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IPCC公布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超越95%系人为原因
( 编辑 :温文)
■ 自然信息
0 世纪 中叶以来气候 甚至千年以来史无 前例 的。过去 3 0 I P C C 公布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 有 可能是 导致 2 变 暖 的主要 因素 。第一工作组 的任 年 , 每 1 0年地表温度的增暖幅度高 告: 超越 9 5 %系人为原因 务 是就气 候变化 的相关科学 问题 进 于 1 8 5 0年 以来 的任何 时期 。根据 2 0 1 3 年 9月 2 3 —2 6日, 联合 国 行 分析 阐述 ,对气候 变化 的原 因进 I P C C报告 :1 8 8 0 - - 2 0 1 2年 ,全球海 政 府 间气 候 变化 专 门委员 会 ( I P C C ) 行 归 因 ,并 对未来 的变化趋势进 行 陆表 面平 均温度呈线 性上升趋势 , . 8 5  ̄ C;2 0 0 3 -2 0 1 2年平均 在瑞典斯 德哥尔摩 召开 了第 一工作 预估 。与 2 0 0 7年发布 的第 四次评估 升高 了 0 8 5 0 - - 1 9 0 0 年平均温度上升 组第 1 2次会议 , 通过 了第一工作组 报 告相 比 ,新 的评估 报告认为 ,气 温度 比 1
Ke y wo r ds Ga l a x y , s p i r a l g a l a x y , b a r r e d s p i r a l g a l a x y , b a r l i k e s t r u c t u r e , s t r u c ur t e p a r a me t e r
n e r a i n r f a r e d r a d i a t i o n( NI R ) l i g h t , r e d c l u mp g i a n t s , A GB s t rs a a n d I RA S s o u r c e s , a n d b y d i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 s u c h a s b u l g e s u r f a c e
IPCC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主要结论解读
IPCC第五次评估第⼆⼯作组报告主要结论解读IPCC第五次评估第⼆⼯作组报告经过政府审议于2014年3⽉30⽇在IPCC第38次全会上通过。
历时6年,报告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从新的视⾓对⽓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进⾏了系统的评估,形成了⼀系列重要结论,将对《公约》下2015协议的谈判,特别是适应问题的谈判产⽣重要的影响。
本⽂就报告中⼀些重要的结论及其政策涵义进⾏了初步分析,旨在更好地利⽤这些成果⽀持我国下阶段的相关谈判⼯作。
⼀、报告以风险管理为切⼊点,为适应乃⾄整个应对⽓候变化问题建⽴了⼀个新的理念框架⽓候变化风险是本次报告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是此次评估涉及的核⼼概念。
《决策者摘要》的第⼀张图即系统描述了基于风险管理来应对⽓候变化的基本理念框架。
⽓候变化的影响是⽓候变化风险对⼈类和⽣态系报告对⽓候变化风险、影响、灾害、暴露度、脆弱性和适应等基本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
⽓候变化的影响⽓候变化的风险指⽓候变化引起的潜在后果,可以⽤⽓候变化影响或者后果发⽣的概率和后果的乘积来描述,是经⽓候变统产⽣的最终后果。
⽓候变化的风险危害是指⽓候变化相关的事件或趋势造成⼈员伤害和其他健康影响以及对财产、基础设化危害、暴露度和脆弱性三⽅⾯相互作⽤后产⽣的。
危害暴露度是指⼈类、物种、⽣计、⽣态系统、环境服务和各种资源、基础设施或经济、社会施、⽣计、服务设施和环境资源造成的损害和损失。
暴露度脆弱性指的是受到不利影响的倾向和趋势,包含如敏感度、易感性和缺乏应对和适应能⼒等多个元或⽂化资产出现在受严重影响地区的程度。
脆弱性素。
图SPM.1:⽓候相关灾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相互作⽤产⽣风险。
⽓候系统(左)以及包括适应和减缓在内的发展过程(右)的变化是灾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的驱动因⼦⼀⽅⾯,⽓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对⼈类和⽣态系统的发展产⽣影响,另⼀⽅⾯,⼈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路径、适应和减缓⾏动以及相关的治理⾏动⼜影响⽓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类社会可以采取适应⾏动缓解风险,同时⼈类社会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减缓选择⼜会改变⼈类对⽓候系统的影响程度,进⽽减少⽓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1990-2023IPCC气候变化报告变迁和持续34年的警告
2023年3月20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
这份由当前世界最顶级的气候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整合了自2023年以来IPCC发布的三份工作组报告以及三份特别报告的调查结果,以对当前气候紧急状况与应对方法作出权威和科学的评估。
IPCC报告值得关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日益严峻的现实的真实写照,并从科学角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
自1990年开始,IPCC每六到七年会发布一次综合科学评估报告,于2023年完成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为2023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
而最新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为《巴黎协定》第一次全球盘点提供科学参考,也是2030年前全球气候政策制定和行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科学界向政界阐述一个与政策制定相关的科学结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因之一是很少有人去解读充满术语、公式与数据的科学报告,这增加了政策决策者理解报告结论的难度。
而严谨的科学结论总是带着不确定性,政策决策者在面对这样的信息时立即采取有效行动的积极性有限。
尤其是,当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需要全球在经济、政策、社会和技术层面进行剧烈转型的时候,这样的沟通难度就更大。
因此,需要在科学上有权威性、在政治上有公信力的组织面向政府和公众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话语来报告主流科学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与结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就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
IPCC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旨在定期为政治领导人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
IPCC下设有三个工作组,分别对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IPCC还设有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为各国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指南。
AR5(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30% reflected by the Earth’s surface
20% is absorbed in the atmosphere
Definition -- Climate System
Main drivers of climate change
clouds, which themselves emit LWR into all directions.
Definition -- Climate System
Main drivers of climate change
Natural fluctuations in solar output (solar cycles) can cause changes in the energy balance (through fluctuations in the amount of incoming SWR)
• Climate change can lead to other effects on the Earth's physical system that are also indicators of climate change. Such as changes in sea level
Sea Level
• There are many indicators of climate change. These include physical responses such as changes in the following:
