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1000字
走进童心心得体会
走进童心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以“走进童心”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孩子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纯真而美好。
在这次活动中,我扮演了一个与孩子们亲密接触的角色,这个角色让我得以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和感受他们的世界。
我认识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比丰富的。
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规则和逻辑所束缚,因此他们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创造出各种奇妙的世界,而这些世界往往是我们成人所无法想象的。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和孩子们一起画画,他们会在画纸上创造出各种奇特的生物和景象,有些生物甚至是我们在地球上从未见过的。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丰富想象力所带来的震撼。
我认识到,孩子们的感情是真挚而纯粹的。
他们对于事物的喜好和厌恶,对于人的喜爱和讨厌,都没有任何的虚伪和做作,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们对于爱的需求也是直接的,简单的。
有一次,我在活动中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幸福。
在故事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希望主人公能够得到幸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纯真的关爱。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真挚感情所带来的感动。
我认识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
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引导,他们能够迅速地学习和掌握。
在这次活动中,我教孩子们学习一首简单的儿歌,他们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能够熟练地唱出来。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惊人学习能力所带来的惊喜。
引用资料:1. 《教育的艺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了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 《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都有其独特性。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立性,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3. 《教育心理学》(桑代克):“儿童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引导,他们能够迅速地学习和掌握新事物。
走进童心心得体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心得体会)
走进童心心得体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心得体会)“走近儿童,走进儿童心”提升教育智慧科光学前教育部内部推广活动系列一疫情期间,科莱特幼教部自2月1日起利用网络平台为儿童和家长服务,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提高预防意识。
并为家长和老师开设了在线专家分享讲座。
同时,学前教育部意识到这一时期也是教师提高个人内化的最佳时期,专门开展了“走进孩子、走进孩子心中”活动,增强教育智慧的共享。
本次活动由幼教部部长吴承玲牵头,幼教部教研室主任崔、教学督导组织实施。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素养,立足幼儿园教育和教师现状,树立“终身学习观”的理念,完善和丰富自己。
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在内部小组举行在线直播讲座,分批次、分内容、分层次开展相应活动,通过培训、互动、评价等方式,帮助教职员工掌握和应用知识;2月20日晚8点,内部在线培训第一阶段拉开帷幕。
大千教育集团R&D部老师秦始皇和她的团队受邀为大家分享全脑知识和理论,让100多名幼教部的学术带头人再次升级。
然后,2月22日上午10点,《走进孩子的心》《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的口译培训上线。
本次讲座中,幼教部教研室主任崔为全体教师提供了《指南》的内容培训。
5天时间,结合《指南》的5个字段,按字段和目标进行综合解读。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对《指南》的理解会有所提高,为以后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互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
每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相互交流,经过日常训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整理学习经验,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分析“案例”。
接下来,保健医生张将为大家现场直播“如何在复工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让教职员工学会同时保护自己和孩子,为大家和孩子在复工后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这项活动的重点是调动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是总结和提升教师的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教育和科研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教育随笔-走进童心世界
教育随笔-走进童心世界
教育随笔:走进童心世界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他们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多给孩子一些爱抚,体现的是老师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与老师亲近的温暖。
西西是个漂亮的小女孩,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点名时,声音很小,集体活动时候总是缩在小朋友的后面,也很少主动和老师交流。
刚入园时,经常尿裤子,有时午睡时,还尿床。
通过和家长的联系,家长告诉我们:“西西说不敢跟老师说话,还说厕所里有难闻的气味等等。
”家长还希望老师及时提醒孩子入厕。
小班孩子自控力差,往往有尿意时还去厕所有时也来不及,要是老等着老师的提醒,也不是办法。
根据家长提供的消息,要想让西西主动和老师讲,必须多给西西一些爱抚,让西西喜欢我,和我成为朋友。
我坚持每天入园时抱一抱她,在西西入园时亲一亲她,在日常活动时,拉拉她的小手,和西西讲讲悄悄话。
渐渐地,西西变得大方了,有事情也愿意和我讲了,尿裤子的现象也减少了。
