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1版课程标准“四能”的解读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从“四能”角度解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核心概念
有 整 数 、分 数 和 小 数 的 加 、 减 、 乘 、 除 四 则 运 算 法
则 ,运 算 律 主 要 有 加 法 交 换 律 、结 合 律 以 及 乘 法 交 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因此 ,教 师 在 计 算 教 学 过 程 中 应 该 注 意 以 下 几
“ 四能 ” ,将 “ 算 能 力 ”渗 透 在 “ 析 问题 的 能 力 ” 运 分 和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之 中 。 第 二 ,运 算 能 力 的 基 解 础 是 掌 握 运 算 法 则 和 运 算 律 ,而 掌 握 运 算 法 则 和 运 算 律 的 关 键 是 理 解 算 理 。 运 算 能 力 的 标 志 是 能 正 确
过 程 中 ,要 注 意 以 下 几 个 问题 :第 一 ,运 算 能 力 是
解读 ,供 大 家参 考 。
一
、
几何直观
数 学 基 本 技 能 的 重 要 内 容 , 是 传 统 教 学 目 标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双 基 教 学 非 常 重 视 基 本 运 算 能 力 和 初 步
几 何 直 观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主 要 体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一 是 有 助 于 把 复 杂 、 抽 象 的 问题 变 得 简 明 、形 象 , 二 是 有 助 于 探 索 解 决 问题 的 思 路 并 预 测 结 果 ,三 是 有 助
于 帮助 学 生 直 观 地 理 解 数 学 。
个 问题 第 一 ,在 运 算 法 则 和 运 算 律 的 教 学 中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已 有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验 ,采 取 一 些 直 观 手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评定学生成绩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学习课程标准,可以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可以了解每一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所教年级及其上下年级的具体要求,可以提高贯彻课程标准的自觉性、全面性、准确性。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19个学科包括数学学科2011版新课程标准,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此次课标的修订,主要围绕着三个关键词展开:一、“德育”:新课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仅在篇幅上超出以前,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
二、“创新”: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
三、“减负”:修订后的新课标,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精选,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
在课程容量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则降低了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如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由实验教材的10个单元改变成新教材的9个单元。
把数一数和比一比合并成一个单元,而比一比只认识比多少,实验教材的比高矮、比长短都被删去了。
第二单元“位置”是原来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移到了上册,但是只认识上下、前后、左右,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还有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认识钟表只认识整时。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增加了用图示法解决问题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由原来的10个单元改变成新教材的8个单元。
新教材删去了原教材的一单元“位置”、三单元“图形的拼组”、七单元“认识时间”,增加了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增加认识平行四边形),把分类和统计合并成了三单元“分类和整理”。
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一:从理念到行为把握操作方法最重要从理念到行为把握操作方法最重要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到底对我们的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认为,准确把握标准变化特点、以案例为载体形成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关注广义教材是三个核心环节进一步明确“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从单一思维到复合思维、增加多个核心词”的变化特点。
修订后的课标对实验稿课标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我学习了修订后的课标,觉得以下三点变化最为深刻。
调试数学观,明确新的数学课程观。
实验稿课标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而修订后的标准将其调整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的,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
与此同时,将原有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观,修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表述方式,保留了实验稿课标所界定的数学课程观的精髓。
明确提出“四基”、“四能”和复合思维的要求。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增加了针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具体要求,更加凸显数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特殊作用,将实验稿标准提出而尚未显性化的有关理念显性化,这是对10年改革成功经验的提纯和升华。
对于能力培养的问题,不仅直接提出能力培养,而且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
这种变化,不仅充分延续实验稿对于创新精神关注,而且有了显著发展。
在继续关注归纳、猜测等思维形式的基础上,修订后的课标明确提出“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并举的具体要求。
在核心词上,增加了“几何直观”,将“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并对“数感”、“空间观念”的内涵作了修正。
2011版新课标解读(精简版)
2021/4/26
39
(一)课程标准
1.定义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 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21/4/26
40
2.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导广大教 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 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 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021/4/26
10
2.教育理念的变化
(1)“数学观”的变化
2001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 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 广泛应用的过程。
2011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 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 素养。
2001版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与态度
2021/4/26
32
3、课标的四大内容(p16)
2011版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2001版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2021/4/26
33
4、课标的五大理念(p2)
2021/4/26
8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三合一:将原来分散在三个学段的实施建
议整合成了一个实施建议 四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
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021/4/26
9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行为动词和相关的同义词的解释统一列入附录
加深对四基、四能的认识和理解
加深对四基、四能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强调,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不能将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割裂开来,应以培养“四基”、提高“四能”为抓手,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获得基本活动经验为先导,促进“四基”有效培养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育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进入新世纪,教育界认识到,数学教育只有结果性目标对人才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入过程性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部分,在“双基”基础上,加入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个过程性目标,形成“四基”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强化了“四基”。
可以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四基”的先导和手段,学生通过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达成对其余“三基”的学习和掌握。
