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策划及风险控制程序
(完整版)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质量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工作流程: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5.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5.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5.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5.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5.1.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5.3.1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1)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大量投诉、召回等风险。
(2)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3.2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1)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
(2)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3)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案
制定《新产品开发控制程 2 4中
序》
2 6 高 对设计人员进行技能训练
执行《新产品开发控制程 2 4中
序》
制定《新产品开发控制程 2 4中
序》
制定《新产品开发控制程 2 4中
序》
对设计人员进行五大工具培 2 4中
训
对设计人员进行五大工具培 2 4高
训
对设计人员进行五大工具培 2 4高
训
制定《新产品开发控制程 2 4高
时间
51
8 设备维修不及时或未记录
设备备件及预测性保养制定失去数据依据
制定平均维修时间考核指
2 2 4中
标
9 设备维修前未对产品进行隔离 不合格品流出风险
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 3 2 6高
序》
10 设备封存、报废未标识
有误设备操作风险
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 2 2 4中
序》
未保存工装验收记录
生产工 1
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 3 2 6高
序》
1 1 1低无
1 1 1低无
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 2 2 4中
序》
败,带
未制定设备保养计划
来延期 6
交付的 7 设备保养记录不及时或不正确
风险。
设备保养有可能遗漏 设备保养计划及保养规程执行存在风险
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 2 2 4中
序》
制定设备 OEE、平均故障 2 2 4中
设备的
未保存设备验收记录
1
数量、
对设备起用时间、设备性能了解无法追溯
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
2 2 4中
序》
质量、
未进行设备状态标识
保养不 2
足或不
受控直 3 未对生产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GJB9001C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研制的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等进行分析,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分析程序,规定了产品研制风险分析的通用要求和有关风险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风险 risk在规定的技术、费用和进度等约束条件下,对不能实现产品研制目标的可能性及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性的度量。
风险对任何产品都是固有的,包括技术风险、费用风险和进度风险,在产品研制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3.2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分析、风险排序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4引用标准4.1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2GJB 5852-2006《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4.3GJB 813《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4.4GJB1391A-200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指南》4.5GJB768A-98《故障树分析(FTA)指南》5职责5.1总经理负责监督风险分析工作,并对产品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做出决策。
5.2研发部5.2.1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2.1.1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2.1.2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有风险意识,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不可预知的隐患。
5.2.2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5.2.3组织并协调风险分析内部审核活动的开展;5.2.4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进行监督管理。
6工作程序6.1风险识别6.1.1风险识别的输入6.1.1.1风险识别是对产品研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键技术过程进行考察研究,从而识别和记录风险源的过程,即确定风险源。
识别风险源是风险分析工作的基础。
6.1.1.2识别风险源的输入是:➢产品研制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的判据;➢相似产品的经验、教训及有关数据;➢工程模型、样机研制及试验结果或预测数据;➢其它可利用的信息;➢专家意见等。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中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评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风险,确保以规定的费用,按规定的时间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管理活动。
3职责3.1是风险管理的推进部门,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识别。
3.2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3.3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分析、制定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自查实施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4.1要求4.1.1风险管理工作应结合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及实现情况,按风险规划、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分析、处理、评价、评审等程序进行。
4.1.2风险管理工作,应随着产品运行过程,如试制、批生产阶段等分别进行。
产品运行过程风险管理工作的规划、识别、风险分析的输出文件以风险管理计划形式进行规定。
4.1.3风险存在于产品技术、生产进度及其它各项管理中。
在全面开展此工作的基础上,应侧重于产品技术上的风险管理,如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可能达不到要求,从而可能引发进度上重大延误、研制费用上大幅度超支、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破坏环境等。
分析、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控制。
风险分析的设计输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b)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和目标;c)风险分析方法选择准则、风险排序准则和风险接受准则;d)明确的产品工作分解和研制阶段划分;e)明确的进度要求;f)已有类似产品的可用信息和试验数据等。
4.1.4各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考虑公司及其环境涉及的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a)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d)实现改进。
公司采取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风险控制管理职责及流程
企业融资总部 收购兼并总部 固定收益总部 代办股份转让中心 风险监管总部‘ 风险监管总部 总经理