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孩子能够袭击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家长不要一味的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老师也应该对孩子信任,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点头,鼓励的话语,让孩子拥有成功的自信。
走进童心世界(张红梅)
走进童心世界童心世界是首牧歌,虽然谱写的音符简单,但却清纯、温馨而深情;童心世界是一泓清泉,虽然没有浓烈的芬芳与香甜,但却纯净透明而晶莹,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触碰到的是一颗颗纯真的童心——幼稚而宝贵,他们时时爱着我,感染着我。
使我的心也保持着孩子似的童真雀跃,也正是这种幸福之情,常常激励我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宽容的心态,更有创意的工作方式来回报一张张天真的脸庞。
暮然回首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顿觉有些许的体会与感悟、些许的欣慰与收获,现与大家分享:一、用爱心去温暖关爱发展全面且惹人喜爱的幼儿是教师可以做到且乐意做的,但要关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幼儿绝非易事。
幼儿往往能从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中敏锐地感受到教师的态度,我们曾试着问孩子,老师最喜欢谁?他们往往会立即说出“××”、“××”,而事实上八九不离十。
因此,教师要由衷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凡事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教师的体贴,关注与温情,使每个孩子愿意靠近你,信任你向你敞开心扉,让每个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说起我所教班里的浩浩,他在原有基础上的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不仅拨开了他父母紧皱的眉头,更增添了家长培养好这一孩子的信心,而这一切多亏发于爱心、成于耐心、巩固于恒心的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
记得浩浩刚入园(小小班)时,认识他的人都说:“这孩子是不正常的,这孩子智力有问题;”“在谁班上,谁就倒霉”;连妇幼保健所医生第一次来体检时也直率地说:“这孩子有问题。
”家人似乎也认定了他的语言和动作发展方面有严重问题,他们只是叹气、自卑。
而我却不是这么想,我对他充满了信心。
因为我知道孩子的个别差异是非常大的,孩子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特点,应该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去欣赏他们,不能用一把尺子从一个角度去衡量不同的孩子,在对待“与从不同”的孩子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理解和尊重,对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冷静地分析思考,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不是轻易地下结论。
走进儿童世界读书心得5篇
走进儿童世界读书心得5篇观察儿童,关心儿童,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你知道观察儿童读书心得怎么写吗?接下来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走进儿童世界读书心得,供大家阅读!走进儿童世界读书心得1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孩子们纯真,无数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向往。
它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清纯圣洁,比天堂更无忧无虑、缤纷多彩,充满神话色彩和童趣,充满着快乐和朝气……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
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可见,孩子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解读。
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我有的时候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一直尿裤子?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安静地入睡?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把别人的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这些行为不是盲目的,而是代表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通过这些看似有点不太正常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幼儿的信息。
面对犯错的孩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犯错,原因有所不同,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责骂幼儿,而是应该用亲切的态度询问幼儿具体原因,了解孩子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面对敏感的孩子有的时候,我们在放学的时候与家长聊起宝宝在园的一些日常表现,就在这不经意之间,给孩子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一些变化。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疏忽,都会带来很深刻的影响。
每一位孩子都很敏感,幼儿与成人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同,成人眼中的大事可能是孩子们认为的小事,而成人认为的小事在孩子们心中却是大事,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尺度或角度衡量幼儿,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
面对行为反常的孩子面对行为反常的孩子,我们年轻教师往往处理起来不那么容易。
《在反思中成长》这本书中,都呈现出了许多这样的现实案例。
通过集中的归纳,我总结了一些方法:1.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反常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2.向幼儿表明自己心目当中对其更多的关爱,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3.善于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解答各种问题;4.在同伴面前肯定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
走进儿童的世界的读后感
走进儿童的世界的读后感
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内心的大门。
以前我总觉得儿童的世界嘛,不就是玩玩乐乐,简单得很。
但是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我那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
儿童的世界就像一个充满宝藏的神秘岛屿,每个孩子都是这个岛屿上独一无二的小探险家。
书里描写的那些孩子们的想法和行为,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比如说,一个小朋友觉得月亮是他的好朋友,每天晚上都要跟月亮说悄悄话。