那么,如何促进学生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应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作为组织者,教师应围绕“让学生获得较为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教学规划。
教师须对“三会”有深入认识,对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等核心素养有深刻理解,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学生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力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活动经验,从而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技能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有较为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估,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达成教学目标。
作为引导者,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验、合作交流活动中,耐心倾听,仔细观察,及时给出恰当评价,让学生有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教师应适时启发,引导研究方向,给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方法上的指导,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热情;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担当精神,教学生学会学习,敢于表达,善于反思。
数学新课标中“四基”“四能”的落实与优化
数学新课标中“四基”“四能”的落实与优化李宣欧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的要求从“双基”“双能”变为“四基”“四能”。
“四基”的落实包括课堂引导、随机生成,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思考,丰富数学活动、增加学生思考机会,源于生活、落实数学学习的基本经验;“四能”的落实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动脑分析并解决问题,联系实物,贴近生活实现。
数学教育中“四基”“四能”的优化手段有注意善用留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练习,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对“四基”“四能”进行落实与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强化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新课标;落实;优化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0)10-0061-0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的要求从“双基”“双能”变为“四基”“四能”,即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增加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在原有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外,增加了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更好地落实“四基”“四能”相关目标,则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关于“四基”“四能”的思考新课标“四基”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
其中,难点是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主要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实际操作,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形成的认识。
[1]基本活动经验要在生作者简介:李宣欧/吉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103)。
61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积累,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的经验,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数学水平。
新课标“四能”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更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例如分析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点进行解题。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一、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数学课程标准十大核心理念及四基四能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0个核心概念及四基四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这10个核心概念,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
对此,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以充分的关注。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一个结论具有一般性。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的形式。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正确的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力,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概况及解读一、《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颁布的意义和背景1.坚持改革不动摇,新课标的颁布是对10年课改的肯定和坚持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约15万字)问世,取代了使用近五十年〈数学大纲〉,实验稿数学课程标准从2001年开始进入实验区,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积极和明显的。
10年的课改实验,首先是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去非常强调“双基”,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
但只要求这一点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
实验稿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从关心教师如何教到关心学生如何学,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状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从教学评价来说,除了知识以外,还提出了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关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
而(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课改的发扬,也传达国家、教委对课改不动摇的决心。
2.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改实验的经验与教训但是,由于实验稿课标在制订过程中的一些局限性,比如时间比较仓促等,内容上有些地方系统性不够,同时,对教育价值的表述也不够清晰。
一是目标不够清晰,可操作性不强。
比如:实验稿只提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也很重要(但是我省普教室研究、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的一数学教研专题:问题解决,5月8-11日在福州举行第十七届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我省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了)。
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很好,但仅有活动是不够的,应该追问活动为了什么?活动是否脱离了数学本质,活动如何突出数学特点?三维目标如何鉴定?如何操作?等系列问题摆在教师面前,二是对数学实质的表述不清楚,比如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符号的本质是什么,等等。
这样,在教师中就会造成两大问题:一是对所教的内容从数学角度吃得不透,数学意义不清楚。
数学新课标中的四基与四能
数学新课标中的四基与四能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中设计的“十个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什么要强调“四基”和“四能”?通过强调“四基”和“四能”,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领悟基本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同时也能够分析、解决、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和发展。
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它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在特定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研究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为什么要强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强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和发展。
同时,这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动力的来源,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
十个核心”概念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于这些概念,我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四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其中,基本思想指的是支撑数学科学发展的思想,核心在于数学推理和数学建模。
