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七情配伍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适用于邪踱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
中药七情配伍的内容
中药七情配伍的内容中药七情配伍的内容中药七情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根据人体七情的不同变化,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搭配使用,以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目的。
下面将从七情分类、对应中药、配伍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七情分类1.喜:喜欢、兴奋、开心等情绪,对应五行之火。
2.怒:愤怒、激动、恼怒等情绪,对应五行之木。
3.忧:忧虑、担心、沮丧等情绪,对应五行之土。
4.思:思考、推敲、琢磨等情绪,对应五行之金。
5.悲:悲伤、失落、哀愁等情绪,对应五行之水。
6.恐:害怕、惊恐、紧张等情绪,对应五行之土。
7.惊:惊讶、震惊、意外等情绪,对应五行之木。
二、对应中药1.喜:当归(补血)、桂枝(温阳)、川芎(活血)等温性补益药物。
2.怒:黄连(清热)、栀子(泻火)、龙胆草(解毒)等清热解毒药物。
3.忧:黄芪(益气)、人参(补气)、白术(健脾)等益气健脾药物。
4.思:茯苓(利水)、泽泻(清热)、竹叶(清热)等利水清热药物。
5.悲:鸡血藤(活血化瘀)、赤芍(活血止痛)、丹参(活血化瘀)等活血化瘀药物。
6.恐:甘草(和中止咳)、枸杞子(滋阴降火)、天冬粉(滋阴润肺)等滋阴降火药物。
7.惊:苏合香附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升麻醒脑汤等安神镇静药物。
三、配伍原则1.同类相似原则。
如喜情所对应的当归、桂枝、川芎,都是温性补益药,因此可以配伍使用,以增强功效。
2.异类相药原则。
如忧情所对应的黄芪、人参、白术,都是益气健脾药,与怒情所对应的黄连、栀子、龙胆草等清热解毒药可以配伍使用,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3.五行相生原则。
如悲情所对应的鸡血藤、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可以与恐情所对应的甘草、枸杞子、天冬粉等滋阴降火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活血化瘀和滋阴降火的效果。
4.五行相克原则。
如思情所对应的茯苓、泽泻、竹叶等利水清热药物,不能与怒情所对应的黄连、栀子、龙胆草等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以免产生相互抵消或削弱功效的现象。
5.量性配伍原则。
试论中药七情配伍的局限性与不足
见 的 情 况 。如 清宣 肺 热 的麻 黄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汤 中
用 麻 黄 宣 肺 平 喘 , 其 热 性 被 石 膏 所 制 , 寒 热 并 而 虽 用 , 整 个 方 剂 仍 属 寒 性 。 如 治 疗 寒 积 实 证 的 大 但 又 黄 附子 汤 , 大 黄荡 除积 结 , 其寒 性却 被附 子 、 用 但 细辛所制 , 成 温散寒凝 、 辛通降 之剂 。 共 苦 4 反 佐 法 : 于 因病 势 拒 药 须 加 以从 治 者 , 用 即在 温 热 剂 中 加 入 少 量 寒 凉 药 , 在 寒 凉 剂 中 加 或 入 少 许 温 热 药 , 消 除 寒 热 相 拒 , 不 能 进 的 现 以 药 象 。 治 疗 阴盛 格 阳 证 的通 脉 四 逆 加 猪 胆 汁汤 。 如 另 外 . 证 处 方 时 在 辛 热 剂 中酌 加 少 量寒 凉 药 , 防 临 以 辛 热 过 度 , 苦 寒 剂 中酌 加 少 量 温 热 药 , 防 苦 寒 在 以 伤 胃, 是这种配 伍方法 。 亦 5 寒 热 并 用 常 用 药 物 : 寒 的如 黄 连 、 芩 、 苦 黄
两 不 相 合 也 ; 杀 者 , 彼 之 毒 也 。说 的 正 是 这个 相 制 ”
意 思 。 于 患 者 病 情 是 药 物 治 疗 的对 象 , 床 进 行 由 临 中药 配 伍 , 当 首 先 考 虑 病 情 的需 要 , 据 不 同 病 应 根
除满 。 如慢 性 支 气 管 炎 等病 常 见 的肺 气 虚寒 , 再 痰 热 壅肺 证 . 疗 时 既 温 补肺 气 , 治 又须 清 热 化 痰 。 3 取 其 用 , 其 性 : 寒 热 并 用 的 又 一 种 常 制 是
良 , 用相 恶 相 反 者 。若 有 毒 宜 制 , 用 相 畏 相 杀 勿 可
中药配伍之七情
以增 强 原 有 的疗 效 。例 如 : “ 四味补气汤” 为 健 脾
补 气的方剂 , 宋 代 名 医 钱 乙发 现 , 应 用 这 个 方 剂
的 功 效 。如 人 参 恶 莱菔 子 , 即 莱菔 子 能破 坏 人 参
补 气 的 药效 。
时, 非 常 容 易产 生 胸 闷 、 胃满 脾 运 化 功 能 不 足 的 副作 用 , 便 在 这 个 药 方 中加 入 了一 味 陈 皮 , 取 名
相 使 :在 性 能 功 效 方 面 有 某 种 共 性 的 药物 配合 。 以一 种 药 为主 , 另外 的 辅 助 药物 能提 高主
认为是指人参 、 沙参 、 丹参 、 苦 参 。 而 有 的人 则认 为是 指人 参 、 沙参 、 丹参 、 元 参 。 在 李 时珍 著 的 《 本 草 纲 目》中却 记 载 着人 参 、 沙参 、 丹参 、 苦参 和 元 参 。直 到现 在 这 些 看 法也 没 能 完全 统 一 , 这
制 或消除毒性 和烈一 t A . ;有 些 能 产 生 有 害 的 副 作
用 。在 总 结 和 分析 它4 J ' 1 -  ̄ 间 的 变化 规 律 后 形 成
