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常规检查手段

合集下载

宫颈癌普查最常用方法

宫颈癌普查最常用方法

宫颈癌普查最常用方法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为及早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宫颈癌普查(也称为筛查或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成为宫颈癌防治的重要手段。

目前,宫颈癌普查最常用的方法有宫颈涂片检查、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学检查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的宫颈癌普查方法。

1. 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检查是通过采集宫颈上皮细胞,将其涂抹成薄层,然后进行染色和显微镜检查。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如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形细胞(CIN)或癌细胞的存在,从而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 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是宫颈涂片检查的一种进阶形式,主要用于评估细胞形态和病变程度。

这种检查通常由专业的病理学家通过镜下观察宫颈涂片中的细胞形态、细胞核变化以及细胞排列等特征,以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该检查一般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结果会以病理诊断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和患者。

3. 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检测宫颈部位是否存在HPV感染有助于早期筛查和诊断宫颈癌。

HPV病毒学检查主要通过采集宫颈上皮组织或细胞样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其中是否存在HPV感染相关的DNA或RNA,一般采用PCR或其他核酸扩增技术来进行检测和分析。

该检查结果可以判断宫颈是否存在HPV感染,并可根据HPV亚型的不同,进一步评估患者宫颈癌发展和转化的风险。

除了上述常用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宫颈癌普查的方法,如宫颈胶原纤维酶检测、宫颈组织活检等。

这些检查方法较为复杂,一般在医院或专业诊所进行,常用于协助或确认初步筛查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宫颈癌普查方法多样,但如何进行宫颈癌普查、何时开始宫颈癌普查、普查频率,以及所使用的具体方法等,都需要根据个人的年龄、婚史、孕产史、病史、家族史以及当地的卫生保健政策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癌症筛查方法

癌症筛查方法

癌症筛查方法癌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及早发现和治疗癌症是有效控制和治愈这一疾病的关键。

因此,癌症筛查成为了目前医学界广泛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癌症筛查方法。

1. 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筛查通常包括自我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即乳房X线摄影术)三种方法。

自我检查是女性自己触摸乳房,寻找异常肿块或观察乳房是否存在异常外观等。

乳腺超声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乳腺组织,了解乳腺内部情况。

乳腺X线检查则是通过X线摄影术观察乳腺组织有无异常。

2. 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通过宫颈癌筛查可以较早地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宫颈癌筛查常见的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即涂片)和宫颈HPV病毒检测。

涂片是通过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异常。

而宫颈HPV病毒检测是通过检测宫颈黏膜上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该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结直肠癌筛查结直肠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结直肠癌筛查主要包括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和CT结肠造影。

粪便潜血试验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结直肠癌的风险。

而结肠镜检查则是通过将柔软的管状物插入肛门,以观察结肠内部组织的情况。

CT结肠造影则是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结肠内部情况。

4. 肺癌筛查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肺癌筛查的方法主要包括胸部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通过X射线照射胸部,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螺旋CT检查则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胸部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

5. 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前列腺癌筛查通常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指检。

PSA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PSA水平,判断前列腺是否存在异常。

而直肠指检则是医生通过肛门插入手指,触摸前列腺,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

宫颈癌筛查与治疗方案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宫颈癌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旨在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本文将探讨当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及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筛查方法1. 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依据之一。

医生通过观察和触诊,检查宫颈的形态、大小、质地等特征,如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进行宫颈涂片、宫颈刮片和宫颈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2. 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一种常用手段。

它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经过特殊染色和镜下观察,以提供早期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变的诊断依据。

宫颈涂片检查无需昂贵的设备,简单易行,但有一定的误诊率。

3. HPV病毒感染检测宫颈癌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检测HPV病毒感染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HPV DNA检测和HPV mRNA检测。

4. 宫颈刮片检查宫颈刮片检查是一种将宫颈表面细胞通过蘸取细胞刮片的方式收集,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但不能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5. 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是通过活检钳等工具,在局部麻醉下获取宫颈组织后送检。

宫颈活检是明确宫颈病变性质的最可靠方法,对于病变的类型、程度以及侵犯的深度等有重要意义。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案1.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其中,子宫颈锥切术(conization)和子宫全切术(hysterectomy)是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此外,还可以结合辅助性放疗或化疗来提高治疗效果。

2. 进展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于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多模式治疗(multimodal therapy)被广泛采用。

