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制度变迁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1987)一
这一阶段是我党摒弃传统观念,克服“左”的思想影响, 开始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针对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 方式所造成的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克 服平均主义”,并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 始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接着,党的十二届 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 《决定》深刻剖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平均 主义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第一次提出要 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在理论上重新界定了社会主 义按劳分配原则,在个人收入方面引入和体现利益机制,否定 了在分配体制上的的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实践 中全面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 配体制(1987至今)一
这一阶段,我党不断探索和完善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而又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987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三 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 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指出,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 的,就应当允许”。这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1992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框架。突破了十 三大提出的“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配制度 的演变及影响
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
一.平均主义分配机制(1949--1978) 二.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1987)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 元化分配体制(1987至今)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展望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展望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回顾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通常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运行体制,以及经济建设思想的制约和影响。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经常不一样。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前后两段时间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一)改革开放之前30年(1949~1978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段时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经过三年的恢复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8%,到1952年增长为343亿元,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但此时的中国,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
为了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国家手中来有计划地推行工业化,我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952年至1978年,我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统计资料表明,这一时期GDP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2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15%。
一、二、三产业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3%、10.1%和5.9%。
然而,由于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决策失误和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纷争,导致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并且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效率低下。
1952~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①。
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
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
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②。
工业部门按净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1978年平均增长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论文论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研究组长:小组成员:班级:院系单位:完成时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论文评阅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不断扩大,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收入分配改革开放生活水平1.前言在经济发展的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不断扩大。
2004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38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水平。
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仍有大量的城镇、农村居民处于贫困之中,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并且,收入是居民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由于收入不平等已经导致居民在医疗、教育等其他方面的不平等。
久而久之,将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形成社会分层,引发社会阶层间的对立,有损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
因此,必须对收入分配问题高度重视。
2.1三大改造时期的收入分配要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首先我们要追溯到三大改造时期。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生产资料所有制只存在单一的公有制,其存在形式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
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
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
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
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侧重于对中国的经济方面进行阐述。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前到改革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必须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这打破了长期的寂静,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市场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中国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键词:改革开放前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关于中国改革的性质问题,邓小平同志有两个重要的判断:一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
改革的性质决定了中国改革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即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经济体制是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标志,如果改变了这些特征,社会主义性质也就改变了。
在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从我国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所以必须坚持;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了,甚至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改革。
由于这种不适应,所以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
改革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通过体制的改革,来完善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再进行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调整。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都对农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兴起、农民创业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叙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变迁。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变迁的重要因素。
通过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流转的权利,使得土地的流动变得更加灵活。
此举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另外,土地流转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培养了一批富裕农民,进一步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种植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种植业发展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可以通过自主经营农田和农业产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近年来,政府提出了“农民成为经营者、土地成为资产、农村成为市场、农业成为产业”的目标,通过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并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乡村旅游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旅游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农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加了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质量。
同时,乡村旅游也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有机的产业链,带动了农村综合经济能力的提升。
四、农民创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创业创新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变迁的重要动力之一。
许多农民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实现了就业和增收。
政府也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提供了贷款支持、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积极创业。
农村创业创新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石庆华经济1103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济体制却发生着重大转变,由传统自然经济进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分配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进行的,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分配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经济体制的改变分配制度的演变正文:一、1949年以前经济体制转变下的分配制度变化从清政府沦陷之后,中国陷入中国由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状态,国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食不果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地位的过渡性。
经济体制则由传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皇族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不再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八种所有制:氏族主所有制、奴婢主所有制、领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资本家(雇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
