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以网易、新浪、搜狐的数据新闻为例
数据新闻案例分析

数据新闻案例分析数据新闻是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将新闻报道和数据呈现相结合,以更加客观、直观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
数据新闻的出现,为新闻报道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准确、生动。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数据新闻案例来分析数据新闻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关于COVID-19疫情的数据新闻案例。
在疫情期间,各国各地都发布了大量的疫情数据,包括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记者们可以制作出疫情地图、疫情走势图等可视化图表,直观地展示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这样的报道不仅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疫情的情况,还可以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制定防控策略。
其次,我们来看一则关于气候变化的数据新闻案例。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通过对气温、降雨量、海平面上升等数据的分析,记者们可以制作出气候变化的可视化图表,直观地展示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样的报道不仅可以引起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还可以促使政府和社会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
最后,我们来看一则关于经济发展的数据新闻案例。
经济数据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发布的重要数据之一,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记者们可以制作出经济发展的可视化图表,直观地展示经济增长的趋势和结构。
这样的报道不仅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还可以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综上所述,数据新闻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为新闻报道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它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情况,还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更好地制定政策和行动。
因此,数据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论数据新闻在门户网站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以网易“数读新闻”为例

交流论数据新闻在门户网站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以网易“数读新闻”为例王鹤鹏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数据新闻这一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的主流形式。
本文以网易的“数读新闻”栏目为例,通过“数读新闻”栏目的发展,简述数据新闻在我国门户网站的应用历程,找出其发展的优势,希望以此推动未来数据新闻在我国门户网站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读新闻;大数据;可视化网易的“数读新闻”栏目成立于2012年1月13日,凭借其可视化的新闻特点、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吸引了众多受众,成为了我国门户网站在数据新闻制作和传播方面的领军者。
一、数读新闻,代表的是态度“数读新闻”栏目在成立时他们便说出了自己的宗旨:“在这里我们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数据体验”。
这里的态度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只是苍白无力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清晰明确的数据告诉受众网易的态度,作者的态度。
例如在一篇名为《为食物花钱:美国人开支程度最小,中国负担重》的新闻中,网易数读栏目通过对美国和中国家庭在食物上的开支比例上进行大量的数据研究后,将准确的数据明明白白的放在受众的面前,由此,这篇新闻的态度便呼之欲出,人们对其中的种种质疑也将得到完整且具有公信力的解答。
又如网易曾推出的“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等等新闻,通过对生养孩子的一步步的花费的叠加,将生养孩子的每一笔开销清楚的摆在读者面前,这代表的远比一些干巴巴的新闻报道要强得多。
这便是网易的“数读新闻”—用数据去冲击人们的眼球,用数据去表现记者的态度。
通过对数读新闻的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截止到280期,网易数读新闻的全部选题中,国际政治、经济新闻都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同时达到了23%,而国内的经济新闻更是达到了34%的占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网易的数读新闻是一个有着国际视野的栏目,一个以政治和经济新闻为主的数据新闻栏目,这代表的是网易“数读新闻”的视角,代表的是网易数读新闻的态度,即通过数据说话,向大众传递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的节目定位。
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综合门户商业模式比较

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综合门户商业模式比较组员成员:电商二班03徐巧芳19曹凤英27向慧敏39戴露一、简介1.新浪新浪是一家网络公司的名称,服务大中华地区与海外华人,新浪拥有多家地区性网站,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网下的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覆盖全球华人社区的全球最大中文门户网站,2012年11月新浪注册用户已突破4亿。
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
新浪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移动门户新浪网和社交网络服务及微博客服务微博组成的数字媒体网络,帮助广阔用户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获得专业媒体和用户自生成的多媒体内容〔UGC〕并与友人进行兴趣分享。
2.腾讯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2011年7月7日,腾讯公司决定斥8.9亿港元投资金山软件。
3.网易网易 (NASDAQ: NTES)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网聚人的力量”。
创始人兼CEO是丁磊。
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业界的领先地位,并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包括中文全文检索、全中文大容量免费邮件系统、无限容量免费网络相册、免费电子贺卡站、网上虚拟社区、网上拍卖平台、24小时客户服务中心在内的业内领先产品或服务,还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一款率先取得白金地位的国产网络游戏.网易公司推出了门户网站、在线游戏、电子邮箱、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在线音乐、网易bobo等多种服务。
4.搜狐搜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新媒体、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强劲的互联网品牌,是一个具有影响力与公信力的新闻中心、联动娱乐市场,跨界经营的娱乐中心、深受体育迷欢送的体育中心、引领潮流的时尚文化中心。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实践与发展——以网易“数读”为例

