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合集下载

德国政治制度

德国政治制度

德国政治制度联邦德国政治制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

二战后分为西德与东德;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

一、德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德意志联邦时期的政治制度843年凡尔登条约,形成了独立国家;11世纪末开始使用德意志这个名称。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德国的分裂割据更加严重;1815年组成松散的联合体;1849年《法兰克福宪法》宣称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的联邦制的政治制度,但未实现。

(2)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俾斯麦通过1864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史称“第二帝国”。

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实际上是一个军事专制的国家。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9--1933年间的德国。

191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法》,第一任总统艾伯特。

明确主权在民的原则,开创了德国共和政体的历史。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宪法,理论上确立了议会民主制政体。

(4)第三帝国的独裁统治又称纳粹德国。

指1933--1945年间的德国。

意识形态是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变体)。

希特勒解散国会,实行独裁统治,并取缔了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

(5)《基本法》的制定及其特点1945年,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告终。

1948年,美英法三国将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并于194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简称《基本法》),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苏联也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90年两德统一,《基本法》经过修改后,于1994年生效。

特点:突出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明确禁止对外侵略和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为防止党国合一、法西斯一党独裁的再度出现,就政党的法律地位作出规定;设立联邦宪法法院,保证宪法实施;限制本国国家主权,将国家部分权力移给有关国际组织,并承认国际法的效力优于国内法;修正传统的议会内阁制,限制议会倒阁的权力,实行“建设性不信任案”制度。

德国政治制度演变述论

德国政治制度演变述论

2.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宪政尝试
◆1849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帝国由内政独立的各邦组成; (2)帝国元首为“德意志人的皇帝; (3)帝国立法机构为帝国议会,由二院组成; (4)最高帝国法院,负责处理各邦以及帝国与邦之间 的法律纠纷。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制定的帝国宪法, 是德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最民主的 一部宪法,它是德国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政 治理想建立新的统一国家的尝试。
威廉一世(Wilhelm I )

普鲁士国王(18611871)和德意志帝国 皇帝(1871-1888)。 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 俾斯麦认为威廉是一 个传统、谦恭、绝对 有礼的绅士,是名副 其实的普鲁士军官。
三、魏玛共和国宪法制度
1.魏玛共和国诞生的背景
◆选举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帝国议会——主要权力机构 ② 帝国官廷总务府——给皇帝提供建议 枢密院——直属皇帝的最高上诉机关 帝国执政府——协助皇帝处理国务 ③罗马教会
——由于德国的特殊发展,封建诸侯的独 立地位十分稳固。诸侯国都设有各自的 行政机构和邦议会(等级会议),有自 己的税收、军队,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外交权,自行对外宣战和媾和。到17世 纪,这个所谓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 马帝国”包含314个邦国和1475个独立领 地。当时的德国地图,被人们形容成一 件“狂欢节穿的短上衣”。
◆宗教骑士团国家(13C末)
①骑士团团长(国家的最高首领以及领 土的最高所有者,由选举产生,终身任 职); ②五大“总管”(辅佐团长); ③国土划分为20个行政区(称“省”, 由各位“省长”负责管理)。

——骑士团国家承认神圣罗马帝国为宗主国。 14、15世纪,骑士团被波兰—立陶宛联军和 波兰军队两次打败,骑士团国家被迫成为波兰 的附庸。1525年,骑士团国家宣布进行宗教 改革,改宗路德教并成为世俗化的公国,继续 承认波兰的宗主权。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9年
民主改革循序渐进 英国:1640----1689
12年 7年
美国:1775----1787 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德国:1864----1871 专制制
代议制
民主
人治 法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法国:议会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实)
1866 普鲁士
1864 丹麦
1870 法国
(二)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内容
①国体: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 留了一些自治权。
江 苏 省上 冈 中 学
② 政 体: 君 主 立 宪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皇帝:国家元首,任命官吏、 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宣战、 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 统帅军队,权力巨大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 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 他所运货物的价值。
上述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面临着怎样的问 题?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前提: 德国的统一
1、原因: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能够统一的原因:第一19世纪五、六十 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四分五裂 的状况严重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第二在资产阶级软弱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和 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邦国。在其“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 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总江 苏结省上一冈:中 学英、美、法、德四国近代代议—制—近比代西较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国家制度)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有什么意义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有什么意义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有什么意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维护政权的基本。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有什么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的意义1、积极性:①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②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2、局限性: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由于德意志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决定着德意志的民主与专制力量的对比,决定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同时德国的统一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通过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它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但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后来逐渐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因此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为了巩固德国的统一和普鲁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的,它施行到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帝制被推翻时为止.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由此确立,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由《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修改而成,共14章78条。

