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3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呈暗红色。
2.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取决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与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 正比。
3.粘滞度:
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gren) 男子为0~15mm/h, 女子为0~20mm/h。
意义:血沉越快,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越小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临床应用:
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向组 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 血细胞 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数
量最多,占99%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血小板platelet 最少
(1)概念
指血液凝固后所析出来的清澈的淡黄色的液体。
(2)与血浆的区别
一无一多一少:
✓ 无纤维蛋白原(主要); ✓ 多了一些血小板释放物质;
✓ 少了一些凝血因子。
抗凝


不加
全血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
血小板激活 (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止血栓
凝血系统 激活
纤维蛋白 形成
血凝块形成
二、血液凝固
(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特点: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
性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白蛋白、卵磷脂 ---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 --- ESR
男性: 0~15mm/h;
女性: 0~20mm/h
⑶ 红细胞渗透脆性
(osmotic fragility)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 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可用于表示红细胞 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1 渗透脆性∝ —————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
40~48g/L 15~30g/L
血 液
(二)血细胞
血浆蛋白: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
功能: 1.营养功能 2.运输功能 3.维持某些激素较长的半衰期 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5.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
露血管壁胶原,胶原 纤维与血浆中vWF结合 并导致vWF变构,然后 变构的vWF与血小板膜 糖蛋白结合而引发粘附
2.释放: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 或溶酶体内的许多物质排出的现象。 主要是一些生理性致聚剂:
致密体释放(ADP、ATP、5-HT和Ca+等) α-颗粒释放(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
第三章 血液
血液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运输功能 缓冲功能(酸碱平衡) 吸收热量(水的比热高,恒定体温) 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当血液总量或组织、器官血供不足时,可导 致组织损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很多疾病均 可引起血液成分或性质的特殊变化,这将为临床 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03生理学-血液

03生理学-血液

NaCl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渗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
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水、钠失衡
135 145
等渗(钠)性缺水
(急性缺水)最常见 水钠成比例丧失 血清钠135-150 渗透压290-310 急性缺水 消化液急性丧失
体液大量丧失 急性肠梗阻、烧伤早期
低渗(钠)性缺水 (慢性缺水)

RBC叠连
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120 d。 衰老红细胞变形能力弱,脆性增加。 ①血流湍急处收机械冲击而破损——血管内破坏; ②滞留在肝、脾、骨髓的血管或血窦的狭窄处, 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管外破坏。 脾脏功能亢进使得红细胞破坏增多可引起脾性贫 血。
红细胞生成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缺氧→肾→EPO→骨髓→刺激骨髓中红细胞 系统的定向干细胞生成原始红细胞,加速决血红 蛋白合成,并促进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 血液,从而保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负反馈。 2.雄激素(androgen):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①直接刺激骨髓,促进幼红细胞分裂繁殖和血红蛋 白合成; ②促进肾分泌EPO; ③促进蛋白质合成。
血气分析三步法(案例)
• • • • 例1.病人的pH为6.80,PCO2为60mmHg,PO2为45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20mmHg,pH值应降低2×0.08(±0.02)即 为7.24±0.02,但病人实际pH值低于此值,说明存在代谢因 素,而且代谢因素使病人的pH值更偏酸。 • 结论:此病人为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 • • • • 例2.病人的pH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
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状态的过程
血清:在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逐渐回缩,并析出 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称为~~。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 称为凝血因子
❖粘多糖,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具有强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 酶Ⅲ的活性而间接抗凝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EPI抑制凝血过程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二、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 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系统包括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组成的红色粘稠液体。
血细胞比容
55%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
45%
男性:40~50%
女性:37~48%
(二)血 量
➢ 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
小的溶液。
等张溶液一定是等渗溶液,而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张溶液
第一节 概述
四、血浆PH值
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取决于: ① 血液缓冲系统
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② 肺排酸功能
Na2HPO4/NaH2PO4
③ 肾排酸保碱功能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尿素、肌酸酐、尿酸、 胆红素 气体:氧、二氧化碳、氮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类、胆固醇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吞噬:白细胞可对细菌等异物进行吞噬, 进而将其消化杀灭。 吞噬具有选择性。 分泌:白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 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多 种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作用 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
(三)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 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 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 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 - 巨噬细胞还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3.功能特性
干 细 胞 ↓ 早期红系祖细胞 (BFU-E) 爆式促进因子→↓ 晚期红系祖细胞 (CFU-E) ↓ 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 ↓ 网幼红细胞 ↓ 成熟红细胞 缺氧、RBC↓或Hb↓ ↓ 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 肝细胞(次)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T3、生长素


