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冷战思维与十七年文学
1、1949年10月——1976年10月(17年文学—冷战思维)
2、1866年—1976年(“文革”文学),1976年以后(新时期文学)
一、冷战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战略(苏联模式),对于当时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实践“一边倒”的文化战略。

2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相应也在总体上采取“苏联模式”。

政治文学,艺术走俄国道路。

二、冷战制约下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学实践。

《人民日报》
文学实践、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资源
小结: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建构与实践无疑会呈现出相应历史选择和特点(一体化的政治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改造中国社会”这一巨大历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十七年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一、文学语境“体制化”(文学环境)
文学高度组织化:“作协”“文联”
作家纳入国家体制:工资+稿酬
文学刊物:人们文学,文艺报
基本特征:文学杂志和出版由国家控制、管理和实施监督。

各种期刊间,构成一种“等级“的体制。

二、文艺政策和文艺论争
(一)、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和总方向的确立: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的意义。

延座讲话精神确立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

(文学范式确立)。

成立了“专管文艺“的全国性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

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文艺范式确定)
(二)、成果:确立了文学所要遵循的“路线”,规定了文学的性质以及题材、主题、具体的艺术方法。

以解放区文艺为蓝本的为工农兵服务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向,成立了全国性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学工作协会(1953作协)。

确立中国文艺的总方针、总方向。

(三)、50年代初的三大文艺批判: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1):历史观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学术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2-55):理论
(1)电影《武训传》批判——开了政治批判介入文学生产的先河
195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当天,《人民日报》“党的生活”专栏短评《共产党员应当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

1951年5月23日,文化部电影局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展开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951年8月26日,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兼文化局局长夏衍发表了题为《从武训传的批判检查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的检讨。

1951年8月8日,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武训传〉批判》作为
总结。

批判的原因:
1.认为电影《武训传》宣言了“投降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政治意识。

2.其剧本审读、资金投入、最终审查的获得通过和在领导层的内部放映,以及在全国公映后的社会反应,都显示出很多共产党员甚至是不少领导干部的“思想麻痹”。

3.电影《武训传》的主要创作者正是来自于1949年以前的国统区。

(2)《红楼梦研究》批判
20世纪20年代,俞平伯出版《红楼梦辨》。

1952年,《红楼梦研究》。

1954年,《红楼梦简论》(论文)等。

认为《红楼梦》“感叹自己的身世”和“情场忏悔”。

基本主题为“色”与“空”。

1954年,李希凡与蓝翎投稿《文艺报》,提出批评,未得发表与答复。

10月10日,《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副刊发表二人的《评〈红楼梦研究〉》,将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与胡适联系起来。

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介入。

批判的原因:
“意在打开一个缺口,对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进行批判”,“现在我们批判俞平伯,实际上是对他的老根胡适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都很有意义……”
批判的末期矛头开始指向了胡风,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

(3)对胡风的批判
胡风文艺思想:
《论民族形式问题》强调五四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经验,反对把“民族形式”狭义地理解为“民间形式”,反对“文化上文艺上的农民主义”
《论主观》的短评以及《论现实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指出大众精神奴役底创伤,知识分子不一定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改造”,而应该以自觉的“主观战斗精神”主动地搏击生活。

强调主体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对于延安整风、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国统治区文艺中心问题的不同看法。

周扬做了题为《我们必须战斗》的总结报告,报告的第三部分专门谈了“胡风先生的观点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分歧”,正式发出了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战斗”号召。

1955年5月16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批判胡风文章的版面加写了按语,指出胡风等人是“伪装拥护共产党而实际反对共产党,伪装拥护人民而实际反对人民,伪装拥护革命而实际反对革命”的人,“如果不把他们的破坏活动加以制止,让他们一天一天发展扩大下去,他们就要用‘几束手榴弹’给我们的革命事业以严重损失”。

胡风“问题”的性质,又被上升到“反革命”的高度。

1955.5毛泽东将其定性为“胡风反党集团”
(四)“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反右斗争扩大化(1956-1957)
“双百方针”(人性论和现实主义的深化)
1、1956—1957年上半年,短暂的繁荣。

2、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提出: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4、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类似于当时苏联文学的“解冻”。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直接导致了一批像宗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人道主义倾向作品的出现。

第二: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

第三: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

青年作家王蒙。

第四:提出反对教条主义,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反右斗争扩大化
1957年4月初,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开展整风运动。

4月27日,经过毛泽东的批示,中共中央正式向全党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号召在全党开展整风。

5月15日,毛泽东便写了一篇题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揭开了反右运动的序幕。

6月8日,毛泽东又在中共内部发出了《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开始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右运动”。

1957年10月,全国就已划出右派分子55万人。

(五)、“新民歌运动”与文艺大跃进
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是1958—1959年由毛泽东亲自倡导,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民歌收集与创作的运动。

