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宝玺中国印资料整理
中国历史不同朝代的印章“宝玺”[1]
![中国历史不同朝代的印章“宝玺”[1]](https://img.taocdn.com/s3/m/4f7e5dc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3.png)
中国历史不同朝代的印章“宝玺”[1]中国历史不同朝代的印章“宝玺”[1]东汉戏虎图案铜印印面1.6×1.6cm,通高1.2cm。
印铜铸,龟钮。
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名戏者跪在虎背上,老虎被逗回首,虎尾上竖,温顺听命,已然全无兽中之王的威风。
汉代以白虎等奇兽为宝,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
当时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汉书·公孙弘传》:“去虎豹马牛,禽兽之不可制者也。
及其教驯服习之,至可牵持驾服,唯人之从。
”百兽驯服听命又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楚元王传》记:“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四海之内,靡不和定。
”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在野外从事的是驰马射猎。
据文献记载,将军李广凭其精湛的箭术时常在右北平一带射猎,而且是甘冒风险近距离射虎。
宫廷园囿中也有戏兽斗兽活动,《汉书·扬雄传》载:“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
”《汉书·外戚传》中称:“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
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
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
”除戏虎印外,汉代还有戏熊、戏马、射鹿、逐虎、搏虎等图案印。
西晋归义氐王金印西晋"晋归义氐王"金印重87.5克,驼钮,印面文字系凿刻而成,是晋朝颁发给当时氐族首领的官印。
古代氐族分布于西北和四川地区,战国以来与中原汉族联系频繁。
汉晋时期,中原朝廷对归附或臣服的边地民族首领赐予"归义"王、侯、君、长等封号和相应的印章,这些印章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战国 "春安君"印材料:玉纵23毫米横23毫米上海博物馆藏这是一方青白玉官印。
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官私玺印作为取信的凭物和标志逐渐普及。
这件玉玺是颁给当时封为"春安君"的人物的官玺。
它是战国实行封君制度的遗物。
古代中国有"君子佩玉"的习尚,玉印具有佩饰和玺印的双重功能,也是佩印者社会地位的象征。
胆昭日月印玺的介绍

胆昭日月印玺的介绍说起胆昭日月印玺,嘿,那可真是件宝贝,不光有年头,还透着股子说不尽的威严和神秘。
你想象一下,一枚印章,方方正正的,上面刻着龙飞凤舞的图案,还有那么几个大字,金光闪闪,简直就像是从古代皇宫里流传出来的宝贝疙瘩。
这印玺啊,可不是一般的物件。
它的来头大了去了,据说当年是皇帝老儿御用的,用来盖在圣旨、诏书上,那分量,杠杠的。
为啥叫胆昭日月呢?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就是因为这印玺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像日月一样,光辉普照,无所不在。
谁要是拿了这印玺,那就是手握乾坤,脚踏江山,威风凛凛,无人能敌。
这印玺的材质,那也是一绝。
你摸摸看,沉甸甸的,冰凉凉的,透着股子寒气,但又透着温润。
听行家说,这是用上好的玉石雕刻而成的,经过了多少工匠的心血和汗水,才打磨出了这么一枚瑰宝。
上面的图案,那可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龙和凤,那可是咱们中国的图腾,代表着吉祥和尊贵。
这印玺上,龙飞凤舞,腾云驾雾,简直就像活的一样,看着就让人心里头那个激动啊。
要说这印玺的用途,那可就多了去了。
在古代,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帝和朝廷里的大官才能用。
你要是在哪个古墓里头挖出了这么一枚印玺,那恭喜你,你可是挖到宝了。
现在虽然不用来盖圣旨了,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收藏它。
为啥?还不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文化和历史,看着它就仿佛能看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那些英雄豪杰,那些爱恨情仇。
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就有一块小小的印章,虽然没这胆昭日月印玺那么大气,但也是他的心头好。
他常常拿出来给我看,告诉我印章背后的故事和它的意义。
那时候我还不太懂,只觉得印章上的字挺好看,图案也挺好玩。
但现在想想,那其实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的延续。
这胆昭日月印玺啊,也是这样的。
它不光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它见证了皇权的兴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当看到它,我就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震撼和感动。
而且啊,这印玺还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灵气。
浅谈太平天国玉玺

浅谈太平天国玉玺太平天国玉玺是太平天国建立者洪秀全所用的印章。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深远的历史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痕迹。
太平天国玉玺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传奇的符号。
接下来,我们将浅谈太平天国玉玺的来源、特点和历史价值。
我们来看一下太平天国玉玺的来源。
太平天国玉玺是由洪秀全所用的玉印,是太平天国的权威象征之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与洪秀全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抱负密不可分。
洪秀全自称是天赐的“天朝上帝”,并于1851年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宣布建立了“太平天国”,自尊称“天王”。
为了显示其权威和合法性,洪秀全特意制造了一枚玉玺,用以统领全国军政大权。
这枚玉玺便是太平天国玉玺。
太平天国玉玺的特点在于它的制作精美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太平天国玉玺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玺底铸有“金日”双字,两侧雕有龙纹,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玉玺的制作材料选用上等的玉石,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整个玉玺设计独特,雕刻精美,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和匠人的高超技艺。
在玉玺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使得玉玺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太平天国玉玺作为太平天国的权威象征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的制作精美,背后的故事丰富,象征着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
通过太平天国玉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太平天国玉玺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一个承载着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它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途径。
希望通过今天的浅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太平天国玉玺,珍惜和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华鼎级国礼玺印的价值与收藏

