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方一钱等于多少克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计量单位的演变及换算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计量单位的演变及换算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今有别。
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位进制,既1斤=16两=160钱。
现在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既1公斤=1000g。
为了方便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剂量的换算,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既1两(16位进制)=30g,1钱=3g,1分=0.3g,1离=0.03g。
单味中药的成人每日常用量,参照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致可归结为:①普通饮片10~15g;②轻质的饮片及在汤剂中分冲的散粉药物3~10g;③重质的药材15~30g;④新鲜的植物药材30~60g;⑤剧毒药物,应严格视具体的药物而取量,一般在0.002~0.9g之间。
新旧中药计量单位我学医时,还是使用旧的剂量单位,6年后的1979年,国家对中药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并对古方药量按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
实际上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由于一钱等于3.125克,三钱等于9.375,一般简算为9克。
而三钱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中药剂量,我往往用10克。
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中药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药效已经打折,不如过去野生的,再减少剂量,岂不是更要影响疗效?旧制计量书写的方法是中医所独有的,就如下面这张处方的方法:我曾询问了一些文革后学医的中医,你们是否认识这些剂量单位,他们都说不认识,更不要说书写了。
中药度量的历史演变及经方剂量折算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然而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中医的度量制度几经朝代变化,给我们学习者带来了困扰,下面关于剂量的度量内容来自网络收集,以供识之一二。
1.度量衡制在古方中,除了上述计量单位外,还有方寸匕、钱匕、刀圭等,列举如下供参考。
《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中医临床及研究部门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但是,古代的量制单位不但与现代的不同,而且各个时期也不相同,这样就给后来的研究、临床应用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而初学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常常就重量换算问题产生疑惑;一些资料以讹传讹,更是曲解国粹、误人子弟,甚至性命。
鉴此,将关于重量换算的资料加以整理,仅供参考。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 (这首歌在我童年时爷爷就教我背熟了)。
记得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
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和十六进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表:
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和十六进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
表:
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和十六进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表:
一厘:约等于十毫(0.03125克)。
一分:约等于十厘(0.3125克)。
一钱:约等于十分(3.125克)。
一两:约等于十钱(31.25克)。
一斤:约等于十六两(500克)。
一方寸匕:约等于2.7毫升,或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一钱匕:约等于5分6厘,或2克强。
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一撮:约等于四刀圭。
一勺:约等于十撮。
一合;约等于十勺。
一升:约等于十合。
一斗:约等于十升。
一斛:约等于五斗。
一石:约等于二斛或十斗。
一铢: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十六两为一斤。
一枚:以铜钱中较大者为标准计算。
一束:以拳尽量握足,去除多余部分为标准计算。
一片:以一钱重量作为一片计算。
一字:古铜钱面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的量。
一茶匙:约等于4毫升。
一汤匙:约等于15毫升。
一茶杯:约等于120毫升。
一饭碗:约等于240毫升。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中医# @快问中医。
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
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无论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在古代医籍的阅读、整理或者临床医疗方面,都经常要将古代药物剂量折算为现代公制计量单位。
这个问题虽很简单,但不少人却偏偏将它搞错。
他们因受中医院校教材中存在的纰缪影响,总是不假思索按以下方法计算: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两) ÷10 =3.125g (1钱)。
其实这种算法是错误的。
其错误在于错把古代的一斤等同于新中国1979年度量衡改革前的1市斤的重量了。
其实,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唐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
明以后,一斤固定在595g。
直至中华民国18年政府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 一市斤,但仍沿用十六两为一斤、十钱为一两之进制。
新中国1959年计量改革时,将500g一斤之重量不变,只将其进位制中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
还应特别指出,民国18年的改制和新中国1959年改制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如果有一把完好的明朝药戥,完全可以不加改造一直使用到1979年。
所以,折算旧制中药重量为公制单位,不能使用上述计算方法,而应以595÷16÷10的公式计算方为正确。
当然这种算法仅限于明代以后,但此前直至汉代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当如何折算呢?罗志平先生曾于1998年在《国医论坛》增刊中发表文章做过认真考证,其考证结论均有确凿实据,可信度甚高。
现据其考证列表如下,以供参考:—————————————————————————————历史时期每两重(g)进位制每斤重(g)东汉至隋14 16 222~2269唐至元40 16 640明至公元1979年37.3 16 595—————————————————————————————一斤等於十六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有個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
一钱等于几两
一钱等于几两
重量单位钱与两的关系
钱是我国最小的重量单位,现在在中药方、黄金、食谱等之中仍沿用这一计量单位。
建国初期,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有句古话说半斤八两,意思就是半斤就是8两。
因为1斤等于500克,1两等于10钱。
所以“钱”换算成“克”的计算方法是:500g÷16÷10=3.125g。
即1钱=3.125克。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
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的595 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
1959年,我国确定米制为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
虽保留市制,但将原来的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
从1979年1月1日起,我国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
一斤16两,一钱等于多少克?