公司领导/ 风险监管总监
证监会对一级市场 项目审核的反馈意见
与公司内部 审核文件对比
B
对证监会反馈 意见的答复 业务审核 审阅
否 出具初审意见 同意
B
是 主管签字 签署意见
定期总结报告
抄送业务部门
归档
报送公司领导
6
3、社会热点方面的舆情。现在社会热点问题 风险控制管理职责及流程 很多,这些热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一些矛盾、难点,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利 益、国家发展及国际局势的关注和企盼。围绕着 社会热点,人们总会发表各种各样的意见和观点, 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能否正确引导社会热 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把握和分 析热点。舆情信息工作,要及时跟踪热点问题的 发展变化,切实加强对热点问题的分析,揭示热 点问题产生的根源,善于提出引导舆论和解决热 点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找根源,提建议
14
风 险 监 管与 二级市场 业 务部门 接 口 流 程(一) ---日常投资风险监管
证券投资总部/ 资产管理总部/ 固定收益总部 风险监管总部 总经理 风险监管 总监
风险监管总部
开始 风险分析评估 每日投资 数据 风险警示意见
是
是
是否存在 重大投资风险
阅批
否
风险警示意见
ISO13485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ISO13485-2016)1. 目的明确产品风险管理过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其产品风险得以控制。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设计过程及生产后的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
3.定义3.1. 风险:和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损坏的严重程度与损害发生概率的结合。
3.2. 剩余风险:采取防护措施后余下的风险3.3. 损害:对人体的实际伤害或损害,或是对财产或环境的损害。
3.4. 危害:损害的潜在源。
3.5. 风险分析: 系统运用可得资料.判定危害并估计其风险。
3.6. 风险控制:作出决策并实施保护措施,以便降低风险或把风险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过程3.7. 风险评价:根据给定的现行社会价值观,对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的判断。
3.8. 风险管理:用于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
4. 职责4.1.工程部:为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a.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b. 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4.2. 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a.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b. 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c. 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相关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d.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3.风险管理小组:构成必须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成员(如设计工程师),熟悉产品制造的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成员(如医师或临床专家),以及法规工程师。
需要掌握所应用的风险分析工具。
负责对其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尚未被发现风险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生产后的风险信息。
4.4. 公司总经理: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责任人,负责:a. 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b. 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c.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授权技术部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案范文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案引言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的管理体系,针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过程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处理好过程风险是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之一,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案进行探讨。
风险识别1.定义风险风险是指不确定事件发生时产生的潜在影响,可能对企业或项目带来负面影响。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风险可能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供应链问题、外部环境变化等。
2.风险识别方法针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风险识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策划会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会议,集思广益,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点。
•风险分析:将风险点进行分析,包括风险产生的因素、影响等,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识别潜在的风险点,以及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专家评估:汇集专家对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相关的潜在因素、可行性和影响范围。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级并确定优先处理的过程。
1.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将风险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以便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常见的风险分级方法包括:•高、中、低三个等级。
•数字化的风险等级评估体系。
•结合管理目标分级,以识别风险对当期业务目标的影响。
2.优先处理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是风险评价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该综合考虑风险等级、风险的影响程度和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先后优先级,并对风险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处理。
风险控制1.处理方案的制定对于已经确定的高风险或者影响范围广的风险,需要进行详细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制定处理方案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处理方案必须能够有效地控制、降低风险,保证质量。
•处理方案必须基于风险评价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全面评估的制定计划。
•处理方案必须明确防范风险的目标、作用、实施标准以及检查和跟踪要求等。
2.管理控制在制定管理控制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规章制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目的在于防止意外事故。
风险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现象,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识别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风险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实施,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一、风险控制程序的设计风险控制程序的设计应基于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风险控制程序设计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对企业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以及历史数据的分析,确定可能产生的风险类型和风险事件。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严重性等指标。
