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性格缺陷的人易患癔症
癔病是怎么回事?
![癔病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064eeef2ad51f01dc281f151.png)
癔病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癔病的病理病因,癔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癔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精神心理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
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数病人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
如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妇女被德国法西斯军队侮辱,以后每逢路过正在放映战争电影片的电影院时,听到传来的枪炮声,即发生抽搐发作。
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
2.易感素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
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
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为:①表演性人格特征:该病患者中约有20%具有典型的表演性人格,表现如下:鲜明的情感性情绪波动大,过分感情用事,表情夸张,言语行为幼稚、戏剧化,情绪控制差,情感肤浅。
②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
③自我中心性:不断地追求刺激,以寻求周围人的注意。
④高度的暗示性: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也容易自我暗示。
⑤丰富的幻想性: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
总是有意无意地扮演幻想中的角色,可有幻想性谎言。
⑥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
当具有易感素质者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方容易产生癔症。
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3.器质性因素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
中医对癔症的解释
![中医对癔症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2fb04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1.png)
中医对癔症的解释概述在中医理论中,癔症被称为癔病,是一种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症状,属于神经症范畴。
癔症表现为患者出现各种身体症状,如瘫痪、癫痫、抽搐、失声等,但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往往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变。
中医认为癔症是由于情志不畅、气血失调等原因导致,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等方法,可以达到治疗癔症的效果。
癔症的病因癔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志因素情志因素是导致癔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影响脏腑功能。
当情志不畅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癔症的发生。
常见的情志因素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2. 气血失调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
如果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癔症。
气血失调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饮食不当、情绪波动、气候变化等。
癔症的常见症状癔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每个人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癔症症状包括:1. 瘫痪瘫痪是癔症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可以表现为半身不遂、四肢无力等。
但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神经病变或肌肉疾病。
2. 抽搐抽搐也是常见的癔症症状,患者表现为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周期性运动。
抽搐可以出现在不同部位,如面部、四肢等。
同样,经过细致的检查,没有发现肌肉疾病或神经病变。
3. 失明、失聪等感觉缺失在癔症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失明、失聪等感觉缺失的症状。
然而,感觉缺失并不符合解剖学分布的规律,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损害。
中医对癔症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癔症主要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等方法来达到治疗效果。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 调理情志情志调理是中医治疗癔症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情志畅达可以调整气血运行,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因此,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于治疗癔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癔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
癔症是怎么回事 哪些情况会引起癔症
![癔症是怎么回事 哪些情况会引起癔症](https://img.taocdn.com/s3/m/36ada8d0770bf78a652954b0.png)
癔症是怎么回事哪些情况会引起癔症*导读: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医学上的病症也越来越多,而癔症这种病情的患者每年都在增长。
癔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
很多朋友们都会问癔症是怎么回事?……
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医学上的病症也越来越多,而癔症这种病情的患者每年都在增长。
癔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
很多朋友们都会问癔症是怎么回事?