一斤16两,一钱等于多少克?有人说一钱等于5克,这对不对?现在的重量和以前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
我父亲生前是一名老中医,所以我对这些换算比较熟。
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
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
读者说的以前一斤等于十六两,也是对的,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把“钱”换算成“克”究竟该怎么算?一斤等于十六两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
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中医临床及研究部门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但是,古代的量制单位不但与现代的不同,而且各个时期也不相同,这样就给后来的研究、临床应用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而初学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常常就重量换算问题产生疑惑;一些资料以讹传讹,更是曲解国粹、误人子弟,甚至性命。
鉴此,将关于重量换算的资料加以整理,仅供参考。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 (这首歌在我童年时爷爷就教我背熟了)。
记得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
一钱是多少克
一钱是多少克十六进制,毫克,1钱10分5克1斤10两100钱,从1979年1月1日起,分’。
那么1斤是500克。
TMD……,即500克/160钱125即一钱等于125克,原中医使用是十六两制的称,一分0,一斤等于16两。
钱。
一个是现在的3克钱,应该是125克。
十进制,一钱3克,不以及一些食谱的计量单位还习惯沿用‘两,按现代算法是。
多是按旧制1斤是16两,多以3克5克。
这对不对现在的重量和以前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医延用钱和两的话。
大概是30克或者50克,但是书上说的不一样。
一般三美元用10克,一英镑用598克,一美元用16磅160美分,一美元用73克,16分1分,一美元用33克。
在中国古代医学中,钱是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即一磅500克,一美元16美分160美分。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312克。
毫升”,一斤等,一钱究竟相当于多少克有人说一钱等于5克。
所以换算过来是一两500/1635克,10钱等于1两,旧制一钱约等于72g。
一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72g一钱约等于125g。
以前一斤等于16两,普遍采用的是16进位制,用克,500g16两1两325g。
一钱不等于5克。
对于中药而言。
一个价格是50克10,一个价格等于125克。
中国旧制,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一般就是约等于3克了、我父亲生前、一钱125g、明清以来,可以算作595g、现在的公制、楼上的说法全都是错的。
所以想了解一下。
不过目前多用克来作单位了,进行计算1钱125克,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公制。
现代国家中药重量的标准是一两30克。
l,如果你在很久以前的中医书上看到古方,和老方是一样的。
最近有个方子是用钱和分来衡量的,一两现在是30克。
中药一钱等于多少克?