可以使用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量化分析。
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应当优先处理的风险。
4. 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的避免、减轻、转移和接受等策略。
应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和可行性,制定相应的措施。
5. 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将制定好的风险应对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按计划进行。
6. 风险监控和评估:对实施后的应对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7. 风险沟通和培训: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沟通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风险应对措施的具体内容根据风险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应对措施:1. 金融风险: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监管,降低金融风险的影响。
2. 市场风险: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3. 操作风险: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
4. 法律风险:加强法律意识,遵守相关法规,提前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影响。
5. 供应链风险:建立优良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评估与监管,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
风险管理体系(Risk Management System)指的是组织管理体系中与管理风险有关的要素集合。
分别包括风险管理策略、组织职能体系、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理财措施这四个方面。
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那么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说与市场财务,营销,生产等有关的一切不确定性的因素。
柳传志有句话:跳出画中看画。
做管理需要经常进行全面的考虑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做一做旁观者,超越事物本身去看待事物,这样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项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计划通常包括了风险本身的管理与非风险本身的管理,有时候,非风险本身的管理甚至要重于风险本身的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是艺术。
然而很少有企业充分探讨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原则,在战略层面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在策略层面没有积极应对,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系统思考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论和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包括节约经营成本、降低风险发生率、减少忧虑心理;维持企业继续生存、生产服务持续、稳定收入、生产持续增长、与承担社会责任。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一、市场风险:市价波动对于企业营运或投资可能产生亏损之风险,如利率、汇率、股价等变动对相关部位损益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交易对手无力偿付货款、或恶意倒闭致求偿无门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影响企业资金调度能力之风险,如负债管理、资产变现性、紧急流动应变能力。
四、作业风险:作业制度不良与操作疏失对企业造成之风险,如流程设计不良或矛盾、作业执行发生疏漏、内部控制未落实。
五、法律风险:契约之完备与有效与否对企业可能产生之风险,如承作业务之适法性、外文契约及外国法令之认知。
六、会计风险:会计处理与税务对企业盈亏可能产生之风险,如帐务处理之妥适性、合法性、税务咨询及处理是否完备。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及措施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及措施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每个企业都面临众多的风险因素,除了火灾、财产损害、业务中断等传统风险以外,还有不断涌现的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人员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面对这些风险因素,企业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就不仅要关注独立的、个别的风险,更要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市场经济中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已成必然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
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已从制度安排上着手建立以风险容量控制为中枢的相关风险全面管理框架。
如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
对在美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法案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规定了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这对美国企业内部流程梳理、加强财务投资监管、提高管理透明度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2004年,美国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赞助委员会COSO在内部控制框架概念基础上,提出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BM),使内部控制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COSO委员会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和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项经营活动,用于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从而对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从国内来看,中央政府已越来越重视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2006年6月。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1. 引言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旨在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确保企业稳定高效地运作。
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以帮助企业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业务成功。
2. 建立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框架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
企业应首先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并明确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此外,企业还应确保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紧密相连,并与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协调。
3.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企业应通过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流程分析和风险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识别潜在风险。
识别的风险应进行合理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以衡量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及时汇总和报告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 风险控制与应对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
