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全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不断扩充,大学毕业生也愈发庞大。
然而,由于教育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大学生基层就业仍面临种种挑战。
那么,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是怎样的呢?该如何思索解决这一问题呢?大学生基层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岗位上就业。
然而,目前很多基层单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发展。
第一,基层岗位待遇普遍不高。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基层岗位津贴、住房补贴等,但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单位的收入仍然比不上在其它企业、行业中的同龄人。
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不愿意,还会让一些已就业的毕业生不满意工作,难以胜任工作。
第二,基层岗位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复杂。
不同于独立的办公室,基层单位通常是集体办公,人员较为密集,工作比较繁忙,需要快速适应。
如果大学生缺乏团队精神或者无法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就很难适应基层单位的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能力。
第三,部分基层单位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最常见的岗位是文员、业务员、初级职员等,工作内容重复、单调,毕业生难以发挥自己的所学。
如果工作岗位无法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大学生就会因感到迷茫和无助而产生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加强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对接,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基层岗位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置基层岗位并提高基层岗位待遇。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宣传,提高毕业生对基层就业的认知度。
其次,企事业单位也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
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宣讲会、实习机会、座谈会等方式向毕业生宣传基层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增加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吸引更多毕业生选择基层岗位。
第三,教育机构也需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培养、实习、派遣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让毕业生在校期间能够借助课堂和实践的机会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基层就业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基层岗位是指在偏远、山区、农村和中小城市等地小微企业、社区事务所、医院、学校等处的基础性工作岗位。
相比于一些繁华地区的城市工作岗位,基层岗位的薪酬待遇更为适中,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较高的工作强度和更能体现自己才能的职责。
那么,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首先,基层岗位须要的技能一般比企业的专业要求更为广泛,它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发散性思考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其次,基层岗位的薪资一般比市场要求的平均水平要低,但却相比于高薪岗位的竞争压力较小。
而且,基层岗位可以提供民生服务,让大学生充分地体验社区服务和社会责任意识,繁忙的工作节奏化身为人民服务的成就感。
但基层岗位的不利之处也十分明显,基层岗位的工作压力较大、工资较低、离家较远、相对于大城市工作更加辛苦。
在选择基层就业的同时,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考虑自己的发展倾向和自身职业特长,如果自己的特长和基层就业需求相适应,那么就应该优选基层岗位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获取自我发展。
其次,考虑基层就业岗位所处的地区和行业特点,如果对工作地点和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适应性,那基层岗位也容易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且能够快速融入其中。
最后,不要简单将基层岗位当成一份麻烦或是卑微的工作,在工作中也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努力为基层发展、为社区服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繁忙的社会现状让大学生在就业中变得十分焦虑,选择基层岗位也成为了一种职业选择。
大学生不应当将基层岗位当成是一份低质量、卑微的工作,而是应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同时也要注意保障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基层就业虽然在薪资和工作环境上存在一些不利之处,但它却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体验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也为民生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大学生基层就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思索和建议。
1. 就业形势严峻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而基层就业机会却远远满足不了这一庞大的就业需求。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2. 就业难度大由于基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求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许多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基层职位也因为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而难以吸引大学生前去应聘。
大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基层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3. 工作条件待遇低由于基层单位的条件和待遇相对来说比较差,很多大学生并不愿意去基层工作。
一方面是基层单位薪资待遇偏低,而大学生毕业压力大,需要赚取收入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另一方面是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加之基层工作强度大,很多大学生对此心存顾虑。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思索1. 自身素质要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毕业生要面对强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基层工作中更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基层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单位的认可。
2. 转变就业观念当前社会已经不再是高学历即可高薪就业的时代,许多大学生都应该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应该认识到基层工作同样是一种荣耀,也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种途径。
只要从基层工作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打造个人特色优势在面对基层就业竞争的时候,大学生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
要学会在就业中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多方位的自我提升,让自己在基层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如何看待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如何看待大学生到基层就业10对外汉语一班包蕾1098111001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
”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但由于近几年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无门”“被就业”等严峻的社会现象仍困扰着我们。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无论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 但现实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 而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艰苦边远地区、艰苦行业所需人才却严重匮乏, 需要大批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建功立业。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也给予了一些辅助政策,比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就是近年来一项较有影响力的政策。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国家政策的倾向让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了多一重的选择,但也同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首先,符合进基层就业素质的大学生远远小于国家的期待。
国家期待的进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1.具有一定的与所任职位相关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在大学内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基层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就专业技能方面,大学生应当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学会运用基本的技能知识去面临基层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谈谈对基层就业的看法300字

谈谈对基层就业的看法300字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基层就业。
把基层就业放在发展的
头号位置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能够让更多的人得到就业,
而且也是因为它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从稳定和责任的角度看,基层就业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
要的。
由于基层就业政策的推出,就业机会将会更广,社会矛盾也会
得到缓解。