了今 天 的 药物 七 情 。 相须 : 即 性 能 功 效 相 类似 的 药 物 配合 应 用 ,
相恶 : 即两种药物合 用, 一 种 药 物 与 另一 种 药物 相 作 用 而 致 原 有 功 效 降低 ,甚 至 丧 失 药物
相 畏 :是 指 一 种 药 物 的 毒 性 反 应 被 另 一种
[ 2 0 1 4 。 0 2 ] l 4 5
之说 。
而 成 为后 世 临床 的 常 用 方 剂 。 再如 用 “ 补 中益 气 汤” 做 动 物 实验 发 现 , 其 中升 麻 和 柴 胡在 药 方 中
简述中药七情配伍关系
简述中药七情配伍关系
中药七情配伍关系源于《神农本草经》中的“七情合八气”。
它是指中药在理论上按照七个情志与八个府脏相应的关系进行配伍,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药七情包括:喜情、怒情、思情、忧情、悲情、恐情、恼情。
八气包括:心气、肺气、脾气、肾气、肝气、胸中气、五脏之气和九窍之气。
七情合八气的配伍关系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将具有某种情绪属性的药物与相对应的脏气进行配合,以达到平衡和调理的效果。
具体的配伍关系有:喜用柴胡、怒用黄芩、思用酸枣仁、忧用酸枣仁、悲用黄连、恐用黄连、恼用柴胡。
如喜主心,用柴胡调和心气,以平衡情绪;怒主肺,用黄芩清肺热,以平抑肺气;思主脾,用酸枣仁以缓解思虑过度等。
中药七情配伍关系的理论为中医治疗提供了一种辅助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要情绪状况和体质特点进行调配中药,以达到平衡情绪、调理脏气的目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七情配伍关系并非是所有中药配伍的唯一准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药七情配伍的理论探讨及现代研究(1542
中药七情配伍的理论探讨与现代研究中药七情系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关系,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中药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是中药配伍理论的核心内容本课程对七情配伍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对现代研究进行评述,希冀为七情配伍科学内涵的诠释和执业药师朋友扩宽知识提供参考。
1.中药七情配伍的理论探讨(1)历史沿革七情配伍理论源远流长。
汉代《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
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相反者。
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勿合用也[2]。
”其中虽未对七情作具体解释,但其所述“当用”、“勿用”、“有毒宜制可用”、“不尔勿合用”等,实际已表明了七情的临床意义。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例》中首先解释《神农本草经》“七情”。
以“各有所宜,共相宣发[3]”,论述相须、相使;以“取其所畏,以相制耳[3]”,论述相畏、相杀;以“性理不和,更以成患”,论述相恶、相反。
继而,陶氏又将七情药例抄出,组成七情表列于序例中,后世本草多有引载。
唐代,苏敬等在撰《新修本草》时,全文引述了《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的七情配伍内容。
药王孙思邈所撰的《备急千金要方》对药物配伍十分重视,保留了《神农本草经》序例中的七情理论,并在卷一序例用药第六列出“相使相畏七情”药例,对重现《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的“七情表”,具有重要价值[3]。
五代后蜀,韩保昇在修订《蜀本草》时,首次统计了七情药数,云:“凡三百六十五种,有单行者七十一种,相须者十二种,相使者九十种,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相杀者三十六种[3]。
”宋代,《证类本草》保存了大量宋以前药学史料。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蜀本草》等关于七情配伍的内容,多借《证类本草》得以流传。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中药七情配伍
中药七情配伍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
1、单行
指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要其它药辅助.如清金散用一味黄苓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2、相须
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和芒硝合用,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
(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合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
(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
(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6、相恶
(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而不是二药的各种功能全部相恶.