该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等多种方式的组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宫颈癌筛查三种不同方法应用效果比较

宫颈癌筛查三种不同方法应用效果比较

2020年8月第27卷第15期宫颈癌筛查三种不同方法应用效果比较陈晓英 曹顺利 王蕴颖 刘 欣 骆 峻大多数宫颈癌发生于从未筛查或筛查不充分的女性人群中[1]。

因此,通过有效的筛查手段发现早期宫颈异常病变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

近年来,南京浦口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宫颈癌筛查历经宫颈刮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型检测筛查,比较三种筛查方法应用效果,归纳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17—2019年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政府免费两癌筛查中参加宫颈癌筛查的人群,均为35~64周岁本辖区内户籍妇女。

2017年筛查5509人,2018年筛查2052人,2019年筛查2212人。

接受筛查的人员不同年份来源于街道下属不同社区和村,三年一循环轮流进行。

1.2 筛查方法 2017年筛查方法为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法制片巴氏染色)。

2018年筛查方法为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法制片巴氏染色)。

2019年筛查方法为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法制片巴氏染色)联合15种高危型HPV核酸分型检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以上均为妇科及相关专业人员按要求采样后送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检测。

1.3 转诊标准 对巴氏分级报告结果为ⅡB及以上、宫颈细胞学检查Bethesda系统(TBS)报告结果为未明确意义基金项目:南京市浦口区社会事业科技项目(S2017-10)作者单位:211800 南京市浦口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保科(陈晓英、刘欣);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曹顺利、王蕴颖);南京,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中心实验室(骆峻)通信作者:骆峻,Email:***************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TBS分级ASC-US及以上或(和)HPV检测结果为16/18型阳性者转诊阴道镜者,通知其前往区妇幼保健中心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为高级别病变。

四大诊断手段帮您锁定宫颈癌

四大诊断手段帮您锁定宫颈癌

四大诊断手段帮您锁定宫颈癌四大诊断手段帮您锁定宫颈癌!宫颈癌由于恶性程度较高,因此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早期宫颈癌症状出现后,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给予宫颈癌及时的治疗。

下面我们看看肿瘤心专家的介绍。

1、宫颈锥形活检:将宫颈作锥形切除。

术前应先作阴道镜确定病变部位,亦可作碘试验。

切除的标本应作连续病理切片以除外浸润癌。

2、细胞学检查:凡遇可疑病例,如宫颈接触性出血或糜烂较重、久治不愈者,应作宫颈刮片查瘤细胞。

如发现癌细胞或核异质细胞应进一步行宫颈活检。

宫颈癌普查时,多采用此法进行筛选宫颈活检。

3、碘试验:在未染色区取材,可提高准确性,取材时应包括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外,并最好在3、6、9、12点作四点活检,以防漏诊。

4、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可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并可看到鳞柱上皮交界处。

在阴道镜指导下作活检,可提高准确性。

看不到鳞柱上皮交界处时,应作宫颈管搔刮,将刮出物送病检。

什么原因容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1、多个性伴侣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发育成熟,比较嫩弱,对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质敏感,若性伴侣是一个癌细胞的携带者,就很容易通过性交将癌细胞种植在少女尚未成熟的宫颈组织上。

2、性交过频精子进入阴道后产生一种精子抗体,此抗体一般要在4个月左右方能消失。

若性伴侣愈多,性交过频,那么,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异性蛋白),在短时间内进入女子体内,从而干扰了产生精子的抗体反应,故而易罹患宫颈癌。

3、慢性子宫颈炎男性包皮垢中多种致病的细菌、病毒(尤其是致尖锐湿疣的人乳头瘤病毒)过早过多地反复刺激年轻女子的下生殖道及子宫颈上皮,导致慢性子宫颈炎,最终转化为子宫颈癌。

4、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及月经经期延长的女性,宫颈癌的危险明显升高;产褥期卫生不良者也是宫颈癌等妇科肿瘤的高发病人群。

5、人类乳突病毒(HPV)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目前发现的80余种HPV型别中,约有30余型与性生殖道病变有关。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早期宫颈癌是指癌变仅限于宫颈上皮层、内膜下层和浆膜下层,且仅有少量癌细胞,未累及深层和淋巴结核肿的病变。