➢ surface temperature, ➢ atmospheric water vapour, ➢ precipitation, ➢ severe events, ➢ glaciers, ➢ ocean and land ice, ➢ and sea level.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的解读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的解读1. 引言1.1 概述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例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以及农业活动等,大量的气溶胶排放进入大气中。
这些气溶胶颗粒可通过各种方式与水汽结合形成云,从而对地球的辐射平衡和大气能量分配产生显著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气溶胶的定义和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源排放等。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气溶胶对云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影响,以及其在辐射平衡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随后,我们将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结论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观察结果、模型研究证据及其存在的不确定性。
此外,本文还将评估气溶胶-云效应对全球变暖潜力和适应策略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响应措施与政策建议,包括减少人为源气溶胶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加强观测网络以及模型研究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进行解读,并总结其中的重要发现和不确定性。
通过深入分析相关研究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进一步认识气溶胶-云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制定相应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做出贡献。
2. 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1 气溶胶的定义和来源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悬浮于大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质。
它们可以来自自然源,如火山喷发、海洋风尘等,也可以来自人为活动,如工业排放、交通运输等。
2.2 气溶胶对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影响气溶胶在云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气溶胶可以提供云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成水滴。
其次,气溶胶对云的冷却效应以及影响云颗粒大小和数量等因素,会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雨滴分布情况。
另外,高浓度的气溶胶可能导致云中颗粒物增多,从而改变降水模式。
2.3 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由于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在大气中形成云时,气溶胶会改变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模式,从而影响地球能量平衡。
《202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范文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这份报告汇集了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区域及国家层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本文将就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候变化风险的新认知1. 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
报告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显著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平面持续上升等。
这些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
全球许多物种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生存威胁,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下降。
此外,气候变化还加剧了荒漠化、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
3.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等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
三、风险管理的新认知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风险管理的策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其次,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此外,还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适应策略。
四、结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完整word版)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
http://weather。
news。
/a/20131028/011835。
htm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2013年10月28日13:38中国气象视频网晓臻我要评论(0)字号:T|T转播到腾讯微博IPCC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的简称,英文全称是: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组织,在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合作成立,旨在通过现有科学信息,全方位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事实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本身并不进行研究工作,也不会对气候或其相关现象进行监测。
而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利用公开发表的科学成果,对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及其潜在影响,适应和减缓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
IPCC已分别在1990、1995、2001及2007年发表四次正式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编写IPCC报告的作者分为三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物理学基础;第二工作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减缓气候变化- 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TFI)。
作为IPCC的一部分,支持影响和气候分析的资料与情景任务组(TGICA)协助气候变化相关数据和情景的分发和应用。
目前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已经于2013年9月份完成,随后将面向公众和社会进行一系列的宣讲活动.在此次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21世纪末期及以后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主要取决于累积CO2排放,即使停止了CO2的排放,气候变化的许多方面仍将持续许多世纪。
