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合集下载

《碱及其性质》知识点

《碱及其性质》知识点

《碱及其性质》知识点《碱及其性质》知识点汇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必须知道:1、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2、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比较3、物理性质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4、保存方法:二者都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的原因: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2NaOH+CO2=== Na2CO3+H2O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的原因:它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氢氧化钙变质的反应:Ca(OH)2+CO2=== CaCO3 +H2O5、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因此固体可做干燥剂,可干燥H2、O2等,不可干燥CO2等酸性气体。

称量时,要把它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或蒸发皿)中称量。

6、氢氧化钠俗名叫火碱、烧碱、苛性钠,是因为它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7、氢氧化钙制取: 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反应放热。

CaO + H2O == Ca(OH)2生石灰熟石灰8、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CaCO3====CaO+CO2↑9、用途氢氧化钠:化工原料: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还是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氢氧化钙:工业上:制烧碱、处理工厂废水;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制波尔多液、制石硫合剂农药;建筑材料上:砌砖、抹墙;10、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由于碱溶液中都有OH-,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我们称为碱的通性。

11、碱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1)碱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 + 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Ca(OH)2+CO2== CaCO3 +H2O2NaOH+CO2== Na2CO3 + H2O(3)碱 + 盐→ 新碱 + 新盐2NaOH+CuCl2====2NaCl+Cu(OH)2Ca(OH)2+CuCl2====CaCl2+Cu(OH)2现象;产生蓝色沉淀12、碱的特性:由于不同的碱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Ca(OH)2)、氨水(NH3·H2O)
注意点:①氨水具有挥发性,有氨臭味。

②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碱溶液流到桌上,可以立即往碱液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桌面,再用抹布擦净。

如果只有少量碱液滴到桌上,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
碱的通性
碱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相似性,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共同的的氢氧根离
子。

因此碱的通性,可以认为是氢氧根离子(OH )表现出来的性质。

1. 紫色石蕊试液遇可溶性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可溶性碱变红色。

2.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酸性氧化物中,多数能溶解于水,并跟水起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酸。

3. 碱+酸→盐+H2O
4. 碱+盐→新碱+新盐
注意点:
①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②碱跟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二者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1.化学式与结构: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氢氧化钠是钠离子(Na+)与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而氢氧化钙则是钙离子(Ca2+)与两个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性质与溶解度: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

它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室温下100g水可溶解约109g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也是一种碱性物质,但相比氢氧化钠来说较为温和。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低,室温下100g水只能溶解约0.17g氢氧化钙。

3.制备方法:氢氧化钠可以通过钠金属与水反应而制备。

钠金属与水反应,生成钠氢氧化物(NaOH)和氢气(H2)。

氢氧化钙可以通过石灰石(CaCO3)与水反应而制备。

石灰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二氧化碳(CO2)。

4.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氢氧化钠常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纸浆和纸张制造、肥皂和清洁剂制造、铝的制取等。

此外,氢氧化钠也用于水处理、制备实验室试剂等。

氢氧化钙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备和环境改善中。

在工业制备中,氢氧化钙可用于制备石灰、石膏和水泥等。

在环境改善中,氢氧化钙可用于调节土壤酸碱性、净化污水和废水。

5.安全注意事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腐蚀性物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接触到皮肤或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处理。

避免吸入其粉尘或蒸气,使用时应佩戴安全防护设备。

总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它们在工业制备和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氢氧化钙则相对较为温和。

学习和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基础知识和应用价值。

九年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

九年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

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

它们都是碱性物质,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和性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知识点。

一、氢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1.外观和物态:氢氧化钠是无色结晶体或白色颗粒状固体,常温下呈固态。

2.溶解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溶于水并迅速反应。

与少量水反应时会放热,与过量水反应时则吸热。

在水中能完全离解成Na+和OH-离子。

3.电解性:氢氧化钠在电解质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Na+和OH-离子。

因此,它被广泛用作电解质溶液。

4.腐蚀性: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可腐蚀金属和有机物质。

在皮肤接触时会造成灼伤,需小心使用。

5.常见应用:(1)制造皂基:氢氧化钠是制造皂基的重要原料,可通过与动植物油脂反应制成肥皂。

(2)制浆造纸:氢氧化钠可用于造纸工业中,用来去除纤维素的木质部分,使纸张更加白净。

(3)医学和实验室用途:氢氧化钠在制药和实验室中被用作试剂,常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等。

