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语文1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绯.(fěi)闻叨.(dāo)扰炮.(bāo)羊肉既往不咎.(jiù)B.皴.(cūn)裂牛腩.(nǎn)迫.(pǎi)击炮畏葸.(xǐ)不前C.腈.(qíng)纶骠.(piào)勇一服.(fú)药徇.(xùn)私舞弊D.绉.(zhòu)纱感喟.(wèi)胳.(gā)肢窝上蹿.(cuàn)下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青睐文身挖墙脚世外桃源B.脉博装帧掉书袋变本加利C.蛰伏坐落名信片出奇不意D.装潢撕打老两口金榜提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李记得三年前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这地方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曾几..何时..,这儿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B.自从南昌开展行业作风整顿以后,各机关领导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很快,机关作风为之一新。
C.网上盛传赵本山xx年春晚要表演的小品为《洋媳妇》。
对此,记者昨天致电编辑尹琪,对方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那份节目单绝对是假的。
”D.“语文学科让我觉得比较难的是繁体字辨析,每个字看起来都似是而...非.。
”在参加完2011年复旦“千分考”后,一名考生如是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B.2月份的高密度自主招生考试,对广大考生而言可谓一场严峻考验,从“一考定终身”到“多考定终身”,高招改革究竟是高校提前抱团抢生源,还是科学多元选才?C.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的嫩叶(或小乔木)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
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
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
郭解处理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2021高中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高中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诗经》中的“风”主要是指什么?A. 风俗B. 歌曲C. 诗歌D. 气象3.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以上都是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首诗?A. 《离骚》B. 《诗经·关雎》C. 《诗经·蒹葭》D. 《诗经·桃夭》5.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哪位文学家?A. 曹植B. 阮籍C. 嵇康D. 蔡文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021年高三1月期末模拟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三1月期末模拟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粗糙.(cāo)靓.妆(liàng)羁勒.(lè)教学相长.(zhǎng)B. 菁.华(qīng)骀.荡(dài)跫.然(qióng)悄.然落泪(qiǎo)C. 铜臭.(xiù)骁.勇(xiāo)蓓.蕾(bèi)数.典忘祖(shù)D. 瓜蔓.(wàn)谂.知(shěn)纤.细(xiān)逸兴遄.飞(ch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松弛猥亵乍暖还寒黄梁美梦B. 斑驳勖勉义愤填膺冠冕堂皇C. 苍茫战栗涂指抹粉引以为戒D. 暧昧颂读利害冲突不经之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xx年诺贝尔文学奖,仪式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②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可能超过1万亿,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的一番言论,使得有关“银行暴利”的讨论进入公众。
③昨天,足协副主席韦迪介绍,管办分离离不开规则与政策的规定,在接下来的管办分离改革中,将邀请国际足联法务专家来华协助中国足协。
A. 授奖视野鉴于B. 受奖视野基于C. 受奖视线鉴于D. 授奖视线基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华大新高考联盟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华大新高考联盟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华大新高考联盟 20__- -0 2021 学年高三 1 1 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 8 8 页,2 22 题。
全卷满分 0 150 分。
考试用时 0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B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室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等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6 (36 分) )( ( 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3 小题,9 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 9 月 10 目是我国第 35 个教师节,教师节的意义在于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教师时学生的约束力是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今年 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盾量的意见》,其中第 14 条指出,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这一意见从国家层面维护了尊师重道的传统。
那么,值得探讨的是,我国应当如何明确和保障教师享有合理合法的教育惩戒权? 发达国家在教育惩戒权上做出了细致规定,比美国规定中小学教师享有搜查扣押权、预防干预权、校内训导权、离校停学权等;日本对严令禁止的体罚行为、被许可的惩戒行为以及合法的正当防卫行为进行了清晰界定: 韩国通过《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能够给予违纪学生一定程度的体罚,并对体罚的对象、方式、程度做了细致的限制性规定。
我国在教师惩戒权立法上尚存在不足,《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了未成年人,但忽视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惩戒缺乏法律保障。
语文-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试题(新课标II卷)(考试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新课标II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其词根意为“爱智慧”,由日本“哲学之父”西周翻译成中文并传入中国。
哲学的“个性”,是指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隶属特定的认知主体,从产生伊始便具有特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个性”的哲学,则是指不同的认知主体基于自身的学思体悟和生命情趣,构思出的具有差异性的哲学流派。
哲学的“个性”首先体现为民族性。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意味着,但凡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哲学思辨。
