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实验绪论知识点总结(北航版)
航天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航天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张力、浮力等。
3.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和功1. 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4.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作用时,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所做的工作。
5.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三、电和磁1. 静电学:电荷、库仑定律、电场、电势能、电势差。
2.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形成、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功率。
3. 磁场:磁场的概念、磁力线、地球磁场。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光和热1. 光学基础: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和凸透镜的成像。
2. 热学基础: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4. 热机:内燃机和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五、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声音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
六、应用物理1. 航天器的基本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在航天中的应用、火箭推进原理。
2. 地球和宇宙:地球的结构、太阳系的构成、宇宙的膨胀。
3. 物理量的测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4. 物理实验:基本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4套题含答案)

测试题 4
1-4 ADBN
9:与测试 1 类似
量(未知) ,实验测得 T 与 m 的关系,且算出 值并列于下表: i m/kg T/s 1.5493 1.9511 2.3507 2.7506 3.1503 3.5495 3.9506 4.3506 4.7511 5:(1.518 0.003)mm 6:0.02mA、0.09mA 7:BCD 8:AC
,那末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B.
)
A.
C. 4.
D. )相对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应。 A.第一位有效数字 B.第二位有效数字 C.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D.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二、填空题: 5.
则 J+u(J)=( 6.
三、多项选择题: 7.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 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 ,则 C D 8. 与 表示真值落在
3.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
25℃,现用一把在 20℃时校准的钢尺测量高度 h,又知测时间 t 的秒表比标准表走得稍快, 忽略其他误差,则 g 的测量值有( ) A.正误差 B.负误差 C.正负误差部分抵偿 D.误差的正负不定 A 4.如图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不计电表的内阻而产生的 误差是( ) V A.可定系统误差 B.不定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二、填空题:
5.已知 f=lnR,
(相对不确定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某数字三用表测量电压的准确度可以表示为 31.72V,则其不确定度 u(V)= 三、多项选择题: 0.03
,则 3.5838 0.0003 , (电压表满刻度值为 99.99V) 。 ( ) D.抵偿性 )
物理全部实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全部实验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实验内容。
一、物理实验基础知识1. 实验仪器与仪表1.(1)仪器的使用方法1.(2)常见仪器的结构与原理2. 实验操作技能2.(1)观察法2.(2)测量法2.(3)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3. 实验误差的分类和处理3.(1)绝对误差3.(2)相对误差3.(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3.(4)误差的传递规律4.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4.(1)实验目的4.(2)实验原理4.(3)实验步骤4.(4)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5)实验总结与思考二、热学实验1. 热膨胀实验1.(1)热膨胀的概念与原理1.(2)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与测量1.(3)热膨胀系数的测定2. 热传导实验2.(1)热传导的概念与原理2.(2)导热系数的测定2.(3)热传导规律的探究3. 热容量实验3.(1)热容量的概念与原理3.(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容量测量3.(3)热容量的测定方法4. 热力学实验4.(1)气体的等温膨胀与绝热膨胀4.(2)气体的等压加热和等压冷却4.(3)热力学定律的验证和应用三、力学实验1. 弹簧力的测定1.(1)胡克定律的验证1.(2)弹簧系数的测量1.(3)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弹簧系数计算2. 动力学实验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测量2.(2)匀变速圆周运动的测量2.(3)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3. 力学能量实验3.(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3.(2)功与机械能的转化3.(3)弹簧振子的周期与频率测定四、光学实验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1)光的直线传播的观察与测量1.(2)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装置1.(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2.(1)光的反射定律的验证2.(2)光的折射定律的验证2.(3)镜面成像和透镜成像的特点3. 颜色的形成实验3.(1)颜色的三原色混合与分解3.(2)颜色的成因与现象五、电学实验1. 电流的测定实验1.(1)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2)电流的测定技术1.(3)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布2. 电阻的测定实验2.(1)欧姆定律的验证2.(2)电阻的测定方法2.(3)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3. 电学能量实验3.(1)电功率的测定方法3.(2)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布3.(3)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消耗通过以上对物理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的内容与要求,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1.实验目的和原理1.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密立根油滴实验,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验证电荷的电量、电荷的量子化,并测量电子电量的数值。
1.2实验原理密立根油滴实验利用了油滴在电场中做匀速下降运动的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在两个平行金属板之间建立一个均匀电场,可通过高压电源及电容器组成。
经过适当处理的油滴,通过喷雾器喷入观察舱中,被电荷所带起,当油滴进入电场时,由于电力的作用,油滴会开始向上加速或减速,直到达到的稳定运动的速度为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电力与油滴重力平衡,即:eE=m×g其中,e为油滴所带电荷,E为电场强度,m为油滴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考虑到油滴的存在电子荷负度的事实,我们可以写出油滴电量的表达式为:e=n×e其中,e为油滴带的电荷,e为电子电量,n为一个整数。
由此可得,油滴的表达式可以改写为:(mg−eE) = 0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油滴在不同电压下的稳定下降速度,来计算电量的数值。
2.实验装置和步骤2.1实验装置本实验的主要装置有:高压电源、电容器、喷雾器、驱动装置、显微镜及摄像设备等。
2.2实验步骤2.2.1准备工作a.接通电源,使电荷采集装置工作。
b.调整显微镜使得目标所在位置清晰可见。
c.调节电容器中的电压,使之为一定的数值。
2.2.2实验操作a.先通过射灯预热机器,预热时间约为15分钟。
b.打开电流调节开关,调整到合适的数值。
c.打开电压调节开关,缓慢增加电压,使带电滴油进入视野。
d.若带电滴油向上运动,则减小电压,反之则增大电压。
e.再次观察带电滴油的上升或下降方向,调整电压大小,直至带电滴油保持匀速下降。
f.记录下匀速下降的电压。
2.2.3数据处理a.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带电滴油的质量,并计算电量。
b.对多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提高数据准确性。
3.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多组测量数据,并利用公式计算出带电滴油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电子的电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总结..

