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系列0223(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系列0223(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来形容焚烧椒兰和宫车经过情形的语句分别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列举秦国糟蹋从六国掠夺的各种宝物,反映出秦国君主的穷奢极欲。

(3)《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在江边送客,正苦于无音乐助兴时,忽然听到水面传来的琵琶声,以至于二人“___________”,经过一番盛情邀请,琵琶女虽前来相见,但“___________”。

(4)苏轼《赤壁赋》中,作者认为,月有圆有缺,但它始终还是月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鸿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唐宋古诗词中常借鸿雁传书寄托思念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之情。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天石扉打开前惊心动魄的声势。

(4)《生查子·元夕》中“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几句词,流露出物是人非的凄凉情感。

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9(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9(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苏轼《赤壁赋》中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须臾人生。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3)《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4)周邦彦《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十分生动。

(5)在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浩瀚的作品,深受世人喜爱和重视,如:________,________。

(二)(1)古诗词中常用“流水”一词,或比喻愁情,或感慨物是人非,词人李煜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种感受,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秋”便是如此。

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请摘取教材中含“秋”的两句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在《离骚》中能分别体现这一传统的诗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4.中央领导人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香草是屈原钟爱的意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说用香草作为个人外在的装饰,其实是注重加强品德修养的意思。

7.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

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语文理解型默写练习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的答题技巧一般要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注意同音异义词,注意同义异形词等。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就本题而言,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理解基础上记忆。

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的壮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4、《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6、《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8、王湾在《次北固ft 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11、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极写作者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1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 剑关” 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远隔千ft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的名句是“,”。

1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1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1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苏轼“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否定陋者“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批评当时存在的不正“士风”。

(3)《青玉案·元夕》中,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女子盛装出行,参加元宵赏灯活动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在间接称赞了公西华同时又指出其过分谦虚。

(5)中华文化润物无声,总能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比如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1)钱塘自古繁华,不同的地域文化交汇于此,正如柳永《望海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杭州既有西北的羌管乐,也有江南的采菱歌。

(2)面对雄浑阔大的洞庭湖,杜甫不禁“ ____________”,滴滴泪水都是沥血大爱;张孝祥泛舟洞庭湖,尽管头发稀疏衣着单薄,却依然“____________ ”,表现出他心志的坚定。

(3)“不绝如缕”形容情势危急,刘克庄《贺新郎》中“____________ ”句也以此比喻国家的衰微不堪;“暴虎冯河”指无所凭借,有勇无谋,而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之所以高于众人,是因为“____________ ”。

(4)古人常以酒寄情,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来表达回归田园的闲适自得;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来化悲伤为旷达。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除了想要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还希望做到“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三)(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据说是从《归去来兮辞》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得到启发,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傲然自得的精神追求。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7(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7(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报任安书》(节选)中说作者写《史记》时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然后“ ___________ ,_________ ”。

(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一句_________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一句_________,表现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3)古人焚香、熏香,既有生活需要,也是一件雅事。

我国古代诗文中就有不少描写焚香、熏香之事的句子,比如“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4)《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大力渲染欢乐场面,街市里“_________”,城中鼓乐齐鸣,月光流转,“ _________”。

(5)《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 , _________”为喻,引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

(二)(1)温庭筠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主人公慢慢地打扮梳洗,体现了惆怅倦怠之情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3)孔子教导弟子,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德行,在《论语·学而》中,夫子教导说,一个君子,不追求物质条件的安逸和享受,要“ __________ , _________ ”,可以说是好学了。

(4)陆游在《书愤》中回忆早年在前线的征战生活,“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两句让我们看到了他浩气如山、雄放豪迈的气概。

(5)假如你是李华,你的朋友即将前往西南地区的大学学习,你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山中景色的魅力。

(三)(1)《阿房宫赋》中,作者多角度铺叙秦人宫殿的巨大耗费,如写突出的钉头“_________ "和纵横的栏杆“__________ "。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理解性默写(二)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乌鸦反哺传说,来抒发对祖母的孝养之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人格化的云和鸟来表达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3.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了诸葛亮忠义尽责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蔑视权贵,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使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11.《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226(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226(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苏轼《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2)古代诗人常把“鹿”写进诗中,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如曹操《短歌行》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士大夫面对有一技之长者的傲慢心态,随后又表达了对二者智慧上差异的意外之情。

(4)《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一句以星宿名对应地面区域的方式介绍了洪州的位置,李白《蜀道难》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也提及了与蜀秦两地对应的星宿并侧面表现蜀山之高。

(5)色彩对人类有一种心理层面的意义,这种意义是非常个性化的,与观者本人的经历、环境、文化密切相关。

比如“青”,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有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请你写出“青”呈现为“蓝色”或“黑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二)(1)《离骚》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抒情之作,它的开端就很奇特。

诗人首先以十分庄重而自矜的口吻,交代自己奇特的出生之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后以反问的语气和比较的方式,充分肯定公西华有着很强的治理才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陶渊明归心似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胜利闭幕。

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____________”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____”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07(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07(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一)(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