2018年第11期 NEW MEDIA RESEARCH作者简介:刘雅琪,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
李英伟,研究方向为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与制作)。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实践领域新兴的一种新闻报道形态,改变了新闻生产与报道的一贯模式。
相比于传统新闻,数据新闻在报道理念与模式上均有很大不同。
数据新闻以数据核心,以可视化为呈现方式,给受众以全新的新闻体验。
网易“数读”栏目作为网易新闻推出的数据新闻平台,用数据图表等形式为受众呈现新闻,在我国数据新闻发展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1 网易“数读”概述网易“数读”于2012年1月13日上线,其宗旨是“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至今已有6年多的发展历史。
从“数读”发布第一篇数据新闻《王朝既倒:关于柯达公司的十个数字》至2018年5月,共发布了约900篇数据新闻。
“数读”栏目共分为七大板块: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显示了其所涵盖内容的大致范围。
在发布频率上,该栏目数据新闻发布量每年大致相同,近期更新速度基本维持在每周两篇,多为周六、周日发稿。
发布渠道上,除网易“数读”官方网站之外,还设有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发布平台,进行多平台发布,扩大受众群体。
同时,“数读”栏目还设有网友跟帖板块,用户可以针对新闻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议,对于有兴趣的新闻也可进行一键分享,实现了平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
作为国内最早的原创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顺应了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的趋势,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 网易“数读”特色分析1)数据来源:多样而且权威。
网易“数读”的每一篇数据新闻报道,都会注明所用数据的确切来源,方便用户进行查验、求证和使用。
据统计发现,其数据新闻的主要数据多来自较为可靠的官方机构,或专门从事调查活动的非官方组织。
如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调查机构、和大型网站的公开数据信息等。
2018年4月8日,“数读”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癌症地图的报道,编辑们通过查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同时结合其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深入分析了癌症类型在地域上以及性别间的差异,并结合营养报告对受众提出了预防建议。
数据新闻中新闻叙事模式的变革——以《新京报》数据新闻为例

数据新闻是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其数字化的显著特征正在冲击着过去的新闻叙事模式,为新闻业带来结构性的变革。
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这样描述新闻业的发展方向——“新闻的未来,是分析数据”,[1]在他看来,记者应成为数据处理的行家,而不仅仅是文字工作者。
美国学者在对“读者如何读报”的课题进行研究后发现,读者在读报时阅读大约3/4的图片、1/2的标题、1/3的新闻提要和图片说明、1/4的文字。
[2]由此可见,读者更热衷于阅读图片而非文字。
新闻叙事是新闻内容生产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文字的排列组合可以让受众接受不同的信息和观点,从而形成对事实信息和宏观世界的构建。
随着数字化、可视化新闻内容的出现,新闻传播开始呈现出一种去专业化和去人工化的趋势,围绕新闻事件展开叙事的报道方式遭到挑战,数据化的叙事方式开始受到热捧,新闻生产的方式正在面临重构,整个新闻业都在面临一场革新。
早在2009年,英国三大报之一的《卫报》就创办了数据博客,《卫报》也成为世界范围内较早进行数据新闻探索的媒体之一,随后《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也相继尝试生产可视化内容。
随着媒体生态的变迁,网易、财新、新华网等纷纷推出数据新闻栏目,寻求数据新闻本土化的发展路径,《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同样对数据新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从中可以窥见数据新闻在我国引发的叙事变迁。
一、传统新闻叙事方式的解构数据新闻与传统的新闻叙事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四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叙事声音:叙事者的多样化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就是“由谁来说”,在文学叙事当中作者并不等同于叙事人,而在新闻叙事当中,新闻事件具有多个叙事者,此时新闻作者就是思考者,是代言人,此时的叙事声音既指叙述文本的讲述者,也指叙述文本的写作者。
[3]在传统新闻叙事中,文本讲述者主要是专业媒体机构的采访人员,而文本写作者则是媒○白丹卉数据新闻中新闻叙事模式的变革——以《新京报》数据新闻为例【摘要】数据新闻拥有比传统新闻报道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叙事模式。
网易《数读》和搜狐《数字之道》的数据新闻比较

网易《数读》和搜狐《数字之道》的数据新闻比较作者:罗悦,肖文甲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4期罗悦,肖文甲1. 吕梁学院,山西吕梁 0330002.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2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据量疾速增长,催生了“大数据时代”。
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在“大数据”热的推动下掀起了“数据新闻”热,并在数据新闻实践方面成效显著。
文章选取国内两大代表性门户网站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和搜狐《数字之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生产、报道内容、数据来源和受众关注度四方面对两家栏目的数据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分析优劣势,以期给其他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媒体;数据新闻;网易《数读》;搜狐《数字之道》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020-021 数据新闻概述1.1 数据新闻的概念数据新闻研究起源于国外,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数据新闻都有各自的理解。
美国EveryBlock 新闻网站的创始人阿德里安? 哈罗瓦提在其2006 年的“报纸网站所需要的根本变革中”一文中,最早对数据新闻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记者应公布结构化的、机器可读的数据,而抛开传统的大量文字”①。
《数据新闻手册》一书中对数据新闻的定义则是:“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通过信息图表来报道一个复杂的故事,数据新闻还可以解释故事是如何与个人产生关联的,数据新闻也能够自己汇聚新闻信息。
”①我国学者对数据新闻有自己的定义,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在《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学》一文中总结到:“数据新闻学或称数据驱动的新闻学,被认为是计算传播学的一个具体应用,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关联与模式,和丰富的、具有互动性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学成为新闻学的新疆域和应用范例,并作为一门新的新闻分支进入主流媒体。
”[1]依据前面几位学者对数据新闻的理解,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数据新闻是一种新型的新闻生产和呈现方式,是记者对数据资源进行重新整理,找出数据背后的关联,从而对其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
数据新闻的新闻叙事模式浅析——以网易“数读”为例