中华⿍级国礼玺印的价值与收藏玺印,《释名》解释为:“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不可发也。
印,信也。
所以封物为信验也。
亦⾔因也,封物相因付”。
先秦前,玺、印是⼀物。
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
官吏及⼀般⼈称“印”。
印有官印和私印,作为官府书信往来和私⼈交往的凭证。
汉代印⼜称“章”和“印信”。
唐以后⼜将印称“记”或“朱记”,明清⼜称“关防”。
但通称仍称印。
古印有钮,可以系绶。
印钮形式有覆⽃钮、⿐钮、龟钮、蛇钮、虎豹钮等,印⽂有阳⽂和阴⽂。
字体依时代变化。
先秦时代是六国古⽂;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篆字;隋唐以后多⾪书、楷书。
历史沿⾰秦以前,⽆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民只称"印"。
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
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遂改称为"宝"。
唐⾄清沿旧制⽽"玺""宝"并⽤。
汉将军印称"章"。
之后,印章根据历代⼈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等各种称呼。
中国的雕刻⽂字,最古的有殷的甲⾻⽂,周的钟⿍⽂,秦的刻⽯等,凡在⾦铜⽟⽯等素材上雕刻的⽂字通称"⾦⽯"。
玺印即包括在"⾦⽯"⾥。
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今尚⽆定论。
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
故宫藏玺印清代(一)

故宫藏玺印清代(一)玺印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
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记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
玺印大约始自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可分四期:1、散制作期:传世的出土古玺印最早为战国时代的制作,印体有大小、方圆、一二三层之分,顶端作小鼻纽者最多,印文有三晋、齐、楚等国古文,布局疏朗,错落有致。
2、形制统一期:秦汉魏晋皆有统一印制,南北朝因之。
皇帝专用玉质,称玺,余者用铜,称印。
这段时间之印章有大小方圆、长方等等形式,印体日渐厚重,以鼻纽、龟纽居多。
印文形式秦代刻阴文小篆,有界格,两汉魏晋的入印篆书方圆俱备,被作为典范,称为谬篆。
此外有鸟虫书及与其相类之文字,印文外加装饰及有形印皆为东汉所常见。
南北朝印章继承魏晋之作,饶有古趣。
3、发展变化期:隋唐以后印体增大,鼻纽变成小长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宽之柱形柄。
官印文字皆作阳文,由细笔微曲之唐篆变化为九叠篆,还有以西晋文、蒙文、满文和满汉篆书合文入印者,印边日渐增阔,布局日趋丰满,笔划与空白日趋均匀。
清宫的二十五宝玺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成,是专用于国事的传国宝,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质,体积硕大,作各式龙纽,为前世所无,玺文有满文、满汉篆书合文。
其它大小宝玺多为石质,乃御笔和赏鉴所用,其性质属私印闲章,惟石料、制纽皆极精美,具庄重珍贵的特点。
4、继往开来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铜质印章。
印文主要由书画家亲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镌刻,他们皆以秦汉六朝古印为宗,创造出个人风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诸家,晚清赵之谦、吴昌硕都是名声显赫的大家,他们不仅为中国玺印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而对东方邻国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清代11. 二十五宝玺二十五宝玺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
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
传国玉玺找回来了,附照片

传国玉玺找回来了,附照片秦传国玉玺秦传国玺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泱泱中华传国玺煌煌盛世返神州---兼论传国玉玺真伪之说王志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给炎黄子孙留下了无数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
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到一枚失落于六百多年前的古代玉玺,则使我们见到过的所有珍宝都黯然失色。
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永葆国运昌盛的镇国之宝——秦始皇传国玉玺。
关于中华共宝传国玉玺,历代都有人著书立说。
或记载演绎它的传承关系;或渲染描绘它的精美神奇。
但是,各式各样的记载,彼此矛盾的传说,又给中华共宝披上了重重神秘的面纱,成为中国文物史上一个难以破解的“哥德巴赫猜想”。
时光倒流至公元前238年4月,即秦国王位九年的少年天子赢政已满二十一岁,到了依祖制亲政之时。
“已酉、王冠、带剑”(《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胸怀大志、英武智勇的秦王赢政,赴宗庙所在地旧都雍举行了加冠礼,正式执掌秦国之政。
就在这次庆典前后,秦国的政治风云骤变。
先是王弟长安君成虫乔,在率军进攻赵国的前线倒戈叛乱,企图趁机拥兵夺取王位。
接着又是天降暴雨,黄河泛滥,“河鱼大上”,鱼群结队涌入渭水,多被冲上平地。
黔首们纷纷赶往河边拾鱼。
“鱼阴类,民之象,逆流而上者,民将不从君令为逆行也”。
这种“鱼虫之灾”,当时被认为是上天警示人间当有大灾异。
时隔不久,“慧星见,或竟天”。
在古人心中,这也是极其严重的不祥之兆。
它属于“君臣失政,浊乱三光”之象。
慧星出现将导致“或兵祸将起,国家易政;或臣弑其君,主有灭国之乱;或扫除凶秽,除旧布新……”这些灾异都被史官忠实地记录下来。
除此之外,秦国的政局还隐藏着更为险恶的危机。
随着秦王的亲政,因太后赵姬长期摄政所形成的几大利益集团,围绕着最高权利的暗斗也转向了明争。
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已迫在眉睫。
在这泰山压顶,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年轻的秦王处变不惊,指挥若定,连续击碎了叛乱的成虫乔集团、嫪毐集团、吕不韦集团。
历代玉玺简介

