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建设(1978-2012)
1978至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
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
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
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百年奋斗史四个阶段与中国道路的联系
百年奋斗史四个阶段与中国道路的联系百年奋斗史是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阶段。
每个阶段都与中国道路密切相关,以下是它们的联系:1.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21年-1949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
这一阶段的中国道路主要体现为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道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通过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1949年-1978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这一阶段的中国道路主要体现为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推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中国道路注重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1978年-2012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这一阶段的中国道路主要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引入市场经济和外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
中国道路强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阶段(2012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一阶段的中国道路主要体现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道路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目标。
总的来说,百年奋斗史的四个阶段与中国道路的联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
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1978年-2012年):这一阶段,中国实
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阶段,中
国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2017年):这一阶段,中国进行了全面
深化改革,推进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2018年-至今):这一阶段,中国进
入了新时代,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历程
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强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建设,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一、法治社会建设的起步阶段(1978年-1997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197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宪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强调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1982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我国还相继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为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司法保障。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加速发展阶段(1997年-2012年)进入21世纪,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步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
1997年,我国召开了全国法制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指导方针。
会议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司法保障,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等。
这些重要指导方针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这一阶段,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200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条件,增强了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此外,我国还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新阶段(2012年至今)进入新时代,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2年,我国召开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决策。
这一决策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这一阶段,我国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治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以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发展历程:
1. 新中国成立阶段(1949年-1976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动势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
2.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初期(1978年-1992年):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阶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阶段(1992年-2012年):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思想。
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此,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了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探索和实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注重保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变革1978年12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宣布:“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决不动摇地要坚持下去”。
这一路线指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任务,在经济建设中实行四项基本原则,并通过特殊政策支持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这也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从那时起,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科技革命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当时的中国对外交流非常有限,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被困在自己的国家里。
但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逐渐开始接纳国外的新技术和新思想。
外国专家在中国国内开设了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同时,中国也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新技术的引进使得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而新思想的出现则在精神上推动了全社会的前进步伐。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重大的改善。
随着农民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他们开始增加自己农村的产出。
1980年代,在农村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以期创造新的供求关系,增加农村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后,通过各种手段,农民的生产活动逐渐多元化。
农民可以种植农作物、畜牧和渔业等,这大大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三、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不再仅仅是行政和商业中心,它还成了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新家园。
在这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信息,这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同时,城市中也注重了绿化和环保问题,使得城市成为了生态环境更为优美的地方,捍卫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开展了各种有助于增进民众福祉的社会建设。
这些改革在人口、医疗保健、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在人口问题上,中国实施了一系列节控人口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在医疗保健领域中,专家制定了有效的医疗保障政策,为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了保障。
同时,在教育方面,中国大量增加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机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提升了全民的文化水平。
1978到2012年 总结
1978到2012年总结1978年至201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
在这34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
以下是对这段时期的详细总结:一、经济改革与发展:1.开放政策:自1978年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促进了外贸和对外合作。
特别是在1980年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往来,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2.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推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放宽对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的限制,鼓励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这一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3.国有企业改革:中国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也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经济增长:在这34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国内生产总值(GDP)以高速增长的态势呈现。
从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社会变革与进步:1.教育改革: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扩大了教育机会和普及率,提高了教育质量。
特别是义务教育得到了广泛普及,人民素质不断提高。
2.城市化进程: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行业。
这导致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3.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