这在大人看来可能有点幼稚,可在孩子的小世界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他们的想象力就像没有缰绳的小马驹,肆意驰骋。
我们大人有时候被生活的条条框框束缚住,早就丢了这种天马行空的本事。
而且我还发现,儿童看待问题的角度特别独特。
就像书里讲的那个小故事,孩子们看到一棵大树倒了,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首先想到这是自然灾害或者什么经济损失,而是会说大树可能累了想躺一会儿,或者大树在玩一个倒下的游戏。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大人总是用自己那套复杂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世界,却忽略了这种简单又充满诗意的视角。
这本书也让我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们大人总是急于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灌输给孩子,却很少去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
就像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却不让他们去想象花可能是彩虹的颜色,草可能是蓝色的。
我们总是想让孩子按照我们规划好的路线走,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小世界。
幼儿放手游戏感悟走进童心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
走进童心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游戏”二字对孩子而言就是玩,对大人而言是模糊的。
因为当今社会总有许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去到幼儿园就是应该学到更多知识,却扭曲了孩子到底应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童年。
在我没有接触到放手游戏前,我总认为游戏规则需要老师教,游戏玩法需要老师定,游戏中幼儿遇到问题就得去帮助解决……可是当我接触放手游戏后,我改变了看法。
让我充分体会了自主游戏真游戏带来的震撼。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农家乐里面,从第一次的豆子磨不细到过滤豆浆,从过滤豆浆到烧火煮豆浆,一直到最后的喝豆浆,孩子们都是自己在不断的反复尝试。
还记得在磨豆子时,梁思睿说:“为什么豆子磨出来还是粗的,一点也不像豆浆。
”曾一点说:“我觉的是豆子太硬,我们可以把豆子拿来浸泡一下。
”胡芸菲说:“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力气不够大,我们可以请小朋友来帮忙等。
”孩子们通过自己不断的猜测,不断的反复尝试操作,最后成功磨成豆浆。
放手后,发现了不起的儿童;在游戏中发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
不再完全依赖于老师,孩子学会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放手前相比孩子更加独立、自信了,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孩子知道要自己先动脑思考,一个人不能解决时,会请求同伴帮助,在和同伴交流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在游戏中孩子知道和同伴合作,孩子的集体合作意识大大的增强。
在放手游戏中孩子从最开始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较弱到放手后,大部分幼儿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游戏中如果同伴出现有危险的行为时,部分幼儿会上前制止,告诉小朋友“这样会受伤的,不可以这样“和放手前相比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游戏中明星的提高了。
放手游戏后,我真切的感受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我们要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才能更好的伴随幼儿共同成长。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才能更好的伴随幼儿共同成长。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1000字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1000字《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给很多哲学著作敲了钟,或是指明了路。
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不能普及和推广,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已足足干了十多个年头的我,当初选择教育作为职业也许有着朦朦胧胧对老师的崇拜,可这些已经不再重要,眼前的事实是我真真切切的做了十多年的“孩子王”!这其中的过程让我逐渐的明白:教育不是件简单的事!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责任,有了爱和责任才能成就教育!《走进童心世界》一书中,老师们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普普通通的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时所获得的亲身感受。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表达了教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更反映出她们教育观念的变化。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教师把孩子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细心地去观察孩子,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努力地去理解孩子。
当她们真正走进童心世界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
而对于大家眼中另一位主人公孙少安,我感觉他作为线索和见证人的成分更大一点,因为他太具有代表性了,他集中代表了那些坚强执着有想法的人,而这种人是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人物。
在书中正恰恰因为他的这种典型性而失去了他应有的价值,当然这样说也并不是意味着孙少安不重要,他在书中很重要,但这种重要和孙少平的重要不一样,孙少平是典型中的非典型特例,而孙少安的生活和思想却整整贴近大部分人们的,就像他在爱情的选择上,家庭的观念上。
它充满着好奇、想象、纯真和雅趣。
于是教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和做法。
面对孩子的“调皮”行为,她们不再批评训斥,而是从中发现创造力的萌芽,悉心地加以呵护;面对孩子的“过失”,她们不再指责,而是带孩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颗童心去施教。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
走进童心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走进童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这门课程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儿童心理,掌握与儿童沟通的技巧,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童心童趣,回归本真“走进童心”课程让我意识到,儿童是世界的原点,他们拥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在成人世界里,我们往往被繁琐的事物和压力所困扰,而忽略了内心的童心。