这表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CO2 排放产生了长大多个世纪的气候变化持续性.这次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提供了针对气候变化科学基础问题的重要见解,为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评估结果的解读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评估结果的解读朱松丽;张海滨;温刚;钱国强【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年(卷),期】2014(10)5【摘要】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首次对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行了独立成章的评估.主要结论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依然是国际合作主要多边论坛,但对该《公约》基本原则的理解出现分歧,《京都议定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目前国际合作机制在架构和参与主体方面日趋多元化;国际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度不够、遵约机制不健全.一个“自下而上”的全球协议、资金和技术激励可以促进广泛参与,贸易措施的介入可以完善气候政策、促进参与和遵约,《公约》外的各种小多边主义通过对接可对《公约》机制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这些评估结论可能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产生重要影响.【总页数】8页(P340-347)【作者】朱松丽;张海滨;温刚;钱国强【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北京100045;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的解读 [J], 张小曳;廖宏;王芬娟2.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评述 [J], 邹骥;滕飞;傅莎3.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部门减排路径和措施评估结果的解读 [J], 胡秀莲;苗韧4.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历史排放趋势和未来减缓情景相关核心结论解读分析 [J], 傅莎;邹骥;张晓华;姜克隽5.人类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和前景——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初步解读[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息加剧,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探究也越发重要。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的第一工作组负责评估全球气候科学,于2013年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
本文将介绍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一、气候变化的观测结果和物理机制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主要观测指标,如地球表面以及地球大气温度、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海洋酸化等,均显示了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
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能量收支的改变: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影响了地球的能量平衡。
二、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效应报告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导致了地球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增强,从而引起地球的全球变暖。
三、温度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证据报告明确了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温度变化趋势的证据。
数据显示,地球表面温度在20世纪末之后不息上升,并且这一变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此外,报告还观察到,全球海平面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持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和海洋的热胀冷缩引起的。
四、气候模型的猜测和模拟报告介绍了利用气候模型进行将来气候变化猜测的工作。
科学家们利用复杂的气候模拟器来模拟和猜测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变。
依据这些模型的结果,将来几十年内地球气候将继续变暖,海平面将持续上升,并伴随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五、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例如,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热浪等)频发,增加了农业灾难和自然灾难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
六、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力和措施报告还评估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力和措施。
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
I P C 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2013年10月28日13:38晓臻字号:T|T转播到腾讯微博IPCC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的简称,英文全称是: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组织,在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合作成立,旨在通过现有科学信息,全方位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事实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本身并不进行研究工作,也不会对气候或其相关现象进行监测。
而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利用公开发表的科学成果,对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及其潜在影响,适应和减缓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
IPCC已分别在1990、1995、2001及2007年发表四次正式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编写IPCC报告的作者分为三个工作组 - 第一工作组:物理学基础;第二工作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减缓气候变化 - 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TFI)。
作为IPCC的一部分,支持影响和气候分析的资料与情景任务组(TGICA)协助气候变化相关数据和情景的分发和应用。
目前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已经于2013年9月份完成,随后将面向公众和社会进行一系列的宣讲活动。
在此次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21世纪末期及以后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主要取决于累积CO2排放,即使停止了CO2的排放,气候变化的许多方面仍将持续许多世纪。
这表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CO2 排放产生了长大多个世纪的气候变化持续性。
这次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提供了针对气候变化科学基础问题的重要见解,为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于2013-2014年间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
该报告是自IPCC成立以来的第五份主要评估报告,旨在向政府、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认识。
AR5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气候科学,包括温室气体的浓度、气候模型的预测、海洋与冰川变化、极端气候事件等。
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确实存在,且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球表面气温将在本世纪末上升2°C以上,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作物减产等严重后果。