7、相反
(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一、常用歌诀:1、中药七情歌: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疗效减,相反曾毒要记牢;单行无需它药配,七情配伍真奥妙。
(注: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杀、相畏、相恶表示拮抗)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沙僧挑担子,给唐玄奘偷吃人参果,很苦)3、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4、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妊娠禁忌(二):雄黄轻草莪巴川,草子玄明京芒丁,土鳖商路扮南星,天仙遂附蛭蚣麝,雪莲皂霜魏牵牛,三芫千金马钱闹。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一、常用歌诀:1、中药七情歌: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疗效减,相反曾毒要记牢;单行无需它药配,七情配伍真奥妙。
(注: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杀、相畏、相恶表示拮抗)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沙僧挑担子,给唐玄奘偷吃人参果,很苦)3、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4、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妊娠禁忌(二):雄黄轻草莪巴川,草子玄明京芒丁,土鳖商路扮南星,天仙遂附蛭蚣麝,雪莲皂霜魏牵牛,三芫千金马钱闹。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最新年润德教育执业药师备考笔记(中药记忆口诀)资料
2017年润德教育执业药师备考笔记(中药记忆口诀)一、常用歌诀1、中药七情歌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疗效减,相反曾毒要记牢;单行无需它药配,七情配伍真奥妙。
(注: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杀、相畏、相恶表示拮抗)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沙僧挑担子,给唐玄奘偷吃人参果,很苦)3、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4、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妊娠禁忌(二):雄黄轻草莪巴川,草子玄明京芒丁,土鳖商路扮南星,天仙遂附蛭蚣麝,雪莲皂霜魏牵牛,三芫千金马钱闹。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二)妊娠禁忌药的分类 :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 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 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 将妊娠禁忌药分为 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 1、禁用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 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2、慎用药: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 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一)概念: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 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二)主要内容: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证食忌、服药食忌两 方面。 1、病证食忌: 病证食忌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的性 质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 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 食禁忌也有区别。
硫磺不宜与芒硝(包括玄明粉)同用; 水银不宜与砒霜同用; 狼毒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巴豆(包括巴豆霜)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丁香不宜与郁金同用; 芒硝不宜与三棱同用; 川乌、草乌(包括附子)不宜与犀角同用; 人参不宜与五灵脂同用; 官桂不宜与石脂同用;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 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 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 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 禁忌,现代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看法。 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对于有的相反 药同用时还能“相反相成”,产生较 强的功效。倘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 痼疾。
2、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 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反应。 古代文献记载: 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鳖甲忌苋菜; 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 土茯苓、使君子忌茶 薄荷忌蟹肉 蜜反生葱 柿反蟹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浅谈中药七情中的相恶配伍
浅谈中药七情中的相恶配伍中药的七情系指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七种配伍关系,相恶作为中药七情配伍之一,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相恶时云:”相恶者,夺我之能也,”后世多沿袭之现代教科书多将相恶定义为: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可以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乃至丧失[1]。