玉玺简介玉玺(宝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宝玺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因为失去了宝玺,皇帝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
自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宝玺制度后,这套制度被历代王朝沿用,一直到清末。
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
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至今,使现代人对历代宝玺知之甚少。
乾隆年间的玉玺“玉玺”是帝王用以署名的印章,皇帝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之分。
代表国家发布诏书或其他文告时钤用的可称为公章,是皇权的象征,古人称之为宝玺、御玺、御宝或国宝。
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
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又因为此时的玺专以玉质(另一说认为玉字的由来是传说秦始皇以和氏璧制造玉玺),故称为“玉玺”。
春秋战国时,所有印章均称为“玺”,并有官玺和私玺之别。
官玺又称官印,是诸侯王颁发给下属各级官吏的凭证,即《说文解字》所说的“执政所持信也”。
在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官印的形制、大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
秦始皇即秦王位后,与太后长期私通的文信侯吕不韦怕奸情被已长大成人的秦始皇发觉,派舍人嫪毐诈称宦者混入宫中,得幸于太后,还生了两个儿子,被封为长信侯。
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非宦者,秦始皇下令审查。
嫪毐害怕真相暴露,便伪造秦王御玺发兵,欲攻蕲年宫作乱。
结果被秦始皇发现其阴谋,他命令相国和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包围叛兵,斩首数百,生擒嫪毐。
秦始皇车裂嫪毐及其同党,灭其宗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吸取嫪毐伪造玉玺谋反的教训,决定制作一套国玺,并由自己亲自执掌佩带,亲自铃盖,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他规定天子之印独称“玺”,群臣官印及百姓印章只能称“印”。
又规定以玉作为“玺”的专用材料,官印和百姓印不得以玉为材。
这样,玉玺便成为皇帝的专利。
故宫乾隆生肖宝玺典藏版专业知识讲座

“御制十二生肖”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虽历经变故,仍有幸被故宫博物院一直珍藏。 195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珍宝馆作为清代宫廷文物珍玩的主要展馆,从故宫180万
件文物中甄选出400多件顶级藏品公开陈列 ,供游人观赏 。 “御制十二生肖”目前就存放在故宫珍宝馆中。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华或信网国站玉
皇帝作为天子,宣扬君权天授,因此古代皇室用品中也常见十二 生肖题材,比较著名的有圆明园大水法前的十二兽首。
2009年2月,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 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鼠首和兔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成 交,说明收藏界对十二生肖题材的皇家藏品价值的高度认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华或信网国站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华或信网国站玉
删除。故宫博物院来自创建中国文化收藏玉一流品牌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目的是为了保管清皇室 遗留的文物财产,因此其馆藏主要也是以明清两朝皇宫用品及其收藏品为主。成立以来一直由中央政府 管理,建国后故宫博物院隶属于文化部管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华或信网国站玉
删除。
创建中国文化收藏玉一流品牌
国家级玉雕大师倾力之作
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重大纪念,延续古代皇室以玉载史的传统,北京故宫文化对《故宫乾隆生
肖宝玺》的品质要求非常之高,不仅在材质上要求超越历史,还邀请了袁广如、袁霖、金运昌、王玉书等业界
故宫博物馆藏玺印-玉玺印赏析

“计官之鉩”玉印,战国,印面1.8×1.8cm,通高1.35cm。
此为战国时期楚国印,青玉琢造,鼻钮。
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计官之鉩”四字。
“计官”为官名,掌管记书簿册事务。
印文篆体笔画挺拔。
印面有阴线边栏,与同时期铜印印面常见格式相同。
此印玉色青灰,材质本身呈透明状,细观有天然斜纹,凝者如风吹斜柳,散者如烟云片片。
目前所见战国时期的官印实物大多为铜质。
在中国古代印章史上,私人姓氏的印章生佩死殉乃是惯例。
汉世以后因印章制度的严格规定,随殉官印多是实用印的复制品。
对于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印制度文献尚无记载。
就各国官印实物的综合情况而言,均较严肃规整。
此件“计官之鉩”玉印可能是战国早期殉葬官印的代用品。
战国时期的玉印目前所见以楚地为多。
20世纪30年代末,乔友声从山东潍县藏家处得到此印,携至北平。
几经磋商后,由倪玉书购得。
倪玉书得此印后曾有心得笔记:“余不胜心慰。
凡是闻而未见之物,或是见而不能购之物,皆不动于衷,处之亦很泰然。
反之,得见是物,或能购而不决者,真使人精神痛苦,行动失常,其影响至大,此印之情何能例外。
”珍爱之情溢于言表。
但倪氏将此印识为“信官之鈢”并定为汉代初期印,有误。
“苏意”玉印,汉,印面2.4×2.4cm,通高1.8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苏意”二字。
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
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新成甲”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9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顺读“新成甲”三字。
其玉色碧而闪乌,由青向灰过渡,钮顶黑斑自然如墨,沉黯古雅。
此印之精美与汉“王武”玉印难分伯仲,二者可谓姊妹印,历近两千年,并存于世,堪称汉印中的至宝。
“淳于蒲苏”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淳于蒲苏”四字。
《飞龙在天中国红印》

