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实验技术总结
毒理学实验技术总结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外源化学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
而毒理学实验技术则是研究这些有害作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评估物质的毒性、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毒理学实验技术。
一、急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是毒理学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其目的是测定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通常为 24 小时至 14 天)对生物体造成的损害。
实验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和经皮急性毒性实验。
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是将化学物质以特定的剂量灌胃给予实验动物,然后观察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
通过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评估物质的毒性强度。
LD50 越小,说明物质的毒性越强。
经皮急性毒性实验则是将化学物质涂抹在动物的皮肤上,观察其对皮肤的刺激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全身性毒性反应。
在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种类、年龄、体重、性别等,以及化学物质的给予方式和剂量。
同时,要对实验动物进行密切观察,记录其症状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与急性毒性实验不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的观察周期较长。
亚慢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期通常为 90 天左右,而慢性毒性实验则可能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些实验旨在评估化学物质在长期低剂量暴露下对生物体产生的潜在危害,如对器官功能的影响、致癌性、致畸性等。
实验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实验动物的体重、饮食、行为、血液生化指标等,并在实验结束时对动物进行解剖,检查各个器官的病理变化。
三、遗传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用于检测化学物质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害作用,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 DNA 损伤等。
常见的遗传毒性实验方法有:1、细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 实验):通过检测化学物质对细菌基因突变的诱导作用,来评估其遗传毒性。
2、微核实验:观察细胞中微核的形成,以判断化学物质是否导致染色体损伤。
毒理学概念总结
1、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2、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机体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3、中毒: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在较小剂量下可导致生物体损伤的物质。
5、损害作用:是指影响生物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6、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源化学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7、剂量-效应关系即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即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9、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游离器官或组织活细胞和整体动物随剂量出现的量反应,一般呈上升或下降的双曲线形、直线或S形曲线。
10、对称S形曲线:某效应出现的频数或易感性差异呈正态分布时,剂量与效应或反应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称S形曲线。
毒理学中少见。
11、非对称S形曲线:某效应出现的频数或易感性差异呈偏态分布时,剂量与效应或反应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称S形曲线。
毒理学中常见。
12、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13、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和贮存库区别)14、高危人群:易受环境因素损害的那部分易感人群。
15、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测定指标。
16、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7、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与病理过程)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与生态系统(ecosystem)得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得预防、诊断与救治得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毒理学得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得有害作用得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得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2、毒理学方法: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3、3R原则:答:替代,减少,优化与改良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就是在人类生活得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得生物学作用得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得固有能力,毒性就是一种内在得、不变得性质,取决于物质得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得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得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得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得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得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她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得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人卫版毒理学重点总结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外源化学物是否对生物体造成有害影响,不仅取决于该物质本身的理化特性和毒性大小,还与接触途径和方式有直接关系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3R原则:第一个“R”是替代试验(Replacement)即利用简单的生物系统如培养的细菌,哺乳动物和人的组织、细胞以及特殊的动物器官或非生物构建体系等方法取代动物试验;第二个“R”是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Reduction):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适动物和方法,改进实验设计,减少动物用量;第三个“R”是精化和改良技术(Refinement): 尽量减轻实验过程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3R”法:优化实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物(toxicant/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急性:一次或24 h内多次;亚急性:小于或等于1个月;亚慢性: 3个月左右;慢性:大于6个月毒性(toxicity): 是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固有的能力。
毒性是物质的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危险度(risk):也称为危险性或风险度,是指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终生接触某环境因素引起个体或群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的预期频率归因危险度:是指人群接触某因素而发生有害效应的可能频率相对危险度:是指接触组与对照组的危险度的比值危害性(hazard):是指定性表示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安全性(safety):是指无危险或危险度,可为社会接受(即危险度可忽略),即笼统地指在通常条件下接触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不会引起有害作用毒作用及其分类毒作用(toxic effect):又称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称不良反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毒理学知识点总结毒理学: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环境因素(要紧是化学物质)对生无机体的伤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描述毒理学机理毒理学治理毒理学:依据描述毒理学和机理毒理学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规律的研究成果,确定需要治理的外源化学物,制定法规及卫生标准,举行有效治理,保障接触人群健康。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在人类日子的外界环境中存在、也许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毒物(toxicant):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可以使生物体发生有害反应、严峻功能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的任何物质。
