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37244b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0.png)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了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情感和塑造性格等诸多益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修养。
在书中,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
比如,作者提到了制定阅读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培养专注力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可以更有条理地进行阅读,避免浪费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阅读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可以汲取他人的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阅读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启发了我在阅读方面的一些新想法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阅读,我相信我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够
成为一个更有思想,更有修养的人。
感谢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和指引。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885c5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1.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作者是教育学家杨洁。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实践,分享了许多关于与孩子相处和教育的经验和心得。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育儿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成长和自我提升的书籍。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家庭教育的独特见解,也对自己的成长和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孩子是成长的镜子。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许多关于孩子行为和性格的问题,她认为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往往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反映。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影响力。
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需要耐心和爱心。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许多关于与孩子相处和教育的经验,她认为父母需要有耐心和爱心,去理解和支持孩子。
在日常的相处和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只有用心去理解和关爱孩子,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这让我意识到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去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长。
最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许多关于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问题,她认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更是在成长和提升自己。
在与孩子相处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地成长和改变,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才能更好地成为一个好父母。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家庭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总的来说,读完《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更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用心和耐心地教育孩子,也会更加努力地成长和改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
感谢杨洁教授的分享,让我在成为父母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ce15c2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4.png)
和孩子一路成长【2 】——《碰见孩子,碰见更好的本身》念书心得一开端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给打动的,然后我又被这标题所激动——《碰见孩子,碰见更好的本身》.女儿快4岁了,1000多个日夜我们已经是最好的同伙了,但是我真的把最好的本身展现给孩子了吗?答案是NO,并且,恰好相反的是,我曾经把本身最丑陋的一面展现给了孩子.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怙恃,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转变本身.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有机遇提高.长大.成熟.信任这是若干家长的误区,没有接触到家庭教导书本以前我一向以为,我对孩子所有的请求都是为了她好,从小让她走最捷径的路,少摔跤.少生病.多交同伙……我可以掌控她的快活与忧闷,前提当然是我爱她,自私的爱.很多人是在做本身童年时期憧憬的怙恃,把本身少小愿望失去的器械奉献给如今的后代,于是教导后代更多的是在知足怙恃本身,而不是孩子的需求.我们教导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畏惧.在这种不雅念下,怙恃和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怙恃对孩子的爱不如孩子对怙恃的单纯,很多时刻,我前一分钟把她凶哭了,过一会儿她却可以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我身边,甜美的喊我妈妈,妈妈.有时刻她会说我是坏妈妈,说我像鸭子一样,只会说“不可以”,(此说法源于《鸭子说:不可以》绘本),但是她照样会按照我说的去做,无论什么时刻老是完满是前提的谅解了我的粗鲁, 很多时刻她错做工作我会请求她道歉,但是本身却不是每次都能大胆的给她道歉,我忽然明确其实一向以来我对女儿的爱,都是有前提的,我真的更多的是知足本身,而不是她的需求.现代社会人们广泛面对伟大工作压力,有压力就会有懊末路,有懊末路就会有怨气.每个怙恃都得反思下,你有没有将工作生涯中碰到的压力转化成怨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很多时刻,孩子可能只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却换来家长的暴怒和大声呵叱,无形之中,孩子遭到惊吓,就可能从此沉默,孤言寡语.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进程中,她的幼当心灵,须要我们大人仔细呵护.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再当心都不为过.假如怙恃本身都无法在孩子面前控制住本身的情感,你若何请求你的孩子控制住本身的情感?不记得在哪本书里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比来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杯热热的牛奶倒进了花盆里.爸爸拊膺切齿,说孩子的确就是个损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妈妈的一番话,在果断地提示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主要?更况且在没有弄清晰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负和快活,还远远不如一盆花主要呢?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热牛奶倒在花盆里啊?”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牛奶有养分……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逝世在爸爸的笤帚下了!大多半怙恃一门心思地指点后代.传授她们技巧.