(4)废水处理:氢氧化钠可用于废水处理,用来中和污水中的酸性物质。

(5)清洁和除垢剂: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去除堵塞在管道中的油脂和有机物质。

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应用:1.外观和物态:氢氧化钙是白色结晶固体,常温下呈固态。

2.溶解性:氢氧化钙在水中能够部分溶解,生成Ca2+和OH-离子。

它的溶解度较低,因此通常是以悬浮状态存在。

3.碱性: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它可以中和酸,使环境呈碱性。

4.吸湿性:氢氧化钙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能吸收大量的水分。

5.常见应用:(1)水泥和建筑材料:氢氧化钙在建筑行业中被用作水泥的原料之一,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盐胶凝物质,起到胶结和固化作用。

(2)石灰乳制备:氢氧化钙可与水反应形成石灰乳,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农业行业。

(3)矿物油脱蜡:氢氧化钙可以用来去除矿物油中的蜡质,从而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

(4)环境调节:氢氧化钙可以被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以增加农作物的生长。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一、氢氧化钠(NaOH):1.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固体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它和二氧化碳反应会产生碳酸钠和水。

在水中溶解时,氢氧化钠会产生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2.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无色的固体,晶体结构为离子型,呈螺旋状。

它在高温下熔化成液体,熔点约为318℃。

3.应用领域:a.工业上,氢氧化钠广泛用于纸浆和纸张生产、洗涤剂制造、石化工业、合成橡胶生产等。

b.实验室中,氢氧化钠用作试剂,用于定量分析、中和反应、还原反应等。

4.注意事项:a.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b.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二、氢氧化钙(Ca(OH)2):1.化学性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它和二氧化碳反应会产生碳酸钙和水。

在水中溶解时,氢氧化钙会产生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2.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的固体,通常以粉末形式存在。

它的晶体结构为离子型,呈层状结构。

3.应用领域:a.工业上,氢氧化钙广泛用于水处理、环境治理、建筑材料、化学反应催化剂等领域。

b.实验室中,氢氧化钙用作试剂,用于中和反应、沉淀反应、制备其他化合物等。

4.注意事项:a.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固体,在处理和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与酸接触,可能产生热反应。

b.触摸氢氧化钙粉末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时要穿戴防护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综上所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性物质,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应用广泛。

它们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在水中溶解后呈现碱性。

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钙是碱性氢氧化物。

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

区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区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区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方法1. 引言说到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俩到底有什么区别啊?我平时又没见过!”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两个化学小伙伴,顺便告诉你怎么区分它们。

听着可别打瞌睡哦,咱们这就像在茶馆闲聊一样,轻松又有趣。

2. 基础知识2.1 什么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别看它名字长,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石灰水。

想象一下,那个在建筑工地上冒着泡的液体,嘿,就是它!它的化学式是Ca(OH)₂,听起来像是个厉害的角色。

它主要用来处理土壤酸碱度、制作水泥,还有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添加剂。

2.2 什么是氢氧化钠?再说说氢氧化钠,它的化学式是 NaOH。

这个家伙可不简单,很多人叫它“火碱”。

它的用途可广了,洗衣服、清洁剂,甚至制造肥皂,真是个多才多艺的朋友。

不过,注意哦,它可不是省油的灯,弄不好会灼伤皮肤,所以用的时候可得小心。

3. 区分方法3.1 外观和溶解性首先,咱们从外观入手。

氢氧化钙一般是白色粉末,溶于水后会变成一种浑浊的液体,别看它这样,石灰水可有些小脾气,不容易溶解。

而氢氧化钠呢,白色结晶,溶于水后就能形成清澈透明的液体,简直就像喝了好几杯水的感觉。

你看看,是不是一目了然?3.2 pH值测试再来个简单的实验吧,咱们可以用 pH 试纸来测一测。

氢氧化钙的 pH 值大约在 12 左右,而氢氧化钠的 pH 值则会达到 14,这就好比你去餐馆点菜,氢氧化钙是清淡小菜,氢氧化钠可是重口味的辣椒油!用试纸一测就能分出高下。