惊险性(risk)指一定阶段内从事某种活动,如接触外源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如造成机体损伤、产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
安全限值:对各种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量要求,在低于此接触量时,依照现有的知识,不可能观看到任何直截了当和/或间接的有害作用。
通常经过最大未观看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除以安全系数计算得出。
动物试验外推到人通常有三种基本的办法:利用别确定系数(安全系数);利用药物动力学外推(广泛用于药品安全性评价并思考到受体敏感性的差不);利用数学模型。
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是思考到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群时的别确定性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别确定因素,确定的安全性界限范围。
安全系数普通采纳100,为物种间差异(10)和个体间差异(10)两个安全系数的乘积治疗指数(The Therapeutic Index,TI): LD50/ED50关于药物,常用治疗指数来计算其安全性,TI越大安全性越高。
但治疗指数别够完善,没思考药物最大有效量时的毒性和剂量-反应曲线歪率。
故用安全界限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比治疗指数更佳。
剂量(dose) :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的接触量。
汲取剂量(absorbed dose)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汲取进入体内的剂量。
环境毒理学资料总结
环境毒理学资料总结环境毒理学第一章:绪论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3.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答:任务:阐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确定剂量-效应关系,为相关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健康提供依据;最终任务: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规律,毒性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结构、毒性及其机理及影响毒性的因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理论、方法、措施;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模拟生态系统实验(P6-P9)5临床观察和现场调查:(P8)6.现代毒理学的特点:(P13)7.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2、从整体试验到替代试验;3、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4、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5、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8. 替代原则,及3R, 即,优化、减少、取代、9.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
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毒理学知识点总结毒理学这门学问,听起来好像有点吓人,但其实它在咱们的生活里可有着不少的用处呢!先来说说啥是毒理学吧。
简单来讲,毒理学就是研究那些有毒物质对咱们身体会产生啥样影响的学问。
比如说,咱们平常吃的食物里可能会有一些微量的毒素,像发芽的土豆里就有龙葵素,那毒理学就能告诉咱们吃多少会对身体不好。
毒理学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剂量反应关系。
这就好比咱们吃药,吃一片可能能治病,吃多了反而可能有害。
比如说维生素 C 吧,适当吃对身体好,可要是一下子吃太多,说不定也会肚子疼呢。
还有毒物的代谢过程,这也特别有意思。
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超级工厂,毒物进来后会被各种加工处理。
有的毒物能很快被排出体外,可有的就会留在身体里捣乱。
我记得有一次,我家孩子不小心喝了一点过期的牛奶。
当时可把我急坏了,赶紧查各种资料,这才知道过期牛奶里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
但好在他喝得不多,而且身体很快就把这些不好的东西处理掉了,没啥大问题。
从那以后,我对毒理学就更关注了,生怕孩子再不小心接触到什么有害的东西。
毒理学还会研究毒物的作用机制。
比如说,有些毒物会破坏咱们细胞的结构,有的会影响身体里的化学反应。
就像有些农药,能让害虫的神经系统出问题,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但要是人不小心接触多了,自己的神经系统也可能会受影响。
在环境毒理学方面,咱们得关注空气、水和土壤里的有毒物质。
像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如果不处理好,里面的毒物就会进入到环境中,影响咱们的健康。
另外,毒理学在药物研发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新药在上市前,都得经过严格的毒理学测试,确保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总之,毒理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让人害怕,但它真的是在默默守护着咱们的健康,帮助咱们避开生活中的各种“毒”陷阱。
咱们多了解一点毒理学的知识,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啦!。
毒理学基础_名解、大体部分重点总结
毒理学重点总结第一二章基本概念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 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3.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4.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6.影响外源性化学物毒性的因素:a化学因素;b机体因素c环境因素7.选择毒性存在的原因:1)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蓄积能力不同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5)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的亲和力的差异7.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可分为接触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1)接触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2)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3)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8.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
第七版-毒理学基础总结
a.要求:①4 个剂量组,且各剂量组呈等比排列,组距为 2.15 倍或 3.16 倍 。 ②每组动物数相等,为 4-5 只,根据动物死亡情况查表求 LD50 值及其 95%可信区间。 b.优点:简便,使用动物数少。 c.缺点:求得的 95%可信限范围大,不够精确。 (2)改进寇氏法: a. 要求:①各剂量组组距呈等比排列,设 6~8 组;②各组动物数相等;③最低剂量
的现象。 5、蓄积(accumulation):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超过排泄速度,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 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其蓄积的部位均可认为是储存 库。 6、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 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 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7、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 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8、血气分配系数:气压差为零,吸收不在进行时,某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 (mg/L)与在肺泡中的浓度(mg/L)之比。 9、穿透阶段:化学毒物通过被动扩散透过角质层的过程。 10、吸收阶段:化学毒物通过表皮深层(颗粒层,棘层和生发层)和真皮层并经毛细 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多的过程。 11、酶的诱导:许多化学毒物可以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含量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的现象。