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癔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引起癔症的原因。
*癔症是怎么回事
*1、精神刺激
对于癔症的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因为精神上受到刺激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患者因为重大事故出现委屈、恐惧和气愤等精神方面的影响,就会成为患者第一次发病的因素。
而且有些患者在之后的生活中,通过联想和自我暗示也会引起发病。
总之,如果患者出现很大的创伤性经历,这些都是他们引起癔症的首要原因。
*2、心理素质
大部分情况下,是否会引起癔症以及引起哪种癔症都跟患者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有癔病性格的人来说,如果一旦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出现癔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而癔病性格主
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感丰富、暗示性强以及富于幻想等,都很可能会出现癔症。
虽然说现在医学上并未查明到底是哪些情况引起遗传,但是也证明了癔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通过对上文的了解,相信大部分朋友已经知道癔症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引起癔症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因此,如果身边有朋友出现这种病情的话,家属一定要为细心的开导他们,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使他们不再受到刺激。
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e98fe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8.png)
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心理辅导癔症(psychotherapy somatoform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在青少年中。
青少年身处成长的关键阶段,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都很大,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癔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建议。
一、人格特征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征:1. 焦虑倾向:患者常常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对未来充满担忧,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状态。
2. 精神依赖:患者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依赖他人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他们可能对外界的评价过于敏感,对自己的缺点过度关注。
3. 内向孤僻:患者往往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他们经常感到孤独和被忽视,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难。
4. 注重控制:患者追求完美和控制,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严格要求。
他们可能过分谨慎,过度担忧自己的健康问题。
5. 想象力丰富:患者常常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容易将虚构的事物和现实混淆。
他们可能会出现身体症状,并认为这些症状是真实存在的。
二、心理干预建议针对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心理干预建议:1. 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心理辅导师应与患者建立互信和支持的关系,鼓励患者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2.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技术,帮助患者学会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3. 加强社交技巧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4. 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向患者传达正确的健康观念,帮助他们理解身体症状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鼓励创造性发展: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提高自尊心和自我认同。
三、总结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焦虑倾向、精神依赖、内向孤僻、注重控制和想象力丰富。
癔症相关障碍
![癔症相关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04aca707866fb84ae45c8dec.png)
一、癔症概论二、转换障碍三、分离障碍四、特定文化相关障碍在CCMD一3中对癔症的描述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
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
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癔症概论——起病原因1.精神因素。
癔症的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在这些因素中又以心理创伤居多,约占40.3%。
心理创伤所引起的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常为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
2.遗传因素。
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之问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据福州地区报告,癔症具有阳性家族史者为24%。
其他研究发现,女性的一级亲属中发生癔症者为20%。
癔症与遗传的关系,尚需研究者积累足够资料才能说明。
3.性格特征。
具有癔症个性的个体,在相同性质的精神因素作用下,较其他类型性格的个体易于发病。
癔症患者病前具有癔症性格者约占49.8%,这些性格特点归纳如下:(1)患者情感丰富,情感反应强烈鲜明,具有表演色彩,但情感体验肤浅,且极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变为另一种情感,变化莫测。
他们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而趋向极端。
癔症患者的情感、逻辑判断完全从一时的情感出发(2)暗示性强。
这类患者对外界的暗示具有高度易感性。
患者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到别人或自我体验的影响。
(3)自我中心。