这门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放下成人的面具,以一颗纯真的心去感受儿童的世界。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与孩子们互动,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
他们用纯真的眼睛看待世界,用天真无邪的笑容面对困难。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二、倾听童心,沟通无界“走进童心”课程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
在与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然而,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我们常常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课程中,老师教导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感受。
这不仅仅是指听到他们的话语,更要有耐心、有同理心地去感受他们的情绪。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在实践环节,我尝试着用倾听的方式与孩子们交流。
我发现,当孩子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时,他们更愿意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让我认识到,沟通无界,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就能搭建起与孩子们之间的桥梁。
三、尊重童心,培养创造力在“走进童心”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尊重儿童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课程中,老师通过案例分享和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到,尊重童心意味着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过度干预,让孩子在尝试和失败中成长。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全文5篇)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全文5篇)第一篇:《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1不知不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经27个年头的我,当初选择教育作为职业也许有着朦朦胧胧对老师的崇拜,可这些已经不再重要,眼前的事实是我真真切切的做了二十多年的“孩子王”!这其中的过程让我逐渐的明白:教育不是件简单的事!教育需要爱,更需要责任,有了爱和责任才能成就教育!寒假里我静下心来细读看了十多年前出版的《走进童心世界》一书,心里面有万千的滋味而不能言于表。
它不仅促使我必须重视自身的提高,让幼儿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让自己能成为真正的互动型、研究型的老师;还让我想起了上一学期每周二的网络学习——上海优秀教师的课例视频,让我觉得非常敬佩:那些优秀教师在活动中折射出的时代气息和专业素养让我敬佩的同时又发现在上海那片神秘的地方好像有无数个“应彩云”,“应彩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在儿童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对孩子了如指掌,对新时代的专业素养又展现得令人咋舌!当我们的教师还被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搞得晕头转向时,“应彩云”们已经跳出了这个“怪圈”,找到了一条用文化引领幼教,用文化提升幼师的新的发展路子;当我们的教师还疲于应付每日的繁琐工作时,她们已经从“经验型教师”经过“反思型教师”过渡到了“专家型教师”,并且高高的站在幼教的风头浪尖笑看风云了。
《走进童心世界》这一书中老师们例举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普普通通的故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时所获得的亲身感受。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表达了教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更反映出她们教育观念的变化。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体现出教师在工作中已经把孩子当成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细心地去观察孩子,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努力地去理解孩子。
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观后感
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观后感《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观后感》篇一《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观后感》嘿,参加完那个“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之后,我这心里就像煮开了的热水壶,咕噜咕噜直冒泡呢。
以前啊,我总觉得小孩子嘛,就是小不点儿,他们的世界简单得很,无非就是玩玩闹闹、吃吃喝喝。
就像我之前看到邻居家小孩在院子里追着小狗跑,我就想,这孩子整天就干这些事儿,能有啥复杂的想法?但是这个讲座就像一记重锤,把我这种无知的想法敲得粉碎。
讲座里提到了儿童的想象力,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他们说儿童的想象力就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啥东西到了他们脑袋里都能变得超级神奇。
我就想起我小侄子,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画,画里的房子是长在树上的,天空中飘着的不是云彩,而是各种颜色的大鱼。
当时我还笑他画得乱七八糟,现在想来,我可真是个大傻瓜。
那是他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啊,我却用成人那套刻板的标准去评判他。
这就好比是用小鞋去套大脚,根本不合适嘛。
讲座里还讲了儿童的情感世界,这也是我以前忽略的。
我一直以为小孩的感情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可是专家说,儿童的情感其实很细腻,他们可能因为一颗糖掉在地上就伤心半天,也可能因为小伙伴的一个微笑就开心得不得了。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我自己的一件事儿。
我养的一只小麻雀死了,我当时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
现在想想,那就是孩子的情感世界啊,纯净又强烈。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讲座里说要尊重儿童的世界,可有时候孩子的想法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说我朋友家的孩子,非要把自己当成超级英雄,整天在家里跳来跳去,还不让别人说他不是。