AR5报告被广泛认可,并对全球气候政策和国际气候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报告在国际社会引发了更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行动,推动各国加强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关于IPCC 第5次评估的报告
1.4海平面观测事实
冰川融化和海水温度升高引发的热膨胀导致 了海平面的上升。从1901年到2010年,全 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9米,平均每年1.7 毫米;1971-2010年间平均速度达每年2.0 毫米;1993年到2010年间平均速度则达到 每年3.2毫米。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在加快。
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数据集,阴影表示不 确定度
1.2海洋观测事实
• 虽然普通人对地表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加感兴, 但是事实上吸收最多新增热量的是海洋,因 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且海 水比热容更大。报告指出从1971年到2010年, 积累的热量有90%被海水吸收,其中700米 深度以内的上层海水吸收了60%,75米深度 以内的浅层海水平均温度在1971到2010年间 以每十年以0.11℃的速率上升。
基于IPCC 第5次评估的报告
2013年9月27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典斯德哥尔 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 者摘要。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全文也于9月30日 发布。与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相比,新的评估报告认为, 气候变化要比原来认识到的更加严重,而且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气候变化 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 报告指出气候变暖是非常明确的,且从195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化是千年 以来所未见的。从有详细气象记录以来的1850年代开始,刚刚过去的三个十 年每一个都刷新了气温最高的纪录;从1983到2012年这三十年可能是北半球 自1400年以来最热的三十年。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 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 了0.78℃
《202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范文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化,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全球气候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进行深入探讨。
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概述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是全球气候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报告通过综合分析全球各地的气候数据和研究成果,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正在加剧,且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
三、气候变化风险的新认知1. 气候变化的严重性: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强调了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指出其影响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全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已成为常态。
如极端高温、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增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 区域性气候变化的差异:报告还指出,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存在差异。
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可能更为显著,而部分地区则可能相对温和。
然而,无论何种情况,气候变化都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风险管理的新认知1. 强化国际合作:面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通过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共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进程。
2. 提高应对能力: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通过提高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3. 强化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及气候变化知识,使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通过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共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进程。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
附件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大纲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第一工作组第11次全会通过的修订版)决策者摘要技术摘要第1章:引言执行摘要•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基本依据和主要概念•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自第一次评估报告以来的气候变化预估常见问题第2章:观测:大气和地表执行摘要•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温度、湿度和云的变化•大气成分的变化•辐射场和能量收支的变化•水文、径流、降水和干旱的变化•大气环流的变化,包括风•气候变率的时空分布型•极端事件的变化,包括热带和温带风暴常见问题第3章:观测:海洋执行摘要•海洋温度和热容量的变化•海洋盐度的变化和淡水通量•海平面的变化、海浪和风暴潮•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变化,包括海洋酸化•海表过程的变化•海洋环流的变化•海洋变率的时空分布型常见问题第4章:观测:冰冻圈执行摘要•冰盖的变化,包括物质平衡•冰架的变化•冰川和冰帽的变化•海冰的变率和趋势•积雪和冰覆盖的变率和趋势•冻土的变化•冰盖、冰架、冰帽、冰川和海冰的动态变化常见问题第5章:古气候档案信息执行摘要•早期器测、文献和自然气候档案的特征•辐射强迫和气候响应的重建•区域变率和极值的重建•气候突变及其区域表征•海平面和冰盖:分布型、幅度和变化速率•从古气候视角看待气候系统的不可逆性•古资料-模拟结果的对比常见问题第6章:碳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执行摘要•过去CO2、CH4、N2O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当前全球和区域的源、汇和存量的变化趋势,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各种变化过程和对这些过程变化的认识,包括海洋酸化•碳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相互作用,包括氮循环•碳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的预估•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碳循环-气候反馈和不可逆性•与碳循环有关的地球工程常见问题第7章:云和气溶胶执行摘要•云的观测及其在模式中的表征•云、水汽、降水和大尺度环流之间的耦合•云和水汽的反馈及其对气候敏感性的作用•气溶胶的观测及其在模式中的表征•气溶胶的种类,包括黑碳:化学特性、源、汇和分布•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辐射强迫和作用,包括航空尾迹和宇宙射线•气溶胶-云-降水的相互作用•与云和气溶胶有关的地球工程常见问题第8章:人为和自然辐射强迫执行摘要•自然辐射强迫的变化: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人为辐射强迫,包括陆地表面变化的作用•大气化学和大气成分的作用•辐射强迫的时空表征•温室气体和其他指标,包括全球增暖潜势(GWP)和全球温度变化潜势(GTP)常见问题第9章:气候模式的评估执行摘要•气候模式的层级:从全球到区域•降尺