26、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 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7、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 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 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 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28、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 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 值大,说明 Limac 与 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 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2024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毒理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这一年里,食品毒理学研究致力于保障人们食品安全,预防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本文将对2024年食品毒理学的重要成果进行总结。
首先,2024年食品毒理学研究在食品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技术的进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检测变得更加精确和快速。
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可以轻松检测到微量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这些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能够更好地掌握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们食品的安全。
其次,2024年食品毒理学研究在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估和安全使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食品毒理学研究致力于对食品添加剂的毒性评估和安全使用进行研究。
2024年,国际组织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更加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安全评估流程。
这些标准和流程不仅在食品生产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此外,对食品中潜在致癌物质和致畸物质的研究也是2024年食品毒理学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食品中的潜在致癌物质和致畸物质产生了更大的关注。
许多研究致力于筛查并评估食品中这些有害物质的存在与危害程度。
通过对这些物质的深入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
另外,2024年食品毒理学也着重研究了食品中微塑料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近年来,随着塑料污染问题的凸显,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中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
2024年,食品毒理学研究加强了对食品中微塑料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并进行了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摄入食品中的微塑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促使各国采取行动减少塑料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2024年,食品毒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新发现。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对食品中的毒素、有害物质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对2024年食品毒理学的总结(____字):第一,食品中的化学毒素和有害物质:食品中的化学毒素和有害物质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2024年,科学家们在研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他们通过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快速检测和鉴定。
这使得食品毒理学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了解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的存在情况。
第二,食品中的自然毒素:食品中的自然毒素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024年,科学家们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等自然毒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控制,减少了自然毒素的含量。
此外,人们还发现一些新的自然毒素,并对其毒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解析。
第三,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2024年,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
科学家们建立了更加健全的食品安全评估体系,并加强了食品监测网络的建设。
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的数据共享和交流也进一步加强,以提高食品监管的效能。
第四,食品毒理学新技术:2024年,食品毒理学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为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品中潜在的毒性物质和健康风险。
此外,人们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大规模的食品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五,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2024年,一些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他们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并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人们还鼓励食品企业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执业药师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执业药师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一门学科,对于执业药师来说,掌握药物毒理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一、药物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药物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是急性的,如过敏反应、中毒反应等;也可以是慢性的,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长期累积的效应。
毒性反应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变态反应是免疫系统对药物的异常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毒性反应则是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导致的,一般与剂量有关;后遗效应是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特异质反应是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
二、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药物毒性作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方面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某些特定的结构可能增加毒性风险。
药物的剂量:剂量越大,毒性发生的可能性通常越高。
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毒性。
2、机体方面年龄: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通常较差,更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性别: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差异会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不同,影响药物的毒性。
病理状态:患有肝、肾疾病等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毒性风险。
3、环境方面饮食:某些食物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
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三、药物的毒性靶器官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能对多个器官产生毒性作用,但通常会有一些特定的靶器官更容易受到损害。
1、肝脏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容易受到药物的毒性影响。
常见的肝毒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等。
肝毒性的表现包括肝细胞坏死、脂肪肝、胆汁淤积等。
