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历史课程纲要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程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课程中,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背景、回归过程以及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回归后两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难点: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和影响,理解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引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教师讲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 小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研究报告。
2. 个人思考:要求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dse历史考核的内容
dse历史考核的内容DSE历史考核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中国历史、西方历史和世界历史三个模块。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提升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DSE历史考核的内容,并给出一些备考建议。
中国历史是DSE历史考核的重点之一,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
在古代史中,大家需要了解和分析中国的封建社会、帝国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特别是重要的朝代如夏、商、西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而近现代史则包括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民主革命、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等。
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还要能够进行类比比较和分析评述。
西方历史是DSE历史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模块,它主要涉及欧洲历史的内容。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开始,同学们需要了解并分析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欧洲历史的发展脉络、主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成就,并能够分析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世界历史是DSE历史考核的第三个模块,它涵盖了全球各地区的历史事件。
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同学们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地区的古代文明、殖民帝国、世界大战、联合国的建立以及当代国际形势等。
备考时,同学们需要对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能够进行比较和交叉分析。
为了应对DSE历史考核,同学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课堂授课、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题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例如做历史题目、解析历史文献和写历史论文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同学们可以提高历史素养,更好地备考DSE历史考核。
总之,DSE历史考核的内容丰富多样,要求同学们掌握中国历史、西方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6.22香港、澳门的回归相关史料解读
香港、澳门的回归相关史料解读1.邓小平关于香港回归的立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
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年9月24日)【解读】香港是国际贸易金融中心,能为英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英国政府不会心甘情愿地奉还给中国。
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中,邓小平以伟大战略家的气魄,以“一国两制”为处理方针,集中全党的智慧,排除阻力,战胜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资料显示:①在主权问题上,邓小平立场坚定,寸步不让,击退了英政府抛出的“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将谈判纳入中国方案的轨道。
②中国政府宣布收回香港的态度明确,要求英国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归还中国,中国从同一天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邓小平采取坚定而又灵活的态度,引导着中英两国进行香港问题的谈判,谈判历时两年多,经过22轮角逐,最后于1984年9月17日,双方代表团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包括一个主体和三个附件: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附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关于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和《关于土地契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学习目标
1.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3.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2)法律基本不变(3)生活方式不变(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派干部
五个“不变”
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目标导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会谈
1.谈 判
(1)中英谈判: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84年12月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87年4月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任务:你可以梳理一下港澳回归的大事年表吗?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意 义
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和启示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4.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全国人民的支持
……
1.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启示:
……
相关链接
究竟如何教授中国伟大事件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教案?
教授中国伟大事件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教案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壮大,中国伟大的历史事件,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瞩目的关键历史事件。
教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这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国家精神,而且也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认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教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也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想要传达的信息程度和历史事件的影响来确定。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 认识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知道它们的位置、面积、人口和基本情况;2. 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知道回归时间、方式和过程;3. 引导学生了解回归历史的意义,学习香港和澳门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内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 深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回归历史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2. 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内容和实践过程,分析政策的优缺点;3. 了解中国在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了解国家从决策、协商到执行的历程,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认同感。
二、教学策略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1. 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以发掘他们的知识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 教学内容必须历史详实,是政策宣传,让学生知道“一国两制”的真正意义,理解政策背后的深层含义;3. 与当地的地区和文化密切相关并作引申发散,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事件的轨迹,将历史事件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传统中去;4. 合理设置任务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果,分阶段设立任务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课上、课下各种资源,增加水平。
大陆与台湾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纲要)能力目标比较
史 问题 ,包 括历 史 人物 、历史 事件 、历史 现象 和历 史 发 展 的基 本 脉 络 ” 。明确 了高 中历史 教 育 得 以 实 施 的基 础 在 于 历 史 基 本 知 识 的学 习
与识记 , 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基石 。如 《 课标 》中对于中国古 代史 政治 制度 ,要 求学 生 达到 的能 力 目标 :
力发展 目标 。
关键 宇 :高 中 历 史课 程 标准( 纲要 )能力 目标 比较 2 0 0 3年 课改 至今 , 大陆 高 中历 史教 育发 生
了令人瞩 目的变化。 《 课标 》 [ 1 】 的颁布 , 使高 中
历 史教 育 进入 了一个 崭新 的阶段 。同样 ,台湾
认识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 2 ) 知道 “ 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 的
◆ 新 课 程 研 究 ◆
大陆与台湾高 中历史课程标准 ( 纲要 )
能力 目标 比较
◆任 珍
摘要:二十一世 纪初, 大陆颁发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试验 ) 》, 台湾教 育部公布 了修订后 的《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 》 , 都成为了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通过比较 两个文件所制 定的能力 目 标比较得 出: 两者的相 同之处表现在都关注学生基本史实的掌握, 重视学生历史思维的 养成 ; 不同之处表现在高中历史教育的培养 目标, 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侧重点以及史料的运用等三 个 方面 。最后 , 期 许 大 陆的课 改在吸 收他 人 的精 华后 , 可制 定 出更加合 理 、清晰, 易于操作 的 阶段 能
一
上述四条前半句都立足于基本史实的 “ 识 记”[ 3 J ,而后 半句 才是 在前 半句 的基 础上 对史 实的 “ 理解 和运 用 ”[ 4 】 。体 现 了历史 基本 史 实
中国历史校本课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图片,设问: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以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1播放“洋务运动”录象,学生观看录象。
2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学生阅读课文,探究如下问题: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的目的?
