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0.0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0.0](https://img.taocdn.com/s3/m/c48b40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1.png)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祠”“鸦”“衡”“鬓”“潦”等。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示例三: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峻”“逋”“荻”“扪”“膺”“皎”“辰”。
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惟”“零落”“暮”“鸥”。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逸豫”“蛾”“盈”“炼”“箜篌”“摧”“栈”“钩”。
(3)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以江上明月来渲染氛围,烘托送别时的情境。
(3)“子规”因其叫声极其哀切,利于抒发悲苦哀怨之情,自然就成了古诗文中的常客,如“,”。
(3)猿的啼叫常常在古诗文中出现,或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或营造凄清的气氛。比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两句以积土成山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做事须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事实。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7f20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b.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4.中央领导人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香草是屈原钟爱的意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说用香草作为个人外在的装饰,其实是注重加强品德修养的意思。
7.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
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9e54d514791711cd791755.png)
语文理解型默写练习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的答题技巧一般要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注意同音异义词,注意同义异形词等。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就本题而言,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理解基础上记忆。
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的壮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4、《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6、《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8、王湾在《次北固ft 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11、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极写作者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1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 剑关” 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远隔千ft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的名句是“,”。
1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59faec28ea81c759f57813.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1、(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e862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0篇含答案)(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324f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4.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明的语言写出了满山遍雪及积雪的光彩。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2.(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
《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 ”两句。
4.(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新课标(全国卷)★高中部分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新课标(全国卷)★高中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d665543c1c708a1284a4491.png)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3、学不可以已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学不可以已。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逍遥游》(庄子) (10 年11 考)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是:,,。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3)《师说》(韩愈)(10 年16 考)1、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 ;对自身“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阿房宫赋》(杜牧)(10 年18 考)12、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高频考法版)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高频考法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aaf4faa98271fe900ef936.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可无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7(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7(共10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166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4.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报任安书》(节选)中说作者写《史记》时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然后“ ___________ ,_________ ”。
(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一句_________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一句_________,表现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3)古人焚香、熏香,既有生活需要,也是一件雅事。
我国古代诗文中就有不少描写焚香、熏香之事的句子,比如“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4)《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大力渲染欢乐场面,街市里“_________”,城中鼓乐齐鸣,月光流转,“ _________”。
(5)《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 , _________”为喻,引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
(二)(1)温庭筠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主人公慢慢地打扮梳洗,体现了惆怅倦怠之情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3)孔子教导弟子,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德行,在《论语·学而》中,夫子教导说,一个君子,不追求物质条件的安逸和享受,要“ __________ , _________ ”,可以说是好学了。
(4)陆游在《书愤》中回忆早年在前线的征战生活,“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两句让我们看到了他浩气如山、雄放豪迈的气概。
(5)假如你是李华,你的朋友即将前往西南地区的大学学习,你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山中景色的魅力。
(三)(1)《阿房宫赋》中,作者多角度铺叙秦人宫殿的巨大耗费,如写突出的钉头“_________ "和纵横的栏杆“__________ "。
有答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和答案,有答案,有答案
![有答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和答案,有答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eb22df5335a8103d22019.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必修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必修二《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兰亭集序》(王羲之)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赤壁赋》(苏轼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b92e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2.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理解性默写(二)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乌鸦反哺传说,来抒发对祖母的孝养之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人格化的云和鸟来表达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3.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了诸葛亮忠义尽责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蔑视权贵,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使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11.《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五组10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五组100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226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1.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5.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7.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谋士的办法。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9.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使不上漏”,接着作者“,”,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
”13.《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的功业的两句是“,”。
14.《礼运》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义相近。
15.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16.《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1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新高考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共六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新高考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共六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016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4.png)
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掷地有声地提出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论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统治者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2)高适《燕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无休止的战争对人们的摧残,战士与家人天各一方,思念亦是徒然。
(3)“西风”意象历来为文人所青睐,在诗词歌赋中用以表达悲凉萧瑟之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春江花月夜》暗示“雁儿”“鱼儿”不能传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都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3)“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开路人永被缅怀。
《蜀道难》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的巨大牺牲,才有了通天险路。
蜀道之高,行人“______________ ”,与李白的“手可摘星辰”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反问句式,痛斥了秦朝统治者搜刮珍宝时唯恐未尽却又对其毫不珍惜的行为。
(3)“夕阳”意象在古诗词中或写人生迟暮之悲,或言苍凉衰败之景,或抒烈士暮年豪情,含义多种多样,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1.0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1.0](https://img.taocdn.com/s3/m/87a088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f.png)
理解性默写练习11.0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旨意博大、意义深远的两句是“ ,”。
(2)《李凭箜篌引》中“ ,”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
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 ,”两句,描摹了恋爱中女子躲藏起来,男子挠着头、徘徊不安的细节,十分生动。
(2)《石钟山记》中,苏轼批评士大夫不亲身考察,仅凭主观推测就下结论的句子是“ ,”。
(3)好的比喻往往取于生活,巧于运思,如《荀子·劝学》中“ ”,用磨刀之功喻学习之效;姚鼐《登泰山记》中“ ”,用衣带喻环绕山腰的云雾。
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石钟山记》中“ ,”两句,写对李渤通过叩石得声探究石钟山命名原因的不赞同,同时也引出下文对自身实地考察的叙述。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变法所持的态度“ ,”与《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虽千万人,吾往矣”非常相似。
(3)“江”与“月”的交融,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诗意,如《琵琶行》中的“ ”,又如《登快阁》中的“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的发言,国家由中等国家变为小国,成就也仅仅是“足民”,还特意强调“ ,”,更是主动表达了谦逊的态度。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便在首段开端以“木固其根”“水浚其源”比况,说明“ ,”的道理。
(3)“榆关”即今天的山海关,古人称之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e85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e.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逍遥游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d0e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3.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在即,我们要珍惜生命中这美好的相遇,不要等时过境迁再如李商隐在《锦瑟》中那样慨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4)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
如归有光“ ___________”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___________”。
(5)“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树木茂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图画。
(2)《蜀相》中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3)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了一条对抗泰国的妙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举能让对方寝食难安。
(4)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经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请写出含有“长安”二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生动有趣的细节,即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十分焦急。
高三语文高考理解性默写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理解性默写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c4768844769eae009edb1.png)
高三语文默写测试班别:姓名:评分:1、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是“,”。
6、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来委婉地劝诫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7、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8、李商隐《锦瑟》诗意含蓄,但诗人最后发出了“,”的感慨,引发了读者情感的共鸣。
9、苏轼《水调歌头》中“,”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10、《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
1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
12、“______,_____”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3、《登高》中作者对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弱感叹的句子是:“,”14、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1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16、《阿旁宫赋》中,杜牧用比喻的方式想象宫殿的走廊和屋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7、《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必修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必修二《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兰亭集序》(王羲之)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赤壁赋》(苏轼)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6、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3、“,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5、“有志矣,,,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8、“,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必修三《蜀道难》(李白)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登高》(杜甫)1、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2、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琵琶行》(唐·白居易)1、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 ? ”,“ _ ,”。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_ ,”。
5、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
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
《劝学》(选自《荀子》)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作品)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4、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1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6、《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1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1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师说》(韩愈)1、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年8考)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5.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必修五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0年16考)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