让学生获得数学思想的关键在于让他们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特定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下经历的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活动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个人感悟。
这些经验具有数学目标的一种结果,是人们最贴近数学现实的部分。
不同领域中的基本活动经验表现不同,例如在代数中强调代数建模,让学生学会数学化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数学直观。
四能”指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注“四基”“四能”,提高数学素养
关注“四基”“四能”,提高数学素养——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认识文昌市冯坡中心小学李强8月25日的早晨,我们一行30位老中青结合的数学教师,迎着朝阳,一路东行,到翁田中心小学参加文昌市201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实验版课标已陪伴我们近十年了,本次修订有怎样的变化?我们盼望着早一点聆听到专家的讲解。
当天上午,我们认真聆听了郑在敏校长的培训讲座《新旧数学课程标准对比》,郑校长从“新旧课标的比较”、“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对新旧课标异同作了透彻的讲解,下午观看了周霞老师的“问题解决”的教学案例并进行互动评析,回来后又上网收看了储瑞年、崔海江、宋乃庆等专家的新课标培训视频和新课标解读的文章,参与了8月26日下午的全省小学数学教师全员培训在线研讨,让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领会了新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及具体修订内容,增强来了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明白了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下面我就这几天来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肤浅的认识。
一、强调了数学的意义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关于数学的意义,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同时,强调了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数学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新课标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的改变1、实验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三句”变成了“两句”: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标解读1.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含义数(自然数)是刻画一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的符号,运算(整数四则运算)是刻画多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之间关系的符号(组合)。
从数学发展的逻辑体系来看,加法运算是四则运算的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义:对于规定运算表示在的后面增加个的序数,如果这个序数为,那么,称为与的和。
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记作:。
显然,加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的定义:乘法在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加法,乘法是数自相加的缩写。
一般地,对于自然数,规定乘法运算表示个相加。
显然,乘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是通过加法来定义的。
由于减法将出现负整数,因此,运算的集合需要从自然数集合()扩展到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
对于,如果,则称为减的差,求差的运算叫做减法,记作:。
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变革
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变革
无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整体实现课程目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解读 [J], 白永潇;张丹
2.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 [J], 张丹;白永潇
3.整体实现课程目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解读 [J], 白永潇;张丹
4.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及走最——数学课程标准从“双基”到
“四基”的启示 [J], 徐艳君;
5.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 [J], 张丹; 白永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解读
一、概述
《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 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 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 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 意识和科学态度。 其中,前两条被简称为获得“四基”、提高“四 能”,第三条则是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数与代数:把它的核心思想统一起来,经过反复筛选,“数 与代数”涉及到四个核心思想,一个是“数感”,这是小学阶段。 第二个是“符号意识”,三是用符号能够进行运算和推理,四是 知道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的。 2.图形与几何:就是要培养几何观念,理解几何直观,培养推理 能力。 3.统计与概率:培养知道用数据来说话,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结论。 知道数据是随机的,这次调查得到这些东西,下次调查到其他东西。 但是,通过大量调查,从中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4.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过程经验很重要的载体。通过综合与 实践,能够把知识系统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个是很重要的, 建议不要太多,而且综合与实践这样的课不一定一堂课完成,可能 通过一周来完成,让学生调查、思考,再让学生们经常阐述自己的 发现和观点。
二、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与200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 的不同之处
8.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这次修也较大。2001版关于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 议是按学段写。修订专家组发现这样编不够合适,这次基本上是重新 编写的。按前面基本的思想、紧扣基本理念来编写。 比如: 第一,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问题,基本根据理念来写。 第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拔能的掌握。 第四,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第五,注意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发展、变化。 第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预设和生成,事先备课备得怎么样, 讲课时遇到情况如何处理。 第七,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和个别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 的关系,如何使用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2011版课程标准“四能”的解读广西柳州市景行小学刘洁一、“四能“提出的背景国际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数学成为公民必须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展开的。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因此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时代背景:现代社会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对教育而言,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本。
为此,我国新近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所设定的教育理念是“育人为本”;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未来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多少技能,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
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传播途径日趋多样,提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势在必行的,这是一种与时俱进。
发展需要,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恰恰就是这种隐性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思想方法,因此,这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数学学科的具体体现。
现在国家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能成为创新性人才,除了必要的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思想方法。
所以,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既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需要。