声屏世界2020/8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生产方式相比,数据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以数据为支撑,以可视化进行呈现,强调“用数据说话”。
数据新闻在业界一直是被热议的话题之一,2012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网易率先开创了国内数据新闻的先河,即推出了一个新的栏目———“数读”,从数据来对我国的社会事件、新闻热点问题进行宏观分析,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参考数据与新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为我国的数据新闻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本文以网易“数读”栏目的新闻为例,从叙事者、叙事话语方面分析其特点与当下存在的不足。
“数读”的叙事者与传统新闻的叙事者对比,数据新闻的叙事者有着其特别之处。
传统新闻的叙事者一般是记者,这种叙事者具有实名性且有迹可循。
由于传统新闻需经过采写、编辑、校对等多个步骤,所以叙事者更多表现为一种较为正式的集体发声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普通大众基本很难有机会参与其中。
而数据新闻中的叙事者具有较高的隐秘性。
由于数据新闻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互联网具有一般媒体介质不可比拟的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匿性,所以使得读者无法了解到叙述者的真实身份。
在“数读”中,很多数据来源写的是公开资料整理,这些资料的发布者及真实性被虚拟的网络所阻隔。
除此之外,数据新闻的叙事者展现出记者与读者重合的状态。
数据新闻的读者本身也是数据的生产者,记者在获取新闻素材时,其数据来源一般是问卷与调查的形式或是读者提供的某一信息资料,这种形式下的新闻便呈现出记者与读者共同完成新闻叙事的状态。
“数读”的叙事话语特点新闻叙事的话语也称新闻叙事的表达形式。
本文在研究数据新闻的新闻叙事话语时,将从数据新闻的话语形式、叙事结构、叙事时空三个方面来解析数据新闻的叙事话语特点。
可视化成为主要叙事话语表现形式。
与传统新闻不同,数据新闻话语形式的可视化运用程度较高。
网易“数读”栏目中的文字占比较小,图片占比较大,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以文字为主要叙事,图片为次要;二、以图表为主,文字注释与拓展。
门户网站手机新客户端对比分析——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为例

门户网站手机新客户端对比分析——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为例————————————————————————————————作者:————————————————————————————————日期: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对比分析——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为例-新闻学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对比分析——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为例【摘要】智能手机的流行带来了新闻客户端的起步与繁荣,目前中国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种类丰富,数量繁多。
门户网站依靠原有的用户基础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抢占先机。
传统四大门户网站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从PC端到移动客户端依然竞争激烈,各具特色。
本文对这四大门户网站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从战略定位、内容生产、界面设计、交互体验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碎片化阅读社交化体验科技的发展总能引发生活习惯的变革。
电脑普及时,网络新闻阅读成为很多民众获知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而今,智能手机的流行将手机从一个通讯工具发展为集通信、娱乐、阅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
手机功能的延伸再一次带来新闻阅读的变革,2009 年1月新浪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的iOS 新闻客户端,标志着国内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的起步。
新闻客户端市场的发展不仅依托于智能手机技术层面的提升,同时与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分不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
①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门户类的新闻客户端虽与PC端的网站编排不同,但是依然沿袭了网站的特色,熟悉网站风格的受众会因此而习惯性的下载应用它们的移动客户端,用户的阅读习惯转换为用户粘度,因而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市场份额依然占据优势。
数据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探析