改正她们的错误,却忘却了亲子关系最主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活时间,与她们一路欢笑.一路成长.如今孩子压力太大,常常是功课之外还进修了很多兴致班,假如只是一味的请求孩子出成绩,出成果,对孩子一味地刻薄,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良好.永久不要贬低你的孩子,真正的勉励不是一种须要控制的技巧,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教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迟钝和爱的人才能失去.最后,用书中纪伯伦《先知》里头的诗结尾: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她们是性命对于盼望而诞生的孩子.她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她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赐与她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设法主意,因为她们有本身的思惟.你可以庇护的是她们的身材,却不是她们的魂魄,因为她们的魂魄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和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和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6ed12f3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f.png)
和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孩子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不仅可以见证他们的成长,也可以借此机会改善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
下面,我将分享我如何和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一,倾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天真、纯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与他们交谈,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天真和热情,从他们的话语中寻找到自己生命中可能失去的东西。
我们可以尝试与孩子谈心,聆听他们的想法和想象,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我们也能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收获愉悦和快乐的体验,这将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开放、更温暖、更富有同理心的人。
第二,与孩子共同学习。
孩子的知识储备尚不丰富,他们需要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与孩子一起学习,是我们提升自己知识储备的绝佳途径。
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也可通过与孩子一起深入学习,发掘新的知识,巩固已有的知识,这将大幅提升我们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力,并激发我们选拔和使用新知识。
第三,和孩子一起玩耍。
孩子天生活泼,他们始终能让我们发现新鲜、有趣和快乐的事物。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互动游戏或体育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更有利于我们建立亲子关系。
此外,玩耍也可以让我们释放工作和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疲劳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与孩子共同创作。
创作是人类的天性,而且对人的成长和文化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小目标,共同设计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拼图等,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展示我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和孩子一起,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热情、勇气和耐心,发挥出我们的智慧和潜力。
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财富,通过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可以变得更好,拥有更优秀的品行和素质。
一定要与孩子共度美好的时光,享受孩童时的纯真和无忧无虑的快乐。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4308b40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7.png)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他对阅读的热爱和对读书的理解。
他
认为读书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遇见更好
的自己。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提升修养。
在书中,作者还
分享了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阅读的力量。
阅读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思考人生的意义,探
索内心的世界。
在书中,作者还分享了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阅读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阅读
的力量。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一定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遇见》读后感
![《遇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e03e5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7.png)
《遇见》读后感1、《遇见》读后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一读后感作文:《遇见》读后感_65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丁子娴同学的《遇见》,一眼便喜欢上这篇文章,“遇见”这个词,太美好了。
已经遇见的,正在遇见的,将来会遇见的,都是一种自然的相遇,一首自然的诗。
情景真,情感真,文字美,才能打动读者。
我喜欢《遇见》的自然。
喜欢自然的美好,喜欢源于心的'真!文章的字里行间,渗出的渴望:相遇是一种生活!好文章,是我喜欢的茶叶,保留了最原始的芽叶形态。
这也是我喜欢丁子娴同学的《遇见》的原因,自然想问:懂茶?我觉得懂的。
说:“去泡一壶茶,去听一次花开的声音,淡若清风,任世事摇曳,始终简静自持,宁静修远。
”品茶的心情,品人生,平静的心里,始终有渴望:来一次最美的相遇!《遇见》看似好写,实则难下笔,它的外延太大,挥洒自如时,会无法收笔。
有两种学生,一是无话可说,二是话太多,都是不可取的。
丁子娴是有话说的,却能加以限制,缩小了其外延,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她在写《遇见》,也是遇到一次发挥才气的机会。
也许她会想:夏日,你走进一条小巷,会有什么样的心绪?如果是不经意间走进了一条幽深的巷子,又有了最美的相遇,一定会绽放灿烂的笑容,由此生发出感慨:“啊!人生,原来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过程。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请别刻意等待一种相遇,也别梦着一种经历。
谁也不知道自己到了明天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又会过着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遇见》,一挥而就千字文,就是在那些不经意间,把读者引向她所向往的生活。
说真话,我好渴望她所说的那些遇见。
因为遇见,温澜潮生的情调。
2、初一读后感作文《遇见》读后感650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观后感800字
![《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观后感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13314471a37f111f0855b58.png)
《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观后感800字婴儿是上帝赐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