世界史3-2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世界史3-2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 陈文海 《法国史》
⑶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的意义:
①宪法最终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共和派掌 握了政权; ②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 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③后来的宪法修正案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 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堵塞了君主 派的复辟之路.
例题.1875年法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 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 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德国历史学家弗朗茨.施纳贝尔这样写道: “在欧洲所有的文化民族当中,德意志人, 由于他们居住空间上的地理条件,成为了一个 负担最为沉重的民族。特别地理上的负担造就 了他们历史上的一种特别有负担的传统。” 但在当时的欧洲,“对于文化民族来说,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化的民族国家是告别中世 纪,迈进现代化社会门槛,维持稳定统治的唯 一有效的过渡性政治方式”。因此能否或何时 建立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衡 量欧洲各民族政治、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 尺。
二、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
1、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形成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形成
2、两党制形成的原因:
• 美国政党的诞生起源于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路
线的分歧。
• 从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的两种对立的、相互矛盾的力 量,它们表现为工业利益与农业利益之争、北部与南部之争、 联邦权与州权之争、大政府主义与小政府主义之争、政府组 织力量与个人自由之争。 • 过去人们习惯以一种党派色彩来观察这一斗争,结论往往是 片面的。 —— 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⑵局限性: 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 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 权利。 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你认为军队在德意志帝国的地位 怎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会导 致怎样的结果?
德国军队在帝国中占 有重要地位,说明德意志 帝国具有很强的军国主义 特色,军国主义思想在社 会中影响深刻,最终将德 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 深渊。
威廉二世
4、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的分离
★关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几点认识: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过程方式: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到19 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确立。 主要特征: 1)以选举与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2)实行三权分立和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拓展1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表现
法德两国宪法的制定,分别有何进步性?
法国: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2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经:工业资本主义;政:现代民主政治)
德国: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2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把德国拖进一战的灾难)
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
为什么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会保留大量专制主义,其建 立起的代议制不如英国、美国、法国彻底和完善?
责,立法权归议会,但君主有否决权。
特点: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
•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 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 形式粉饰门面”?
宪法表明: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 可见: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的政治前提 ——德意志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背景原因 (1)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
发展。 (2)普鲁士的强大,促进统一条件的成熟 (3)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2、统一过程:三次王朝战争
普鲁士取得石勒苏益格 奥地利得到荷尔斯泰因
3.1870普法战争 1.1864普奥对丹麦 2.1866普奥战争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框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的政治前提:
德意志完成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三、德意志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君主立宪制——--法西斯专政——-民主政治
一、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 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 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 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5、评价:
⑴ 局限性: ①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和军国主义色彩。 ②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⑵进步性: 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9世纪末)。
特别提醒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专制主义色彩加上其一直存在 的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德 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直到二战后,德国的民 主政体才真正成熟。
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
同。
相 1、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
同 2、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

比较项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点:权力中心不同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3)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4)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3.1832年议会改革(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1.联邦宪法的制定A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背景:.B.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①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经济的利益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古希腊政治体现了什么特征?他对西方资产阶级代 议制的形成带来了什么影响? 特征: 人民主权;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 影响: 的基础。 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 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涵义:其一,不同 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 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又 “有衡”: 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 目的: 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
政治体 行政 项目 制 权 国别 议会制 英国 君主立 内阁 宪制 总统制 美国 民主共 总统 和制 总统制 法国 民主共 总统 和制 二元制 德国 君主立 皇帝 宪制 立法权 司法 国家 政府首脑 及 权力 军权 权 元首 产生方式 中心
确立 文件
议会下院
《权利 首相。 议会 议会 议会 国王 议会 法案》 选举 《1787 联邦 总统。 人民 总统 总统 总统 法院 间接选举 宪法》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 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 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 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 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 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 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2分,言 之成理,皆可得分)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皇帝
不 同 点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 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产阶级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 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产生,作用很小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德国元首 立法权控制行政权;总统对 拥有绝对的实权;帝国宰相 议会负责;法国总统任免官 (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不对议 员和解散众议院须征得参议 会负责;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 院的同意 会
.4、 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 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宪法 5、“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 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 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 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8.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 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
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Nhomakorabea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材料一:我们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 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三:近 110 年间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 受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3)依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那些斗争和探索? 主要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斗争与探索: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
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 的历史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3、19 世纪 70 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 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②国会由两院 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 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政体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国家权 力中心 议会产 生方式 国家元 首、议 会、政 府之间 关系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国民议会选出 议会
一、民主政治的起步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 1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 、历史背景:德意志的统一及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规定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 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 ②宰相(内阁首脑)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 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 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 皇帝和宰相。 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包括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④规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 课堂巩固: • 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20题)下列宪法中, 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议会制度都得到发
考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标: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 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 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 的作用。
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 2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 决定对外政策等。 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1)、内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 西方近代民主制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但古希腊 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 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所有合法公民直接参与国家 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 决策者. 管理;而近代民主的形式是代议制,是间接民主, 2、美国: 由议员代表选民,参与国家管理。 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 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 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 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 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 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 1871年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 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英国:维多利亚继位时只有 18岁,首相墨尔本几乎是手 把手的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她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的 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 相。 德意志:德皇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在 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 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 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和满腹牢骚但还是被威廉二世 解除首相职务,回家乖乖写他的回忆录。
美国
独立战争胜利 《1787年宪法》
1787年
中央集权 总统共和 制 、分权与制衡、 民主原则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 和国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 和国宪法》 (1875)
《德意志帝国宪 法》 (1871)
1875年
议会共和 制
德国
通过三次王朝 战争完成统一
1871年
君主立宪 制
• 二、民主政治的发展(阅读) • 概况 选二——P79-80 政党政治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4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 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 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 议院通过昔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 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 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 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 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和跟各自议 会之间关系的差异?(8分) 德国:世袭,控制议会。(4分)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4分)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三次会议
贾庆林在政协会 议上讲话
宁夏自治区成立50 周年徽标
(4)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 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 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 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 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 《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 (4分)。异:英国国王权力受 命的帝国宰相。 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 (4分)
问题:同样作为立宪君主,祖孙二人的表现为什么 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英国: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能形式上任命首相,首相对议会 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 德意志: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首相由帝国皇帝任命,对 皇帝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