数据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探析摘要:当今社会开始向数字信息方向发展,这使得数据与新闻工作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本文针对数据新。
分析了我国数据新闻的主要特征,介绍了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数据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据新闻;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把得到的结论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以新闻的形式报道给大家。
数据新闻的产生是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它是一种新的新闻形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我国数据新闻的主要特征基础是公开的数据。
作为媒体记者有各种各样的获取海量数据的手段,但是获取新闻相关数据的过程中,要注意获取的数据来自于权威的部门或机构,编辑新闻的过程中注意对新闻数据的筛选,在新闻报道中需使用求证后的数据。
数据新闻的传递效果是可视化的。
数据新闻就是在新闻报道的时候提供一些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呈现出这些数据的形式通常为表格、图形或者是动画,而这些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即使再复杂的数据,如果以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也能给人一种非常直观清晰的感觉。
数据新闻具有交互性特点。
数据新闻在报道的时候,网络传媒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这些新闻的内容,更加直观地讲就是新闻的载体,如人民网的“图解新闻”、新华网的“数据新闻”等,新闻的制作方可以在评论区查看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和意见,体现了数据新闻的交互性。
二、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新闻数据越来越精确。
但是,国内一些数据库是比较保守的,这对数据新闻的发展形成了一种阻碍。
现如今,数据库新闻开始演变,大数据新闻由此而生。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数据新闻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坎坷,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知到萌芽(1988年——1999年)。
20世纪末,中国新闻媒体试图了解精确新闻,然后再进行模仿,在当时,国内的一些相关高校也开始陆续有了精确新闻学这一专业,并开设了课程供人们学习和参考,数据新闻开始萌芽。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典型案例
《如果叙利亚内 战发生 在你的国家会怎样?》
作品介绍: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该国面临 着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为了警醒世人战 争的危害,Kuang Keng Kuek Ser开发了 这则报道:选择自己所在的国家,便可以 查看如果等规模的内战发生在自己的国家 ,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相关数据主要是 基于人口规模,包括总死亡人数和每年死 亡人数与常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对 比,以及缺乏安全用水人数、需要健康救 助人数、流离失所人数、饥饿人数、难民 人数等。
3
PART 03
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影响Leabharlann 新闻行业的影响机器人报道新闻
单人创作向团队分工的演变
新闻生产
预测性新闻报道 众包调查新闻
新闻类型
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从记者到“数据侦探”
从信息采集者到意义生成者
新闻人
从售卖受众注意力到“售卖数据” 彭博新闻社、Politico
盈利模式
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概况
数据新闻典型案例
《未被惩罚的放肆》
作品介绍: 秘鲁是一个高度依赖油气产业和采矿业 的国家,这些产业往往分布于贫困的亚马逊 高原地区。为了振兴秘鲁经济,政府批准了 一系列法令,纵容这些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 ,减免了许多罚款。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导致 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Convoca从这一主题入手,开展了一系 列的调查报道,通过网页交互和电子杂志等 手段,系统性地呈现了这些企业的行为以及 环境监管的处境。Convoca发现了油气和电 力部门涉及环境监管的上千则报告,并建立 了一个数据库,找出了那些自身盈利却使百 姓受损的企业。
二
三
对策
一
• 完善信息公开相关法律:信息公开与保护 • 提高数据新闻工作者素养,培养专业人才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的变迁——以网易、搜狐、腾讯、新浪的数据新闻为例

2014年第12期“数据新闻”是在科技驱动下的新闻界的一种尝试。
本文从数据新闻的概念、生产过程以及不同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比较、数据新闻的意义等方面对数据新闻进行探讨。
一、数据新闻的概念数据新闻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
较传统的“新闻”概念而言,数据新闻的特性体现在“新闻来源”、“新闻素养”和“新闻内涵”三个方面。
1、新闻来源传统新闻的新闻来源是记者出去寻找线索。
当有新闻时,记者到达新闻现场采写新闻。
而“数据新闻”则注重于从一组大数据中进行挖掘来获取故事。
例如:《华尔街日报》善于记录每日的股票数据,并将数据转化为立体式的报道,这些数据都将为以后的挖掘做准备。
2、新闻素养传统新闻对于记者的要求除了职业伦理道德以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新闻敏感性、叙事能力。
而“数据新闻”则更注重获取海量的数字信息能力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可视化的能力。
3、新闻内涵传统的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对于数据新闻则可以理解为“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最新报道”。
所以,传统新闻是一个基于事实本身的公开性的报道,而数据新闻则是“在事实本身之上进行深入的挖掘而获得表面事实背后蕴涵的故事”。
二、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包含“新闻选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故事化”五个方面,现从两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1、央视“据说春运”2014年1月25日,央视《晚间新闻》推出“据说春运”特别节目,首次采用百度地图LBS 定位的可视化大数据,播报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
(1)新闻选题:年年说春运,春运是春节期间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话题,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2)数据收集:我国5亿多手机网民,而百度LBS 开放平台的定位服务覆盖了数十万款App,每天的位置请求数量超过数十亿,由百度LBS 提供的定位信息数据无疑是最有说服力、最能反映出春运人口迁徙动态。
(3)处理数据:数据主要运用用户的“搜索数据”以及“百度定位的迁徙数据”。
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数据新闻发展现状探析

第11卷第1期Vol.11 No.1197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数据新闻发展现状探析赵 杰(上海大学,上海 200072)摘 要:数据新闻是通过对数据的剖析、提炼来发现新闻,并用可视化的方式将新闻呈现出来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
在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中,网易、新浪、搜狐、腾讯四大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的表现较为突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新闻的选题、数据开发、可视化方式等方面可进一步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数据新闻的发展。
关键词:门户网站;数据新闻;新闻实践;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97-02一、数据新闻的内涵关于数据新闻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数据新闻手册》认为“数据新闻就是用数据处理的新闻,它与其他的新闻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创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讲故事的能力与大规模的数字信息结合了起来。
这些可能性来自新闻制作的各个阶段:利用电脑程序自动地收集和合并来自当地政府、警局或是其他公民机构的信息”。
学者郎劲松、杨海对数据新闻的解释则是“利用数据驱动报道,具体地说是通过挖掘和展现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创造出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二、四大门户网站数据新闻发展现状(一)内容分布及选题构成网易“数读”共8个版块,分为国际、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
新浪“图解天下”共有7个部分,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
搜狐“数字之道”并没有对其所发布的数据新闻进行分类,笔者认为这是其不足之处。
腾讯“新闻百科”也没有对其发布的数据新闻进行分类。
[1]从关注领域来看,门户网站数据新闻栏目对政治、经济、社会方面选题的偏重,又可以看出对教育、环境、科技、文化类选题的不够重视。
从地区分布来看,四大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更加关注国内新闻,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关注度不够,报道国际新闻大多是全球性的热点事件,缺乏全球性的视野,关注点容易变得狭窄。
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设计特点研究