(3)《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见到“贤”与“不贤”之人的两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如果君主靠严刑来督察百姓,靠威怒来威吓百姓,那么,就会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5)古人写诗填词,常常使用典故,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诗词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盘庚迁都之时,虽然“____________ ”,且“ ____________”,但他并不是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此生无缘再相聚的忧虑和伤感,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对于老师,《论语》中孔子和《师说》中韩愈的择师标准分别是“ ___________ ” 和“ _____________ ” 。

(5)古诗词中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常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为之洒一把同情之泪,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1)《赤壁赋》在写到赤壁之战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和武昌,接着以“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其景色。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4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NO.1 《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NO.2 《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进行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NO.3 《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择师的标准是: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NO.6 《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NO.7 《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语句是: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语句是: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NO.8 《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含答案)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含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附全国百强校模拟卷情境默写题50套汇编)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系列0308(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系列0308(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

——衔接考查(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两首诗关联性考查(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情境考查,侧重于知识运用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衔接考查(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考查语句理解(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情境考查,侧重于知识运用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

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___________”;过了几个月后,则“________________”。

——衔接考查(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两首诗关联性考查(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逍遥游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2(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2(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3)古代诗歌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感情,杜甫诗中也与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5)始皇即位后,南征北战,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果,贾谊在《过秦论》中形容为“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威慑力使“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一句化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用夸张的笔法展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画面,而“___________”一句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烟火纷纷、乱落如雨的元宵夜景。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

(4)在”听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

(三)(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关于“谢公”的句子:李白十分崇拜谢灵运,常常称其为“谢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3(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3(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人们常说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促使人们取得一番成就,在《报任安书》中就有这样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苏幕遮·燎沉香》中,作者运用对写法,设想朋友对自己的思念,从而深化了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共用了三个“山”字。

其中“__________”一句以高山不能阻止流水,比喻主和派终难阻止抗敌复国力量的发展。

(3)黄庭坚《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暗示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4)马是将士忠实的朋友,陪伴将士出生入死,在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战马”的句子,如杜甫《登岳阳楼》这样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类似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九国惨败之状,衬托秦国兵力之强大。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说明空有一番壮志却不做好准备是不可能实现的。

(3)同样写周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的公瑾儒雅风流,谈笑风生间就让曹军“_________”;而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则对周瑜的战果作了另一番假设:倘若他不能借来东风火烧曹营,那么后果将是“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论证要善于凭借外物时说,顺着风呼喊,“_________”,但会被听得更清楚;“__________”,不是因为能够游泳,而能横渡江河。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在即,我们要珍惜生命中这美好的相遇,不要等时过境迁再如李商隐在《锦瑟》中那样慨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4)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

如归有光“ ___________”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___________”。

(5)“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树木茂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图画。

(2)《蜀相》中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3)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了一条对抗泰国的妙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举能让对方寝食难安。

(4)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经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请写出含有“长安”二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生动有趣的细节,即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十分焦急。

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课件31张

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课件31张

参考答案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在总结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说:自己并不能让树“硕 茂”,只是能“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也不能让树“早而蕃之”,只是能“ 不抑耗 其实而已 ”。[每空2分]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 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每空2分] 1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表现自己的郁闷和愁怅的诗句 是:“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每空2分] 14.周邦彦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 日归乡的诗句是:“ 家住吴门 , 久作长安旅 ”。[每空2分] 15.《大道之行也》中·强调社会制度是公有制的一句话是“ 天下为公 ”,强调社会实行民主 选举的句子是“ 选贤与能 ”。[每空2分]
)”自勉。
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
“(
) ,(
)”,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1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诗
句是“(
) ,(
)”,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
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
11.《扬州慢》中虚实结合,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6.《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 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尽挹西江 ,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每空2分]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修我矛戟 , 与子偕作 ”。 [每空2分]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每空2分] 9.《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汉代名将来和现实中的将军作对比的句子是:“ 君不见沙场征战 苦 , 至今犹忆李将军 ”。[每空2分]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 夫祸患常积于忽 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每空2分]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草屋屋后房前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每空2分]2.《师说》中,韩愈在总结了从师无须分贵贱、论长幼后,提出了“(),()”的择师准则。

[每空2分]3.《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

[每空2分]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每空2分]5.《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每空2分]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举古帝王事例时,其中“(),()”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每空2分]7.李白《将进酒》说:“(),()”,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每空2分]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每空2分]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每空2分]10.《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导致秦国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的具体内容是:“(),()”。

[每空2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道路。

[每空2分]12.《蜀道难》以夸张的手法写山路高险狭隘仅有飞鸟可过,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每空2分]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每空2分]14.《山居秋暝》中“(),()”写出了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每空2分]15.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句写出了词人对有着独特品味的“那人”的苦苦追寻,“()”一句则点明词人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人”。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4(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4(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高适《燕歌行·并序》中,“,”两句虚实结合,将战场上卫士的辛勒戍守与家中妻子的思念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2)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燕虽小国却后亡的原因是“”,赵国自毁长城,“”导致武力抵抗不能延续到最后。

(3)小刚在设计新版话剧《梁祝》的人物台词时,为了表现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能够引用的诗词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的结论。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中的“,”两句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了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的景象。