P
i
pi
D 0 E P
Q C U
V
SI 单位
c
m
2
Q C U
14
2. 基本规律
(1)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E内 0
ES 表面
(2) 导体静电平衡导体的三个重要性质 ①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②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电荷只能分布在导 体的外表面上. 通常情况下,就孤立导体,在表 面曲率大的地方导体电荷面密度σ 也大。
(8)电场的能量
1 单位体积内的电能 we D E 场能密度: 2
各向同性线性介质
2 1 1 1 D we DE 0 r E 2 2 2 2 0 r
1 电场的总能量 W V we dV V D EdV 2
18
重点: 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ˆ ③导体外 E表 n
0
^ n :外法线方向
15
(3) 极化强度 P与极化电荷q'(')的关系 q i P dS 电介质体内
( S内 ) S
电介质表面
n 介质外法线方向 ˆ ^ Pn
(4) 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P 0 r 1E
L
L
H dl I 0
L
0
对任何恒定磁场普遍 适用.
I
是穿过回路 L 的传导电流的代数和.
在恒定磁场中,磁场强度矢量沿任一闭合路 径的线积分等于该闭合路径所包围的传导电 流的代数和. 与束缚电流和闭合路径以外的 传导电流无关.
35
重点: 1. 磁介质分类 特别是铁磁的特征 2. 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3.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

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物理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探索未知现象,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为了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研究者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
一、基本物理量和测量方法物理实验的基础是对基本物理量的准确测量。
常见的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时间、质量、电流、温度等。
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1. 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可以使用尺子、游标卡尺、卷尺等工具。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确保测量装置与被测量物体接触良好,避免测量误差。
2.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可以使用时钟、秒表等工具。
在进行时间测量时,应注意启动和停止的准确时机,避免人为误差。
3. 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可以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
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应排除外界干扰,确保被测物体稳定且垂直于天平。
4. 电流的测量电流的测量可以使用电流表、万用表等工具。
在进行电流测量时,应注意正确连接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测量方法。
5.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温度计、热电偶等工具。
在进行温度测量时,应确保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良好,并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
二、误差与数据处理在物理实验中,由于各种原因,测量结果往往与真实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误差。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常规偏差。
要减小系统误差,应选用准确度高的仪器,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
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而引起的不确定性。
要减小随机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注意提高实验技巧和操作规范性。
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关系数等。
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三、实验仪器和装置物理实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和装置来实现实验目的。
根据具体实验内容的不同,所需仪器和装置也有所区别。
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物理实验基础知识一、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地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
1. 个人安全每位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穿戴实验室所规定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如实验眼镜、手套等。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和慌乱。
2. 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必须正确使用实验设备。
任何实验设备都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必须熟悉并遵守。
同时,在使用设备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没有任何损坏或故障。
3.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在一些物理实验中,可能会用到某些化学品。
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了解其性质和安全操作要求,并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也要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
4. 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完成后,生成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正确处理。
有些废弃物可能对环境或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必须妥善处理,以免造成污染。
二、物理实验常用仪器在物理实验中,常会使用到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
1. 量具和测量工具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长度、重量、体积等物理量。