PO2↓ RBC↓ Hb↓
(四)血浆渗透压 ★概念:血浆中的溶质吸引水分子透过半 透膜的力称血浆渗透压力。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
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
的大小无关。 ★正常值:300mmol/L (300mOsm/kg.H2O)
★分类:
晶体渗透压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
(三)、血液粘度 液体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 摩擦。 全血的相对粘度:4-5,主要决定于血细胞 比容的高低与血流切率呈反变关系。 血浆的相对粘度:1.6-2.4(37℃),决定 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发生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时,血液的粘 度常升高。

动物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动物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4.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O2,CO2等气体自由通过 尿素可以自由通过 电解质中负离子(CI-,HCO3-)较易通过, 正离子(Na+,K+)很难通过。
(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 红细胞生成所需原料:
蛋白质、铁、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
2. 促进红细胞的成熟的物质:
VitB12和叶酸
3.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
❖ 1. 血小板聚集有两个时相:

第一时相(可逆聚集时相)

第二时相(不可逆聚集时相)
❖ 2. 释放: 聚集的血小板释放颗粒内的活性物质,

主要是一些生理性致聚剂
❖ 3. 生理性致聚剂:ADP,TXA2, 胶原,凝血酶
4. 病理性致聚剂:细菌,病毒,药物
三、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
二 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
(二)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单核细胞 5、淋巴细胞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 血管流出,但几分钟后出血就自行停止。 ➢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 检查方法: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 ——
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类型
凝集原(agglutinogen) ——
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糖蛋白, 起抗原作用。
凝集素(agglutinin) ——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 的特异抗体。
二、红细胞血型
(一)ABO血型
ABO血型的检测
(二)Rh 血型系统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血小板聚集
生理性止血
第三步:血液凝固,形成坚实止血拴:启动血液凝固过程,形成的
纤维蛋白加入到松软止血栓内,形成牢固止血栓,达到有效的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目录
1 2 3 4 5




血 细 胞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量与血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血浆、血清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血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难点
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调节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以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简称血沉。血沉 管内抗凝血中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末沉降的距离。 正常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血沉为0~20mm/h。红细胞沉降 率越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越小。
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 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 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 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 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生理学中职课件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中职课件第三章血液

2024/1/25
23
贫血类型及发生机制
01
02
03
04
缺铁性贫血
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 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 致DNA合成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 血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导致贫血 。
2024/1/25
24
白血病发生原因和分类
微循环的组成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 液循环,主要由微动脉、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和动-静脉吻合支等部分组成。
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 换的场所,具有调节血流量的作用, 参与血液和组织液的回流,以及维持 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22
05
血液疾病生理基础
蛋白质
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和 参与免疫应答等作用。
糖类
以葡萄糖为主,是机体主要的供能物 质之一。
2024/1/25
脂类
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参 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细胞膜的构成。
无机盐
如钠、钾、钙、镁等,维持血液的酸 碱平衡和渗透压稳定。
激素和酶
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2024/1/25
27
06
实验诊断在血液学中 应用
2024/1/25
28
常见实验诊断方法介绍
01
02
03
血液常规检查
通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计 数和形态学观察,了解血 液的基本情况。
2024/1/25