这类患者遇事多从自身的利害喜恶进行考虑,任性放肆;好吹嘘自己,显示能力,喜出风头,乐意成为大众注意的中心;喜爱别人赞扬和重视;病后夸大症状,以显示痛苦;或无病呻吟,以博取别人同情。
(4)具有丰富的幻想,常以生动的幻想代替现实,甚至出现幻想性说谎。
这种丰富的幻想,往往与生动强烈的情绪体验有关。
想像和现实常常混淆在一起,到后来患者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是想像还是事实。
4.身体因素。
某些患者可因身体因素,如发热、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紧张和疑惧,为癔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暗示的基础。
癔症病人为何以女性居多
![癔症病人为何以女性居多](https://img.taocdn.com/s3/m/c2950c64fe4733687e21aab3.png)
癔症病人为何以女性居多
*导读:癔症也称为歇斯底里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癔症病人中以女性居多,这也可以说是癔症的一大特色。
……
癔症也称为歇斯底里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癔症病人中以女性居多,这也可以说是癔症的一大特色。
癔症病人为何以女性居多
1、这与女性天生的性格有关。
患癔症的女性大多性格内向,多愁善感,感情丰富且脆弱,意志、情感不稳定,幻想多,虚荣心强,容易冲动,一旦受到精神刺激或不恰当的暗示,就会发病,有时在诱因不很明显的情况下也可发病,发作的症状可因暗示加剧或好转和消失,反复发作的症状往往极为相似。
2、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关。
在边远地区,妇女受教育的机会要比男子少,加上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受了委屈只能憋在心里,难以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因而往往以这种形式的发作来寻求解脱。
这说明了为什么妇女患此病多的原因。
这些人在委屈、气愤、惊恐、羞惭、悲伤之时,会以躯体及精神两种形式表现其癔症的症状。
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
![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591da287e53a580216fcfe02.png)
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癔症指一种以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CCMD-3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CCMD-3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
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
[症状标准]1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下列1项综合征: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多重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 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
[说明]1 癫痫可并有癔症表现,此时应并列诊断;2 癔症性症状可见于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假如有分裂症状或情感症状存在,应分别作出后两者的相应诊断。
40.1 癔症性精神障碍[F44.8其他解离(转换)障碍]40.11癔症性遗忘[F44.0解离性遗忘][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2 对曾经是或仍然是创伤性或应激性事件有部分或完全遗忘;排除器质性遗忘,如头部外伤后的遗忘和意识障碍(中毒、癫痫发作,或其他急性器质性障碍)恢复后的遗忘。
40.12癔症性漫游[F44.1解离性漫游][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2 在觉醒状态,作无计划和无目的漫游;漫游中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以及与陌生人简单交往(如搭车,问路),与其不深入的短暂接触看不出有精神异常;3 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但不是癔症性多重人格;4 事后有遗忘;5 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
40.13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F44.81多种人格障碍][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2 对周围环境缺乏觉察,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并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3 上述症状必须是非己所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4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5 排除分裂症用其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dd343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7.png)
青少年心理辅导:癔症的人格特征医学上把容易导致癔症反应的人格称做癔症型人格。
具有癔症型人格的人,在某种精神刺激下,容易发生癔症。
有关研究指出歇斯底里人格的特点有:人格发展幼稚,不成熟;情绪不稳,容易感情有事;有过份的幻想,容易把幻想当成现实;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创造性;重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照顾,以过份做作或夸张行为引人注意,等等。
癔症多由于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而引起感觉与运动机能障碍,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与精神异常。
青少年由于学习或工作压力,家庭或社会生活的不良因素影响,加上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患癔症。
癔症的人格特征具体表现有:1、高度的情绪强度与易变性。
患者的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常常带有夸张的色彩,并且情绪很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
患者常常感情用事,判断是非的标准常从感情出发。
2、高度的受暗示性。
患者暗示感受性很高,他的行为很容易受到他尊敬的人或有好感的人的广告的影响。
这种病人的自我暗示感受性也很高,甚至可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
3、高度的自我显示感。
患者喜欢显示自己,夸耀自己,愿意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
癔症发病急剧,但根据情况进行恰当的心理调适与治疗,可以迅速恢复。
其治疗和调适的方法有:1、分析疗法。
这是一种基本治疗方法。
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寻找到某种致病的精神刺激因素,这个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如果使用不当,疾病就是“好了”,也会再次复发。
分析疗法的目的在于分析和根除患者的潜在冲突。
