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的生平及创作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作者是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方居然说"不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冷酷的社会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他觉得生活就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生即包含死,人自出生起,就向坟墓走去.在这漫长而痛苦的人生中,人时时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因此,贝克特认为沉默是人所能持有的最适当的态度.他闭门谢客,拒绝采访,不问政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剧作流露出浓烈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为了表现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贝克特在创作上打破了传统戏剧的陈规,使剧本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布景,道具极为简单.一片荒原,一棵枯树.但剧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像《等待戈多》中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新添几片绿叶,代表了时光的流逝.维妮手提包里的物品是她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贝克特剧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残志缺的糊涂虫,而且人物少,动作单调.不少剧作只有一个人物.剧中人几乎与世隔绝,思维混乱,语言贫乏,活动幅度很小,观众甚至无法看到这些人物的完整外形与动作.在《喜剧》中,人们只看到装在坛子里,只有头露在外面的一男二女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演出一场"棺椁里的爱情三重奏".在《啊!美好的日子》里,看到的是半截入土的维妮在梳妆打扮,追忆她的"第一次舞会""第一次亲吻".在《剧终》里,看到的是被装在垃圾箱中的纳格,奈尔在乞讨食物和拥抱接吻.贝克特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西方普通人的共同命运——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二.故事梗概《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基本内容大致如下:两个瘪三式的流浪汉在黄昏的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来没有见过的戈多,他们无聊地闲谈,做些机械的动作,讲些不知所云的故事.但戈多迟迟不来,以至于烦闷得想到自杀,但又不甘心,想等戈多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再死.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来人,却不是戈多而是波卓.他手持鞭子,一手牵着被拴着脖子的"幸运儿".幸运儿扛着沉重的行李,拱肩缩头,脖子被勒得正在流脓,惨不忍睹.波卓气势汹汹,虽原谅了恐惧的狄狄和戈戈,但随意虐待幸运儿,称之为"猪",挥来斥去,幸运儿也惟命是从.波卓吃饱喝足,对黄昏作了一通"抒情"的解释,逼幸运儿为他们跳了一通舞.最后波卓才牵着幸运儿和流浪汉告别.总算磨掉了一个黄昏,天将黑时,一孩子来到,他传达戈多的旨意: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次日的黄昏,还是同样的乡间小路,同样的两个流浪汉,同样的目的——等待戈多.等待得无聊至极,一个流浪汉唱了一支无聊的"狗"歌,他们追忆过去的往事,彼此争吵谩骂,但仍不见戈多来.他们反复着下面的对话: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总算等到了人,却仍是波卓和幸运儿.这时的波卓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昨日气势汹汹的波卓,跌倒在地爬不起来.两个流浪汉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来走了.接着还是孩子来,宣布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两个无望的流浪汉又想起了上吊,解下裤带子,但一拉就断了.死又死不成,只好明天再等,再等……三.相关评论1. 剧作在荒诞的背后,深刻地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人生处境: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人们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的希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只有失望,再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舞台上演出的是人类社会的抽象化缩影.两个流浪汉是人类的象征,他们生活在世上只有一件事:等待戈多.戈多是什么西方评论家绞尽脑汁,作出各种解释,从一个著名的摩托运动员到巴尔扎克的一部不出名的早期喜剧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种种类比评析.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对戈多的含义无法也无须去作琐细的考证,但剧中戈多确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救星和希望.然而象征人类的流浪汉,等来的却不是救星,却是痛苦和压迫——幸运儿和波卓.幸运儿是痛苦的化身,他备受折磨,任人奴役.波卓是压迫的体现,他蛮横凶狠,傲气十足.第二幕中波卓瞎了眼,求救于流浪汉,表明了作者的另一观点:命运变化无常.用剧中人的话说:"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说得定."流浪汉等待的希望是渺茫的,今天等不到,明天还是等不来,永远得不到.剧作第二幕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幕的再现,加强了这种观念的直观性,要是继续写下去,第三幕,第四幕,照样还是等待,等待……痛苦加失望,悲惨加迷惘是《等待戈多》内容的突出之点.幸运儿的痛苦直接呈现在读者或观众面前,是看得见的痛苦.两个流浪汉的痛苦是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来表现的.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没有意义,一切都无需去记忆,连时间概念都没有.爱斯特拉冈说:"……今天是不是星期六今天难道不可能是星期天或者星期一,或者是星期五 "第二幕中弗拉季米尔问波卓什么时间瞎了眼,波卓大发其火:"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有一天,难道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不能满足你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暗."生存即是死亡,时间没有实在意义,是永远停滞的瞬间.为了填补这个单调的时间空白,减轻不断袭来的恐惧不安,他们总是做些机械的动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然而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
Samuel Beckett
背景介绍
20 世纪50 年代初,西方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戏剧品 种,它既没有连贯的情节,又没有明晰的人物形象,甚至人 物对话、独白也显得颠三倒四,近乎梦呓。但它却致力于 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抑或是仅仅在这 荒谬的世界里为了逃避生活的重负所进行的挣扎。传统 的戏剧手法在这里被肢解、扭曲甚至变形,传统的戏剧评 论方法和准则在他们的作品面前失去了效用。这一新的 戏剧品种被称为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简介