3.3 酸碱反应如果你想要点更有趣的,咱们可以试试酸碱反应。

拿点醋或者盐酸,滴在氢氧化钙上,你会看到气泡冒出来,就像那气氛瞬间热闹起来一样。

而氢氧化钠则会让你感受到剧烈的放热反应,简单说,就是一个热一个冷,真是个热情与冷静的组合。

4. 小贴士4.1 安全第一当然,安全最重要!在进行这些小实验的时候,记得戴上手套,防护眼镜绝对不能少!别想小瞧这些化学物质,它们可不想被人随便对待。

2022年中考化学小专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探究复习

2022年中考化学小专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探究复习

【2022年中考复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探究一、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氢氧化钠变质主要考点包括:变质原因、检验变质的方法、检验变质的程度、除去杂质得到就纯净的氢氧化钠。

变质程度分别有:①全部变质:Na2CO3;②部分变质:N a2CO3和NaOH。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如果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碱性的碳酸钠。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 H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无明显现象,说明未变质。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中性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分析原理:⑵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还可以加入:MgCl2(白色沉淀)、CuCl2(蓝色沉淀)、FeCl3(红褐色沉淀)、FeCl2(白色沉淀)、NH4Cl(刺激性气味)、紫色石蕊溶液等。

九年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

九年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

九年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学化学——氢氧化钠属性探究一、名称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烧碱、或火碱二、物理性质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熱。

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时易潮解,它还有强烈的腐蚀性。

三、固体氢氧化钠为何要密封储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避免氢氧化钠吸取空气中的水分产生潮解,二是避免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四、氢氧化钠为何能做干燥剂?由于氢氧化钠能吸取空气或其它气体中的水分,所以能做干燥剂。

它可用来干燥NH3、O2、H2、CH4等气体,但不能用来干燥CO2、SO2等酸性气体。

五、氢氧化钠在溶解时为何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在溶于水时会产生两个进程:一个是物理进程,即Na﹢和OHˉ在水里的分散进程,这个进程要吸取热量;另一个进程是化学进程,即Na﹢和OHˉ的水合进程,这一进程要放出热量。

并且放出的热远远大于吸取的热,所以氢氧化钠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

六、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氢氧化钠+酸性氧化物→钠盐+水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2NaOH+SO2=Na2SO3+H2O。

这个反应可用于处理废气二氧化硫。

3、氢氧化钠+酸→盐+水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4、氢氧化钠+某些盐→新碱+新盐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说明:碱和盐、盐和盐起反应时必须两边看,前边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后边生成物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产生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

七、氢氧化钠的用处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运用于制肥皂、炼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各个行业。

最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最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1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Ca(OH)
2)、氨水(NH
3
·H
2
O)
2
注意点:①氨水具有挥发性,有氨臭味。

3
②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4
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5
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碱溶液流到桌上,可以立即往碱液里加适量的6
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桌面,再用抹布擦净。

如果只有少量碱液滴到桌上,7
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8
碱的通性
9 碱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相似性,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共10 同的的氢氧根离子。

因此碱的通性,可以认为是氢氧根离子(OH )表现出来的11 性质。

12
1. 紫色石蕊试液遇可溶性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可溶性碱变红色。

13
2.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
2O
14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15
成的酸性氧化物中,多数能溶解于水,并跟水起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酸。

16
3. 碱+酸→盐+H
2O
17
4. 碱+盐→新碱+新盐
18
注意点:
19
①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20
②碱跟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二者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
21
水三者之一。

2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Ca(OH)2)、氨水(NH3·H2O)注意点:①氨水具有挥发性,有氨臭味。

②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碱溶液流到桌上,可以立即往碱液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桌面,再用抹布擦净。

如果只有少量碱液滴到桌上,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碱的通性碱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相似性,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共同的的氢氧根离子。

因此碱的通性,可以认为是氢氧根离子(OH )表现出来的性质。

1. 紫色石蕊试液遇可溶性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可溶性碱变红色。

2.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酸性氧化物中,多数能溶解于水,并跟水起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酸。

3. 碱+酸→盐+H2O4. 碱+盐→新碱+新盐注意点:①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②碱跟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二者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一、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除硝酸) + 金属→盐 + 氢气(置换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Fe + 2HCl=== FeCl2 + H2↑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硝酸和金属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也不是氢气。