标签:相恶中药配伍七情中药的七情系指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七种配伍关系,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中药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是中药配伍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恶是中药七情中最定论。
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使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笔者对相恶涵义的历史源流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考证与探讨,并对其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相恶的历史源流《神农本草经·序列》云[2]:”勿用相恶相反者。
”是对相恶配伍最早的描述。
但他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解释,后世医家对它的理解存在偏差,是否作为配伍禁忌意见不能统一。
梁代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列》中第一次解释七情,并用”今按其主疗虽同,而性理不和,更以成患……虽尔,恐不如不用[3]”之语论述相恶相反。
其云[3]:”相反为害深于相恶”,又云:”相恶者谓彼虽恶我,我无忿心。
犹如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此有以相制伏故也。
”联系《神农本草经》之当不是药物毒性,若是毒性,则与相畏、相杀同义,当为”可用”了。
此后,历代医家多从药物效能制约方面理解相恶。
2相恶配伍的临床应用有些相恶药对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如生姜恶黄芩,是古本草中常被提及的相恶配伍,现代教科书中亦将作为相恶的典型范例,然而,医家却常将二者配伍应用,按传统药性理论分析,所谓”生姜畏黄芩”主要是因为二者寒温相对,生姜辛温发散,而黄芩苦寒降泄,二药合用,则苦寒的黄芩能减弱生姜的辛温之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生姜辛散得黄芩苦降,则发表而不过;黄芩寒清得生姜辛温,则清里而有制。
中药配伍七情名词解释
中药配伍七情名词解释
中药配伍七情是中医药学中用来描述中药配伍的七个基本情况的统称,分别是相胜、相休、相乘、相反、相合、相宜和相随。
这七个情况描述了中药配伍时不同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提供指导和参考,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1. 相胜: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的药效能够克服另一味中药的药效。
一般用于治疗一种病症主导,另外一种病症从属的情况。
2. 相休: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的药效能够抑制另一味中药的药效。
一般用于治疗两种病症同时存在的情况。
3. 相乘: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的药效能够增强另一味中药的药效。
一般用于提高疗效或改善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情况。
4. 相反: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的性质和作用与另一味中药相反。
一般用于中和毒性、解毒等情况。
5. 相合: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的性质和作用与另一味中药相类似或相互补充。
一般用于协同作用,强调药物之间的和谐。
6. 相宜: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能够使另一味中药发挥最佳疗效。
一般用于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7. 相随:指两味或多味中药配伍后,其中一味中药能够随着另一味中药的作用而调整自身的作用。
一般用于调节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中药学七情名词解释
中药学七情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中药学里的七情!这七情啊,可不是咱平常说的喜怒哀乐啥的。
在中药学里,七情指的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七种中药的配伍关系。
先说这单行,就好比一个人独闯江湖,自己就能发挥作用,比如独参汤,人参自己就能大显身手。
相须呢,就像两个好兄弟,一起合作那效果简直翻倍!比如说麻黄和桂枝,一起用那解表散寒的效果杠杠的!你说厉害不厉害?
相使呢,就像是一个厉害的主角带着个配角,主角带着配角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黄芩配大黄,黄芩清热,大黄泻下,配合起来多棒啊!
相畏呢,有点像一个怕另一个,但这可不是害怕就不好哦,有时候反而能利用这种关系,比如半夏畏生姜,生姜就能制约半夏的毒性。
相杀跟相畏类似,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就像两个高手过招,相互克制。
相恶呢,就有点不太友好啦,会让药效降低,这可得注意咯!
最可怕的就是相反啦,那简直就是水火不容啊,一起用可能会出大问题,比如“十八反”里的那些药,可千万不能乱搭配。
咱学中药学七情,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用药,让药效发挥到极致,同时避免出问题嘛!所以可得好好记住这些关系,别乱用一气。
咱得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病人负责呀!这七情就是中药学里的重要知识,咱可不能小瞧了它!你说是不是?。
中药配伍规则
中药配伍规则壹:中药配伍定义一、含义:根据病情、治法和药性特点,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相配合的应用形式。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二、目的: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1、提高药物疗效——相互协同以提高疗效;2、扩大治疗范围——相互补充以兼顾病症;3、制约毒副作用——相互抑制以减轻毒性。
三、中药配伍的形式——七情配伍《本经》:“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实骨肉。