《飞龙在天中国红印》纪念1936-2016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故宫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仿复制专业委员会授权,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出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设计、中国玉文化博物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仵海洲倾力打造,以清乾隆“自强不息”宝玺为原型。
文章由中藏联盟网编辑整理。
以采自昆仑山脉4500米以上的上等和田青白玉、色泽均匀,质地致
密细腻、结构紧密坚韧、油脂光泽,晶莹润泽的和田玉为材,采用一块玉分割、雕琢而成,其质地、色泽完美统一,将中国文化一一呈现,《飞龙在天·中国红印》在藏品发行界史无前例,价值不可限量!。
五色中国印--中华瑰宝的五彩国玉

五色中国印--中华瑰宝的五彩国玉2014,当奥运圣火在中华大地再次点燃,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中国南京!2008北京奥运,一方“奥运徽宝·中国印”让世界烙上“中国印”,时隔六年,中国又给世界怎样的精彩?2014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为了向参赛的204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名世界顶级运动员、几十名国家元首,向全世界70亿人民,展示更加五彩缤纷的中国,倾力打造“青奥徽宝·五色中国印”!历时四年,动用国家储备玉料矿源,中国五大国玉七千年来首次聚首!就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代代相传的千年囯玉文化,如果说2008奥运徽宝·中国印让世界烙上“中国印”,那么,2014“青奥徽宝·五色中国印”则让世界烙上五彩缤纷的“中国印”!■首次五大名玉齐聚青奥,以传国玉玺铭记青奥会,“玺”迎盛会!■青奥组委权威发行,特许商品编码NO2226.■首次动用国家库存玉料,经青奥组委官方审定,以低于市场价发行。
■首次以五色,五环,五洲的完美设计,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奥运文化完美的呈现!■国家级玉雕大师仵海州,领衔巨制,纯手工打造奥运史上第一套五色国宝中国印。
■首次将中国的玉文化,玉玺文化,福文化和奥运文化结合起来,祈福青奥会!秦始皇传国玉玺惊现青奥会!中国五大国宝名玉:西部和田玉,北部岫玉,中部独山玉,东部蓝田玉,南部米黄玉。
首次齐聚青奥会,五色国宝名玉,五色奥运五环,七千年中华国玉与百年奥运的完美相融,打造世界奥运史上的“玉玺瑰宝”!中国五大国宝名玉首次聚首,打造奥运传奇,永恒铭记2014中国南京青奥会。
国玉蓝田玉:3000年前,秦国用十五个城池向赵国换取和氏璧,演绎了“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的经典传奇,和氏璧的材质就是蓝田玉;国玉独山玉:由于矿脉处于中原地区,中国历朝皇帝玉玺多以独山玉雕制,极其珍贵,历经千年开采,矿脉几近枯绝,更是被国家列为禁止开采的珍贵矿脉;国玉岫玉:1968年出土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早已价值数亿,经认定就是岫玉;国玉和田玉:更是“一两和田十两金”;而米黄玉,贵比黄金,被称为“黄金玉”!今天五大国宝名玉首次聚齐,打造奥运史上第一套“青奥徽宝·五色中国印”,必将成为奥运收藏史上永恒的经典!五尊缤彩国玉,五大洲环绕,打造118年奥运史上唯一一款,也是唯一一套,具有世界价值的“奥运之宝”!“印玺之宝”!五色中华国宝名玉,五色奥运五环,中华七千年国玉与百年奥运完美相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五大洲的荣耀!在中国这个以玉为尊的国度里,以玉玺来铭记,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规格,以中华五大国宝名玉来打造,这是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更可能是最后一次。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历史和艺术的宝库,位于千年古都——西安.这座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是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精美绝伦的镇馆之宝西周旟鼎西周旟yú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中叶文物,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周旟鼎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旟鼎铸于西周康王时期,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敦厚雄伟,厚重庄严,纹饰庄重神奇,华丽精美,是一件杰出的青铜器.五祀卫鼎,西周中期约公元前10世纪中叶-前9世纪中叶文物,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鼎造型虽纹饰简洁,造型简单,但腹内铭文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被誉为“青铜史书”.多友鼎多友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叶-前771年的文物,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友鼎身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体重35千克.虽然长相普通,表面光素无纹,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体型健壮,形制俊伟,是西周晚期圆鼎铸造的代表作.对于这件文物详细信息,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中有详尽的介绍.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陪葬墓内,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通体鎏金,局部鎏银,精雕细镂,造型华美,是一件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皇后玉玺皇后玉玺,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狼家沟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玉玺印面为正方形,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玉玺上雕一只匍匐状的螭chī虎做纽.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严谨流畅,笔画粗细均匀,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皇后之玺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弥足珍贵.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壶体为白银质地,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简状小口,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粱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这种巧妙设计独具匠心,唐代工匠的设计艺术让我们现代人敬佩不已.