3血液分析课件

3血液分析课件

4.嗜酸性粒细胞: (1)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2)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释放过氧化物酶和某 些碱性蛋白质,杀伤蠕虫。
5.淋巴细胞: 参与免疫反应
三、血小板 (一)形态和数量
由巨核细胞质脱落形成。 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二)生理特性
1.粘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血管内皮下的 胶原纤维)的粘着。vW因子起桥梁作用(连接胶原 纤维和血小板膜糖蛋白)。
腺素引起) 第二步:血小板血栓形成 第三步:血凝块形成(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
二、血液凝固
概念:•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胶冻状血块的过程。 血凝的本质: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
血因子,增加了血小板和血管内皮释放的某些物质。 (一)凝血因子
概念:血浆或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抵抗力大=脆性小=不易破裂; 抵抗力小=脆性大=容易破裂。 正常值:0.45%
临床意义:新生RBC脆性较小,衰老和球形RBC脆性 增大。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概念:指RBC能较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
的特性。 红细胞沉降率:抗凝血在血沉管中静置1h,RBC (ESR,血沉) 下沉的距离。
正常值(魏式法):男性 0~15mm/h 女性 0~20mm/h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比重
全血比重为1.050~1.060(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血浆比重为1.025~1.030(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RBC 比重为1.090~1.092(取决于血红蛋白含量)
(二)粘度
如果水的粘度为一,则: 全血为4~5 (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及分布状态) 血浆为1.6~2.4 (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血液粘度过高会增大血流阻力,加重心脏负担。

3血液

3血液

三、血液作用:
• 具有运输功能
• 具有缓冲功能 • 有利于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 参与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的防御功能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血液的组成 上层:浅黄色 血浆 中层:白色不透明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和血小板(platelets) 下层:深红色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3、ABO血型的检测
测定血型的方法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的发现与分布 2、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三、输血的原则
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 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育龄 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人,还 必须使Rh血型相合。 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RBC形态:
正常RBC成双凹碟形,直径约7~8m,中 间薄,周边厚。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行的能力。
与红细胞的双凹碟形有关。
RBC膜的通透性:
RBC膜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的半透膜。
O2和CO2可自由通过
来源:1)晶体渗透压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2)胶体渗透压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比较:血浆和组织液相比:晶体渗透压几乎 相等。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小于血浆胶体 渗透压。
由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 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在许 多组织中合成,以血浆的的含量最 高。
第一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产生:血管内皮细胞 第二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 物:产生:肾小管、集合管内皮 细胞 第三型:激肽释放酶

血液系统PPT经典课件

血液系统PPT经典课件
存在形式——与铁蛋白结合聚集成铁黄素颗粒 转运形式——与转运蛋白结合 利用形式——Fe2+
孕妇,儿童营养不足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
②蛋白质:主要从食物中来。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
远远满足红细胞生成需要。
⑶必要的成熟因子: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①叶酸
②VitB12 :+内因子(胃内)
(一)血液的比重
Specific Gravity
全血比重为1.050~1.060,主要决定于红细胞。
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红细胞比重为1.090,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
(二)血液的粘度
Viscosity
(三)血浆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四)血浆的pH值
50Kg
3500~4000ml
少量失血 <10% 无明显临床症状 中等失血 20% 休克症状 大量失血 >30% 危及生命
输血200ml,以50kg体重来计算,大约占血量5%, 对机体无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健康公民献血的最高年龄为: A.55岁 B.60岁 C.69岁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功能
•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 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四)红细胞的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⑴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 Fra bibliotek生后主要在骨髓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⑵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
①铁:
内源性铁——红细胞破裂
来源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
出血时间:临床上用细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 然流出,然后测定从出血到自然停止的这段时间。 作用:判断生理性止血功能。 正常成人出血时间1-3分钟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 血液凝固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 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逐渐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液 体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
1,颜色 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2,比重 全血—红细胞 血浆---血浆蛋白 3,黏滞性 全血—红细胞 血浆---血浆蛋白 4,血浆渗透压 正常值:300mOsm 5,酸碱度 正常值:7.35-7.45
酸中毒 碱中毒
第二节 血 浆
成分
水(91%-92%)
血浆
溶质(8%-9%)
无机盐 功能:形成和维持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 平衡、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 血浆蛋白 正常含量60-80g/L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其他
(1)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2)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与数值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 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 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ppt)
(优选)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
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 48% 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 时,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
血量:约占体重的7~8%
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BFU-E :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E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第三节--红细胞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第三节--红细胞