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
洋务运动的口号?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1)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这个军校创办的背景是什么?
(2)黄埔军校的校长,政治部主任分别是谁?
2、教师列出第二部分容的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北伐的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是什么?
(2)北伐开始的时间,总司令是谁?
(3)北伐名将是谁?他领导的独立团取得了哪些胜利?
备注
无
《 北伐战争 》教学方案
单元
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课时
第三单元
主题
北伐战争
总课时
22
11
背景分析
(学情、资源分析等)
1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学,并及时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2归纳法。归纳总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目标
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说出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叙述国民政府的建立。
《 中国历史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中国历史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总课时
22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
中国近代史介绍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段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祖国》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1、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祖国统一大业的方
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2、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分析香港、澳门回
归的历史意义,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
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段史实发生在学生出生之
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 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
不足之处主要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有待加 强,同时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对学生讨论的结论没有及 时做出相应的评价,课堂气氛稍显沉闷,今后在活跃课 堂气氛,让同学们更加轻松的学习另外就是关于台湾问 题说的比较少。另外如果在结尾的部分联系社会新闻提 到,效果会更好。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祖国》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祖国》
称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
和澳门回归祖国。本课主要学习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
归,具体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成功之处:首先,在本节课的导入上,利用《东方 之珠》导入让学生体会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之情,增 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歌曲, 顺势导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结合史料导入到邓小 平的“一国两制”构想这一问题上,设置问题情境,学 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原由、基本 内涵及其意义,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地认知历史现象及合 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与方法,体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 目标。通过地图、视频讨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体 现学科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读地图学历史,训练学生 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以及培养 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 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 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
内地与香港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或比较,一直以来学界多集中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本文将香港大陆2个地区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资源加以对比,包含理论与实践的异同。
大陆2011年历史新课标关于教学资源这一方面有专门论述,而香港则散落各处,三者比较我以大陆为基准,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进行比较:一、教学资源的理论方面同:1.都将教学资源分为教与学两个部分大陆2011年历史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到历史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还有教师教学用书。
历史课程资源中还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
香港1997年课程纲要中对此并没有相关表述,但在个人社会与人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中第六章即为”教与学的资源”。
但两者对此都没有进一步阐述,教学资源主要指的仍是“学”的资源。
同:2.教学资源都具有综合性,都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大陆历史新课标将教学资源分为历史教科书、学校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历史遗址、博物馆、档案馆等,乡土教材和社区历史资源,家庭)、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以及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
香港97年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没有专门解释教学资源的,而是将其融入到教学法中,历史故事,视听教材,讨论辩论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资料研习中的课本、出土文物、文章报纸,访问相关人员,参观古迹、博物馆等。
在个人社会与人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中将教学资源分为印刷资源、视听资源、网上资源、人力资源、社区资源。
不同的地方在于香港将故事独立于历史资料之外,故事偏向于通俗化和文学性,而资料偏向于专业性。
异:1.教学资源的侧重点不同大陆教学资源种类丰富,涉及文物古迹、史料、地图、音像资料等。
大陆2011年历史新课标将教材编写单独列出;称历史教材是学校历史教育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材编制的理论指导、编写的语言和方式、学生由此达到的目标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偏于教科书本身编写的理论要求。
香港97年课程纲要中列举的教学资源种类相对于大陆较少,主要是故事、图表、资料收集,但从个人社会与人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的要求明显可以看出香港对教科书的要求更侧重于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共同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偏向教科书实际所起作用。
香港回归教案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香港回归教案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香港回归教案: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香港的回归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取得了对香港的主权,并将其纳入中国的统一体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事件的经过。
一、香港的殖民史要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首先需要了解香港的殖民史。
在19世纪初,中国的清朝政府因与英国发生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此后,英国又通过《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新界等香港周边地区租借或者割让给英国。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同时,英国殖民政府对香港的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改革,包括建设基础设施、推动教育事业和发展贸易等。
这些措施对香港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香港问题引发的回归由于历史因素和特殊地理位置,香港问题成为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一个争议焦点。
英国在20世纪初的《中英新约》中将香港的期限延长了99年,但这并未解决香港问题的根本性质。
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国逐渐强大起来,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香港回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和英国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明确了英国将于1997年7月1日无条件将香港交还给中国的决策。
三、“一国两制”原则的探索和实践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以及解决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问题,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中国的主权下,香港可以保持独特的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50年内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1997年,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的法律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及高度自治的政府组织结构等得到保留和延续。
这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其他领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四、回归后的香港自回归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日益发展壮大。
香港保持了稳定的政治格局和独立的司法制度,继续享有高度自治权。
新课标八下历史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3、学生回答后,在书上做标注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毫说,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3、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
5、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检测学习效果。
学习1、背景。学生回答(课本P65第一段)
知识拓展。
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怎样才能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呢?