2、肾脏肾脏负责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2篇)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____年食品毒理学总结引言: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毒害的科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食品毒理学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____年食品毒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问题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食品质量和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____年,在全球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检测技术不断提升,可以更加有效地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和浓度,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
同时,新的有害物质不断出现,如冰花状病毒和克雷伯氏菌等,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研究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和口感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但其中部分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____年,食品添加剂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探究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一些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等,会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监管政策。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人们的餐桌。
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____年,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研究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显示,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微乎其微。
此外,新型的转基因技术,如基因剪切和基因编辑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改良,进一步提高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四、食品毒理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生物技术在食品毒理学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科研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和评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例如,利用基因测序和纳米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和鉴定。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2024年在食品毒理学方面有了一些重大的发展和突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和监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以下是对这些成果的总结。
首先,2024年食品毒理学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食品中存在的潜在毒性物质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大规模的食品抽检和毒理学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的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化合物。
例如,有研究发现,一些常见的地沟油中存在大量的致癌物质,这引起了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在对这些潜在毒性物质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食品的安全性。
其次,在食品毒理学监管方面,2024年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通过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政府能够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提高了食品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并加大了对食品制造厂家和经销商的监督力度。
另一方面,政府还加强了对进口食品的检验和检测,确保其中不含有害物质。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与食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在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应用方面,2024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利用转基因食品植物来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此外,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快速地分析和评估食品中的毒性物质,为监管和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2024年,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食品种类多样性和市场的全球化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不统一,这使得全球食品贸易更加复杂。
其次,新的污染源和毒性物质的不断出现使得食品毒理学研究和监管的任务更加繁重。
因此,科学家和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
综上所述,2024年在食品毒理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临床毒理学总结汇报
临床毒理学总结汇报临床毒理学是研究生命体在外源物质(毒理物)作用下发生的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障碍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毒物的毒性机制、途径及机体的毒物代谢等方面的知识。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需要了解毒物的毒性特点,毒物的作用机制和影响,以及对人体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从而进行临床毒理学的评估和处理。
临床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药物毒理学、化学物质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等。
其中,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是药物对人体的治疗和副作用,化学物质毒理学研究的是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而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是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毒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临床毒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药物和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性特点,从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并预防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其次,临床毒理学的研究还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体健康。
最后,临床毒理学的研究还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在临床毒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了解。
首先,毒物的毒性机制指的是毒物对生命体所产生的毒性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机制。
各种毒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机体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
其次,毒物的毒性途径主要有口服、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和注射等。
不同的毒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后,其毒性作用和表现也会有所差异。
最后,毒物的毒物代谢是指毒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最终被排除体外的过程。
毒物的毒物代谢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活性代谢产物,从而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临床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是通过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进行毒物给药实验,观察动物在毒物作用下的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障碍,从而推测毒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和机制。
临床观察是通过对人体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毒物对人体的毒性表现和影响。
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临床观察,都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2024年是食品毒理学领域的重要一年,全球各国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并且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检测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对2024年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食品毒理学研究进展1. 毒理机制研究:在2024年,研究人员对于食品中的毒理物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