中国人在创造独具特色农耕文明的同时,构建出了体现中国哲学“个性”的哲学,譬如“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形态。
哲学的“个性”还体现为时代性。
哲学的“时代”并不完全是历史学以时间坐标为基准所断代出的人类历史发展时间段,而是基于“人文语境”的转化,立足“诠释文本”的转变,凸显不同“核心话题”的过程。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演进历程中,智者们围绕道德之意、天人之际、玄冥之境、性情之源、理欲之辨等哲学话题展开大讨论,造就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由此显示出鲜明的“个性”。
在民族的、时代的哲学“个性”演变历程上,不同民族的不同智者根据时代的人文语境,造就出诸多“个性”的哲学。
“个性”的哲学体现为智者的主体差异性和认知多元性。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新的传播策略焦雨虹“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它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是运用文化力量推动发展的一种策略。
关注中国当代现实生活、人文情境与文化生态,表达中国人此时此地的心声,展示社会、民族、地区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状态是文化当代性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出发点。
在过去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当代文化的忽视,重点大多集中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张扬之中,舞狮子、打太极依然是不少对外文化活动的重头戏,导致国外一些人以为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个长袍马褂的封建社会。
“文化中国”形象中长期欠缺鲜活的、丰富的、多元的当代科技、文化、经济元素。
因此,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当代”和“传统”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同时,必须立足当代、立足本土,展现既积极、平和、快乐又存在矛盾的真实中国,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意义和理念的载体。
文化符号不仅与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征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密不可分。
正如迪斯尼、好莱坞、华尔街、哈佛大学等符号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多次的中外民调以及对外传播的现实基本可以证实,目前被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依然是以传统文化为主,故宫、孔子、功夫、兵马俑、瓷器、京剧、美食等耳熟能详的传统符号依然是主流,在海外甚至有“孔夫子+中餐馆=中国文化”这一有失偏颇的戏谑之说。
因此,寻找和建构更加多元、更加现代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在文化符号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提升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尤其是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符号建构急需加强。
只有多元、现代的文化符号才能展示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
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沟通、对话、交流是其传播的基本形态。
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炉火张炜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
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
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
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那是个贫寒岁月。
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
他们也许是稚嫩的,他们还多么年轻。
可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
他们比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要高贵十倍。
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
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了,没有那样的聚会,那样的痴情、那样浪漫和纯粹的情怀。
真的难以寻觅。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
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
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
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
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
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
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
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
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含解析
xx.9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其他笔、胶带纸、修正带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
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
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仿写,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具体情况分析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
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
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
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
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仿写的能力。
6.作文: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题文】A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旖.旎/绮.丽市侩./污秽.强.迫/倔强.复辟./辟.邪B.媲.美/包庇.殉.情/徇.私处.所/惩处.储.存/贮.藏C.驻扎./包扎.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D.舟楫./编辑.噱.头/戏谑.开拓./拓.本档.案/当.铺【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A(B 项,“与西医截然相反”不正确。
原文为“与西医存在重大不同”。
C 项,“还泛指包括科学在内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不正确。
原文为“泛指一切人类创造物——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且科学不属于物质层面的内容。