这些体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人独大,控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分配,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听其指挥做事。
其劳动成果全部归所有者,再由其固定分配。
在这种比较混乱的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制度。
二、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这是发生在1949-1952年间的转变,1947-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全国内转入反攻,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即夺取政权后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1921-1948年28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了条件。
并在1949年末完成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构思。
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基本内容如下:(1)基本依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前夕,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得比重约10%,农业和手工业占90%,这就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和在革命胜利后相当长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忽视这个出发点,就要犯左倾或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经济制度转型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经济制度转型2023年,中国的经济制度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
但是,在全球贸易不稳定和科技变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
中国经济制度转型的核心目标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中国政府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优化供给结构,通过促进创新、采用新技术、加强环保、进行去产能等措施,使供给更加贴近需求。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加速了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2018年,中国推出了外商投资法,进一步增强了外资的市场准入和保护。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外资的进入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
第三,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推动创新和创业精神在中国经济中的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了对于科技发展的投入和支持。
2018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
这些措施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四,中国政府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18年,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推出了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制度,要求加强对自由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然而,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也同样重大。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其次,全球贸易不稳定和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最后,中国的政府和市场在处理负债和去杠杆化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制度转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改革开放经济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过去,又不同于国外,但都有所继承吸收的新的增长方式。
由于采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政策,政府和市场共同导向,农村和城市一起推动,数量和质量目标并行,工业化、信息化都加快了步伐。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鼓励外贸外资和引进技术、管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运行体制在总体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最有意义的表象是,长期以短缺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出现了消费品库存过高及全部商品库存过高,而且外贸由多年入超转为出超。
不过,20世纪后期两次治理通货膨胀都采取了储蓄存款保值补贴的做法,其功效超出了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和评价。
1995年,在研究和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了转变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所谓“两个转变”方针。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战略调整的紧迫性。
自那时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但是,就增长方式转变而言,进展似乎没有那么理想。
从1998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过剩的状态。
商品销售困难,劳动力富余,资金闲置,而且由于粮食库存过多,土地一时也成为非稀缺要素。
这一切发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
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到现在,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以年平均9.7%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经济发生了十大变化:第一个大的变化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根本的变化,是一场整体制度的变迁。
经济制度的重新安排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起着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第二个大的变化是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了开放经济。
从东南沿海的第一单开始,加工贸易开始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渐进式的、试点的、局部的开放到加入WTO实现了高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从制度异化到制度替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
从制度异化到制度替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沿着制度需求、制度异化和制度替代这样一条主线,深入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
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对立的,是存在相容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共存。
允许和承认这种共存,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最大优势是渐进性,允许对现有制度有新的需求并允许其异化,甚至政府有意地对其创新和改造,充分尊重民众意愿。
关键词:制度异化制度需求制度替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尤其是经济能够持续30年以平均9%以上的较快的速度递增。
即使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全世界仍然看好中国,认为中国将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成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中国是否已经找到了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呢?这种差距有必要从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体制来分析。
改革开放前(从建国到1979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严重的约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连农民在集市交换的菜籽都可能被没收,生活资料的商品范围甚至比苏联还要少。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更提出商品生产、货币交换都必须放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胡培兆,2007)。
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国外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并把公司制、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改革开放后,先实行了一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从党的十四大起,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朱佳木,2008)。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一、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使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走向了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于我国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经济领域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但是这种体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全球化潮流。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强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
2.外资引进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并鼓励外商投资。
外资引进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农村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得到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这种改革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收入来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问题。
三、政治领域1.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2.对外关系调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活动。
同时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
四、文化领域1.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
同时,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2.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发展变迁史
【新我国成立后经济体制发展变迁史】一、新我国成立初期的经济体制发展新我国成立后的经济体制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着废墟堆积如山、民不聊生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作化和国有化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
这些举措催生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为新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在新我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6年,我国启动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中包括对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对个体农业的合作化改造等措施。
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确立,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调控和管理。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入市场经济元素。
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深化改革,我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现状和展望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产权制度建设,促进公有制和各种经济成分良性互动,进一步提高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还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新我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迁史,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探索与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人民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使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中不断进步。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了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上市、产权激励等措施,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金融体系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和完善。