风险控制包括风险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应急等措施。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清单,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应对风险的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应急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5. 培训和沟通风险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全员参与和沟通。
企业应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定期为员工提供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和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交流。
6. 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制定风险管理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对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措施进行绩效评估和改进。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规定的过程和程序来确保产品和
服务符合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管理系统。
而在实践中,质量
管理体系需要及时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风险,以确保产品和服务
能够持续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一、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识别
1. 确认核心过程:首先需要确认企业的核心业务过程,以确保
评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过程包括:设计、
采购、生产、质量控制、出货等环节。
对于每个核心过程,需要评
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2.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评估矩阵的方法,综合考
虑风险的概率、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在评估风险时,需要考虑到的
因素包括:产品规格、工艺、材料等各种因素,以及政策、市场、
人员等外部因素。
同时,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风险分析的客观
性和科学性。
3. 确认风险原因:确定风险产生的原因需要充分了解风险因素
的本质。
在确定风险原因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包括:组织、技术、环境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政策、法规等各种外部因素,并评
估其影响。
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评价
1. 风险评价:对于经过确认和评估的风险,需要进行更加详细
的评价和分析,以确定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优先级。
每个风险都。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步骤与方法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步骤与方法安全生产是各个组织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步骤与方法。
一、明确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与范围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其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指明希望通过建立这一体系来实现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例如减少事故发生率、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等。
范围则是指确定体系所涵盖的组织和企业的范围,可以是整个企业、某个部门或某个项目。
二、确定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风险矩阵法、事件树分析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
三、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分工,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涵盖了安全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规定、安全奖惩制度等内容,确保每个人在安全生产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制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步骤。
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措施等。
技术措施包括改进设备、引进新技术等;管理措施包括落实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培训措施包括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
五、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管理和记录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
信息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情况、员工培训记录等。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分析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环节。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宣传,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ISO13485:2016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规范风险管理的过程,保证本公司产品在生产和使用全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受到识别、评估,从而制定、实施适应的应对措施,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损害发生的概率,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管理的过程。
3、职责3.1 工程部:负责根据产品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产品的风险管理档案,编写风险管理计划和报告,监控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
有需要时,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适用的标准、法律法规、工作文件以及顾客反馈组织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
3.2 总经理:提供风险管理所需的资源,批准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报告。
3.3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完成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售后信息的收集等风险管理过程。
负责参与与本部门有关的风险评估,组织实施相关的风险管理各项方案。
参与风险管理报告的评审。
4、定义4.1 风险:损害发生概率与该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
4.2 风险分析:系统运用可获得资料,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
4.3 风险估计:用于对损害发生概率和该损害严重度赋值的过程。
4.4 风险评价:将估计的风险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以决定风险可接受性的过程。
4.5 风险评定: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部过程。
4.6 风险控制:作出决策并实施措施,以便降低风险或把风险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过程。
4.7 剩余风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余下的风险。
4.8 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
4.9风险管理: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视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
4.10 生命周期:在医疗器械寿命中,从初始概念到最终停用或处置的所有阶段。