(共产风、浮夸风)
原因:其一,是将新民歌作为鼓动民众投身大跃进运动的重要工具。

其二,便是通过对文学创作主体的重造来进行社会主义或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初步实验。

(六)、19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期。

文艺环境相对宽松。

1961年中央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针对经济采取的八字方针,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文艺界也形成了纠正左倾思想的文艺思潮。

召开“三次会议”:新侨会议、广州会议、大连会议
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繁荣。

(七)、左倾文艺思潮的恶性发展
1、阶级斗争扩大化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和绝对化,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

康生、江清、姚文元、林彪等直接插手文艺,策划了许多冤案。

2、两个批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进行全面否定。

《纪要》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

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

创造“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最辉煌灿烂的新文艺“
题材上: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社会注意文艺的根本任务)
艺术方法:要采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样板戏”
“三突出”:突出正面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突出中心人物。

“十七年”文学受制于意识形态,其创作呈现高度的“一体化”。

主体——工农兵题材——工农兵主题:歌颂审美:乐观、昂扬、向上、积极
小结:“十七年”文学受制于意识形态,其创作呈现出高度的“一体化”。

(主体、题材、主题、审美)
【本章思考题】
1.了解冷战背景与十七年文学。

2.掌握第一次文代会的文学史意义。

3. 掌握三次大的文艺争鸣和批判概况。

4. 握“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坛的新气象。

第一章“文革十年”文艺思潮
一、“文革”序幕:
1.新民歌运动:建构无产阶级文学新天地;使工农兵群众成为文学真正主体;《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
2.反右运动时,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国内的主要矛盾。

3. 1962年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1963年开始的城乡“四清”“五反”运动。

4. “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

”(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最终找到的方式,就是进行“文化大革命”。

5.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座谈会纪要的制订,标志着文化革命的激进派在“文革”前夕已全面控制中国文学界。

二、“文革”文艺思潮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认定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主题先行论
第二章“文革十年”文学创作
一、文革文学的存在方式:
1.文本的生产、发表、阅读、批评都是政治行为
2.大多数作家在文革受迫害,作家普遍失去写作资格。

3.全国文学刊物所剩廖廖
4.集体写作成为主要的写作方式。

5.对传统与外国文学多取排斥压制。

二、文革文学的特征:
1.公开写作与潜在写作共存。

2.革命浪漫主义的极端强调(无产阶级文艺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革命的理想)。

3. “三突出”创作原则的凸显。

“革命样板戏”代表作品:《沙家浜》、《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
小结:“文化大革命”的10 年,是中国文学被极端政治化的时代,也是五四文学传统被彻底割断的时期。

而且连“文革”前17年的文学也都被否定,解放区文学中形成的“工农兵方向”
被强调到了极端的境地。

【本章思考题】
1.了解文革产生的原因。

2.掌握文革文学的存在方式和特征。

第三编1949-1966年的文学创作
“十七年”小说创作
一、“十七年”文学观
二、红色(革命)历史小说的建构
三、农村题材的小说
四、“百花”小说
第一章建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十七年”文学观
红色文学:指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红色文学产生的原因:
1. 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建构光辉历史,确立合法地位)
2. 五十年代现实需要;(以文学整合、统一思想,冷战背景下全民动员)
3. 作者的战争经历和情感记忆;
一、“十七年”文学观
1.文学属性:文学服务于一定的政治路线;
2.人物塑造: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英雄人物的塑造;
3.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
4.作品主题:阶级矛盾和敌我对立;
二、“十七年”小说风貌:
1. 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革命激情;
2. 作为胜利者的小说,重在凸显历史的辉煌和英雄的崇高,追求宏大的史诗叙事;
3. 人物阶级属性分明,人物性格单纯;
4.作品主题:阶级矛盾和敌我对立;
5.审美:激昂、乐观、歌颂
第二节红色(革命)历史叙事的建构
作品《红旗谱》
(一)题材:“一部具有民族风格斗争的史诗”。

(宏大史诗叙事)
(二)主题建构: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歌颂)(三)人物: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

(四)民间形式的叙事;
《红旗谱》官逼民反农民走向革命反抗的道路——这一革命文学经典性的叙事母题。

家族复仇走向阶级斗争,个人反抗走向民族解放。

评论:
“小说描写了1927年大革命前到‘九一八’事变后将近十年间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并在这一宽广的时代背景上,描写了革命斗争和革命英雄人物的发展与成长。

”方明《壮阔的农民革命的历史图画》《文艺报》1958年第5期。

“作者从几十年来的中国农村重重苦难和前仆后继的农民革命斗争过程中,从农民自发到自觉过程中,
从无产阶级先锋队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相汇合,从而领导了农村革命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深刻地描绘出中国贫苦农民的坚韧、强毅、朴直和善良的灵魂和性格……写出了他们那种斗争韧性,他们的希望、欢乐和梦想……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民生活与斗争,在艺术上达到相当深度与高度的作品。