早期宫颈癌患者病情较轻,治愈率较高,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早期宫颈癌的发现、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早期宫颈癌的发现1. 定期妇科检查宫颈癌的筛查可以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实现。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及时治疗,避免恶化。

通常建议20岁及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或采用HPV病毒检测技术。

2. 注意早期症状早期宫颈癌的症状不明显,但仍有以下表现:(1) 阴道出血:不与月经周期有关,经期前或经期后均可能出现。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异常,可能呈黄色、棕色、血性等。

(3) 阴道异味:臭味浓重。

(4) 其他不适症状:例如腹痛、盆腔不适、排尿、排便异常等。

凡是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宫颈涂片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活检,以确定是否患有宫颈癌。

二、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和化疗三种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剖宫产术或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去除宫颈肿瘤。

剖宫产术适用于未生育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对于已经生育的女性,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更适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创伤较小,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功能,但可能会导致宫颈管狭窄和早产。

2. 放疗放疗对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很好。

放疗分为外放和内放两种。

外放射线照射范围较广,可以覆盖癌变组织和旁边的淋巴结,一般需要接受4-6周的治疗。

内放是将放射源放入宫腔内,直接照射宫颈癌。

放疗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女性的生育能力,但可能会导致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等副作用。

3. 化疗化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杀死癌细胞。

化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

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1. 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

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

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

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

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

本文将介绍八大癌症(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癌症。

一、肺癌早癌筛查方案: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

常用的肺癌筛查方式包括胸部CT和肺部X光检查。

胸部CT具有敏感性高、无创、准确性等优势,在筛查肺癌时较为常用。

二、乳腺癌早癌筛查方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早期乳腺癌筛查是保护女性健康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式包括自我触检、乳腺超声和乳腺X光摄影(即乳腺X线检查或称为钼靶检查)等。

自我触检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乳腺癌筛查方式,女性每月可以自行触摸乳房,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胃癌早癌筛查方案:胃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经验性的筛查法包括胃镜和胃蛋白酶原检测。

胃镜是目前最常用的胃癌筛查方式,它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异常情况,包括胃炎、胃溃疡等。

四、结直肠癌早癌筛查方案: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可以大大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率。

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包括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和CT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低成本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隐血,可以初步发现结直肠癌的存在。

五、肝癌早癌筛查方案: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

常用的肝癌筛查方式包括肝脏超声、肝脏血清学检查和α-胎蛋白检测等。

肝脏超声是筛查肝癌的常用手段,它可以直观地观察肝脏结构和异常情况。

六、宫颈癌早癌筛查方案: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

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式包括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和宫颈活检等。

子宫颈癌常见病因、高危因素、临床症状、早期宫颈癌病变检查方法、筛查生理期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预防要点

子宫颈癌常见病因、高危因素、临床症状、早期宫颈癌病变检查方法、筛查生理期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预防要点

临床子宫颈癌常见病因、高危因素、临床症状、早期宫颈癌病变检查方法、筛查生理期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预防要点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

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为生,高发年龄50-55岁。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常见病因1.病毒感染:(1)高危型HPV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目前已知 HPV 有120多种亚型,其中 6、11、42、43、44 亚型属于低危型,一般不诱发癌变; 16、18、31、33、35、39、45、51、52、56、58 亚型属于高危型,高危型 HPV 亚型产生E6和E7癌蛋白,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P53和Rb相结合,导致细胞周期控制失常发生癌变。

(2)单纯疱疹病毒II型及人巨细胞病毒等也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2.性行为:与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为已婚妇女,未婚妇女少见,过早性生活或早婚者子宫颈癌发病率显著增高。

1初次性生活<16 岁、早年分娩,因青春期宫颈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物较敏感。

2多个性伴侣。

3.宫颈糜烂、裂伤外翻由于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缘故,容易遭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等。

宫颈癌的发生与宫颈糜烂的存在关系密切,患有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4.包皮垢因素:一些临床资料指出,包皮垢可能是病毒或化学致癌物的携带者,目前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

5.妊娠分娩次数多:妊娠期免疫力低下,HPV-DNA 阳性率增高;分娩次数多,宫颈创伤率增加;妊娠与分娩内分泌及营养也发生改变,故患宫颈癌的危险增加。

6.吸烟:频繁的吸烟是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与子宫颈癌有关其他高危因素(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