4.11 使用错误:由于一个动作或动作的忽略,而造成不同于制造商预期或用户期望的医疗器械反应。
如使用错误包括疏忽、失误、和错误,患者的不期望的生理反应本身不认为是使用错误。
4.12 最新技术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产品、过程和服务等技术能力的发展程度,根据相关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进行判定。
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和方法
第七章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与方法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包括:股东(大)会(对于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独资企业,即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形成高效运转、有效职能的监督约束机制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二)风险管理委员会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的召集人应由不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担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召集人应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担任。
该委员会成员中需有熟悉企业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董事,以及具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拟定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
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五)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风险理财措施主要有两类:损失事件管理与套期保值损失事件管理是指对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事件进行事前、事后管理的方法。
损失融资是为风险事件造成的财务损失融资,是从风险理财的角度进行损失事件的事后管理,是损失事件管理中最内部控制系统:指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控制(内部)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控制(内部)环境设定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风险进行管控的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可借用信息技术工具嵌入业务流程,实时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预警,并制订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处理现实的或者潜在的风险,控制并降低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李金生摘㊀要:企业要关注和加强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EHS)工作ꎬ构建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EHS一体化管理体系ꎬ全面分析企业构建EHS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ꎬ加强企业EHS一体化风险控制和管理ꎬ使之具有符合性㊁适宜性和有效性ꎬ更好地提升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ꎬ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ꎮ关键词:EHS一体化管理体系ꎻ风险ꎻ控制ꎻ管理一㊁EHS一体化管理体系概述EHS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一种整合型管理体系ꎬ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管理体系进行有机结合ꎬ将ISO14001与OHSAS18001体系进行充分整合ꎬ使之相互统一㊁协调和兼容ꎬ全面覆盖管理基本要素ꎬ即:组织机构㊁人员职责㊁资源配置㊁风险评估㊁人员培训㊁管理者的承诺㊁应急部署方案㊁装置设计与使用㊁检查与考核㊁监督㊁系统改进与创新等ꎮ在企业EHS一体化管理风险控制之中ꎬ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领导承诺ꎮ在企业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ꎬ管理者要依循国家相关法律㊁当地风俗习惯和行业规范ꎬ设计和制订EHS一体化管理目标ꎬ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防范ꎬ有效减少污染ꎬ提高员工的身体健康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和进步ꎮ(2)组织机构ꎮ要组建专门的EHS一体化管理组织机构ꎬ进行人力㊁物力㊁财力的资源配置和优化ꎬ全面落实EHS管理职责和任务ꎬ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进行员工管理ꎬ提高企业的EHS一体管理体系的效率ꎮ(3)风险评估ꎮ在企业EHS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ꎬ以风险辨识和评估为关键核心ꎬ企业要制订EHS一体化管理方针和政策ꎬ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ꎬ按风险等级制订不同的控制措施ꎬ进行全周期㊁全覆盖的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治理ꎮ(4)装置设施的设计与使用ꎮ在进行相关装置或设施的改造或其他操作过程中ꎬ要依循 三同时 的原则和理念ꎬ进行装置或设施在设计㊁采购㊁安装过程的严格调试ꎬ保证装置或设施的正常运行ꎮ要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设备㊁材料㊁技术的监控ꎬ根据ISO14001和OHSAS18001进行不合理生产布局及设施的调整ꎬ通过优化工艺㊁装置或设施布局的方式减少污染ꎬ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风险ꎮ并定期进行装置或设施的检查和维护ꎬ确保设施或装置的良好安全运作ꎮ(5)变更和应急管理ꎮ要考虑工作内容㊁技术㊁设施㊁人员等因素ꎬ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突发性事件进行预估ꎬ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更ꎬ制订科学合理㊁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方案和具体措施ꎬ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ꎮ通过加强人员的培训与演练ꎬ保证在紧急状态下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ꎮ(6)检查考核及监督ꎮ要进行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定期检查㊁考核和监督ꎬ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ꎬ保证相关的制度㊁流程㊁操作规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得到遵守ꎬ加强对风险的防范ꎮ(7)审核与持续改进ꎮ要定期对企业EHS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审ꎬ及时发现EHS一体化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ꎬ察觉EHS一体化管理体系实际建设与设计之间的偏差ꎬ提出合理可行的EHS一体化管理体系改进方案ꎬ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ꎮ在企业建设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ꎬ要依循PDCA的管理模式ꎬ达到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环境㊁健康和安全目标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ꎮ如图1所示:图1㊀EHS一体化管理体系依循的PDCA循环二㊁基于风险控制与管理的EHS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一)体系策划构建工具和方法在EHS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ꎬ主要采用以下工具方法:(1)项目计划甘特图ꎮ要在项目计划甘特图中纳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㊁负责人㊁任务起止时间㊁任务所需资源ꎬ并对其进行定期追踪和适时调整ꎮ(2)SWOT分析ꎮ主要分析企业EHS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内部优势㊁劣势㊁机会和威胁ꎮ(3)EHS职责调查表ꎮ要调查企业当前的环境㊁健康㊁安全管理的职责分配情况ꎬ明晰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重点和难点ꎮ(4)初始评审环境㊁健康㊁安全绩效调查表ꎮ调查表侧重于本企业生产活动或同行业企业中的有害原材料控制㊁三废排放㊁职业病历史状况㊁事故案例等ꎬ初步评估环境因素中的危险源ꎬ了解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控制点ꎬ以此作为EHS一体化管理体系设置和资源配置的参考ꎮ(二)体系识别和策划要点1.