2、暗示疗法。
采用古人吐“虫”、泻“蛆”、刺“虫”式疗法,可消除患者疑虑,使病渐转愈。
3、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目的不是把患者变态行为的病因连根拔掉,而只是清除个别失去能力的行为为消除癔症的外在症状提供正确的学习经验。
症状的消除表示实际的治愈。
4、集体疗法。
由于癔症在一定场合下可以出现集体发病,因此将几个患者和几个已治愈的人集中在一起讨论病情、病因和治疗,可以起到正性暗示的疗效作用。
九种常见的性格缺陷及其心理训练
![九种常见的性格缺陷及其心理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dd183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0.png)
九种常见的性格缺陷及其心理训练展开全文性格缺陷对个人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危害:(1)容易诱发多种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2)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尤其难以处理人际关系;(3)影响学习、工作的效绩和生活质量,影响个人前途。
一、偏执性格缺陷所谓偏执是指固执己见,对人对事抱着猜疑、不信任心理而言。
(一)偏执性格缺陷的特征1 男性多见。
2 胆汁质或外向性格者居多。
3 性格固执,坚持己见,敏感多疑,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常持不信任和猜疑态度,过度警觉,遇到矛盾推诿或责怪别人,强调客观原因,看问题倾向以自我为中心。
4 自我评价过高,心胸狭隘,不愿接受批评,常挑剔别人的缺点,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经常闹独立性。
如果他们的看法、观点受到质疑,往往表现出与人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言行。
5 心理活动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表现孤独、不安全感、沮丧、阴沉、不愉快、缺乏幽默感,医学上将这类性格缺陷归属于'社会隔离型'人格。
6 偏执性格缺陷者如不接受心理卫生教育,纠正自己的心理缺陷,有可能发展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某些严重的偏执性格者,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二)偏执性格缺陷的心理训练方法教育和训练的目的是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1 认知提高法。
这类人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妨害他们对任何善意忠告的接受能力。
施教者或心理医生应在相互信任和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向他们介绍性格缺陷的性质、特点、表现、危险性和纠正方法。
具备自知力和自觉自愿要求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是认知提高训练成功的指标,亦是参加心理训练的最起码条件。
2 交友训练法。
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有助于改变'社会隔离型'性格。
交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要领是:(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
必须采用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主动积极地交友。
要坚信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
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对知心朋友存在偏见、猜疑。
8种性格——精选推荐
![8种性格——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0878520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d.png)
1、攻击性格。
性格外向,好斗。
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
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
2、分裂性格。
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
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
喜欢独自活动。
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3、偏执性格。
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
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4、强迫性格。
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
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性格的人,易发展为强迫症。
5、癔症性格。
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
感情丰富而不深刻。
热情有余,稳定不足。
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
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为癔病
6、不适应性格。
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
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
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
7、无力性格。
这种人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述说躯体不适,有疑病倾向。
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精神。
这种人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可诱发心理疾病。
8、爆发性格。
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癔症
![癔症](https://img.taocdn.com/s3/m/fb3323e80242a8956bece42a.png)
癔症病因: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精神紧张、恐惧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癔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或成为第一次发病的因素。
有部分患者在以后的发作中可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而是通过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摧残,则是后来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2、心理素质: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发何种癔症与患者心理素质有关,一般来说,具有癔病性格的人遇有精神刺激,易发生癔病。