血沉:单位时间内血细胞下降高度, 称为血沉。
临床意义:病理情况下,如活动性 肺结核、风湿热等疾病时,会出现 血沉加快。
学习完这个知识之后,如果哪天在化 验单中看到了ESR,就要知道它具体是 检查什么的。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前提条件 (1)红细胞的生成条件 生成原料
成熟因子
前提条件是红骨髓造血功能正常。
看如下示意图
新、老红细胞哪个的渗透脆性大?
0.9% NaCl 0.65% NaCl 0.42% NaCl 0.35% NaCl
正常
膨胀
部分溶血
完全溶血
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有一定的抵
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用渗透脆性
来表示。渗透脆性越大,表示红细胞对
低渗盐溶液抵抗力越小,越容易发生破
(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概念: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 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 定性。
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红细胞沉降率,简 称血沉(ESR)来表示。
当红细胞悬浮
稳定性差时就
会发生红细胞
叠连。
红细胞沉降率(ESR)
ESR的测定过程
将抗凝血垂直静置,通常以红细胞 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数值,即血沉 管上部出现的血浆毫 米数,来表示红细胞 的沉降速度。正常 男性为0~15 mm/h, 女性为0~20 mm/h。 正常人 病人
2、红细胞的主要生理特性
(1)、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红 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 破裂的特性。
正常红细胞在0.6%~0.8%的NaCl会 膨胀成球形但并不破裂,在0.42% 的NaCl溶液中,开始有部分红细胞
破裂溶血,在0.35% 的NaCl溶液中 ,全部红细胞破裂溶血。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NaCl D NaHCO3
2 动物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百分之( )
A 4-6% B 5-9% C 8-10% D 10-12%
思考题:*1 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2 血液是如何维持其酸碱平衡的? 3* 简述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
§2
血细胞
血液抹片
许多红细胞
中 性 粒 细 胞 单 核 细 胞
循环血量 贮备血量
贮备库:“滞留”肝、肺、脾、腹腔静脉及皮 下动脉,流动较慢。
失血达总量10%、20%、30%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
(二)气味
(三)比重 1.040—1.075 RBC﹥WBC﹥血浆 *(四)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99.5%):由血液中的晶体物质(如钠和氯 占80%、K+、Ca2+等和葡萄糖、尿素等)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④ 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
(2)Fe2+---------->Fe3+,
高铁血红蛋白 与O2结合 牢固,引起组织细胞严重缺O2。 (3) 硝化细菌 硝酸盐--------------------->亚硝酸盐 Fe2+ -----------> Fe3+
氧化剂
(4)CO中毒:
(5)携带CO2
RBC溶血 及 皱缩
溶血:RBC 在低渗溶液
中,水分会
渗入胞内, 发生膨胀、 破裂,并释 放出血红蛋
白的生理现
象称为~。
*3.悬浮稳定性和沉降率
RBC稳定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其大 小用血沉表示。通常以第 1 小时末RBC沉降距离来表示 RBC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erythrocyte sedimen- tation rate,ESR)。

生理学第三章(医学PPT课件)

生理学第三章(医学PPT课件)


白蛋白(A):约40~50g/L

球蛋白(G):约20~/L
A/G比值:1.5~2.5/L
Functions of the plasma proteins include :
•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 维持激素的半衰期 • 运输功能 • 参与凝血、抗凝和纤溶过程 • 参与机体免疫功能 • 营养功能
dye like Evan blue into the blood stream and determining its concentration after it mixes with the total circulating blood and before it disappear from the circulation (about 10 min ).
约55% 。 •
例: 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红细胞比容↑; 贫血→红细胞↓→红细胞比容↓。
Hematocrit: the percentage of blood volume occupied by erythrocytes . (M: 45% ; F: 42%)
It reflects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of RBCs.
血浆蛋白减少时,比重下降。
Specific gravity of blood 1.050~1.060
(取决于RBC数量)
Specific gravity of RBC 1.090~1.092
(取决于血红蛋白含量)
Specific gravity of plasma 1.025~1.030
(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2 Centrifuge
(3000r/min for 30’)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血液》PPT课件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第4版)第三章 血液电子 课件 中职 高教版
9/25/2023
Li Hongyu, Dept. of Physiology, WCUMS
第 三 章 血 液
2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一节 血量和血液的理化特性
凝血时间:血液自流出至出现纤维蛋白丝的时间. 正常值:2-8分.
(一按 )国凝际血命因名子法 编 号 的 凝 血 因 子
•────────────────────────────
• 编凝血号因子同特义点名 :
编号
同义名
•──────────────────────────── • 因①子除Ⅰ因纤子维Ⅲ蛋外白,都原 在血浆中; 因 子 Ⅷ • 抗 血 友 病 因 子 ( A H F ) ,
• •
因因②子子除ⅡⅢ因凝组子血织Ⅳ酶凝外原血,都致 活是素蛋白质;