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知识总结。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二、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
三、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四、香港澳门回归的启示。
知识拓展:自读P68的知识拓展。
思维拓展,材料阅读。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实力远在我们之上而又丝毫不愿妥协的对手打交道。”
请同学们思考:
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怎样才能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呢?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绪论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社会课程标准》(小学) 在全国38个课改实验区实验。 2003年4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颁 布,9月起在首批课改实验区(广东、海南、宁厦、 山东)实验。 2012年1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颁行。
课例研讨
误区二:存在“去教材化”倾向。 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既然教材是 可有可无的教学资源,索性不研究教材,把过去的“以 本为本”变成了完全脱离教材,致使在《伟大的抗日战 争》(人民版)一课的教学中,将历史课堂变成“故事 会”、“资料展示厅”、“电影欣赏课”,历史课堂上 根本不用教材,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课本都始终没打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标与教材研究 的学习方法
课例研讨
• 研讨问题: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标 准与教材研究》的主要内容,举例 说明你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能运用 哪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学习指导要领》(日本)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前苏联) 《历史科课程纲要》 (中国香港) 《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国香港) 《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历史科标准》(中国台湾) 《历史课程标准》(民国时期) 《历史教学大纲》(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起)
一、课程标准、教材与中学历史课标、教材
1.文本学习法:利用本课程配套的教材开展学习是 最基本的方法。
2.案例学习法:通过历史课标与教材分析涉的案例 剖析,理解案例中隐含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原理,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网络学习法:通过互联网络提供共享的网络化学 习资源进行学习,注重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八年级历史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和平统一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 (时 间),在澳门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澳门政权 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 民共和国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 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何厚铧当选 为第一任行政长官。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 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不仅洗雪了多年 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 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 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 极的推动作用。
二、港澳稳定繁荣和发展 的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董 建 华
何 厚 铧
报效国家是我一生的光荣
历史选择了何厚铧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不久国,就遭到亚洲金融危机 的袭击,以后又遭遇“非典”疫情等带来的严重困难。 中央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使内地与香港建立更加紧密 的经贸关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 和经济的发展,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008年,中央政府又采取多种措施,如推动内地与香 港的金融合作,加强涉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粤港经 济合作,确保食品、水、电、天然气稳定供应等,进 一步促进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 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 发区和旅游点。
2005年4月至6月,台湾中国国民党、亲民党 和新党领导人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其中国民党主席 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在国共关系史上意义重大4月 29日,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的会见和会谈,实 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历史性 会晤,双方就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时间)国共两 党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 和平发展。仅2007年,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就多达 462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近23万人次。两岸贸易 额达1240亿美元,是1979年0.77亿美元的1600多倍。 (影响)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共32张PPT)
请思考:我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 门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 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 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解决 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人教 部编版 中国历 史八年 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课件( 共32张 PPT)
讨论一:香港澳门回归,有何重要意义? 讨论二: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你以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
(结合教材P67页材料研读) 讨论三:你从香港和澳门两地被割占到顺 利回归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
国(C )
A.10周年 B.15周年 C.20周年 D.21周年
3.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主要内容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教材还包括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香港和澳门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但学生可能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等方面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并通过深入分析,使学生理解回归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