萨缪尔· 巴克利· 贝克特(1906 年——1989年),爱尔兰著名作 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 语和英语写作,他之所以成名或 许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 戈多》(1952年)。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主要剧本有《等待戈多》、《剧 终》(1957)、《最后一局》 (1957 )、《呵,美好的日于》 (1961)等。
荒诞派戏剧简介
荒诞派戏剧在 50 年代最早出现在法国,后来风行于法国、英国、美 国, 60 年代统治了西方戏剧领域,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最重要的戏 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全面反对传统戏剧的创作程式,这一派戏剧以存 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创作上吸取了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 义的表现手法加以融会,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法上独辟蹊径,进行了 大胆的试验和创新,创作出了一批离奇怪诞、泅异于传统戏剧的作品,因 此被戏剧评论家们称为“先锋派”、“反戏剧派”。 60 年代初,英国戏 剧家埃斯林将其定名为“荒诞派戏剧”,这个名称很快被文学戏剧界认可。 荒诞派剧作家拒绝象存在主义的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 来反映荒诞的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荒诞派戏剧 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 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 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荒诞派剧作中最先引起注意也是最典型的, 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最极端的是他的《呼吸》(1970),这出 戏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其他著名的荒诞派剧作有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 《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 等等。
贝克特的代表作
贝克特的代表作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1989年)是一位爱尔兰作家和戏剧家,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闻名,他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孤独、绝望和悲剧。
《等待戈多》《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是贝克特最著名的戏剧作品之一,首次于1953年在巴黎上演。
这部戏剧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剧作的杰作,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绝望的主题。
剧中的两个主角,弗拉基米尔(Vladimir)和埃斯特拉冈(Estragon),在一个荒凉的道路上等待着一个叫戈多(Godot)的人。
他们希望戈多能带来意义和目的,但是戈多从未出现。
在漫长的等待中,两个主角展开了许多对话,探讨了生命、死亡、时间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贝克特通过戏剧中的荒谬和幽默来表达他对人类存在的无聊和绝望的看法。
《等待戈多》的剧本简洁而具有挑战性,多层次的对话和象征主题使观众深思。
这部戏剧对于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爱尔温》《爱尔温》(Endgame)是贝克特的另一部重要戏剧作品,首次于1957年在伦敦上演。
它是一部象征性的戏剧,以孤独和绝望为主题,在探索人类存在的无聊和虚无中引人深思。
剧中的四个角色分别是:哈梅(Hamm)、克洛卓(Clov)、尼尔 (Nagg) 和尼尔伯 (Nell)。
这些角色被困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他们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和互相厌恶的关系。
他们生活在一个末日般的世界中,与战争和破坏相伴随。
《爱尔温》的舞台布景简单,剧本中的对白充满象征和隐喻。
贝克特通过幽默和谐和荒诞的对话,传达了他对人类存在的饱受折磨的观点。
这部戏剧挑战了传统戏剧的观念,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闻名于世。
《等待戈多》和《爱尔温》对贝克特的影响《等待戈多》和《爱尔温》是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们体现了贝克特独特的戏剧形式和创作风格。
29等待戈多
(3)戈多即戈杜
• Godot≈Godeau,戈杜是巴尔扎克喜剧 《自命不凡的人》中一个神秘人物,人 人谈论又不曾露面,但他不露面胜似露 面,就象卡夫卡《城堡》中的C伯爵,操 纵、把握着很多人的命运,实际上隐喻 一种神秘异己的社会力量,比如命运。
(4)戈多即希望
• 笼统地讲,戈多就是希望,即 “淑女”、“伊人”、“马林 鱼”等理想化的事物,是幻灭 的西方人心中渺茫的救星。但 “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 人。”
第二幕:继续等待
• 第二幕:第二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同样的人物。把第一幕的情景重演一遍。 • 所不同的是,时间过去一天,树上长出 几片树叶,狄狄,戈戈在等待戈多的现 实痛苦上,又增加了记忆的痛苦。感到 可怕。
戈多又不来
• 波卓主仆上场,前者已 盲目,后者气息奄奄。 • 信使男孩上场,说戈多 今天不来,明天准来。 场上人物失望而归。
5、信使
• 两次来报信的孩子,如同希腊神 话中往来于人神之间的赫耳墨斯, 是穿梭于理想、未来和现实间的 媒介,是人生此岸到彼岸的桥梁, 代表一种生活的理性和逻辑,代 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信使”之寓意
• 他第二天否认以前来过,说明混 乱无序的现实全无理性、逻辑和 规律。 • 作为信使的他每次传递的都是谎 言, “信使”无信,其一说明人类 已无信可言;其二说明人通往未 来的路标可疑,所谓理想、希望 只是一个不可实证的假说。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材
贝克特作品常常取材于生活中最不为 人所注意的琐屑乃至无聊之事,脱靴 子,戴帽子,梳妆打扮,自言自语, 以示生活之无意义、无价值,体现人 生的荒诞本质。
(3)风格
反英雄。无论对人物、命运、题材的处 理还是人物语言,都具有非英雄化倾向 ,解构崇高、悲壮、宏伟的西方传统英 雄主义风格,以描写庸俗、卑琐、乏味 、无聊为能事。
贝克特.doc
贝克特
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
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
学生时代去巴黎游历时,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
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
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
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
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
该剧揭示了人类在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此外,还写了长篇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纳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贝克特及其作品