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后世的配伍方法,源于《本经》“七情”理论。
单行——是单味药应用,针对性较强,简便效廉,易于掌握。
民间单验方多“单行”。
适用面较单纯,难以适用复杂病症和毒副作用较大药物。
四、常用的中药配伍方法——六种1、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疗效的配伍方法。
如:石膏配伍知母,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用;大黄配伍芒硝,能明显提高攻下泻热的作用。
2、相使:性能功效部分相同的药物主、辅相配,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方法。
如:雷丸入肠胃经、消积杀虫,常配伍大黄泻下,以促使虫体排出。
·相须、相使配伍,均为增强疗效的配伍形式。
3、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方法。
(“相畏”是“主”畏“辅”)如:生半夏、生天南星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即半夏、南星畏生姜。
4、相杀:一种药物减轻另一药物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方法(相杀”是“主”杀“辅)。
如:生姜能使生半夏、生天南星毒性减弱,称为生姜杀半夏、南星。
·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相畏”是“主”畏“辅”,“相杀”是“主”杀“辅”,相畏反过来就是相杀。
·相畏与相杀配伍,均为减低毒副作用的配伍形式。
5、相恶:两药合用后,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部分疗效降低甚至丧失的配伍方法。
·相恶配伍,只是部分药效减弱或丧失,也有可利用的一面(生姜—黄芩);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病证有关(人参—莱菔子)。
七情配伍中药学中药士辅导精华
七情配伍(中药学中药士辅导精华)中药“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其序例云:“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1)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嗽;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古人云:“受彼之制也。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
(6)相恶:1)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2)辩证看待相恶①两药是否相恶,与所治证候有关。
②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气虚之证,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
③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消除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行气消积,又会加重气虚。
两者合用相制相成,故清《本草新编》说:“人参得莱菔子,其功更神。
”④相恶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中药七情的PPT
七情?
《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药物“七情”
相须
相反
配伍关系 相恶 相畏
相使
相杀
单 行
单行
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单行
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症;
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出血的病证;
柴胡针剂发汗解热
丹参片治疗胸痹绞痛等。
增强毒性
相畏、相杀 相恶
相反
必须选用 避免使用
严禁使用
总结
《本草纲目》“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 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 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 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制宜,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也。”
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 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
相杀
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杀
金钱草杀雷公藤毒
麝香杀杏仁毒
绿豆杀巴豆毒
生白蜜杀乌头毒
防风杀砒霜毒
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相恶
1
人参恶莱菔子
2
生姜恶黄芩 半夏畏生姜
黄芩削弱生姜 的温胃止呕作 用
3
吴茱萸恶甘草
莱菔子削弱人参的 补气作用 甘遂畏大枣
相使
脾虚水肿
主:黄芪健脾益气、利尿消肿 辅:茯苓淡渗利湿、益气健脾
主:大黄清热泻火、泻热通便 辅:芒硝润燥通便
热结便秘
目暗昏花 主:枸杞补虚益精、养肝明目
辅:菊花清肝泻火、益阴明目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关于中药七情与配伍禁忌的思考
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 2019,V o l 27N o 8㊀㊀㊀㊀关于中药七情与配伍禁忌的思考邱先瑞(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山东济南250200)ʌ摘要ɔ㊀中药在使用配伍过程中,有七情之说,其中有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者,前两者乃对于病情及患者有利,鼓励使用.后两者易于产生毒副作用,医者应当慎用或禁用.在中药配伍禁忌当中,又有 十八反 十九畏 之说,两者都是在诊疗过程中应慎用或禁用的.这与中药配伍中鼓励使用的 相畏 产生了矛盾.本文试对其进行阐述.ʌ关键词ɔ㊀七情;相畏;相杀;十八反;十九畏中图分类号:R285㊀㊀文献标识码:AD O I:10 19621/j c n k i 11G3555/r 2019 0845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㊁治疗㊁诊断和康复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六淫七情,皆用以辨证论治.