紧张、恐惧、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者,以及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具有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暗示性高、富于幻想、寻求别人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性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或接受暗示后容易发生癔症。
所谓癔病性格系指:1)情感丰富:情感鲜明强烈,但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
2)暗示性强:主要是指在一定环境气氛和情感基础上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以及容易对自身的某种感觉或某种观念无条件的接受(自我暗示)。
3)自我中心:即处处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目,富于表演性、戏剧性或者说是夸张,目的是为了博得人们对自己的重视与同情。
4)富于幻想:在情感基础上想象丰富、生动、活泼,甚至难以区别现实与幻想。
3、遗传因素:对于本症遗传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总的来说,男性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患者则为6.4%,高于一般居民的患病率。
说明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对双生子的研究不能支持本病的遗传假说。
4、其它易感因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以及完全依赖丈夫供养的妇女,或是青春期、更年期的妇女,易患癔症。
5.生理因素:有学者认为,意识改变是癔症发病的基础。
随着病人意识解离,有注意、警觉性、近记忆和信息整合能力等方面的损害,病人自我意识减弱、暗示性增高。
个体受到生物、心理或社会因素威胁时,会出现类似动物遇到危险时的各种本能反应,如假死或返回儿童期的退行性行为等。
癔病、精神病的病因
![癔病、精神病的病因](https://img.taocdn.com/s3/m/0cc84322b4daa58da0114afd.png)
癔病、精神病的发病原因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但是,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这与他们的性格不同有关。
癔症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
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他们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
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
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逻辑”。
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2)暗示性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
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造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
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还是事实,因而造成他在说谎的印象。
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惊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
至于以后的发病,不一定都有很强烈的精神因素。
也可能由于与精神创伤有联系的事件,或在与第一次起病相类似的情景下产生联想而突然发病。
有些患者可因躯体因素,如疼痛,发热,不适,劳累等,引起精神紧张和恐惧或精神不愉快而发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
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即通过自身体验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会发病而发病,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癔症
![癔症](https://img.taocdn.com/s3/m/8bce68c1da38376baf1faeb9.png)
癔症癔症:是在特定的人格基础上受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后产生的一类精神障碍。
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检查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也不相称;常有特殊的个性特点,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
常见于女性,多起于青春期,病程可反复迁延。
*心理因素或心理冲突是癔症重要的致病因素,癔症性躯体症状被视为心理冲突的象征性表达;癔症病人常有特殊的个性特点(癔症性人格)。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完整性,病人部分或完全失去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回忆。
1.情感爆发:如嚎啕大哭、捶胸顿足、大声叫骂、撞头等,发作时病人使自己的情感尽情发泄,毫不顾忌后果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癔症性意识障碍:也成癔症性朦胧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
清醒后对病中表现不能完全回忆。
3.癔症性遗忘:无脑器质性损害,主要表现为选择性遗忘,即仅对与心理创伤相关的内容出现遗忘。
4.癔症性漫游:又称神游症,表现为突然离家外出或旅行,事后对此段经历不能回忆,其开始和结束均较突然。
5.癔症性假性痴呆:智力障碍在心理创伤后突然出现,对很简单的问题甚至自身状况也不能回答。
(GANSER综合征1+2=4、童样痴呆)6.癔症性身份障碍:对个人身份的识别障碍,出现暂时性自我意识障碍,丧失原有的身份感,对环境觉察范围狭窄。
(双重人格、多重人格)7.癔症性木僵:在心因影响下突然进入木僵状态,如不语、不动等。
8.癔症性精神病:症状形势多变,主要有行为紊乱、哭笑无常、言语零乱、短暂的幻觉及妄想等。
病程一般短于3周,可迅速缓解,但可复发。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是指心理问题以躯体症状形式表现出来。
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病人虽然有躯体障碍主诉,但无相应的躯体和神经系统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
1.癔症性感觉障碍:可表现为癔症性感觉、听觉、视觉障碍及癔症球(梅核症)。
癔症
![癔症](https://img.taocdn.com/s3/m/064c5d3ea32d7375a4178073.png)
4-7、癔症
以人格倾向(高受暗示性、情感夸张控制不良、自私自利)为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1、分离性障碍
以急骤发生、情感发泄、情感爆发为特点,可有漫游、意识障碍、假性痴呆、身份障碍等表现
分离性遗忘(局限型,广泛型)
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失去记忆,无脑损伤
分离性神游症
突然出走,到外地旅行,意识范围缩小
分离性木僵状态