D 项,“文化与人类社会同步诞生”于文无据。
) 2.C(“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不正确。
文章并非为了解决文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而是回答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3.C(“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于文无据。
)4.D(“智能汽车有两个发动机,其中数字发动机是芯片”不正确。
材料三为“芯片如同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这只是一种比喻说法。
) 5.B (“用软件操作的机械电子产品”不正确,材料二为“由软件定义的机械电子产品”。
)6.①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②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精细化制造及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③政府大力支持,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提供便利。
(每点 2 分)7.D(“不复存在”“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分析均不够准确。
前者过于片面,后者程度过重。
)8.小苗:不想再去打扰甚至刺激老人,以便让他能够安安静静地养病,尽快恢复健康。
“我”:去看望老人,是为了表达因自己拍摄照片而导致老人家腊肉被偷人也患病的愧疚之情。
(每点3 分)9.①从冬到春描写院子里景色,暗示时间不断流逝,事情不断变化;②景色依旧美丽而老人患病,异香不再,包含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与痛惜;③前后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且叙述中夹杂描写,使小说节奏舒缓,摇曳多姿。
(每点 2 分) 10.A (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及事件,结合表示人名、地名、时间、官职名的关键词及词语间语法关系等判断。
标点如下:高宗即位,拜冠军将军,进爵都昌侯。
迁散骑常侍。
时丁零数千家寇窃并定,真与并州刺史乞伏成龙自乐平东入,与定州刺史许崇之并力讨灭。
)11.C(公为周朝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高于“侯”。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第一模拟)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名校试题重组语文(第一模拟)(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
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爆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
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②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
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
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③“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已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
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
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效、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
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④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2021年华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华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崛起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是21世纪最重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带有自己“语言”的复兴。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西方世界还是把中国崛起纳入到西方整个话语里在言说。
我们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之后,经历了很多的努力,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结伴不结盟”“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实际上也是希望建立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
现在很难说这样一个新的体系能够完全被接受,但至少,这样一套语言是以文化自信应对西方已有的体系。
事实上,虽然文明复兴的物质力量不断显现,关于文明复兴的话语重建,却非常困难。
为什么?首先,是我们现在还处于崛起的前夜,即还没有完全完成赶超的目标。
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
这种自信不多,在国内的自由主义者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果对中国崛起没有一点自信,何谈文明复兴?其次,这个问题和我们整个废除科举有关。
1905 年科举制度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废科举、建新学当然有它的必要;但同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废除科举,不仅仅是废除了科举的考试制度,而且是整个废除了支撑科举制度的经典——五经。
在某种意义上,五经承载了过去我们民族的价值核心。
废科举带来的废五经,儒家天地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观念逐渐衰微。
从此以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自身的经验都成为西方知识分类体系的研究对象及西方理论的分析对象。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丧失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
我的建议是我们要从制度研究去落实中国话语的重建。
要研究这些制度,意味着我们研究的重点应从政体转向治体,如果我们摆脱用政体来理解我们的经验,转而以治理休系作为理解我们自身发展的重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治理体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郡县制贯穿百代;科举制实施1300多年且目前又有恢复的样子;监察制、巡视制也实施了2000 多年,且巡视制在当代中国的反腐败当中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
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扫描试题
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扫描版〕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2021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语文参考答案第I卷〔阅读题,一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DA项:原文中为“一词最早出如今?史记·大宛列传?所记载的张骞自西域归来后给汉武帝的报告〞,?史记·大宛列传?并非张骞所写;B项:原文中为“应劭等人的解释难免是望文生义的附会之说〞,故应劭的解释是错误的;C项:原文为“这个汉语名词在设郡之前就已经出现〞,时间是错误。