度方法•模式性能的评估,包括定量方法及其应用•模式的新组分及其耦合•气候模式中各种过程和反馈的表征•对当前和长期记录的模拟•对区域型、变率和极值的模拟常见问题第10章: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从全球到区域执行摘要•对方法学的评估•大气和地表的变化•海洋特性的变化•冰冻圈的变化•极端事件•器测时期之前的视角•归因对预估的含义常见问题第11章:近期气候变化:预估和可预测性执行摘要•年际到年代际气候变异和变化的可预测性•未来几十年的气候变化预估•区域气候的变化、变率和极值•大气成分和空气质量•地球工程可能产生的作用•各种气候变化预估结果范围的量化常见问题第12章:长期气候变化:预估、持续性和不可逆性执行摘要•情景描述•对21世纪的预估•对21世纪之后的预估•区域气候的变化、变率和极值•强迫、响应和气候敏感性•气候变化的持续性和惯性•气候系统中突变和不可逆的可能性•气候变化预估结果范围的量化常见问题第13章:海平面变化执行摘要•过去的海平面变化及其组分的综述•模拟海平面变化的模式•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预估•海平面变化区域分布的预估•海平面变化的极端事件•潜在的冰盖不稳定性及其含义•数世纪尺度的预估常见问题第14章:气候现象及其与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关联执行摘要•变率型:观测、认知和预估•季风系统:观测、认知和预估•极值:观测、认知和预估•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常见问题附件1:全球和区域气候预估图集附件2:术语表附件3:缩略语和区域缩写附件4:作者名单附件5:评审人名单索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大纲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二工作组第9次全会通过的修订版)决策者摘要技术摘要在每章的大纲中,每一部门和地区的章节将包括称为[背景]的一套按统一标准设置的主题:•观察到的影响,及其检测和归因•预估的综合气候变化影响,及按不同情景和时间段的地区性差异•评估影响,脆弱性和风险◦对驱动因子的脆弱性(包括极端情况)◦在不同发展路径下不确定性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背景◦多种相互作用的胁迫◦不确定性◦影响和适应的价值判断◦关键脆弱性•适应和风险管理◦适应需求和差距(基于所评估的影响和脆弱性)◦实际适应经验,包括取得的教训◦观察到的和预计的适应障碍◦观察到的和预计的适应局限◦促进适应和避免不当适应◦计划的和自主的适应◦潜力和剩余影响◦阈值和不可逆变化•个例分析•研究和数据的差距每个章节都包括执行摘要,常见问题及参考。
气候专家解读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
气候变暖事实更确凿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气候专家解读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2013年10月07日 11:43来源:新民网人参与条评论“最近三个十年中的每个十年均比1850年以来的之前任何一个十年都暖。
”9月2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物理基础》及决策者摘要,一经发布,立即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和报告中描述的逐渐攀升的气温一样,气候变暖的话题再次火热。
气候变暖的事实究竟是如何得出的?人类活动到底与气候变暖有何联系?评估报告是如何编写的?中国气象局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IPCC第一工作组12次会议暨IPCC36次全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巢清尘。
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报告,“气候系统暖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近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
”巢清尘告诉记者,“相对于1961年-1990年,1880年-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
”截取1880-2012年这段时间,是基于国际上三个独立的气候数据集最早的起始时间,(1850年-1880年全球器测数据有限,再之前几乎无器测数据,难以得出科学的温升判断)。
和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在很多数据方面都有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得到更多量化的科学数据。
例如,在海洋增暖方面,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61年以来,海洋变暖所吸收热量占地球气候系统热能储量的80%以上;而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1971年至2010年间海洋变暖所吸收热量占地球气候系统热能储量的90%以上,几乎确定的是,海洋上层(0至700米)已经变暖。
与此同时,1979年至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至4.1%的速度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多年冻土层的温度已升高,升温速度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尽管科学界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和警告气候变化的风险,但直到2014年,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才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本文将对该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强调其对我们认识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性。
首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社会造成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报告强调了气温的升高、降水模式的改变、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对自然系统、人类健康、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冲击。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干旱、洪水、风暴等,这将给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稳定性带来巨大威胁。
其次,报告还提出了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报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方法,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政策制定等领域。
另外,报告还重点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气候变化风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报告建议制定和实施适应性策略,包括减少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增加自然保护区、改善食品安全等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风险沟通和认知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有效的风险沟通可以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推动社会行动和政策制定。
同时,报告还呼吁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风险意识和能力。
最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信息共享、技术转移和资源支持,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
总结起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贡献:明确气候变化的广泛和深远影响;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方法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强调风险沟通和认知的重要性;呼吁国际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
关于IPCC 第5次评估的报告
1.1.5温室气体
大气中CO2、CH4、N2O 浓度已经上升到过去 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CO2浓度已经比工业 革命前水平上升了40%,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 烧排放,其次是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净排放.海洋 吸收了30%的人为CO2排放量,从而导致海洋 酸化.