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设计特点研究作者:应群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20期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同内容并重,已然成为传媒业中的“鸟之两翼”。
信息图表作为信息时代下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更迭,并在各个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秉承创新理念,对信息图表在广告领域的应用可能性进行探析,旨在挖掘信息图表的更多价值。
本文对信息图表进行概念界定,区分其与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的不同之处,为业界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图表;大数据;设计特点无论是信息图表、算法推荐或虚拟现实等技术,还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作为设计师和媒体人的我们都要始终保持好奇,与时俱进。
正如凯文·凯利所言,我们必须与技术进入相同的轨道,并赋予其优雅与美丽。
1 信息图表的概念界定信息圖表已经在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真正的概念却被很多人误解,尤其是易与“数据新闻”以及“数据可视化”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因此,对“信息图表”概念的界定必须要与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区分。
信息图表(Information Graphic,简写为Infographic),又被称为信息图、资讯图表等,它是指用图形、图像等视觉符号方式来对数据、知识或其他抽象信息进行传达的结果,同时它也包括一切将信息或数据形象化、可视化的手段。
在《信息图表设计的概念与历史》一书中,道格·纽瑟姆(Doug Newsom)认为,作为视觉化工具的信息图表包括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和列表等。
[1]而这些各式各样的可视化呈现,并不一定要以数据的加工和分析为前提。
数据新闻的核心是“数据”,信息图表的核心是“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则是二者核心的凝聚。
因此,信息图表是一个比数据可视化涵盖范围更大的概念,除了作为数据新闻的一种呈现方式以外,它还可以被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在新闻传播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商业、教育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信息图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网易、新浪、搜狐数据新闻为例

国内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网易、新浪、搜狐数据新闻为例作者:陈莎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9期陈莎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成为新闻叙事手法之一,众媒开启了数据新闻报道之旅。
本文以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为题,以网易、新浪、搜狐数据新闻为个案研究,从议题选择、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方面分析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的不足,进而提出数据新闻的操作原则。
关键词: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叙事故事性数据新闻是以数据为中心,密切围绕数据来组织报道,记者主要通过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或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或是抓取大量数据拓展既有新闻主题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依靠可视化技术将经过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以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加以呈现。
①近年来,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媒体从业者不仅仅立足于数据做报道,而是以大数据为基准,开始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据新闻报道。
从国际上看,《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媒体在数据新闻方面做得比较有影响力;国内,三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新浪在2012年也分别开辟了《数读》《数字之道》《图解新闻》的数字新闻专栏,后起之秀新华网《数据新闻》和财新网《数字说》的发展也可圈可点。
网络数据新闻发展概况及其不足网易《数读》、新浪《图解》和搜狐《图表》是全国知名的门户网站当中开设数据新闻栏目的网站,并且已经运作了较长的时间,报道方式、风格已经固定,长期发展以来,形成了数据说文,用数据传递新闻价值,提倡轻量化的阅读体验的数据新闻理念。
此外,议题内容丰富。
以网易为例,数据新闻开设了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多个板块。
通过对三家数据新闻作品的阅读,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呈现形式单一。
纵观三家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专栏,它们呈现的形式均是一张海报图表加千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而在图表上,用的图表符号又多是一些常符号,例如,箭头符号、矩形图、卡通人物。
整个图片是一张静态的图片,没有设置任何按钮让它与用户互动起来,或者说让整个新闻动起来。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报道伦理问题探析--以网易“数读”栏目为例