4.科技创新:中国加强了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
在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政治与外交:1.政治体制改革: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了党的领导,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法治建设。
2.对外关系:中国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和多边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深化与各国的经贸合作。
同时,中国也在全球事务中扮演了更加积极和负责任的角色。
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34年的时间里,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企业改革等,逐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期。
中国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重要举措,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阶段(2003年-201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中国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促进了全面、快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这一阶段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扶贫攻坚成果显著等。
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
因此,中国在新时代下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 成就非凡 1978 年- 2012 年
改革开放成就非凡 1978 年- 2012 年作者:暂无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9年第19期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热情。
黑龙江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中华粮仓喜庆丰收20 世纪80 年代初,黑龙江省改革从农业开始起步。
1983 年11 月3 日,黑龙江省委印发《关于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若干问题试行办法》,初步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当年,全省粮食产量突破300 亿斤,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996 年,全省粮食产量突破600 亿斤大关。
2011 年,黑龙江省粮食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114.1 亿斤,商品量达到893.2 亿斤,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首个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是国家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黑龙江省用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养活了占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绿色食品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突出抓绿色食品总量扩张、全程监管、品牌整合和市扬开拓,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第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省。
2001 年9 月8 日,首次举办的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简称“绿博会”)是展示龙江绿色食品发展成就、促进绿色食品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全国性盛会。
“倡导绿色观念、引导绿色消费、开拓绿色市场、推进绿色革命”是绿博会的宗旨,这个盛会对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转型新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黑龙江省工业通过改革努力探索,通过不断创新谋求发展。
企业改革1979 年9 月,全省开始进行国营企业自主权改革试点,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国营工业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若干问题的规定》等24 个放权文件。
中国的发展历程简介
中国的发展历程简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建国至今,分为五个时期进行概述。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成立(1949-1978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革(人民公社、公私合营、农田水利建设),带动了大规模的农村产业化,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
此外,中国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国家化工作,建立了一系列重要的国有企业和大型工业基地。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2年)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只要是社会主义的,我们都要看,只要是真正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我们都要试验”的重要思想。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和乡村经济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等。
这些改革措施引入了市场机制和外资投资,逐渐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992-2012年)1992年,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和医疗改革、扶贫开发等。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经历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教育和医疗水平普遍提高。
第四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至今)2012年,中国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加强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结起来,中国从建国至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个重要时期。
197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
197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
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
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
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
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2011年再次超过10万亿元,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比1978年增长103倍,年均增长14.6%。
财力的增加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
外汇储备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过3万亿美元,2012年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0个百分点。
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76.3%下降51.6%。
2012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93.5%,2004年以来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2011年,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
四史知识点总结
四史知识点总结一、党史。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 1949)-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1924 - 1927):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由于反革命力量强大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 土地革命战争(1927 - 1937):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红军长征(1934 - 1936),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抗日战争(1937 - 194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解放战争(1946 - 1949):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 - 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巩固政权斗争:土地改革(1950 - 1952),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反革命运动,稳定了社会秩序;抗美援朝(1950 - 1953),保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平说历史·2014届】第9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 至今)
总体特征:
政治上,民主政治重建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比较完备 的法律体系; 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核心的社会主 义建设理论成为新时期的行动指南; 外交上,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积极营造良好的国际 和周边环境。
聚焦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2011•广东文综•39)(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 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 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2分) ②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分)
政治:恢复和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如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化:恢复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外交: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如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
聚焦考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横向综合能力 (2013•广东韶关一模•39)材料二 美国学者库珀•雷默 在谈到中国特色时,表述为“淡色”。他指出,在汉语中 ,“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4)请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 材料二的“淡色”观。(8分)
③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需要大量劳动力。
④对外开放。
类似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现象的原因。
聚焦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变迁) (2013•广东汕头一模•38)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既 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它还曾经是一个权力 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至2012年中国取得的成就
1978年至2012年中国取得的成就1978年至201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在这段时间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提升、社会改革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在这段时间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1478亿元,而到2012年已经增长到了51.9万亿元,增长了35倍多。