而这个礼物,完全无法沟通,没有使用说明,裸机一部,耗电量惊人,各种磨人,且无法退换货!这说明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
一朝分娩,一生牵挂。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注定了,要倾注一生的心血。
随着孩子的成长,做父母最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和家里父母还有兄弟姐妹的相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还有孩子的性格培养等等。
看完《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已经是深夜24点。
夜深人静,可以一个人静静品味书中内容。
这本书从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入手,把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时候的缺点融入其中,能很容易看出来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哪些错误。
然后,让你自己举例子自己平时会犯哪些错误,你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接下来应该如何改正?本书不是教我们把孩子变成读书优异,成绩拔尖的机器,也不是教我们让孩子如何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
而是教我们,怎么把孩子培养成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而是心灵纯洁的人。
这大概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教育不光是看孩子的学习。
而是要正是孩子的一切行为。
每个时期的孩子在沟通和相处的时候都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脾气,应该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
我们常常会忽视孩子的情绪,总是认为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操心,能有什么情绪。
殊不知,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孩子的小心思也越来越多,而父母从来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小情绪。
从来都不会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事。
甚至会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有心事,很可笑。
有时候,小孩子和父母东拉西扯一般是有目的的,往往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
而有多少父母在这时候能停下手中的事情,专心倾听孩子的心事?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耐心,来听完他们的心声。
换句话说,父母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理解。
试想有一天,你下楼看到9岁女儿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灶台上到处都是鸡蛋和油。
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报告会发言稿)
![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报告会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382620b4daa58da0114a2f.png)
遇见更好的自己张平史铁生说:“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
”今日我所遇见,只为看到明天那个更好的自己。
最美丽的风景本学期,我们班的孩子创造出自主作业,他们根据自己的心情、能力自己布置作业。
他们每天都给作业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我思故我在!”“蔬菜知多少!”“我是懒虫的天敌!”“冬天也是读书天”“渴望呼吸,渴望成功”等等;他们给作业加插图,作业本里夹好看树叶;写悄悄话,讲幽默故事,说温馨一刻,谈感动瞬间,出脑筋急转弯,描绘今日记忆,雨天画纸伞,夏天画水果。
叶孜,她在完成作业后给我讲了一笑话。
并在前加了一段话:“张老师,您每天都要为我们改作业,还要为我们操心,我讲个笑话给你听一下吧。
祝你天天开心。
”我忍不住写上“老师被你祝福着,真的很开心,谢谢你!”孩子们的自主作业,在我心中,亮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感谢刘春生老师的那本《作业的革命》。
最温暖的声音本学期,孩子们一起快乐作文,出了十五期作文小报。
说一句话,穿一针,写一写;踢个毽子,捡一张纸片,写一写;听到一句温暖的话,看到一个感动瞬间,写一写。
一笑一听、一想一见,一惊一乍,都化成了孩子们笔下的精灵。
那天跑完步和孩子们聊着天回教室,谢馨逸拉着我的手歪着头听着,突然说:“不行,不跟你们聊了,我找到一个素材,我得赶紧把它写下来了,88。
”刘清清妈妈发短信说:“清清说了,最喜欢跟张老师呆在一起,从老师那我学会好多知识,有与人相处的秘诀,有写作文的乐趣,妈妈告诉你,我现在都学会在肚子里写文章了!”清清妈说:“张老师,用心的人真可爱!”馨逸的话,清清的话,是我这个冬天听到最温暖的声音。
感谢王鼎钧、张化万、李白坚等老师的各种作文的书。
最海量的阅读50本书优秀儿童文学,放在班级图书角,每当看到孩子们捧起书认真读起来,就偷着乐,他们多读了50本书呀。
趁着我们学校整组教学改革的东风,我和孩子们踏上了删繁就简学语文之路,背成语儿歌、歇后语儿歌,前几天,邵世豪把书拿倒了,我笑他倒背如流,他笑我名师出高徒,当时孩子们和我都笑!我们开始背《小古文》,李思翰妈妈说,张老师,思翰写古文了——师曰:“贵族,须脚腿并,身正,不破公物,善倾听,……”吾喜。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d87af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d.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本由心理学家杨鸣所著的育儿书籍,书中讲述了作者与孩子相处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通过与孩子的相处,作者不仅发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变得更好。
首先,书中讲述了作者与孩子相处的一些趣事和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可爱。
孩子们的世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奇妙的,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是让人惊叹不已。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保持一颗童心,如何用一种纯真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及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
这些都是孩子们身上所具备的品质,也是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的。
其次,书中还讲述了作者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急躁、自私和不够耐心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会被放大。
通过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作者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努力地改进和提高自己。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与孩子的相处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
最后,书中还讲述了作者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故事。
通过与孩子的相处,作者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
作者通过与孩子的相处,学会了如何保持耐心,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以及如何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孩子。
这些都是作者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所学到的,也是作者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和进步。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变得更好。
总的来说,《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变得更好。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c2601d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e.png)
读书心得《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提升的重要性。
作者在