妇产科医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注意事项相关试题及答案

妇产科医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注意事项相关试题及答案

妇产科医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注意事项相关试题及答案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是()A、阴道窥器下,肉眼观察宫颈情况B、阴道镜下观察宫颈情况C、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D、三合诊检查E、宫颈分泌物检测人乳头瘤病毒2、液基细胞学取样必备物品,除外()A、木质刮板B、检查手套C、消毒或一次性阴道窥镜D、标记笔E、宫颈细胞刷、含固定液标本小瓶3、临床阴道镜检查指征,描述错误的是()A、治疗后细胞学异常/HPV(+)B、HPV16/18(-)C、持续HPV阳性1年D、病史或临床体征可疑E、细胞学ASCUS/LSIL伴HPV(+)4、有关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判读结果与处理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A、未见上皮内病变及癌变:建议1年内复查B、念珠菌、滴虫、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及显著的炎性变化:建议治疗后复取抹片检查C、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建议做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D、非典型腺细胞,意义不明确;建议3~6个月复查或做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E、非典型腺细胞,倾向于肿瘤(可疑腺癌)建议做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5、临床取样的最佳时机是()A、月经期B、妊娠期C、月经周期后半周期D、子宫颈阴道炎时E、距上次取样2天后6、关于巴氏细胞学取材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受检者膀胱截石位,用阴道窥器将宫颈充分暴露B、取样后将取样器立即放入细胞保存瓶中至瓶底,上下反复刷洗或漂洗10次以上,尽可能将所取细胞洗入瓶内C、用LBC取样器的尖端置入子宫颈口,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少1~2周,尽量避免损伤子宫颈引起出血,影响检查结果D、玻片立即放置于固定液中(95%乙醇),固定15分钟以上E、将固定好的涂片取出,放在片盒中,与申请单一起送检答案:CABDCD。

【课题申报】妇科医生宫颈癌筛查的新型技术应用

【课题申报】妇科医生宫颈癌筛查的新型技术应用

妇科医生宫颈癌筛查的新型技术应用项目申请书一、项目名称:妇科医生宫颈癌筛查的新型技术应用二、项目背景和意义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为12万例,其中约有8万例死亡。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防治该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妇科医生一般采用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即“巴氏涂片法”作为常规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然而,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检出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早期宫颈癌和预癌病变的敏感性不够。

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技术迫在眉睫。

三、项目内容和技术路线1. 项目内容:通过研究宫颈癌的发生机制,寻找宫颈癌的早期标志物,建立一种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

2. 技术路线: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前期实验1)收集与宫颈癌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宫颈癌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在实验室中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索宫颈癌早期标志物的筛选方法。

第二阶段:标志物筛选和验证1)运用生物技术手段,筛选并验证宫颈癌早期标志物。

2)利用大样本的临床样本进行验证,并与巴氏涂片法进行对比试验。

第三阶段:建立新型宫颈癌筛查技术1)基于前期实验和验证结果,建立一种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技术。

2)优化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其灵敏度和准确性。

第四阶段:新技术应用和推广1)开展实际临床试验,对该新型宫颈癌筛查技术进行评估和推广。

2)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南,推动新技术在妇科医生中的应用普及。

四、预期成果1. 建立一种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

2. 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验证该新技术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南,推动新技术在妇科医生中的应用普及。

五、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前期实验,耗时1年。

2. 第二阶段:标志物筛选和验证,耗时2年。

3. 第三阶段:建立新型宫颈癌筛查技术,耗时1年。

4. 第四阶段:新技术应用和推广,耗时2年。

hpv检查方法

hpv检查方法

hpv检查方法HPV检查方法。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它可以引起生殖器疣和多种癌症,包括宫颈癌、阴茎癌和肛门癌。

因此,定期进行HPV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HPV检查方法。

1. 妇科检查。

对于女性来说,妇科检查是最常见的HPV检查方法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个类似棉签的工具,轻轻刷取宫颈上的细胞样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称为宫颈抹片检查,也被称为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抹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宫颈上的异常细胞,从而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2. HPV DNA检测。

HPV DNA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宫颈上的HPV病毒DNA来确定是否感染HPV的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在宫颈抹片检查后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

HPV DNA检测通常被用于筛查高危型HPV病毒,因为这些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

3. 生物检测。

生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宫颈上的组织样本来确定是否感染HPV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在宫颈抹片检查显示异常细胞后进行,以确认是否存在宫颈癌前病变。

