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光与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2020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5.4.2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5.4.2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含答案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学习目标1.描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重点)。

2.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重点)。

3.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重难点)。

|基础知识|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1)场所: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

(2)能量转化: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物质转化: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答案 ①-c ②-d ③-e ④-a ⑤-f ⑥-b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

(1)生理过程:Ⅰ.光反应。

Ⅱ.暗反应。

(2)物质:①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O 2。

③C 3。

④ATP 。

2.写出Ⅰ和Ⅱ的反应场所。

Ⅰ:类囊体的薄膜。

Ⅱ:叶绿体基质。

3.总反应式: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自查自纠|1.没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只有植物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是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 )4.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他还发现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 5.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产生的O2、ATP和[H]都用于暗反应( )6.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都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7.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8.光合作用释放的O2都来自水( )答案 1.√ 2.× 3.√ 4.× 5.× 6.√7.√8.√|图解图说|★恩格尔曼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CO2的固定
暗反应
co2+ C5
酶 叶基
2c3
ATP的合成:

ADP+Pi + 光能
ATP
叶类薄
C3的还原
自产自消
[H] 、ATP
2C3
叶基、酶
(CH2O) + C5
知识补充:
光反应阶段
氧化型辅酶 Ⅱ
还原型辅酶 Ⅱ

NADP+ + H+ + 2e- 叶类薄 NADPH
简写为[H]
暗反应阶段
NADP+ + H+ + 2e- 酶 NADPH 叶基 简写为[H]
+ O2
ATP的合成:

ADP+Pi + 光能
ATP
叶类薄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H]、 ATP、 多种酶 ❷暗反应
场所: 叶绿体基质
Ⅰ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o2+ C5
酶 叶基
2c3
2c3
[H]
固 定
Co2
多种酶 参加催化C5来自ATPC3的还原
2C3
[H] 、ATP
叶基、酶
ADP+Pi
(CH2O)
× 命活动( )
3.结合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分析,若突然停止光照或停止CO2 供应,叶绿体中C3和C5相对含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1)停止光照:C3含量相对增加,C5含量相对减少。
(2)停止CO2供应: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相对增加。
光反应
水的光解:
【不需要酶的催化】

2H2O 叶类薄 4[H]
+ O2
原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 2C3H4O3 进入线粒体,要消耗2ATP。

2021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 (21)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 含解析

2021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 (21)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2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aD.叶绿素a、叶绿素b2.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

在进行“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时,如果在研钵中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碳酸钙,最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A.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B.层析后滤纸条上位于下边的两条色素带变窄C.层析时各种色素不能相互分离,造成色素带的重叠D.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剩两条色素带3.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光反应产生的ATP是暗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18O4.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量,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光照强度(klx)0 2.0 4.0 6.08.010.0CO2吸收量(mg·100cm-2·h-1)-4.00 4.08.010.010.0A.该植物叶片在光照强度小于2.0klx的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B.光照强度为6.0klx时,植物叶片合成葡萄糖的量为12mg·100cm-2·h-1C.光照强度为8.0klx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光照强度为10.0klx时,该植物在缺镁环境中的CO2吸收量不变5.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DP+在光反应过程与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还原型的NADPHB.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就是植物的光补偿点C.类囊体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D.图中H+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6.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2O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CO后,可完成暗反应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27.下图中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5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5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学习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化学反应式: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

3.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时间/发现者 内容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CO 2分子的C 和O 被分开,O 2被释放,C 与H 2O 结合成甲醛,然后甲醛分子缩合成糖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1937年希尔(英国)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 2O ,没有CO 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1941年鲁宾、卡门(美国)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H 218O +CO 2→植物→18O 2,H 2O +C 18O 2→植物→O 2,得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954、1957年 阿尔农(美国) 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 ,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4.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阶段 ①条件:有光。

②场所:类囊体薄膜。

③物质变化a .将H 2O 分解为氧和H +,其中H +与NADP +结合形成NADPH 。

b .使ADP 和Pi 反应形成ATP 。

④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 和NADPH 中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①条件:有没有光都能进行。

②场所:叶绿体基质。

③过程(卡尔文循环)a .CO 2的固定:C 5+CO 2――→酶2C 3。

b .C 3的还原:2C 3―――――→酶ATP 、NADPH(CH 2O)+C 5。

④能量变化:NADPH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 和A 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NADP +。