书中强调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阅读来提升自己。
首先,作者强调了阅读的广泛性。
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书籍,还
包括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各种形式。
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可
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
的思维能力。
其次,作者提出了阅读的深度和专注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
们应该保持专注,深入思考,而不是浅尝辄止。
只有深入阅读,我
们才能真正吸收到知识,从中获得启发,进而提升自己。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阅读的目的性。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
明确自己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读物,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
地反思和总结,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
性,并且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阅读,我一定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提升自己。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指引。
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感
![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bb1553574a7302768f993938.png)
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感拿到书,看到封面,我的心就为之一动,一个妈妈牵着孩子小手的背影,那是世界上最温馨的画面。
作为一名1岁半宝宝的妈妈,在人生另外一个阶段,从备孕到怀孕到生下宝宝,我买了无数本相关的书籍,一本名为《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书吸引了我。
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作者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封面上还有这样一句话:“写给天下父母的10堂心灵成长课”,“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拜读的过程中,好像无数次有个念头会突然冒出来:“美国的爸爸妈妈也这样吗?美国的小朋友也有这些负担吗?真的吗?”这本书虽然作者是美国人,可是书中描写的好多好多孩子与父母面临的问题与情况,居然与我们如此接近,就是那些描述让人不由的会产生“熟悉的感觉”。
作者是美国一个叫做“明日之星辅导中心”的家长咨询机构的负责人,也就是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无数的咨询的孩子与父母,所以本书的内容正是他们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他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与提醒。
作者在第一章就明确提出“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然后作者分别从“父母心中的爱与怕、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哎的逻辑与谎言、心智成熟的旅程”这些方面一一给父母们摆事实、讲道理,书中提到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总结了各种父母可能会遇到的明确的问题,还包括父母自己并不会意识到的一些潜意识的问题:例如原生家庭对自己教育子女的影响等等。
最后书中都会给出明确的建议怎么去做,给家长“诊断”之后开出“药方”,更重要的是这些“药方”并未高谈阔论的大道理,而是非常具体的“1、2、3……”明确的具体怎么做,我想这正是大多数家长希望和喜欢看到的指导书的内容了吧。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ceb863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d.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翻开《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文章开头序言的标题就吸引了我“让我们彼此照顾,共同成长”。
教育是一场耐力赛,人生更是一场长跑,希望我们家长不必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用耐心、用理智陪伴孩子成长。
关于这本书,收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参考!正如希拉里·克林顿所言“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照顾,共同成长“。
与其说这句话是写给读者的不如更应该说是写给每个家长和孩子们的话。
这本书虽然是由三个作者所撰写的不同的几个篇章但是整本书的终旨还是教诲家长不要一味教育孩子而是学会如何跟孩子一同成长。
这本育儿书犹如一盏温暖而明亮的路灯照亮且指引了我们一些急于求成、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使其能够明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你不仅仅是一个领路人更是一名重要的陪伴者。
书中的很多事例和金句都能给人以启发。
例如第一章节《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面有句话让我颇有感触“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源于爱啊”是啊!孩子们从小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长大但是往往又被“爱”给绑架了,因为爱让孩子从小学习各项技能:跳舞、唱歌、绘画、游泳为的就是让孩子和同龄人比不输在起跑线上;因为爱孩子从小让他们只懂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让孩子丧失了最根本的自理能力;因为“爱”双休日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和培训班,这些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孩子们的肩上让年幼的孩子喘不过气来。
家长做这些都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孩子内心自己的想法、他们真正渴望的东西。
在这里我要举一个自己的亲身体验的例子女儿上小学一年级那会儿,因为我那时刚入职工作比较忙下班要到五点才能回家她爸就更不指望了!家里只有我婆婆接送她上下学。
她每天三点十分就放学了,我婆婆把她接回家后就无暇顾及她做作业了,经常是我下班回到家,她还在磨磨蹭蹭的做作业。
这些当时都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直到学期期中考试考成一锅粥,我这才急了。
赶紧四处打听有没有适宜的晚托班。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37abe74a7302768f9939af.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1《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1尤金·彼得森就曾说过:“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懦弱似乎是父母、特别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敌,因为在常人眼里,做父母的“理应是”强壮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可是现实中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句话,这些品质我们并不具备。
只要是人,就都是懦弱的,即便是那些在旁人眼里坚强、虔诚、有自制力的家长们。
其实大家跟我一样,心里都明白,我们都是懦弱的人,逞强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孩子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的。
彻底剥夺自由,取消自主权,对成长的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顺利步入成年。
家长都会在必要的时候,把自由和责任逐步交还给孩子,一次一点点,同时静观其变。
如果孩子的责任感加强了,下一步就给他们更多一点自由,这样循序渐进地交还,不可一蹴而就。
万一(或者说假如)孩子又搞砸了,父母可以把先前的过程重复一次,一直到他们真正懂事为止。
有些孩子懂事早一些,有些孩子懂事晚一些,所以等待的过程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