生物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男性尿道拭子检测。

对于男性来说,HPV感染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他们同样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HPV。

男性尿道拭子检测是一种通过采集尿道分泌物样本来确定是否感染HPV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男性了解自己的HPV感染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5. 肛门检查。

HPV感染也可以引起肛门疣和肛门癌,因此肛门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病变至关重要。

医生会通过肛门镜检查肛门周围的皮肤和黏膜,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肛门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肛门疣和肛门癌前病变,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HPV检查是预防宫颈癌和其他相关癌症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进行HPV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进行HPV检查,特别是有性生活的成年人,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宫颈癌筛查方法的选择

宫颈癌筛查方法的选择

宫颈癌筛查方法的选择摘要概述了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高危型HPV NDA检测、肉眼检查及阴道镜检查;筛查方案:①经济发达地区,可采用HPV 检查和液基细胞组合;②中等发达地区,可采用巴氏涂片和人乳头瘤病毒快速检测;③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用肉样观察来进行筛查。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方法选择子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子宫颈与外界相通,子宫颈病变可通过对病灶直接观察或取样得以早期筛查诊断,使子宫颈癌成为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唯一可治愈的妇科癌症。

现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经济有效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

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传统巴氏细胞学涂片:从子宫颈刮取细胞,在玻片上涂片,固定和染色后,由训练有素的细胞学家对细胞进行评价。

由于细胞学检查时病人无痛苦,无严重并发症且可重复检查成为有效的筛查手段。

但巴氏涂片的准确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染色技巧、阅片水平,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假阴性的出现。

液基细胞学检查:传统巴氏涂片的假阴性有50%~60%是由制片误差所致。

液基细胞学改变了常规涂片的操作方法,标本取出后立即注入装有特殊保存液的容器中,几乎保留取材器上所有的细胞。

因细胞是均匀分散于样本中,故可制备多张相似的玻片,与常规制片方法比较,提高了样本的收集率,并使细胞单层均匀地分布在玻片上,与巴氏细胞涂片技术相比,使发现低度和高度病变的敏感度提高10%~15%。

高危型HPVDNA检测:杂交捕获试验(HC-2)是用于检测HPVDNA的新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发光对抗体捕获的信号加以放大,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

目前该法已得到世界范围认可,广泛地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和随诊。

肉眼检查:肉眼检查室指在宫颈表面涂化学溶液,在没有放大的条件下,凭医生肉眼直接观察宫颈表面上皮染色的反应以诊断宫颈病变。

首先用5%醋酸溶液,宫颈上皮变白色为阳性,然后涂5%复发碘溶液,碘不着色为可疑。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

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

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

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

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

(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每个女性都应知道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每个女性都应知道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每个女性都应知道癌症是人体内癌细胞不受控制、无限增殖的一种疾病,虽然其有可能扩散至全身各个部位,但通常还是以其原发部位命名。

当癌症的原发部位在子宫颈时,所产生的恶性肿瘤就被命名为“宫颈癌”。

宫颈被鳞状上皮覆盖,颈管内是柱状上皮,宫颈癌好发于鳞柱交界的地方。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通过常规筛查来预防的恶性肿瘤,在筛查发现后,治愈率较高。

宫颈癌是目前仅有的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其潜伏期长达十到二十年。

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势态,并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绝大部分的宫颈癌与长期或反复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HPV)有关。

尽管宫颈癌的病因现已十分明确,但宫颈癌却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所以宫颈癌筛查十分重要。

宫颈癌筛查手段及其注意事项1.巴氏涂片法巴氏涂片是一种常规宫颈涂片检查,可有效的发现早期宫颈癌,该涂片检查可预防绝大部分的宫颈癌,宫颈涂片检查步骤较为简单,首先医生使用内窥镜扩张受检人员生殖道,以便观察宫颈口,然后使用棉签、木质刮片从宫颈口收集脱落细胞,并将其制成玻片,再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

其检测结果有五个等级:①刮取细胞为正常细胞,还需要定期检查。

②有少量不正常细胞,或许是炎症所致。

③出现可疑的癌细胞,需再做一次玻片检查,有时需要做病理切片。

④出现非常可疑的癌细胞,需要做病理切片进一步观察。

⑤确定出现癌细胞,需做病理切片进一步观察癌细胞的发展程度。

1.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筛查TCT筛查技术与巴氏涂片相似,但是取样、制片和观察手段均更加先进。