中药一钱等于多少克?一钱究竟相当于多少克?有人说一钱等于5克,这对不对?现在的重量和以前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
我父亲生前是一名老中医,所以我对这些换算比较熟。
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
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
读者说的以前一斤等于十六两,也是对的,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把“钱”换算成“克”究竟该怎么算?一斤等于十六两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
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一钱等于多少克
一钱等于多少克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一钱等于多少克》,您浏览的《一钱等于多少克》正文如下:1、一钱等于多少克“钱”是我们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沿用的质量计量单位,而“克”则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如果要将它们进行换算的话,那么一钱的重量是五克。
“钱”这个计量单位如果是用来计算中药的量的话,那么就要使用旧制的标准了,在旧制的标准中,一钱的重量并不是五克,而是约等于三点七二克,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标准是因为在旧社会的时候,我国所采用的计量标准是一斤的重量为家都知道了一钱金子等于多少克。
3、1钱等于多少克钱,两,斤他们是我国常用的质量单位,之间属于10进制的关系,它和公制质量单位千克再进行换算的时候,通常1千克等于一公斤,而一公斤等于二斤,因此可以得出一斤等于500克,再进一步经过换算,可以发现1钱等于5克。
钱在我国现代市场当中,依然是使用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在看一些小质量,贵重的的物质时,使用的会比较广泛,多数时候会和各种中草药的使用挂钩,经常用于中草药的配比当中。
而稍微大一些的质量单位,两以及斤在各种交易市场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4、一两等于多少克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公斤的重量等于两市斤,而一市斤的重量等于于一的时候,溶液的质量也就会大于一。
因此,并不能够笼统的说一毫升到底等于多少克,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6、一公斤等于多少克在我国大陆,平时一般习惯将斤和两进行换算,一般一斤为约是600克。
其实斤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记重单位,早在秦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斤两来进行计重,而唐朝则有八两一斤的说法。
可以发现在不同时期,斤所表示的克数是不一样的。
7、一磅等于多少克磅英美制质量单位,一磅大约等于0.453公斤,而1公斤等于二斤,也就是说一磅大约等于453克。
磅这种国际竞争单位,其实它在历史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演变。
并且不同时期它的名称也是有很多变化的,同时不同地域使用的磅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像是金衡磅,伦敦磅,商人磅,国际磅,塔磅等等,只是国际磅在目前是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剂量的含义: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
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伤寒论》中剂量: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中医古今剂量换算公式表在我国中医界,自古至今,一直就流传一种说法:“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用量过大,则矫枉过正;用量过轻,则病缠绵不愈也,但初学经方的人,常常会为原书载方的剂量问题所困扰。
为了便于阅读,我们经多方查找资料,总结出三种医药处方剂量的换算规律。
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
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古代中医药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揭示了古代中医药使用和配方制备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对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中药计量单位1.钱(qian):是古代中药计量单位之一,它是指中药材的质量单位,约等于3.75克。
体积计量单位为技,一钱技等于24克。
2.斤(jin):是一个质量单位,约等于500克。
它是中药饮片等中药制剂的计量单位。
3.钧(jun):是一个质量单位,约等于30斤,即15千克。
除了钱、斤和钧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计量单位,如两、两半、两币等。
这些单位在古代中药学及医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
二、古代中药换算1.钱到克的换算:1钱= 3.75克,这是中药药材常见的换算关系。
例如,如果配方中需要4钱薄荷叶,那么需要的薄荷叶的质量就是4乘以3.75克,即15克。
2.斤到克的换算:1斤=500克,是中药制剂的质量换算关系。
如一剂中药饮片需要20斤,那么需要的饮片的质量就是20乘以500克,即10000克,即10千克。
3.钧到千克的换算:1钧=15千克,是中药配方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如果某个配方中需要2钧生地黄,那么需要的生地黄的质量就是2乘以15千克,即30千克。
以上是古代中药学中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古代中医药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虽然有时会因地域和时代而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是相通的。
三、现代中药计量单位及换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研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计量单位和换算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1.克(g):是现代中药研究中常见的计量单位,它是指中药材或制剂的质量单位,如克生地黄、克薄荷叶等。
2.毫克(mg):是克的千分之一,常用于微量中药成分或制剂的计量。
3.升(L):是体积单位,一升等于1000毫升。
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常用升作为药液、浸膏等的体积计量单位。
4.滴(drop):是体积单位,一滴大约等于0.05-0.10毫升。
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常用滴作为药液的计量单位。
中药的计量单位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中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一两(16进位制)=30g一钱=3g一分=0.3g一厘=0.03g1斗相当于现在2000毫升,1合相当于现在2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1合=20毫升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中医药特殊计量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1)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
《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
”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
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
”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一字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斤、两、钱、撮、分……困扰很多人的经方用量大总结!