基层就业是一种人口运用和产能利用,它可以以低额成本、灵活多样的方式来稳定就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基层就业还可以减少贫困和治理不均,激发社会活力,为抗击困
境奠定基础,缩减规模不断扩大的失业率,减少就业现金流,从而节
约资源。
在加快就业的过程中,政府为此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措
施是简化就业管理和利用市场机制,以若干补贴政策和激励政策促进
就业和企业创新,把基层就业在全国就业规划中的地位提升到最重要
的位置,使它拥有最大的待遇,增强就业热情,增强就业保障等。
总之,基层就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贫困人口
出路的最佳选择,应该受到重视和鼓励。
只有建立良好的就业环境,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和鼓励基层就业,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基层就业的看法500字

基层就业的看法500字
基层就业指的是就业在一些较为基础的工作中,如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这些岗位的就业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增加经济发展的实体支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层就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在基层就业中,就业机会更加广泛。
由于基层工作需要人力物力的供给,在许多地区,基层工作机会相对较多,由此也为寻求就业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其次,基层工作具有开展技能培训的特点。
基层工作需要工作者具备必要的技能,因此基层工作中开展技能培训的机会更多,这也使得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和提升自身素质的机遇。
再次,基层工作对于社会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层工作为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服务,如零售、餐饮、保洁等等,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最后,基层工作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沟通交流的平台。
在基层工作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群,通过沟通交流,也会结识到更多的朋友和同事,使得工作成为了一个更个性化和有趣的过程。
总之,基层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个人角度讲,基层就业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机会。
同
时,基层工作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也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了贡献。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1. 引言1.1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大学生基层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就业市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如何在基层就业市场找到合适的岗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着一些现状值得关注。
基层岗位的需求量大,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层就业岗位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此持观望态度。
基层工作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的种种困境,我们需要深入思索并提出相应建议。
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基层就业的竞争力。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大学生在基层就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2. 正文2.1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就业门槛高、竞争激烈等问题。
许多大学生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基层岗位面试过程中,却常常因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与基层工作不够贴合而难以获得岗位。
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薪酬低、福利待遇不足等问题。
相比于城市里的其他岗位,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薪酬普遍较低,福利待遇也不尽如人意。
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望而却步,选择寻找其他更有利可图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基层就业还面临着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
很多基层岗位工作环境艰苦,发展空间受限,使得一些有志于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和潜力。
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的分析,不断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健康发展。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困境探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层岗位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随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
基层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在乡镇、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就业的情况。
目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思索和解决。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比例较低。
由于基层单位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较差,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就业于城市中的大型企业或高薪职位。
这导致一些基层单位的招聘难度较大,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人才。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知识技能不适应需求。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这对于一些基层单位来说是一个缺点,他们更需要的是对实际工作中所需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的认识和态度不够积极。
一些大学生可能认为基层单位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也没有学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更期待着在大城市中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种观念对于基层单位来说是一种误解,也阻碍了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大学可以改革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应该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基层单位就业时更加适应需求,并减少适应期。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
政府可以提高基层单位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吸引大学生的选择。
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企业招聘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更多地录用和培养基层就业的大学生。
大学可以推动实习和就业信息的对接。
大学可以与基层单位建立联系,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基层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从而改变他们对基层就业的认识和态度。
社会各界也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关注和支持。
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了解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基层就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大学基层就业的一些心得体会。
基层就业,是当代大学生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我想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我对基层就业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基层就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使命。
基层就业,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验民生,亲身感受基层工作的艰辛与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基层就业是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
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任务繁重,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基层,我们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基层群众淳朴善良,他们热情好客,关心我们的成长,这让我们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再次,基层就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到一线去。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基层,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以下是我对大学基层就业的几点建议: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基层工作做好准备。
3.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基层工作需要我们与同事、群众共同协作,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共同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4.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
最后,我想说,大学基层就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试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试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统计数据显明面向基层就业成为非常有效的途径在缓解就业压力上。
