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1
文言文二则加翻译
【第一则】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言学者当以道为师,不论贵贱、贤愚,皆可为我师。
人之所以为学者,在于求道。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是以学者当以道为宗,以师为友,师道之传,得以久远。
翻译:【第一则】古代的学者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惑终究不能解开。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懂得的道理固然在我之前,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们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我是跟从道理的,哪里在乎他的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的高低、年纪的长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第二则】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这句话是说学习者应该以道理为师,不论贵贱、贤愚,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
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追求道理。
道理并不远离人,人为了追求道理而远离别人,就不能称之为追求道理。
因此,学习者应该以道理为根本,以老师为朋友,老师传授的道理,才能够流传久远。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谢 谢 观 看!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
若,像。
弹琴的人了。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课文翻译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奏。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 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巍高山的心志,锺子
戴嵩画的《牛》,两牛牛角冲撞,相斗正酣,而牛尾 摇摇摆摆,似很悠闲。牧童看到此画,根据他的经验,牛 在相斗时两角发力,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大腿之间,不可能 摇晃起来的,画作违背了生活实际,所以会笑;加之他是 一个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孩子,所以会“拊掌大笑”。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7.搐:抽缩。
2.所宝:所珍藏的(书画)。
8.股:大腿。
3.戴嵩:唐代画家。
9.乃:却。
4.《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10.掉:摆动,摇。
5.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 11.谬:错误。
作画轴。
12.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课文翻译
锺子期音乐鉴赏能力极高。他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 来。(从“方鼓琴”可看出)
“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由衷赞叹。 “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 描述,更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的情怀。可谓 知其“音”,更知其“志”。 (这也是对伯牙琴艺高超的侧面描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文言文二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文言文二则1.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字词解释-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 因:趁、乘。
3.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 主题与赏析- 主题:本文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氛围。
- 赏析:- 语言简洁。
短短七十多字,却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 以对话描写为主。
通过“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两种比喻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胡儿的比喻显得较为直白、质朴,而谢道韫的比喻则更加灵动、富有诗意,体现了她的才情出众。
1.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 字词解释-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日中:正午时分。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乃:才。
-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学习生字
锺(zhōng)子期 哉巍弦
汤汤(shāng)乎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名师课堂】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 课件1 标准课 件推荐
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
表现:处士笑而然之。 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名师课堂】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 课件1 标准课 件推荐
【名师课堂】部编版文言文二则-精品 课件1 标准课 件推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 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 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课文解读
1.熟读课文,说说文章大意。
第七单元
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本味》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在 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的。成书于秦 始皇统一前夕。 全书共分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 六论,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家学说为主干, 以道家思想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 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 之光。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 列入杂家。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一、《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 内集:家庭聚会。
- 儿女:子侄辈。
-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雪骤:雪下得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 未若:不如。
- 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奕之女,王凝之妻。
译文: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
”谢安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陈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
- 期行:相约同行。
-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 过中:过了正午。
-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 乃至:(友人)才到。
-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 戏:嬉戏。
-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引:拉,表示友好。
- 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 ?
孔子、两个小孩。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
1.请大家对照注 释,自学课文,并 找出不理解的字。
2.理解句意。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小儿:小孩。 其:指两个小孩辩论则
学弈
一、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课前我请大家搜集一些中国古代 的名言警句, 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邹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 育家。他是孔子他孔子以后的 儒学大师,被尊为“亚圣”,后 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与弟子们合著《孟子》一书, 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学弈》 就出自其中。
(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说都可以。
日初出 日中时
试着结合课下注释,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1)你认为文中的弈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从哪一句话看出来的。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
)( )
弈( ) 诲( ) 俱( )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评一评故事的优缺点。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弈秋的教导 )(鸿鹄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前一个人 )
谢谢观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试着结合课下注释,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评一评故事的优缺点。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 ) 诲( ) 俱( ) 应读出一种批评的味道。 因为他学棋时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在下棋方面得到进步。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在弈秋的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 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应读出一种批评的味道。
文言文二则思义
文言文二则思义“文言文两则”意思是两篇文言文,包括《学奕》和《两小儿辩日》。
第一则: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第二则: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孔子往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寒冷,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吗?”孔子不能判断(谁说的对谁说的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通过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的问题,然而孔子却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能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事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图文讲解+练习(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图文讲解+练习《伯牙鼓琴》知识点课文主题:《伯牙鼓琴》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美了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深情厚谊,表现了知音难觅的主题。
[注解]①鼓:弹。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高大样子。
⑥若:像。
⑦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⑧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⑨破琴:把琴摔破。
⑩复:再,又。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在一旁欣赏。
当(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锺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过了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去世后,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书戴嵩画牛》知识点课文主题:《书戴嵩画牛》讲述了一个牧童指出杜处士珍藏的戴嵩《斗牛图》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注解](1)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2)所宝:所珍藏的宝贝。