这时候家长到底该怎么引导呢?是顺着他的想法还是让他认清现实呢?我觉得这可有点难办。
也许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吧。
这个讲座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向儿童世界的大门。
我现在觉得儿童的世界就像一个神秘的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奇异的花朵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想我以后再看到小孩子那些看似古怪的行为,不会再轻易地摇头否定了,而是会试着去走进他们的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观后感走进童心世界
《走进童心世界》观后感观看完徐老师、兰老师的演讲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一名幼师一定要带着童心去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那么我们就将是一个永远让孩子喜爱的老师。
童心拉近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用童心接近孩子,拉近了教师和幼儿的心里距离。
作为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会主动亲近老师。
童心沟通了师幼之心,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而师生的沟通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会主动亲近老师。
童心建起了游戏的桥梁,童心让心中多了许多宽容。
和孩子们平等相处,永远的用一颗童心去走进孩子的世界。
关键词:童心、幼教、沟通、游戏听了徐老师的演讲,让我回忆起当时我在四幼实习的时候,我当时被有幸分到小二班,班长就是徐老师,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近的接触孩子们,初入幼儿园的我不知所措,是徐老师耐心的教导让我记忆犹新,明白了该如何早上接待幼儿,如何做好一名幼儿教师?从实习到现在我从事幼教工作十年了。
我很爱这份职业,更爱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
孩子们也喜欢我。
不论别人赐予老师多么美好、多么庄严、神圣的描述,徐老师当时告诉我的一句话让我始终记得那就是“永远别把自己当老师,而是把自己看成孩子中的一个。
”在工作中我就是这样和孩子相处的。
永远带着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那么你将是一个永远让孩子喜爱的老师。
听完这两篇演讲后,给我最大的感触有四点:一、童心拉近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渴望被尊重是人皆有之的一种心里需求,幼儿也不例外。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希望得到友谊、尊重和赞扬,当他们感到不被人注意,或嘲笑、冷落时自尊心便受到了伤害,会感到委屈,引起哭、吵,甚至暴怒反抗。
这时候教师以朋友伙伴的身分出现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玩,做所有孩子的第一个好朋友,让孩子知道你在意他、喜欢他。
“放手”让他们去接触幼儿园这个神奇的世界,尊重幼儿的思维方式原则,因势利导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对于幼儿一些荒诞的行为,不能生硬的加以否定,否则既挫伤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又不利于维系师生情感,教师要以伙伴的角色灵活应变,耐心的作出合理解释的正确引导。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走进童心世界》这本书带领读者回到了童年的时光,让人重新感受到了童心的纯真和快乐。
通过这本书,我重新认识了童年时代的自己,也更加明白了成年后追求童心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童年的回忆录,更是一本关于成年后如何保持童心的指南。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以及与孩子们的互动,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童年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世界,而我们成年人则常常被社会压力和责任所束缚。
通过文中的描述,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童年世界的种种美好。
在书中,作者着重强调了童年世界的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孩子们对待生活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激情,他们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享受玩耍和学习的过程。
而成年后,很多人却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陷入了单调乏味的工作中。
读完本书后,我深感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非常重要,要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第二个特点是童年世界的包容和友善。
在童年时代,孩子们通常能够无条件地接纳别人,他们不会因为外貌、种族、背景等因素而歧视他人。
这种包容和友善的态度是成人世界所缺失的。
童年时代的友谊纯朴而真挚,没有争斗和利益关系的束缚。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发现,童年的友情是多么可贵,多么值得我们去珍惜。
最后一个特点是童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童年世界里,想象力是无限的。
孩子们可以化身成任何角色,创造出丰富的故事和世界。
成年后,我们常常迷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生活的奴隶。
通过本书,作者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童心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童心,我们才能重新找回那些被世俗压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读完《走进童心世界》,我不禁深思:如何保持童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回童年的感觉?首先,我会注意自己的心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其次,我会积极寻找乐趣,不断开拓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更多地参与到游戏和创造的过程中。
最后,我会跟更多的孩子们接触,与他们互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故事,以此激发自己的童心。
走进儿童的世界的读后感
走进儿童的世界的读后感
以前我觉得儿童嘛,就是小不点儿,啥都不懂,每天就知道玩玩玩。
但是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儿童认知的新大门。
书里讲的那些儿童的想法和行为,真是让我又惊又喜。
比如说,孩子们看一朵花,可能在我们大人眼里就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可在他们心里,那朵花也许是一个会说话的精灵住的房子,或者是通往神秘魔法世界的入口。
这让我意识到,儿童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只要你愿意去探索,就能发现数不清的惊喜。
而且啊,儿童对待朋友的方式也特别纯粹。