一般采用细胞刷刮取宫颈管的上皮细胞,细胞刷可以通过摩擦力使上皮细胞脱落,取样效果优于巴氏涂片法,并将刮取的细胞装入含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再将漂洗的细胞送往实验室过滤,减少样品中的血液、分泌物和炎症组织等干扰因素,且TCT法使用全自动制片机对样品进行制片,使细胞均匀的分布在玻片上,在玻片的清晰度方面也优于巴氏涂片法。

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对健康妇女开展以细胞学检查为主要手段的宫颈癌筛查,可使宫颈癌的诊断提前到临床前癌,故西方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了明显下降趋势。

我国由于诸多原因,宫颈癌筛查的开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不够理想,宫颈癌仍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因此,根据各地区宫颈癌发病和经济状况对合适人群采用合适手段进行宫颈癌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宫颈癌筛查手段1·1宫颈细胞学检查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传统巴氏涂片大规模地实施宫颈癌筛查,其发病率在50年间下降了60%~70%。

但也存在敏感性低、假阴性率高的缺陷,导致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宫颈癌发病率的徘徊不降。

导致假阴性的原因有:(1)取样问题:传统巴氏涂片采用的取样器未能从宫颈转化区采集到异常细胞,或未能将采集到的异常细胞转移到玻片上,据文献报道传统巴氏涂片只转移了取样器上不到20%的细胞。

(2)诊断问题:转移到玻片上的异常细胞可能因互相重叠或被炎细胞等覆盖而难以发现或识别,或因疏忽而未注意到本来可以发现的异常细胞。

针对传统宫颈癌筛查手段存在假阴性,以及产生假阴性的原因等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宫颈细胞学检查报告系统和样本采集、制片技术以及诊断程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一系列新技术也应运而生,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由于传统的巴氏报告系统不能指出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是感染性、反应性还是肿瘤性的,以及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不一致等不足,1988年美国的部分细胞病理学专家提出了新的报告系统———bethsda(tbs)系统,于2001年进行了再次修订。

tbs系统属于描述性诊断,强调细胞病理与临床间的沟通。

其首先对标本的满意程度作出评估,然后提出一个总的诊断,最后给予描述性诊断,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异常细胞的出现指出了可能原因和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保持一致。

目前全世界已普遍采用tbs报告系统。

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改善了样本的收集率,并使细胞均匀地分布于玻片上,提高了发现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度。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哪些
*导读: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

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

……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严重地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因此,如果做到早诊早治,就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那么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哪些呢?
一般25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应每3~5年检查一次。

宫颈癌筛查方法
母亲或姐妹患有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查一次。

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细胞检测:巴氏涂片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巴氏涂片检查曾经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70%~80%。

后来,人们又发现传统的宫颈巴氏5级分类法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和局限性。

1988年产生的伯塞斯达系统(TBS)逐渐取代传统的宫颈巴氏5级分类法,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TBS报告法内容直观,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

HPV检测据报道:宫颈癌的HPV检出率可达99.7%,根据其致癌性可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

通过HPV检测,可预测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以指导筛查的时间间隔,这还是一种随访监测手段,可以判断治疗效果。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从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确定宫颈的状况,可提高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这是一种与细胞学检查互补的检查方法,一般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的,应进行阴道镜检查,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

目前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上几种,临床证实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对普通瘤变的检出率提高了100%,对高度瘤变的检出率提高了233%,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宫颈癌筛查宣传总结

宫颈癌筛查宣传总结

宫颈癌筛查宣传总结一、背景介绍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宫颈癌筛查则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宣传,许多女性并不了解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导致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筛查方法1. 宫颈抹片检查:通过取下宫颈表面细胞进行检测,可早期发现异常细胞。

2. HPV病毒检测:检测是否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一种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3. 宫颈镜检查:通过放大观察宫颈表面及内部情况,可发现早期病变。

三、筛查建议1. 女性应该在20岁时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抹片检查。

2. 30岁以上女性可选择同时进行HPV病毒检测和宫颈抹片检查。

3.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过多个性伴侣或曾经感染过HPV等),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四、宣传方式1.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宫颈癌筛查知识。