要想增加基层就业的人数,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要共同努力才行,目前的关键是高校如何对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工作进行引导和鼓励。
1.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对国家来说非常的宝贵,他们的就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直接的影响。
1.1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行引导和鼓励,在对社会稳定的维持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在国家属于较高层次,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又非常的活跃。
在就业愿望上不能满足国家培养的高等人才,就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损失给国家和社会;另外,学生不满社会而易导致群体事件发生,为社会增加不安的因素。
因此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行引导和鼓励可以优化配置社会人才资源,同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有利。
1.2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大学生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大学阶段的系统培养是重要的基础。
高校作为一个重要场所培养和输送人才给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行引导和鼓励促进了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和社会的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中继续成长成才。
2.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现状及问题原因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的拓宽就业渠道,采取了各种扶持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从整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与二线城市中的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还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去处,有很少的人是真正到基层就业的。
毕业上面向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1)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到基层去很多毕业生担心去容易回来难。
一些毕业生的陈旧观念仍然是“待遇不高不去,非城市不去”、“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对竞争和市场的参与意识较差,缺乏扎根基层的意识。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领域之一。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与其相比,基层岗位的需求却远远不足,致使基层就业难题成为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的思索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学生基层就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有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份高薪、高福利的工作,而对基层岗位的需求却远不及这些。
许多大学生觉得基层岗位无法满足他们的就业期望,从而不愿意申请这些职位。
一些基层单位也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导致基层就业岗位的吸引力下降,使得基层就业难题愈发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需要进行深入思索。
大学生需要改变对基层就业的偏见,明白基层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基层工作,大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自己,培养更多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
大学生也需要意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基层工作是国家建设事业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
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思索中,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经济补贴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基层事业。
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营造出尊重基层工作的社会风气,使得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只有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难题。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的思索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需要改变对基层就业的偏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政府和社会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宣传推广。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创造更多的基层就业机会,使得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大学生基层就业论文

大学生基层就业论文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大,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基层就业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就业形势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而基层就业岗位相对稀缺。
许多大学生对基层岗位存在一定的偏见,更倾向于选择城市中的高薪职位。
这使得基层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难度更大。
2. 基层就业的意义大学生基层就业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层就业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其次,基层岗位培养了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基层就业有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面临的挑战大学生在基层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收入较低,待遇不如城市职位,对于追求高薪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考验。
其次是工作环境相对简陋,基层单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条件有限。
最后,基层工作压力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工作量。
4. 应对策略面对基层就业的挑战,大学生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
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明白基层就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其次,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实训,增强实战能力。
再次,了解和认识基层岗位的优点和价值,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最后,要有坚持和耐心,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积极融入基层单位,学习和成长。
5. 政策与支持为了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就业。
同时,社会应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
6. 结论大学生基层就业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只有通过实践和奋斗,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进步。
因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勇于选择基层岗位,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基层就业的认识

对基层就业的认识第一篇:对基层就业的认识多年以来,大学生一直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社会如此认定,而大学生自己更是这样认为。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去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而不愿到基层、到西部艰苦地区。
当然,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相对差,但基层虽然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但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更是大学生增阅历、长才干的沃土。
各地都相应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选择了去农村、去基层、去西部寻求发展。
然而,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潮愈演愈烈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更理性、更科学地看待基层就业问题。
首先,基层就业到底值不值?大学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是否要去。
基层需要大学生,但是,基层以上的单位也同样需要,如果自己认为在上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不能成长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其次,基层之路其实不好走。
大学生到基层有“两怕”,一怕吃不得苦,对基层悲观失望,打起了退堂鼓;二怕摆不正位置,甩不掉“天之骄子”的气息,工作沉不下去。
只有这样,大学生下基层才能真正的有所作为,才能真正的实现下基层的意义。
另外,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要明确到基层目的是为基层建设服务,在基层积极发挥自己的所长,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理想要建立在现实之上。
在选择是否要到基层就业时,一定要认真的进行一番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基层,自己是不是在基层的作用会比在其他地方大。
更重要的是,一旦自己选择了基层,就必须在基层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种种理想,切合实际的为基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浅谈我对就业的认识浅谈我对就业的认识明年就毕业的我们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这个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有人认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重要,我想这是错误的。