阙楼仪仗图阙楼仪仗图,唐618年—907年文物,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阙楼仪仗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唐懿德太子墓墓道东壁和西壁.均高296—420cm,宽976—928cm,揭取时被对应分为多块.画面壮阔,人物众多,以山为背景,绘城墙、阙楼和即将出城的仪仗队.此图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完整、大面幅、高等级的阙楼画面,是唐代建筑绘画之佳品,亦是唐代阙楼实物的形象资料,十分珍贵.宫女图宫女图,1960年在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出土,绘于墓前室东壁南侧,高177厘米,宽198厘米.图中描绘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展露了永泰公主生前宫廷生活的一个剪影.画中宫女风姿绰约,神态被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体现了大唐喜好秀丽丰满、华贵艳媚的女子的风尚,把唐代女性高雅、自信、不凡的气度表现的玲离尽致,真实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贵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间.充分展现了唐代画师深厚的绘画功底和造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打马球图打马球图,唐618年—907年文物,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打马球图绘于唐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因画面巨大,为方便揭取、运输和保存,揭取时将其分割为五块.整幅画面通过在崇山峻岭之间,一众骑士正在进行一场精彩激烈的马球比赛的瞬间场面,反映了唐代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狩猎出行图狩猎出行图1971年在陕西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绘制于墓道东壁,是一幅气象壮观的巨幅精品.,原图高近2米,长近9米,在揭取时被分成四幅,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皇亲贵戚的生活场景.构图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是罕见的佳作.礼宾图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的,高204厘米,全长275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是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部门官员,后面有三位使者,使者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鸳鸯莲瓣纹金碗鸳鸯莲瓣纹金碗,唐618年—907年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鸳鸯莲瓣纹金碗出土时共两件,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金碗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鸳鸯莲瓣纹金碗是目前所知唐代金银器中最富丽堂皇、纹饰最精美的器物之一,是西方金银器工艺与东方审美结合的佳作.也是为数不多的非唯一的、而且两件都是国宝级文物的文物珍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镶金兽首玛瑙杯,唐618年—907年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器物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选用世间罕见的俏色玉材—酱红地缠橙黄夹乳白色缟带的缠丝玛瑙制成,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仿佛是一件天生的艺术品,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镶金兽首玛瑙杯何家村出土的窖藏唐代文物中的最珍贵的一件,海内外孤品,国家首批被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罐身皆以纯银制作,通高24.1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4.4厘米,壁厚0.15厘米,重1879克.该银罐为已经发现的唐代银罐中最大气、最精美的一件,是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稀世珍品,国宝级文物.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公元前618年-公元907年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彩骆驼载乐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的形象.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驼高48.5厘米.骆驼上有8个乐舞俑,7男乐俑和1女舞俑.艺术家大胆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狭小的驼背作舞台,却承载阵容庞大的乐队来表现当时流行的新舞乐,充满想象,可谓匠心独具.整件作品造型新颖浪漫,制作工艺精湛,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形态逼真传神,使人仿佛耳闻悠扬的乐曲,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载乐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我们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青釉提梁倒灌壶青釉提梁倒灌壶,五代907年—960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釉提梁倒灌壶,高18.3厘米, 腹径14.3 厘米,腹深12cm ,足径7.5厘米,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灌壶”,也叫倒流壶、倒装壶.青釉提梁倒灌壶为五代时期耀州窑所产的精品.黑釉油滴碗这件黝黑发亮的瓷器是黑釉油滴碗,是由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征集而来,碗高8.5 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是北宋时期的国宝级文物.黑釉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釉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呈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故称“油滴釉”.这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黑釉碗,保存至今如此完好,实属不易,堪称瓷中珍品.看了这些信息,下次再去博物馆就不用再当历史文盲了.注:文物图片及内容摘自中国历史密码。
那些年成交的“天价”玉玺收藏品品种