判断正误(1)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反应,只能进行暗反应( )(2)光合作用中ATP 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3)光合作用中ADP 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 可以为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5)14CO 2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14CO 2→14C 3→14C 5→(14CH 2O)( ) 答案 (1)× (2)× (3)√ (4)× (5)×解析 (1)光反应阶段必须是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而暗反应阶段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但需光反应提供NADPH 和A TP ,故暗反应不能长期在无光环境中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节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节光合作用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
黑暗处理 一昼夜
让一张叶片一半 曝光一半遮光
除去叶绿素
酒精 水
或者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 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 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滴 加 碘 酒 后
1、为什么对叶片先进行暗处理? 2、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 另一半遮光呢?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1、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 2、部分遮光、部分曝光,是为了进行对照
联系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
光能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光合作用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区别
项目
部位 条件
光反应
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 光、色素、酶、水 ①水的光解 : 2H2O 光 4[H]+O2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中
多种酶、CO2 ①CO2的固定:
酶 CO +C 2C3 2 5 物质变化 ②C3的还原: ②ATP的合成 : 酶 ADP+Pi+能量 ATP 2C3 [ H ] AT P(CH2O) 光
能量转换 联系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暗反应 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酶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三 、光合作用过程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 暗反应
有光才能反应 光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暗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有光、无光都能反应
光反应
2H2O
光 能
O2 2C3 [H] ATP
酶 还 多种酶参 原 加催化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相关概念: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三、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

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一般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酶ATP ADP + Pi + 能量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相关概念: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说课课件

光合作用说课课件

2.光合作用的过程:
2H2O
光解 吸收
O2 4[H]

2C3
固定
CO2
可见光
色素分子
ATP 酶 ADP+Pi
还 原

多种酶 C5
(CH2O)
暗反应
光反应
光反应暗反应比较表
、酶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光能 光反应
电能
活跃的 化学能
稳定的 化学能 暗反应
高考回顾
1.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 A.传递光能、传递电子 B.传递光能、转变光能 C.吸收光能、转变光能 D.吸收光能、传递光能 )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的氢传递给NADP+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5.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 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 A. C3化合物增多、 C5化合物减少 B. C3化合物增多、 C5化合物增多 C. C3化合物减少、 C5化合物增多 D. C3化合物减少、 C5化合物减少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永城职业学院
曾丽丽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三、说教法和学法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在绿色 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 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 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 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 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 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 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 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 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 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光合作用答案版)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光合作用答案版)

五 1、酶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高效性: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 ,最适温度(pH 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 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2、ATP 结构简式:A-P ~P ~P ,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 A 表示腺苷,P 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ATP 与ADP 相互转化:A —P~P~P −→←酶A —P~P+Pi+能量 (Pi 表示磷酸)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1molATP 水解释放30.54KJ 能量)元素组成:ATP 由C 、H 、O 、N 、P 五种元素组成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ADP 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ATP 和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方程从左到右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

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意义: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 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3、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18世纪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叶绿素a叶绿素 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叶绿体中色素 叶绿素b(类囊体薄膜) 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 蓝紫光叶黄素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色素提取实验: ( 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二氧化硅 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1.恩格尔曼的第1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恩格尔曼在选材实验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叶绿体的结构适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1、为什么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作为实验材料?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O2的部位。
2、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
➢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可排除光线和 氧的干扰。
探究·实践
材料用具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夹, 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 剪刀,药匙,量筒,天平。 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 钙
探究·实践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①称取5g的绿叶,剪碎, 放入研钵中。
探究·实践
②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 碳酸钙 再放入10mL无 水乙醇
目的:二氧化硅有助于 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 液中
探究·实践 6.实验结果
探究·实践
讨论:
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的颜色的色素带,从上到下 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1.滤纸条上有几条色素带?它们是按照什么次序分布的?
2.滤纸条上的色素带的分布情况说明了什么?
叶绿体除了吸收光能以外,还有什么功能吗?
水绵和需氧型细 菌放在没有空气 的黑暗小室内
叶绿体的结构适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适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 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需氧 型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 区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优质课件: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共7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优质课件: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共73张PPT)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2、根据是否需要光,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 概括地分为 光反应 和 暗反应 两个阶段。 3、读懂教材103页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4、填表比较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CO2+H2
O*
* ( CH O ) +O 2 2 叶绿体
光能
6CO2+12H2O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 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 C3 ↑ [H] ↓ 停止 光反应 还原 光照 停止 ATP↓ 受阻 C5 ↓
2C3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 CO2的供 供氢 应后,其体内的 C 化合物和 C 化合物 5 3 CO2 [H] 的含量如何变化? 酶 供能 C↓ 5 C ATP 固定 3 CO2 ↓ ( CH O ) 停止 2 C5 ↑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
选材好。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设计妙。 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有光照和无 光照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
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
开始时 5年后 实验前后 的差值 柳树的 2.3kg 76.7kg +74.4kg 质量 干土的 90.8kg 90.7kg -0.1 kg 质量
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 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 于水。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 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 的原料,而没有考虑植物能否从空气 中得到什么。
2.暗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H] 、ATP 条件: 多种酶、
CO2的固定:CO2+C5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探究实践)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探究实践)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探究·实践)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叶片含有空气,上浮―――→抽气叶片下沉―――――→光合作用产生O 2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