大学生基层就业分析

大学生基层就业分析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大部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那些高薪、高端的就业机会上,而基层就业的情况却较少被关注。
事实上,基层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重要,甚至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进行基层就业的原因和优势。
1.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基层岗位的工作性质艰辛、收入待遇一般等因素,使得大部分大学生更青睐于选择城市中的高薪职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比例并不高,基层岗位的空缺率也比较严重。
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持谨慎态度,认为基层工作机会多却多为“三保障”人员,工作环境差,工作岗位待遇低等等。
2.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为什么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持谨慎态度呢?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原因。
首先,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环境和待遇存在误解。
基层工作并不等同于贫困、艰苦,部分基层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
其次,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
基层工作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家整体素质的关键,大学生要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
再次,大学生缺乏对基层就业的认可和支持。
一些大学生和家长普遍观念还停留在追求高薪职位,对于基层就业缺乏认可和支持。
最后,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发展缺乏自信。
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与基层工作不相关,害怕找不到发展空间和机会。
3.大学生进行基层就业的优势尽管大学生进行基层就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优势和机会。
首先,基层工作是大学生能够实践自己专业知识的好机会。
通过基层工作,大学毕业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次,基层工作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的好平台。
在基层工作中,大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再次,基层工作是一个提早涉足社会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更快融入社会,拓展社会人脉,并对社会形势和发展有更深的了解。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基层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县级及以下单位就业的方式。
许多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持有着消极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基层就业相对于城市或民营企业就业来说,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晋升机会较少,收入较低。
我们需要正视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并思索如何改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我们应该认识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性。
基层单位是国家建设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基层单位工作,可以锻炼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与此基层就业也是实现我们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基层单位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思索如何改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设立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基层单位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基层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环境。
高校应该增加对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
高校可以组织一些座谈会、讲座等活动,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同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大学生也需要改变对基层就业的态度。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放下对高薪高职位的追求,敢于在基层单位锻炼和奋斗。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应该正视其重要性,并思索如何改善。
基层就业不仅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政府、高校和大学生本身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基层单位发光发热,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全5篇

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全5篇第一篇: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全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一、何谓“基层”基层概念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的街道、社区;既涵盖县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
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主要包括: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选调生项目、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项目、三支一扶支教项目、大学生村官计划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
二、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现状尽管中央政府在2005年就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推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但实际情况表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比例仍然偏低。
2005年8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县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仅占总数的19%,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城市就业。
《国家教育督导报报告2008》显示,全国有508个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老师,匮乏现象严重。
从大学毕业生角度看,他们迫切需要工作,就业形势又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单一的就业流向,导致到基层单位和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基层人才特别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科学技术人才匮乏。
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学历相对较低等。
这就是目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
三、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原因(一)大学生为寻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逐步转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
他们不再向往大城市,反而把目光投向基层。
他们认为基层发展空间大,可以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从而建功立业,能有效实现青年人应有的志向和抱负。
大学生下基层不仅可以大有可为,而且会大有收获。
这些年轻人怀揣理想,带着不怕苦、不嫌穷、不畏难的干劲和一腔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需要他们的地方,要在那里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思索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在就业方面的状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国企和政府机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基层就业成为了大学毕业生的另一种选择。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基层就业趋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层财政投入的增加,各地大学毕业生成为基层单位的普遍选择。
姓名2. 基层工作条件较差。
从基层单位的工作状况来看,很多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人文条件,都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期望。
3. 基层薪酬较低。
由于基层单位的财力有限,他们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往往向优秀的大学生提供的薪酬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收入需求。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1. 基层单位对于大学生的支持不足。
由于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可能有限,而大学生的工作需求相对丰富,很多基层单位对于大学生的支持不够,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发展。
2. 基层单位的发展不够稳定。
大学生选择基层单位,期望承载着基层单位的未来发展,如果基层单位的发展不够稳定,那么不仅会限制大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会让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受到影响。
3. 极端的基层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许多基层单位需要大学毕业生承担较高的工作压力和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在此情况下,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1.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基层单位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投入以及政策引导,让基层单位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2. 基层单位应该升级改造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条件,同时也应该加强人性化的建设,让大学生在基层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融入。