那些年成交的“天价”玉玺收藏品品种“宝玺者何?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
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
”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秦始皇)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所以自古以来,玺印都是身份的凭证和权力的象征,一直受到拍卖市场的青睐。
当代玉玺升值案例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发行价5.6万元,2015年拍卖价210万元,升值37.5倍。
2010年上海世博徽宝“和玺”,发行价3.98万元,2014年拍卖价83万元,升值20.8倍。
2015年大阅兵国玺,发行价12.98万元,同年8月拍卖价96万元,升值7倍多。
2016年亚投行国礼《AIIB和玺》,全套发行价格约30万元,同年5月拍卖价150万元人民币,升值5倍。
2016年航天玉玺大全套发行价格约25万,同年7月,荣盛2016年春季拍卖会拍卖价格160万港币(约和人民币140万元),升值6倍多。
2016年三军大会师国玺大全套发行价格约23万,同年10月,北京乔禧国际拍卖价格120万元人民币,升值5倍多。
2016年四海升平财玺大全套发行价格约20万,同年10月,香港华夏拍卖会成交价格85万元人民币,升值4倍多。
2016年11月,中国飞天宝玺,才刚刚开始……今年是航天年,中国航天60周年纪念、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确立;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10月17日神舟十一成功发射,并实施天宫对接任务,两位航天英雄景海鹏和陈冬将在太空生活一个月……等等一系列的历史时刻将是成就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为庆贺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举国欢庆的时刻,由北京故宫百工造办与北京工美集团联合出品的——《中国飞天宝玺》隆重面世!《中国飞天宝玺》以“纪念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为主线,共创作《中国飞天宝玺》和田青玉版、和田碧玉版、和田青白玉版。
和田白玉版。
>玺钮部分采用天圆地方双龙造型,两条苍龙成太极图相交,寓意天宫神舟对接成功,也预示两名航天员代表龙的传人“大闹”天宫,在此以苍龙为主体,既有祥瑞之寓意,又蕴含腾云驾雾之梦,独特的设计、精美的雕工整玉呈现,完美诠释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伟大意义。
中国十大航天宝玺 5公斤和田玉雕

中国十大航天宝玺/5公斤和田玉雕《中国十大航天宝玺》中国梦航天颂——5公斤和田玉雕《中国十大航天宝玺》荣耀问世!中国航天文化组织委员会联合北京工美集团权威监制2008奥运徽宝总设计师郭鸣设计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权威检测0001号被中国航天文化协会收藏2013号被中华玉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藏品名称:《中国十大航天宝玺》监制单位:中国航天文化组织委员会北京工美集团设计大师:“奥运徽宝”设计者郭鸣藏品规格:5.6cm*6.8cm产品重量:10公斤限量发行2013套,收藏价:9960元【发行背景】为弘扬中国航天事业的艰辛历程,辉煌成就,在神十飞天之际,面向全球的航天迷,两大权威机构特此推出《中国十大航天宝玺》,以此见证与铭记神十升空的伟大时刻,《中国十大航天宝玺》是一次神舟飞船系列的大检阅,是神一到神十的总盘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全面回顾。
【藏品简介】5公斤和田玉为什么才卖9960元?此玺是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是国家性质的一个项目,国家牵头发起实施的工程。
和田玉造价虽然昂贵,仅和田玉的成本价就超过了6万元。
若不是献礼机会,平时是不可能以9960元的原始价买到的。
《中国十大航天宝玺》以1999年发生的“神一”到今年即将发射的“神十”为背景,创作元素全部源自于故宫国宝珍藏,十大帝王龙钮。
是一款龙钮与瓦钮完美结合的御玺。
玺基:玺基以和田玉为料,直径5.6cm,暗喻中国航天事业创建自1956年,基高6.8cm,寓意1986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圆柱形,寓意“圆”玺“圆”梦,即中国千年飞天梦圆。
基座:基座四面采用故宫皇家专属的云龙图案,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是一款龙文化与御玺文化交相辉映的旷世巨作,雄浑霸气与象征皇权的龙,腾云驾雾,气势恢宏。
背面:玉玺背面是分别是“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字样与飞船的图案。
寓意十全十美。
底部:玉玺底部是“航天宝玺”四个字。
中国梦,航天颂。
国有习俗“逢五一小庆,逢十必大庆”,大庆迎大礼——《中国十大航天宝玺》,值得珍藏的大题材尊品!【大师介绍】郭鸣,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工美集团总工艺师,郭鸣设计开发的工艺领域较宽,并在新产品开发中多次获奖。
文物鉴赏 之玺印鉴赏

玺印鉴赏董纯 2011级国际经济贸易2班学号:2011221363摘要:中国玺印作为一种既有文化特色的历史文物,有着源远流长的演变历史,有着许多耐人寻味的内涵。
我将从玺印的历史,断代分期,名称沿革,丰富的质材,众多的品类,以及印文的识篆,章法,刀法,边款,风格,社会功用和价值进行介绍、讨论。
关键词:历史断代分期质材品类印文社会功用价值中国古玺从雏形开始,就与青铜结下不解之缘。
其功用是标志身份吉祥物赏玩,区别于汉画像砖与玺中的肖像印,它们用来神话或字数的内容,从而表现观点和思想。
最早为从殷墟中发掘出的三枚古玺,形质离不开青铜铸就的工艺流程,取自商末青铜器的纹第和款识,有青铜器中常见的族氏徽志文字,所以说玺印中产生的发展英语华夏青铜文化息息相关。
玺印有十一个断代分期:分别为商末周初;春秋;战国,战国又包括齐系,燕系,晋系,楚系,秦系;秦;西汉,西汉又包括早,中,晚期;新莽;东汉,包括早,晚期;魏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又分官印和流派印。
通常依靠四种方法断代分期,为:文字形体,印纽形制,印台厚薄,款识排列。
中国印玺的名称沿革,质材丰富,品类众多。
中国古玺印的最早名称即称“玺”。
“玺”作为专有名词,典籍中原多见之。
《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
在现今发现的出土古玺中,玺字有多种写法。
或作“土木”,“金木”,或作“金尔”,玺是后起字。
从文字的形义上说,“金尔”字所从的“土”字旁或“金”旁即解释了中国古玺的源头与彩陶文化、特别是和青铜文化有着渊源关系。
金尔最初是包裹封检工具的称谓,其内涵是没有尊卑等级差别的。
但随着封建帝制的建立,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以充分显示其始皇帝的尊严,就规定作为权力象征的帝玺,只归其所有,平民百姓只准称印。
这样,在中国帝玺的沿革中,从此有了很深的尊卑等级观念。
自从玺字作为专称后,印作为一种普通用语,习见于秦汉官私印玺中。
盛世国玺