2011版课程标准在问题解决模块中,明确提出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原有“两能”转化成“四能”,在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仅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更主要的是依赖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依赖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注重结果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更要注重过程性目标。
因此《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制定与颁布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数学教育指名了发展方向。
二、“四能”在总体目标中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甚至有人主张把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个人数学水平的达成度。
在200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中的第三板块“解决问题”,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改为了“问题解决”。
而“四能”的提出则是“问题解决”的一个呈现。
在2001版课标“解决问题”的第一点中,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而在2011版课标“问题解决”的第一点中,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将“发现问题”作为总体目标之一,强调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由2001版课标“创新精神”改为2011版课标的“创新意识”,体现了对学生创新培养的进一步落实,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当代数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十年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来总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是为了更加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以及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不完全相同。
“解决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问题解决”不仅重视问题的解决,也十分重视问题的发现,它不但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展开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形式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课程目标。
它包括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
“从数学的角度”很重要,它要求一种数学的眼光,因此,课程应该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使他们面对各种现象时都有机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这里提及的“问题”,并不是数学习题那类专门为复习和训练设计的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程式去解决的问题,而是展开数学课程的“问题”和应用数学典型性和规律性,“问题”会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还应该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挖掘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优化”的思想。
实现“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能够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还能够让学生积累思维的经验,并且能够成为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对“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的理解在200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它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
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了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表述内容。
从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到不仅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要强调“发现与提出问题”,新提出的“发现与提出问题”正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发展,其实质就是重视创新,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应该成为基于时代发展要求之下的数学教育的魂。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十年的教育改革中做了大量的研读与实践,今天,我们对新提出的“发现与提出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
所谓“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联系,或者找到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矛盾,并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
所谓“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集中地以“问题”的形态表述出来。
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言,其中的“已知”和“未知”都是清楚的,需要的是利用已有的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模型,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得到问题的答案。
但是对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言,其中的“已知”和“未知”都是不清楚的,所以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创新始于问题,提出这一点,体现了数学课程对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适应性,当然对于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可以概括地表述为,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努力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这些情境,并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不仅要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问题。
学习数学的定义、概念等,问问为什么需要它,它与前面所学的什么有联系,它与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在学习数学的技能、方法、思想等时,更需要深入发问,在回答中不断思考,不断理解,不断升华;在数学和实际的情境中,更需要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
善于思维才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才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发现了问题才能概括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能进行分析,从而概括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就又可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的思考(一)学段目标的要求在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中,提出“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具体来说,“了解”就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体验”就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尝试”就是经历和体验,就是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二)具体策略思考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
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学生在试图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利用学生这种特有的内需有的放失地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联系实际、应用拓展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观察的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针对低段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时,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
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泣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
”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
”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烈欲望。
2、指导学生从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段目标在“问题解决”中提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对于第一学段的自学,我们认为也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逐渐养成自学意识,包括怎样看书,看什么,怎样从情景图中初步发现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 从新知识的意义、特征和规律上提问题 从关键字词上提问题 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3的乘法口诀》,学生会发现3的乘法口诀和2的乘法口诀类似,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验,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编写3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