3.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除Al2O3、ZnO外)4.酸 + 碱→盐 + 水HCl + NaOH ==== NaCl +H2O3HCl + Al(OH)3 ==== AlCl3 + 3H2O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复习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复习

4、对比你所知道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它们有哪些异同点?
相似的性质: • 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 不同的性质: • 和酸发生反应时的现象不同
• 和某些盐发生反应时的现象不同(例如:钙盐、钡盐等)
1、写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2、你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NaOH和Na2CO3 ? 方法1: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 氢氧化钠。 方法2:取样,加入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 的是氢氧化钠。 氢氧化钡溶液 方法3: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无明显 现象的是氢氧化钠。 3、你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Ca(OH)2和CaCO3 方法1: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钙;无明显现象的是 氢氧化钙。 方法2:取样,加入适量的水中,澄清后取上层清液并滴入无色酚酞, 无明显现象的是碳酸钙;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钙。

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
1、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能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发生 反应而变质,要密封保存。 2、熟练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碳酸 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碳酸钠、碳酸钙和酸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也能和酸发生反应,但是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可用此性质鉴别OH-和CO32-) 4、碳酸钠溶液能和可溶性的钡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而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会和它发生反应。 (可用此 性质鉴别OH-和CO32- )
中考链接
1.(河南省中考题)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 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和CO2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知识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Ca(OH)2)、氨水(NH3·H2O)
注意点:①氨水具有挥发性,有氨臭味。

②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碱溶液流到桌上,可以立即往碱液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桌面,再用抹布擦净。

如果只有少量碱液滴到桌上,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
碱的通性
碱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相似性,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共同的的氢氧根离子。

因此碱的通性,可以认为是氢氧根离子(OH )表现出来的性质。

1. 紫色石蕊试液遇可溶性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可溶性碱变红色。

2.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酸性氧化物中,多数能溶解于水,并跟水起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酸。

3. 碱+酸→盐+H2O
4. 碱+盐→新碱+新盐
注意点:
①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②碱跟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二者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 .。

ca(oh)2 naoh 九年级化学 知识点

ca(oh)2 naoh 九年级化学 知识点

ca(oh)2 naoh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有关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的应用领域广泛,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其中就包括了关于Ca(OH)2和NaOH的学习。

一、Ca(OH)2的性质和用途Ca(OH)2,也被称为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性固体,它相对较稳定,但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CaO和H2O。

Ca(OH)2可以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它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首先,氢氧化钙溶液可以用作消毒剂,常用于池塘和水库的消毒处理。

其次,氢氧化钙溶液也可以用于净化污水和中和酸性废液。

此外,氢氧化钙溶液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通过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促进植物生长。

二、NaOH的性质和用途NaOH,也被称为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组成的强碱。

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湿,在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NaOH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导电。

NaOH具有许多应用领域。

首先,它是一种强碱,可以在实验室中用作中和试剂。

其次,NaOH的水溶液也可以用于清洁和去除油脂。

此外,NaOH还可以用于制造肥皂、纸张和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中。

三、Ca(OH)2和NaOH的区别和联系尽管Ca(OH)2和NaOH都是碱性物质,但它们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Ca(OH)2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固体,而NaOH 是一种易吸湿的固体。

其次,它们的溶液呈碱性,但Ca(OH)2的溶液中含有Ca2+和OH-离子,而NaOH的溶液中只含有Na+和OH-离子。

另外,虽然Ca(OH)2和NaOH在一些用途上有重叠,比如净化污水和中和酸性废液,但它们的应用范围还是存在差异。

Ca(OH)2溶液主要用于消毒、土壤改良等领域,而NaOH溶液则更广泛地应用于清洁、工业生产等领域。

总结起来,Ca(OH)2和NaOH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碱性物质,它们在性质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

教学资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教学资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教学资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碱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学习内容,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最重要的两种碱,关于二者变质的相关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为了能掌握有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首先回顾复习基础知识。

一、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二、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变质系列问题:程度向过滤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酚酞部分变质现象有气泡产生滤液变红全部变质现象有气泡产生滤液不变色【探究问题】:1.检验变质程度时为什么氢氧化钙可以直接过滤,滴加酚酞来检查是否存在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钠不行呢?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时,用的是氯化钙溶液,能不能使用氢氢化钙呢?解析:由于氢氧化钠变质的产物是碳酸钠溶液,并且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不能直接用无色酚酞溶液;当检查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时,用足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将其中的碳酸根离子转化沉淀,用稀盐酸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如果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时,虽可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但由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对氢氧化钠检验产生干扰。