他们不会像大人有时候那样,心里打着小算盘,交朋友还得看看有没有利益关系。
孩子们之间的友谊简单得就像两块磁铁,互相吸引就凑到一块儿了,今天因为一颗小糖就能成为好朋友,明天就算吵架了,可能因为一个小笑话又和好如初。
这种纯粹的感情,真的让我这个在复杂社会里摸爬滚打的大人特别羡慕。
书里也提到了走进儿童世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我们大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觉得他们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
就像我们想把方形的东西硬塞进圆形的洞里一样,这怎么能行呢?我们得弯下腰,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小朋友,用他们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这可不容易,就像让一个习惯了大步流星走路的人突然学小碎步一样,但为了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这是必须要做的。
我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可是随着长大,慢慢地就被“大人的规则”给磨没了。
现在通过这本书,我好像又重新找回了一点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幻想的感觉。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走进童心世界》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它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童真和奇幻的世界。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童心的美好和重要性。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迈克尔在偶然的机会下进入了童心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成了可能,小男孩可以飞翔在蓝天白云间,可以跟动物们交谈,可以变成任意的形状。
童心世界是一个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地方,它让人们感受到自由、快乐和幸福。
阅读《走进童心世界》让我重新审视了成人世界和童心的对比。
成人世界往往被工作和责任所笼罩,我们时常为了生活而忙碌,忘记了童年时的纯真与快乐。
在这个童心世界里,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我希望能够保持童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憧憬。
通过描述主人公迈克尔的冒险和探索,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明白,成年并不意味着失去童心,它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拥有童心,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同时,这本书也告诉我们成长的重要性。
尽管迈克尔在童心世界里玩得不亦乐乎,但他意识到只有经历成长,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和成就。
童心世界给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除此之外,《走进童心世界》还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
在童心世界里,迈克尔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动物伙伴,他们彼此照顾和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冒险。
这让我明白了友谊的珍贵和力量,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有朋友的陪伴,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挑战。
总的来说,阅读《走进童心世界》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和成长的意义。
它提醒我保持童心的重要性,让我明白成长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失去。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明快,它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可以给成人带来启示和思考。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阅读《走进童心世界》,感受到童心的美好和重要性。
让我们用童心的眼睛去审视世界,用童心的心灵去面对生活,相信我们会过上更加充实、快乐的人生。
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观后感
走进儿童的世界讲座观后感前几天去听了一个“走进儿童的世界”的讲座,那可真是让我有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就像突然拿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去探秘小朋友们那些奇奇怪怪又超级有趣的小宇宙了。
讲座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寻思着,儿童的世界嘛,不就是玩玩闹闹、哭哭笑笑呗。
结果主讲人一开口,就像个超级导游,带着我们开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儿童世界之旅。
主讲人讲了好多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
就说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吧,和咱大人完全不一样。
咱大人看一座山,可能就想着怎么爬上去,或者欣赏它的雄伟。
可小朋友们呢?他们能把那山想象成一个超级大怪兽,山上的树是怪兽的毛,山洞是怪兽的嘴巴,这脑洞开得比宇宙黑洞还大。
这让我想起我小侄子,有一次看天上的云,非说那是棉花糖做的大鲸鱼在飞,我当时还觉得他瞎想呢,现在才知道,那是他充满创意的小世界。
还有啊,讲座里提到儿童的情感表达。
他们可不像咱们大人,有时候还藏着掖着。
小朋友们高兴了就哈哈大笑,嘴巴咧得像个弯弯的月牙;不高兴了就哇哇大哭,眼泪珠子跟断了线似的。
他们的感情就像一杯清澈见底的水,一眼就能看到底。
我就记得我邻居家的小女孩,她的小宠物乌龟死了,她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一边哭还一边跟乌龟说对不起,没照顾好它。
那场面真的很让人触动,原来小朋友的感情是如此的纯粹。
说到儿童的社交,那也是有趣得很。
他们交朋友有时候特别简单,可能就因为对方和自己一样喜欢某个动画片角色,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不像咱们大人,交朋友还得考虑什么社会地位啊、利益关系啊之类的复杂东西。
我突然就有点羡慕小朋友们这种纯粹的友谊了。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因为都爱集小浣熊干脆面里的卡片,就天天凑在一起,那种友谊真的很美好。
这个讲座听完,我感觉自己像是重新认识了儿童这个群体。
以前总是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理解他们,现在才知道那是大错特错。
我们应该蹲下身子,和他们处在同一个高度,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正因为看到了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正在行动正在转变中,中国人正因为敢于向别人借鉴、学习长处,所以在改革开放短短的30多年里获得的巨大的进步,而我们也一样,我们勇于向别人学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再说这本书,书名起得就很好:走进童心世界!这是对以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的批判和颠覆,也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的树立和实践。