3. 对于基层单位的教育和培训应该得到重视,让基层单位成为大学生发挥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的好地方,同时也要提高人们对基层单位的认知和关注度,让基层单位成为舞台和机会。
如何看待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如何看待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如何看待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如何做好自身定位,并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将面临的一个难题。
此时,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基层,希望在那里寻找到能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
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
“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005 年6 月29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 号),将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当成了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尽管政策具有引导作用也很有吸引力,大学生也积极前往,但成功者确是少之又少,多数只是敷衍了事,并不能真正的做到在基层就业。
仍有不少大学生对西部边远山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提不起兴趣。
大学生集中于并不能发挥自己多大优势的城市和发达地区,浪费了不少人力资源。
在选择职业中,有些学生对目前的就业期望值低,愿意选择去基层就业只是为了应付找工作,盲目从众,跟随别人的步伐走,并不真正是自己的目标价值所在。
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工作使人缺乏激情,还降低自己的自信心。
这种做事的态度成功率低,哪怕最终成功了,自己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
目前在基层就业中主要存在三种不值得观念,才会导致现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念不强。
一、对基层就业价值观的不认同选择职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是人的一套自我激励机制。
罗克奇指出价值观具有动机功能,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和禁止性的,是行为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象。
对基层就业的看法

对基层就业的看法前言基层就业是指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相对较低层次的就业岗位,如农民工、服务员、送货员等。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基层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对基层就业的看法。
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基层就业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层就业为底层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减少了社会贫困和失业率。
其次,基层就业满足了人们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最后,基层就业扩大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基层就业的困境尽管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性,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基层就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工作,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由于基层就业岗位大量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使得劳动者的谈判能力不足,导致工资待遇难以提高。
其次,基层就业条件较为恶劣,工作环境不佳、工作时间长等问题常常存在。
这些困境导致了基层就业不够受人尊重,也使得一部分人对基层就业持有偏见。
推动基层就业的措施为了改善基层就业岗位的情况,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就业者的工资待遇,并改善基层就业环境。
其次,加强基层就业者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多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基层就业者的法律保护,维护其合法权益。
最后,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一部分人选择从事基层就业。
对基层就业的态度对于基层就业,我们应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
基层就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虽然基层就业可能存在一些困境,但这并不否认其重要性。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社会的认知和对待基层就业的态度转变,尊重和关心基层就业者的付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结论基层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面临一些困境,但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推动基层就业的发展,提高基层就业者的待遇和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改变对基层就业的偏见和态度,尊重基层就业者的付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基层就业的看法500字

基层就业的看法500字基层就业是指就业者从事基础性、实用性工作的就业形式。
基层就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从就业机会、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基层就业的看法。
首先,基层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基层就业包括了农村劳动力、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大部分劳动力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他们在基层就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而且,基层就业对学历要求较低,更多的人有机会就业。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为个人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基层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就业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失业、贫困等问题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而基层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的稳定性。
另外,基层就业还可以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基层就业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就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基层就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基层就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而且,基层就业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因此,国家需要重视基层就业,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为基层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上所述,基层就业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基层就业,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和国家的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一、何谓“基层”基层概念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的街道、社区;既涵盖县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
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主要包括: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选调生项目、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项目、三支一扶支教项目、大学生村官计划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
二、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现状尽管中央政府在2005年就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推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但实际情况表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比例仍然偏低。
2005年8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县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仅占总数的19%,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城市就业。
《国家教育督导报报告2008》显示,全国有508个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老师,匮乏现象严重。
从大学毕业生角度看,他们迫切需要工作,就业形势又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单一的就业流向,导致到基层单位和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基层人才特别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科学技术人才匮乏。
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学历相对较低等。
这就是目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
三、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原因(一)大学生为寻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逐步转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
他们不再向往大城市,反而把目光投向基层。
他们认为基层发展空间大,可以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从而建功立业,能有效实现青年人应有的志向和抱负。