2.A 悬泉置出土的简牍只能证明:曾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多国使节。
3.B 由原文“由向东,穿越河西走廊可到达中原长安和;由向西南,出阳关南行,或者由向西北,出关北行,是丝绸之路的南北两条经典线路〞可知,到达中原长安和的只是南北两条经典线路中的一条道路。
以偏概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 〔3分〕5.C 类似今天的检察院〔3分〕6.B 〔3分〕7.〔1〕颜真卿意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
〔 5分,“度〞“阳〞“料〞“储〞各1分,句意1分〕〔2〕下诏批准,公卿全都失色,李勉认为会失掉一位元老,使朝廷蒙受羞辱,机密上表坚决请留。
〔 5分,“可〞“贻〞“固〞各1分,句意2分〕附译文:颜真卿,字清臣,是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
年少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加以教育。
长大以后,博学,工于文章,事奉母亲孝顺。
开元年间,考中进士科,又提拔他参加大科(特科)考试。
调任醴泉尉。
两次升任为HY 御史,出使河、陇。
当时五原有个冤案长期没能断决,气候一直干旱,颜真卿辨明冤情判决后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称作“御史雨〞。
又出使河东,上奏弹劾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终身不予录用,听说者肃然起敬。
后升任殿中侍御史。
当时御史吉温因私怨诬谄中丞宋浑,将他贬到,颜真卿说:“为何因一时的怨忿,就想危害宋璟的后人呢?〞宰相杨国忠厌恶他,暗示中丞蒋洌奏请任他为东都采访判官。
2021届华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华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语文1月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美,可以从“美”字的起源、成型、字义关联中得到基本的理解,而美学。
即关于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在中国有怎样的独特内容,也可以从“美”宇说起。
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美,从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美化器物中产生出来;人类发明文字之后,美就从各种文字中体现出来。
中文的“美”字,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有了自党意识,也内蕴中国人关于美的观念。
“美”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等字型。
从起源上,“美”字源于与羊相关的羌姜族。
羊的驯化始于西亚,转至东亚。
羌由西北进入中原,在与远古东西南北各族的互动中,其中的姜,融入华夏。
在古代文献中,神农、炎帝、蚩尤、夸父等,都被归为姜姓。
到了夏,“禹起于西羌”,商与羌或战或盟;周,则是姬姓之周与姜姓之太公望结盟,才获天下。
内容上,“美”字源于羌姜族的仪式整体,包括仪式中的羊饰之人(巫师型领导的人物之美)、羊饰之器(礼器的器型和雕绘之美)、羊肉之味(礼献之美食),以及所有与仪式相关的建筑形式(空地、坛台、宗庙)、礼用物品(玉帛水火)、行礼程序(诗乐舞剧……美是由仪式整体产生出来的。
字形上,美由羊和大组成。
大即人。
羌姜族的仪式,因“羊”和“人”而形成“美”的观念,因有整体之美,各个部分方为美。
在仪式整体中,美与“真”“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也是中国思想在理性化升级以后,讲到善时可说“美与善同意”的原因。
羌姜进入中原后,其仪式整体之美,与各族群进行互动,如羽饰之美(、翟、翌、翚等),戴干之美(钺、辛、干、瞂等),戴日之美(皞、昊皇、冕等),佩玉之美(靈、巫、瑬、瑝等),在关于美的这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是,包含羊之美在其中、而又不限于羊之美、乃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
美的字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字的转变,而是所有带有羊的起源又具有观念形态意义的字群的转变。
比如善,成为不仅与羊有关、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好”;同理,祥成为“吉”,義成为“正义”,儀成为“仪容”;羹,不仅指羊肉羹,而成为各种肉粪、莱羹、汤羹的总称……在中国文化理性化的演进中,各族群多种多样的美,升级成为具有大一统意识的华夏之美;到秦汉大一统时,统合成以中央王朝的“朝廷之美”(包括冕服、宫室、陵墓、旌旗、车马、饮食、诗文等)为中心、以地域民间(包括北方草原、中原农耕,沿海地区、南方山区、西域各地等)的“多祥之美”为辅助的整个文化的美学系列。
然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却难找到题目为美的论著.因为美实在是最复杂最玄妙的现象。
在中国美一直是在整体中得到的。
中国的宇宙整体是道,是气,是不能言说只可意会的。
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孔子说:“子欲无言。
”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定义。
中国对具体的美,讲到深处。
便以虚体的气为主,“文以气为主”。
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
书法讲“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其他各美。
莫不如此。
(摘自《美:中国的美是整体之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的美既体现在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等行为中.同时也体现在各种文字之中。
B.羌姜族仪式中“羊”和“人”的结合,促成“关”的观念.整体和部分之美相应而生。
C.秦汉时的“朝廷之美”和“多样之美”的巧妙组合,得益T中国文化的理性化演进。
D.中国古代没有以美为题的文献,主要是因为美特别复朵么妙.难以用文字表现出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指出中国人的美与“美”字的起源.字义转变等相关.并进行了具体论证。
B.文章论证兼顾了事实与理论。
既有对事实论据的分析.也有对理论依据的概括。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冉分析问题,在逻辑上总体采用逐层递进的结构。
D.文章术段引用了-些名句,形象地阐释了美的某些特件,有力支撑了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 分)A.羌姜仪式中的羊饰之人、羊饰之器、羊肉之味体现r中国占人对美的自觉意识。
B.羌姜仪式的整体之美在与各族群之美进行竞争中胜出.并成为普遍意义的美。
c.“美”宁字义的转变.使得部分与“羊”字相关的字群的字义也变得美好起来。
D,美一直是在整休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卢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
我国粮食产量从1982 年的3. 55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6. 61亿吨.增长87%。
今年以来,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但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仍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夏粮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 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在田作物长势良好,秋根丰收可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持续复苏、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摘自《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2020年7月26日.有删改)材料二:程国强指出,我们需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不断增强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配置能力。