3.史料实证:利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历史资料:与香港和澳门回归相关的资料,如新闻报道、政府文件等。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
中国历史课程大纲
中国历史课程大纲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发展阶段,培养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主题与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 考古学与早期文明- 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汉统一和帝国建立2.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灿烂- 宋朝的科技进步和政治变革-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 明朝的海外探险和社会变革- 清朝的封建制度和外患问题3. 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成立-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4. 当代中国-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 社会变革和文化多样性- 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和外交政策研究方法1. 课堂讲授- 教师将以讲授的方式介绍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时期。
2. 课外阅读- 学生需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历史书籍和学术论文,拓宽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3. 小组讨论- 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4. 作业和考试- 学生将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以检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和考试成绩-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考试成绩的评估。
3. 课外阅读报告- 学生针对指定阅读材料的思考和书面报告。
参考资料- 杨振中,《中国历史概要》- 王守义,《中国通史》- 王国维,《人间词话》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安排和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一首歌曲《七子之歌》。
师:《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
“七子”喻指的是被列强掠走的七个地方,除了澳门,还是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旅顺和大连。
1997年,香港回归,二年后澳门回归。
那么香港和澳门是怎样回归祖国的?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历史,一起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二、讲授新课展示:(一)、母子生别离—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师:先看香港的别离。
香港是怎样变成英国殖民地的?生:结合近代史内容思考多媒体展示:整个香港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
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经历了三个步骤: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9年,强租新界,租期99年。
澳门的别离: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强行进入澳门;后又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香港和澳门的沦丧,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师:港澳问题是历史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二)、坎坷回家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小讨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式有哪些?你倾向于哪一个?为什么?生:小组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多媒体展示:解决香港和澳门的方式有二种:武力和和平方式。
历史说课稿:《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
《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孙秀英刚察县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2、本节教材所在地位和作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现代中国的大事。
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尤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
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
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2)能力目标:由于本课是多媒体教学,有很多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由于要联系旧知识,教会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通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过中国共产党顺利解决港澳历史遗留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是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也说明了只有共产党中国才能顺利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本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很好素材。
4、重点、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港澳回归的时间和意义。
(2)难点:对“一国两制”深刻内涵的理解。
二、说教法1、媒体运用:多媒体电教室。
2、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媒体,把要授课的重要知识点、难点等一一讲清楚。
3、教学方法:直观法、问题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三、说学法1、学习方法:学生要自主学习,要事前预习,对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上课的时候,要认真,而且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2、能力培养:(1)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五四期間之新文化運動
由來、代表人物、影響
試卷二
(四)經濟發展:歷代經濟政策、重要田賦制度、工商業之發展。
1.春秋戰國之工商業及土地私有制
2.秦、漢之重農抑商及土地政策
3.唐、宋之工商業及對外貿易
4.唐、明兩代之田制及賦役制度
5.明、清之工商業概況
(五)中外交通:歷代對外交通之發展、重要人物之事蹟及貢獻。
秦漢、唐、宋、明、清
3.選士制度
秦漢、魏晉、唐;宋、明、清
(三)學術思想:自先秦至五四期間之學術主流及其演變、代表人物之主張及其影響。
1.先秦諸子學說
儒、道、墨、法
2.漢至唐之經學發展
五經博士、經今古文、南北經學、五經正義
3.魏晉清談與玄學
清談、玄學
4.宋明理學
北宋、南宋、王陽明
5.清代考據學及今文學
香港中國歷史課程綱要
高級程度會考
試卷一
(一)歷代治亂因果:自商代至公元1976年期間重要史事之認知、分析及其相互關係。
1.歷代之興起背景
2.影響歷代治亂之重要史事
3.歷代之對外關係
4.歷代致治及衰亡之因由
(二)重要制度:自秦至清重要制度之施行背景、內容、演變及影響。
1.中央政制
秦漢、唐、宋、明、清
2.地方政制
1.漢至明之對外交通概況
2.重要人物之事蹟及貢獻:張騫、班超、法顯、玄奘、義淨、周達觀、鄭和
3.唐、宋之市舶司
(六)史學名著:認識下列重要史著之編撰、體例、內容.兩漢:史記、漢書
3.魏晉南北朝:三國志、後漢書
4.唐代:史通、通典
5.宋、元:資治通鑑、通志、通鑑紀事本末、文獻通考
6.清代:廿二史劄記、文史通義
(七)宗教傳播:重要宗教之教義、其在中國之發展與影響。
1.佛教之傳入及其發展(至唐)
2.道教之起源及其發展(至魏晉南北朝)
3.祆教、景教、回教、摩尼教之傳入中國及其流佈情況
4.明清兩代基督教在華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