1 数据新闻发展概述2006年美国Every Block新闻网站的创办人阿德里安·哈罗瓦首次提出“数据新闻”概念。
其后,由乔纳森·格雷等著的《数据新闻手册》(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于国内外首先对“数据新闻”进行探讨。
书中提到“何为数据新闻?简而言之,就是用数据处理新闻[1]。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生产一般经历五个步骤,即收集、过滤、整合、故事化与呈现。
首先,作者需要收集并筛选多个数据信息,其次,将整理好的信息进行故事化处理,最后,呈现出完整的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
新闻使用量化数据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
英国《卫报》系初期进行数据新闻报道的代表性媒体,属下网站“数据博客”的前任主编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认为《卫报》的创刊号(1821年5月5日)中就有数据报道(尽管如此,这种使用量化数据的报道方式当时并未形成规模化)[2]。
此外,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也不甘落后,积极对数据新闻进行探索,纷纷建立数据新闻团队,力求在全球数据新闻发展中冲当先锋。
国内,最初尝试数据新闻报道的是网络媒体,起于2012年。
网易、腾讯、新浪与搜狐是代表性媒体。
现在,这各大网络媒体已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新闻报道专栏,譬如,网易的“数读”“搜狐”的“数字之道”、新浪的“图解新闻”、腾讯的“数据控”、澎湃的“美数课”以及财新网的“数字说”等。
传统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开始较晚,如《南方都市报》的“数据”栏目,及《钱江晚报》的“图视绘”与《京华时报》的“财经图解”专版等。
2 研究设计本文以网易“数读”栏目2017年数据新闻为研究样本,从社会问题与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创数据图表使用、图表数据来源以及数据新闻内容娱乐化情况四个角度分析,探索该栏目存在的新闻报道伦理问题。
网易“数读”栏目创办于2012年1月13日,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跨度为一年(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140篇数据新闻报道。
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对比分析——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为例

民众获知新 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而今 , 智
能手机 的流行 将手机从 一个 通讯工具 发 的移动互联 网智 能终端 。 手机功能的延伸 再 一 次带 来新 闻阅读 的变 革 , 2 0 0 9年 1 月新 浪推 出了第一 个版 本 的 i O S新 闻客
户端 , 标志着 国内移动新 闻客户端市场 的
浪作为传统 的四大 门户 网站 , 在新 闻客户
四大门户 网站旗下 的新 闻客户端进 行对
比分析 。
一
展 为集 通信 、 娱乐 、 阅读等 多功能 于一体 端市场上 的表现均各有所长 , 本文选取这 服务 的载体 。 网易 、 腾讯 、 搜狐对旗下 的新
读习惯转换为用户粘度 , 因而门户类新 闻
闻的广度 、 资讯 的丰 富 , 以及新 闻报道速
度 的快捷 。 新浪新 闻客户端 的战略部 署是
客户端的市场份额依然 占据优势 。 同时新
“ 第一 时 间获取新 浪 网提供 的高 品质 的
1 2 4 刎侔第8 , 叨
赫 闻 - ' 辱 ,
、
手机新 闻客户端 的战略定位
数量 繁多 的新 闻客 户端 如何规 避 同 网易新 闻客户端贯 穿 了网易 门户所倡导
的“ 有 态度 ”和 “ 无跟 帖 , 不 新 闻”, 坚 持
闻内容生产者本 身的工作取 向, 另一方 面 更容 易给受众 留下深刻印象 , 从定位 方面 体现出了差异化 , 这一 点新 浪新 闻客户端
机端各类应用 的发展 ,成 为 2 0 1 3年 中国 互联 网发展 的一大亮点。
二、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生产
2 0 1 3年下半年 提出 “ 事实派 ” 理念 , 同步 更新 到腾 讯新 闻客户 端 的战 略部 署 中 , “ 无限追求客观 ,力争多维度还 原事实 , 在时 间积 累 中去伪存 真 ,事实 ,在 您手 中”。 更 注重 新 闻的本 质——事 实 , 同时 更聚焦有深度 的新 闻报道 。 搜狐对于新 闻 客户端市场颇有野 心 , 在A p p s t o r e 和豌豆 荚 的推荐里注 明是 “ 搜 狐新 闻—— 中国
新浪的新闻特色主要有三点

新浪的新闻特色主要有三点,其一是信息量大,时效性强。
新浪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高达800多条,是网易的一倍。
每篇报道后有相关链接——比如说发文记者的其他文章、发文媒体的其他新闻等,尽可能给网友提供最多的信息。
另外,与网易相比较,新浪着意凸现新闻时效性,往往在新闻标题后标注发布时间。
其次是信息来源多元化,注重深度报道和跟踪报道。
新浪先后获得与全球500多家媒体合作的机会,大量知名媒体为其提供新闻资源,使得新浪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为提供全面报道打下了基础。
因此,新浪重视背景资料的开掘与使用,注重对新闻生态的阐释,力求向网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最后是对新闻的态度谨严而权威。
注重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借此谋求在众多门户网站中树立起权威、主流的地位。
网易的网络新闻特色则注重在细处下功夫。
首先是整个页面编排比较人性化,简约清爽的风格既有利于网民浏览新闻,同时也不会让网民在密密麻麻的超链接面前有视觉压力浏览起来而更加轻松舒畅。
其次是重视受众的互动参与,发掘受众参与热情。
尤其在网友评论环节下了相当的功夫,每个专题和单篇新闻后都有网友的评论。
最后是新闻加工独特,注重传播效果。
于新浪注重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拓展的对比,网易不进行链接式的内容拓展,而更注重对新闻的精编,用各种方式使新闻显得“精致”,比如在单篇文章中加入小段黑体字的独家内幕新闻或编辑点评,或者将与主题类似的多条新闻整理合并成一条新闻,甚至用网友的精彩回帖作为新闻的主标题。
由此不难看出,网易走的是贴近网民的网络新闻路线。
搜狐是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搜狐网站头条新闻五大特征头条新闻其第一来源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网站转载的头条新闻中,至少有一半的新闻其标题经过了网站编辑的加工。
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首页从纵方向分为三大栏,其中中间的那一栏占据的页面空间最宽,大部分的新闻集中在这一栏。
在这一栏的顶处,有一条新闻标题非常显眼,这类新闻标题有的是链接出单条新闻,这个单条新闻就是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头条新闻;有的是链接出一个专题页面,在这种情况下,只把专题页面中最显著的那条新闻作为网站新闻频道的头条新闻。
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以凤凰、搜狐、网易、新浪四大网站2011“地球--小时”专题为例