(3)戴嵩:唐代画家。
(4)《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5)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6)拊掌:拍手。
(7)搐:抽缩。
(8)股:大腿。
(9)乃:却。
(10)掉:摆动,摇。
(11)谬:错误。
两牛相斗时,多是“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
(12)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译文: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
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珍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晾晒,有一个牧童看见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
牛相斗,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情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当去问婢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8课 文言文二则第一则课件
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chéng(盛饭)
盛 shèng(茂盛)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在茂盛. (shèng)的大树下,老张正在给刚刚干完农活的农 民盛. (chéng)饭。
勤
萤
博
恭
焉
囊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文言文时,语速整体要偏慢,注意读 准字音。朗读时还要注意根据语义的断和连进行 停顿。最后在熟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同音易混字
萤 yíng
荧
字义:萤火虫,昆虫,身体黄褐色, 尾部有发光器,能发绿色的光。 组词:(萤火)(萤火虫)(囊萤映雪)
字义:微弱的光亮。如:荧光灯。 组词:(荧光)(荧光灯)(金碧荧煌)
运用:夏天的夜晚好不热闹,萤火虫飞来飞去,小朋友们拿 着荧光灯跑来跑去。
多音字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用夜晚接着白天。
译文:(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 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的薄绢 做成(透光)的口袋,装上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 继日地学习。
家贫不常得油。
此处写车胤家境非常贫苦,晚上不 能经常点灯,为后文囊萤夜读埋下 伏笔,更突出地表现了车胤在艰苦 条件下仍勤奋苦学的精神。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得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gōng
恭敬
我会
用“\”将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划掉。
\ 锦囊(nánɡ ránɡ) · \ 博学(bó pó) ·· \ 勤奋(qín qínɡ)
四年级文言文二则
四年级文言文二则
文言文一:《闲居初晴》
余躬居于东南冥焉之地,四岁入学,今已经年矣。
闭门谢客,倚峰观曙,无事独饮涧之泉,垂钓溪之渚。
临流,弦歌之音悠扬,益发吸引众禽之来往;临风,微风轻吹,席间之酒茶尤觉芳香。
如此曷乐哉!居于篱下,望尘不生,心实饱足。
庭院四野皆绿,鸟语花香连结,一派幽静宜人;凤凰花盛开,竹影临窗摇曳,笔墨自笼罩。
未置一字,纸犹损足。
游山不惊无风起,放眼纵横滋喜志。
此情暂留江南,愿余尽寿穷居之。
文言文二:《美丽的春天》
二月春风和畅,草坪上春花盛开。
春风吹拂,柳树垂下新芽,杨柳丝丝拂面而过,抚摸着人们的脸庞,让人心旷神怡。
周围的居民亦或执笔写字,亦或插花折草,尽展春日美好风情。
阳春三月,稻花香浓。
田野里面,农民伯伯不辍劳动,其中有人撒种,有人锄草,有人浇水,一年辛勤劳作为国家增添一道风景线。
麦苗丛丛绿茵,晶莹的小草苗透着勃勃生机,农田处处清新美好。
花木绚丽,春意盎然。
山坡上杜鹃花开满枝头,展示出鲜艳的
红色;园子里的桃花、樱花、杏花顶天,映衬着蓝天白云,使人们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中。
百花争艳斗鲜艳,这美景实让人心驰神往。
游人来此赏春,忘却烦忧世俗,投身于花丛之间,闻一抹花香,观一片繁花,听一曲鸟鸣,感一抹春意,心旷神怡。
春天如此美好,人们如此幸福,真是上天的恩赐。
盼愿这春光永在,春风常伴人间。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第1首的翻译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第1首的翻译
第1首:囊萤夜读
原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谨慎的意思。
通:通晓。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
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
5.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
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师: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
牙弹得好吗?锺子期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就懂
了。
学生谈 感受
(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
为了让学生对“知 音”一词有更形象 的了解,真正明确 伯牙和锺子期两 人的默契程度,通 过与一般人对伯 牙的赞美作对比, 知道只有两人的 关系达到这种程 度才能成为知音
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
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
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
生自由说)
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
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 (板书:志在太山 巍巍) 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汤汤乎若流水。 (板书:志在流水 汤汤) 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 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文素养
(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
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
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生自由发表
意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
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
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
2.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 让学生
人宣告了什么?
多读读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
意思了。)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法 讲授法 师生讨论法
学法 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 生活动
修改
导入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课前安排学生朗
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
读一组表达友情 的古诗句,可以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加积累,学到积累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诗的一种方法 ——按主题归类, 学生读, 另外,《伯牙绝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谈体会 这则文言文表现 的也是友情主题, 为学习课文做铺
1. 这 组 诗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什 么 ? 古 人 以 诗 词 的 形
垫。
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
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
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新课
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
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
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
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
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张寨镇联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
第七单元 22 课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刘合山
课时 第一课时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还会有哪些景色?
(预设答案:还会有 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
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
(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
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内容就有了一定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
的了解。
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
停顿。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绝
学生讨
读课文,感知
3.出示【课件:课题】(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 论,理解 课文。这是理解课 人物心
鼓琴) 学生齐读课题。
理 文内容的重要环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节。如果能把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 巍
读得通顺、流利、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 3 遍,有生字的地
节奏准确,对课文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志在太山 志在流水 绝弦 千古知音
锺子期听 巍巍
汤汤
死
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 以积极的引导。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
教学反思 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 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 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
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
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预设答案:
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引导学 生说出
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 自己的 志向
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
懂他的琴声。……)
知音。)
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
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
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
情。(学生感情读文) 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 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 是最后的知音? (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 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板书:死 绝弦) 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 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 (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
பைடு நூலகம்
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
里就会出现高山……
(板书: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 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
(很好,很棒!) 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 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 就能弹出什么。
引导学生,升华情 感,向课外拓展探 究,既可以加深对 课文内容感的理 解和对人物情感 的体会,又可以训 练学生的拓展思 维,培养学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