识别并评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要在新产品开发和新项目建设过程中ꎬ分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ꎬ列出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和重要性清单ꎬ列出潜在危险源及风险清单ꎬ进行环境影响㊁危险暴露和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ꎬ对风险进行优先级别次序的合理区分ꎬ采用本质安全设计㊁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㊁优化工艺配置等方式消除或减小风险ꎬ并采用制订管理措施㊁加强劳动防护㊁优化工作组织安排和培训等措施ꎬ进行风险预防和消除ꎮ2.组建EHS一体化管理组织机构明确EHS一体化管理体系各层级的职责分工ꎬ调动各项资源确保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ꎬ使之依循持续改进的要求ꎮ并完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手册ꎬ全面覆盖ISO14001和OHSAS18001两个标准的关键点ꎬ明确企业的自㊀㊀㊀(下转第14页)企业项目的目的ꎮ(三)加强档案的编写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档案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收集和整理工作ꎬ还应该完善的编写ꎬ不断提高本部门对工资的服务水平ꎮ通过信息化的信息收集和整理ꎬ提高对文档的编写和利用ꎮ编写的主要作用是对档案中有用的信息进行提炼与整理将档案的内容精简化ꎬ对于企业的档案部门来说ꎬ编写工作进行的好与坏ꎬ体现着一个部门对于公司的贡献程度ꎮ档案部门的编写工作还包含对公司进行年鉴编写ꎬ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ꎮ企业的年鉴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ꎬ它包含着每年企业所发生的事件ꎬ年鉴撰写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企业的个性记录企业的发展ꎬ让企业变得具有历史底蕴ꎬ将不同时期㊁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整合到一起反映公司的文化ꎮ(四)培养人才队伍ꎬ提升人员水平人才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ꎮ为了保障企业的高速运转ꎬ跟紧时代的步伐ꎬ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公司ꎬ保证公司的发展ꎮ电力企业首先需要的就是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ꎬ再进行职能分配到各个岗位ꎬ为公司建立一支具有专业能量的团队ꎮ同时也要加大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ꎬ接受先进的思想ꎬ这样保证公司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ꎮ能从根本上保证档案部门高效率的开展工作ꎮ四㊁总结在新形势的推动下ꎬ电力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ꎬ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变化ꎬ不断地改革创新ꎬ制订符合时代特征的管理模式ꎬ以及新型档案模式ꎬ帮助电力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ꎮ参考文献:[1]张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ꎬ2007.[2]李霞.新时期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思维[J].浙江档案ꎬ2006(2).[3]李红梅.浅析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J].青海电力ꎬ2007(1).[4]孙志梅.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ꎬ2010(1).[5]粟林ꎬ曹凤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对企业档案工作的要求[J].山东档案ꎬ2003(3).[6]刘璐.谈企业档案管理者从传统服务向知识服务角色转变的必然性[J].广东档案ꎬ2009(6).[7]徐拥军.传统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过渡研究[J].北京档案ꎬ2009(4).作者简介:李义芳ꎬ国网镇江供电公司ꎻ徐婧婧ꎬ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ꎮ(上接第12页)身体系要素㊁EHS执行方针和管理原则ꎬ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EHS管理资源和职责程序ꎮ3.注重EHS一体化管理培训要界定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相关岗位ꎬ针对管理层和基层员工进行EHS管理体系培训ꎬ包括:危险源识别㊁风险评估与分级㊁已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评审㊁异常状况察觉及上报等ꎬ并要开展不同类型的EHS一体化培训ꎬ如:工作现场培训㊁特种作业培训㊁技术革新培训㊁紧急状况预防及应对能力培训等ꎬ并设立知识检测系统ꎬ对所有员工的EHS一体化管理培训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ꎮ4.强化EHS一体化管理信息反馈在企业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中ꎬ要书面告知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风险ꎬ强调生产活动过程应有的预防和保护措施ꎬ要求所有员工明晰工作现场的EHS文档和数据ꎬ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ꎬ如:基于车间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分析看板ꎻ岗位风险控制措施看板ꎻ实验室设备安全操作规定ꎻ事故分类示意图等ꎮ5.注重全体员工的参与要将EHS一体化管理理念和文化融入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ꎬ使之成为指导管理层和员工行使职责的行动准则ꎬ所有员工要进行自我检查ꎬ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提出积极化建议ꎬ并由监督者进行员工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的审核ꎮ6.文档数据的管理在EHS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ꎬ要制订并更新所有文档和数据的管理程序ꎬ进行文档数据的定期查验和更新ꎬ撤除过期的文档数据ꎬ使成文文档和数据更加准确和完整ꎬ可以采用硬拷贝和软拷贝的方式进行文档数据的存储管理ꎬ确保EHS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ꎮ(三)体系评估及控制要点要进行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监测㊁追踪和评估ꎬ对EHS一体化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ꎬ采集异常情况信息ꎬ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ꎬ通过EHS审核㊁管理者审核㊁车间自我审核等方式ꎬ及时察觉异常情况ꎬ并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措施和评审措施ꎬ持续推进EHS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化ꎮ(四)体系调整措施要建立«EHS一体化管理评审程序»ꎬ进行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ꎬ构建EHS一体化管理不同阶段的模型ꎬ确保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㊁充分性和有效性ꎮ三㊁小结综上所述ꎬ要引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OH ̄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ꎬ进行EHS一体化管理的构建㊁审核和检查ꎬ分析EHS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ꎬ持续推进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标准化ꎬ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ꎬ提高工作效率ꎬ避免EH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冗余无用内容ꎬ加强EHS一体化管理的风险控制和管理ꎮ后续还要将EHS一体化管理与清洁生产㊁5S管理相整合ꎬ不断推进EHS一体化管理的规范化㊁标准化和现代化ꎮ参考文献:[1]李菊茹ꎬ蔡李荣ꎬ党军宏ꎬ王云辉ꎬ李保江.浅谈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J].大众用电ꎬ2017(S2).[2]李万军.HSE管理体系及安全标准化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一体化建设[J].化工管理ꎬ2017(11).[3]晁代强ꎬ易俊ꎬ酒尚利ꎬ常登刚ꎬ王文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对比分析[J].安全㊁健康和环境ꎬ2014(11).作者简介:李金生ꎬ江苏美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ꎮ。