网易 、新浪 四家 网站2 1 年 “ 0 1 地球一小 享 “ 保 承诺 ” ,提交 “ 灯 对 比照 包 罗万象 ,囊括 了活动 背景 简介 、国内 环 熄
外各城市相关新 闻 、低碳 生活小建议 、 异曲 同工之处 ,但是 ,两家 网站在素材
无 论是选题 、互 动环 节设 置 ,还是 图片 呼 吁网友加人2 1 年地球一小 时活动的 网友互动等环节 。虽然 整体设计思路有 01 运 用或是版面设计等 等 ,四家网站的专 行列 中。
争 力 ,各大 网站抓住 网民对新闻信息在深度和 广度 上的渴求 ,推 出了网络 新闻专题 。本 文通过 比较凤凰 网、搜狐 、网 易、新 浪 四家 网站关 于 “ 地球一 小时”活动的专题报道 ,分析探 究 了网络新 闻专题 在 角度选择 、互动环 节设置及版 面设计 方面所需
要遵循 的一 些基本原则 ,并为未来 网络新闻专题 的发展提 出了一些建议 。
形成受众对 专题频道 的忠诚度 。在地球
一
2 互 动 环 节 .
小 时专题 中,四家 网站的辐射信息 比
在 “ 地球 一小时”新 闻专题 中,各
闻专题经常涉及 的主题 。为了更好地组 较 雷 同 ,往 往 都是 介 绍 一些 环 保 小 窍 家网站对互动版块都 比较重视 。搜狐 网
大家都在谈 ,见证地球一 织有 深度 、有代 表性 的文字报道 ,网站 门。这样 的信息虽然 契合 主题 ,也非 常 专 题辟出 了 “ 倾 向于找一些特 殊身份 的人物 , 得报 实用 ,但 受众看多 了常常会觉得缺乏新 小时” ,让 网友通过微博 分享环保低碳 使 道焦点清晰实在 ,具有可依托 的对象 。 意 ,而且此类 内容通 过其他渠道可 以很 承诺并提交 自己所拍摄 的熄 灯前后 的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与研究
青年记者·2014年4月中
10
● 张 超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以网易、新浪、搜狐的数据新闻为例
数
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方式,正在改
变着人们阅读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数据信息日渐增多的中国,数据新闻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这样描述过新闻未来的方向,“新闻的未来,是分析数据”。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记者重新整合新闻资源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方式。
数据新闻是以数据为中心,密切围绕数据来组织报道,记者主要通过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或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或是抓取大量数据拓展既有新闻主题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依靠可视化技术将经过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以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系统的报道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
①
在中国,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生产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传统新闻生产的时效性、可读性等特点,而且日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数据新闻创新了新闻生产的
叙事形式
传统新闻叙事方式,更多的是文字在前、数字在后,文字为主、数据为辅或是数据与文字相辅相成;数据新闻则是数据为先、文字在后,数据不仅是展示和呈现文字的重要工具,本身也是一种新闻。
比如,搜狐“图表”第198期《你,被精神病了吗?》通过数据表明中国精神病患者超过1亿,精神病患者在中国易被忽视,在“指标”压力之下很多人可能会“被精神病”。
记者用数据讲故事,数据作为一种新闻事实增加了新闻的直观性和可信度。
数据新闻变革了新闻生产的思维方式
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冯·诺依曼奖获得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曾指出: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可被预测的。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下,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
②传统新闻生产的思维方式更多考虑事件的因果关系,较少考虑事件背后的“相关关系”,而数据新闻通过在纵向上分析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寻找到事件发生规律,进而延伸向未来、预测即将发生类似事件;在横向上将事件作为一个新闻源泉点,延展到其他相关的领域,运用数据多角度地解读新闻事件。
新浪“图解”第98期《被“监控”的生活》,通过数据表明我国有3000万台摄像头,一个人一天中会被早晨出小区的摄像头、乘坐地铁的摄像头、上班进大楼的摄像头、午餐路上的马路电子
眼、下班取钱的ATM 取款机的摄像头和买东西回家的超市摄像头记录至少六次;通过分析普通人一天与之发生“相互关系”的地方,解读这些地方的摄像头监控人的生活,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监控”了。
分析事件背后的“相关关系”成了数据新闻的出发点,也日渐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思维基础,变革了新闻生产方式。
数据新闻增强了新闻呈现的可视化效果
数据新闻通常是运用可视化技术,以信息图表的形式发布。
信息图表主要通过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动画、视频等视觉化工具来传递新闻数据及信息。
③在数据新闻的呈现中,数据再也不是枯燥、冗长的表格而是一张张新颖、美观、充实、高效的静态或者动态图像。
这种可视化效果不仅满足了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电子用户对于直观化信息的需求,也赢得了更多的注意力,使得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加地清楚和透彻。