盛世必然以重器铭记!玺是国之重器, 2012年,神九飞天、航母入海、喜迎十八大, 举国瞩目,这标志着大国崛起,彰显中华盛世! “盛世国玺•中国版图印”是为庆祝中华盛世 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发行的玉玺。“盛 世国玺•中国版图印”庄严神圣,以 国传家,必将超越奥运、世博玉玺的 升值神话!
集藏价值:
一、奥运玉玺两年升值60万,“盛世国玺• 中国版图印”以国传家,更是价值连城!
“盛世国玺· 中国版图印”与奥运玉玺一脉相承,稀世 罕见的收藏机遇,在中国玉玺发行史上,这是破天荒的 第一次发行中国版图宝玺,是真正的至高规格藏 品!一经公开,便掀起收藏玺印的收藏热潮, 收藏专家一致认为首套“盛世国玺•中国版 图印”的面世,必将创造财富新奇迹!
三、中国玉雕大师仵海洲亲手创作,奠 定了坚实的财富基础!
仵海洲,男,汉族,1958年8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平玉雕工艺》传承人。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馆长,中国 顶级玉雕大师。其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大多数被国内外 各大博物馆珍藏,单件作品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百元大 钞的国宝级玉雕大师!作品独玉“姜子牙封神”、 “麻姑献寿”获轻工部一、二等奖,南阳玉 “妙算”获中国国宝玉石协会天工奖银奖, 南阳玉“十八学士”获亚洲珠宝联合会百 花奖银奖等。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工艺 美术大师等称号!此次仵海洲大师 领衔创作“盛世国玺· 中国版图印”, 奠定了坚实的财富基础!
二、“黄金有价玉无价”,“盛世国 玺· 中国版图印”物超所值!
和田玉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 玉资源几近枯竭,价格更是疯狂暴涨。央视报道:和田 玉被称为“疯狂的石头”,价格每年增幅达50%以上, 专家称:1公斤的和田青玉价值远远过万, 再加上黄金、红宝石等名贵材质和大师创 作雕刻,如果不是为了永恒铭记中华 盛世,将来就是十个、百个原始发 行价都不一定能买到。
敦煌“飞天”:中印文化的混血儿

敦煌“飞天”:中印文化的混血儿中西文明交往的历史,像是一条流动的长河,文化艺术是河水激荡中跳跃的浪花。
敦煌壁画中美丽灵动的飞天形象,就是丝绸之路上印度佛教文明与中国道教文化,乃至希腊文化元素,交互碰撞所激起的一朵绚丽的浪花。
金庸著名小说《天龙八部》,这是一个佛教化的书名。
八部“天龙”之中,就有“飞天”。
只是她原本的名字叫“天人”。
佛陀诞生,前来祝贺的“来宾”中就有“天人”。
她的真名叫作“乾闼婆”和“紧那罗”,是音乐之神,在空中歌赞、烧香、散花、散水。
傣族的泼水节,就源自佛诞节。
“天人”在空中飞行,被国人称为“飞天”。
“飞天”原本指在空中飞行时的神,是神在空中散花、奏乐、歌舞时的一种状态。
后来动词变成了名词,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敦煌飞天的形象从印度传入,与中国本土的道教羽化升天等意象相结合,慢慢通过提炼、融合,最终发展为中国式飞天。
像所有的文化交流一样,它经历了引入、吸收、创新的阶段。
西域风格的引入: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西域风格的飞天,都是上身半裸,双手合十或散花。
下身着长裙,露出赤脚,飘带宽短,缺少飘逸感。
在印度、伊朗早期佛教艺术中,作为天人的乾闼婆,体肥身短,是典型的印度舞蹈“三道弯”式的造型,衣服也很朴素,几乎没有飞动的体态。
印度马图拉早期佛教雕刻中,佛光两侧,各有一位表现出飞行状的天人,身体直立,一手托花,一手散花。
中原风格的掺入:北魏晚期,飞天身体和飘带都加长,身体比例夸张,飘带迎风飞扬,已经显露出中原风格的明显影响。
有的洞窟的飞天,脸形已非丰圆而是修长清秀,鼻挺嘴小,面目标致。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讲究羽化升天的道教,有“飞仙”的形象,如王子晋乘着仙鹤,羽化升天。
受到道教“飞仙”文化的影响,佛教“飞天”(飞翔的天人)向体态轻盈的方向转化。
敦煌石窟中还绘制了飞天与道教飞仙共存的现象。
在中原“秀骨清像”的画风影响下,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飞天新形象:有的悠闲遨游,有的跃起向上,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俯冲下方。
明代朝廷玺印研究