大学生下基层不仅可以大有可为,而且会大有收获。
这些年轻人怀揣理想,带着不怕苦、不嫌穷、不畏难的干劲和一腔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需要他们的地方,要在那里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们转变就业观念这一因素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客观的因素。
虽然我国经济水平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沿海及内地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已趋于饱和,尽管毕业生们忙着奔赴各个招聘会,投递出相当数量的简历和求职信,但绝大多数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而基层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能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人转向选择到基层就业。
(三)基层的落后现状对于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层相对来讲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要么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要么受思想不解放的约束,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障碍。
另外,教育文化的落后也使得这些地区人们容易因循守旧,整体素质较低,不利于国家政策方针和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
正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基层才急需有文化,有素质,有干劲的广大大学生去改变目前的落后面貌,给基层注入更多的活力,为基层带来更多的福音。
(四)有部分大学生怀有去基层“镀金”的思想许多大学生及其家长仍然持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希望能在大学毕业后考取公务员,终身抱得一个“铁饭碗”。
而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是必须经过公开招考的,并且省市级以上的很多职位,对基层工作经历有相应的要求,这也限制了应届大学毕业生。
因而,许多大学生不免会选择以基层工作为“跳板”,以期将来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四、当前新形势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性(一)大学生基层就业是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和锻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层次和薪酬预期,改变传统观念,面向基层就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协调区域发展,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东南沿海地区及京、津、沪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高,社会配套设施健全,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相比较而言,基层主要是经济、文化、思想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存在着很大的屏障,急需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有志青年投身于广大的基层建设中。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人才输血给基层单位带去先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及创新能力,改善基层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和人文面貌,提升城乡基层人口素质和文化事业层次,有效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培养人才、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基层就业是我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重大转变。
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进对人民群众感情的生动课堂,是毕业生经受锻炼、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平台。
在基层工作有利于毕业生掌握地区第的一手资料,培养面对艰苦生活工作条件的适应能力,培养关怀民生、忧心民瘼的人文情怀,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增强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长期发展,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五、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内容(一)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有八个优惠政策,从生活补贴、个人档案、办理落户手续以及服务满后的考研、考公务员、择业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进行了规定;2005年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十六个方面提出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制度规范和落实措施;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计划,该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去基层就业的形式,对毕业生服务期间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以及服务期满后的相关政策和择业优惠措施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等。
(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第一,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
其中涉及两项补贴政策: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第二,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人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第三,选聘招录优惠政策。
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
(三)调节人才流动的相关政策国家对于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在户籍政策上实施一些优惠政策。
比如,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
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
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
六、制约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瓶颈国家已经把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鉴于各方面的因素,这条通往基层的道路上还布满许多荆棘,卡住了大学毕业生的基层就业路。
1、基层条件较差,制约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在问起许多毕业生是否想去基层工作,他们大部分都较为难,“除非找不到工作,可以考虑到基层干两年。
”个中原因,主要是基层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相对来说在经济发展上和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在人文环境、文化生活上和中心城市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这样,大学毕业生担心一旦到基层去,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文化生活,很可能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会被陈旧落后的观念所侵蚀,而使自己的素质下降。
2、基层受财力、编制所限无法接纳大学毕业生,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许多乡镇一级基层单位由于受财力、编制所限,即使大学毕业生想去也没有办法去。
因此有许多大学毕业生表示,去基层工作,不是不愿意,但是基层没有编制,不接收也没有办法。
据了解,在江西一些山区,初中和小学多年未进一名大中专毕业生已是非常普遍的事实,许多村小只有一名教师,担任一、二年级的的数学、语文教学工作,学生则实行复合式教学,对于老师来说一天光是备完四门课的内容就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认真备课、批改作业、研究教材教法,更从何谈起实施素质教育。
因为教师奇缺,许多只有10 岁大小的孩子不得不背米带菜,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到稍大的村小寄宿就读,这是城里孩子难以想象的。
3、工资待遇缺乏有力保障,制约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在,到基层就业(属编制内)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是按照国家规定来定工资的,其他各种补贴则是微乎其微。
即使有一点也是由县财政负担,这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基层财政是个不小的负担,意味着进一名大专生,县财政一年至少要支付一万元的经费,这就不得不使基层政府拼命压缩进人计划,更不用说调动他们吸引人才的积极性。
即使有部分企业可接纳一些大学毕业生,但这些企业多为私营企业,生活条件艰苦,工资福利待遇参差不齐且不稳定,在人才培养、使用、管理上矛盾突出。
因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私营企业在人才的养老、待业、医疗、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人不愿投其麾下。
另外,私营企业资产大多属私营老板个人所有,录用、解聘、待遇等手续不完备,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致使大学毕业生不敢轻易步入。
4、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些毕业生及家长对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发展缺乏正确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不足,仍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到行政单位就业”、求稳求高等陈旧观念,缺乏参与竞争、参与市场和扎根基层、灵活就业的意识。
还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使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望而却步,宁愿在城市熬上几年找工作也不想到基层就业。
5、现有下基层的名额过少,标准较高,使大学毕业生感到僧多粥少,制约他们到基层就业据了解,现在有不少地方实行“三支一扶”计划,但名额太少,每个乡镇分不到几个名额,大大制约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
七、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鼓励和引导他们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就业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人才资源优化配制工作,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各级政府和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