精神创伤后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较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
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
分离性身份障碍(人格解体等)
其他分离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童样痴呆
2、转换性障碍
应激事件后出现躯体功能障碍,但未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肢体震颤、站立不行(步行不能)神经系统没有问题
痉挛障碍
受刺激后,缓慢倒地、呼之不应,全身僵直,肢体抖动,表情痛苦
感觉障碍
感觉缺失、感觉过敏、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混合性障碍
3、癔症的特殊形式
癔症的集体发病
恐缩症
赔偿神经症:工伤、交通事故诉讼、计划生育纠纷
职业神经症:运用手指进行精细工作的人群中较多见
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问我,我的名字就是我的扣。
患有癔症的性格特征
![患有癔症的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5876f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a.png)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患有癔症的性格特征
(一)高度情感性:平时情绪偏向幼稚、易波动、任性、急躁易怒、敏感多疑,常因微小锁事而发脾气或哭泣。
情感反应过分强烈,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也易感情用事。
(二)高度暗示性:指患者很轻易的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度等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暗示;当时自身的某些感觉不适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自我暗示。
暗示性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如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具有情感倾向性,则易受暗示。
(三)高度自我显示性:具人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过分夸耀和显示自已,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医学教育|网搜集病后主要表现为夸大症状,祈求同情。
(四)丰富幻想性:富于幻想,其幻想内容生动,在强烈情感影响下易把实现与幻想相互混淆,给人以说谎的印象。
上述四点突出而典型者称癔症性病态人格。
以上性格特征于病后显得更加突出。
变态心理学整理——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变态心理学整理——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530e6c6e6bec0975f565e24d.png)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癔症开展的历史: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认为此病是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是子宫在腹腔内游走,游到某部位或器官,产生的某种癔症发作。
弗洛伊德:认为本病是创伤引起,特别是婴儿期的性本能受到压抑。
受到创伤的性本能通过转化机制产生出各种身体病症。
巴甫洛夫:提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较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的艺术型和弱型相结合的人,易患癔症。
ICD-9把癔症列于神经症范畴内,包括癔症性立行不能症、转换性反响、别离性反响或状态、癔症性Ganser氏综合征、多重人格等类型。
DSM-Ⅲ那么取消了癔症一词,而将本病归入以下三项:(1)身体形式障碍;〔2〕别离障碍;〔3〕伪装障碍。
癔症的临床描述:一种以解离病症〔局部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病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病症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病症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根底。
CCMD-3中癔症的诊断标准:病症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以下1项综合征: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多重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没有可解释上述病症的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
癔症的起病原因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特征:具有癔症个性的个体,在一样性质的精神因素作用下,较其他类型性格的个体易于发病。
这些性格特点为患者情感丰富,情感反响强烈鲜明,体验浅薄,且极不稳;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具有丰富的梦想,常以想象丰富、生动的梦想代替现实。
精神因素:以心理创伤居多,约占40.3%。
心理创伤所引起的较强烈的情绪反响常为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现有的研究还比拟有限。
身体因素:某些患者可因身体因素,如发热、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紧张和疑惧,为癔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暗示的根底。
癔症是什么原因
![癔症是什么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2daa826ce2f0066f43322d3.png)
癔症是什么原因关于《癔症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如今的大家心理压力较为大,压力也较为大,因此一直有一种焦虑不安的情况。
大家在做事情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幻想的状况。
并且常常是负面情绪满满的,一直把事儿想起最坏的水平,随后再想办法开展处理。
这就是由于在平常的待人接物之中,会碰到非常大的挫败,或是是把大家想像的太繁杂。
有一种念头称为癔症,那麼癔症是什么原因呢?1、精神要素能引起癔症,精神要素一般有亚急性心理创伤性兴奋,或者长久的难处理的社交分歧,或者心里痛楚造成特别是在气恼与可悲不宣泄时,在明显的精神刺激性下,非常容易造成癔症病症的忽然产生,而躯体症状多由暗示着或心理暗示造成。
2、病人的病态人格癔症性病态人格指癔症患者多有的心态与性情,如意气用事、易受暗示着、高宽比的以自我为中心、爱想象等,这种病态人格特点于病后看起来更为突显。
3、身体要素一些身体病症或身体不给力时因为造成大脑皮质功变弱而变成癔症的病发标准如颅脑外伤亚急性发热病症、怀孕期或生理期等。
4、别人的关注癔症是一种心理暗示极为比较严重的心理病。
病人病发一般是自身的想像,他人的关注相当于向他注重,"你这病太重",使他把自己的病况想像夸大其词。