细心的老师们,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到了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科学的方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剖析,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简单经验型教育,她们蹲下去和孩子说话,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颗童心去施教,终于找到了幼教工作的真谛。
书中不乏生活实例,但我觉得更难得的是老师们能把实践和理论恰当的联系起来,为老师们好学善思的精神深深打动。
下面摘录一些经典语句:1、教师的奥秘就在于热爱孩子,教师真诚的感情才是激励孩子进步的生气勃勃的力量,读后感《《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
2、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如果失去了激励与欢乐,那么孩子的学习是一钱不值的。
3、卢梭: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推理过程办事而不考虑孩子的特点时,我们简直是在往他的头脑里灌输荒唐和谬误。
4、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上,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要学会承认孩子的表达与表现,更要给孩子童心以自主的天地。
5、鲁迅: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必须先行了解,倘不先行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6、在幼儿教育中,成人千万不要充当幼儿的“治安警察”,以强制的手段去熄灭他们刚刚开始探索的火花,教师应该适当的把握契机,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励孩子进行探索与表达。
7、3岁前儿童的道德感已经开始萌芽,并成为他们活动的一种驱动力,但他们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她们,情感往往与动作同时产生,又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所以会出现一些成人认为是不应该做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
8、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是引导人们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走进童心世界随笔
走进童心世界随笔走进童心世界,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形成亲密的关系。
那么走进了童心世界,随笔又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走进童心世界随笔,希望你喜欢。
走进童心世界随笔篇一我喜欢孩子,喜欢小孩子的可爱纯真的笑脸,也许是缘系于此,1988年,我走进了幼儿教育这片绿土地,一晃19年过去了.在这19年的工作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工作不是什么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体味了许多常人难以体会的甘苦。
19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
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这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得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性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体的团队精神。
当老师最大的幸福是给你机会去创造学生,拥有了这份幸福的权利,面对孩子们,心中便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愿:我要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的方法,通过各种有趣的途径,使他们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你付出太多的耐心、细心、时间与热情,往往在你苦口婆心的教育了半天,他们在短短几分钟的“风平浪静”后,又闹了个“天翻地覆”,心中便增添了许多烦躁和无奈,有时真的不想再管他们,但每每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脸蛋,所有的烦恼便烟消云散了。
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地去面对,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
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声声至真至纯的“老师好”使我感受到了孩子们莫大的依恋与信任,我时时刻刻注意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公平公正的去爱每一个孩子,我愿我的爱奉献在我这片挚爱的土地上,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走进童心世界随笔篇二:走进孩子是走进童心世界的第一步秋天到了,今天早上刚把地上的落叶扫干净,下午一阵风过来,黄黄绿绿的叶子漫天飞舞,地上又落了不少的树叶,我立即想到了让孩子们来把树叶捡起来,即院子里干净了又锻炼了孩子们,我想他们是非常喜欢做的,平日里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喜欢捡地上的东西,一片小树叶,一个小土块,甚至是一粒很小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告诉他们,地上的东西不能捡,不干净,但是今天我要创造一次机会,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于是我就说:“孩子们,我们先把地上的树叶捡干净好吗?”孩子们听到后个个兴奋的开始行动了,这时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大纸箱,让他们把捡到的树叶放到里面,不一会工夫,能干的孩子们就把院子里的树叶捡得干干净净,我招呼孩子们都来观察捡到的落叶,请他们欣赏,并说一说这是什么树的叶子,每片叶子有什么不同,叶子边缘的形状,哪片大一些,哪片小一些;哪片是绿色的,哪片是黄色的,和孩子们讨论后,我们决定将树叶投放到美工区,进行撕、粘贴、绘画等活动,不但丰富了美工区的材料,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我想孩子们用自己捡来的叶子,完成一份作品,从中会得到成功、自信与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童心世界》读后感1000字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给很多哲学著作敲了钟,或是指明了路。
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不能普及和推广,
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已足足干了十多个年头的我,当初选择教育作为职业也许有着朦朦胧胧对老师的崇拜,可这些已经不再重要,眼前的事实是我真真切切的做了十多年的“孩子王”!