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人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毒性物质对于人体的影响机制。
2. 食品中的潜在毒性物质研究:除了已知的有毒物质,2024年也有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新的潜在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在食品中含量较低,但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的抗生素残留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该物质对肠道微生物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结果还显示该物质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展有关。
3. 食品毒理学数据库建设:在2024年,各国食品毒理学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建立全球化的食品毒理学数据库,研究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处理和分析大量的食品毒理学数据,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食品中的毒性物质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二、食品安全监管1.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在2024年,各国针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标准进一步提高。
通过加强对于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控制,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可追溯性。
此外,还加强了对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和溯源等措施,以保障国民的食品安全。
2. 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针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于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食品加工技术改进1. 抗真菌技术的应用:鉴于真菌毒素对食品安全的威胁,2024年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抗真菌技术的应用。
通过利用新型的抗真菌剂和食品包装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真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
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毒理学: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环境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质)对生无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描述毒理学机理毒理学管理毒理学:依据描述毒理学和机理毒理学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规律的研究成果,确定需要管理的外源化学物,制定法规及卫生标准,进行有效管理,保障接触人群健康。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毒物(toxicant):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够使生物体发生有害反应、严重功能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的任何物质。
危险性(risk)指一定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如接触外源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如造成机体损伤、产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
安全限值:对各种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量要求,在低于此接触量时,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任何直接和/或间接的有害作用。
通常通过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除以安全系数计算得出。
动物试验外推到人通常有三种基本的方法:利用不确定系数(安全系数);利用药物动力学外推(广泛用于药品安全性评价并考虑到受体敏感性的差别);利用数学模型。
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是考虑到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群时的不确定性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确定的安全性界限范围。
安全系数一般采用100,为物种间差异(10)和个体间差异(10)两个安全系数的乘积治疗指数(The Therapeutic Index,TI): LD50/ED50对于药物,常用治疗指数来计算其安全性,TI越大安全性越高。
但治疗指数不够完善,没考虑药物最大有效量时的毒性和剂量-反应曲线斜率。
故用安全界限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比治疗指数更佳。
剂量(dose) :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的接触量。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毒理学重点总结
靶器官: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脑--甲基汞,肾--镉母体毒性:指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效应,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在发育毒性试验中常用母体增重减缓和死亡率来表示。
简述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体内试验。
体外实验,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体内试验:整体动物实验,是研究标准的基本方法,结果原则上可以外推到人,但难以揭示和阐明外源物质的代谢通路和毒作用机制体外实验:通常利用离体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物质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研究,难以进行亚慢性和慢性研究。
毒理学:传统毒理学是研究毒物的学科,现代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构效关系SAR:指化学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
利用化学物结构特有的理化性质与其生物学活性的关系可以推测化学物毒性及致癌性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分为急性: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亚急性:小于或等于一个月;亚慢性:三个月左右;慢性:大于六个月蓄积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是发生慢性毒作用的前提。
分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检测:理化/生物学方法脂/水分配系数指当呼吸膜两侧的气体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和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
该系数可影响到达肺泡的气态物质通过简单扩散跨呼吸膜吸收入血,系数越大越易被吸收入血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毒效应谱是由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随剂量的增加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构成,可表现为:1.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2. 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3. 亚临床改变4. 临床中毒5. 甚至死亡一般毒性:也称基础毒性,是全身各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反应,与特殊毒性(生殖毒性、致突变、致癌)相对而言急性毒性: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选择毒性: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产生毒作用毒理学三大领域及特点:共同服务于危险评定,核心:危险度评定/风险评估。
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第一章食品毒理学基础基本概念一、毒物:一般认为,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二、毒性: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三、损害作用:外来化合物毒性的具体表现四、靶器官: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毒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五、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六、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油损伤,而对其它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毒物基本特征:对机体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备有害性特征的并不是毒物,如单纯性粉尘;经过毒理学研究之后确定的;必须能够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毒性作用的分类速发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过敏性反应特异体质反应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损害作用的特点:1.影响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程,缩短寿命。