(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这句。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集中描写诗人做官时的心情,连用两个相似比喻,又是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情绪。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

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两句,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相生,不仅把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观察的视野。

(2)《谏太宗十思疏》中,“, ”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现象。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中,“攀花赠远人”的节目演绎了中国式的送别之礼,中国古典诗词里也有许多攀花赠人的诗句。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分类练习(共九大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分类练习(共九大类,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类型1:文意解说型题干是对需要补写的诗句内容的阐释、分析,常常带有“即”“是”之类的判定词。

1.《扬州慢》中,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荒凉落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不能骄傲自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社会对人才选举、人际关系的要求。

4.《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郭橐驼并没有使树木长高长大的秘诀,只是不妨碍树木生长罢了,这对我们育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5.《谏逐客书》中,李斯以“河海”为例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乐曲演奏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类型2:情感解说型往往在题干中点明作者的思想情感、志向抱负、情怀心态、哲理议论。

考生需要回顾对应篇目中能够体现该种情感的语句。

1.李白在《将进酒》中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景情理融于一体,而其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则传递出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既有自身之苦又有国运之忧,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复杂情感。

4.旷达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人生挫折时,也偶尔会流露出伤感的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理解型默写练习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的答题技巧一般要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注意同音异义词,注意同义异形词等。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就本题而言,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理解基础上记忆。

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的壮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4、《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

6、《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

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11、李白《行路难》中“ ,”两句诗极写作者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1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 ,,万夫莫开”。

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远隔千山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的名句是“ ,”。

1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的这两句诗源自庄子《逍遥游》里的句子:“,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7、《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18、很多到杭州旅游的人,喜欢去西湖边小酌,非为珍馐美酒,实为湖光山色,这恰应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两句。

1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20、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2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22、《劝学》中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秦汉的故都经历了无数的战乱,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一片焦土的名句是“,”。

24、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可用“忠”“恕”二字来概括,其中“恕”可用《论语》中孔子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的“,”两句来诠释。

2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26、曹操《观沧海》一诗里体现诗人登上碣石山顶,登高望海的大致印象的两句诗是“,”。

2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的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28、《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当“解衣欲睡”,后因“,”,从而寻友一同夜游承天寺。

29、《曹刿论战》写到,在战争进行中,齐军败逃,鲁公欲追,曹刿却“,”,仔细观察,才确定追击。

30、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善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在两者不可兼得时,以“”,巧妙地比喻“”,为人们做出选择。

3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衷赞美赤壁美景时,联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众多英雄豪杰,于是感慨道:“,”。

32、杜甫《登高》开篇“ ,”描绘出一幅奇妙精美的画面,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3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34、范仲淹在《渔家傲》“,”两句诗中,借“浊酒”这一意象表达出了征人的深切乡愁。

3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体现了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36、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3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两句,借潭中鱼儿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冽可鉴的特点。

38、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39、辛弃疾《破阵子》用“,”的诗句,表达了想要助君王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生前身后美名的雄心壮志。

40、晏殊的《浣溪沙》中“,”的诗句,以“花落去”“燕归来”写出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奈,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41、人们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常常会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4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凄苦、愁楚之情。

4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4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自己虽然求学条件艰苦,却依然坚定地求学,不羡慕他人的原因是“,”。

45、郦道元的《三峡》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效。

46、李商隐在《锦瑟》中“,”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入”与“出”的角度,写到“,”,认为这样的国家终会灭亡。

4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诗,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49、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用“,”两句把明月变成了知心人,希望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

5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其中一次“”是实写,另一次“”是虚写。

51、在《泊秦淮》里杜牧借陈后主之事讽喻晚唐政事的两句诗是“,”。

52、苏轼《水调歌头》中,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的名句是“,”。

5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开头通过描写一个美好闲静的“,”的桃花林作为铺垫,为我们引出了一个质朴自然的世界。

54、刘禹锡《陋室铭》中概括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

55、杜甫在《望岳》中用“,”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泰山雄视一切的气势,也表现出了诗人的心胸气魄。

56、韩愈《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揭示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57、杜牧在《赤壁》中假想东风不给周瑜方便,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的两句诗是“,”。

5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59、李煜的《相见欢》里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两句词是“,,是离愁”。

6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卫国雄心壮志的两句词是“,?”61、《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苦的两句诗是“,”。

62、《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齐威王得到邹忌的提醒,颁布最下等的赏是“,”。

63、《诗经·关雎》里“,”二句是全诗之骨,起着统领全篇点明诗旨的作用。

64、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歌名是从《诗经·蒹葭》里的“,这两句诗转化而来,表达了对朦胧情愫的追求。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

”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两句,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化抽象为形象,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杜甫《望岳》中“,。

”两句,把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2)《琵琶行》中从听者感受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效果的两句是:,。

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句子是:,。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直接写出了通行蜀道的动作和情态感受。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描绘了将士们乘胜追杀的激烈壮观场面。

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辛弃疾在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词中以“,”两句写阵前的鏖战场景,充满豪气。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写鸟兽都不易通过来反衬蜀道之高险难行的两句是: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衷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3)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有关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