2.实验步骤(1)取材: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0.6 cm 的打孔器打出圆形小叶片30片(避开大的叶脉)。

(2)排气:将圆形小叶片置于注射器内。

注射器内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慢地拉动活塞,使圆形小叶片内的气体逸出。

这一步骤可能需要重复2~3次。

处理过的小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了水,所以全部沉到水底。

(3)沉水:将处理过的圆形小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

(4)分组: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富含CO 2的清水(可以事先通过吹气的方法补充CO 2,也可以用质量分数为1%~2%的NaHCO 3溶液来提供CO 2)。

(5)光照: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然后分别置于强、中、弱三种光照下。

实验中,可用5 W 的LED 灯作为光源,利用小烧杯与光源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6)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1.制备圆形小叶片,用打孔器打孔时,不必避开大的叶脉。

( × )2.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光照越强,相同时间内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

( × )3.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的圆形小叶片应先排出里面的气体。

( √ )4.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能直接测定出其真光合作用速率。

( × )5.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往水中吹气是为了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 6.将排气后的小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

(√)1.实验装置分析(1)自变量的设置:光照强度是自变量,通过调整台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

2022-2023 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案

2022-2023 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案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分点突破(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基础·落实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C与H2O结合成甲醛。

(2)1928年: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

(3)1937年,英国希尔: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

(4)1941年,鲁宾和卡门: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氧气来源于H2O)。

(5)1954年,美国阿尔农: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 TP;1957年,他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3.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①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②条件:光、色素和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Ⅰ.水的光解:。

Ⅱ.ATP 的合成:ADP +Pi +能量――→酶 A TP 。

④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①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②条件:酶 的催化。

③物质变化Ⅰ.CO 2的固定:CO 2+C 5――→酶2C 3 Ⅱ.C 3的还原:④能量变化:A 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深化·认知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1.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1)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提示:希尔的实验只能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但没有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具有实验的局限性。

(2)是否能够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为什么?提示:能够说明。

希尔反应是将离体叶绿体置于悬浮液中完成的,悬浮液中有H 2O ,没有合成糖的另一种必需原料——CO 2, 因此,该实验说明水的光解并非必须与糖的合成相关联,暗示着希尔反应是相对独立的反应阶段。

2.景天、落地生根等叶子具有特殊的CO 2固定方式。

夜晚气孔开放,吸进CO 2,与PEP 结合形成OAA ,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

人教版2019年秋高一生物必修一11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讲解

人教版2019年秋高一生物必修一11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讲解

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编稿:闫敏敏 审稿:宋辰霞 【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掌握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2、描述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体的功能。

3、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5、重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6、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要点梳理】要点一、光合作用及其探究历程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间、人物 实验结论实验特点1771年,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 蜡烛 蜡烛 不易熄灭 小鼠 不易窒息死亡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缺少空白对照1779年,荷兰人英格豪斯 同上只有在阳光下照射和有绿叶时植物才可以更新空气缺少空白对照1845年, 德国人:梅耶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光合作用时:光能 化学能理论推理 1864年,德国人:萨克斯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 一半曝光 碘蒸气 变蓝一半遮光 碘蒸气 不变蓝绿叶中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自身对照: 自变量:光照 因变量:颜色 1941年,美国人: 鲁宾和卡门H 218O +CO 2 植物 18O 2 C 18O 2+H 2O 植物 O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相互对照:自变量:标记物质 因变量:O 2的放射性要点二、 光合作用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和联系项目 光反应暗反应 区 别场所 类囊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条件需色素、光、酶不需色素、光,需要酶物质变化(1)水的光解(2)ATP 的生成(1)CO 2的固定 (2)C 3的还原能量变化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高一生物,尤其是必修一,记忆的内容很多,需要理解的大概就是有丝分裂那部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特点:1、一般都需要酶的催化 2、在水环境中进行3、反应条件温和4、一般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二、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无机催化剂:三价铁离子(生锈的铁钉)有机催化剂:过氧化氢酶(肝脏研磨液、土豆浸出液)1号试管:2ml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2ml过氧化氢溶液水浴加热到90摄氏度3号试管:2ml过氧化氢溶液+三价铁离子4号试管:2ml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实验结论:1、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化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