2.功能容量降低。
3.外加应激代偿能力降低。
4.某些不利环境影响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非损害作用的特点:1.不改变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2.不降低功能容量;3.不损伤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
4.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维持机体稳态的能力,不增高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剂量-反应关系效应(effect)是量反应,指接触一定剂量外来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特点:仅涉及个体,即一个动物或一个人;可用一定计量单位来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接触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特点:1.涉及群体,如一组动物或一群人;2.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来表示。
毒理学实验报告总结
毒理学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化学物质不断涌现,它们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毒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对于评估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毒理学实验旨在探究某种化学物质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为其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了解毒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观察和评估化学物质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3、探讨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机制和可能的危害。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_____种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雌雄各半,体重在一定范围内。
(二)化学物质实验所用化学物质为_____,纯度达到一定标准。
(三)实验仪器包括电子秤、灌胃针、注射器、解剖器械等。
(四)急性毒性实验1、预实验:通过查阅文献和初步探索,确定化学物质的大致毒性范围。
2、正式实验:采用_____方法(如霍恩氏法、寇氏法等),设置不同剂量组,对实验动物进行一次性染毒,观察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
(五)慢性毒性实验1、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个剂量组。
2、染毒方式:采用_____方式(如经口灌胃、吸入染毒等),连续染毒一段时间(如 90 天)。
3、观察指标:定期测量动物体重、进食量、饮水量,观察动物的外观、行为、活动能力等,定期进行血液学、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结束时对动物进行解剖,观察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
四、实验结果(一)急性毒性实验结果1、中毒症状:在染毒后,不同剂量组的动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_____、_____、_____等。
2、死亡情况: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动物的死亡率逐渐升高。
计算得出该化学物质的 LD50 为_____。
(二)慢性毒性实验结果1、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
2、血液学和生化指标:部分剂量组动物的血液学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和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等)出现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基类似物:分子结构与DNA碱基类似,多为人工合成,在DNA代谢过程中可以取代正常碱基,阻碍DNA合成(如5-氟尿嘧啶)
多倍体:正常的生殖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体细胞为双倍体,在突变细胞中,染色体可以成整倍的发生变化,以致形成三倍体四倍体等,二倍体以上统称为多倍体。
移码突变:指DNA多核苷酸链上碱基序列丢失一个或几个碱基,或插入一个或几个化合物分子,结果使突变位点以下的碱基序列发生变更,以致使三联密码转录和翻译时,发生较多遗传信息改变的基因突变类型。
转换型突变:是指DNA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中,嘌呤互相取代或嘧啶互相取代所引起的基因突变。可导致转录时的一个RNA密码子改变和翻译时的多肽链的一个氨基酸的改变。
国外: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DF、悉生动物;
8.试述长期毒性实验中主要的血液生化学指标及其意义
1)氨基转移酶:ALT其含量与肝细胞病变程度大致平行,对于判断肝脏损伤有重要意义;AST在心肌中含量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心肌炎、心肌梗塞等疾病。
2)总胆红素:当肝胆管阻塞或肝细胞受损的情况下,胆红素会反流入血液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而使组织黄染。
中毒阈剂量:是指能使机体的某项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急性毒性,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作用剂量的比值表示。
慢性毒作用带:用药物的急性毒性最小作用剂量与长期毒性最小作用剂量表示,亦可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长期毒性。
QAU:质量保证部门,指负责保证安全性研究机构的各项研究工作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机构。
3)碱性磷酸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肝功能损伤,胆汁淤积时该酶活性升高,而营养缺乏时下降。
4)尿素氮:指示肾功能损伤、通风和肌肉损伤等。
5)乳酸脱氢酶:根据同工酶谱分析可判断什么组织或器官出现损伤。
6)血糖:相关激素水平和腺体功能。
7)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1:1~1.5:1肝硬化使,白升球降,出现倒置。
11.Ames试验菌株鉴定及试验方法
鉴定:1)组氨酸营养缺陷鉴定:方法:两组底层葡萄糖平皿,一组加组氨酸和生物素,一组加仅加生物素
2)rfa鉴定(结晶紫杀伤抑菌圈):深粗糙型突变的细菌缺乏多糖屏障,大分子物质进入菌体。方法:滴加0.1%结晶紫,竖起平皿,在结晶紫溶液流下的方向垂直划线接种,在结晶紫渗透区出现抑菌,证明有rfa突变。
细胞凋亡: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基因程序,激活核酸内切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最终细胞从群体脱离,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所吞噬。(在细胞生物学中德定义:是指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
激素干扰物:又叫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类能干扰激素代谢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化合物。
间接致突变物:是指那些本身不引起突变,必须在体内经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药物。
微核:骨髓细胞经致突变物作用,其染色体发生畸变以致断裂,断裂的碎片在分裂间期留在子代细胞中形成的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小块物质,由于它比普通细胞核小,故称之为微核。
程序外DNA合成:DNA受损后,发生于正常复制合成期(S期)以外的DNA修复合成。/
10.Ames试验原理及方法评价
原理: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则可使突变型产生回复突变成野生型,即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能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成菌落,通过计数菌落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的诱变性的强弱。
方法评价:可靠,我国新药审批办法推荐其为致突变试验首选方法,但对于有明显杀菌作用的药物来说不适合。
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阈剂量及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包括:1)急性阈剂量或阈浓度,指一次接触药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2)慢性阈剂量或阈浓度:指长期连续接触药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3)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ED0或ED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4)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浓度:即最小中毒量,一群实验动物中只有少数个别动物某项生理指标改变。
8)电解质:钠、钾、钙、氯、磷酸根离子等。
9)肌酸磷酸激酶:肌肉异常、心肌梗塞和肺循环异常时该酶增高。
10)R-谷氨酰转肽酶:肝胆疾病指标。
9.基因突变有哪些常见类型?