邵荃麟《〈红旗谱〉是概括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有高度艺术水平的作品》
作品《红日》
(一)题材:对战争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
(二)主题建构:通过对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到孟良崮战役的山东战场的叙述,歌颂了毛泽东思想和伟大的人民军队。

(三)人物:既有英雄的崇高又有人性和人情的美好。

作品《红岩》
(一)题材:史诗性的叙述了共产党员在白公馆、渣滓洞的狱中生活和斗争。

(二)主题建构:歌颂了革命先烈坚韧的意志和革命的信仰。

“红岩精神”
(三)人物:刻画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华子良、双枪老太婆等战斗集体,塑造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

陈然《我的自白书》
叶挺《囚歌》
作品《林海雪原》
(一)题材:人民解放军小分队深入东北人的林海雪原,同国民党残余和土匪武装的殊死战斗。

(二)主题建构:歌颂了战士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三)人物:(二元对立)
杨子荣: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

少剑波:传统小说中“儒将”的形象。

老奸巨滑的座山雕。

凶狠毒辣的“一撮毛”刘维山
(四)艺术成就:采用拟话本、拟章回形式,运用传奇笔法,追求传奇色彩和传奇效果,接近现代通俗小说模式。

批评界称之为“革命英雄传奇”小说
人物形象的传奇性;故事的传奇性;景物环境的神秘与传奇性。

(通俗性、传奇性、现实性、娱乐性、与古典文学相联系、单线发展,重情节)
作品《青春之歌》
一、作者: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

出生于北平,祖籍湖南省湘阴县。

二、作品《青春之歌》
(一)内容: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位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品。

(二)关于成长叙事
人的成长“母题”是西方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

“情节发展、性格变化”。

人物是动态的,时间注入人的性格发展中。

(三)《青春之歌》成长叙事——从个人叙事到革命叙事
1、个人叙事是作者自身的经历:一个反抗旧家庭而走投无路的女性。

类似于文学史上的“子君”“莎菲”等人物。

2、革命叙事对个人叙事的改造
⑴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林道静表现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表现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参见杨沫《我为什么写〈青春之歌〉》)
⑵改造个人叙事为革命成长叙事的途径:
身份:底层佣人的女儿(革命基础);
个人奋斗的失败:个人反抗的失败;恋爱婚姻的失败;
接受党的指引:参加工农革命实践;
(四)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成长阶段:
1、冲出父亲家门,“自己养活自己”走向自由独立。

2、冲出丈夫的家门,“要独立生活,要到社会上去做一个自由的人”。

从个人斗争走向革命斗争
3、在血与火的革命战场上锻炼,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领导了北大学生进行伟大的“一二.九”运动。

“林道静”走完了五四文学中女性没有走完的道路,完成了把个性解放的追求纳入民族历史命运道路的历程。

“第一个崭新的知识女性”
(五)林道静成长的隐喻:
余永泽——浪漫英雄,拯救了林道静的生命;(人性、人道)
卢嘉川——精神英雄,拯救了林道静的精神;(红色)
江华——革命英雄,唤醒了林道静的斗争意识;(阶级、斗争、革命)
卢嘉川、江华—马克思主义话语——替代(余永泽—西方的人道主义话语)——完成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

《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成长的象征。

最后马克思主义引领了林道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引领了中国。

(六)“文学史经典”解读:
1、对“五四”以来女性命运的关照;
2、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的命运
3、现代中国人在民族危亡及和平年代应承担的民族责任。

作品《百合花》
人性美的战争小说——茹志鹃《百合花》
《百合花》的意义:
1.寓时代风云于日常生活;(“日常叙事”——主流“政治叙事”)
2.英雄可亲可爱、真实感人,彰显其人性美和人情美。

(英雄普通化、生活化——非概念化)
3.散文的笔调、清新俊逸的文风。

(“清新婉约”审美基调——主流“豪迈粗犷”)
小结:
(一)《保卫延安》《红日》——描绘战争的宏大图景,确立了十七年文学对宏大题材、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

(二)塑造典型英雄人物——十七年文学创造英雄人物的范例即“英雄史诗”。

(三)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揭示毛泽东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

(四)民间文化形态的积极探索,借鉴传统“草莽、绿林”题材,使情节传奇、人物草莽、场景灵活,突破战争文化规范下呆板的审美模式。

革命英雄叙事——《保卫延安》《红日》
当代文学的红色经典→革命成长叙事——《青春之歌》《红旗谱》
↘革命斗争叙事——《红岩》
↘革命传奇叙事——《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
↘革命人性美叙事——《百合花》《荷花淀》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一、概述:数量多、成就高
兴盛原因:当时“工农兵革命文学”的倡导;
农村成了社会变革的中心;
乡土题材的延续;
成就:反映当代农村的生活;对农村“新人”和“中间人物”的塑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众化风格。