3岁孩童有3岁孩童的思维能力,青少年的大脑也有它的局限性,做父母的应该在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和发展水平以后,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拿成年人的准则去要求,尽量现实一点儿。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2《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2《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
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也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遇见孩子 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孩子 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a16be2be87101f69e31957a.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初冬,冷冽的风在窗外呼啸,因为孩子不稳定的学习状态而勃然大怒,心情瞬间到了冰点。
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到了今年教育局推荐的书目之一,《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清冷的空气中,在阵阵墨香里,烦躁苦恼的心,渐渐沉淀,而同时,我也对儿子的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自我反省。
一翻开书,纪伯伦《先知》里头的诗结尾已经深深地触及了我的心灵: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带着心灵的激动,我细细地咀嚼着这书中的真意。
这本书是三位加起来足有年家庭教育的育儿专家所写。
一个个朴实却感人的故事,一个个朴素却又发人深省的观点,都在告诉我作为家长如何保有一颗平常心;如何耐心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情绪;如何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我们都该走进孩子生命的每一天,积极参与他们的成长,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珍惜和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一次体验,在在时间里慢下脚步,等待他们的成长。
我想孩子,就是上天赐予的宝贝,是他让我逐渐懂得教育要掌握度,在爱与怕、自由限制中,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一直是个心思细腻的宝贝。
他乖巧懂事,体贴入微。
所以在同学眼里,他属于比较乖巧的好同学。
在我同事眼里,他是听话的好孩子。
可是,到了四年级,随着学业的加深,作业量的加重,宝贝开始也有种种偷懒的念头出现了,并且在学习上有诸多的粗心与不认真的表现。
在又一次错的一塌糊涂的数学卷面前,我再次失控了,严厉的指责如暴风骤雨般爆发,孩子知道自己表现不好,哭了。
那一晚,我和孩子都在凄风苦雨中度过。
就连躺着入睡前,我也不断思索,深深地希望他能够有改观。
这一切看似朝着我所认为的、希望的方向发展,看似是做家长的我胜出。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45b7fc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3.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孩子是人类的未来,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然而,有时我们迷失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与孩子们的真正相处,错过了和他们一同成长的宝贵时光。
因此,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重新认识孩子,重新认识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首先,遇见孩子需要我们释放内心的善意。
我们常常对孩子充满期待,压力和期望让我们变得焦虑和苛刻。
然而,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严厉和指责,而是温暖和理解。
当我们以善意的心态与他们交流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和开朗的性格。
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心中的偏见和成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和信任,让他们展现自己的真正天赋和潜力。
其次,遇见孩子需要我们与他们建立真实而深入的连接。
生活中的忙碌常常让我们忽视了与孩子们的真正交流。
我们往往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
我们需要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进行真实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喜好、梦想和困惑。
只有当我们与他们建立起深入的心灵连接,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陪伴他们成长。
此外,遇见孩子还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比我们小时候要丰富得多。
我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和创造力。
当我们愿意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我们才能真正与孩子们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和独特的个性。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鼓励他们勇敢地探索和实践。
最后,遇见孩子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作为成年人,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然而,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遗漏。
我们需要学会谦逊,愿意从孩子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启示。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纯真和天真中找到自己曾经失去的乐观和幸福。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中寻找自己曾经拥有的勇气和激情。
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们成长,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遇见孩子是一次回归自我的旅程,也是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的机会。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49e902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9.png)
书中还讲述了一些作者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温馨和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家长和孩子 之间的爱和关怀,以及这种爱和关怀如何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例如,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和儿 子一起徒步旅行的经历,他们一起经历了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完成了旅程。这个故事不仅展 示了作者和儿子之间的默契和信任,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和实践,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方法: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包括奖励与惩罚、榜样 示范、启发式教学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 发展。
家庭氛围: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包括家庭关系、 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更好地培 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反思和学习,我们可以成 为更好的父母和家庭成员。”