因此,常用的量具和测量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游标卡尺、天平、容量瓶等。
2.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主要用于研究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
常用的光学仪器有:凸透镜、凹透镜、光栅、望远镜等。
3. 电学仪器电学仪器主要用于研究电路和电现象。
常用的电学仪器有: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等。
4. 热学仪器热学仪器主要用于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性质。
常用的热学仪器有:温度计、热电偶、热平衡仪等。
5. 力学仪器力学仪器主要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常用的力学仪器有:弹簧测力计、滑块轨道等。
三、常见的物理实验原理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需要理解实验的原理和背后的物理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原理。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静止物体会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实验小知识点总结

物理实验小知识点总结物理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定律和规律,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小知识点总结:1. 奥斯特电的观察和测量奥斯特电是指在颠簸震荡的振动体(比如电磁碳振荡器)上产生的电流,它是有规律的,就是奥斯特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奥斯特电的发生和测量奥斯特电的强度来验证奥斯特规律。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电磁感应和奥斯特规律。
2. 热传导实验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在热传导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和探讨不同温度差下的热传导方程来研究热传导规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热传导的原理和规律。
3. 测量光速实验测量光速是物理实验中一个经典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光速并研究光的传播规律。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用实际数据来验证光速的大小,并通过数据处理来理解光速的测量原理。
4. 斜面静摩擦力实验在力学中,静摩擦力是一种重要的力,它是指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前受到的阻力。
在斜面静摩擦力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斜面的角度和测量物体的质量来观察静摩擦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静摩擦力的原理和公式。
5. 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或磁体会产生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
在电磁感应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磁场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导体的速度和长度来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和测量感应电动势。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规律。
6. 交流电路实验交流电路是电路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指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在交流电路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频率和电阻来研究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交流电的特性和规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交流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7. 光学干涉实验光学干涉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上式微分: dn n 于是有: u (n)
n
cos
A 1 1 A 1 dA d cos dA 1 A A 1 A 2 2 2 2 2 cot cot dA cot d A A 2 2 2 2 2 sin sin 2 2
灯光源)对应的 50o58 3 ,则黄光对应的折射率 n u n = 【解】依题意,有:
sin A 60o 0 50o58 sin 2 2 1.6479 o A 50 58 sin sin 2 2
。
n
对折射率公式取对数: ln n ln sin A ln sin A
2
u x 1 u x x , 1 1 2 u x i u xi
2 i i 2 i i
xi
7
五、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1. 由若干位可靠数字和一位可疑数字合起来就构成了测量的有效数字。 (区别于计量学中的 有效数字) 2. 测量结果第一位(最高位)非零数字前的 0,不属于有效数字,而非零数字后面的 0 都是 有效数字。 3. 仪器示值有效数字的读取 对于直接观测量,直接读取仪器示值时,规定:通常可按“估读误差”来决定数据的有 效数字,即一般可读至标尺最小分度的 4. 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加减法:以参加运算各量中有效数字最末一位位数最高的为准并与之对齐。 记 N A B C D ,则 u N u 2 A u2 B u2 C u2 D ,因此取决于 u A 、
1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三类误差有自己的内涵和界限;但当条件改变时,彼此又可互相
5.
准确度(or 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二、 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
此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基础物理实验(修订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简称: 教材)的 P10-P13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的四个特点: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
S x
x x
i i
2
k k 1
2 xi2 x2 x ,其中 x 2 i k k 1
3. 采用其他方法评定的 B 类分量 根据实际条件估算误差限 根据理论公式或实验测定来推算误差限 根据计量部门、制造厂或其他资料提供的检定结论或误差限
, uai ,
, ubj ,
u
i 2 ai 2 ubj j
如果他们相互独立,则合成的不确定度由下式给出:
u
T T ua u a ub ub
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合成(此法最为常用 ) ......