4.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和不足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评估,可以看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
成就:1.经济快速增长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不足:1.结构性矛盾和风险隐患2.收入分配不均衡3.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我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繁复的工程,需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收入分配制度是指社会上各种收入来源的分配原则和方式。
在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从最初的完全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不断地进步和壮大。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
以下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计划经济的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分配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社会的收入划分为国家和集体两部分,国家部分主要用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务支出,而集体部分用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和拥有个人积蓄,使得农村的过程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在城市,实行了“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的工资制度,是工人阶级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过,计划经济时期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福利低下、贫富差距大、少数特权阶层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201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在这一时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如市场化、国家调节、民间自发等。
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政策和农民集体经济,让农民从集体转向了家庭经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实行“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教育、技能和经验的价值升值,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
但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也受到了贫富差距扩大、特权阶层等问题的困扰。
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
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摘要: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量不可直接观测的制度变迁隐变量,实证分析我国新世纪以来的经济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在绝大部分程度上归因于制度的改进,制度变迁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关键词:制度变迁;经济增长;结构方程模型中图分类号:f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
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但有两个因素对中国奇迹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即物质资本的增加和经济制度的变迁。
[1]经济增长分析方法假设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把它纳入分析模型。
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认为经济增长的源头是制度变迁,尤其是提供合适激励的有效产权制度。
它不是生产函数的一种投入,而是整个生产函数中一个转换要素,通过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组合效率、增加回报,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制度的改进能够提高生产率,尤其是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的国家。
所以制度变迁与物质资本投资是促进我国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2]林毅夫最早将制度纳入分析模型,认为1978至1984年间我国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制度创新,引入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46.89%。
卢中原和胡鞍钢[3]首次将我国的制度变革量化为市场化指数,证明了我国1978至1992年间gnp增长中约有14%来源于市场化改革。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物质资本的增加,还是更多归功于由制度变迁而引起的经济体制效率的提高,对此的认识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
本文运用可处理隐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解析,比较制度变迁与物质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客观地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源。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GDP规模第二的国家。
这一巨大的经济增长是由不断推进的制度变革所支撑的。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1.计划经济制度时期中国成立后实行了计划经济制度,国家对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选择权严格掌握。
国家垄断了经济,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计划经济制度时期各项经济管理的主要权力掌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手中。
2.市场经济制度时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考察时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于1993年创建了更为系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
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自由生产。
市场体制改革通过改变经济基础调整了经济结构,制定新的市场规则,重构经济运行体系。
二、制度变革的漫长历程1.土地承包制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自1982年开始实行。
这一制度为农民创造了土地用于种植的条件,促进了农业私有化和农民的自主经营。
2.国企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国企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让市场准确地发挥资源配置和决策的作用,减少政府在企业中的权力。
改革的第一步是转变企业性质,推行股份制,给予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和运营主体地位,重组优化,撤消失业企业,淘汰低效企业。
第二步是强化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德利、破产清算等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3.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改革中,加强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并轨,优化了税收制度,实现了地方税源的挖掘,完善了财政分配机制等。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前形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问题。
为此,中国将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市场化、法制化、全球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国前后中国经济的对比
整理ppt
11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中国 开展了以引进苏联先进技术为核心的大规模经济 建设。一些大项目的开工和完成初步改变了中国 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苏 联援建的156项工程。这些工程所形成的工业部门 和生产能力,不仅可以填补国民经济中的许多空 白,增强薄弱环节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能够迅速 提升中国工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使中国初步建立 自己的工业基础。为了在制度上给予工业化以支 持,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底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 总路线。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
整理ppt
15
1959年其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工业产品,将可 能等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水平,接近或超过日本 发动侵华战争时1937年的水平,第三批项目的确定是在 1945年10月赫鲁晓夫率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 年庆典期间,双方就旅顺口问题,中苏科学技术合作问题 及苏联政府帮助中国新建和扩展企业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共签署了包括《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新建十五项工业企业和大原有协定的一百四十一项企业 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在内的十项文件,至此,苏 联援华项目共计156项,通称“156项工程”。 众所周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时中国“一五”计 划建设的核心。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经过反复多 次的论证,“156项工程”中最后投入实际施工建设的共 计150项。
整理ppt
21
整理ppt
22
2.改革开放后至今
年份
对美出口
从美进口
整理ppt
23
53·6
粮
食 2263亿斤 3278亿斤
44·8
9·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社会由此开始了深刻的制度变迁。
这一制度变迁,使社会结构出现一系列变迁,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格局被打破,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进行梳理,以求宏观地把握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阶级阶层。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社会分层结构既体现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凸显出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力。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分层结构改革初期,社会分层结构从政治分层转变为经济分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为原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都提供了动力。
在这一时期,原先所坚持的政治标准和劳动分工的划分原则开始转变,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也开始分化,各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性较为频繁,没有很明确的界限。
社会分层结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体系,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特点。
所有制的变化造成社会分层的基础重构。
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开始从“体制内”单位即全民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单位向“体制外”单位即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流动。
在沿江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等经济形式,同时造就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
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这就明确规定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为个体户阶层提供了政治存在的合法保障。
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这就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列,促进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建国前后中国经济的对比
重(%) 东 南 亚 及 10.5 10.1 11.9 13.7 11.9 24.1
印度
香港
3.6 28.2 1.4 34.2 0.9 34.1
其他
18.7 18.6 21.2 22.3 15.2 20.5
各 类 物 资 食品
17.2 14.6 9.6 22.7 12.4 18.0
比 重 ( % )原料
年代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类别
进出进出进出
口口口口口口
全国对外贸易总值 808. 178. 599. 227. 331. 170.