2011年,大气中CO2浓度达到391 ppm,比工业化前的 1750年高了40%。化石燃料使用以及水泥行业总共排放了 3650亿吨碳,同时森林减少以及其它土地用途改变排放了 1800亿吨碳。仅2011年,化石燃料燃烧就排放了95亿吨碳。 除了存留在大气中的2400亿吨碳外,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了 1500亿吨碳,海洋吸收了1550亿吨碳。工业化时代以来, 海水的pH已经下降了0.1,即海水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了26%。 注:1吨碳折合3.67吨CO2。
在1979-2012年间,年均北极海冰范围很可能每10a以3.5%~4.1%的速度在减少 (相当于每10a减少45×104~51×104km²海冰面积).到了夏季,海冰面积最小, 但这时段的多年冰的面积每10a也以9.4%~13.6%的速度在减少(相当于每10a 减少73×104~107×104km²海冰面积)。
1)RCP8.5情景.这是最高的温室气体排放 情
景.情景假定人口最多、技术革新率不高、能源改 善缓慢,所以收入增长慢.这将导致长时间高能源 需求及高温室气体排放,而缺少应对气候变化的政 策.与过去的情景相比,有两点重要改进:一建立 了大气污染预估的空间分布图;二加强了土地利用 和陆面变化的预估. (2)RCP6.0情景.这个情景反映了生存期长的全 球温室气体和生存期短的物质排放,以及土地利用 /陆面变化,导致到2100年辐射强迫稳定在6.0 W· m﹣².根据亚洲-太平洋综合模式(AIM), 温室气体排放的峰值大约出现在2060年,以后持续 下降.2060年前后能源改善强度为每年0.9% ~1.5 %.通过全球排放权的交易,任何时候减少排放均 物有所值.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解读和阐述《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权威报告,IPCC的报告对全球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现状、潜在影响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报告总结了工作组对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理解,包括气候系统的观测变化、气候变化的物理过程、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
本文将对报告中的关键结论进行概述,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核心信息。
二、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于深入研究和确认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
这一部分的亮点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全球变暖的趋势: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变暖。
这一结论基于广泛的观测数据,包括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海洋热含量的增加以及极地冰川和积雪的减少等。
这些现象都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报告强调,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等活动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
这些活动导致了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报告详细描述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农业生产力的下降等。
这些影响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基于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和气候模型,报告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将会更加严重。
这将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部分的亮点结论强调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的事实,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和未来的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85℃
2013年09月2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最新气候变化报告。
科学家指出,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而过去的130年全球升温0.85℃。
近30年可能“史上最热”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暖化是毋庸置疑的,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年到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
科学家认为,1983年到2012年的这30年比之前几十年都要热,每十年的地表温度均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时期,因此,虽然没有更早期的历史详细记录,过去30年极有可能是近800年到1400年间最热的30年。
110年海面上升0.19米自1950年以来,地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高于过去两千年。
1901年到20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9厘米,而过去10年间,冰川融化的速度也比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数倍。
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这些看似与普通人没有关系,但它带来的是极端天气的增加。
据报告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就已开始增多,包括强降雨、热浪、洪水、干旱等,正不断给人类带来灾害。
据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强降雨的强度和密度都将会上涨,而部分地区也会经历更加严重和频繁的旱灾,4级到5级的热带风暴的频率也会增加。