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贝克特及其作品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是爱尔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等待戈多》。
他和尤奈斯库一样,都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他号称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他于196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等待戈多》《等待戈多》在戏剧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堪称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话剧的新纪元。
该剧现已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的两个流浪汉,一个叫戈戈,一个叫狄狄,两个人不知道什么身份背景,也不知道他们过往的经历,只知道他们现在是两个什么都没有的流浪汉,处于社会底层。
这两个流浪汉在一个黄昏的傍晚,在一条荒凉得只剩一个矮土堆和一棵柳树的乡村小道上,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
为什么要等待戈多,据说戈多能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决定是否还需要活下来。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无聊的,于是戈戈和狄狄闲聊起来,反正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至于说的内容则毫无逻辑,完全语无伦次。
就在二人闲聊高兴的时候,一个叫波卓的人来了,还带着他的仆人——幸运儿。
幸运儿被波卓用绳子拴着,波卓可以随意侮辱和殴打幸运儿。
这对主仆的到来有什么意义呢?完全没意义,反正就是来了又走了,顺便进行了一连串无厘头的谈话。
主仆二人退场,此时报信的孩子告诉戈戈和狄狄:“戈多先生今天不会来,但是明天肯定能来。
”戈戈和狄狄又开始陷入到纠结之中,到底还要不要等待呢?带着纠结到了第二天。
第二天依旧跟昨天一样。
同一个时段,同一地点,戈戈和狄狄一直在等待,波卓和幸运儿依旧路过,只是此时的主仆二人分别失明了和失聪了。
主仆二人走后,依旧是昨日报信的孩子带来一样的消息。
戈戈和狄狄这两个流浪汉决定离开,明天再来,但他们没有动弹。
故事结束,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总之,整部戏的剧情都很荒诞,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人物形象,只有毫无头绪的对话和荒诞的插曲。
但这就是荒诞派,塞缪尔·贝克特就是通过这种荒诞的形式和内容来完成对现实的批判——这是一个荒诞、异化的世界,畸形、病态的社会。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第七节 《等待戈多-PPT精品文档
贝克特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创作活动。早期 主要是写作诗歌、短篇小说和评论文章。20世纪50 年代以后,贝克特的创作在小说方面完成了长篇三 部 曲 , 《 马 洛 依 》 ( 1951 ) 、 《 马 洛 纳 之 死 》 ( 1951 )和《无名的人》( 1953 )。 50 年代以后, 贝克特的创作重点转向戏剧。第一个剧本《等待戈 多》(1953)上演,一时成为西方文学评论界关注 的中心。其他主要的作品有:《结局》(1957)、 《最后一盘磁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 (1961)、《喜剧》(1964)等。
图片链接:《等待戈多》剧照
图片链接:《等待戈多》剧照2
《等待戈多》在艺术上表现出反传统倾向,具有浓郁 的荒诞性特征。 首先,戏剧的情节内容是荒诞的。没有开端高潮,也无 结局。戈戈、狄狄从何而来,为何要等戈多,我们都不一 概不知。整个情节以人物无聊的小动作,语无伦次唠叨, 含糊不清、支离破碎地讲述小故事和人物的杂耍来代替。 其次,《等待戈多》的舞台景象是荒诞的。舞台背景布 置于简单、重复之中充满了荒诞性。 第三,戏剧的语言是荒诞的。人物对话、独白颠三倒四, 胡言乱语,充满了荒诞性,使剧情显得滑稽而混乱。
“ 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 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 剥夺了幻觉和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到 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放逐无药可救, 因为人被剥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乐土 的希望。这种人和生活的分离,演员和 布景的分离,正是荒诞感。” ——加缪
参考书目:
●《贝克特选集》(全5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阿尔瓦雷斯:《贝克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罗伊丝· 戈登:《塞缪尔· 贝克特和他的世界》,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 JOHN PILLING:《贝克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版。 ●马丁· 艾斯林:《荒诞派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阿诺德· 欣奇利夫:《论荒诞派》,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黄晋凯编:《荒诞派戏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贝克特的生平及创作
贝克特的生平及创作贝克特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贝克特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
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
1932年漫游欧洲,1938年定居巴黎。
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短朗回爱尔兰为红十字会工作,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生平1906年4月13日(或者是3月13日),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出生贝克特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福克斯洛柯的斯底劳根,确切的地点是一座名叫库尔俊纳的都铎王室建筑。
在孩提时代和中小学期间,他发现自己喜爱体育活动,而丝毫没显露出日后博学和善于驾驭语言的迹象。
后来他就读于三一学院,师从拉德莫斯-布朗攻读现代语言。
在这里所受的教育使他的才智得到了表现。
1928年至1930年,贝克特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语言讲师,并经常光顾咖啡厅,从而使自己步入30年代令人振奋的巴黎文坛——他在这里为自己定下基调和主题,并和詹姆斯·乔伊斯、托玛斯·麦格里韦等人交往。
回到都柏林后,他先在三一学院教授法语,以后有一段时间照料父亲,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定居巴黎。
他与后来成为妻子的苏姗·德克沃-迪梅斯尼尔一起参加法国地下抵抗组织,躲在鲁西荣生活了一段时间。
战后(即 1950年他母亲去世后),随着编辑和剧院老板开始发现他作品中的双语天才,贝克特的经济逐渐宽裕起来,但名声也出乎意料地跌落。
随着他的作品日渐出名,他却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隐居状态之中。
贝克特只是偶尔鼓起勇气迈出国门,主要是1956年因参加《等待戈多》的首演式而去过美国的迈阿密,1975年因导演该剧去过德国。
此后他便隐居巴黎,只是通过他的出版商和外界联系。
文学历程最早创作的小说贝克特的文学生涯始于两部非小说作品和几首诗歌,而最终则以小说和戏剧创作著称。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一、生平与创作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是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