这其中的过程让我逐渐的明白:教育不是件简单的事!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责任,有了爱和责任才能成就教育!
《走进童心世界》一书中,老师们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普普通通的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时所获得的亲身感受。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表达了教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更反映出她们教育观念的变化。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教师把孩子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细心地去观察孩子,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努力地去理解孩子。
当她们真正走进童心世界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
而对于大家眼中另一位主人公孙少安,我感觉他作为线索和见证人的成分更大一点,因为他太具有代表性了,他集中代表了那些坚强执着有想法的人,而这种人是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人物。
在书中正恰恰因为他的这种典型性而失去了他应有的价值,当然这样说也并不是意味着孙少安不重要,他在书中很重要,但这种重要和孙少平的重要不一样,孙少平是典型中的非典型特例,而孙少安的生活和思想却整整贴近大部分人们的,就像他在爱情的选择上,家庭的观念上。
它充满着好奇、想象、纯真和雅趣。
于是教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和做法。
面对孩子的“调皮”行为,她们不再批评训斥,而是从中发现创造力的萌芽,悉心地加以呵护;面对孩子的“过失”,她们不再指责,而是带孩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颗童心去施教。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
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
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
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书中的老师们一直指导着我,她们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敦促我在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特殊的性格的儿童常常会考验我们的耐性,但幼儿教师的责任感鞭策着我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因此我要将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健康成
长!在当今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已越来越不需要统一划一的教育方式的教师,而
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材施教,这些需要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儿童都是各不相同的、有自己的特点。
孙少平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在学校中不仅学习成绩好,运动也很好。
看到他每天在
学校角落里偷偷吃干硬的窝头,为了节省钱,从来不去食堂买菜吃时,感到很凄凉。
虽然
经过了许多努力仍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少安并没有放弃自己。
在帮助哥哥把窑厂搞起来
之后,就外出寻找工作,做了工地上的工人,很巧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同学田晓霞。
田晓
霞是县委副主任的女儿,现在时一名记者。
在小霞的帮助下,孙少平阅读了大量的名著,
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即使是一名微不足道的煤矿工人,也从来没有怨恨过。
经过长时
间的相处,少平与小霞成为了一对男女朋友,但是好景不长,小霞在一次洪水采访时,不
幸遇难死了,少平很痛苦,再一次煤矿事故中受了重伤。
但是少平并没有放弃生命,而是
好好地或者继续奋斗。
应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教学同时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
不同的实际活动中对孩子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树立信心。
每当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我都会细读这本书,每次都会让我的心灵得到洗礼:教育是
一种需要心灵的智慧、需要不断创新、不断付出的爱的事业,因为那是培养人的职业!
使我明白不应该把幼儿园的小朋友仅仅当作我工作或服务的对象,而是要把它当成自
己的孩子,这样工作的动力就会不断地增强,就会不断地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理解
和宽容孩子所犯的错误,尊重和关心每个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让我们哲学的初学者更加热爱哲学。
书中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
解释,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当今的教育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师生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
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
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它表达了
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在这漫长的培养人过程中,除了对孩子的一份爱,更多的是需要一份责任。
我要对孩
子的每一天负责,对孩子的家长负责,更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要用真情、真爱、真教育
培养他们。
教育绝不能只用手工作,教育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
我要不断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发展的程度、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引领他们走上有利于个性健康发展的道路。
每次看了这本书,促使我必须重视自身的提高,让幼儿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让自己能成为真正地互动型、研究型的老师。
不抱怨行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借助这钥匙,开启我们对生活的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