如搜狐“图表”第212期《中国式二胎生不起》中以广州为例,通过数据柱状图的方式解析生二胎需要的费用为30万元,解读了在中国生不起二胎这一普遍现象。
可视化的呈现,是数据新闻相较其他新闻生产方式的独特优势。
数据新闻实现了新闻的交互
性表达
数据新闻的交互性表达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是通过数据图表中的交互性设计,如新浪“图解”的《南方部分省市内涝地图》是在浙江、江苏和上海发生重大内涝之后,在地图上以红色
代表受灾的地区,当人们将鼠标移到某
调查与研究
11
青年记者·2014年4月中
一地区时,地图上就会立刻出现相关的视频链接和受灾情况介绍,非常清晰直观。
在信息图表中不仅用到了文字、地图、图表和动画,还引入了相关受灾视频,拓展了新闻表达的呈现方式。
另一方面是在推出数据新闻报道时,向用户提供报道中所涉及的原始资料,鼓励用户参与新闻的制作,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使得“全民新闻”成了可能。
如新浪“图解”在第96期《越来越贵的大学 越来越“便宜”的大学生》中,不仅提供了数据新闻所用到的《21世纪人才报》、《京华时报》、山西新闻网等基础
的数据信息,还在数据新闻的右方设置针对用户上大学的花费的调查;不仅调动了用户对此类数据新闻的关注,还让用户参与其中,实现了新闻的交互性内容表达。
通过对数据交互性的表达,不仅向用户简洁呈现新闻的重点信息,而且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了解信息,新闻表达更具有个性化和受众参与性。
总之,数据新闻在网易、新浪和搜狐三家网站发展迅速,数据与文字的阐述日渐密切,在数据新闻的生产和呈现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相比于英国的《卫报》、美国总统大选时期的数据
● 李韧 李玲
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推特方案”
——以新华社推特账户芦山地震播报为例
为
打破西方在国际话语权上的垄断,中国媒体“走出去战略”于2008
年被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中国媒体“走出去”的传播模式主要是自建渠道和借船出海两种。
①随着新媒体日益深入大众生活,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发出中国声音,新媒体对外传播无疑应纳入实践者的视野。
新华社于2012年底成立新媒体中心,旨在探索打造的新传播方式和终端载体,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
“这可能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一个分水岭,也就是今后的报道要与大量海外终端用户见面,直接去影响他们……这就要走新媒体的渠道。
”②
新媒体的发展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与实现路径,可借鉴西方主流传媒集团让受众“更容易地找到、发现和使用信息”的策略。
③本文以新华社首个英文推特账户“@XHNews”对2013年4月芦山地震进行的报道为研究文本,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国内媒体对外传播时有效运用对象国新媒体提供借鉴。
新华社推特账户基本情况
新华社于2012年2月9日开设推特账户“@XHNews”,截至本文截稿时,新华社推特账户共发推文5464条,关注0人,拥有14743位关注者。
借助推特分析工具Twtrland 和Followerwonk 进行分析,发现:(1)@XHNews 平均每天发布11条推文,每100条推文获得446次转推,但每100条推文仅获3次回复;(2)每周分享31张照片、16个网站链接(其中多数链接至新华社英文网站);(3)其关注者主要来自75个国家的244个城市,位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关注者占较大比例;(4)关注者中,近七成语言设置为英语,9.2%为中文,其他语言占12.5%,无明确语言设置的为11.8%;(5)其关注者的关注者数量主要集中在1000以下,关注者社会权威性评估(Social Authority)值集中于影响较低的1~50分段。
以上情况说明,推特可成为新华社报道的推广途径之一,但@XHNews 推文发布频率低,报道表现形式单一,未能对推特做深度利用。
另外,其关注者与@XHNews 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芦山地震推特播报
本文样本选取时间段设定为芦山地震发生之日起的八天,即2013年4月20日至4月27日。
样本包括@XHNews 的推文、转推量、网友回复等考察指标。
采集时间是5月25日23时。
从4月20日上午发出地震消息至28日零时,@XHNews 共发布117条推文,其中涉及芦山地震及相关信息56条(见图1)。
56条推文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地震
新闻,仍然存在着差距。
数据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不仅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实践。
注释:
①文卫华、李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J],《现代传播》,2013年第5期
②【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马慧译:《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③雷蔚真:《跨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图1:芦山地震后,新华社推特每日发布推文情况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以网易、新浪、搜狐的数据新闻为例作者:张超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刊名:
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2014(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njz201411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