他用英、法两种语言创作戏剧、小说和诗歌。
贝克特出生于都柏林一个信仰新教的家庭。
父亲是个测量员。
中学时代他就爱好戏剧,后进都柏林三一学院深造。
1927年毕业,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士学位,次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教。
此间,他结识了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他的秘书,并将他的作品译成法文。
1931年,他回都柏林任教。
1938年定居巴黎。
德军占领期间,他参加抵抗运动。
组织暴露后,他曾隐居农村。
1945年返回巴黎,专事文学创作。
50年代以前,贝克特主要从事论文、诗歌和小说创作,出版有诗集《胡罗斯考坡》(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莫菲》(1938)和《瓦特》,长篇三部曲《莫洛瓦》(1947)、《马龙之死》(1948)和《无名的人》(1950)等。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热衷于精神领域和心理状态的探索,表现人的内心孤独、人生的艰难和虚无。
50年代以后,他主要从事戏剧创作。
剧本《等待戈多》(1952)名震西方文坛。
此后,他写出《剧终》(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啊!美好的日子》(1961)、《被逐者》、《喜剧》、《乔伊》、《来与去》、《俄亥俄即兴之作》和《摇篮曲》(1982)等剧作。
另写有长篇《依然如此》(1961)等。
在当时都产生很大影响。
贝克特曾受但丁、笛卡儿和乔伊斯等人的思想影响,但他的创作更接近存在主义,主要表现人生的荒诞、客观世界的残酷和人无力拯救自己等主题。
他认为,既然作品内容是荒诞的,那么剧作的形式也应该是荒诞的。
尤其是他的戏剧,往往追求怪诞夸张的舞台效果。
此外他还写有短篇小说、广播剧、电视剧、电影剧本等。
1969年,他因“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以及戏剧的“希腊悲剧式”“净化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等待戈多》赏析1、情节。
这是一部两幕剧。
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
贝克特
“我的人物一无所有。我是以机能枯萎、以无知为 我的人物一无所有。我是以机能枯萎、 材料的……”。 材料的 。 ——贝克特 贝克特 “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 只有没有情节、 正的艺术” 正的艺术”。 ——贝克特 贝克特 《等待戈多》不讲故事,它考查静态境况,“什么 等待戈多》不讲故事,它考查静态境况, 事都不发生,谁都不来,谁也不去,令人畏惧。 事都不发生,谁都不来,谁也不去,令人畏惧。” ——埃斯林 埃斯林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在西 方引起极大轰动。 方引起极大轰动。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不是荒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 诞的。如果荒诞有寓意,那要靠我们去发现。 诞的。如果荒诞有寓意,那要靠我们去发现。” ——欣契利夫《荒诞派》 欣契利夫《荒诞派》 欣契利夫
“那么我们该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在这 儿等待。 儿等待。” “咱们明天上吊吧。除非戈多来 咱们明天上吊吧。 ”“他要是来了呢 ”“咱们就得救啦 他要是来了呢? 咱们就得救啦。 了。”“他要是来了呢?”“咱们就得救啦。”
“上帝可怜我!”“还有我呢?”“我! 上帝可怜我!”“还有我呢?”“我 还有我呢 可怜! 我!可怜!我!”
一、主题思想
(一)生活的机械性引起的对人 类自身存在价值的怀疑。 类自身存在价值的怀疑。 (二)生活的无目的所引起的虚无感和对意义的绝 望的期盼。 望的期盼。 (三)被遗留在异己世界的孤独感和荒诞感。 被遗留在异己世界的孤独感和荒诞感。 (四)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 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
二、艺术特征
(四)舞台形象的象征性和抽象 性使得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多义性和 普遍性。 普遍性。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2月22日)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主要有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爱尔兰人,但长期居住在法国,并曾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
他是小说家、戏剧家。
他的主要剧作有:《等待戈多》(1952)、《结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1960)、《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
196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在小说和戏剧上追求新表现形式的先锋,继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文学传统,而他早年的戏剧作品则受益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国文学和埃尔弗特·吉尔瑞的《乌布·诺伊》。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
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
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
社会评价:英国作家及剧场导演、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说:“他不引领我走上任何一条花园小径,他不偷偷给我使眼色,他不向我灌输疗救的办法、前进的道路、上天的启示,也不端给我一盆面包屑;他不会卖给我任何我不想买的东西——不论我买不买,他都不会跟我胡扯——他的手从不高过他的心。
不过,我乐意买他的货:不论是钩子、线,还是锤子,因为他把所有的石头都翻了个底朝天,一只蛆也没剩。
他催生了美的事物。
”。
荒诞派戏剧家塞缪尔贝克特简介
荒诞派戏剧家塞缪尔贝克特简介塞缪尔·贝克特,活跃于20世纪的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荒诞派戏剧家塞缪尔贝克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塞缪尔贝克特简介提起塞缪尔贝克特,相信很多人都很陌生。
而说起影片《等待戈多》,相信大部分喜爱欧美电影的人都看过这部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等待戈多》的作者便是塞缪尔贝克特。
如今,在记载塞缪尔贝克特生平的书籍资料中,都详细记载了塞缪尔贝克特简介。
通过塞缪尔贝克特简介我们得知,塞缪尔贝克特是法国作家,他生于1906年,卒于1989年,享年83岁。
塞缪尔贝克特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出生,父母都是犹太人。
塞缪尔贝克特的父亲是一名测量员,母亲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塞缪尔贝克特青年时期,曾经到法国巴黎游学。
塞缪尔贝克特在巴黎生活期间,认识了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担任过詹姆斯乔伊斯的助理。
1927年,塞缪尔贝克特时年19岁,他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毕业,并且获得法文硕士学位。
次年,塞缪尔贝克特前往巴黎大学任教。
在他教学期间,还帮助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整理书稿。
1931年,塞缪尔贝克特从巴黎回到了都柏林,并在三一学院担任法语教师一职。
1932年,塞缪尔贝克特开始了漫游欧洲之旅。
1937年,塞缪尔贝克特决定从事写作,随后塞缪尔贝克特决定在巴黎定居生活。
1938年,塞缪尔贝克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缪尔贝克特再次回到巴黎,继续撰写文学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在1953年发表的《等待戈多》,让他在法国文坛声名鹊起。