代表作家:“山西作家群”(赵树理、马烽、西戎等)陕西作家(柳青、王汶石等),周立波、李准等。

二、赵树理和山西作家群。

1、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

解放后,继续以山西农村作为自己创作根据地。

建国后,赵树理写作了短篇小说《登记》《锻炼锻炼》《卖烟叶》《套不住的手》长篇小说《三里湾》特写《实干家潘永福》等作。

对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及时反映。

《三里湾》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锻炼锻炼》(1958):这是赵树理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

它写的是1957年秋末农业社整风运动中的故事。

王聚海(公社主任),杨小四(年青的副主任),小腿疼、吃不饱(社员)
双重主题:一方面概括了一部分农民消极落后的思想性格,揭示了教育农民的艰巨性和清除小农意识的长期性;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干部与群众)和干部作风新问题。

“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体现了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度。

另一方面真实展示“大跃进”时期农民生存的艰辛,物质匮乏,农村生活水平低。

《锻炼锻炼》艺术特点:
一、民族化的新评书体:情节连贯、富有悬念的故事。

二、语言质朴自然、幽默风趣、流畅上口。

“没有浮泛的堆砌,没有纤巧的雕琢,朴质而醇厚”的“大众化技巧”。

(茅盾《论赵树理小说》)
评论:
《锻炼锻炼》发表以后,引起了三次讨论。

1959年它蒙受第一次责难,引发一场关于如何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

1964年,文艺界批判“中间人物论”和“现实主义深化”论时,公开点名斥责这篇小说,“没有能够用饱满的革命热情描画出革命农民的精神面貌”。

“文革”中,这篇小说被诬蔑为“写中间人物”论的“黑标本”的代表作。

粉碎“四人帮”以来,《锻炼锻炼》重新获得广大读者的赞誉。

2、本真的农民作家赵树理:一心为农民写作
(1)“问题小说”的模式;敢于反映农村的矛盾和斗争。

写农村变革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直面现实。

(2)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的写作;(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活、农民语言、农村生活气息)
3、“赵树理现象”和“赵树理评价史”:(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四十年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典范”——“方向和旗帜”——高度赞誉
(文革)中间人物、落后人物写得太多——黑线人物——受迫害致死
4、山西作家群:
(1)定义:在赵树理的影响下,以山西作家为主体,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即“山药蛋派”,由于该派以《山西文学》为阵地,《山西文学》原名《火花》,又称“火花派”;这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流派。

(2)代表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

(3)创作特色:
A、为山西农村和农民而书写,带有浓郁的山西乡野的气息;
B、回归民族传统,实现大众化的风格;
(情节完整、故事性强、单线发展、白描传统、言行画人、绰号手法、群众语言、自然明快)
三、柳青的《创业史》
1、作家简介
柳青(1916—1978),陕西吴堡县人。

50年代,柳青长时间生活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参与了当地农业合作化的全过程,开始构思和准备《创业史》,1960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后因“文革”爆发,其写作计划被迫中断。

2、新人形象——梁生宝: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是党的忠实儿子。

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勤劳、善良、耿直。

(两重性)同时又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小私有者。

“干预生活”小说与对生活矛盾的探索
——“百花小说”
一、产生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国内三大改造结束,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科技建设全面展开;
2.毛泽东作出了阶级斗争已经结束的论断;
3.1956年1月14日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4.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特别闭幕大会”上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猛烈批判,引发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普遍批判;
5.苏联“解冻”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作家“写真实”“写人性”“干预现实”
二、提出: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三、内涵:“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1956.5-1957、4知识分子的早春气候。

四、基本状况:
成就:在文学规范短期春天的1956-1957年间,作家创作了大量理论文章和“干预生活”、书写人性、人情的作品。

结果:1957年夏反右斗争扩大化、极左思想、国际形势等原因,被认为“一股创作上的逆流”,打成“右派”“毒草”
1979年《重放的鲜花》出版
五、代表作品:
(一)干预生活小说
1、基本特征:作家用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去创作,大胆地干预现实,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

2、代表作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新的矛盾和困惑。

属“重放的鲜花”这一类作品。

人物:林震、刘世吾、韩常新、王清泉、赵慧文、
题材:批判官僚主义问题与干预生活,写的是当下现实存在的问题,
主题:批判官僚主义;新生事物与固有秩序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艺术特色:1)情节结构严谨2)成功地运用了一些对比手法:3)心理描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

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原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更是一种僵化的体制生活对人灵魂、生命的禁锢和腐蚀。

(二)人情、人性题材小说
1、基本特征:承接五四个人解放传统,书写人性、人情,维护和开掘个人生活和情感价值。

2、重要作品: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