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文化关系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文化关系研究

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却具有相近的文化理念。具体表现为:“和”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代阐述;“和”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保驾护航。

标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传统文化

2017年2月,“‘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中,明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该决议,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1]这表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21世纪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了中国的外交核心词汇,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曾在多种场合提出过“命运共同体”,2012年的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和平发展》中也提到过“命运共同体”,直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路,为实现全人类的福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和”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础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对的全球性問题更加严峻,恐怖主义、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传染病肆虐、难民流离失所、核生化武器扩散等,面临这些挑战,全人类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就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施行尤为重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核心在“命运”二字,全人类命运相关便要求全人类风雨共济、休戚与共。全人类的同舟共济体现在方方面面,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等各个层面,它要求在经济上共同发展、政治上互相尊重、文化上互通互融、安全上风雨同舟、生态上共同治理,这就使国际社会要将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国际权力观、全球治理观相调和,逐步打造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直至实现命运共同体。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于中国的“和”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为基石提出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进一步发展,是“和”文化在现时代的进一步延续。同时,这种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和”文化是被新时代赋予新生命、新活力的中华传统文化。

《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天下观是“和”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崇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