2、Fe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3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活化能:分①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b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a③AC段的含义是在无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④BC段的含义是酶降低的活化能⑤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三、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四、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酶的特性:专一性(脲酶分解尿素成氨和二氧化碳、蛋白质分解蛋白质)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教案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教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素养导引】1.科学思维:构建模型,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社会责任: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指导农业生产。

一、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表示方法: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单位时间内叶片上浮数目)弱光少甚至没有中光较多强光多3.实验结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三、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1.影响原料、能量供应的因素:CO2浓度、光照强度情况等。

2.影响叶绿体的形成和结构的因素:无机营养、病虫害。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

[思考]气孔开闭情况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提示:通过影响CO2的供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大棚种植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大棚种植时,白天应开窗通风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2.阴雨天可采用补充光源进行补光。

(√)3.大棚所用的覆盖薄膜最好是红色或蓝色。

(×)分析:大棚薄膜应选用白色的,利于各种颜色光透过。

学习任务一: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分析:(1)利用抽气法排出叶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使其沉入水中。

(2)通过改变小烧杯与光源的距离控制光照强度。

(3)依据一定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数量来比较光合作用强度。

2.实验操作要点分析:实验操作操作目的用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打出圆形小叶片30片,平分为3组①圆形小叶片的大小为无关变量②进行平行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排出细胞间隙中的气体①防止实验前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②将上浮圆形小叶片数量作为观测指标质量分数为1%~2%的NaHCO3溶液提供二氧化碳通过调整小烧杯与光源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控制实验的自变量[思考探究]光照下叶片上浮,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在下图中绘制叶肉细胞气体交换图。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三、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 外因(环境因素) (4) 矿质元素
① 原理 ➢ N:光合酶及ATP、叶绿素、类囊体膜 的重要组成成分。 ➢ P:类囊体膜和ATP的重要组分。 ➢ 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② 曲线分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矿质元素的 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但当超过一 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 渗透失水,而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02
保存 将处理过的圆形 小叶片放入黑暗 处盛有清水的烧 杯中待用。
03
01
实验 取3只小烧杯,分 别倒入富含CO2的 清水(1%~2%的 NaHCO3溶液)
04
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探究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
6.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分别置于强、中、弱光下。 (也可选用同一光源,利用小烧杯与光源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强 中 弱
叶片浮起数量
多 中 少
三、实验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
一、光合作用强度
CO2 + H2O
光能 叶绿体
原料
条件
(CH2O)+ O 2 产物
➢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外因
原料 CO2浓度 水分
内因
光(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等) 条件 温度(酶的活性)
CO2 + 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 O 2
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
①CO2的吸收量 ②O2的释放量 ③有机物产生量
一、光合作用强度
CO2 + H2O
光能 叶绿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优秀课件(58张)(共5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优秀课件(58张)(共58张PPT)
二是 待干燥后再重复2-3次 (4)分离色素时,注意不要让层析液没及 滤液细线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色素
类胡萝卜素
(含量占1/4)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含量占3/4)
叶绿素b(黄绿色)
因色素中叶绿素含量较多,故植物叶片一般 呈绿色。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验 500多次
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绿叶才 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4.1864 萨克斯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结论: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糖类)。
思考ing...
1.为什么要让叶片先置于暗处几小时? 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
2.为什么让同一叶片的进行一半曝光,另一半遮 光? 为了进行对照,而在同一叶片进行可以避免植 物不同叶片的差异,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普利斯特莱通过 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的实验,第 一次成功地应用化学 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 长,得知植物生长需 要吸收二氧化碳,同 时放出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1771 年英国的普利斯特莱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时实验成功 有时实验失败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3.1779 荷兰英格豪斯 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6.1938 鲁宾和卡门 氧气来自哪里
同位素 示踪法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7.1948 卡尔文 探究碳的途径
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吸收 光能 , 将 二氧化碳 和 水 合成为 有机物 , 并释出 O2 ,同时也将太阳能转化 为 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一过程称 为光合作用。
光能
CO2+H2 O
叶绿体
(CH2O)+O2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思考:
1、人们从何时开始研究光合作用?何时 才基本弄清了光合作用的原理? 2、是谁发现了光合作用? 3、研究光合作用为何花费了如此多的时 间? 4、写出反应式就代表光合作用的探究完 成了吗?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质中
不需光、多种酶、ATP、[H] 3、CO2的固定 4、C3的还原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光、色素和酶
1、水的光解 2、合成ATP
有机物 ATP中活 中稳定 跃化学能 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和能量ATP 光 能 ATP中活 跃化学能
联系
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
植物生长(增重)的原因
土壤是构成植物的原材料
2. 17世纪,海尔蒙特(J.B. van Helmont)
柳树增重实验
五年后
柳树增重 74.47 kg 土壤减少 0.06 kg
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3、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J· Priestley)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原料: 2 H2O CO 思考: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CO2还是H2O? 场所: 叶绿体 条件: 光能
产物: (CH
2O)
O2
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