同步训练1.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A.酚酞B.石蕊C.盐酸D.硫酸铜2.现有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证明其变质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①稀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酚酞试液④石蕊试液.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或②B.①或③C.③或④D.②或③3.欲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粉末样品的变质情况,下列分析和结论错误的是()A.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B.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若液体丙呈无色,说明该样品已部分变质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4.某同学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可能含有了Na2CO3,她设计的下列实验能对此猜测提供有力实证的是()A.滴加适量CuSO4溶液B.滴加酚酞试液C.滴加足量稀盐酸D.滴加石蕊试液5.某同学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三种检验方法:①加少量饱和石灰水,有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②加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③加少量Ba(OH)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中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只有①和②B.只有②和③C.只有①和③D.①②③6.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和二氧化碳反应,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通过用pH试纸检测出溶液的pH大于7,可以判断溶液没有变质B.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可以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C.先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仍然呈红色,可以确定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D.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变质前后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小于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7.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B.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C.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8.学习了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的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注意】不能加Ca(OH)2或Ba(OH)2与Na2CO3反
应,若加入Ca(OH)2或Ba(OH)2,会引入新杂质OH,导致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实验突破
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 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生成碳酸钙。
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CO2== CaCO3↓+H2O 2. 怎样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已变质: (1)分析:由于Ca(OH)2为微溶物,故不能通过观察是
实验突破 3.怎样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在
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 4.探究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方案 设计: (1)原理:取样品加水溶解;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 或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滴入酚酞溶 液后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色说明 全部变质。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三 常见的碱(高频考点)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①俗称: 苛性钠 、 火碱 或 烧碱 ; ②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热量,有吸水性,易潮解、有强烈的腐蚀性;
有白色 沉淀生

固体中存在Na2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__a_C_l_2_+_N_a_2_C_O__3=_=____ __C__a_C_O__3_↓+__2_N_a_C_l_____ __或__(__B__a_C_l_2+__N_a_2_C_O__3 _ _=__=_B_a_C_O__3_↓_+_2_N_a_C__l)___
否有白色固体析出来判断久置的Ca(OH)2溶液是否已 变质。
(2)方法: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 。

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精华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精华知识点总结

【问题讨论】(1)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N_a_2_C_O__3_+__B_a_C_l_2_=_=_=_B__a_C_O__3↓_+__________。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__①____(填序号) 错2误Na。Cl
(2)结合过滤和操作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___②_____(填序号)正确; 若“现象X”是__溶__液__变__红__,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3)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1)通入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_不__活__泼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甲装置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_H__C_l_+___C_a_(_O_H__)2_=_=_=__C_a_C__l2_+__2_H__2_O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_吸__收__水__蒸__气__,__防__止__水__蒸__气__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造__成__影__响___。 (4)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另一个物理量为__C__(填序号)。 A. 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样品中含氢氧化钙
小亮
另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含__C_a_C__O_3__
【讨论交流】(1)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美的实验不足以说明样品中含有 Ca(OH)2,理由是_样__品__中__的__生__石__灰__和__水__反__应__能__生__成__氢__氧__化__钙___。 (2)小亮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C_a_C__O_3_+__2_H__C_l_=_=_=__C_a_C_l_2_+__H_2_O__+__C_O__2↑__。 【实验结论】分析以上实验,猜想___三___正确。 【拓展迁移】根据以上探究分析可知,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与空 气中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_有关,故生石灰应__密__封____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点比较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Ca(OH)2)、氨水(NH3·H2O)
注意点:①氨水具有挥发性,有氨臭味。

②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碱溶液流到桌上,可以立即往碱液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桌面,再用抹布擦净。

如果只有少量碱液滴到桌上,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
碱的通性
碱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相似性,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共同的的氢氧根离子。

因此碱的通性,可以认为是氢氧根离子(OH )表现出来的性质。

1. 紫色石蕊试液遇可溶性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可溶性碱变红色。

2.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酸性氧化物中,多数能溶解于水,并跟水起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酸。

3. 碱+酸→盐+H2O
4. 碱+盐→新碱+新盐
注意点:
①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②碱跟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二者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