对塞缪尔贝克特的评价1969年,塞缪尔贝克特凭借戏剧上的不俗建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诺贝尔文学奖对塞缪尔贝克特的评价是:“由于他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的境地得到了振奋。
”从奖颁奖词来看,世人承认了塞缪尔贝克特在戏剧上的贡献,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荒诞派文学上的建树。
等待戈多
• 斯拉冈算不得很喜欢,“嗯?咱们走不走?” 斯拉冈算不得很喜欢, 咱们走不走? 当然,他们都站着不动。 当然,他们都站着不动。 波卓,体格比他们俩都大了一号, 波卓,体格比他们俩都大了一号,赶路时穿斗 篷式风衣,面部轮廓柔和, 篷式风衣,面部轮廓柔和,神情在暴戾和乍然 开颜之间极为自然爽朗地转换, 开颜之间极为自然爽朗地转换,声音哄亮底气 足。他是一类已经品尝到对其他生命有着特殊 权力意志的人。他享用着,他也遗忘, 权力意志的人。他享用着,他也遗忘,他表达 遗忘时流露的是更大的愤怒, 遗忘时流露的是更大的愤怒,时间让人刻骨仇 恨啊,暴君的内心难以清平,因为, 恨啊,暴君的内心难以清平,因为,唯有时间 给予他压迫让他痛苦。 给予他压迫让他痛苦。他似乎也多少感觉到孤 他对路边傻等的哼哈二将说, 独,他对路边傻等的哼哈二将说,“我没法拒 绝你们,不过请你们用点心好好听着。 绝你们,不过请你们用点心好好听着。”他的 生命是贪恋、依附、折磨他的奴隶―――幸运 生命是贪恋、依附、折磨他的奴隶 幸运 以至于弗拉季米尔气得结结巴巴, 儿。以至于弗拉季米尔气得结结巴巴,说“真 可耻!”爱特斯拉冈说,“真丢脸!”他说自 可耻! 爱特斯拉冈说, 真丢脸! 己视力很好,可他并不确信那一对是朋友, 己视力很好,可他并不确信那一对是朋友,他 说
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 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他们想 要离去,然而不能。干吗不能?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要离去,然而不能。干吗不能 等待戈多。正 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波 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 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 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以为是 戈多”莅临, “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 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不久, 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不久,一个男 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时间, 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时间,两个老流浪汉又 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 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着 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 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 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 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因为这 样就“可以不思想” 可以不听” 样就“可以不思想”、“可以不听”。等不来 戈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 戈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 来了,明晚会来。 来了,明晚会来。两位老流浪汉玩了一通上吊 的把戏后,决定离去,明天再来。 的把戏后,决定离去,明天再来。
贝克特—荒诞的艺术
《等待戈多》在艺术上表现出反传统戏剧倾向,具有浓郁的 荒诞性特征。首先,戏剧的情节内容是荒诞的。没有开端高 潮,也无结局。两个流浪汉从何而来,为何要等戈多,我们 都一概不知。整个内容情节以人物无聊的小动作,语无伦次 唠叨,含糊不清、支离破碎的讲述小故事和人物的杂耍来代 替。脱下靴子,往里看看,伸手摸摸又穿上。抖抖帽子,在 顶上敲敲,往帽子里吹吹又戴上,充满滑稽与无聊。两个流 浪汉在一起等了一天,第二天见面时却互不相识。一夜之隔, 枯树长出了叶子,波卓变成了瞎子,幸运儿变成了哑巴。幸 运儿替主人成天套在脖子上的那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着 沙土。戏剧只展示了两个傍晚,但次日却是个不定数。戈多 托小孩带来口信,说明天要来,却又总不来。失望的戈戈和 狄狄想上吊,却没吊成,老说要走,但始终没付诸行动。杂 乱的荒诞不经的内容与情节,表明了生活的荒诞,人生的荒 诞。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荒诞”的艺术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 -1989年11月10日),活 跃于20世纪的法国作家, 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 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 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 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 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 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 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
2、荒诞派的高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 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它于1953年在巴黎首演,立刻 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比较不宽容的伦敦上演后,引发评论 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纽约上演,被美国评论界讥称为“来 路不明的戏剧”。直到70年代才开始被评论界接受并赞誉, 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本之一。 西方评论界对《等待戈多》 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贝克特始终拒绝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做 出解释。 贝克特后期的剧作,如《剧终》等,基本也都延 续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贝 克特的创作思路深受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的影响。 而由他和尤奈斯库所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也可以看作 是存在主义小说在戏剧舞台上的延伸。
8第八节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
❖ 贝克特(1906~ )是欧美荒诞派戏剧的 奠基人之一。
❖ 一、生平和创作。
❖ 1952年发表剧本《等待戈多》之后,又 相继写出一系列作品:独幕剧《最后的一局》 (1957)所展示的生活图景。两幕剧《阿, 美好的日子》(1961)的思想内容。《哑剧 Ⅰ》(1957)、《哑剧Ⅱ》(1959)、《最 后一盘磁带》(1958)和《喜剧》(1964) 等作品所阐释的作者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思考。
❖
下面我们看《等待戈多》里的一段: [沉默。
爱斯特拉冈: 你说咱们明天还得回 到这儿来?