781904
各 国 及 地 美国
60.9 38.7 57.0 23.3 66.5 20.1
区 所 占 比 英国
63.3 4.4 8.45 6.5 5.5 3.9
手工业的合作化也非常顺利。1953年,合作 化手工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仅为3.9%,1955年上 升到26.9%,1956年则达到91.7%。手工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9]。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实 际上从建国以后就开始了。1952年之前主要是通 过“加工定货”和“统购包销”的国家资本主义初级 形式。1953年之后,则先是对单个条件成熟的企 业实行“公私合营”,到1955年下半年则发展到对 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政府通过全行业公私 合营这种和平赎买的方式,,使私营企业主只拿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中国 开展了以引进苏联先进技术为核心的大规模经济 建设。一些大项目的开工和完成初步改变了中国 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苏 联援建的156项工程。这些工程所形成的工业部门 和生产能力,不仅可以填补国民经济中的许多空 白,增强薄弱环节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能够迅速 提升中国工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使中国初步建立 自己的工业基础。为了在制度上给予工业化以支 持,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底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 总路线。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EAD PPT DESIGN
对内改革
农村改革
• • • • 发祥地:小岗村 时间:1978年11月24日晚上 人物: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位农民 内容: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 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 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 ,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BREAD PPT DESIGN
十四届三中全会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时间: 1993年1月 • 地点:北京 • 主要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 理解: 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BREAD PPT DESIGN
对内改革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主要内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多种所有制: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BREAD PPT DESIGN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 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 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BREAD PPT DESIGN
回顾
工作重点的转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
伟大的历 史性转折
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
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特区,14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开放区,海南特区,开发开放浦东
走向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 设新阶段
历史性的跨越
92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十二届三中全会 南 方谈话 十四大 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 五大
十六大 八大 十七大 十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成小康社会
BREAD PPT DESIGN
谢谢观看
BREAD PPT DESIGN
重要经济领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BREAD PPT DESIGN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重要经济领域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
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 术瓶颈。
BREAD PPT DESIGN
BREAD PPT DESIGN
对内改革
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1978年12月22日)
•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为把农业搞上去,必须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 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 权利。
BREAD PPT DESIGN
序幕:邓小平南巡讲话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判断实践的标准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发展问题 有否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持社会主义方向
BREAD PPT DESIGN
开始:中共十四大
• 时间: 1992年10月 • 地点:北京 • 主要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 识深化
BREAD PPT DESIGN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明确目标 从思想上打开突破口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 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BREAD PPT DESIGN
中共十五大
• 时间:1997年9月 • 地点:北京 • 主要内容: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BREAD PPT DESIGN
内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对外开放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厦门
珠海
深圳
汕头
BREAD PPT DESIGN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背景
十二大提出: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上打开一个缺口,以计划 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 划的商品经济,要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 和市场调节范围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 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 全社会的
对外开放
目的:
• “引进来”:吸引国外资本、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法 • “走出去”:扩大对外贸易
区域: • 经济特区:厦门、汕头、深圳、珠海 • 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
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地区
• 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
BREAD PPT DESIGN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承前启后、新老交替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
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一次提出了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新观点
BREAD PPT DESIGN
改革开放初期
经济建设的两大问题
• 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 • 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
停止“文化大革命”纠正“左倾”错误观 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 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勾画出基本框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方向使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 具体解决办法 提出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论断—-创新.深化
问题?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
BREAD PPT DESIGN
序幕:邓小平南巡讲话
• 时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 地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 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判断实践的标准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问题
BREAD PPT DESIGN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 制; 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的政策措施;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 造业健康发展;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发展壮大;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农业 人口市民化。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江泽民当选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READ PPT DESIGN
中共十四大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80年代的布票、料票(上) 70年代的豆腐票、粉票和粮票(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不能发 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大量的浪费,影响发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目录 CONTENTS
1 2
改革开放初期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BREAD PPT DESIGN
历史回顾
BREAD PPT DESIGN
改革开放初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18~22日 地点:北京
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面推进、艰苦奋斗
•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 产业结构
“科学发展观”: • 要义: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READ PPT DESIGN
中共十八大
• 时间:2012年11月 • 地点:北京 • 主要内容: 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