5、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被一些外在的要素所影响,进而造成自身深陷浑厚的心态气氛,非常容易由于一点点小事就难以释怀,伤心难过、心态波动很大的人,是较为得了癔症这类精神类疾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多留意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不可以让自身深陷一个欠佳的心理活动描写中长时间,不然将非常容易造成别的病症的产生。
引起癔症出現的要素便是上边的专业知识了,本病带来病人的损害是极其比较严重的,我们要多去掌握一些有关癔症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将此病的发病原因开展剖析才行,生活起居之中要将自身的心态和心理状态调养好,也要适度去调整情绪自身的工作压力。
癔病是怎么回事 癔病怎么回事啊
![癔病是怎么回事 癔病怎么回事啊](https://img.taocdn.com/s3/m/187b53c7a32d7375a5178049.png)
癔病是怎么回事癔病怎么回事啊癔病可能是一种大家不太了解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的病发原因和治疗方法吧一.癔病的病发原因1.精神心理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2.易感素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为:①表演性人格特征:该病患者中约有20%具有典型的表演性人格,表现如下:鲜明的情感性情绪波动大,过分感情用事,表情夸张,言语行为幼稚,戏剧化,情绪控制差,情感肤浅,②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3.器质性因素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32%的患者曾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病史。
4.遗传因素本病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研究发现该病部分患者有遗传素质,Ljunberg(1957)的家系调查发现:癔症先证者的父亲,兄弟,儿子发生癔症者分别为1.7%,2.7%和4.6%;母亲,姊妹,女儿的患病率分别为7.3%,6.0%,6.9%二.癔病的治疗方法(1)暗示疗法:是消除转换障碍的有效措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
可分为觉醒时暗示和催眠暗示两种。
患者迫切要求治疗者,在觉醒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理疗、针刺或按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病程较长,病因不甚明确的病例,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语言催眠疗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阻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2)催眠疗法:除用于增强暗示感受性,消除转换症状外,尚可用以治疗分离性遗忘症、多重人格、缄默症、木僵状态以及情绪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患者。
在催眠状态下,可使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重现,受到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儿童癔症的症状
![儿童癔症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5fa3968f121dd36a22d82b3.png)
儿童癔症的症状1、精神性呕吐:由于精神因素的影响,如强迫进食,进食时受到责骂、恐吓等以致情绪过分告急,都可引起精神性呕吐。
当患儿出现呕吐时,家长不要着急,因为焦急的情绪往往对患儿来讲是一种暗示,而家长的“泰然处之”态度将有助于患儿呕吐的自动缓解。
2、遗尿症:一般情况下,小儿到2-3岁左右便可逐渐控制排尿。
倘使5-6岁以后每每遗尿者,即为遗尿症。
由于白天嬉戏过度夜间睡眠过深,或受到惊吓,或调换新环境等便会出现遗尿。
每每遗尿的患儿可有怕羞、胆怯、不愿见生人的自卑心理。
3、言语障碍:儿童思维贫乏,词汇量少,学发言时犹豫不决或轻度顿挫,乃属正常现象。
倘使父母要求过急,斥责以致儿童说话时情绪告急,便会发生口吃。
4、夜惊:患儿从睡眠中忽然惊起、两眼凝视、表情告急、冲动不宁、大声喊叫或啼哭不止。
由于意识模糊,不易唤醒,大约一刻钟左右便又入睡,次日醒来后回忆不起来。
儿童癔病可分为分离性癔病和转换性癔病两类。
分离性癔病常见症状有:情感爆发,幼儿期表现为原始性情感反应,如大哭不止,四肢乱动,憋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禁等。
较大儿童则表现为烦躁、哭闹、冲动,有时拔头发、撕衣服,有时破坏周围药品,有时在地上打滚或四肢抽动等,发作时面色潮红,或一阵阵换气过度、出汗、呼之不应。
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注意程度有关,发作后有部分遗忘。
转换性癔病的表现为:瘫痪,步态异常,感觉障碍,过度换气,失明,失聪等,但较少见。
发病的基本原因是性格缺陷加上精神创伤。
这类儿童大多具有自我中心,富于幼想,易受暗示,情感强烈而不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性格特点。
因此,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把现实和幻想相混淆。
1、心理的治疗治疗前医师首先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和家长与老师的配合。
对家长与患儿分开询问病史,详细了解病因,以谈话形式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痛苦与矛盾,告知患儿该病可以治愈,重树自信;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及检查以免紧张、恐慌而加重症状;避免家长负性语言或行为暗示,消除导致癔症发作的负性精神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性格缺陷的人易患癔症
癔症是精神科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癔症是否发作与患者的性格有很大的相关。
一般来说,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缺陷的人就更易患上癔症。
那么这几种癔症性格缺陷都有哪些呢?
癔症性格缺陷之一:极度自我中心
这类人比较聪明、灵活,颇为敏感,而且他们喜欢被人注意和夸奖,别人只有投其所好才合心意,并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不遗余力攻击他人,因此,癔症性格缺陷者既不能审查自己,又不能正确的理解别人。
癔症性格缺陷之二:极易受暗示
有这类性格缺陷的人不仅具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易接受他人暗示。
他们具有高度的幻想性,常把想象当做现实,人云亦云,尤其是对自己所依赖的人,可以达到盲目服从的地步。
癔症性格缺陷之三:情感戏剧化
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感染力。
他们常常表现出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是装腔作势的行为表情,使人们注意,引之为乐。
癔症性格缺陷之四:心理发育不成熟
这类人群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刻。
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待人的情感呈现肤浅、表面和不真实,经常感情用事。
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很强。
以上就是关于四种癔症性格缺陷的人易患癔症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