中国的经济总量也从世界第十位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位。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市人口比例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了2012年的52.6%。
二、科技进步中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
例如,中国自主研制了神舟系列飞船,成功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
中国还成功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并建立了自己的导航系统。
此外,中国在高速铁路、核能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教育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大量的教育资源被投入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
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大幅增加。
中国的大学数量也大幅增加,从1978年的不到100所增长到了2012年的近3000所。
中国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上也逐渐获得了认可。
四、社会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
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中国还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
中国的农村改革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五、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他国际组织。
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也大幅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中国还大力吸引外资,建立了一大批外资企业。
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
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摘要:1.概述五个必由之路2.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3.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意义4.五个必由之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五个必由之路是指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五个必经之路,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 年)在这个阶段,我国刚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地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等;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加大对重工业的投入,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文化上,推行新民主主义文化,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社会上,进行福利保障制度的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生态上,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年)在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政治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文化上,推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现代科技和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社会上,进行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民生;生态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2012 年至今)在这个阶段,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政治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发展作者:冯留建马雪梅来源:《社会治理》 2021年第6期冯留建马雪梅 ** 冯留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雪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体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LLZD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尽管“社会建设”一词最早见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相关文献,但社会建设的实践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一直在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进行了局部的社会建设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家整合的迫切需要,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资源整合、制度整合及价值整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建设实践,在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1978年至2012年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依次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阶段、经济体制转轨下的社会建设阶段、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建设探索阶段(1978-1992)“文革”结束后,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思想。
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邓小平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等错误观念,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①。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
针对社会贫富分化问题,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目标,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国家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成为关键的一步,农村的土地私有化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加快发展速度(1992年-2012年)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中国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时期,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条件。
中国还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
第三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于2010年中共中央提出。
这一阶段,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社会民生领域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还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摸索到加快发展,再到全面推进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作为一名写手,我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发展、改革创新的过程,既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成绩,也要关注社会民生,注重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1. 引言改革开放这个大旗一扬,中国就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就像给了我们一双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今天咱们聊聊这些年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绝对是值得一夸的事情。
2. 经济腾飞2.1. 经济增长说到经济,大家可能会想到“钱”,但不仅仅是这些。
改革开放让全国上下的经济像火箭一样飞起来。
以前大家都在农村,种田为生,现在可好,城市化的浪潮一来,大家纷纷涌向大城市,找工作、做生意,活得也是风生水起。
这种变化真是“犹如春风化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蒸蒸日上的气息。
2.2. 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情,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越来越好。
你看,老百姓的餐桌上,海鲜、牛肉、时令蔬菜齐上阵,这种“吃喝玩乐”的日子,真是让人羡慕。
现在孩子们的零花钱比我年轻时候的工资还要多,真是“望尘莫及”啊!3. 社会保障3.1. 医疗保障改革开放的另一大成就是社会保障的完善,尤其是在医疗方面。
以前看病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有了医保,大家看病的负担轻多了,简直像是“为患者减轻了沉重的担子”。
这让许多家庭能够在面对病痛时,不再手足无措,心里有底多了。
3.2. 教育普及教育也是个大话题,以前上学可得花不少钱,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可是越来越多。
各地的学校建设飞速发展,从农村到城市,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也在逐步实现。
现在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小学霸”,大家都想好好学习,将来能当个“有用之才”。
看着他们满怀希望的样子,真是让人觉得未来可期。
4. 文化建设4.1. 文化交流文化建设同样不容忽视,改革开放让我们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文化。
音乐、电影、艺术等都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家不再只是看春晚,追追美剧、听听外文歌,感觉生活也丰富多彩了。
这种文化的碰撞,简直像“火花四溅”,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4.2. 传统文化当然,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国粹的魅力在年轻人中也悄然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党社会建设政策的脉络梳理 (十六大—十八大)
3、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提高驾驭社 会主义社会市场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出“加 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首 次使用“社会建设”的概念。 4、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 部专题研讨班上重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的由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8、社会奉献显著成长,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性力 量
成就:慈善捐赠逐步发展;志愿服务逐步发展; 社会捐赠资金逐年增长;初步形成社会捐助网络。
问题: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慈善捐赠的组织化 程度不高;慈善组织的专业性和公信力还不强; 慈善机构数量太少;捐赠资金有限;个人捐赠所 占比例低。公众对于志愿者了解不广泛;资金短 缺;缺乏相关的法律认同。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总体评述: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 是也存在突出问题
1、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但是贫富差距日益扩 大
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 长;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 整体提升