弗拉季米尔: 不错。
爱斯特拉冈: 那么咱们可以带一条 好一点的绳子来。
弗拉季米尔: 不错。 [沉默 爱斯特拉冈: 狄狄。 弗拉季米尔: 嗯。 爱斯特拉冈: 我不能这样下去啦。 弗拉季米尔: 这是你的想法。
爱斯特拉冈:咱俩要是分手呢? 也许对俩都要好一些。
贝克特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i):他的《等待戈多》可以说 是荒诞派戏剧的扛鼎之作,此剧在 1953年首次演出之后,就成了西方荒 诞文学的代表作,贝克特也因此在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此后他又先后写出了《最后的 一局》、《哑剧》、《最后一盘录音 带》、《尸骸》、《啊,美好的日 子》、《卡斯康多》和《喜剧》等 等。
弗拉季米尔安慰他说:“……咱 们在这儿做些什么,问题是在这里。 而我们也十分荣幸,居然知道这问题 的答案。
是的,在这场大混乱里,只有一样 东西是清楚的。咱们在等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的 到来——”
那么戈多是谁呢?
这一段对话又表达了西方人怎 样的精神状态呢?
贝克特的戏剧,被西方评论家称 为“彻底反戏剧”的创作。体现在:
萨缪尔·巴克利·“等待戈多介绍PPT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1952年)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
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它于1953年在巴黎巴比
伦剧院首演,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比较不宽 容的伦敦上演后,倍受嘲弄,甚至引发评论家群起 而攻。1956年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被美国评论界讥 称为“来路不明的戏剧”。直到70年代才开始被评
论界接受并赞誉,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本之一。
这一长串对话,表面看来是些东拉西扯的胡话, 但这些急促的对话短句,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空虚、恐 惧,既离不开现实,又害怕现实,既想忘掉自我,又 忘不掉自我的矛盾心态,而“最可怕的是有了思想” 一句,则能引起人们灵魂的悸动──人的处境虽然十 分可悲,但仍然“难得糊涂”,这“真是极大的痛 苦”。
பைடு நூலகம்
其实作品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荒诞、无 聊的对话,两个人一直在找无聊的话题,可终 究离不开等戈多这事。这是一件让人内心恐惧 的事。
—— 后 期
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是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和代表 作家,其《等待戈多》也是法国荒诞戏剧的代 表作,剧作一荒诞的情节、荒诞的语言、荒诞 的世界,荒诞的舞台设计和荒诞的戏剧效果, 表现荒诞派戏剧的一个基本主题:“世界不可 知,命运本无常,人是低贱的,行为无意义。” 在形式技巧上,《等待戈多》则充分体现 了荒诞派戏剧场面单调,对话频乏,时空抽象, 动作猥琐,既无冲突,更无高潮的“反戏剧” 特征默契艺术感染力主要来自于闹剧式的外包 装和对观众的期待视野的突破方面。
有人认为,戈多就是上帝,根据是戈多 (Godot)是由上帝(God)一词演变而来;有人认为, 波卓就是戈多,因为在剧本的法文手稿中,波 卓曾自称是戈多;也有人认为,戈多这一人物 的由来同巴尔扎克的一个喜剧剧本《自命不凡 的人》有关,该剧中就有一个众人都在谈论又 始终不曾露面的神秘人物戈杜(Godeau)等等。 英国评论家马丁· 艾林斯认为:“这部剧作 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 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1906—1989),他是爱尔兰人,但长期居住在法国,并曾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
他是小说家、戏剧家。
他的主要剧作有:《等待戈多》(1952)、《结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1960)、《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
196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塞缪尔贝克特的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推崇,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塞缪尔贝克特作品的优秀之处,同时也可看出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程度深远而又持久。
说起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不得不说的就是他对文学领域的影响。
塞缪尔贝克特以新奇的戏剧形式,刺激了当代哲学家乃至作家对生活时代的思考和探索。
塞缪尔贝克特身为荒诞派创始人之一,他创作的戏剧作品《等待戈多》面世后,起到了震耳发聩的作用。
塞缪尔贝克特通过展现两位流浪汉的生活经历,以此向大众展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绝望空虚的内心状态。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沉醉于战争带来的利益之中。
随后,国家的国民们只为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设。
在这种浮华的社会背景之下,塞缪尔贝克特通过荒诞派作品,警示国民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塞缪尔贝克特身为荒诞派戏剧的集大成者,塞缪尔贝克特一生创作了多达三十来部的舞台剧本,其中大量的作品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等待戈多》、《剧终》、《啊,美好的日子》作
为塞缪尔贝克特最杰出的三部作品,他不但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让现代人从困乏的精神世界中得到了警醒和振奋。
所以,从塞缪尔贝克特文学建树来看,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有意义的。
名人的成功心得_贝克特的故事
名人的成功心得_贝克特的故事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爱尔兰剧作家、小说家。
生于犹太人家庭。
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
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大家。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