组织环境及风险控制程序(含表格)
组织环境及风险控制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0范围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术语3.1组织的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结合。
4.0职责4.1人事行政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确定组织风险。
4.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4.3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4.4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5.0相关文件5.1经营计划控制程序6.0相关记录6.1内外部环境识别表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表.doc6.2相关方需求期望识别表IATF16949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xls6.3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需求清单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清单.xls6.4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清单.xls德信诚培训网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7.作业流程与控制要点:输 入 流程部门输出 补充说明负责 参与 通报 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人事行政部 相关 部门 总经理内外部环境识别表 1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外部环境确定可通过考虑国际、国家、地区或当地的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等方面;内部环境确定可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完成《内外部环境识别表》;2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HZ-2101-2017
管理体系策划及风险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管理体系策划及风险控制的程序、活动的内容及方法、检查与审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XX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策划及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HZ-2103 文件控制程序
HBHZ-2108 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无
4 职责
4.1 总经理
4.1.1 参加管理体系策划活动,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
4.1.2 负责管理体系结构、管理文件清单和管理文件的审批。
4.2 质量档案室
4.2.1 负责组织管理体系策划活动。
4.2.2 负责组织建立和改进管理体系。
4.3 各室
4.3.1 参加管理体系策划活动。
4.3.2 审查管理体系结构、管理文件清单和管理文件。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 策划建立管理体系
1
HBHZ-2101-2017
2 质量档案室组织策划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改进。
公司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
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体系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策划包括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确定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分析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明确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及管理体系的改进等内容。
5.2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在每年管理评审后,由质量档案室组织公司领导和相关人员研究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对原有范围进行确认或调整,在公司《管理手册》中予以明确。
确定范围时考虑:
a)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变化;
b)管理评审输出有关对管理体系改进的内容;
c)公司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存在的风险和机遇;
d)相关方的要求。
5.3 分析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在开展管理评审前,质量档案室组织各室开展公司内、外部环境影响分析。
可通过会议讨论或报送材料的方式收集影响因素,应用统计方法和集体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分析公司内部环境因素时,考虑公司战略目标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知识管理、绩效管理的现状和目标。
分析公司外部环境因素时,考虑:
a)应执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变化;
b)与企业相关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变化;
c)市场竞争形势变化;
d)先进理论、技术应用情况。
5.4 分析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及其应对措施
在开展管理评审前,质量档案室组织各室采取SWOT分析等方法,开展公司风险和机遇分析,根据分析情况确定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分析时考虑5.3分析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情况,以及利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实施的结果。
5.5 明确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5.5.1 综合室和质量档案室按照HBHZ-2108《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分别组织与相关方沟通工作,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5.5.2 质量档案室组织收集整理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必要时组织会议讨论,识别确定与管理体系改进有关的要求。
5.6 建立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
由质量档案室组织,依据管理体系应用范围,确定体系结构,明确体系分类,确定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建立管理文件清单(格式见HBHZ-2103《文件控制程序》附录),确定管理文件主要内容,内容应满足:
a)明确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明确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HBHZ-2101-2017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
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
e)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f)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g)规定对过程评价,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管理体系结构、管理文件清单和管理文件编制完成后按照HBHZ-2103《文件控制程序》规定的审批程序,由各相关部门会签,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5.7 改进管理体系
在每年管理评审后,质量档案室组织开展公司管理体系的改进工作。
改进工作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管理体系应用范围的变化;
b)内、外部环境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c)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及其应对措施;
d)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e)管理评审输出中有关体系改进的要求。
6 检查与考核
质量档案室对本文件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并对表1所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考核意见。
表1 评价项目与指标
7 报告与记录
表2给出了执行本文件形成的报告和记录。
表2 报告与记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