问题:基尼系数超过临界点;城乡之间、城乡内 部、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大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10、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但是环境状况依然 持续恶化
成就: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越来越受到政府 的重视;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问题: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环境污染与 破坏事故频繁发生;所导致的社会纠纷数量逐年 上升;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的威胁依 然严峻。
三、党社会建设政策的脉络梳理 (十六大—十八大)
5、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决定》明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党要 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 构建谁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6、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单设一节, 名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 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 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
二、我国社会建设的涵义
3、洪大用认为:所谓社会建设从理论上讲,它是 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指在经济 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 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 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保 障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与 永续发展。
4、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供需矛盾依然突 出
成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人均预 期寿命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幼儿死亡率降低。
问题: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非 常不均衡;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不到位,导致 许多医院日益弱化自身的公益性而过度追逐私立, 使“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引发群众的 不满意。
二、我国社会建设的涵义
1、陆学艺认为:社会建设就是为适应国家由农业 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 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的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 会问题,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 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 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 2、郑杭生认为: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建立和 完善对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进行合理配置的 社会结合和社会机制,以及处理社会矛盾、社会 问题和社会风险的创新机制。
六、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2、从社会建设主体方面 (1)转移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
(2)加强民间组织和社区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3)发挥家庭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构建保护家 庭的政策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4、礼用和贵:社会建设的途径 (1)节制人的欲望:“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 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2)进行社会分层:“亲亲、尊尊、长长、男女 有别,人道之大本也者” (3)整合社会力量:“礼之用,和为贵” 礼治是社会建设的途径,它使人明等分、知荣辱, 维系人心,从而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5、社会保障改革逐步推进,但是其防范风险的能力还不 强 成就: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乡绝大多数困难群 众基本生活可以得到较好保障;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 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 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问题:社会保障各项目发展不均衡,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 都存在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依然缺乏法制保障;社会保障 经办管理水平较低,制度难以落实;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 运营依然存在安全风险。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3、教育机会不断扩大,但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 问题日益突出
成就:基础教育入学率稳步提高;以就业为导向 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 加。
问题:城乡教育、区域教育、教育类别间的资源 分配不公;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 育内容滞后。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五、社会建设中把握的原则
总体原则:公平正义 1、底线公平的观点
2、以发展为手段的公正观点
加大社会投资和人力投资,促进人的发展 3、社会公正的观点 ①基本权利的保证; ②机会平等;
③按贡献进行分配;
④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
六、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1、从社会建设主要内容方面 (1)构建完整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 (2)构建一个总体性的法制规范 ①法律层面 ②法规层面 ③规章层面 ④规范性文件层面 (3)积极发展社会组织 (4)提高民生质量 就业方面、教育方面、居民收入、社会保障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9、突发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公共安 全仍然不容乐观
成就:中国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应急管理机构得到充实和加强;应急管理机制逐 步完善;政府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面向公 众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得到开展。
问题: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的加强与我国面临的 安全严峻形势不想称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建设 (1978-2012)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二、我国社会建设的涵义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政策的脉络 梳理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五、社会建设中把握的原则 六、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1、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与目标 (1)人与自然的和谐:“列星随旋,日月递照, 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 以生” (2)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与天地合德” (3)处理民族和国家关系的原则:“协和万邦” “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 情社会 “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 想社会
三、党社会建设政策的脉络梳理 (十六大—十八大)
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 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 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 把党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 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7、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 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 设,”并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6、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但是其社会功能仍然有限 成就:各类非政府非营利的民间组织获得快速发展,成为 政府和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部门”;民间社会组织数量 迅速增加。 问题:各类民间组织发展不均衡;组织成长的内部约束机 制和外部环境不健全;发展不完善;承接政府职能等方面 有待加强。 7、基层社会建设不断加强,但是居民认同与自治程度依 然有限 成就:组织建设的加强和社区服务的内容拓展;社区建设 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问题:城乡社区建设不均衡;行政化倾向严重。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2、民本:社会建设的基础 (1)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尚书》中“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2)民本就是要以民为天:《尚书》“天视自我 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3)国家兴亡的决定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 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 速,而民必胜之。
保民、爱民、得民、息民、利民、恤民等主张一 直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措施。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3、民生:社会建设的内容 (1)制民恒产,取民有度:“凡治国之道,必先 富民”,有恒产者有恒心;“故取于民有度,用 之有止,国虽小必安” (2)人文化成:《易贡》“小利有攸往,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 文以化天下” “循天道,尚人文”的人文倾向、“致中和,得 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 育功夫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基本内涵和风貌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2、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但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成就:农民非农业就业数量迅速增加,劳动力资 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开发;各种类型非公有制经济 成为促进城镇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 部门。
问题: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经济 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尚未得到全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被征 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