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之有无,皆用以指导用药.中药正是依据这些规律配伍应用的.在«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的配伍应用分成了7种,称为 七情 . 七情 者, 单行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也. 单行 者,单味中药使用,如«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阴咽痛的甘草汤,只有甘草一味中药尔;治疗中暑的一物瓜蒂汤方,只瓜蒂一药尔. 相须 者,性能功效近者两药或多药同用,互增功效,如治疗阳明热证的白虎汤,石膏㊁知母共用,二者皆为寒凉之品,共奏清热泻火之功. 相使 者,两药共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助主药之功,如黄芪与茯苓,二者皆能健脾利水,治疗气虚水肿时,黄芪为主,茯苓能助黄芪补脾利水之功. 相畏 相杀 者,一物而两面也,一药能降低或减轻另一药的毒副作用,或反过来说,一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药降低或减轻,如干姜附子汤中,干姜能减轻附子的毒性,此之谓干姜杀附子,附子之毒能被干姜降低,此之谓附子畏干姜. 相恶 者,药物合用,一药功效能被另一药减弱或消除,如生姜恶黄芩,二者一寒一热,生姜的温肺胃作用与黄芩的清肺胃热之功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 相反 者,两药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如延胡索能增强马钱子的毒性.一般来说,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此四者在临床应用当中,鼓励使用,而 相恶 相反 这两种,医者应当慎重考量使用.㊀㊀中药配伍禁忌中,有 十八反 十九畏 之说. 十八反 最早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 十八反 者,甘草反大戟㊁芫花㊁甘遂㊁海藻;藜芦反人参㊁丹参㊁沙参㊁玄参㊁细辛㊁芍药;乌头(包括川乌㊁草乌㊁附子)反半夏㊁瓜蒌(包括瓜蒌皮㊁瓜蒌仁㊁全瓜蒌)㊁贝母㊁白及㊁白蔹.十九畏:硫黄畏朴硝(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二丑㊁黑丑㊁白丑);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㊁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这两者,历代医家虽众说纷纭,但大多持谨慎态度.这里的 十九畏 ,在临证时应当慎重或禁用,而前面所述中药配伍中, 相畏 鼓励使用,产生了文字和理解上的矛盾.并且在中医药院校教材当中,也自相矛盾,讲配伍时相畏能用,讲 十九畏 时,又尽量不用.看来 十九畏 在措辞上有失严谨,笔者建议将 十九畏 改为 十九恶 ,这样就会与前面的 相恶 统一起来, 相反 对应于 十八反 , 相恶 对应于 十九恶 ,前后一贯,始终如一,不会产生歧义.当然,对于 十八反 十九畏 相恶 相反 的应用,无论是历朝历代,还是科技发达的现在,都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有主张严格遵守,不越雷池一步者,不如不用;有不屑一顾,认为是子虚乌有的,任意应用而不顾.但实际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这个问题应当辩证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如砒霜㊁水银等剧毒药,无论单用,还是合用,都有很强的腐蚀毒性,内服会烧灼咽喉㊁胃部,甚至会出现大出血等中毒症状.有些打破常规者,也有许多应用相反㊁相恶配伍而奏奇效的方子.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痰饮篇»甘遂半夏汤方(甘遂㊁半夏㊁芍药㊁炙甘草),甘遂与甘草同用.«金匮要略»中治疗肠结核的附子粳米汤(附子㊁半夏㊁炙甘草㊁枳壳㊁大枣㊁粳米),附子半夏同用,疗效甚佳.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60年来,海藻甘草同用治疗颈淋巴结核㊁单纯性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大㊁肿瘤;人参(党参)与五灵脂同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海藻㊁甘遂与甘草同用治疗胸水㊁渗出性胸膜炎,皆效果甚佳而未见任何毒副作用.所以如何用 相恶 相反 十八反 十九畏 ,应当贤者用得,昧者用不得.正如李时珍言 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 如果医者能够融会贯通,见微知著,妙达精微,已有顿悟,如入化境,当无所不行.(收稿日期:2018G07G04)29㊀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4月第27卷第8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七情配伍
来源:鲁网健康频道作者:佚名点击: 248 次时间:2012-03-23 15:10
中药的七情配伍是什么?很多人对于这一中药“常识”并不明白。
其实,七情配伍指的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七种配伍情况。
1.单行,即无需其他药物辅助就能发挥预期效果。
如只用一味的独参汤就可有效治疗元气大脱证。
2.相须,即配合使用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可增强原药药效。
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
3.相使,即以一种药物为主,配合利用性能功效有共性的其它药物辅佐以提高药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配合使用利水健脾的茯苓可增强前者功效。
4.相畏,即利用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该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利用生姜可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
5.相杀,与相畏同出而异名。
以上为例,说生半夏畏生姜即相畏,说生姜杀生半夏之毒即相杀。
这在中药的七情配伍中较为特殊。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时,会降低其中一种的功效,甚至使其失去药效。
如莱菔子可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混合使用将产生毒副作用。
如乌头反瓜蒌、贝母、白及、半夏、白蔹。
了解了中药的七情配伍之后,对于我国传统的医术也将会有个大致的了解。
尤其是掌握住这一知识后,在将来使用中药时,也能减轻抓错药方以致造成意外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