9、1939年(美国) 鲁宾和卡门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是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是来自于水(或者是二氧化碳)。
④水分的供应
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 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原理
分离原理
(橙黄色) (黄色)
(蓝绿色)
(黄绿色)
实验结果总结
色素种 类 色素 颜色 溶解 含量 度 扩散 色素位置 速度 (自上而下) 最快
较快 较慢 最慢
胡萝卜 橙黄色 最少 最大 素 叶黄素 黄色 较少 较大
最高
中上 中下 最下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较小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多 最小
C3的还原:

ATP
2C3 + [H]
(CH2O) + C5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C CO2 (CH2O) H H2O O CO2
O2 H2O
ATP中活跃 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 的化学能 (CH2O)
能量的转移途径:
光能
碳的转移途径:
CO2C3Fra bibliotek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光反应阶段
进行 部位
六、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应用 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 光能
CO2+H2 O
叶绿体
(CH2O)+O2
光合作用强度表示方法:
1、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
2、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2的量
3、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或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光照强度
温度
CO2
浓度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
设计实验
A B
结果分析
同 位 素 标 记 法
A中气体无放射性,B中气体具有放射性
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而不 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光合作用有机物(CH2O)如何合成?
10、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M.Calvin)
用14C标记14CO2, 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 探明了CO2中的C的去向, 称为卡尔文循环。 卡尔文循环:
光 能
转化
化 学 能
储存在什 么物质中?
7、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碘 不变蓝 蒸 变蓝 气 结论:绿色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绿色 叶片 黑暗 处理 遮光 曝光
8、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氧气 实验结论:在光的给与下,叶绿体可以释放_______
光合 速率
0
B
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 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 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二氧化碳
光合 速率
B
0
A
CO2浓度
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在 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的浓度增大而 加快,超过一定浓度光合作用速率趋于稳定。
4、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实验
蜡 烛 燃 烧 时 间 更 短
蜡 烛 不 易 熄 灭
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5、1785年,拉瓦锡发现空气成分
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 是O2,吸收的是CO2。
6、1845年,梅耶(德国)
3. 温度
光合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 接影响酶的活性。
温度低,光合速率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 快,温度过高时会抑制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
应用: 增加昼夜温差
4、其它影响因素:
①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面积:合理密植 ③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 育。
能量之源—— 光
光合作用
化学能
第4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
思考?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有哪些?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都能捕获光能 2.捕获光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色素吗?
3.光合色素就是叶绿素么?
4.绿叶中有哪些色素?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色素是认识这些色素的前提
思考:四种光合色素对光的吸收有差别吗?
实验表明:叶绿素a和b在蓝紫光和 红光部分都有很高的吸收峰,叶绿体中的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主要吸收蓝紫光。

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 部位呢?
二、叶绿体的结构:
色素——基粒类囊
体的薄膜上
酶——基粒类囊体 的薄膜上和基质中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

通过实验证实:植物 吸而变污浊的空气 可更新蜡烛燃烧或小鼠呼
燃 烧 的 蜡 烛 不 易 熄 灭 小 鼠 不 易 窒 息 死 亡
蜡 烛 很 快 熄 灭
小 鼠 很 快 死 亡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却失败?
当时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 为什么? 完全相反结论:植物与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
14CO
2
→ (14C H2O)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
原料 产物1 [H] 条件 捕获光能的物质 直接能源物质 原料
2C 3
原料
C5
产物2
条件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水的光解: 光反应
2H2O →4[H] + O2
合成ATP:
ADP + Pi +
CO2的固定: 暗反应

能量

ATP
CO2 + C5 → 2C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