•抗血友病球蛋白 • 血 浆 凝 血 致 活 素 成 分 (PTC)
• •
因因③子子因ⅣⅤ子C前Ⅷa 2加缺+速乏素时, 加将速•发球生蛋 血白•,友因因病子子 。ⅩⅪ •
⑵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
了解 哟!
(3)成熟因子
了解
●VitB12、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哟!
(4)红细胞的破坏:
在肝脾被破坏,脾性贫血.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
肾性贫血
二、白细胞
掌握
啊!
(一) 总数和分类计数▲
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抗凝: 除Ca2+:应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贮存血液。 枸橼酸钠可与Ca2+结合形成不易电离 的可溶性络合物(对人体无害)。
•某些中药也有止血或加速凝血的作用,如 云南白药、三七、仙鹤草等。
正常时血液不凝,保持流动状态的原因?
1)血管壁光滑,因子不能接触活化
2)血流快,活化因子被冲走
3)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
成分:糖蛋白。 来源:小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 (1)直接抑制Xa催化活性,并被TFPI变构 (2)变构的TFPI与VIIa-TF 形成Fxa-TFPI-FVIIaTF四合体,灭活VIIa -TF复合物
(四)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 影响凝血的因素
1. 表面光滑度
2. 药物
抗凝:草酸钠、柠檬酸钠 促凝:VitK 3. 温度
(二)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使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肽链分子的赖 氨酸-精氨酸链裂解,使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 整个分子被分割为许多可溶性小肽,称为纤维 蛋白降解产物。 纤溶酶还可水解凝血酶,V、 VIII、XIIa
(三)纤溶抑制物 1.抑制纤溶酶原活化作用的抗活化素 2.抑制纤溶酶活性的抗纤溶酶
(四)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 1. 维持血液于流体状态 2 . 溶解血栓使血流通畅
蛋白质C系统
来源:肝脏合成
PC
IIa+TM
+
APC
+
PS
作用:
① 灭活因子Ⅴa、Ⅷa
② 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 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为近十
年来新发现的凝血抑制物,它对外在凝血途径具 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是一种对热相对稳定的糖蛋白, 主要由VEC合成。
VIIa -组织因子复合物, 病理:细菌毒素 DIC 补体C5a 血管内皮细胞 TF 单核细胞
外源性凝血途径(组织因子TF)
TF+VII Ca2+ VII –TF Xa VIIa –TF Ca2+
PL
IX IXa Xa
X
内源性凝血的过程 异物表面 Ⅻ Ⅻa
激肽释放酶
前激肽释放酶
外源性凝血的过程 组织损伤
Ⅺ Ⅸ
Ⅺa
Ⅸa Ⅷa PL Ca2+
Ⅶa Ⅲ Ca2+