二战后,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所作两幕剧《等待戈多》,揭示人类在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可能有人不知道贝克特,但是却很少有人不知道《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300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
而贝克特也因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这些剧作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反戏剧”。
贝克特的创作深受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惊人的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为20世纪的杰作。
其实,关于《等待戈多》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贝克特本人并不钟情于这个剧本。
1952年,贝克特的小说《瓦特》在十几个出版商的手中辗转却无人愿意出版,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他用几个月的时间草拟了剧本《等待戈多》。
他内心并未指望它会成功,甚至希望它很糟糕,因为他最得意的还是《瓦特》。
对《等待戈多》的首次公演,观众反应相当冷淡。
评论家玛丽亚·曼内斯直截了当地说:“没有比它更糟的了。
”直到演出场次的增加,再加上罗伯·格里耶等名家的推荐,傲慢的巴黎人接受了这一反戏剧的探索。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等待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贝克特在这出戏剧里,暗喻了人类的普遍命运。
他那新奇的小说、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穷的境地得到了振奋。
等待贝克特一顶黑色的圆礼帽,一枝白玫瑰,还有一根黄香蕉,被静静地摆在他的墓碑前,恍如荒诞剧中的一个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克特的生平及创作贝克特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贝克特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
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
1932年漫游欧洲,1938年定居巴黎。
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短朗回爱尔兰为红十字会工作,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生平1906年4月13日(或者是3月13日),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出生贝克特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福克斯洛柯的斯底劳根,确切的地点是一座名叫库尔俊纳的都铎王室建筑。
在孩提时代和中小学期间,他发现自己喜爱体育活动,而丝毫没显露出日后博学和善于驾驭语言的迹象。
后来他就读于三一学院,师从拉德莫斯-布朗攻读现代语言。
在这里所受的教育使他的才智得到了表现。
1928年至1930年,贝克特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语言讲师,并经常光顾咖啡厅,从而使自己步入30年代令人振奋的巴黎文坛——他在这里为自己定下基调和主题,并和詹姆斯·乔伊斯、托玛斯·麦格里韦等人交往。
回到都柏林后,他先在三一学院教授法语,以后有一段时间照料父亲,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定居巴黎。
他与后来成为妻子的苏姗·德克沃-迪梅斯尼尔一起参加法国地下抵抗组织,躲在鲁西荣生活了一段时间。
战后(即 1950年他母亲去世后),随着编辑和剧院老板开始发现他作品中的双语天才,贝克特的经济逐渐宽裕起来,但名声也出乎意料地跌落。
随着他的作品日渐出名,他却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隐居状态之中。
贝克特只是偶尔鼓起勇气迈出国门,主要是1956年因参加《等待戈多》的首演式而去过美国的迈阿密,1975年因导演该剧去过德国。
此后他便隐居巴黎,只是通过他的出版商和外界联系。
文学历程最早创作的小说贝克特的文学生涯始于两部非小说作品和几首诗歌,而最终则以小说和戏剧创作著称。
1928年至1930年在巴黎逗留期间,贝克特为乔伊斯尚未定名的作品《为芬尼根守灵》的系列评论撰写了一篇论文。
文章标题相当古怪:《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其中的圆点代表作家之间间隔的世纪数)。
人们研究这篇文章常常是为了寻找贝克特日后成为天才的线索,而不是考虑它对乔伊斯作品的阐述。
《普鲁斯特》(1931年)是一篇篇幅更长的专题论文,对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语言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详尽的探讨,同时也表现出贝克特对语言的交际作用和不确定性的复杂感受。
诗歌《婊子镜》(1930年)和《回声的结构及其他急就之篇》(1935年)典故迭出,晦涩难解,除了最勤勉的学者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读懂。
贝克特最早创作的小说是《平庸女人的美梦》,但没有完成。
接着他写了几篇短篇小说,后来收入《刺多踢少》于1929年出版。
这部短篇小说集仅仅因为书名就遭到不止一家出版商的拒绝,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标题出自于《圣经》。
贝克特的幽默在这些短篇中初露锋芒,同时也表现出他驾驭语言的能力,他用精心选取的意义、隐晦的词语,代替了冗长的现实主义描写。
第一部出色的小说《莫尔菲》在回到爱尔兰照料父亲的时候,贝克特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出色的小说《莫尔菲》,但此书被拒绝42次之后才于1938年找到一家出版商出版。
这是个晦涩滑稽的故事,描写一个无法就业的爱尔兰人如何躲避工作,又如何卷入了一场爱情纠葛。
《莫尔菲》暗示着即将成为贝克特自己的那种痛苦孤立的世界景象,但作者却把它掩盖在欢快滑稽的复杂情节之中——三角 (或四角)恋爱,对都柏林社会底层游手好闲之辈浪漫传奇般的描写,以及穿插的教育小说成分(尽管读者开始见到小说主人公莫尔菲时他已完全长大成人,但他却把自己缚在摇椅上,试图把自己摇入被人忘却的世界)。
文学史家将这部著作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并归入爱尔兰的城市史诗之列。
贝克特于1937年返回巴黎,但他的文学生涯(他正靠撰写文学评论谋生)却因德国占领而告中断。
他在为地下组织工作期间写成了《瓦特》,这是一部关于准数学置换与复合的散文体论文,综合了十几个哲学前提。
一些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五种感官把难以捉摸的混乱现实组织起来,而《瓦特》则是贝克特将这种复杂过程小说化的最成功的尝试。