斤、两、钱、撮、分……困扰很多人的经方用量大总结!都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依小编看来,根本就是“中医不解之谜在于量”啊!古籍里记载的那些量词,什么“钱、铢、撮……”根本让人摸不着头脑啊!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中医人,这不,经方用量的问题在各方人士的孜孜不倦探索下,渐渐有了眉目——中医学专科教材认为,古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30g,一钱等于3g。
而经方的用量基本都是以斤两为单位,若照此换算过来的话,量实在是太大,其安全性令人担忧。
可当教材中的经方用量换算成克时,却又不是按照一两等于30g,一钱等于3g的标准,着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柯雪帆先生考证:《伤寒论》中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g。
若按此换算经方的用量,还是太大。
诚如姜佐景所谓:“历来学者考证达数十家,比例各异,莫知适从。
且古今煎法、服法悬殊,古者若桂枝汤但取初煎之汁,分之为三,曰一服,二服,三服。
今则取初煎为一服,次煎为二服,是其间不无径庭。
”观众多医家处方,药物剂量大多为10g,也不可取,因为很多古方中药与药之间的用量是有比例的,比例不同,功效就不同。
如黄煌老师在《张仲景50味药证》中提到:“麻黄配石膏能调节发汗的强弱。
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用量大于麻黄,则不发汗而退肿;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麻黄用量大于石膏,则重在发汗。
”经方的用量换算问题长时间困扰着笔者,直到大专毕业后看到曹颖甫先生的《经方实验录》一书,才恍然大悟。
曹先生经方之用量,大抵为原方的十分之一,例如:桂枝、芍药原作三两者,他常用三钱。
而近世章太炎先生以汉五株钱考证,每两约当今三钱,则原方三两,相当于九钱,再以分温三服折算之,每服亦仅得三钱耳。
由是观之,原方三两,今用三钱,于古法相合也。
也就是说,经方的用量,古之一两相当于今之9g,古之一钱相当于今之3g,这样换算既考虑到了服用方法的变更,且换算后的用量不会太大,安全性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观黄煌老师的《中医十大类方》及《张仲景50味药证》这两本书的经方用量基本都是这样换算。
中药知识: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
中药知识: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一斤等於十六两从什?时候开始的?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
关於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的是丞相李斯。
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一斤才比较好,於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李斯?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划数作?标?,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两。
(天下公平共十六笔划)谁知这一标?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当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杀倍菲咝恰⒛隙妨?星加福??三星?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於0.0625斤,二两等於0.125斤……而过去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查看《?代度量衡简表》,?代一斤等於多少克。
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於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
宋代的一斤,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相当於每斤640克明代以后一斤基本在595g。
目前台湾一斤是600g祖国一斤是500g祖国从1959年开始改一斤等於十两=500g。
(而文中,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一斤=10两一两=10钱一钱=10分一斤=500g一两=50g一钱=5g一分=0.5g1979年,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美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旧制。
一钱相当於多少克?(旧制十六两?一斤,十钱?一两)500g(1斤)÷16两÷10钱=3.125g(1钱)目前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是以3.125g?1钱,但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漏的。
中医药计量单位换算
中医药计量单位换算(2010-02-27 11:50:28)转载标签:杂谈一、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二、中医药特殊计量古代医药着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1、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
《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
”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
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
”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一字: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5、鸡子黄大: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
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
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6、枚:果实记数的单位。
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7、握、把: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8、束: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9、片: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中药知识: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经方使用的一些问题
中药知识: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经方使用的一些问题本文转载自无所陈兵《中药知识: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中药知识: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一斤等於十六两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
关於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
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於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划数作为标准,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两。
(天下公平共十六笔划)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当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於0.0625斤,二两等於0.125斤……而过去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历代一斤等於多少克。
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於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
宋代的一斤,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相当於每斤640克明代以后一斤基本在595g。
目前台湾一斤是600g祖国一斤是500g祖国从1959年开始改一斤等於十两=500g。
(而文中,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一斤=10两一两=10钱一钱=10分一斤=500g一两=50g一钱=5g一分=0.5g1979年,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美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旧制。
一钱相当於多少克?(旧制十六两为一斤,十钱为一两)r /> 500g(1斤)÷16两÷10钱=3.125g(1钱)目前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是以3.125g为1钱,但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中医使用的一钱等于多少克
中医使用的一钱等于多少克?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
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
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但是现在的一些中药方(尤其是传统中药方)以及一些食谱的计量单位还习惯沿用‘两、钱、分’。
中医使用的钱是十六两制,一钱为3.125克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
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
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
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两=30g1钱=3g1分=0.3g1厘=0.03g一斤=十六两=一百六十钱=五百克1钱=五百克÷一百六十=3.1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