2. 社区宣传:在社区医院和社区活动中,向居民发放宫颈癌筛查宣传资料,并进行现场讲解。

3. 学校教育: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向青少年普及宫颈癌筛查知识。

五、推广效果1. 提高了公众对于宫颈癌筛查的认识和意识。

2. 增加了女性前往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人数。

3. 早期发现了一些患者的病变情况,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六、总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宣传和推广,可以提高公众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和意识,并促进更多人前往医院进行检测。

同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情况,提高治疗成功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宫颈癌筛查,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的常规检查手段
荧光素检查、涂片检查、染色体检查、电子计算机等都是较为常用的宫颈癌诊断手段。

很多宫颈癌患者早期都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病情的一再恶化,最终失去治愈机会。

因此,宫颈癌的及时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处,宫颈癌的常规诊断手段有哪些呢?荧光素检查、涂片检查、染色体检查、电子计算机等都是较为常用的宫颈癌诊断手段。

一、荧光素检查
荧光素为一种生物染料,它与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有一定的亲和力,口服或静脉注射后,癌瘤组织吸收的荧光素比正常组织多,在紫外线激发下,癌组织产生的荧光强度比正常组织强,因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对比,借此可辅助早期癌的诊断。

方法是给检查对象口服荧光素钠盐1g,11/2~3小时内于暗室内用2537光谱,8瓦功率的石英玻璃紫外光灯源照射宫颈,观察局部颜色的变化。

紫色为光滑的鳞状上皮,示正常宫颈。

紫褐色见于宫颈糜烂者。

若在紫色或紫褐色的部位出现散在细条状或斑点状黄色,为荧光素检查阳性,提示宫颈上皮有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

对可疑宫颈癌进行荧光检查,可以辅助活检定位,提高一次活检阳性率,获得早期诊断。

二、荧光显微镜检查
用荧光染料吸附于生物组织,在紫外线照射下,细胞各部发生不同色彩和强弱的荧光,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常用的荧光染料为吖啶橙(简称AO),它对DNA和RNA均有很强的亲和力。

在0.01%吖啶橙液及pH6条件下,胞浆和核仁中RNA呈红色荧光,核内染色质的DNA则呈绿光或黄色荧光。

癌细胞增长迅速,胞浆中的核酸大量增加,核内的DNA亦有所增加,因此荧光很强,呈火红色的浆和亮绿黄色的核。

荧光显微镜对宫颈癌脱落细胞的检查,方法较简便、经济、快速,其诊断准确性略低于巴氏染色法,可用于宫颈癌防癌普查。

三、局部涂片检查
宫颈局部涂片快速诊断法:杨简(1963)根据表面染色法原理,设计应用铁苏木素液直接宫颈局部染色法,辅助诊断早期宫颈癌。

其原理是当癌细胞的核染色质增多与染液中的铁苏木碱相结合,能在1~2分钟内即被染成深黑色,而正常粘膜则不着色或仅着浅灰色,两者呈鲜明对比,肉眼可做出初步判断。

此法操作简便、快速,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可作为防癌普查或防癌门诊初筛的方法之一。

但不是特异诊断法,必须进行活检肯定诊断。

四、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检查有助于鉴别炎症或肿瘤。

近年来,有人主张对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进行病变上皮的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据文献报告,宫颈的炎症细胞染色体均为正常的二倍体,轻度间变细胞染色体核型也多属正常,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时,大多可发现非整倍体及多倍体。

随着从原位癌向浸润癌的发展,所有二倍体细
胞可逐渐完全消失。

五、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近年来肿瘤的诊断已发展到CT超声扫描和核素显象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法,但应用于子宫颈癌的诊断还是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①计算机可用来对癌细胞进行自动计数和鉴别,预测核的浓度,细胞和核的面积及二者的比例,了解细胞和核的形态及核内部的结构等;
②应用计算机储存和处理来自病人的信息,通过教学方法来明确病情变化的规律性,协助诊断,并可预测病情的演变和估计预后;
③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的应用:CT机由X线发射器、接收器、电子计算机和显影控制器几个部分组成。

其原理是利用高灵敏度探测器,测定人体组织吸收X线后的衰减量,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测量的数据来分辨组织密度细微的差异,再组合成断面的图象,由荧光屏显示出来。

应用CT检查盆腔,对宫颈癌的诊断及确定癌瘤扩展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