小组的地下活动,并在不到十八岁时秘密越过边境,流亡瑞士。
从此她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
她考入苏黎世大学,先后曾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自然科学。
她对植物学和动物学有着特殊的兴趣,但多灾多难的人类社会使她转到社会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学。
她对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研究,使她的老师也不得不刮目相看,认为她是“一个天资最高的学生”。
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就有普列汉诺夫。
她大学毕业的论文《波兰工业的发展》,获得博士学位。
她出席了第二国际的苏黎世代表大会和伦敦代表大会,并开始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
1898年,她以假婚取得德国国籍,迁居柏林,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后来成了领袖人物。
她曾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举办的党校讲授政治经济学,后来在这一时期讲稿的基础上写成两部著作《国民经济学入门》和《资本积累论》。
她出现于数以百计的大会之中,她在哪里演讲,群众就潮涌而去。
反动派称她为“嗜血罗莎”,工人称她为“勇敢的女英雄”。
她一生九次被捕或被判处监禁。
1919年,她与李卜克内西同时被捕,当日即被凶杀,遗体被投入运河,五个月后才浮出水面,安葬于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译者简介教学参考素材北师大版
田时纲1945年4月生于天津市,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葛兰西学会(International Gramsci Society)会员。
1967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毕业,先后在部队锻炼2年、农村中学任教8年。
1978—198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师从夏甄陶教授。
1981—1983年在罗马大学哲学系进修理论哲学,师从科莱蒂(Lucio Colletti)教和瓦伦蒂尼(Francesco Valentini)教授。
回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间,20世纪90年代曾先后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和研究室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现代意大利哲学,主要著作有:《悠远与凝炼——二十世纪意大利文化》(合著)、《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传》第4卷(合著)、《(普通社会学纲要)导读》,主要译著有: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纲要》,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十九世纪欧洲史》、《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和《自我评论》。
喜欢的格言:Segui il tuo corso,elascia dir le genti!——你行你路,任人评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