设间接观测量 F 是 n 个独立输入量 (直接观测量) 记为 F f x1 , x2 , x1 , x2 , , xn 的函数, 则合成不确定度 u F 可以写成:
1 A A 1 A 2 (cot cot ) 2 u 2 ( A) cot 2 u ( ) 4 2 2 4 2
1 600 5058 600 2 2 180 2 1 600 5058 3 180 2 (cot cot ) ( ) cot 2 ( ) 4 2 2 60 4 2 60
1. 标准差与标准偏差 标准差 lim
k
( x A)
i
2
k
,因为真值 A 不可知,且测量次数 k 为有限次,因此 实际
上也不可知,于是用标准偏差 S 代替标准差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S ( x) 结果表述: 真值的估计值
(x x )
i
2
k 1
xi S x
不确定度的运算。方法是:取对数,再合成。则有:
uF F ln f u xi i xi
2
例如, F Ax p y q z r
(其中 A 是常数)则有:
5
uF F
pu x qu y ru z x y z
其中:N 为测量结果,A 是被测量的真值 3.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记为:
E N N A 100% A A
4.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那一部 分误差分量称为系统误差。
(置信概率~68.3%)
单次测量的标准差最佳估计值
2. 平均值的标准差
S(x)的物理意义:在有限次测量中,每个测量值平均所具有的标准偏差。 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是平均值,故结果应表述为:
xS x
(置信概率~68.3%)
真值的最佳估计值
平均值的标准差最佳估计值
其中
2
k (k 1)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 xn 。试用方差合成公式证明平均值的标
【例题】某观察量的 n 次独立测量的结果是 x1 , x2 , 准偏差是样本标准偏差的
S(X ) 1 ,即 S ( X ) 。 n n
【解】 x
x
n
i
,由题意知 xi 相互独立,则根据方差合成公式有: u ( x)
电阻箱: 仪 = a i % Ri R0 ,式中 R0 是残余电阻, Ri 是第 i 个度盘的示值, a i 是相
i
应电阻度盘的准确度级别。
U 直流电位差计:仪 =a% U x 0 ,式中 a 是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级别,U x 是标度盘示 10
兼顾保险和教学训练的规范,人为规定:除非另有说明,仪器误差限和近似标准差的关 系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按均匀分布 近似处理,即 ub b 。 .... 3 不确定度评定是以统一的观点来处理误差的, A 类和 B 类只说明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所不 同,但并不是区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反映 。把 A 类方法理解为对随机误差的处理, ................. 而把 B 类方法理解为对系统误差的处理,是不妥当的。 (教材 P20)
f 是被测量 F 对输入量 xi 的偏导数,称为不确定度的传播系数; xi
请注意 ui 和 u xi 的区别: ui 表示输出量 F 的一个不确定度分量,而 u xi 则是输 入量 xi 的标准不确定度。 一个特殊情况下的计算公式 当 F f x1 , x2 ,
, xn 为乘除或方幂的函数关系时, 采用相对不确定度可以简化合成
6
设进行了 n 次不等精度测量,观测量 X 的 n 次测量结果为: x1 u x1 , x2 u x2 , · · · ,
xn u xn ,则最佳观测值 x 应由
x xi 导出,由此可得: 0 x i u xi
u 2 ( x1 ) n
u 2 ( xn )
利用样本标准偏差的定义,可知 U xi S x , i 1, 2, 故有: u ( x) S ( x)
,n
S 2 ( x) n
S 2 ( x)
nS 2 ( x) S ( x) n n
2
三、 仪器误差限
2 2 2
5. 最终结果表达形式:
X uX
单位
注意:①不确定度 u X 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②测量结果 X 与不确定度 u X 的小数位数对齐。 【例题】 用分光仪测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公式为:n
sin A 2 。 已测得 A 60o0 2 , 黄光 (汞 A sin 2
通常情况下,B 类分量在许多场合以误差限 b 的形式出现,在不确定度的计算中,常常 需要它的标准差 ub 的信息,两者的关系为: ub 的常数,称为包含因子。
b 。式中,K 是一个与该分量分布有关 K
对于正态分布而言, K 3 (误差限对应 0.9973 的置信概率) 对于均匀分布而言, K 3
值, U 0 是有效量程的基准值,规定为该量程中最大的 10 的整数幂。
R 直流电桥: 仪 =a% Rx 0 ,式中 Rx 是电桥标度盘示值,a 是电桥的准确度级别, 10
R0 是有效量程的基准值,意义同上。
3
四、 不确定度
1.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应该包括被测量的估计和分散性参数两部分。 A 类不确定度——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获得的不确定度分量; B 类不确定度——用非统计方法获得的不确定度分量; 2. 采用统计方法评定的 A 类分量(教材 P19)
1. 仪器误差(限)——由国家技术标准或检定规程规定的计量器具的允许误差或允许基本 误差,经过适当简化称为仪器误差限,用以代表常规使用中仪器示值和(作用在仪器上 的)被测真值之间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 2. 常用仪器的仪器误差(限) :详细参见教材 P13- P18 和教材 P60-P62 长度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限按其分度值估计;钢板尺、螺旋测微计的仪器 误差限按其最小分度的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确定规律性 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称为可定系统误差——可消除或修正; 对大小和符号不能确切掌握的系统误差,称为未定系统误差——难以修正,只能估计 取值范围。 随机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那一部 分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单个具有随机性,总体服从统计规律 粗大误差——由于测量系统偶然偏离所规定的测量条件和方法或在记录、计算数据时出 现失误而产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简称粗差 or 过失误差——本质:测量错误。 ! !不应当把有某种异常的观测值都作为粗大误差来处理,因为它可能是数据中固有的随 机性的极端情况。 转化。比如: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误差在短时间内可以看成是系统误差,而在长时间内 则宜作速记误差处理。总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