作品从书名中的双关语 [瓦特(Watt)是另一个名叫诺特(Knott)的人物所用的名字。
Watt与what (什么)同音,Knott与not(不)同音。
)开始,通过一系列感觉可能性的迷宫 (其中有六页篇幅描写委员会成员之间交换眼色),直到最后经常引用的附录(“无人索查的地方没有符号标记”),通篇是一项规模大得可怕的语言游戏。
第一部法语小说《梅西埃与卡米埃》经历过战争的混乱以后,贝克特于1946年开始创作第一部法语小说《梅西埃与卡米埃》(1970年),翌年开始创作第一部戏剧《埃留提里乌斯信徒》。
在今天看来,这两部作品只是随后十年奇迹般的文学戏剧创作的预习。
在随后十年当中,他出版了三部曲巨著《马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他的剧本《等待戈多》和《结局》(1956年)也得到出版、翻译和公演,而且他还自己动手把这些作品译成了英语。
这些作品奠定了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但却使十几部类似的作品黯然失色,虽然一个次要作家有了这十几部作品,一定会功成名就。
三部曲的写作持续了六年之久(英文译本直到1956年才完成),这是贝克特对自己世界观最详尽的描述;它以马洛伊寻找母亲的近似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开始,通过马洛纳超现实主义的临终反思,直到以无名人脱离躯壳的头颅在旋转的幻觉世界中心的灰色心理作为结局。
作为对痛苦、失落和绝望心灵的文学阐述,三部曲是无与伦比的。
它通过个人色彩浓厚的叙述风格,引导读者越过一切参照标志而进入纯主观的灰色格调。
即使没有几个可以认出的地名,它也是赤裸裸的自传,因为贝克特试图描写那些似乎难以诉诸笔端、不言而喻、扑朔迷离而又完全属于个人的一切,而且作品中只有这些内容。
《等待戈多》的影响《等待戈多》惊人的成功,反倒使贝克特声名狼藉,他不能不继续写下去,蒙受着这种惩罚。
当这出戏首先在伦敦(英文译本)、然后在迈阿密、最后在纽约上演时,贝克特对美国导演艾兰·史奈德说,成功或失败对他来说完全无关紧要。
到1980年,《等待戈多》已经在美国演出了几十场,旧金山的实验剧团还为滞留在圣昆丁的难民和参加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人们演出。
于是人们匆匆忙忙将贝克特称作荒诞派作家,认为他和欧仁·尤内斯库和品特同属一个“流派”;评论家和报界也发现他的戏剧虽然令人困惑、沮丧,但又非常重要,并指出这出戏的杂耍渊源和对爱尔兰民间漫画艺术的借鉴。
威维安·梅西埃称它是“一出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双料戏”。
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同时也意味着他要付出大量的时间。
它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贝克特愈来愈缩进他自己隐退的缄默之中。
他拒绝就自己的作品发表评论,而让评论家自己到作品本身中去寻找一切答案。
后来他于1955年写成《结局》、广播剧《落下的一切》(此次由罗伯特·品盖特和作者一起译成法语,1957年出版)和专门为演员帕特里克·马洁所写的独角戏《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1956年)。
在贝克特与苏珊娜结婚并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分享国际编纂奖的同年,他写出了小说《如此情况》(1961年)和戏剧《快乐的日子》。
几部小型作品——舞台剧、电视剧(其中最优秀的有写于1964年出版于1966年的《啊,乔》),甚至还有一部诗集——都难以确定写作日期,因为贝克特常常靠仔细翻阅陈年笔记并重写早年没有发表的脚本和手稿中的某些部分,来满足对他作品的新的需求。
艺术观点出版界贪得无厌的胃口,尽管与贝克特的整个艺术观点相对立,却也促成了几部作品集的出版,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作品太短而不能出单行本。
其中格罗夫出版社出版的著名选集有:《最初的爱情故事及其他》(1947年)、《功败垂成》(1976年)、《作品散编:戏剧篇》(1976年)以及《卡斯肯多与其他短剧》(1967年)。
1983年在纽约上演了由艾兰·史奈德执导的三出短剧《俄亥俄州即兴》(1981年)、《灾难》(1982年)和《什么·哪里》(1983年),三个短剧于1984年结集出版。
萨缪尔·贝克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那些相信争取成功是人类合情合理行为的人们,是一种普遍的嘲弄。
贝克特在其文学生涯的早期就声明,他没有什么要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的缘由,也没有表达的对象;但是对他这样又不能不表达的人来说,结果表达得不仅丰富,而且深沉。
学术界的许多人都认为,贝克特是迄今仍然在世的最伟大的作家,但他在巴黎却只有一套普普通通的寓所,只允许他的出版商和密友登门造访,偶尔写出一篇短的散文或舞台剧脚本,好像是还不能够完全停止工作。
虽然他全力沉溺于体现自己本体论的缄默之中,但还是出版了惊人的文学作品。
贝克特的生活观就像《等待戈多》里的波佐所说的那样,“他们两脚分开骑在坟墓上生产,光明转瞬即熄,接着又是一片黑暗”,但他却安享天年,而且生活得很好。
他的文学生涯以及面对虚无所展示出的个人的力量,实践了他的三部曲中最后的一段话:“一定要走下去,我走不动了,我还要走下去。
”创作生涯贝克特的创作应分为两个部分:小说和戏剧。
他最初是写小说步入文坛的,有三部曲小说《马洛伊》、《马隆纳之死》和《无名的人》,但因为他在戏剧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首先是一个戏剧家。
贝克特1953年,一出名叫《等待戈多》的戏剧在法国塞纳河畔上演,轰动了法国剧坛,使贝克特一举成为荒诞派戏剧流派中最重要的作家。
1969年,由于“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的成功,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自此以后,他相继创作了《结局》、《哑剧1》、《倒下的人们》、《最后一盘磁带》、《尸骸》、《哑剧2》、《啊,美好的日子》、《卡斯康多》、《喜剧》等10多部剧本,奠定了他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品及创作风格贝克特在创作上深受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影响,主要作品女诗作《婊于镜》(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1931);短篇小说集《贝拉夸的一生》(1934)和《第一次爱情》(1974);中篇四部曲《初恋》、《被逐者》、《结局》、《镇静剂》(1946);长篇小说《莫菲》(1938)、《瓦特》(1942)、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1951—1953)及《如此情况》(1961)、《恶语来自偏见)(1982)等。
这些小说以惊人的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为20世纪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