1)点突变:a.转换型——嘌呤之间或嘧啶之间互相取代;b.颠换型——嘌呤嘧啶互相取代
2)移码突变: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DNA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序列丢失或插入,一个或几个碱基)
间接致癌物:需在体内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活性。活化前的间接致癌物叫做前致癌物,经活化代谢后的产物称为终代谢物,在活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叫近似致癌物。
促癌物:本身不具有致癌性,单独作用不会诱发肿瘤,但当它与致癌物共同作用,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反复作用于细胞,具有促进启动细胞发展称为肿瘤的作用。
原癌基因:细胞中存在的核酸水平及蛋白质产物水平与病毒癌基因高度相似的DNA序列称为原癌基因。
1)局部作用,全身作用;2)可逆作用,不可逆作用;3)速发作用,迟发作用;4)变态反应(有接触史,不是典型的S型剂量反应曲线),特异质反应(遗传性异常反应)
4.试述毒性作用的常用参数。
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毒性实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
包括:1)绝对致死量(LD100或LC100):只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LD50或LC50);3)最小致死量(MLD)或浓度(MLC):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量或最大耐受浓度(LD0或LC0或MTD):指药物在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最大浓度。5)致死剂量或致死浓度:LD或LC笼统的表示药物对实验动物引起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2)有助于计算其他相关的毒性参数
3)为药物急性毒性分级依据
4)为长期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和临床药理评价提供指标及剂量设计依据
5)为毒效应靶器官确定和机制分析提供线索
6)作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的检测措施
7.试述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标准的分级
分为五级
国内:普通级动物CV、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GF、悉生动物;
3)uvrB缺失鉴定(紫外线敏感试验):
4)R因子测定(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试验):带R因子的菌株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特性。方法:平皿低价氨苄青霉素,不含R因子的在其周围有生长抑制区,含R因子的无抑制区。
5)自发回变数测定:受试菌株在培养过程中,能产生自发回变,不同菌株的自发回变菌落数有一定范围。
试验方法:1)掺入法:将测试菌液0.1ml。测试样品0.1ml。S 90.5ml加入顶层琼脂,充分混匀后迅速倾入葡萄糖琼脂底层培养平皿上,稍微倾斜转动平皿使顶层琼脂均匀全面的扩散开,水平放置任其固化。琼脂凝固后将平皿放入37℃培养箱,2天后计数测试平皿和对照平皿的菌落数。
植物性拟雌激素:植物中的很多天然物质具有拟雌激素活性,这些物质通过食物及饲料进入人体及动物体内,对机体产生影响。如很多黄酮类物质。
问答题
1.影响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药物的理化性质;2)种属和个体差异;3)药物赋形剂,添加剂;
4)给药途径(静脉最大,皮肤最小);5)环境因素
2.损害作用具有哪些特点?
SOP:标准操作规程,为得到准确地实验数据,要求正确而且统一的操作,对所有实验操作应以SOP为标准,是GLP中最重要的工作软件。
急性毒性:24h内单次或多次大剂量给予某药物所出现的有害作用,亦指机体一次性大剂
量接受某种药物后所产生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包括死亡效应。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递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是以某特定指标出现或不出现为准。因此又称“有或无”反应(all or none response)。
近似致死量(ALT):介于最小致死量(MLD,LD5)与最大非致死量(MNLD,LD0)之间的剂量。
SPF动物: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机体内无特殊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实验动物。
悉生动物*(已知菌动物)对无菌动物人工投予某些已知微生物而获得。
蓄积系数=LD50(n)/LD50(1);
=n次给药的半数致死剂量/1次给药的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蓄积毒性越小)
2)点试法:测试菌液0.1ml,S 90.5ml加入顶层琼脂,充分混匀后迅速倾入葡萄糖琼脂底层培养基平皿上,然后每皿放入直径6mm的无菌滤纸片4-5枚,向滤纸片滴加不同浓度的药物10ul。37℃培养24-48h。
12.微核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原理:骨髓细胞经致突变作用后,染色体发生畸变,在子代细胞中形成微核,发育成骨髓红细胞后检查微核的出现率。(骨髓细胞经致突变作用,其染色体可发生畸变以致断裂。其断裂的碎片在分裂间期留在子代细胞内形成规则的一个或几个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小块物质,由于比普通细胞核要小,故称之为微核。所以观察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有助于检验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但由于骨髓细胞缺乏代谢活化酶系,对间接诱变物反应较差,有一定局限性。正常核叶极难以与微粒相鉴别,所以采用骨髓中无核的嗜多染红细胞进行观察,微核检出率与染色体畸变率之间确有明显相关性。)
毒理学
名词解释
外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及环境化合物等。
蓄积毒性:当较长时间连续反复给药,或者说给药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时,出现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出的速度或总量的现象。这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且贮存起来产生毒性。
1)机体的功能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寿命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