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如何看待就业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家有考生的刚刚有点轻松的时候,轮到家有大学毕业生的家长烦恼了。“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大学上毕业就失业一年比一年厉害.而且每一年都再创新高
这并不是百姓的感觉。这几天,不少报纸就刊载了一个令这些家长睡不着的消息:“人事部数据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所以有的大学生就选择了“回炉”.这不个“回炉”不是大炼钢铁的回炉.而是人才在知识上的一次反复:
这是我在人民网上看到的新闻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事情2006年8月,27岁的小张从北京一所名校本科毕业3年后,又回到校园里读书。不过这次他不是攻读研究生,而是花两年时间读技校,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拿着本科文凭“回炉”读技校,在10年前,这事听起来肯定不可思议,如今却已并不新鲜了。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上,技校生成了很多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与此相对,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就业的反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何在?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
一位女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对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
而现在经济上的“资源错配”。在知识型服务业仍处低迷、加工业制造业加速发展过程中,产品生产走向了简单、粗糙。产业结构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形成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这些“蓝领型岗位”,又因为我们的大学喜欢走“综合大学”之路和不屑于办职业教育,又因为农民工进城队伍的惊人数量,远离了大学生的期待目光。
虽然扩招不是主要元凶但是其次是我认为大学教育自身存在着问题。扩招后,教授们在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学生们在这种“综合、全面教育”的四年中,究竟学会了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学校的课程
设置不与市场接轨,即使名义上是接轨的,而实际上不能用,教了四年、学了四年又有何用?在务实的市场上,在理性的招聘人员面前,有的文凭,是会不如农民工肩上的扁担的。国家教育部的一项调查中表明,70%的大学生将就业难的原因归在自己身上,认为是个人技能不足所导致的。还有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还去技校回炉学当技术工人。这些现象都值得思考。
还有就是学生自己的理念和素质。确实有一些大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大事不会干,小事不想干,高不成低不就,择业好高骛远,等等。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说的是,孩子,正视自己吧,“大学生”只意味着一种“过去时”的身份,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某些素质,却反映不了一个人的全部情况。社会在走向理性和务实,大家都要跟上这个“潮流”。
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可想而知现在的就业缺口
会有多大.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个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不畅,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