明代朝廷玺印研究张金梁(此文发表在<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五期)明代是封建社会后期的重要阶段,在各种制度上都有明显特点,那么作为明王朝形象和百官权力象征的官方玺印,自然也就体现着其深厚的朝代特色。
一、明代皇家宝玺、印信印信的使用先秦时已经非常普遍,尊卑印信皆可称之为玺。
古代天子、诸侯以玉圭、璧为信符,秦朝皇帝、皇后之印始称为玺,后代承之,玺之称谓遂为帝、后印信专称,常人不再使用。
唐武后时称玺为宝,寓有《诗经》“锡尔介圭,以做尔宝”之意,之后玺、宝之称并用。
“宝”为珍贵之物,称玺为宝已从原有的物理属性脱出,上升到伦理精神层面,内涵比璧更加丰富,身价更为高贵,所以唐后帝王多喜用之。
明代帝、后、太子、亲王之印皆称为宝,其他皇家眷属及朝廷百官之印信仍称为印,但其皆有严格的形制规定。
1、皇帝宝玺宝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天子形象的缩影,历代皇帝皆非常重视宝玺的制作及使用。
历史的看,各朝皇帝的玺宝之数不一。
《万历野获编》云:“秦天子六玺,唐时有八宝,宋尚循其制,至徽宗而加九,南渡至十一,皆非制也。
本朝初有十七宝,至世宗加制其七,今掌在符台者共二十四,盖金玉兼有之。
”[i]不难看出,明代皇帝宝玺有二十四枚,较前朝数量甚多。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于洪武元年制成宝玺。
《明史》载:“明初宝玺十七,其大者曰‘皇帝奉天之宝’,曰‘皇帝之宝’(如图一),曰‘皇帝行宝’,曰‘皇帝信宝’,曰‘天子之宝’,曰‘天子行宝’,曰‘天子信宝’,曰‘制诰之宝’,曰‘敕命之宝’,曰‘广运之宝’(如图二),曰‘皇帝尊亲之宝’(如图三),曰‘皇帝亲亲之宝’,曰‘敬天勤民之宝’;又有‘御前之宝’(如图四)、‘表章经史之宝’及‘钦文之玺’(如图五)、‘丹符出验四方’。
”[ii]这些玺宝用金、玉制成,《明史》载:洪武元年朝廷欲制宝玺之初,有贾人胡浮海,将其家传美玉献于朝廷。
其玉出于阗,那么洪武中所制的玉质御宝,必定有以此玉所造者,但不知是哪几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九号纪念玉玺——《飞天宝玺·中国印》资料整理
飞天宝玺·中国印发行背景
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为纪念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的历史时刻,北京工美集团特邀奥运徽宝制作者张铁成设计打造首款航天题材现代收藏品纪念玉玺——《飞天宝玺——中国印》。
每一方宝玺《飞天宝玺——中国印》均配有中国航天博物馆监制证书、工美集团出品证书、国家质量检测中心鉴定证书,中藏联盟网络行销,各权威机构鉴定结论均证明:玉玺均为真正的和田玉。
飞天宝玺·中国印参数资料
全称:飞天宝玺·中国印
别名:神舟九号航天宝玺、神舟九号飞天宝玺
重量:4公斤
限量:2012樽
设计:张铁成
发行:北京工美
飞天宝玺·中国印图片鉴赏
飞天宝玺·中国印详细描述
玺基:
直径10cm,高10cm, 十全十美之意,以上品和田青玉为材质,两侧雕有敦煌飞天图、祥龙、祥云图。
后侧雕刻有“中华飞天”铭文,正面雕有“飞天宝玺”四个字。
底部浮雕火箭发射、飞船、卫星、宇航员等图案,体现中国载人航天的光辉历程。
玺钮:
高5.6cm,与圆形玺结合,寓意中国56个民族的飞天梦圆。
以故宫博物院珍藏“奉天之宝”蟠龙钮为原型,龙首昂扬向上,鎏金打造,辉煌闪耀,寓意中国航天取得的巨大辉煌成就,扬我国威。
基座:
汲取中国天坛祈福文化元素,以上等檀木制成“五层”台阶式方形基座,圆玺方座,表达出中国“天圆地方”的文化底蕴,四周雕刻敦煌飞天图及祥云纹饰又寓意“渊源共生,和谐共融”“天人合一”理念。
玺罩:
高20cm。
纪念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载,基座高95mm,寓意九五至尊。
飞天宝玺·中国印收藏意义
《飞天宝玺—中国印》由北京工美集团设计出品,是工美集团继北京奥运徽宝中国印之后,再次出品发行重大事件纪念印玺,此方《飞天宝玺—中国印》玺基以和田青玉为材质,依中国传统“天圆”之说塑形,打造我国第一方飞天圆玺,玺钮以故宫博物院“皇帝奉天之宝”为蓝本鎏金制成,飞天祥龙与圆形玺基结合孕育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美好寓意,同时也表达出中华民族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通过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实现了飞天梦想,让中华民族这条巨龙飞翔在世界之巅,宇宙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