“孩子们的快乐和成功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需要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 关系,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鼓 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育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爱和尊重,我们 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是一本充满爱和智慧的书,它不仅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教育 和引导孩子,也有助于家长自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作者的亲身经历告 诉我们:在遇见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精彩摘录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个 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与孩子们互动的快乐和挑战。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育儿 指南,更是一本自我成长的好书。以下是本书的一些精彩摘录: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读后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e0947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7.p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读后感一直不太有兴趣去看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养书。
跟周边很多升级的朋友们也聊过,大多都有同感。
倒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家伙自信满满,自居“高竿”不想提升,其实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动不动就来句“你这当老爸(老妈)的也太不合格了”“爸爸妈妈不爱我了”之类的话。
孩子的话,往往最能说明问题。
之所以提不起兴趣,是因为不喜欢此类书的“格调”,不喜欢它们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这类书中,父母大都是高高在上教育者、管理者、财产所有人,孩子们自然成了学生、员工甚至是私有财产。
想想我们这一代的童年莫不如此,虽然不至于走极端自封“小白菜”,对这种方式有点反感也是在所难免有情可愿的。
我们心中的爱与怕很多年前读过纪伯伦的一首诗,至今仍念念不忘——“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其实,父母之于子女,本不应该是创造与被创造,教育与被教育的角色;父母之于子女,更多的是“高年级路人”有幸遇上了“低年级路人乙”,应该珍惜和善待这种缘分。
近日,一位朋友送了一本名叫《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给我,书中的观点甚合我心。
序言中有句话”今天的父母正在经历一些改变,他们不再总是一门心思地想要改变子女,他们开始认识到自身也需要改变,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心中暗笑,是你们这些作者们经历了一些变化吧。
书中有个观点颇为惊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真是父母心中的爱与怕,让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入很多误区。
我去!我们心中对孩子满满的爱,怎么就变成怕了啊!?先忍忍,别着急反对,接着看他所谓的“误区”。
误区一:“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加倍‘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我有些不情愿地点点头,我们这些80后父母们是有这点倾向,谁让我们自己的童年物质贫乏遗憾多多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孩子一起成长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心得
一开始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给打动的,然后我又被这标题所感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女儿快4岁了,1000多个日夜我们已经是最好的朋友了,但是我真的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孩子了吗?答案是NO,而且,恰恰相反的是,我曾经把自己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了孩子。
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相信这是多少家长的误区,没有接触到家庭教育书籍以前我一直认为,我对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是为了她好,从小让她走最捷径的路,少摔跤、少生病、多交朋友……我可以掌控她的快乐与忧愁,前提当然是我爱她,自私的爱。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在这种观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如孩子对父母的单纯,很多时候,我前一分钟把她凶哭了,过一会儿她却可以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我身边,甜蜜的喊我妈妈,妈妈。
有时候她会说我是坏妈妈,说我像鸭子一样,只会说“不可以”,(此说法源于《鸭子说:不可以》绘本),但是她还是会按照我说的去做,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完全是条件的原谅了我的粗鲁,很多时候她错做事情我会要求她道歉,但是自己却不是每次都能勇敢的给她道歉,我突然明白其实一直以来我对女儿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我真的更多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她的需求。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巨大工作压力,有压力就会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有怨气。
每个父母都得反思下,你有没有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转化成怨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只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却换来家长的暴怒和大声呵斥,无形之中,孩子遭到惊吓,就可能从此沉默,孤言寡语。
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她的幼小心灵,需要我们大人细心呵护。
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再小心都不为过。
如果父母自己都无法在孩子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你如何要求你的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记得在哪本书里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杯热热的牛奶倒进了花盆里。
爸爸怒不可遏,说孩子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
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在坚定地提醒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热牛奶倒在花盆里啊?”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牛奶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她们技能、纠正她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她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现在孩子压力太大,常常是功课之外还学习了许多兴趣班,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出成绩,出成果,
对孩子一味地苛刻,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劣。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最后,用书中纪伯伦《先知》里头的诗结尾: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她们是生命对于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她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她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她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她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她们的身体,却不是她们的灵魂,
因为她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