Ⅹa

内、外源凝血系统比较
区别
① 启动因子 ② 因子数 ③ 步骤 ④ 速度
内源性~
XII 多 多 慢
外源性~
III 少 少 快
⑤ 因子分布
⑥ 血小板
全在血浆中
必须
血浆和组织
不必须
两条途径生成Xa,在磷脂膜上形
Xa- Va- Ca2+ -磷脂
(二)血液凝血过程
瀑布学说: 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 形成“瀑布”样连锁反应,最终以纤维蛋 白 凝块的形成。
根据激活X的始动途径和参加凝血因子 不同,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过程
X
Xa
Ca2++Ⅴ+PF3 II IIa
I
Ia
• (1)内源性凝血途径:
• 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浆中, 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 启动子激肽原 血管内皮下组织 激肽释放酶 前激肽释放酶
XIIa XI
Ca2+
XIa
IX X
IXa
Va、PLa Xa、 Ca2+
(2)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启动凝血的组织因子(TF)来自组织。 TF(跨膜糖蛋白):存在与大多数组织细胞。 刺激物 :血管损伤暴露 TF + VII
第三章 血 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生理教研室
•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 状态的过程。 • 凝血时间: 血液从血管破损处流出,又流体变成凝胶状 态的时间,正常人为2~8分钟。 血凝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 白质酶解过程。
(一)凝血因子
4)存在纤溶系统
二、 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的作用: 1.使生理止血过程种产生的局部或 -过性的 纤维蛋白凝块能随时溶解, 从而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 2.参与组织修复、血管再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血浆素原)
纤溶酶(血浆素)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抑制物
血 管 激 活 物 纤溶酶原
Ca2+ 交织成纤维蛋白网
• 3.体内生理凝血机制
(1) 正反馈 (2) Ca2+的促凝作用广泛 (3)启动的关键: 外源性途径启动凝血 启动物:III “锚定”作用(生理性) (4) 维持与巩固:内源性途径
(三)血浆中的抗凝因素
• • • • •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① 抗凝血酶Ⅲ ② 肝素 ③ 蛋白质C系统 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使Ⅱa、Ⅶ、Ⅸa、Ⅹa、Ⅻa失活
肝素
成分:酸性粘多糖 来源: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肺,心,肝,肌组织含量丰富 • 抗凝机制: (1) 增加抗凝血酶 Ⅲ 的作用。 • 肝素-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亲合力100倍 抑制XIIa、XIIa、IXa、 Xa
• (2)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 TFPI 和其他抗凝物质。 • (3)增强蛋白质C活性。 • (4)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 • 激活物。
组 织 激 活 物
激 肽 释 放 酶 ㈠ 纤溶酶 抑制物
(+) 纤维蛋白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不溶性)
降解产物 (可溶性)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1.血管激活物 2.组织激活物 3.依赖于因子Ⅻa的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途经两条
(1) XIIa,激肽释放激活途径, 凝血与纤溶相互配合,保持平衡。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途径,可防止血栓形成, 组织修复,愈合中发挥作用。
加速凝血: 粗糙表面 术中温热盐水纱布擦拭创面 加Ca2+
促凝与抗凝的临床应用
1.促凝: ①温度:温度升高,凝血酶促反应加快,加速 凝血。 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延缓血凝, 但不能完全阻止凝血发生 ②粗糙面:异物表面粗糙可激活Ⅻ及TC, TC易解体而释放PF3。如使用温盐水 纱布 ③促进凝血因子产生:如应用维生素K
(可溶性)
一.基本概念
• 血细胞比容、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 压、等张溶液、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 红细胞沉降率 (ESR) 、 渗透脆性、生 理性止血、血液凝固、内源性凝血、 凝集反应、血清、血浆


问题:
1.加速与延缓血凝的方法. 2.抗凝剂的作用原理(抗凝血Ⅲ; 肝素;柠檬酸钠;草酸钾) 3. 血凝的基本过程 思考: 请分析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 不发生凝固的的原因。
纤溶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
• 血管损伤 血凝 止血 • 纤溶系统 血凝块溶解、液化 畅如血凝↑↑ 血栓形成倾向 • 纤溶↑↑ 出血倾向
血管再通
纤溶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
FⅫ 内源性凝血系统 PK
FⅫa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 抑制物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不溶性)
K 纤溶酶 纤溶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XIII
II IIa
I
XIIIa Ca2+ Ia 纤维蛋白多聚体
Ⅱa 的作用:
① 催化因子Ⅰ转为Ⅰa ②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及Ⅱ复 合物的形成并增强其作用 ③ 激活因子ⅩⅢ转为ⅩⅢa
内源性 外源性 ↓ ↓ 凝血因子Ⅹ Ⅹa Ⅴa Ca2+ PL ↓Ca2+ 凝血酶原(Ⅱ) 凝血酶(Ⅱa) ↓ Ca2+ 纤维蛋白原(I) 纤维蛋白 (Ia)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统称为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①除因子Ⅳ是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②因子Ⅱ,Ⅶ,Ⅸ,Ⅹ,Ⅺ,Ⅻ,ⅩⅢ和前激肽释放 酶是蛋白内切酶,以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才 有活性; ③因子Ca2+,Ⅲ,Ⅴ,Ⅷ和高分子激肽原在凝血反 应中起辅因子(非酶促)作用; ④除Ⅲ外,其他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且大多在 肝内合成; ⑤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为依赖维 生素K的凝血因子。 ⑥Ⅴ, Ⅷ是最不稳定的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