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书笔记及评语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完后所写】:德顺爷爷是路遥为加林安排的指路人,故事的最后如果没有德顺爷爷的一番话加林必将奔溃而灭亡,因为德顺爷爷的指点才最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创作空间,虽然整个故事中高加林一再的被生活所“开玩笑”但作者心里还是爱着高加林的,所以才给他安排一个诸如观音菩萨一般点化人的德顺爷爷来拯救他。

P94:高明楼这番话一是因为他暗中使绊子下了加林的教师工作感到内疚,二是他这样的明白人知道加林有文化又有想法,关键最主要的加林还年轻,将来即使在村里务农也必有一番作为,此时若和加林继续把梁子往深里结就不太好办了,在那时的中国农村和明楼一样文化水平不怎么高但看问题很深远很全面的却大有人在。

P105-107:巧玲是有文化的,所以她很愿意姐姐和加林这种同样有文化的人交往并能结为夫妻,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高明楼也尊重有文化的人,他千方百计想解开加林心中因为被下了教师所结的疙瘩。

“隐隐的雷声”影射了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掀起一场轰轰烈烈改革开放大革命的春雷。由此对照结尾,如果路遥继续往下写,高加林必定是还有一番作为的,但又为什么不往下写呢——高加林这样的近乎完美的角色在爱情上不允许有第三次,所以就不能再往下写了。

P117:作者借德顺爷爷之口道出了“婚姻”的真谛(不是爱情):只有称心如意的两个人在一起才叫婚姻,这个称心如意是多方面的,双方对对方的感觉,双方家庭和家族中家长亲戚的看法,社会的认可等等。而爱情完全只需要两个人的犯傻就可以不顾一切。

P129—130:“这样的事情”在此处是特指,人性中都有“狗眼看人低”的本性,因为高玉德的弟弟当了干部,大家才会乐意帮忙。

用侧面的的描写来形容人多,再没有比这更生动更形象了。

P138:加林的叔父转业到地委当干部,再没有比这个转折更合理,也显得巧妙而不牵强,为后面加林的人生经历及故事发展奠定了一个好基础也给下半部分故事开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头”。

P155:黄亚萍在此处用了“分别”这样的爱情词汇,而不是毕业或者分开

这样的普通词汇。

黄亚萍是追求恋爱自由的,是那个时代里打破传统婚姻爱情观念的年青一代的代表和缩影。

P160:经过矛盾的挣扎之后又和残酷的现实妥协了。

P163:刘巧珍的劣势在此处开始体现,文化层次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造成了高加林爱情的天平向黄亚萍一方倾斜过去。

P171:刘巧珍爱上高加林注定是痛苦的要被伤害的,他们之间的差异太大,看到这里我们可以下结论,即使在这个故事中没有黄亚萍出现他们也不会走到一起,如果说这样的一对人经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最后逾越了巨大的思想差异的鸿沟,打破世俗的桎梏而终成眷属了,那么这个作者一定不是路遥而是琼瑶。

P172—173:处在爱情中的女人,思想是复杂的而行动却是很单纯的,男人正好相反。

黄亚萍“厚颜无耻”的现代观念和叛逆精神是刘巧珍最大的敌手。

在爱情中女人的直觉总是出奇的准确,而男人又正好相反。

P175—176:心软也是爱情中的大敌。

亚萍的“预防针”打的恰到好处,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以后就是父母提出异议,她也是提前就告知过的,不能一味的怪自己。

这是以前和现在之间的矛盾,以前的理想中的爱人现在要转换成现实中的理想爱人是很困难的,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黄亚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至于最好自尝苦果。

P184—185:高加林的悲剧正源于此,他权衡了一切唯独没有权衡“万一”二字。

攻心战。加林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选择了黄亚萍。其实还是他的高傲和自负的心理占了上风。

P191:在激动和悲伤中还不忘把自己心爱的人保护起来,果然应了那句话,“处在爱情中的人都是仙人。”

P194—195:刘巧珍的大度可以和当年的孙中山夫人卢慕贞相比。

鹰的意象,加林希望自己也能像老鹰一样,摆脱农村甚至是刘巧珍的束缚

在自己的天空里自由的翱翔。

当你扔掉一个苹果捡起另外一个吃一口才发现没有原来的甜,这是很多人经常犯的错误,这个经验也被很多人所传授却依然有很多人继续无怨无悔的去犯相同的错误。

P204:没文化的姑娘在遭受感情上的巨大打击之后往往是两个极端,毁灭或者是活得更好,巧珍属于后者。

P207:马栓的思想境界比高加林这个在当时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高很多。对于内心激动的侧面描写很到位。

P220:说到底黄亚萍爱的是“非农”户口的高加林,而不是高加林本身。

P234:这句是真话,同时也是谎话。

P240:正如前面所说,女人的感觉向来是出奇的准。

P248:这结尾给每一个读者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

封底:《人生》整个作品十四万多字,在小说类作品中来说属于中篇,故事情节从发生到结束在时间上只有短短几个月,在空间上也只有高家村到县城这十几里路程,在如此的短的时间和这么近的空间里路遥把故事情节安排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不仅仅是路遥超凡文字驾驭能力的体现,也是他童年到青年在农村生活的丰富经历积累的成果,故事中主人公高加林在这段时间里可谓是“三起三落”,第一起没有明写,从侧面反映出“当上了农村教师”,故事一开头就是他教师被下,就落了;安心当农民的他本想和巧珍在一起,却因为叔父的专业当干部进而使自己到了县城工作,在获得黄亚萍的芳心之后,他踌躇满志的去省城学习,单等着和黄亚萍一起调去南京,开拓一片更广阔的空间,却因为被人告发而再次回到农村,在故事的最后路遥又帮加林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虽然没有明写可谓是第三次奋起,从故事的结尾我们不难看出加林日后必定是飞飞黄腾达了,意虽未尽而局已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