按照“主足国内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探索实践“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
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与经贸投资,“走出去”“引进来”。
(摘自《专家谈中国粮食安全:“走出去”和“引进来”》,2020年10月19日,有删政)材料三:虽然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我国夏粮实现了增产,秋粮丰收可期,这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要素已绷得很紧,粮金安全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变化。
面对风险挑战,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实施品种创新工程。
培育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实施科技丰产战略.持续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永平、加强科技成果应用,保护和提高现有耕地粮食生产潜能、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加大对土壤改良技术、培肥地力技术研发投入,综合采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推广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耕作综合配癸技术等多种手段.促进土壤结构改良和营养成分增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将粮食生产潜力保存在土地中。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向“藏粮于地”“藏粮子技”转变。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构建科技支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摘自《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日报》2020年10月16日,有删改)材料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中国将继续推进粮食领域“南南合作”。
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欧敏行表示。
今年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以具体行动诠释团结合作的意义;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生产、保供应的政策;中国电商企业采取创新举措,为小农户开发了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在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同时保障了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摘自《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贞献》,《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9日,有删改)4.下列对粮食安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障粮食安全是适应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的需要,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为社会大局稳定莫定基础。
B.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走出去”。
也要“引进米”,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与经贸投资,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雨要战略。
C.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意昧着要利用好科技,运用科技来解决农作物品种适应能力不够强、产量不够高、土壤结构不合埋等方面的问题。
D.中国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将继续推进粮食领域“南南合作”,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贡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抓粮食生产,全力推进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既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能让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B.抓住“三农"这块压舱石,凭借科技及政策支持,我国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增产,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转变。
C.在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粮食安全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以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D.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欧敏行看来,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生产、保供应的政策,目的是保障粮食价格平稳,确保粮食安全。
6.后疫情时代,如何做才能真正确保粮食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渡过长江去林非60年,算得上遥远,那往事却常常飘曳在眼前。
……我还梦见我和战友走向长江之滨,惊讶地眺望着波涛澎湃的江面上,飞架着一座长长的大桥,连接着南北两岸的土地。
许多高高大大的轮船,鸣响着汽笛,从巍峨的桥梁底下来来往往地穿越过去。
(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止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篇点明是以回忆的角度叙写60年前的往事,以时间的久远突出历史的难以忘怀和刻骨铭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发读者的说读兴趣。
B.文章桶叙上海街景,详细描绘银行关11后的情景.将渡江前的宁静与上海的慌乱联系起来,写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凸显解放战争的正义性。
C.文章最后一段写解放后的长江之景,提及了飞架的大桥、高高大大的轮船等,以轮船“来来往往地穿越过去”作结,意在说明国家的繁荣富強。
D.文章擅长写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细描等多种手法,如第段以火球比喻太阳,以颤抖形容波纹,细致人微地描写渡江前的壮丽景色。
8.本文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样都善用张弛相间的叙事技巧,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赏析。
(6分)9.本文围绕渡江经历运用了大最心理描写,请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并结合作品简析。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木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4~15题。
宿芥塘佛祠事[宋]贺青青辉麦欲抽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